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宜昌市長陽縣第一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沖刺模擬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口號中最能體現五四運動性質的是()A.“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B.“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C.廢除二十一條 D.拒絕在和約上簽字2.據統計,1911年全國興辦的各級各類學校數目為52500所,學生總數達163萬人,其中占相當數量的是蒙養院的學生和初等小學堂的學生,而在專門學堂、師范學堂普通中學和實業學堂就讀的人數不超過10%。這反映了當時A.仍然固守傳統的教育模式 B.科舉制阻礙教育事業發展C.啟蒙教育的規模亟待擴大 D.新式教育的社會影響有限3.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向國會建議美國在十年內實現登月,并要求國會為載人航天計劃補充撥款5億美元。國會幾乎沒有經過討論就批準了肯尼迪的要求。這表明A.“分權與制衡”原則被破壞B.美國放棄了國家干預經濟政策C.“冷戰”局勢助推了美國科技發展D.歐共體沖擊了美國的霸主地位4.據統計,鴉片戰爭后到甲午戰爭前的1894年,土布生產中使用洋紗的比重達到23.4%,到1894年至1913年的20年中,其比重已經高達73%(包括國內生產的機紗)。據此,可以直接獲取的歷史信息是A.農民傳統的家庭紡織業逐漸瓦解B.中國傳統的經濟社會結構逐漸解體C.中國近代化和商品化的速度逐漸加快D.中國的家庭紡織業可有效抵制列強經濟侵略5.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時,郵政總局發行郵票2枚:“盧溝橋抗日”“戰斗在長城內外”;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時郵政總局發行郵票8枚:“七七戰火”“臺兒莊大捷”“百團大戰”“敵后游擊戰”“芒友會師”“華僑捐獻”“光復”“偉大勝利”。兩套郵票相比,后者A.突出中共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B.強調了美蘇兩國對中國抗戰的援助C.肯定了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歷史作用D.呈現了抗戰中不同力量的歷史貢獻6.《史記》載,韓國制訂“疲秦計劃”(派水工鄭國游說秦王大興水利),嬴政采納鄭國的建議后,發覺這是韓國的陰謀,于是下令驅逐所有其他諸侯國的人,為此李斯作《諫逐客書》,改變了贏政的主張,網羅天下英才。鄭國渠修成后關中變成沃野,秦國富強起來,后統一六國。這說明A.秦王善于納諫重用儒學人才 B.國家興衰取決于統治者的才能C.秦國崛起開始于修建鄭國渠 D.招賢納士助推秦國完成了統一7.1763年,一位西班牙記者寫道:“通過許多己流行而有害的書本,諸如伏爾泰、盧梭和愛爾維修所著書籍之影響,在這個國家中已感受到很多人對信仰的冷漠。”1768年,一位法國修道士在游歷西班牙后說:“西班牙已普遍產生宗教漠視,甚至于不信宗教。”對上述材料理解準確的是A.宗教改革開始擴展到整個西歐B.進化論傳播動搖宗教神學權威C.理性原則得到一些知識分子認同D.民眾覺醒推動資產階級革命頻發8.如圖是遼國貴族大墓中的壁畫《備茶圖》。據此推測,該墓最可能發現于A.河西敦煌 B.燕云諸州 C.開封郊外 D.臨安附近9.明清時期引進、推廣高產作物玉米和甘薯所產生的重要影響不包括A.養活了眾多人口 B.經濟作物專業生產區域擴大C.導致了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D.提高了農業生產商品化程度10.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位于深圳的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大膽進行制度變革,率先在中國實行了干部、職員公開自由招聘制。此后幾年,蛇口工業區又實行了定額超產獎勵、全員簽訂合同等制度。這些做法A.奠定了對外開放格局 B.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C.增強了企業競爭活力 D.推動了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11.元雜劇是在前代戲曲藝術宋雜劇和金院本的基礎上,融合了各種表演藝術形式而成的一種完整的戲劇藝術,它是在唐宋以來話本、詞曲講唱文學的基礎上創造出的成熟文學劇本。與傳統詩詞歌賦相比,元雜劇的突出特點是A.流傳范圍廣B.反映社會生活C.更富觀賞性D.體現文化融合12.1886年(光緒十二年)天津買辦吳懋鼎與兩個合伙人共同投資創建天津自來火公司,后來更名天津華昌火柴公司:1917年與北平丹鳳火柴,合并成立天津舟華火柴公司。