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上海閔行區高考臨考沖刺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李贄在《童心說》中說:“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對此話理解正確的是A.為陽明心學奠基B.強調人性之本善C.強調個性之自由D.修身養性是根本2.下表所示為南宋前期紹興府部分地區每年征購鹽額情況地區會稽縣曹娥會稽縣三界余姚縣石堰山陰縣錢清鹽額(石)1658629323643766635由此可推知,當時A.煮鹽業技術高超 B.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商品經濟占主導 D.特色的手工業市鎮興起3.下列文字是出自《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的是A.“軍閥、地主、資本家、富農等……是沒有選派代表參加政權和政治自由的權利的。”B.“扶助農民,減輕地主的封建剝削,保證農民的人權、政權……借以改善農民生活。”C.“漢奸、賣國賊及內戰罪犯……其家庭未參與犯罪者分給與農民同樣的土地及財產。”D.“聯合蘇聯、各人民民主國……站在國際和平民主陣營方面,共同反對帝國主義侵略。”4.下表是2006-2008年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可以說明A.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放緩國力衰退 B.世界經濟增長呈現出多元化局面C.美國不再是世界第一大經濟實體 D.發達與發展中國家經濟差距縮小5.1947年5月,杜魯門主義正式實施,美國先后向希臘、土耳其提供了7億多美元的軍事援助。1948年4月,馬歇爾計劃開始執行,美國共向西歐國家提供了總額為132億美元的援助。這兩次行動反映出美國A.力圖遏制共產主義影響 B.推動了戰后歐洲一體化進程C.企圖打破雅爾塔體系 D.主要以戰爭和經濟手段擴張6.宋代時“坊市制”已經瓦解,商民們競相開設商鋪,各種“違章建筑”層出不窮,面對城市秩序混亂,宋朝政府專門設立“街道司”;為適應蓬勃發展起來的街市,宋政府還在街道兩旁測量距離,豎立“表木”;徽宗時正式征收“侵街房廊錢”。這說明宋朝A.商業的發展推動了城市管理的變化B.市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C.為增加收入巧立名目收取雜稅D.商業發展不再受重農抑商政策限制7.一位詩人在紀念某一歷史事件時賦詩一首:“平地驚雷乾坤轉,百萬學子赴考場。十年夢縈斷筆墨,一張考卷通殿堂。”這一歷史事件是A.教育領域撥亂反正 B.落實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精神C.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D.貫徹“三個面向”教育方針8.1937—1942年抗戰后方設立的民營工廠數和資本數年份廠數折成戰前幣值的資本數(千元)總計289918842519376021721193818267178193934649880194049624230194173818083194210777333該表反映出當時A.民族工業發展面臨困境 B.工業結構發生重大改變C.統制經濟促進工業發展 D.淪陷區的工業基本停滯9.日本自1963年起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出口國。同年,美國指責日本對美進行鋼鐵傾銷,日本遂減少對美出口。1968年美國迫使日本簽署協定,日本再次大幅減少對美鋼鐵出口。這說明A.“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已形成B.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加速C.日本難以擺脫美國的經濟控制D.美國開始建立世界經濟霸權10.明清時期,山東柳子戲傳到蘇州,旅居北京的文人吳長元留下“吳下傳來補破缸,低低打打柳枝腔”的詩句;產生于陜西、甘肅一帶的秦腔,曾因魏長生的到來,在揚州出現“到處笙簫,盡唱魏三之句”的熱潮。對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解釋合理的是A.政府的文化政策較為寬松B.運河促進了南北文化交流C.北方士大夫文化品味更高D.儒家思想借戲曲藝術傳播11.下圖是魯迅先生于1917年8月設計的北大校徽(后稱“北大紅”),劉半農戲稱為“哭臉校徽”。其圖案以篆體的“北大”二字構成傳統的瓦當形象,下面的“大”字像一個人,上面的“北”字又像兩個人,構成了“三人成眾”的意象。下列理解最準確的是①北大人肩負著開啟民智的重任②隱含了面向全民大眾的價值取向③承載了北大人“肩負重任”理想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12.