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CM 1091-2018 中醫治未病技術操作規范 春分秋分穴位貼敷干預尪痹_第1頁
T∕CACM 1091-2018 中醫治未病技術操作規范 春分秋分穴位貼敷干預尪痹_第2頁
T∕CACM 1091-2018 中醫治未病技術操作規范 春分秋分穴位貼敷干預尪痹_第3頁
T∕CACM 1091-2018 中醫治未病技術操作規范 春分秋分穴位貼敷干預尪痹_第4頁
T∕CACM 1091-2018 中醫治未病技術操作規范 春分秋分穴位貼敷干預尪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05團體標準T/CACM1091—2018中醫治未病技術操作規范春分秋分穴位貼敷干預廷痹Techniquespecificationsfortreatingweib2018-09-17發布2018-11-15實施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T/CACM1091—2018本規范按照GB/T1.1—2009規定的規則起草。本規范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提出并歸口。本規范主要起草單位: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本規范參與起草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浙江中醫藥大學、河南風濕病醫院、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沈陽市中醫院、云南省中醫醫院、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北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遼寧中醫藥大學。本規范主要起草人:高明利、陳以國、于靜、孫蓬遠、劉維。本規范參與起草人:齊慶、姜泉、范永升、婁玉鈴、劉健、何東儀、岳月、鞠寶兆、傅海燕、張華東、唐曉頗、劉英、宋林萱、李東書、彭江云、溫成平、吳啟富、楊德才、龐學豐、王成武、范伏元、徐丹、王霖、劉東武、王麗敏、劉巖巖、姚家樹。本規范專家組成員:郭義、陳澤林、趙雪、李桂蘭、翟偉、王金貴、郭永明、王紅、孟向文、潘興芳、史麗萍、湯毅、房緯、高希言、譚亞芹、吳煥淦、楊華元、楊永清、東貴榮、賈春生、陳躍來、劉堂義、方劍喬、楊駿、高樹中、齊瑞、吳強、石現、孫建華、倪光夏、何麗云、王頻、車戩、裴景春。T/CACM1091—2018本規范正式發布后,將是我國用于指導春分秋分穴位貼敷療法在干預廷痹應用中操作的規范性文件。編寫和頒布本規范的目的在于為目前各級各類醫院及保健機構提供春分秋分穴位貼敷療法干預廷痹技術臨床操作的規范,指導相關醫師及保健人員正確使用中醫春分秋分穴位貼敷療法干預廷痹,使中醫春分秋分穴位貼敷療法應用更加規范化\更具安全性,從而使之更好地為廣大民眾的健康服務。本規范是根據中醫春分秋分穴位貼敷療法的臨床優勢,在已有的《穴位貼敷操作規范》國家標準的基礎上,針對春分\秋分節氣風濕病患者病情易加重或反復的臨床情況,參照古代文獻\名醫經驗以及春分\秋分節氣貼敷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研究證據,結合患者風濕病好發季節調查\春分秋分穴位貼敷療效及滿意度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系統研制的幫助臨床醫生和患者做出恰當選擇的指導性意見。本規范確保春分秋分穴位貼敷操作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使其能夠成為有效指導臨床實踐的指導性意見。中醫治未病技術操作規范春分秋分穴位貼敷干預廷痹本規范規定了春分秋分穴位貼敷干預廷痹的術語和定義、操作步驟與要求、注意事項、禁忌。本規范適用于醫院及社區保健單位,指導其從業人員在治未病中規范操作,合理配藥和選穴應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2346臉穴名稱與定位3術語和定義春分秋分穴位貼敷EquinoxacupointappIication在春分、秋分兩個節氣,在人體的特定穴位貼敷特定藥物,以祛風散寒、除濕通絡,達到改善廷痹的臨床癥狀,預防其復發加重的一種外治法。廷痹Rheumatoidarthritis是類風濕關節炎的中醫疾病名稱,是一種以對稱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關節滑膜慢性炎癥、關節的進行性破壞為主要特征。