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工程教案_第1頁
建筑消防工程教案_第2頁
建筑消防工程教案_第3頁
建筑消防工程教案_第4頁
建筑消防工程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消防培訓I)消防工程教案

20XX年XX月

多年的企業咨詢顧問經驗,經過實戰驗證可以落地執行的卓越管理方案,值得您下我擁有

建筑消防工程

課程學習要求

壹、課程目標

□課程性質:是壹門涉及到政策法規、消防安全技術、電子通信及弱電線路等

的跨學科綜合性課程。主要講述建筑消防系統的壹般性質、規律和要求,

它包括火災起因和發展規律、建筑防火、火災報警、防火減災以及滅火系

統設置等知識。

□學習目標:通過各種教學環節,使學生熟悉建筑消防系統的系統結構和工作

原理,掌握進行建筑消防系統設計分析、安裝和調試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掌握系統集成和基本安裝工藝,形成壹定的消防設計、建審和系統安裝、

調試?口管理等工程實踐能力。

二、課程的授課安排

本課程采用倆種形式組織教學:

教師課堂講授

專題工程實例報告

三、教師課堂講授的主要內容

(壹)理論教學

>第壹章:建筑消防概論

>第二章:建筑消防系統的組成及應用

>第三章:火災探測器

>第四章:火災報警控制器

>第五章:自動水滅火系統

>第六章:二氧化碳滅火系統

>第七章:防火和減災系統

>第八章:建筑消防系統設計

>第九章:消防系統的安裝調試和使用維護

(二)專題工程實例報告

>某高層建筑消防工程要求及對策

>某高層建筑的火災自動報警和消防聯動控制系統設計

四、教師課堂講授的學時分配

序號內容課時分配

合計講課實驗

第壹草建筑消防概論220

第二章建筑消防系統的組成及應用440

第二章火災探測器440

第四章火災報警控制器220

第九章自動水滅火系統220

第八早二氧化碳滅火系統220

第七章防火和減災系統660

第八章建筑消防系統設計440

第九章消防系統的安裝調試和使用220

維護

總計28280

1.第壹章:建筑消防暇論

1)知識點:

A.建筑消防系統概述。包括建筑消防系統的壹般性質、規律和要求。

B.火災起因和發展規律。

C.建筑消防滅火介質及消防系統的發展。

2)重點:

A.建筑消防系統滅火機理及工作方針。

B.火災形成規律,高層建筑火災特點。

3)難點:

火災形成過程及規律。

2.第二章:建筑消防系統的組成及應用

1)知識點:

A.建筑消防系統構成及工作原理。

B.建筑消防系統供電。包括消防用電設備的供電系統設計及接地。

C.建筑消防系統布線。

2)重點:

A.建筑消防系統構成及設置原則。

B.消防用電設備的供電要求及接地措施。

C.消防系統的布線要求及防火措施。

3)難點:

不同防火等級建筑中建筑消防系統的構成。

3.第三章:火災探測器

1)知識點:

A.火災探測器的構造、分類及工作原理。

B.火災探測器的使用和選擇。

C.火災探測器的布置和安裝。

2)重點:

A.火災探測器類型、靈敏度的選擇及數量的確定方法。

B.火災探測器的設置要求及安裝做法。

3)難點:

火災探測器的選擇和布置。

4.第四章:火災報警亍空制器

1)知識點:

A.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功能、結構及工作原理.

B.火災報警控制器的使用和選擇。

C.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布線和安裝。

2)重點:

A.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功能。

B.集中、區域報警控制器的選用原則及布置特點。

3)難點:

火災報警控制器的使用和選擇。

5.第五章:自動水滅火系統

1)知識點:

A.室內消火栓滅火系統構成及設計。

B.室內噴灑水滅火系統構成及設計。

2)重點:

A.室內消火栓滅火系統的控制及要求。

B.室內噴灑水滅火系統的控制及要求。

3)難點:

自動水滅火系統的電氣控制設計及要求。

6.第六章:二氧化碳滅火系統

1)知識點:

A.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構成?口分類。

B.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自動控制。

C.二氧化碳滅火系統設計。

2)重點:

A.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容器及設備的選擇和布置。

B.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控制及要求。

3)難點:

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電氣控制設計及要求。

7.第七章:防火和減災系統

1)知識點:

A.防火門、防火卷簾及水幕系統。

B.防煙、排煙系統。

C.消防專用通訊系統。

D.火災應急照明系統。

E.消防電梯。

2)重點:

A.防火門、防火卷簾及水幕系統的設置原則及特點。

B.防排煙設備選用、系統設計和調試驗收。

C.消防對講分機的設置要求及系統設計。

D.火災應急照明系統的布置原則及設計要求。

3)難點:

各防火和減災系統的設計要求。

8.第八章:建筑消防系統設計

1)知識點:

A.建筑分類、火災保護等級、范圍的確定。

B.消防自動監控系統設計。

2)重點:

A.建筑防火等級及火災保護等級分類特點及原則。

B.消防自動監控系統設計基本原則及步驟。

C.消防控制室的設置及聯動控制要求

3)難點:

建筑消防系統的聯動控制要求及實現。

9.第九章:消防系統的安裝調試和使用維護

1)知識點:

A.消防系統安裝的壹般要求。

B.消防系統的調試開通。

C.消防系統的使用和維護。

2)重點:

A.消防系統安裝完畢后,施工單位應提交的資料和文件。

B.消防系統的調試開通的壹般程序。

C.消防系統的正式啟用時,使用單位必須具備的文件資料。

D.消防系統定期檢杳的原則及方法。

3)難點:

消防系統安裝的工藝要求及內頁資料整理。

五、課程基本要求:

1、熟悉建筑消防系統的組成和發展規律,掌握建筑防火保護對象的等級劃

分和建筑消防系統的設置原則。

2、熟悉火災探測器和控制器的種類、工作原理和特點,熟練掌握火災探測

器和控制器的選擇和設置要求。

3、熟悉常用滅火系統的種類、工作原理和設計要求,掌握常用滅火系統的

控制要求和方法。

4、熟悉常用防火減災系統的種類、工作原理和設計要求,掌握防火減災系

統的控制要求和方法。

5、熟悉建筑消防系統的安裝、調試和驗收方法,熟練掌握消防設備的供電

方法和消防控制室(中心)的設計。

6、養成較強的自學能力,能查找資料、閱讀建筑消防系統相關知識手冊,

可獨立應用設計手冊和參考資料進行建筑消防系統設計。

7、熟悉建筑消防系統工程設計、安裝的技術規范規程,以及建筑消防系統

設備的技術發展趨勢,為進壹步提高專業水平打好基礎。

第壹章建筑消防概論

第壹節建筑消防系統

1.1概述

>建筑火災的危害性

1.火的出現

火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力—文明一災害

2.火災的危害

用火范圍不斷擴大T火災發生頻率隨之增高—災害程度不斷加重

>火災的預防和消滅

1.消防的基本方針

預防為主,防消結合

2.消防管理

消防效果在于人,在于對消防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和人們對消防科學技術的掌

握程度。

3、消防機理

骨牌原理:從每壹個環節入手

1.2消防法規

1、消防行政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

(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實施細則》

(3)其他消防行政規定

2.消防技術法規

(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2)《高層民用建筑設計規范》

(3)《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4)《自動噴淋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5)《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1.3建筑消防系統的發展

*早期(雛形):人工發現火災一組織人工滅火

中期(較為發達):儀器監視火情一由儀器發出火警信號一用滅火器械滅

火。

?:?現代(自動化):自動監測現場一自動確認火災且自動發出火災報警信號

一自動啟動滅火設備一自動排煙,自動封閉火災區,指揮滅火等。

隨堂作業

壹、形成火災的三個條件是什么?

二、火災的起因有哪些?

第二節火災形成過程

2.1火災的形成原因

(壹)火災發生的三個條件

1.可燃物

2.氧氣或氧化劑

3.可供燃燒的熱源(引火源)

(二)火災的起因

1.人為的造成火災

a.吸煙引起的火災

b.用火不當(包括蓄意縱火)

2.電器事故造成火災

a.電器線路及設備產生發熱、發火等故障

b.靜電火花引起火災

3.可燃氣體發生爆炸造成火災

甲烷、乙烷、丙烷、乙烯、硫化氫、煤氣、汽油、苯及甲苯等可燃氣體發生預混

燃燒。

4.可燃固體燃燒火災

a.可燃固體在高溫或明火作用下發生明火燃燒(表面燃燒)

b.可燃固體低溫自燃(蒸發燃燒)

c.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因存放保管不當,產生分解,氧化而導致自然或爆炸,

行成火災(分解燃燒)

5.可燃液體燃燒造成火災:閃燃一爆炸(突沸)