春秋時期,司馬子魚公開抨擊宋襄公用人作為祭品的行為,他說:“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誰饗之!”對此,孔子也說:“始作俑(象征人殉)者,其無后乎?”這反映了A.民本精神的產生 B.唯物思想的發展 C.宗法制度的衰落 D.奴隸制度的崩潰13.1921年蘇俄實施的新經濟政策A.有利于生產力的提高和逐步戰勝資本主義B.是蘇聯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長期方針C.恢復了自由貿易和資本主義的經濟秩序D.是蘇聯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成熟的表現14.下表是1955—1959年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統計表,據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A.新中國的外交空間得到了全方位拓展B.美國徹底放棄了對新中國的孤立政策C.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意義巨大D.萬隆會議密切了中國與亞非國家關系15.蘇格拉底認為,“對于哲學家來說,應該有遠比樹木、石頭甚至所有這些星辰更有價值的研究對象,那就是人的心靈。人究竟是什么?你將會變成什么?只有到人的心靈轉而省察自身時才會有真正的哲學。”據此推理,蘇格拉底強調A.哲學應探索人的精神價值觀 B.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C.理性認識自然是十分必要的 D.哲學只是研究人的一門學問16.南京,常常被視為“中國近代史的起點和終點”。這里的“起點”和“終點”分別對應的歷史事件是A.鴉片戰爭爆發、政治協商會議召開B.《南京條約》簽訂、南京國民政府覆滅C.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殺D.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國民政府從重慶遷回南京17.有學者認為:荀子深刻地認識到,“禮”與“法”是治理國家、安定社會的兩大根本手段,于是立足于儒家的“禮治”,吸收、發揮法家的“法治”思想,使“禮”與“法”在政治和法律層面相互滲透,和諧統一。該學者認為荀子A.是法家學派的實際開創者 B.背離了孔孟思想的精髓C.吸收了諸子百家的有益學說 D.對儒學的發展迎合時代需要18.1962年,中日雙方以民間形式簽訂發展長期貿易的備忘錄,“備忘錄貿易”成為當時中日貿易的主要形式。這種方式()A.實現了中日關系的正常化 B.為經濟體制改革奠定了基礎C.解除了西方對華經濟封鎖 D.體現中國對外交往政策靈活19.下表是我國某時期的國際郵件資費表(部分),從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實的結論是A.改革開放前中國未與西方建交B.香港是中國與西歐交往的唯一橋梁C.捷克是中國通往西歐的交通樞紐D.蘇聯東歐在新中國外交史上曾有特殊地位20.近代英國頒布了一系列法案。1689年《權利法案》規定,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在和平時期維持常備軍;1694年《三年法案》規定,每三年必須召開一次議會;1701年《王位繼承法》規定,國王不得為天主教徒,也不能與天主教徒結婚。這說明英國A.國王真正成為“虛君” B.國王的立法權被剝奪C.責任內閣制正式確立 D.君主立憲制日趨完善21.“訴諸武力的辦法是由英王選擇的,北美大陸已接受了這個挑戰。”與這句話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美國獨立戰爭B.英國資產階級革命C.美國內戰D.第一次世界大戰22.據統計,“民族”一詞在1911年年底前,《申報》可檢索出的條目位243條,而到了1939年,則高達2369條;“中華民族”一詞在《申報》首次出現是在1912年,1939年則達到了372條。這些變化的關鍵因素是A.國民革命運動推動了反帝斗爭日益高漲B.紅軍長征宣傳了北上抗日主張C.百團大戰等捷報鼓舞了民眾抗日的信心D.全面抗戰激發了空前愛國熱情23.1870年代,當法國皇家科學院舉辦年度藝術展覽時,一幫被批評家們冠以“印象主義派”的年輕藝術家的作品被拒之門外。這主要在于該類作品A.強調刻畫英雄人物 B.創作風格悖于傳統C.注重表現社會現實 D.表現手法夸張抽象24.費正清在《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說:“毛及其同僚依靠組織方式上的變化,通過大規模的勞力動員,以實現農業奇跡;鄧及其同僚同樣依賴改變組織方式—盡管在類型上二者十分不同—來提高農業生產率。”后一個“改變組織方式”是指()A.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 B.