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都石室陽安學校高2024級(高一)半期測試歷史試卷一、單選題(每小題3分,16題,共計48分)1.20世紀50年代初,全中國大街小巷都張貼著各種形式的愛國公約。下圖是清華大學檔案館珍藏的一份1951年哲學系訂立的《愛國公約》。愛國公約的制定()A.反映中美關系由合作走向沖突B.說明抗美援朝已取得偉大勝利C.表明了人民高度認同新生政權D.體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2.1958年,中國啟動核潛艇研制項目,以黃旭華為代表的科研人員克服了諸多困難,1970年“長征一號”下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此成就的意義在于()①推動了中國核技術的進步②提升了中國的船舶制造技術③提高了中國的戰略威攝力④標志著中國實現國防現代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下圖為1990年到2009年中國大眾手機(單位:部)擁有量統計圖,圖中數據反映出()A.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成就突出B.手機制造業成為新型支柱性產業C.城鄉一體化向著縱深方向發展D.市場經濟改革激發社會經濟活力4.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1999年12月20日,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香港、澳門的回歸標志著祖國統一大業向前邁出重要一步。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一國兩制”構想是針對香港問題提出的B.“一國兩制”首先在香港問題上成功應用C.“一國兩制”也同樣適用于臺灣問題D.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5.2021年5月,國家正式發布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重大建設項目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滬蘇浙三地積極推進區域協同發展,長三角地區在新時代將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這些措施體現的核心發展理念是()A.創新發展B.協調發展C.綠色發展D.開放發展6.20世紀50-60年代,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探索出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建設“中國式的現代化”和“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心在“中國式”。中國發展道路的變化()A.表明中國已經全面實現現代化B.反映了中國實力的提升C.揭示了現代化模式的普遍路徑D.否定了計劃經濟的作用7.《漢謨拉比法典》第196條與第200條的規定,常被人們合稱為“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但上述規定,僅適用于第一等級的人之間,如果是第一等級之人導致第二等級之人眼盲,只需依法賠償固定數額的白銀;如果受害者是奴隸,賠償金額僅為奴隸價格的一半。這說明《漢謨拉比法典》()A.彰顯契約精神B.富于人道色彩C.具有階級特性D.是習慣法匯編8.公元2世紀古印度地區出現犍陀羅佛教藝術雕像。佛陀和長相類似希臘神話中英雄赫拉克勒斯的執金剛神行走于路上,佛陀在左,執金剛神身穿古希臘服飾緊隨其后,左手握金剛杵,右手持拂塵為佛陀護持。該雕像反映出()A.亞歷山大東征推動文化傳播B.佛教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C.不同區域文明的碰撞與交融D.古希臘人海外殖民的影響9.在中世紀的歐洲,封臣如果想證明自己配得上那份恩地,必須誠實地履行他所作的效忠誓言,誠心誠意地給封君提供建議和援助。同樣,封君也要為向他宣誓效忠的封臣做事。這說明中世紀歐洲()A.封臣對封君具有絕對的服從性B.封君封臣間存在血緣紐帶C.封君封臣制度維護了社會穩定D.封君封臣關系具有相互性10.歐洲中世紀城市往往向領主贖買特許狀,特許狀一般保證城市擁有:法人地位(有資格擁有自己的章程、土地、財產、機構)、特許經營權、市民人身自由、司法管轄權、管理權、稅收權和治安權。這從根本上有利于()A.保障城市自治B.發展商品經濟C.擴大領主權力D.削弱專制王權11.公元7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掀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翻譯運動。據史書所載:“上自哈里發,下至平民,所有的人仿佛忽然間變成學生或文學獎勵者.....并且孜孜不倦地編輯許多典籍,其卷軼之浩大與內容之豐富,不亞于現代的百科全書。”這些典籍,還通過本土化改造形成了獨特的阿拉伯學術體系。材料意在強調這場翻譯運動()A.是統治者重視古典文化的結果B.使巴格達成為世界文化的中心C.進一步強化帝國政教合一屬性D.推動伊斯蘭文化的整合與創新12.閱讀下圖:“1521年的美洲國家”。其中的“朝貢行省”定期向王室納貢,“戰略行省”則要向王室提供各種援助,但朝貢和援助需要經雙方同意后才建立。這反映了()A.阿茲特克人國家體制的松散特征B.印加帝國實行政區分治的統治方式C.中美洲古代文明實行中央集權制D.