該公司成為全國最大的火柴公司。對該企業發展的相關因素敘述正確的是①國民政府倡導使用國貨給予資金支持②西方各國減少對華商品輸出③“實業救國”思潮的促進④該類企業受近代洋務運動刺激產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3.中國近代史上有兩個“辛亥”年,在這兩個“辛亥”年,中國各發生了一次重大革命運動,關于這兩次革命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A.都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B.都未改變中國社會性質C.都推動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D.都是中國政治民主化歷程的里程碑14.有觀點認為,新文化運動的思想武器,主要來自西方的民主主義、自由主義等思想。論者多將該運動以“反傳統”一言以蔽之,其實,這場文化運動承襲著中華元典精神中的憂患意識、愛國主義等要義。該觀點認為新文化運動A.對傳統文化存在著絕對否定的傾向B.糾結于傳統與現代文化的選擇問題C.體現了傳統與現代文化的碰撞融合D.借助傳統文化傳播西方的民主思想15.二戰后,導致德國和朝鮮半島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美蘇兩個大國的插手干涉 B.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C.社會意識形態的差異 D.徹底消滅法西斯勢力的需要16.(09年四川卷)歷史學家羅榮渠指出:“英國發展的領先地位是在17、18兩個世紀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國之一“領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A.海外市場的形成 B.壟斷組織的出現C.圈地運動的推進 D.民主制度的確立17.本杰明富蘭克林曾形象地說:“如果我們要做張大桌子,可是發現相拼的兩塊木板邊緣不相配,通常匠人就得在兩頭分別去掉一些,才能拼得合適"。此話可以用來說明A.制度設計要按既定模板 B.要善于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C.妥協也是一種政治智慧 D.改革更有益于社會的發展進步18.1871年4月,巴黎公社發布文告,提出普及免費義務教育,對下一代進行“科學的完整的教育”和“職業教育”;1881年-1882年間,法國政府頒布了兩個初等教育法案,確定了國民教育的義務、免費和世俗性三條原則。這反映了A.理性主義成為兩者共同的指導思想 B.工業革命提出教育改革的要求C.法國政府完成了巴黎公社未競事業 D.一票共和為教育改革掃清障礙19.下面是創作于1912年的世界名畫——《鴿子與青豆》,其創作風格體現了A.現代主義 B.現實主義 C.印象主義 D.浪漫主義20.1978年10月,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來中國洽談合作時,提出希望中國有一部政府法律,公布后投資雙方可依法辦事;1979年7月1日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7月8日即付實行。這表明A.外商重新進入中國有損中國主權B.經濟領域意識形態障礙徹底打破C.中國吸引外資的迫切性和堅定性D.外商直接投資推進中美關系發展21.梁啟超認為“史也者,記述人間過去之事實者也。雖然,自世界學術日進,故近世史家之本分,與前者史家有異。”他所認為的“近世史家”與“前者史家”的“異”應該表現為A.為帝王提供借鑒 B.持歷史進化論觀點C.記述過往事實 D.以皇族王朝為中心22.先秦儒家學派從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終貫穿的一條思想主線是A.從個人道德修養入手建設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B.人不分貧富貴賤,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資格C.人皆有“惻隱之心”“善惡之心”“是非之心”D.無論性善性惡都主張應該禮法兼治,王霸并用23.如圖為1975年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的優秀作品《支農列車到山村》。該作品A.說明了經濟形式全面好轉 B.以政治思想宣傳作為主題C.反映了國家工業化的發展 D.表明當時文藝方針已轉變24.推動英國從限制進口、鼓勵出口、關稅保護政策向自由貿易政策轉變的主要因素是A.新航路開辟 B.光榮革命 C.工業革命 D.經濟危機25.墨子在《非命》篇中,反對儒家所宣稱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命定論,否認天命對人事的支配和影響,認為真正能夠決定國家命運或個人命運的,是主觀的“力”。