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重慶實驗中學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重慶實驗中學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重慶實驗中學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重慶實驗中學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重慶實驗中學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重慶實驗中學高考沖刺押題(最后一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表是西漢列侯分封情況一覽表。西漢中后期,士人出身的列侯所占比例發生變化,引發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高帝惠帝呂后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各朝所分封的功臣侯與外戚恩澤侯1391312132284143115101322士人出身的列侯80001341024615所占比例6%0005%4%29%32%13%40%46%68%A.獨尊儒術推行B.宦官外戚專權C.中央集權加強D.重文輕武實施2.美籍華人、史學家費正清在“中國和日本”一章曾這樣寫道:“在廣東,小規模的革命黨人起義雖遭鎮壓,可是在漢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彈制造廠的意外爆炸,導致了附近帝國軍隊的兵變。”這場“兵變”帶來的結果不包括A.滿清政府垮臺 B.專制制度結束 C.中華民國成立 D.封建制度結束3.1945年美國外交官喬治·凱南在給同事的私人信函中指出:“因此,在大西洋海洋國家和心懷戒備的歐亞大陸國家的利益之間,一場根本性沖突正在歐洲展開。歐洲需要維持活躍而獨立的政治生活,而蘇聯總是追求向西擴張,而且根據它自己的安全觀,恐怕要一直擴張到大西洋。”喬治·凱南意在說明A.美蘇冷戰對抗已經開始,美國需早作準備B.兩大陣營根本利益不同,兩極格局已形成C.追求擴張是蘇聯的本性,美國需面對現實D.美國政府認為蘇聯已成其實現霸權的障礙4.1615年,法國人孟奇里梯安在《獻給國王和王后的政治經濟學》中提出:“商業,尤是對外貿易,是財富的源泉,國家應該保護關稅和商人利益,達到貨幣入超”。這一主張立即成為歐洲諸國政府的經濟理論和政策,在此理念下,歐洲諸國A.建立壟斷性貿易公司 B.倡導自由貿易的原則C.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D.政府對經濟全面干預5.為確保公民自由,羅馬通過民眾大會、元老院、保民官之間的權力分立和相互牽制的安排形成權力制衡格局。其中,保民官的憲政意義非常獨特:保民官既無立法權又無行政權,但擁有的否決權,不僅可以否定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也可以取消元老院決議的法律效力,為保護人民而對抗政府。據此分析,保民官的設置A.推動了羅馬法的進步和完善 B.緩解了羅馬帝國的社會矛盾C.有助于羅馬公民的政治平等 D.加快了羅馬憲政實施的步伐6.明代初期實行了嚴格的戶籍制度,人們不得隨意改動戶籍,不得擅自流動,外出百里之外時必須有官府發給的“路引”(通行證)。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許流動人口在當地入戶占籍。這一變化反映了A.科舉取士范圍的擴大B.社會經濟的發展C.君主專制的空前強化D.等級制度的解體7.古希臘時期,雅典公民安特米恩從第四等級上升至第二等級,他在雅典市中心樹立起一匹馬的雕像和一塊石碑作為紀念,石碑上寫著“安特米恩謹以此獻給諸神,他已經從‘勞工級’上升至‘騎士級’”。安特米恩的“升級”得益于A.“解負令” B.財產等級制 C.陶片放逐法 D.十將軍制度8.布達拉宮不僅是藏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漢藏人民團結協作的有力佐證。頤和園有中國古典園林博物館之稱,其中與布達拉宮有相似風格的建筑是A.智慧海 B.樂壽堂 C.佛香閣 D.四大部洲9.下表是1981年——1984年的美國、歐共體和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平均增長率。由此可知()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美國3.1%2.6%3.5%6.5%歐共體-0.3%2.1%3.1%3.1%中國5.2%9.1%10.9%15.2%A.市場因素對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B.中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開展推動經濟增長C.歐洲一體化制約了其經濟增長的速度D.新經濟推動美國經濟走出“滯脹”危機10.1907年,英國保守黨領袖張伯倫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對黨內閣,并使用了“影子內閣”這個形象的叫法。從此,反對黨組建“影子內閣”的做法成了英國沿用至今的憲法慣例。“影子內閣”的建立A.阻礙了內閣的團結與和睦B.