瑪雅人與阿茲特克人處于敵對狀態13.哥倫布在日記中寫到,作為虔誠信奉神圣基督教并致力于將其傳播到其他地方的天主教會和君主,決意派遣他前往印度地區,謁見那里的君主,訪查各地的風土人情,最終使其他地方的人民也皈依基督教。由此可見,哥倫布遠航()A.主要為了開展外交活動B.有著濃厚宗教傳播色彩C.根本是為探尋黃金白銀D.關鍵為建立殖民地據點14.天花、水痘等疾病的病原體隨西班牙人傳播到殖民地,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西班牙侵略者卻幾乎不被感染,傳教士趁機宣揚這是神在憑借疫病表達憤怒和對侵略者的偏愛。原住民則由于缺少遭遇一連串致命傳染病的相似經歷,也認同了征服者的這一認識,據此可推知()A.殖民者有意制造瘟疫B.世界人文地理格局發生變化C.非洲原有的社會解體D.傳播宗教是殖民擴張的主要目的15.教會本身對印刷術并不持否定的態度,在15世紀后半葉到16世紀初,初步興起的印刷行業所承攬的主要業務之一便是印刷贖罪券。而贖罪券的大量印制引起了馬丁·路德的抨擊,批判的論文被用德文印刷并在15天內傳遍全國,引發了席卷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這體現出()A.技術應用存在雙重效應B.教會壟斷了文化傳播權C.技術進步催生宗教矛盾D.宗教改革依賴技術進步16.18世紀末,法國在華傳教士馬若索回國時為法國皇家文庫收集了幾千卷中國圖書:傳教士杜赫德包羅萬象的巨著《中華帝國志》很受啟蒙學者的歡迎。這說明當時中華文化西傳的重要原因是法國()A.宗教改革的需要B.大革命的推動C.民族國家的形成D.理性主義成長二、主觀題(17題25分,18題12分,19題15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新中國“一五”計劃指出:“礦產資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進度,資源供應的保證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產力、建立新工業基地、正確地規定工業建設計劃的先決條件。”為此,國家要求“有計劃地展開全國礦產的普查工作”,“加強對某些從前沒有發現或者很少發現的和目前特別缺乏的資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區上不平衡的資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據《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材料二1964年6~8月,毛澤東提出建設西部后方的主張:要搞三線工業基地的建設。要準備帝國主義可能發動侵略戰爭。現在工廠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區,不利于備戰。8月19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富春等人向中共中央提出報告,建議一切新的建設項目,不在第一線建設:今后一切新建項目都應貫徹執行分散、靠山、隱蔽的方針。-摘編自《六十年代三線建設決策文獻選載》,1995年第3期材料三開心的鑼鼓敲出年年的喜慶,好看的舞蹈送來天天的歡騰,陽光的油彩涂紅了今天的日子喲,生活的花朵是我們的笑容。今天是個好日子,心想的事兒都能成,今天是個好日子,打開了家門咱迎春風。-1998年春晚歌曲《好日子》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中國“一五”計劃期間礦業政策的特點。(8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三線建設的背景。(10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20世紀七八十年代黨和政府為了讓城鄉群眾過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指出九十年代的中國在開放領域進一步“打開了家門”的重要標志。(7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口述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頭史料來研究歷史的一種方法。曾擔任紹興縣委辦公室副主任、紹興縣縣長、紹興縣委書記的紀根立同志在談及改革開放后紹興三十年發展歷史的時候這樣說:紹興縣的戰略定位有兩次飛躍。第一次飛躍,是1990年初,縣委確定“飛鳥型經濟”的發展思路。先是“以農業為主體,鄉鎮企業和多種經營為兩翼”的戰略舉措。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放開手腳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推動市場建設;緊接著提出以鄉鎮企業為主體,以技術改造和市場升級為兩翼的“飛鳥型經濟”騰飛,這帶來了紹興縣農業連年飛速發展,鄉鎮企業名列全省第一,輕紡市場名列全國前茅。第二次飛躍是1992年初,縣委確定“興商建市,興市建城”發展戰略。“興商”即布商,“興市”即輕紡市場,“城”即中國輕紡城。農村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必須有城市的依托。-摘編自《中國經紡城發展口述史》提取材料信息,說明其對研究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有何史料價值。