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C.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D.實現土地歸農民所有25.周代通過分封,使姬姓周人的親族迅速遍及天下,北起燕山,南至漢水,西起陜、甘,東到齊魯,到處都楔入了姬姓人群。這說明,分封A.旨在抑制地方諸侯勢力 B.使中央有效地控制了地方C.萌發了宗族認同的意識 D.奠定了地緣政治的基礎26.戲曲刻本側重故事情節再現的插圖模式在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地區十分流行,由上圖下文模式逐漸發展為單而大圖或雙而合式(見下圖)據此可知,這一時期A.活字印刷得到廣泛應用B.戲曲藝術發展臻于完善C.商業出版迎合市場需要D.市民文化成為社會主流27.日本在1948-1949年兩次編制《經濟復興五年計劃試行方案》,法國從1947年起相繼編制過七個中期經濟計劃,聯邦德國和意大利從1967年起都編制了類似的計劃。這些做法A.表明國家推行指令性經濟B.主要作為經濟參考指標C.造成國家沉重的經濟負擔D.導致國營經濟效益低下28.甲午戰后,列強在中國獲得了大量礦產資源開采權,而日本在這場瓜分中國市場的爭奪中幾乎一直處于被動狀態,直到1899年方才開始有機會染指中國內陸的礦產資源。這是因為A.列強眼紅日本的巨額戰爭收益B.日本開礦技術沒有優勢C.甲午戰爭激起中國的民族憤恨D.中國內陸礦產十分有限29.19世紀70年代,江南制造局經費收支狀況大致是,光緒元年(1875年)達到接近55萬兩后,次年開始出現小幅下降,光緒三年(1877年)減少至20萬兩,光緒四、五兩年(1878年、1879年)雖有所回升,但亦未達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水平。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實業救國思潮日漸衰退 B.自強運動潛藏發展危機C.自然經濟逐漸走向解體 D.洋務企業競爭意識不足30.漢初,人們追求不死成仙的熱度消退,與治病、養生、長壽、健體相關的醫學著作大量問世。漢武帝時再次掀起求仙熱潮,除了《淮南子》本身就是綜合以前各家理論的雜家,即使有部分養生醫學的理論,也是歸結到不死成仙上,醫學成就寥寥。這一現象說明A.漢代醫學成就集中于漢初 B.神仙信仰影響漢代醫學的興衰C.漢武帝假棄道家黃老學說 D.中國古代醫藥學注重理論總結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們應該知道什么是獨立,什么是自由。自由是按法律的要求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如果一個人做法律禁止的事,那他就不再自由了,因為其他人都擁有這個權利。立法與政體原則相適應……民主政體下對平等的熱愛就是把個人的野心限制在特定的范圍內,有豐功偉績的人也不能例外,他們應該更為平等服務。——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1)根據材料一概括孟德斯鳩的主要精神,結合所學回答其主張的歷史背景。材料二清初之儒,(黃)宗羲……最有影響于近代思想者,則《明夷待訪錄》也。……此等論調,由今日觀之,固甚普通甚膚淺,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則真極大膽之創論也。故顧炎武見之而嘆,謂“三代之治可復”。而后此梁啟超、譚嗣同輩倡民權共和之說,則將其書節鈔印數萬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驟變,極有力焉。——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二中的“此等論調”指的是什么?闡述“此等論調”與“民權共和之說”的關系。材料三“要帝制不再發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穩……非先將國民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洗刷干凈不可”。——陳獨秀在《舊思想與國體問題》(3)為了將“舊思想”洗刷干凈,陳獨秀等人領導進行了怎樣的思想、政治斗爭。32.材料嘉(慶)、道(光)以后,清朝醫政日趨頹廢,庸醫充斤,疾病流行,公共衛生堪憂。一批官員和知識分子認為,清潔衛生是“地方行政第一要務”,“強民以重醫為先”。與此同時,外人在華設立的醫院和醫校為中國提供了模仿的樣本,逐漸贏得國人信賴。新政實施后,巡警部將醫療衛生納入職責范圍;民政部設衛生司,負責醫療衛生。新政時期的醫療衛生政策涉及醫學教育、衛生行政、醫院建設、公共衛生等多個方面,遠超1901年以前60年間的成就。然而,從整體上看,清政府在醫療衛生方面沒有全盤的統籌計劃,也沒有獨立的專門衛生行政系統,醫療衛生政策的實施嚴重受制于人才和財力。——據關曉紅《清末新政制度變革研究》等整理(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末新政時期推進醫療衛生改革的有利條件。