提高了議會的權力與地位C.加強了政黨的合作與交流D.有利于權力的制約與平衡11.《英國政治制度史》中說:“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歷史變化聯系起來看,誰也無法否認它是英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變為形式的革命,而且視野拉的越長,其革命性就越明顯。”這種革命性主要表現為A.國家權力的重心決定性地自國王轉至議會B.推翻了封建專制王權,建立了議會制共和國C.實現了從傳統社會向近代民主社會的轉變D.工業資產階級獲得了更多的參政權和選舉權12.二戰結束后,非洲民族解放運動迅猛發展,到1990年,隨著納米比亞的獨立,世界殖民體系最終瓦解。然而,截至2019年,在全世界47個最不發達國家中非洲就有33個。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二戰后非洲國家未開展經濟合作B.長期殖民統治導致經濟基礎薄弱C.非洲國家獨立后不重視經濟發展D.經濟全球化繼續拉開了貧富差距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兒童:成長、保護與發展材料一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年齡段稱謂稱謂由來(摘自《禮記》等)1-3歲孩提孩提之童,吾不知愛其親者10歲以前孺子孺子早寢晏起,唯所欲,食無憂滿10歲幼學人生十年曰幼,學13-15歲(男)舞勺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一種文舞)15歲左右(男)束發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15歲(女)及笄十有五年而笄(笄禮)15-20歲(男)舞象成童,舞《象》(一種武舞),學射、御滿20歲(男)弱冠二十曰弱,冠(冠禮)(1)禮樂制度是維護宗法社會的重要基礎。表中能夠反映禮樂制度對兒童要求的稱謂有哪些?簡析在先秦社會禮樂制度是如何滲透到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材料二大約在17、18世紀,新的兒童觀念逐漸形成。盧梭認為:“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兒童時代有屬于它自己的獨特觀察、思維、感知方式。”18世紀末,童工約占西方工人總數的1/10,平均每天工作13-14小時,1821年,法國爆發了反對雇傭童工的抗議。19世紀,英法等國先后頒布一系列法律,限定童工的最低工作年齡及工作時間,并規定兒童要接受教育。1884年,倫敦防止虐待兒童協會成立。在此前后,英法等國先后制定法律,保護兒童免受肉體及精神侵害;剝奪虐待兒童的家長的監護權。1904年,法國設立兒童福利部,1908年,英國設立兒童法庭。1924年,第一份《兒童權利宣言》提出兒童應受特殊保護。1946年,聯合國設立兒童基金組織。1989年《國際兒童公約》確認每個兒童均有生存權、受保護權、發展權和參與權。現已有196個國家簽署該公約。(2)閱讀材料,概括18-19世紀兒童保護方面取得的成就,并結合所學分析其背景;概括20世紀以來兒童保護的新特點。材料三古人云:孝者,“百行之本”“始于事親,中于事君”“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材料四三綱之根本義,階級(等級)制度是也。所謂名教,所謂禮教,皆以擁護此別尊卑、明貴賤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獨立之說為大原。——-陳獨秀《吾人最后之覺悟》(1916年)父子母子不必有尊卑的觀念,卻當有互相扶助的責任。同為人類,同做人事,沒有什么恩,也沒有什么德。要承認子女自有人格,大家都向“人”的路上走。——吳虞《說孝》(1920年)材料五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孝親尊師善待人”——《中小學生守則》(3)閱讀上述材料,對“孝”這一觀念的歷史演變進行解讀。14.(20分)現代化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的現代化可以劃分為六個階段,經歷了六次政治選擇。階段時間政治選擇第一階段1860—1911年清王朝的開明專制化運動第二階段1911—1913年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早期議會制模式第三階段1914—1928年以袁世凱為代表的軍事強人型的新權威主義模式第四階段1928—1949年國民黨的國家主義的權威主義模式第五階段1949—1976年集權主義的計劃經濟模式第六階段1978年以來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模式——蕭功秦《中國百年現代化中的六次政治選擇》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如果你同意以上觀點,那么可以選擇哪些史實來分別論證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政治選擇?(2)第三、四階段中國現代化進程步履維艱,結合歷史背景分析制約因素有哪些?(3)該學者認為,第六階段的模式之所以取得較大成就,關鍵在于“激活了社會內部的微觀個體、地方與企業的競爭活力”,試用改革開放中的一些具體史實來說明這一觀點。