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高爐煉鐵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技術要求 第1部分 熔融還原編制說明_第1頁
非高爐煉鐵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技術要求 第1部分 熔融還原編制說明_第2頁
非高爐煉鐵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技術要求 第1部分 熔融還原編制說明_第3頁
非高爐煉鐵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技術要求 第1部分 熔融還原編制說明_第4頁
非高爐煉鐵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技術要求 第1部分 熔融還原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非高爐煉鐵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技術要求第1部分:熔融還原法》團體標準編制說明一、任務來源本標準由中國特鋼企業協會提出并歸口。由邢臺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等單位共同起草,并共同參與前期研究、調研和標準的編制、修改、技術數據驗證以及標準推廣等工作。二、制定本標準的目的和意義《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提出“加快節能標準更新升級,抓緊修訂一批能耗限額、產品設備能效強制性國家標準,提升重點產品能耗限額要求,擴大能耗限額標準覆蓋范圍”。《2021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提出“加快制修訂高耗能行業能耗限額、終端用能產品能效等強制性國家標準”。鋼鐵行業作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業,同時也是節能減排潛力最大的行業之一。開展能源消耗限額標準的制定,能夠有效約束企業能源消耗,促進企業節能改造,提高用能水平。在全球發展低碳經濟的背景下,我國非高爐冶煉行業已經形成了多工藝裝備、工藝路線齊頭并進的創新發展趨勢:1)煤基直接還原技術發展的重點轉向為粉末冶金、固廢資源綜合利用、多金屬礦處理以及低品位礦等難選礦的處理上,更大程度地提升原有產品的價值,深度挖潛、變廢為寶。2)氣基豎爐單套設備產量大、不消耗焦煤,節能、環境友好、低能耗、低CO2排放,氣基還原技術是產品質量優良的低碳綠色先進煉鐵技術。氣基豎爐直接還原法是當今世界上的主流直接還原工藝,全球采用氣基豎爐直接還原工藝生產的海綿鐵占比≥75%。氣基還原工藝因其在節能減排、低碳環保方面的作用受到政策層面支持,發展氣基還原具有積極意義,是國家著重鼓勵發展的技術。3)熔融還原煉鐵工藝因為省去了燒結及焦化兩個環節,產品也是鐵水,能降低產線投資成本及運行成本,備受鋼鐵企業關注。結合國家能耗發展要求,應加快非高爐煉鐵工藝能源消耗限額標準的制定,指導鋼鐵企業投產、建設、使用非高爐煉鐵工藝。國內已發布《粗鋼生產主要工序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21256-2013)、《焦炭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21342-2013)以及《熱軋H型鋼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YB/T4886-2020)、《熱軋盤條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YB/T4887-2020)等10余項鋼鐵行業能源消耗限額標準,暫無非高爐煉鐵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標準。本文件的制定是對現有鋼材產品能耗限額標準體系的補充。本文件的編制填補現有標準體系空白,引導非高爐煉鐵企業開展節能降耗工作,積極響應國家節能降碳政策要求,為鋼鐵行業的良性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標準編制過程邢臺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等單位共同承擔了《非高爐煉鐵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技術要求第1部分:熔融還原法》團體標準的編制工作,共同組建了該團體標準起草小組,明確各自的責任和分工并開展工作。在《非高爐煉鐵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技術要求第1部分:熔融還原法》標準制定過程中,起草小組認真查閱有關資料、收集相關數據信息,進行本團體標準的編制工作。主要編制過程如下:2024年7月,中國特鋼企業協會團體標準化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團標委)秘書處給各位委員發出團體標準立項函審單。到立項函審截止日期,沒有委員提出不同意見。2024年8月,團標委正式下達《非高爐煉鐵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技術要求第1部分:熔融還原法》團體標準立項計劃(2024年第四批)。團體標準立項后,邢臺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等企業相關人員組成了標準起草組,提出了標準編制計劃和任務分工,并開始標準編制工作。四、標準編制原則一是滿足鋼鐵企業使用需要的原則。