(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清末新政時期的醫療衛生改革。3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光榮革命卻在非暴力的過程中完成了制度的變遷。雖說新制度仍需經過很長時間才逐漸得到完善,但光榮革命畢竟是奠基的笫一步,這使人們意識到,妥協和漸進也可以達到目標:流血的革命沒有解決的問題,在非暴力的光榮革命中竟然被解決了。英國人從光榮革命中學到了許多:后來的英國人們,無論是激進還是保守,都企圖到光榮革命中去尋根溯源。——錢乘旦《社會變革的和平方式:英國的范例》材料二現代社會主義之父馬克思(818—1883年)…,根據自己的歷史研究堅信資本主義將因階級斗爭而被推翻,并被一種新型的社會主義社會代替。他之所以會得出這結論是因為他相信,付給工人的工資不夠他們去購買他們所生產的東西。這種不充足的購買力最終必然導致工廠倒閉、失業、購買力進一步下降和最后的全面蕭條。此外,馬克思認為,這種蕭條將變得日益頻繁、日益嚴重,直到最后失業的無產階級在絕望中被迫起來革命為止…新的社會主義社會將是抗蕭條的,因為隨著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不再存在私人雇主、利潤,從而也就不再存在購買力的不足。——(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指出材料一中光榮革命后英國新制度¨實現路徑的特點,結合所學簡要概括18世紀英國在構建新制度過程中的重要成果及其對經濟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概括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及其引發的后果,指出馬克思的解決之道。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文學方面,李贄提出“童心說”,主張創作要“絕假還真”,抒發己見,“頭可斷面身不可辱”,毫不畏縮。李贄在詩文寫作風格方面,也主張“真心”,反對當時風行的“摹古”文風,他的這一傾向,具有提倡自然個性的特點,C選項符合題意。李贄異端思想與陽明心學的形成無關,A選項排除。人性之本善的說法與童心說無關,B選項排除。修身養性是根本的說法與材料無關,D選項排除。2、D【解析】
紹興下轄縣征收鹽額數量較大,可見這些地方鹽業發達,選項D正確;材料未體現煮鹽技術,排除A;鹽業屬于手工業,排除B;古代農業占據主導,排除C。3、A【解析】
依據材料“軍閥、地主、資本家、富農等……是沒有選派代表參加政權和政治自由的權利的。”可以得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體現了打擊軍閥,地主,資本家,富農的政策,A正確;B材料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雙交雙減政策,排除;C材料反映了《中國土地法大綱》的內容,排除;D材料反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的政策,排除。4、B【解析】
2006-2008年間,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呈現下降趨勢,美國下降幅度高于平均水平;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整體有所下降,但中國和拉美地區呈現上升趨勢,印度有所下降,這說明發展中國家間經濟增長速度出現了分化,由此可見,世界經濟增長呈現多元化局面,故B正確;表中所示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放緩,但仍然是正增長,不能說明發達國家國力衰退,故A錯誤;表中沒有美國不再是世界第一大經濟實體的信息,故C錯誤;表中信息反映的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國家經濟增長率,無法得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差距縮小的結論,D錯誤。5、A【解析】
“1947年5月,杜魯門主義正式實施,美國先后向希臘、土耳其提供了7億多美元的軍事援助。1948年4月,馬歇爾計劃開始執行,美國共向西歐國家提供了總額為132億美元的援助”表明這兩次行動反映出美國力圖遏制共產主義影響,A正確;B與杜魯門主義不符,排除;C項在材料中未體現,排除;戰爭不是美國擴張的主要手段,排除D。6、A【解析】
