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黨委書記張連城2021年7月5日臨空經濟管理專業群教學資源庫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臨空經濟管理學院臨空經濟管理專業群教學資源庫
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臨空經濟管理學院綜合保稅區服務與管理項目二綜合保稅區海關基礎知識
2022年金秋九月,瓜果飄香。二連浩特公路口岸一輛輛滿載著新鮮果蔬產品的集裝箱辦理完通關手續,順利通過集裝箱吊裝模式運往蒙古國。“海關為我們企業提供了駐廠監管等便利化服務措施,疫情期間通過‘線上辦公’‘簡化流程’等措施,加快出口果蔬業務辦理速度,為果蔬出口節約了寶貴時間。”二連浩特市昊罡果蔬糧油進出口園區有限公司經理馮志剛說。我國出口蒙古國水果蔬菜主要為邊境小額貿易方式。今年前8個月,呼和浩特海關共監管出口蒙古國洋蔥、辣椒、鮮桃等果蔬產品3.6萬噸,貨值4898.6萬元。為保障果蔬安全高效出口,呼和浩特海關開展中蒙食品安全標準比較研究,指導企業進一步完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動態跟蹤企業管理和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督促企業切實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格實施進出口食品抽樣檢驗和風險監測計劃。實施“5+2”預約查檢,采取監裝監卸、即時施封、非侵入式查驗等便利化措施提高出口效率,有力保障中蒙農產品“綠色通道”暢通。自2018年“綠色通道”開通以來,該關已累計對蒙出口果蔬39.4萬噸,4.7億元。下一步,呼和浩特海關將聚焦企業備案、通關、生產及管理等工作實際,持續優化農產品監管方式,全力保障供應蒙古國市場果蔬優“鮮”出口。引導案例:驛路暢瓜果香海關保障果蔬優“鮮”出口目錄任務1認知海關任務2入區企業海關備案登記任務3綜合保稅區海關信用管理任務4綜合保稅區企業資質管理任務1認知海關子任務1中國海關子任務2海關現代化子任務3海關監管貨物報關程序子任務2海關現代化一、關檢融合二、海關信息化建設三、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四、通關無紙化改革一、關檢融合2018年2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要求深化國務院機構改革,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出入境檢驗檢疫管理職責和隊伍劃入海關總署。2018年4月20日起,原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正式并入中國海關,統一以海關名義對外開展工作。(一)關檢機構的演變歷程
1.檢驗檢疫機構的演變(1)出入境商品檢驗機構產生與發展上海仁記洋行(1864年)
工商部上海商品檢驗局(1929年)上海仁記洋行作為英商勞合氏的保險代理人,于1864年開始代辦水險、船舶檢驗和鑒定業務,這是中國第一個商檢機構。1928年國民政府工商部頒布了《商品出口檢驗暫行規則》,就生絲、棉麻和茶葉等8類商品實施檢驗。翌年又頒布了《商品出口檢驗局暫行章程》并設立了上海商品檢驗局,成為中國第一個官方商品檢驗機構。1932年國民政府行政院通過了中國最早的商品檢驗法規《商品檢驗法》,明確規定“應施檢驗之商品,非經檢驗領有證書不得輸入輸出”,開創了我國對進出口商品實施法定檢驗的先河。
商品檢驗處(1949年)商品檢驗總局(1952年)進出口商品檢驗總局(1980年)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1982年)新中國成立后,中央貿易部國外貿易司設立了商品檢驗處,統一領導全國商檢工作,并在各地設立了商品檢驗局。
1952年中央貿易部分為商業部和對外貿易部,在外貿部內設立了商品檢驗總局,統一管理全國的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1953年政務院在《商品檢驗暫行條例》的基礎上,制定了《輸出輸入商品暫行條例》,并于1954年1月3日實施。1980年國務院做出了關于改革商檢管理體制的決定,將外貿部商品檢驗總局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總局,各地改為進出口商品檢驗局。
1982年將進出口商品檢驗總局更名為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1989年通過了《進出口商品檢驗法》,2005年通過了《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作為商檢法的配套法規于2005年12月1日開始施行。(2)出入境動植物檢疫機構產生與發展鐵路獸醫檢疫處(1903年)農工部毛革肉類檢查所(1927年)農產物檢查所檢查農產物規則(1928年)商品檢驗總局(1952年)動植物檢疫所(1964年)1903年在中東鐵路管理局建立鐵路獸醫檢疫處,對來自沙俄的各種肉類食品進行檢疫,這是中國最早的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機構。
1927年在天津設立了“農工部毛革肉類檢查所”,成為中國第一個官方檢驗動植物機構。
1928年國民政府制定了《農產物檢查所檢查農產物規則》和《農產物檢查所檢驗病蟲害暫行辦法》等中國最早的官方動植物檢疫法規。1952年明確外貿部商品檢驗總局負責對外動植物檢疫工作,其中,畜產品檢驗處負責動物檢疫,農產品檢驗處負責植物檢疫。