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由表格可知,漢武帝之后士人出身的列侯所占比例明顯呈現上升趨勢,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種現象的產生與漢武帝推行獨尊儒術的措施有關,故選A。分封的功臣候與外戚恩澤候在表格中反映出的趨勢是不斷減少,故無法得出B項的結論,排除;加強中央集權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目的,不是具體造成變化的原因,排除C;重文輕武是宋朝加強統治的措施,而不是漢朝,排除D。2、D【解析】材料敘述的是武昌起義,該事件加速了滿清的垮臺和君主專制的結束,促成了中華民國的成立,但是沒有結束中國的封建制度,所以D符合題意。3、C【解析】

凱南的言論認為蘇聯和歐洲的沖突在所難免,而且凸顯了蘇聯的擴張性,意在提醒美國面對現實,選項C正確;材料并未提出美蘇兩國冷戰開始,排除A;1955年兩大陣營最終形成,排除B;凱南并不能代表美國政府的主張,排除D。4、A【解析】

孟奇里梯安主張保護和發展商業,實現貨幣入超,即實行重商主義,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當時歐洲諸國通過建立壟斷性貿易公司對外進行貿易和掠奪,故選A,排除B;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排除C;政府對經濟全面干預是在二戰以后,排除D。故選A。5、C【解析】

材料信息是,保民官的設置實現了對行政機關和元老院的制衡,其目的是保護人民而對抗政府。由此可知,保民官的設置有助于羅馬公民的政治平等,故C正確;題干中并沒有提到羅馬法,排除A項;保民官的設置有利于保護人民對抗政府,社會矛盾緩和的結論并不準確,B項錯誤;羅馬沒有成為憲政意義上的國家,D項錯誤。6、B【解析】

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展,材料中“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許流動人口在當地入戶占籍。”可知明代戶籍的變化是適應明代商品經濟的發展的需求,故B正確。材料未涉及科舉取士的范圍,故A錯。君主專制的空前強化與材料表達不符,故C錯。D項史實明顯錯誤,故錯。7、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梭倫改革通過財產等級制,使一部分人上升到上一個階層,故B項符題意。8、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頤和園的四大部洲象征著佛教世界,是典型的藏式寺廟建筑風格,符合題意。D正確;智慧海,是頤和園最高處的一座無梁佛殿,由縱橫相間的拱券結構組成,不符合題意,A錯誤;樂壽堂是慈禧太后的寢宮,不符合題意,B錯誤;佛香閣是仿杭州的六和塔建造,不符合題意,C錯誤。故選D。9、A【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在此時期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平均增長率持續增長,美國和歐共體的年平均增長率也基本呈增長趨勢。結合所學可知,美國和歐共體在80年代后進一步發揮市場經濟體制的作用,而中國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發揮市場的作用。綜上所述,這表明市場因素對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錯誤,1984年以后,中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與材料時間不符;C選項錯誤,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時歐共體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平均增長率也基本呈增長趨勢,不能說明歐洲一體化制約了其經濟增長的速度;D選項錯誤,“新經濟”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與材料時間不符。故正確答案為A選項。10、D【解析】“影子內閣”對正式內閣形成壓力,是反對黨制約執政黨的一種方式,有利于權力的制約與平衡。故答案為D項。“影子內閣”不是正式內閣,與內閣的內部團結和睦無關,排除A項;B項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影子內閣”加強了反對黨與執政黨之間的對抗與競爭,排除C項。點睛:影子內閣指實行多黨制的國家中不執政的政黨為準備上臺執政而設的預備內閣班子,也叫“預備內閣”、“在野內閣”。影子內閣往往由下議院中最大的反對黨領袖,物色下院中有影響的同黨議員,按內閣形式組建而成。“影子內閣”負責領導下院中本黨成員的一切活動,遇到議會辯論時,各“影子大臣”就會踴躍發言,在闡述本黨觀點的同時,專挑當任內閣的毛病和缺點進行攻擊。“影子內閣”會給當任內閣施加種種壓力,其存在是為了促使當任內閣倒臺,并最終取而代之。11、C【解析】