下列對這一主張最合理的解釋是A.重視發揮主觀能動性 B.得到當時君主的認同C.強調人民群眾力量巨大 D.帶有“無神論”的色彩26.1761年,乾隆皇帝決定專門設立“中正榜”,即在會試的落第試卷中挑取40名正選舉人以及20名備選舉人,遇缺授以內閣中書的官職。這種做法A.完善了科舉制度 B.恢復了九品中正制C.保證了公正選官 D.保證了南北錄取均衡27.張謇從“通州設紗廠,為通州民生計,亦即為中國利源計”的思想出發,于1895年冬開始籌辦大生紗廠,建成投產后精心經營,取得了較好的效益。這反映了A.民族工業發展抵制了列強經濟侵略B.民族工業在甲午戰后獲得初步發展C.實業救國思潮推動了民族工業的發展D.個人努力程度決定民族工業發展狀況28.如表新中國成立初期工業總產值中各種經濟類型的變化(億元)年份合計全民和集體所有制工業公私合營工業私營工亞個體工業194914037.52.268.332.21950191644.172.850.3195126494.28.0101.260.11952343153.813.7105.270.6——據《中國統計年鑒》上述變化A.開始改變新中國工業落后的面貌 B.反映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C.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結果 D.表明新民主主義經濟迅速發展29.語匯出現頻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國家某一時期的社會狀況。以下能反映50年代中國社會狀況的語匯高頻詞是A.人民內部矛盾原子彈高產衛星焦裕祿B.石油自給抗美援朝上山下鄉王進喜C.“一化三改”中立富農全民煉鋼邱少云D.三年自然災害“三個世界”“三反五反”雷鋒30.法國大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深刻地影響了當時的西方文明。以下生活情景能夠支持這一論點的是A.湯姆與工友們聚集在打麥場觀看好萊塢大片B.約翰通過互聯網與同學交流學習的心得體會C.杰克從巴黎坐飛機去紐約與父母歡度圣誕節D.達官貴人與平民共擠一列火車前往曼徹斯特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884年4月,清廷急授以劉銘傳巡撫督督辦軍務赴臺抗法。劉銘傳領導的10個月抗法保臺戰斗,取得最后勝制。1885年10月,建省。劉銘傳任巡撫。他任巡撫后特別注意開發資源,進行經濟建設。修筑公路、鐵路,方便了陸上交通。設立“輪船招商局”,疏浚了安平等港,方便了海上交通;先后設立電報局、郵政局,方便內部及其與大陸的聯系。為了開發資源,他設立煤務局,整頓基隆舊礦,投銀40萬兩,購買新式機器開采,并擬籌資另開新的礦井;在苗栗、后垅等地發現石油后,馬上設立煤電局進行開采。蔗糖和茶葉是大宗出口商品,過去一向為英商壟斷,劉銘傳積極組織本國商社與之對抗,奪取中國應有的商貿權利。1890年10月,劉銘傳草簽協議,將基隆煤礦交中國商人承辦,議定“由商經營、官不過問”。此舉受到清廷處分后稱病辭職,于1891年5月。返回安徽肥西故鄉。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后,割讓日本。劉銘傳悲憤至極,身心交病,臥床不起,于1896年1月12日病逝——據《巡撫劉銘傳》整理(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劉銘傳開發建設的主要措施和意義。(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劉銘傳身上折射出近代先進中國人哪些可貴的品質?32.世界的聯系材料一新航路開辟后接踵而來的西方對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給歐洲帶來了福音。……東西兩半球不同文化圈大匯合,加速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的轉變過程。——黃邦和《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哥倫布以來東西兩半球匯合的世界性影響》材料二火車、輪船等工具的出現把世界各地的生產、流通和消費緊緊聯結在一起。……海底電纜的鋪設、跨洲鐵路的修建,加強了洲際聯系;有線電報、有線電話和無線電報的普及,使世界通訊網絡得以形成。——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三面對全球化的現實,實可謂幾家歡樂幾家愁!文學家劉心武在《獻給命運的紫羅蘭》中說:“世界已經變得越來越小,……就連南極洲冰層下的土地也已經測量清楚,大西洋中時隱時現的珊瑚島也已經記錄在案。……東方人、西方人,不過是地球村中的雞犬相聞的村民而已。”