1964年國務院將動植物檢疫劃歸農業部領導(動物產品檢疫仍由商檢局管理),并在全國27個口岸設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動植物檢疫所,又相繼在開放口岸設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機構。國家動植物檢疫總所(1982年)進出口動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1983年)
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1991年)國家動植物檢疫局(1995年)1982年成立了國家動植物檢疫總所,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動植物檢疫條例》。
1983年,農業部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動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使進出境動植物檢疫的執法行為更加規范化。
1991年10月30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并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1995年,國家動植物檢疫總所更名為國家動植物檢疫局。
(3)國境衛生檢疫機構產生與發展衛生檢疫機構(1873年)交通檢疫所(1949年)
《國境衛生檢疫條例》(1957年)《國境衛生檢疫條例實施細則》(1958年)1873年印度等地流行霍亂并向海外傳播,在華各國列強在上海、廈門海關設立了衛生檢疫機構和相應的檢疫章程,并任命了一批衛生官員登輪檢疫,這是中國國境衛生檢疫的雛形。建國后,衛生部防疫處將原有的17個海陸空檢疫所合并更名為“交通檢疫所”。
1957年,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88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頒布的第一部衛生檢疫法規。
1958年,衛生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條例實施細則》。《過境衛生傳染病檢測試行辦法》(1980年)《國境衛生檢疫法》(1986年)衛生檢疫總所(1988年)衛生檢疫局(1995年)1980年衛生部發布《過境衛生傳染病檢測試行辦法》等規章,極大地豐富了衛生檢疫工作的內容。
1986年12月2日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并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1988年5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檢疫總所成立。
1995年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檢疫局。(4)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產生與發展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1998年“三檢合一”)國家動植物檢疫局國家衛生檢疫局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1(5)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演變圖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質檢總局2001年)
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1998年)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總局(1980年)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1982年更名)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動植物檢疫局(1995年)國家衛生檢疫局(1995年更名)國家動植物檢疫總所(1982年)國家衛生檢疫總所(1988年)外貿部商品檢驗總局(1952年)國家動植物檢疫所(1965年)交通檢疫所(1949年)貿易部商品檢驗處(1949年)外貿部商品檢驗總局(1952年)貿易部商品檢驗處(1949年)法律框架《商品檢驗法》及實施條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實施條例《國境衛生法》及實施細則《食品衛生法》“四法三條例”基本法律相關法規、規章、標準、規范、總局令、預警通報等(二)關檢融合的內容1.機構融合出入境檢驗檢疫系統統一以海關名義對外開展工作,統一上崗、統一著裝海關制服、統一佩戴關銜。對外統一使用海關標識,設置統一的政策宣傳設施。關檢兩個窗口整合為一個窗口,統一對外辦理相關業務。檢驗檢疫原有管理要求、作業標準不變,實現“一口對外、一次辦理”。2.職能融合在國門安全管控方面,海關將在原有安全準入(出)、稅收征管風險防控基礎上,增加衛生檢疫、動植物檢疫、商品檢驗、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等職責。3.企業報關報檢資質整合檢驗檢疫自理報檢企業備案與海關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備案,合并為海關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備案。企業備案后同時取得報關和報檢資質。4.關檢申報項目整合(1)原報關報檢單整合形成為一張報關單(2)整合原報關、報檢申報數據項原報關、報檢單合計229個貨物申報數據項精簡到105個。