力爭達到“科學、合理、先進、實用”。二是實踐標準供給側改革的原則。爭取實現團體標準的“及時性”、“先進性”和“市場性”的要求。三是技術創新的原則。在與國家標準體系協調一致的基礎上,在標準結構、內容及主要技術指標等方面進行技術創新,在標準中充分體現技術特點。五、主要技術內容(一)標準編寫格式文件內容符合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參照《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編制通則》(GB/T12723-2024)、《粗鋼生產主要工序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21256-2013)、《焦炭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21342-2013)等標準的結構設置章節。本文件規定了熔融還原法煉鐵能源消耗的能耗限額等級、技術要求、統計范圍和計算方法、節能措施。(二)關于適用范圍本文件適用于熔融還原法煉鐵單位產品能耗的計算、考核以及新建、改擴建項目的能耗控制。術語和定義GB/T2589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四)能耗限額等級本部分按照行業內所采用的工藝類型進行分類。經資料的梳理總結。當前熔融還原的主流工藝包括Corex、Finex、HIsmelt三種,因此,本文件僅對這三類工藝技術。Corex熔融還原煉鐵工藝是近年已趨成熟的新型煉鐵生產方法,它不僅能使用非煉焦煤直接煉鐵,而且工藝流程短、投資省、生產成本低、污染少、生產的鐵水質量能與高爐鐵水相媲美。能夠利用排出的過程煤氣在豎爐中生產海綿鐵,替代優質廢鋼供應電爐煉鋼。全世界已投產和在建的Corex裝置十余座,寶鋼自2007年就開展該項技術實際應用,實際運行最佳狀態時,綜合煤耗為500-600kg/t。同時,結合《Finex與Corex及高爐流程能源消耗對比解析》(《資源節約與環保》2019第四期)等文獻調研,指出Corex能源消耗約594kgce/t。因此,本文件確定Corex的3級能耗指標為600kgce/t,2級及1級各減50kgce/t。Finex工藝是韓國在Corex基礎上研發的可直接使用粉礦和粉煤的煉鐵工藝,相較于Corex工藝而言,能耗大幅降低。結合《Finex與Corex及高爐流程能源消耗對比解析》(《資源節約與環保》2019第四期)等文獻調研,指出Finex能源消耗約413kgce/t。因此,本文件確定Finex的3級能耗指標為420kgce/t,2級及1級按照95%及85%遞減。HIsmelt技術是已實現工業化生產的熔融還原煉鐵技術之一,屬于當今冶金領域前沿技術,經過四十年的研究開發和生產實踐,工藝技術逐漸成熟。該工藝可直接熔煉經預熱預還原處理的含鐵原料,噴吹煤粉作為系統的還原劑及熱量來源。相對傳統的高爐煉鐵工藝,HIsmelt熔融還原煉鐵工藝省去了燒結、球團和焦化環節,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蒸汽及富余煤氣均可用于發電,在同樣產能下可節約大量的投資及運行成本,生產系統的能源利用效率高,應用前景廣闊。按照對墨龍HIsmelt實際生產數據測算,能耗指標為407.01kgce/t。因此,本文件確定HIsmelt的3級能耗指標為410kgce/t,2級及1級按照95%及85%遞減。(五)技術要求本部分參考《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編制通則》(GB/T12723-2024)、《粗鋼生產主要工序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21256-2013)、《焦炭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21342-2013)等標準。與上述標準保持一致,主要界定限定值、準入值和先進值應符合表1中3、2、1級的要求。(六)統計范圍和計算方法本部分參考《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編制通則》(GB/T12723-2024)、《粗鋼生產主要工序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21256-2013)、《焦炭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21342-2013)等標準。主要界定熔融還原法煉鐵單位產品能耗范圍及能耗計算方法。(七)節能措施本部分參考《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編制通則》(GB/T12723-2024)、《粗鋼生產主要工序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21256-2013)、《焦炭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21342-2013)等標準,結合熔融還原法煉鐵工藝,提出管理及技術方面的節能措施。六、與國內其它法律、法規的關系制定本標準時依據并引用了國內有關現行有效的標準,也不違背國內其它行業標準、法律、法規及強制性標準的有關規定。七、標準屬性本標準屬于中國特鋼企業協會團體標準。八、標準水平及預期效果在當前雙碳發展的背景下,本文件旨在推動熔融還原法煉鐵工藝的能耗控制,對鋼鐵企業選擇和運行熔融還原法煉鐵工藝提供重要的指導和支撐。本文件的制定符合國家對團體標準填補市場空白的定位,對鋼鐵行業節能低碳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九、貫徹要求及建議本文件歸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