藝術家則試圖透過漫畫反映反映另一種別樣的心聲:問題(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航路的開辟給世界帶來了哪些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由此聯想,歸納產生材料三劉心武所描述現象的主要動因。(3)你如何認識“全球化”這一歷史與現實現象?3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同治初年,江西南昌的士大夫群起毀教堂,殺傳教士。巡撫沈葆楨稱贊士大夫的正氣,郭嵩燾則斥責沈氏頑固。郭氏做廣東巡撫的時候,汕頭的人像以前廣州人,不許外國人進城。光緒元年(1875)云貴總督曾毓英因為反對英國人進云南,秘密在云南緬甸邊境上把英國使館的翻譯官殺了。郭嵩燾當即上奏彈劾曾毓英。第二年,政府派他出使英、法,中國有公使駐外從他起。他在西歐的時候,努力研究西洋的政治經濟社會。他覺得不但西洋的輪船槍炮值得我們學習,就是西洋的政治制度和一般文化都值得學習。他發表了他的日記,送給朋友們看。他常寫信給李鴻章,報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學生不限于機械一門,學政治經濟的都有。他勸李鴻章擴大留學范圍。——蔣廷黻:《中國近代史》(1)根據材料,歸納郭嵩燾的救國理念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成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郭嵩燾的救國理念是否得以實現并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識記能力。五四運動是廣大人民群眾直接參與的、毫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而最能體現這一性質的口號是“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所以答案選A。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五四運動的性質2、D【解析】
1911年興辦學校數量和學生人數大量增加,但是多為基礎性學堂,專門學堂、師范學堂普通中學和實業學堂就讀的人數不超過10%,說明當時新式教育的社會影響有限,D正確;出現了新式學堂,故A排除;1905年廢除了科舉制,排除B;興辦的學校大部分是蒙養院,即幼稚園,可見其學校教育重在啟蒙教育,C排除。3、C【解析】本題考查調用所學知識解讀材料的能力,抓住題干中的時間“1961年”,聯系時代背景可知,國會之所以很快批準肯尼迪的要求,也是從美國的國家利益出發的,而當時國家利益的主要表現就是對蘇冷戰,遏制蘇聯,故C項正確;A項在材料中不能體現,故排除;50—70年代,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故B項錯誤;1967年,歐共體成立,故D項錯誤。4、A【解析】
注意限定信息“直接獲取”,依據“土布生產中使用洋紗的比重達到23.4%”、“其比重已經高達73%(包括國內生產的機紗)”可知,我國家庭紡織業出現“耕”“織”分離,農民傳統的家庭紡織業逐漸瓦解,故選A;B項不符合“直接獲取”的信息,排除;C項材料信息沒有體現,排除;D項不是材料主旨,排除。5、D【解析】
后者的郵票不僅體現出國民黨抗戰,還體現出中國遠征軍的入緬作戰以及華僑華人的貢獻,這些郵票呈現出不同階層的抗戰地位,故D正確;前者主要是中共抗戰,故A錯誤;材料中沒有體現出美蘇對中國抗戰的支持,故B錯誤;后者只是提到國民黨抗戰,還有其他方面的抗戰史實,故C錯誤。6、D【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嬴政因為“疲秦計劃”而驅逐非秦國人,李斯寫成《諫逐客書》勸說,李斯的建議被嬴政采納,招賢納士為秦國所用,不僅完成鄭國渠的修建,也為后世發展奠定基礎,D項正確;李斯是法家代表,秦國各派別人才都有,A項錯誤。國家興衰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結果,B項說法太絕對。秦國崛起開始于商鞅變法,C錯誤。7、C【解析】
依據材料中“1763年”、“伏爾泰”、“盧梭”、“對信仰的冷漠”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17、18世紀歐洲出現了一場反封建、反宗教神學的啟蒙運動,其思想核心是理性主義,材料體現的正是西班牙受到啟蒙思想的影響,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16世紀在歐洲興起的宗教改革反對的是教會的腐敗,不是宗教信仰,與材料信息不符;B選項錯誤,達爾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中首次提出了進化論的觀點,與材料時間不符;D選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思想領域對宗教信仰的漠視,并未涉及政治革命的內容。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8、B【解析】