(3)原報關報檢單據單證整合為一套隨附單證(4)原報關報檢參數整合為一組參數代碼(5)原報關報檢申報系統整合為一個申報系統用戶由“互聯網+海關”、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接入。(三)關檢融合意義1.降低企業成本2.提高通關效率3.實現國際化統一8個原報關、報檢共有項的代碼,整合為一組參數代碼,從而達到國際標準,幫助出口貨物在全世界關口通行無阻。包括國別(地區)代碼、港口代碼、幣制代碼、運輸方式代碼、監管方式代碼、計量單位代碼、包裝種類代碼、集裝箱規格代碼等二、海關信息化建設(一)金關工程1.金關工程概述金關工程是指對外貿易的信息化管理工程,金關工程的核心有兩塊,一是海關內部的通關系統;二是外部口岸電子執法系統。2000年,配額許可證管理、進出口統計、出口退稅、出口收匯和進口付匯核銷四個應用系統已經取得一定的進展,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了中國電子口岸系統。通過對中國電子口岸系統的不斷改進,其應用系統已經逐漸增加到目前的十幾個,對于國家各個部門而言,可以隨時進行信息查詢以及信息共享;對于進出口企業,可以進行電子報關,并未海關管理業務的進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礎。2.金關工程二期2012年9月國務院批準金關工程二期立項,2013年7月啟動建設,2018年竣工驗收。實現監管通關、關稅征管、加貿保稅、統計分析等共488個指標的展示,實現了全國通關一體化預申報、現場驗估、查驗、放行、征收稅款等共20個指標以及報關單、艙單、運輸工具、查驗、旅檢、快件等94個業務指標的實時運行監測,全國海關的業務運行狀況數據,盡收眼底。(二)海關EDI通關系統EDI通關系統是海關報關自動化系統的簡稱,是中國海關利用計算機對進出口貨物進行全面信息化管理,實現監管、征稅、統計三大海關業務一體化管理的綜合性信息利用項目。1992年9月海關總署辦公會議做出決定,批準EDI通關系統工程正式立項,1994年4月首先在北京首都機場海關進行,9月起在上海浦東外高橋保稅區海關進行。作為海關內網的執法審單系統,最早海關采用H883以及H2000、H2010通關系統。2018年12月9日H2018新一代海關通關管理系統在廣州海關正式開展試點測試,H2018系統梳理整合海關H2010和原檢驗檢疫e-CIQ的接審單職責功能,統一接審單業務操作系統,實現關檢融合統一作業,進一步推進關檢業務融合。(三)中國電子口岸系統中國電子口岸系統是2000年海關信息化建設中影響最大的建設項目。該系統于2001年1至3月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廣州試點運行,并在北京等地發放IC卡進行試驗,2001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中國電子口岸,也稱為口岸電子執法系統,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借助國家電信公網,將工商、稅務、海關、外貿、外匯、銀行、公安、交通、鐵路、民航、國檢等12個部門分別掌握的信息流、資金流、貨物流存放到一個公共數據中心,實現部門間數據信息共享,從而加強政府行政管理機關的綜合管理能力,同時方便企業辦理進出口手續。中國電子口岸QP系統(QuickPass快速報關/通關系統),能夠全天候、全方位聯網辦理進出口報關業務,申報的信息直接在QP系統上傳給海關審核,并實時接收海關反饋信息,從而提高通關效率,降低貿易成本;另外海關在不改變現行通關作業總體流程的情況下,在通關過程中實現了審單、查驗、放行環節的無紙作業,簡化了通關手續,提高了通關效率。自2018年8月1日起,原貨物報檢、報關申報融合為統一報關申報(即關檢融合統一申報),申報企業通過“單一窗口”實現統一報關單申報,全面融合關檢業務。申報企業只能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或“互聯網+海關”一體化網上辦事平臺完成貨物(包含關務、檢務)申報。自2019年6月30日起,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將開展對QP部分應用系統的下線工作。(四)“互聯網+海關”一體化網上辦事平臺“互聯網+海關”一體化網上辦事平臺()按照國務院“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開發建設,涵蓋用戶訪問(“我”)、信息資訊(“我要看”)、信息檢索(“我要查”)、服務引導(“我要辦”)、咨詢問答(“我要問”)、監督評價(“我要評”)、個性化推送(“我的”)七大功能。其中“我要辦”可包括運輸工具、貨物通關、物品通關、稅費業務、加貿保稅、企業管理、行政審批、知識產權等海關業務的辦理。三、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概述“單一窗口”是WTO貿易便利化談判組的一個重要議題。我國正式在WTO《貿易便利化協定》巴厘島文本中做出承諾,于協定生效2年內建成“單一窗口”。2016年9月26日,國務院口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審議通過并印發了《關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的框架意見》,標志著國家層面“單一窗口”建設的頂層設計正式出臺。/(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施現狀2017年2月22日,WTO《貿易便利化協定》正式生效實施。2017年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實現了全國所有口岸全覆蓋,建成上線了貨物申報、艙單申報、運輸工具申報、許可證件申領、原產地證書申領、企業資質辦理、查詢統計、出口退稅和稅費支付等9大基本功能。