由材料“宋代時‘坊市制’已經瓦解……宋朝政府專門設立‘街道司’”“為適應蓬勃發展起來的街市,宋政府還在街道兩旁測量距離”等信息可知,商業的發展推動了城市管理的變化,故選A;材料并未體現市在時間上的突破,排除B;材料中政府的做法是必要的城市管理措施,而不是巧立名目收取雜稅,排除C;宋代依然固守重衣抑商政策,商業的發展依然受到封建政府的限制,排除D。7、A【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百萬學子參加高考的場景,體現了文革結束以后教育領域的撥亂反正,故選A;1978年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1995年提出科教興國戰略,1983年鄧小平提出“三個面向”教育方針,BCD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8、A【解析】
由1937—1942年抗戰后方設立的民營工廠數和資本數增長非常有限可知,當時民族工業的發展面臨困境,A項正確;材料不能說明“工業結構”發生了重大改變,B項錯誤;材料不能說明“統制經濟”促進了工業的發展,C項錯誤;淪陷區的工業基本停滯與民營工廠數和資本數均有所增長不符,D項錯誤。9、C【解析】
日本成為最大的鋼鐵出口國,美國為了減少日本對自己的威脅,對日本經濟進行了粗暴干涉,因此可以說明日本難以擺脫美國的經濟控制,故選C項;“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是在兩極格局瓦解后出現,與材料時間不符,故排除A項;題意主要反映了美國對日本經濟的干涉,沒有體現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故排除B項;“開始建立”的說法不符合史實,美國此時已經是世界經濟的霸主,故排除D項。10、B【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蘇州、揚州人民可以熟知來自山東、陜西地區的民謠,結合所學,明成祖定都北京后,大運河地位進一步提高,更有利于文化的交流,故選擇B選項;明清時君主專制不斷加強達到頂峰,文化政策日益嚴格,故排除A選項;材料主旨是運河發達促進文化交流,不能說明北方士大夫的品味更高,故排除C選項;材料不能體現儒家思想的傳播,故排除D選項。【點睛】本題考查明清時期中國文化的交流與傳播,需了解明清時期中國文化的傳播途徑等等。11、A【解析】
魯迅先生設計的北大校徽體現了北大的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圖案中上部的“北”字是背對背側立的兩個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背負二人,構成了三人成眾的意象,給人以“北大人肩負著開啟民智的重任”的想象。①③④符合題意;故選A;北大的教育屬于精英教育,不是面向全民大眾,②不符合題意。排除B、C和D。故選A。12、D【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司馬子魚和孔子對盛行于奴隸制時代的人殉制度持明顯的反對態度。這種把民的地位擺在神之上和反對人祭以保護勞動力的思想,是奴隸制崩潰的反映,因此D選項正確;材料反映了民本精神,但體現不出“產生”,A選項錯誤;材料體現不出唯物思想以及宗法制度,B、C選項錯誤。故選D。13、A【解析】試題分析:主要考查對新經濟政策的認識。分析選項,B項錯在“長期”二字,斯大林掌權后就逐漸廢除這一政策;C項錯在恢復資本主義經濟秩序;D項與史實不符,新經濟政策實際上也是不成熟的。新經濟政策通過在一定范圍內恢復和發展資本主義經濟,進而發展和鞏固社會主義經濟,最終戰勝資本主義,所以應選A。考點: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到斯大林模式·新經濟政策14、D【解析】
從表中可以看出,1955—1959年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絕大部分是亞非國家,這主要是因為1955年萬隆會議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聯系,會后,中國與更多的亞非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D項正確;材料涉及的國家主要亞非國家,排除A項;美國放棄對新中國的孤立政策的標志是尼克松訪華,排除B項;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排除C項。故選D。15、A【解析】
材料反映了蘇格拉底主張哲學研究人、研究人的心靈,使人的精神覺醒,A項正確;BC項材料無法體現,排除;D項表述錯誤,排除。故選A。16、B【解析】
鴉片戰爭中國戰敗,清政府被迫在南京下關江面上簽訂《南京條約》,《南京條約》破壞了中國領土和主權完整,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標志著統治中國22年之久的國民黨政權垮臺。中國近代史終結。故答案為B;鴉片戰爭爆發是在廣州,不在南京,A錯誤;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建立與清王朝對峙的政權,不是近代史的開端,C錯誤;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建立標志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政權的建立,但不是近代史的開端,D錯誤。17、D【解析】