遼國貴族的墓穴正常只能在自己的國家的領土之內,燕云十六州在后晉時期開國皇帝石敬瑭將它送給了遼國,故這個墓可能在燕云諸州,答案為B;河西敦煌不在遼國版圖內,A錯誤;開封是北宋的都城,C錯誤;臨安在南宋時期為都城,當時遼國已經滅亡,D錯誤。9、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調動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的出現是由于農業和手工業發展基礎上帶來商品經濟繁榮基礎上形成的,與農作物引進關系不大,故選擇C項。考點:古代中國的經濟·古代農業發展·明朝農作物引進。10、C【解析】
蛇口工業區的做法體現了對市場作用的重視,這種做法有利于增強企業活力,C正確;八十年代初我國的對外開放尚未完成,格局未定型,排除A;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排除B;市場經濟體制確立是在21世紀初,排除D。11、C【解析】從材料“融合了各種表演藝術形式而成的一種完整的戲劇藝術”“在唐宋以來話本、詞曲、講唱文學的基礎上創造出了成熟文學劇本”中可以看出,元雜劇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增加了元雜劇的觀賞性,故C項正確,D項排除;材料中沒有體現出流傳范圍廣和反映社會生活,故AB項排除。12、B【解析】
1886到1917年吳懋鼎創辦的天津自來火公司建立和發展的主要原因有,19世紀后期受近代洋務運動刺激產生,19世紀末“實業救國”思潮的促進,一戰期間西方各國減少對華商品輸出等,②③④符合題意,B項正確;廣州國民政府是在大革命時期成立的,南京國民政府直到1928年才統一全國,國民政府對1917年之前天津民族企業的發展,沒有產生促進作用,①不符合題意,與之組合的ACD三項錯誤。13、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閱讀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題考查對教材主干知識的再認再現及比較歸納的能力,聯系已學史實可知中國近代史上有兩個“辛亥”年分別指的是1851年與1911年,“中國各發生了一次重大革命運動”指的是太平天國運動與辛亥革命,通過比較分析歸納可得出都沒有改變中國社會的性質,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B符合題意,故選B。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名師點睛】天干地支簡稱“干支”,取義于樹木的干和枝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地支十二:子、丑、寅、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天干地支組合成如下六十個計時序號,作為紀年、月、日、時的名稱,叫“干支紀年法”。14、C【解析】
根據材料“主要來自西方的民主主義、自由主義等思想”“承襲著中華元典精神中的憂患意識、愛國主義等要義”可知,新文化運動使傳統與現代文化碰撞融合,故選擇C選項,排除A選項;材料中并沒有體現新文化運動在傳統與現代文化中的抉擇,故排除B選項;結合所學,借助傳統文化傳播西方民主思想是以康有為為代表的維新派的思想,故排除D選項。15、A【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朝鮮和德國的分裂都是二戰后美蘇推行冷戰政策的結果,所以A項符合題意,B項說法錯誤,兩國分裂并非由于民族矛盾,C項是二者分裂之后的結果而非原因,D項與此無關。考點:美蘇冷戰的影響點評:美蘇冷戰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美蘇冷戰使世界分裂成兩部分;②美蘇全面對抗,進行軍備競賽,使世界處于核戰爭的威脅之下;③美蘇勢均力敵,不敢輕易動兵,使得近半個世紀沒有爆發新的世界大戰;④美蘇兩國爭奪勢力范圍,干涉別國內政,嚴重破壞了世界和平;⑤“冷戰”中的熱戰——“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本題考查的角度是④。【詳解】請在此輸入詳解!16、B【解析】
壟斷組織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結果,產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故B項表述錯誤,符合題意。排除ACD。17、C【解析】
富蘭克林用生活中做桌子來比喻,要達到一個共同的目的,需要有所放棄,要學會相互妥協,故選C;A與材料意思相反,排除;BD表述正確,但是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8、B【解析】