(12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班牙在征服美洲之后,在亞洲呂宋(今菲律賓)建立了新的殖民地,為了將菲律賓當地和明朝的優質產品運往美洲和歐洲,西班牙人開始探索一條可從菲律賓返回墨西哥的太平洋航線。1565年,航海家烏爾達內塔從菲律賓起航,開辟了一條西起呂宋馬尼拉、東至墨西哥阿卡普爾科的全新航道,這條航道被稱為馬尼拉大帆船貿易航線。250多年間,無數中國絲織品運抵美洲市場,用以交換產自西屬美洲的白銀。銀絲貿易不僅是馬尼拉大帆船貿易的主要內容,也貫穿其始終。航海技術的革新,中西兩國政策上的放松都客觀上為銀絲貿易提供了條件。16世紀中后期,銀絲貿易逐步興起。-據全毅《漳州月港與大帆船貿易時代的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等整理材料二馬尼拉大帆船貿易中的銀絲貿易對各參與國來說影響深遠。中國人通過銀絲貿易,精進了絲綢產業,如愿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白銀,但也在無形中應對白銀入境后對國內經濟社會造成的變化。西班牙人則對貿易“愛恨交加”,旅居菲律賓、墨西哥的西班牙人及西班牙國內人,都各持己見,參與到利益的角逐中。有關帆船貿易的限制與反限制的斗爭一直持續。-王丹斯《馬尼拉大帆船貿易中的銀絲資易(1565-1815)》(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馬尼拉大帆船銀絲貿易興起的原因。(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西班牙人對馬尼拉大帆船貿易“愛恨交加”的原因;并分析其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9分)成都石室陽安學校高2024級(高一)半期測試歷史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CADABBCCDB題號111213141516答案DABBAD1.C【詳解】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從《愛國公約》的內容來看,它明確表達了人民對毛主席、共產黨、共同綱領、人民政府和人民解放軍的擁護,同時積極參與和支持國家的重要政治和軍事行動。這些都體現了人民對新政權的認同和支持,C項正確;新中國成立之初美國對中國的態度是敵視的,且材料中表達了對美帝國主義侵略的反對,不能體現中美關系從合作走向沖突,無法體現合作的一面,排除A項;1951年正值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此時并不能確定戰爭已經取得勝利,排除B項;1956年三大改造之后中國才轉變為社會主義國家,排除D項。故選C項。2.A【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1958年、1970年(中國)。據題干及結合所學可知,通過核潛艇研制項目,中國在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推動了中國核技術的不斷進步,①正確。核潛艇的構造復雜,對船舶制造的技術都有極高要求,提升了整體船舶制造技術水平,②正確。中國擁有核潛艇后,極大地增強了國家的戰略威懾能力,對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穩定具有重要意義,③正確。中國國防現代化是一個長期的、全面的系統工程,涵蓋了軍事理論、軍事技術、軍事裝備、軍事人才、軍事體制等多個方面。核潛艇的研制成功是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成果之一,④錯誤。A項正確,排除B、C、D項。故選A項。3.D【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90年-2009年中國。根據統計圖數據可知,從1990年到2009年中國民眾手機擁有量不斷增長,說明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推進,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居民收入增加,購買力增強,所以民眾手機擁有量不斷增長,D項正確;材料無明確信息說明是非公有制的發展,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中國民眾手機擁有量,且材料未出現其它產業,無法說明手機制造業成為支柱性產業,排除B項;圖中數據無法體現城鄉一體化,排除C項。故選D項。4.A【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反向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97年和1999年(中國)。“一國兩制”構想最初是為解決臺灣問題而提出的,后來首先在香港問題上成功應用,A項符合題意,A項正確;一國兩制在香港問題上首先成功應用,說法正確,排除B項;“一國兩制”構想最初是為解決臺灣問題而提出的,說法正確,排除C項;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等,說法正確,排除D項。故選A項。5.B【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當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通過區域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其核心在于打破行政壁壘、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滬蘇浙三地均衡協調發展,B項正確;創新發展一般側重的是科技與產業升級,材料未提及技術突破或創新驅動,排除A項;這些措施突出的是“一體化”與“協同”,綠色僅為發展底色,非核心理念,排除C項;材料聚焦國內區域合作,未涉及國際層面的開放,排除D項。