截至2018年9月底,“單一窗口”已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所有口岸,單日申報量突破70.7萬票,貨物申報、艙單和運輸工具等主要申報業務應用率達到70%以上,累計注冊用戶達58萬家,申報業務總量超過1.4億票。建設完成貨物申報、艙單申報、運輸工具申報、許可證件申領、原產地證書申領、企業資質辦理、查詢統計、出口退稅、稅費支付、加貿保稅、跨境電子商務等11大基本功能,實現了與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移民局、林草局10個部委系統“總對總”對接,提供對外服務事項300多項。四、通關無紙化改革通關作業無紙化是指海關以企業分類管理和風險分析為基礎,按照風險等級對進出口貨物實施分類,運用信息化技術改變海關驗核進出口企業遞交紙質報關單及隨附單證辦理通關手續的做法,直接對企業通過中國電子口岸錄入申報的報關單及隨附單證的電子數據進行無紙審核、驗放處理的通關作業方式。(一)通關無紙化改革的歷程1.試行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2012年,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在全國海關試點開展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工作》的公告,北京海關、天津海關等11個直屬海關試行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2.深化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2013年,海關總署決定在前期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國海關深化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試點工作。擴大試點范圍:試點企業范圍擴大至海關管理類別為B類及以上企業。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寧波、福州、青島、廣州、深圳、拱北、黃埔等首批12個海關將試點范圍擴大到關區全部業務現場和所有試點業務。上述12個海關以外的其余30個海關各選取1至2個業務現場和部分業務開展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試點。3.深入推進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2014年,海關總署決定,試點范圍擴大至全國海關的全部通關業務現場。進口貨物:加工貿易及保稅類報關單、合同、裝箱清單、載貨清單(艙單)等隨附單證企業在申報時可不向海關提交。非加工貿易及保稅類報關單:裝箱清單、載貨清單(艙單)等隨附單證企業在申報時可不向海關提交,海關審核時如需要再提交。出口貨物:出口貨物各類報關單,企業向海關申報時,合同、發票、裝箱清單、載貨清單(艙單)等隨附單證可不提交,海關審核時如需要再提交。2017年,海關總署第8號公告《關于擴大通關作業無紙化適用范圍》,決定將適用通關作業無紙化企業范圍擴大到所有信用等級企業。2018年,海關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監理工程師職業素養與法律法規遵守考核試卷
- 入院護理宣教
- 食管癌護理查房
-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韓語語法三》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宿遷2024-2025學年初三全真模擬考試(一)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2025年五下數學期末調研模擬試題含答案
- 江西省樟樹市2025年初三4月教學質量檢測試題生物試題含解析
- 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基礎俄語Ⅳ》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民辦四川天一學院《醫學文獻檢索》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縣2025年數學五下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答案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中考數學二診試卷(含答案)
- 《電網工程監理導則》
- 超星爾雅學習通《形象管理(南開大學)》2024章節測試答案
- 2024年上海市虹口區街道社區工作者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堅持制度自信
- 2024年廣東省珠海高新技術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招聘歷年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第二章有機物分子中共線共面的判斷(帶答案解析)高二化學精講講義(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3)
- 急診科護理金點子
- SN-T0273-2014出口商品運輸包裝木箱檢驗檢疫規程
- 馬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 第二版》課后習題詳解
- 授信報告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