根據材料“1871年4月”“科學的完整的教育”“職業教育”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為現代工業發展培養技術人才,材料“國民教育的義務、免費和世俗性三條原則”體現了法國政府確定這些原則的目的是提高法國國民整體素質以適應工業革命背景下的發展,因此材料內容反映了工業革命對教育改革的要求,故B選項正確;材料內容強調的是教育的實用性,而非理性主義,故A選項錯誤;材料內容反映的是工業革命的對國民素質的客觀要求,兩者的舉措不過是順應時勢,并沒有明顯的繼承關系,故C選項錯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一票共和”指的是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通過,與材料中的“1871年4月”及“巴黎公社”等信息不符,故D選項錯誤。19、A【解析】
由圖片信息可以得出,其給人的是一種支離破碎的感覺,符合立體畫派的特點,由此可知其應屬于現代主義繪畫,故A正確;現實主義繪畫形象較為逼真,突出對現實的反映,與圖片信息不符,故B不正確;印象畫派注重光與色的效果,與圖片信息不符,故C不正確;浪漫主義繪畫重形式,重情感,與圖片信息無關,故D不正確。20、C【解析】
“1978年10月”美國通用公司剛提出完善立法的希望,中國政府就立馬做出了反應,在“1979年7月1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這說明中國政府迫切且堅定地想要引進外資,故選C;外商的引進,可以促進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發展,并不會損害國家主權,排除A;20世紀70年代屬于改革開放初期,意識形態障礙還是存在的,B項“徹底”的說法并不符合史實,排除;材料并未提及中美關系發展與外商引進之間的關系,排除D。21、B【解析】
材料“雖然,自世界學術日進,故近世史家之本分,與前者史家有異”認為是否持有歷史進化的觀點是傳統史學與近代史學的區別,因此B選項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為帝王提供借鑒的問題,A選項排除;傳統史學和近代史學都以歷史事實為依據進行記載,因此記述過往事實不屬于二者的區別,C選項排除;以皇族王朝為中心的說法與材料無關,D選項排除。22、A【解析】
根據所學,先秦的儒家思想始終從個人道德修養入手建設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故A正確。23、C【解析】
《支農列車到山村》中描繪的國家為農村建設提供了各種機械和物資,反映了國家工業化的發展,故選C項;1975年處于“文革”時期,國家經濟形勢并未“全面”好轉,A項錯誤;圖片中沒有鮮明地政治口號和標語,B項錯誤;文藝方針的轉變是在十一屆三中以后,D項錯誤。24、C【解析】
資本主義發展早期盛行重商主義經濟思想,主張積極發展工商業,拓展海外貿易,以追求金銀財富,它對資本主義早期的資本原始積累起了重要作用。隨著工業革命時期興起,新興工業資產階級順應資本主義的發展與擴張的需要,主張經濟活動應由市場主導,政府不應干預,強調自由貿易、自由經營、自由競爭,故C符合題意;新航路開辟和光榮革命在工業革命之前,主導的經濟思想是重商主義,故AB不符合題意;受經濟危機的打擊,資本主義國家審視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的不足,調整了經濟政策,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5、A【解析】
墨子認為“真正能夠決定國家命運或個人命運的,是主觀的‘力’”,說明墨子重視發揮主觀能動性,A正確;墨子主張并不被當時國君認可,排除B;墨子解釋的是個人或者國家的命運不能受制于天命,在強調個體時,并未強調人民群眾的力量,排除C;墨子否認的是天命對人事的支配和影響,而非否認天命本身,因此無法斷定墨子具有“無神論”色彩,排除D。26、A【解析】
清代人口和科舉考試人數不斷增加,但能夠成功進士及第者太少,所以,乾隆帝為了擴大統治基礎,安撫落地舉人,設立“中正榜”,為落第舉人開辟了一條新的仕進之路,完善了科舉制度,故選A;B不符合史實,排除;CD表述太絕對,錯誤。27、C【解析】“取得了較好的效益”等字眼意在強調實業救國思潮的確推動了民族工業的發展,選C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材料未涉及抵制了列強經濟侵略方面的信息,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的主旨是強調實業救國思潮推動了民族工業的發展而非強調民族工業在甲午戰后獲得初步發展,不符合題意,排除;個人努力程度不能“決定”民族工業發展狀況,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C。