據題意可知,荀子主張禮法并用,這種思想迎合了當時的時代需要,故選D;荀子是儒家代表,排除A;荀子發展了儒家思想,并未背離孔孟思想,排除B;荀子主要是吸收法家思想,不是吸收諸子百家,排除C。故選D。18、D【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中日民間的貿易被稱為“備忘錄貿易”,主要是區別于政府間的貿易往來,中日“備忘錄貿易”體現中國對外交往政策的靈活性,D正確;1972年,田中角榮訪華實現了中日關系正常化,排除A;十一屆三中全會為為經濟體制改革奠定了基礎,排除B;C項錯在“解除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依然實行對華經濟封鎖,排除。19、D【解析】
試題分析:從郵資表可以看出,此時段應是,社會主義正迎合資本主義陣營兩大陣營對峙(冷戰)時期。70年代中美關系改善后,西方掀起與中國建交熱潮,故A項錯誤;從材料中可以看出,香港和捷克在歷史上都起到過溝通中國與西歐之間聯系的作用,所以B、C兩項說法都欠妥,因此不能選。蘇聯與東歐各國的郵費相比較西歐各國要低,說明蘇聯東歐在新中國外交史上曾有特殊地位,故本題應選擇D項考點:建國初期的外交成就點評:注意把相應的史實材料與建國初期的外交成就相結合來命題。【詳解】20、D【解析】
“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能在和平時期維持常備軍”、“每三年必須召開一次議會”、“國王不得為天主教徒,也不能與天主教徒結婚”等規定限制了王權,強化了議會權力,說明英國君主立憲制不斷完善,D正確;責任內閣制確立后國王真正成為“虛君”,排除A;國王沒有立法權,排除B;責任內閣制形成時間是1721年,排除C。21、A【解析】
從題干材料中的關鍵詞“由英王選擇”、“北美大陸”可以判斷這個事件應該是1775年開始的北美13個殖民地為了反抗英國殖民統治而進行的美國獨立戰爭,故A正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在本土,不是美洲大陸,B錯誤。美國內戰與英王選擇沒有關系,C錯誤。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在北美大陸,故D錯誤。22、D【解析】
1939年處于抗日戰爭時期,當時全民族抗戰的局面導致“民族”、“中華民族”等詞大量出現,故D正確;國民革命運動處于1924年到1927年,故A錯誤;紅軍長征在1934年到1936年,故B錯誤;百團大戰在1940年,也不符合題干時間,故C錯誤。故選D。【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緊扣材料的關鍵信息“1939年”,學生應該結合所學知識從抗日戰爭的時代背景入手,正確區分不同時間段的重大歷史事件,即可排除錯誤選項,得出正確答案。23、B【解析】
材料顯示,這類作品為印象派畫作。印象派畫家借助當時光學領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反抗保守陳腐的主題思想.遭到時人的批評和拒絕,B正確;A項與印象畫派作品不符,排除;C項為現實主義美術的特點,排除;D項為現代主義美術的特點,排除。24、C【解析】
根據所學,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在鄧小平領導下進行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在堅持農村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將土地使用權和經營權釋放給農民,從而提高了勞動效率,C符合題意;ABD項內容不是在鄧小平時期的改革內容,排除。25、D【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分封過程中將姬姓周人楔入到各地人群中,這必然會改變各地人群的血緣結構,從而奠定了地緣政治的基礎,D項正確;周代分封形成了地方諸侯勢力,而不是抑制了地方諸侯勢力,排除A項;分封制不是中央對地方的有效控制,排除B項;宗族認同意識夏商已有,排除C項。故選D。26、C【解析】
戲曲刻本側重故事情節再現的插圖模式迎合了市民階層的大眾化的閱讀需求,故材料說明當時商業出版迎合市場需要,故C正確;插圖模式突出圖畫內容,不能說明活字印刷得到廣泛應用,故A排除;戲曲刻本的出版也不能說明戲曲藝術發展臻于完善,故B錯誤;材料沒有將市民文化與其它文化形式比較,不能說明市民文化成為社會主流,故D錯誤。【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正確理解戲曲刻本插圖模式與市民階層大眾化需求之間的關系,學生可以結合所學知識從此角度入手,即可排除無關選項。27、B【解析】