4操作步驟與要求藥物制備過程在常溫、清潔環境下進行,或在當地醫療機構的專用制劑室完成。生姜修整洗凈,以100g:1mL的比例與蒸餾水混合,以榨汁機打碎,三層無菌紗布擠壓取汁,備用。藥粉、姜汁、蒸餾水按6g:1mL:9mL比例,放入容器中,攪拌均勻成膏狀,密封、冷藏、避光放置24小時后使用。藥膏如長期保存,需密封放置,在4℃環境中不應超過2周;在-21℃環境中不應超過2個月。用勺狀物將配置好的藥膏置于直徑為2~3cm的穴位貼敷貼藥圈內抹平,用無菌的0.8×38TWLB針頭(注射針針座色標:深綠色)蘸取密閉保存的人工麝香,點在藥膏中心,備用。大椎(DU14)、肺俞(BL13)、外關(SJ5)、足三里(ST36)、命門(DU4)、腰陽關(DU3)。應根據貼敷穴位,依次選取坐位或立位進行。需選擇安靜清潔的室內場所。注意保護隱私。14歲以上,患有廷痹(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參見附錄A。T/CACM1091—2018—將制備好的穴位貼敷貼中心對準穴位貼牢,貼敷順序為足三里\大椎\肺俞\腰陽關\命—“春分”“秋分”第一天開始,5日一次,每個節氣共貼三次。—第一次貼2~4小時,第二次貼4~6小時,第三次貼6~8小時。如第三次貼敷8個小時,貼敷部位沒有不適感,可以適當延長貼敷時間至12小時。1年為一個療程,建議連續貼敷3年。4.4貼敷后特殊反應處理貼敷后局部皮膚起小水泡者,無需處理,僅需受術者保持局部皮膚干燥,讓其自然吸收。如果水泡較大或有滲出,應以消毒針具挑破其底部,排盡液體,碘伏消毒后,外用無菌紗布覆蓋固定,瘡面局部勿用手搔抓,以防感染。貼敷后局部皮膚瘙癢者,不可局部刺激,輕者不必處置,嚴重者可應用濕敷液(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0.4g/20mL\鹽酸苯海拉明注射液100mg/10mL溶于0.9%氯化鈉注射液500mL)或賽膚潤液體敷料局部涂擦。4.4.3全身癥狀處理出現全身接觸性皮炎,應及時到醫院就診。5注意事項5.1實施春分秋分穴位貼敷前,應告知受術者貼敷藥物可能會導致皮膚紅暈\起泡\瘙癢及色素沉著,并取得受術者同意。5.2對醫用膠帶不耐受或過敏者,可選用低敏膠布或繃帶固定貼敷藥物。5.3告知患者貼敷藥物后避免劇烈運動,防止脫落。5.4貼敷后藥液可能會從貼敷處滲出,擦拭后按壓藥貼周圍固定。5.5貼敷藥物后注意局部防水,避免局部刺激。6.1貼敷局部皮膚有創傷\潰瘍者慎用。6.2近三個月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受術者慎用。6.3對貼敷藥物\輔料成分過敏者禁用。6.4孕婦\14歲以下兒童禁用。6.5精神障礙或精神病患者禁用。6.6運動員賽前禁用。附錄A(資料性附錄)春分秋分穴位貼敷干預廷痹推薦方案A.1循證醫學推薦方案A.1.1改善廷痹中醫證候,預防病情復發加重本規范小組共納入相關現代文獻5篇,經綜合分析,形成證據體發現,春分秋分穴位貼敷配合常規西藥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可有效降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CRP、血沉及DAS28水平,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證據體質量等級經GRADE評價后,納入文獻設計質量、精確性不高,最終證據體質量等級為低。經過專家意見共識,綜合利弊平衡、患者意愿、資源消耗與成本分析,并結合臨床實際,對本方案進行強推薦。T/CACM1091—2018[1]劉婷,高明利.春、秋分貼敷治療類風濕關節炎100例[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3,27(08):60-61.[2]路紅,高明利,齊慶,等.春秋分穴位貼敷聯合專業護理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療效[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4):45-47,75.[3]劉婷.春、秋分風濕免疫貼治療寒濕痹阻型類風濕關節炎臨床療效觀察[D].大連:遼寧中醫藥大學,2013.[4]高明利,宋林萱,張寶國.春秋分免疫貼敷法防治類風濕關節炎風寒濕阻型臨床療效觀察[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