故選B項。6.B【詳解】根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在不同發展階段做出的政策調整,反映了中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提升,B項正確。雖然中國在發展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全面實現現代化仍是一個長期目標,排除A項;材料內容體現的是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模式,不是普遍路徑,排除C項;材料強調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中國式現代化的轉變,但不等于否定計劃經濟在特殊時期的作用,排除D項。故選B項。7.C【詳解】根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古巴比倫)。材料表明,對于犯有同等罪行的第一等級之人,根據受害者的等級不同,量刑存在巨大的差異,這說明《漢謨拉比法典》具有明顯的階級特性,C項正確;這些規定并未涉及契約或契約精神,排除A項;“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并不能體現人道色彩,排除B項;《漢謨拉比法典》是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盡管帶有一定習慣法的色彩,但并不是對習慣法的簡單匯編,排除D項。故選C項。8.C【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公元2世紀(古印度)。根據材料“佛陀和長相類似希臘神話中英雄赫拉克勒斯的執金剛神行走于路上,佛陀在左,執金剛神身穿古希臘服飾緊隨其后”可知,該雕像包含印度佛教和希臘藝術元素,體現了希臘雕塑技法與佛教主題的結合,是跨區域文明交融的產物,C項正確;亞歷山大東征為希臘文化傳入印度奠定基礎,但材料直接反映的是文化交融的結果而非東征影響,排除A項;佛教傳播是宏觀趨勢,但雕像內容未體現“世界范圍”傳播,排除B項;古希臘海外殖民集中于地中海沿岸,與印度地區的文化交融無直接關聯,排除D項。故選C項。9.D【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世紀的歐洲。根據材料可知,在中世紀的歐洲,封臣要誠實地履行對封君的效忠誓言,為封君提供建議和援助;同時,封君也要為封臣做事,這體現了封君封臣關系具有相互性的特征,D項正確;材料中不僅提到了封臣對封君的義務,也提到了封君對封臣的責任,說明封臣對封君并非絕對服從,排除A項;封君與封臣之間以土地的賞賜為紐帶,排除B項;材料沒有直接體現封君封臣制度對社會穩定的維護作用,排除C項。故選D項。10.B【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中世紀(歐洲)。根據材料“歐洲中世紀城市往往向領主贖買特許狀,特許狀一般保證城市擁有:法人地位(有資格擁有自己的章程、土地、財產、機構)、特許經營權、市民人身自由、司法管轄權、管理權、稅收權和治安權”結合所學可知,城市獲得法人地位可進行商業活動,特許經營權利于商業經營,市民人身自由使勞動力能更自由參與商業,司法管轄權等也為商業活動提供了秩序保障,這些權利從根本上有利于城市發展商品經濟,B項正確;保障城市自治是推動商品經濟發展的途徑和手段,排除A項;特許狀使領主對城市的控制權減弱,排除C項;中世紀自治城市的發展,客觀上有利于國王對地方貴族的抑制,有利于王權的強化,排除D項。故選B項。11.D【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公元7世紀中期(阿拉伯帝國)。材料明確提及典籍經本土化改造形成獨特的阿拉伯學術體系”。這一過程不僅整合了希臘、波斯、印度等多元文化,還將其融入伊斯蘭框架,創造出醫學、數學、天文學等領域的創新成果,D項正確;材料提到“哈里發到平民”廣泛參與翻譯運動,雖體現統治者支持,但核心并非強調“統治者重視”這一原因,而是突出翻譯運動對文化體系的影響,排除A項;材料沒有對比信息,不能得出“巴格達成為世界文化的中心”的結論,排除B項;翻譯運動主要吸收希臘、波斯、印度等地的科學、哲學知識,屬于世俗學術范疇,與強化宗教權威無直接關聯,排除C項。故選D項。12.A【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6世紀初期(美洲)。據題干朝貢行省與戰略行省的納貢、援助需經雙方同意”,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阿茲特克帝國對被征服地區的統治采取松散模式:允許地方保留一定自治權,僅要求定期納貢或提供軍事援助,且需雙方協商,這體現了其國家體制的松散性特征,A項正確;印加帝國通過嚴密行政體系和道路網絡實行集權統治,排除B項;題干強調協商而非中央集權,排除C項;瑪雅文明在此時已衰落,且題干未涉及瑪雅與阿茲特克的關系,排除D項。故選A項。13.B【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世界)。