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1688年“光榮革命”后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掌握政權,1689年《權利法案》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君主的權力受到法律的制約,不僅表現在當時實行君主立憲,還推動了英國社會從封建到近代民主,故C項正確,B項錯誤;A項描述的是政變之后的權力分配,不符合題意;D項是19世紀中期工業革命后的狀況,排除。12、B【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非洲獨立后的經濟發展依然落后,這主要和西方人的殖民統治有關,B選項符合題意;A、C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非洲經濟發展落后不是經濟全球化導致的,D排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稱謂:幼學、舞勺、束發、舞象.滲透:根據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將禮樂制度的內容摻入到兒童的教育過程中;禮樂制度的教育貫徹在兒童從出生開始的成長全過程;根據兒童的性別,施于不同的教育內容;根據兒童的成長時間段,施于不同的教育內容.(2)成就:維護兒童權益的斗爭興起;兒童保護的法律建立并完善;兒童保護的社會組織建立;兒童在工作、家庭等方面的權益得到關注和保護.新特點:政府部門建立專門的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維護兒童權益;兒童保護問題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和支持;兒童的權利逐漸明確化、法律化;兒童保護的國際組織機構建立,兒童保護成為國際問題.(3)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孝”被賦予不同的要求和作用.在封建主義社會,社會等級嚴格,“孝”還要求“忠”;在近代中國,思想逐漸近代化,開始關注自由、平等的觀念;在現代中國,人民當家作主,兒童享有合法的權益,國家、社會、家庭有義務保護兒童的權益和成長.【解析】(1)第一小問,重點是反映“對兒童要求”,根據表格后面的“稱謂由來”即可知哪些稱謂實際上包含了對兒童的要求。第二小問,根據表格的信息總結即可,根據禮記劃分嚴格的年齡即可知先秦有嚴格的禮樂制度;根據表格的“年齡段”即可知根據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將禮樂制度的內容摻入到兒童的教育過程中,根據兒童的成長時間段,施于不同的教育內容;根據表格的“對兒童要求”即可知貴族根據禮樂制度培養子弟。(2)第一小問,根據材料“1821年法國爆發了反對雇傭童工的抗議……英法等國先后頒布一系列法律……1884年,倫敦防止虐待兒童協會成立……保護兒童免受肉體及精神侵害;剝奪虐待兒童的家長的監護權”即可知,人們認識到兒童是與成人不同的特殊群體;社會采取行動保護兒童;國家通過立法保護兒童的身心健康;注重兒童的受教育權利。第二小問,根據不同時期內與兒童保護關系密切的大事件分析即可,包括思想文化領域的啟蒙運動,經濟社會領域的工業革命,政治領域的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第三問,根據材料“1904年,法國設立兒童福利部……1946年,聯合國設立兒童基金組織。1989年《國際兒童公約》確認每個兒童均有生存權、受保護權、發展權和參與權”從出現了專門保護兒童權利的國家機構和國際組織;兒童權利保護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擴大;兒童權利保護成為國際共識等方面分析即可。(3)閱讀上述材料即可知,不同歷史時期對“孝”的含義、要求、意義的解讀不同,可以從歷史的縱向演變,分析總結出一個觀點,然后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即可。參考示例: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孝”被賦予不同的要求和作用。在封建主義社會,社會等級森嚴,“孝”還要求“忠”;在近代中國,思想逐漸近代化,人們開始關注自由、平等的觀念;在現代中國,人民當家作主,兒童享有合法的權益,國家、社會、家庭有義務保護兒童的權益和成長。【考點定位】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禮樂制度;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西方人文精神的發展?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等點睛:本題是以兒童保護為主體的綜合性歷史大題,通過兒童保護來貫徹考查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作為學科內綜合性最強的試題對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需要強調的是,在闡釋歷史問題的過程中,知識點的羅列不再成為評價試題優劣的唯一標準,更多的側重于歷史思維邏輯的完善與周密,這樣的完善周密重點體現在觀點的準確與論據的充分。許多問題不要求考生面面俱到而是要求觀點與史實的邏輯一致性。14、(1)第一階段史實:洋務運動、百日維新、清末新政。第二階段史實:創立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