28、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民主主義經濟指的是中國進入社會主義以前,以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為領導的,由國營經濟、合作經濟、個體經濟和私人資本主義經濟等多種經濟成份組成的過渡性經濟。根據材料時間1949年到1952年各工業比重可知,當時新民主主義經濟迅速發展,D正確;一五計劃開始改變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A排除;一五計劃的特點是優先發展重工業,B排除;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開始于1953年,C排除。故選D。29、C【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制定了過渡時期的“一化三改”路線,土地改革中制定了中立富農的政策,1958年以后又提出全民煉鋼的大躍進運動,抗美援朝戰爭中涌現出了英雄人物邱少云,故C項符合題意;原子彈爆炸是1964年,A項排除;石油自給是1965年,B項排除;“三個世界”理論是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D項排除。故選C。30、D【解析】
依據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內容可知,伴隨改良蒸汽機的出現,火車應運而生,因此會產生達官貴人與平民共擠一列火車前往曼徹斯特的場景。D正確;電影產生于19世紀末,此時不可能聚集在一起看好萊塢大片,A錯誤;互聯網產生于1969年,此時還未產生,B錯誤;飛機產生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此時還未出現,C錯誤。故選D。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措施:改善水陸交通;發展電報郵政事業;開發礦產資源;組織商人保護商貿權利;興辦民間工礦業。意義:加快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保護了商貿權利;推動了的近代化;加強了與大陸的聯系,維護了國家統一。(2)捍衛國家主權的民族獨立精神;追趕世界先進潮流的進步意識;奮發有為的改革進取意識;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解析】
(1)通過仔細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現劉銘傳開發建設的主要措施按照材料分層次概括即可,例如,開發資源,進行經濟建設、設立電報局、郵政局等均是可以作為答案的。意義主要從兩個方面來回答,一是對的意義,例如,加快了的經濟發展、推動了的近代化等,二是要突出對國家的意義。(2)可貴品質主要包括割讓日本時劉銘傳悲憤至及的愛國精神、抗法保臺體現的捍衛國家主權的民族獨立精神、設立電報局、郵政局體現的追趕世界先進潮流的進步意識等,從具體的史實中去逐條提煉劉銘傳身上所折射出的可貴品質即可。【詳解】32、(1)角度①原始積累,資本主義發展;角度②世界交流和交往,世界市場開始形成;角度③從分散孤立走向整體世界;角度④隨之而來的殖民給亞非拉帶來災難。(2)從工業革命和科技進步角度看,如交通工具、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高效酸霧凈化器項目資金需求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科研設備租賃合同樣本
- 2025娛樂場所員工勞動合同書模板
- 2025合肥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年北京市勞動合同樣本
- 2025二手車買賣合同
- 2025新款企業辦公房產租賃合同
- 2025年簽訂的違章建筑房屋租賃合同是否有效
- 2025企業合同轉讓協議
- 2025年的擔保公司貸款合同范本
- 2025屆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二模英語試卷(含答案)
- 開曼群島公司法2024版中文譯本(含2024年修訂主要內容)
- 【MOOC】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結構設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悅己人生-大學生心理健康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哈爾濱工業大學
- 職業衛生評價考試計算題匯總
- JJF 1318-2011 影像測量儀校準規范-(高清現行)
- 5711裝備質量問題處理通用要求
- 酸洗磷化線材項目建議書范文
- 中山大學教授和副教授職務聘任實施辦法(試行)
- 恒速傳動裝置的工作原理
- 住院病歷交接登記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