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線外軌超高鐵路線路在設計時由于地形地貌及人文經濟因素等原_第1頁
曲線外軌超高鐵路線路在設計時由于地形地貌及人文經濟因素等原_第2頁
曲線外軌超高鐵路線路在設計時由于地形地貌及人文經濟因素等原_第3頁
曲線外軌超高鐵路線路在設計時由于地形地貌及人文經濟因素等原_第4頁
曲線外軌超高鐵路線路在設計時由于地形地貌及人文經濟因素等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曲線外軌超高鐵路線路在設計時由于地形地貌及人文經濟因素等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現曲線曲線外軌超高在曲線軌道上運行的列車,其離心力會影響到旅客的舒適度,而且對曲線外股鋼軌施加了較大的豎向壓力和橫向作用力,加劇了鋼軌磨耗對鐵路軌道而言,曲線地段屬于薄弱環節之一曲線外軌超高思考:曲線地段如何保障行車安全和提高列車乘坐舒適度1.限制行車速度2.增大曲線半徑3.設置外軌超高?曲線外軌超高為平衡列車的離心力,采用將曲線外股鋼軌適當抬高的辦法,即設置外軌超高外軌超高曲線外軌曲線內軌曲線外軌超高外軌超高設置為多少時最為合理?當外軌超高提供的向心力與列車運行產生的離心力相等時,此超高值稱為平衡超高平衡超高簡化計算公式α曲線外軌超高αS1=1500mmhsinα=h/S1mgα向心力F向=mg·sinα離心力F曲線外軌超高F=F向,

平衡超高簡化計算公式H:mmv:km/hR:m曲線外軌超高哈大高鐵冬季降速運行案例哈大高速鐵路設計速度為350km/h,最小曲線半徑7000m,2012年開通時,在冬季采取降速至200km/h的運營方案,很多乘客抱怨行進時車體傾斜嚴重;春季提速至300km/h運行時此現象明顯緩解。原因為何?曲線外軌超高式中,——未被平衡欠超高(mm);

max——通過曲線最高行車速度(km/h);R——曲線半徑(m);——實設外軌超高(mm)。

欠超高計算公式:欠超高:列車以較快的速度通過曲線時,實設的超高不足以平衡離心力,不足部分稱為欠超高曲線外軌超高過超高:當速度較低的列車通過曲線時,實設的超高大于平衡列車離心力所需的超高,超出部分稱為過超高過超高計算公式式中——未被平衡過超高(mm);

——貨物列車平均速度(km/h);

高速鐵路:普速鐵路:——低速動車組通過速度(km/h)

曲線外軌超高設計速度(km/h)欠超高過超高一般困難一般困難160<V≤20070904060120<V≤16070903050V≤12075903050普速鐵路曲線未被平衡超高限值(mm)欠超高過超高良好一般困難一般困難30406040/9070/110高速鐵路曲線未被平衡超高限值(mm)曲線外軌超高為便于設置,超高值應取整為5mm的整倍數(3進2舍)

普速鐵路最大設置超高:雙線為150mm,單線為125mm;外軌超高取值規定高速鐵路最大設置超高:有砟軌道地段一般為150mm,困難條件下為170mm;無砟軌道地段為175mm曲線外軌超高1.根據線路設計條件計算外軌超高值;2.校核超高限值和過超高、欠超高限值外軌超高設計過程曲線外軌超高高速鐵路曲線外軌超高值由最高速度時的欠超高允許值控制,有條件時兼顧低速動車組的過超高;高速鐵路車站及其附近的曲線要考慮進站列車的過超高,若困難條件也無法滿足時,應降低允許通過速度。高速鐵路外軌超高設計曲線外軌超高曲線外軌超高設置方法曲線外軌超高通過改變有砟道床或無砟軌道底座板的厚度來實現,有外軌抬高法(常用)和線路中心高度不變法兩種曲線外軌超高線路中心高度不變法:外軌和內軌分別抬高和降低設計超高值的一半曲線外軌超高曲線外軌超高檢查方法外軌超高通常采用萬能道尺和軌檢小車進行現場檢查曲線外軌超高1.將羅盤指針調整到0刻度,然后在鋼軌上校核水準氣泡;外軌超高檢查流程曲線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