依據材料可知,戰后日本、法國等國家通過編制計劃制定經濟發展目標,作為經濟參考指標,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推行指令性計劃的是蘇聯,不是日本、法國、聯邦德國和意大利等國家;C選項錯誤,編制計劃與造成經濟負擔沉重沒有必然關系;D選項錯誤,編制計劃與國營經濟發展情況也沒有直接關系。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28、C【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可以判斷出日本在甲午戰爭中后攫取大量的侵略權益,激起了民族憤怒,C項說法正確。A項說法不符合材料信息“直到1899年方才開始有機會染指中國內陸的礦產資源”,可以排除。BD項說法不符合史實,可以排除。29、B【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江南制造總局的收入呈現下降趨勢,說明其潛藏著發展的危機,B正確;實業救國思想是在甲午戰后出現的,A排除;自然經濟解體的典型就是耕織分離和傳統紡織業的衰敗,C排除;材料與競爭意識無關,D排除。故選B。30、B【解析】
材料表明熱消退則醫學成就高,而神仙熱則醫學成就低,可見神仙信仰影響漢代醫學的興衰,故選B;材料沒有比較漢代醫學的信息,無法判定漢代醫學成就集中于漢初,排除A;材料表明漢武帝受到黃老學說的影響,C錯誤;材料表明中國古代醫學注重養生,故D錯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精神:把法律置于決定地位,保障人民的自由、民主權利。背景:①17—18世紀,西歐的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發展,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了它的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迫切要求推翻舊制度。②自然科學的發展使人們認識到人類可能征服自然,有了更多的自信。(2)“此等論調”指的是批判君主專制,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權的主張。關系:是中國近代反封建專制革命思想的理論源泉之一。(3)高舉“民主”和“科學”大旗,掀起新文化運動;領導五四運動;創建中國共產黨;促成國共合作和國民革命運動。【解析】
(1)精神:依據材料“自由是按法律的要求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來看,孟德斯鳩主張把法律置于決定的地位;依據材料“如果一個人做法律禁止的事,那他就不再自由了,因為其他人都擁有這個權利”來看,孟德斯鳩要求保障人民的自由和民主權利。歷史背景:依據啟蒙運動的背景可知,17—18世紀,西歐的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發展,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了它的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迫切要求推翻舊制度,而且自然科學的發展使人們認識到人類可能征服自然,有了更多的自信。(2)此等論調:依據材料“(黃)宗羲……最有影響于近代思想者,則《明夷待訪錄》也。……此等論調,由今日觀之”來看,此等論調指的是黃宗羲的主張,黃宗羲提出了批判君主專制,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權的主張;關系:依據材料“后此梁啟超、譚嗣同輩倡民權共和之說,則將其書節鈔印數萬本,秘密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授權運輸合同范本協議
- 2025醫院護士聘用合同
- 山東省聊城市臨清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道德與法治試題(含答案)
- 球星代言球鞋合同協議
- 電商銷售授權合同協議
- 貓咪買賣寵物合同協議
- 玻璃墻窗簾采購合同協議
- 電梯維保合同中止協議
- 生豬養殖生豬收購合同協議
- 電柜組裝外協合同協議
- 排水管道非開挖預防性修復可行性研究報告
- 交通工程基礎習習題及參考答案
- 讀書知識競賽試題含答案
- 線路送出工程質量創優項目策劃書
- 企業全面戰略管理、年度經營計劃、預算管理、績效管理
- 100T汽車吊性能表
- SOP0420201潔凈空調系統清潔消毒預防性維護保養操作規程報告
- 試樣切取和加工制備作業指導書
- 中國民主同盟入盟申請表(樣表)
- 數學分析簡明教程答案尹小玲鄧東皋
- 壁球館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