根據材料“作為虔誠信奉神圣基督教并致力于將其傳播到其他地方的天主教會和君主,決意派遣他前往印度地區,謁見那里的君主,訪查各地的風土人情,最終使其他地方的人民也皈依基督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哥倫布日記中明確提到要使其他地方的人民皈依基督教,這表明哥倫布遠航有著濃厚的宗教傳播色彩,B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哥倫布遠航主要目的并非是為了開展外交活動,而是傳播基督教以及發展資本主義等,排除A項;根據材料可知,材料中沒有關于探尋黃金白銀是哥倫布遠航根本目的的表述,無法得出“根本是為探尋黃金白銀”的結論,排除C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哥倫布遠航的關鍵是探索新的航路,而建立殖民地據點在日記描述中也未體現,排除D項。故選B項。14.B【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6世紀(美洲)。據題干“天花、水痘等病原體隨西班牙人傳播到殖民地,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傳教士宣揚神偏愛侵略者,原住民因缺乏免疫力而認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歐洲殖民者帶來的傳染病導致美洲原住民人口銳減,歐洲人通過移民、引入非洲奴隸等方式填補勞動力空缺,改變了美洲的人口構成和文化形態,形成新的種族分布與社會結構,體現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的深刻變化,B項正確;材料無法得出瘟疫是殖民者有意制造的,且當時的科技水平難以實現該目標,排除A項;早期殖民擴張時期,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以美洲為主,排除C項;傳播宗教是殖民擴張的目的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D項。故選B項。15.A【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5-16世紀(歐洲)。根據材料“教會利用印刷術大量印制贖罪券,而馬丁·路德同樣借助印刷術傳播批判文章”并結合所學可知,印刷術作為技術手段,既被教會用于維護傳統權威(印制贖罪券),又被宗教改革者用來傳播新思想(路德的論文),這體現了技術應用在不同主體手中產生的雙重效應,A項正確;材料未直接體現“教會壟斷文化傳播權”,且宗教改革者使用印刷術表明壟斷被打破,排除B項;宗教矛盾的根本原因是教會腐敗和社會矛盾,技術進步是推動因素而非根源,排除C項;宗教改革確實依賴印刷術傳播思想,但材料更強調技術被不同勢力利用的雙重性,而非單向依賴關系,排除D項。故選A項。16.D【詳解】根據材料“18世紀末,法國在華傳教士馬若索回國時為法國皇家文庫收集了幾千卷中國圖書,傳教士杜赫德包羅萬象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二十五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 數學試題(含解析)
- 急救藥品相關知識考核試題
- 遼寧師范大學《平面廣告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自貢市曙光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二次段考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山東省郯城縣重點名校2025年第二學期初三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遼寧建筑職業學院《廣播電視敘事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曲阜遠東職業技術學院《特殊兒童早期干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微分幾何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豫東名校2025年第二學期高三期末考試歷史試題試卷含解析
- 信息技術在商業中的應用研究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味精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初級)技能鑒定精練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模擬卷05
- 2025年中國儲能檢測認證行業市場運行態勢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智研咨詢發布
- 診斷與評估課件 第十二節 資賦優異兒童特征及學習資料
- 金店裝修施工方案
- 政治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教案-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生物泌尿系統的組成課件-+2024-2025學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級下冊
- 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馬鞍山技師學院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5年中國協同辦公系統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