2.2火災形成過程

(壹)按燃燒過程分

1.前期階段(超早期)

〈1〉性質:陰燃

〈2〉機理:可燃物受各種起火因素作用而受熱,產生熱分解形成無焰燃燒。

〈3〉特點:火災尚未形成,無明火,但有壹定的煙及焦糊味,基本上末造成物

質損失。

2.早期階段

〈1〉性質:熏燃

〈2〉機理:可燃物由于熱分解產生可燃氣體且蓄積熱量,可燃物延燃面擴大,

從無焰向有焰燃燒發展。

〈3〉特點:火災剛開始形成,焦糊味增濃,煙量增大開始出現明火,造成了較

小的物質損失。

3.中期階段

〈1〉性質:旺燃蔓延

(2〉機理:大量可燃物被燃燒,火勢迅猛發展到全面燃燒

〈3〉特點:火災已經形成且迅速擴大,旺火迅速增長,伴隨高溫,濃煙出現,

造成了較大的物質損失。

4.晚期階段

〈1〉性質:屬熄滅階段

〈2〉機理:可燃物已經燃燒殆盡,熱量大量外瀉

〈3)特點:火災已經擴散且進入熄滅,火災溫度開始下降,造成了壹定損失。

按燃燒過程分火災發展曲線圖

(二)按火災溫度曲線分(詳見P4-圖1-1)

1.火災初始階段I(曲線AB段)

〈1〉性質:相當于附圖1中前期及早期階段。

〈2)特點:房間內的溫度不平衡,除局部燃燒點之外,其他各點溫度均較低,

燃燒面小,人員可從容疏散。

2.火災發展階段口(曲線BC段)

(1)性質:相當于附圖1中中期階段

(2)特點:可燃物延燃速度大增,溫度迅速上升,直到最高溫度點C

3.火災熄滅階段HI(C點之后)

〈1〉性質:相當于附圖1中的晚期階段。

〈2〉特點:室內可燃物殆盡、破壞,熱量大量外瀉,火災溫度開始下降。

2.3建筑的防火方式

〈壹)被動式防火:(在建筑工程設計中予以考慮)

1.概念:指利用建筑的防火設施進行防火。

2.作用:盡量減少起火因數,防止煙、熱氣流及火的蔓延,確保人身安全。

3.主要內容:

■防火結構

■防火分區

■非燃性及阻燃性材質

■疏散途徑和避難區等

〈二)主動式防火:

1.概念:指利用自動防火工程中的報警、防災和滅火系統進行防火。

2作用:

3.主要內容:

■火災報警

■物非煙

■引導疏散

■初期滅火等

2.4火災發展規律和自動防火的結合

(壹)第壹道自動監視線

1.在火災初始階段(含前期及早期)具有煙多、味濃、溫度低、火焰小的特點,

這些參數為早期預報火災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

2.初始階段中的煙、味參數可作為煙味類探測器的報警依據。目前主要是用感

煙探測器。

3.作為火災預警和火災核實的信號。

(二)第二道自動監視線

1.早期燃燒階段除了煙、味加濃外,溫度上升加快,能夠啟動差溫探測器。

2.早期或中期中當達到壹定溫度值(如70-90℃)時,能夠啟動定溫探測器。

3.作為控火及初期滅火的動作信號。

第三節高層建筑火災特點及消防要求

3.1高層建筑火災特點

1、起火因數多

材料、能源多樣性

2、火災蔓延途徑多

〈1〉堅井多一煙囪效應

〈2>風力大T助燃

〈3〉空調系統、電氣系統的延燃

3.疏散困難

〈1〉垂直疏散距離遠、時間長

50層大樓,壹般情況下疏散約需2小時11分鐘,比煙氣流動速度慢100多倍。

同時人員易被煙熏死或迷失方向(煙毒是火災中造成人員死亡(40%)的主要原

因工

〈2〉人員集中,疏散設施少。

〈3〉起火時,普通電梯不能做安全疏散用。

a、電梯井易擴大火勢

b、電梯井內濃煙沖塞,不能保證安全。

c、防止電氣線路擴大火勢,非消防用電應切斷。

〈4〉樓梯是高層建筑中唯壹的疏散設施。

若煙氣闖入其間,后果不堪設想。

4、撲救困難

〈1)登高困難,不易接近著火點

〈2)用水量大,供水困難。國產消防車供水高度不大于24m。

〈3〉需要特種登高排煙消防車輛和搶險、救生設備。國產云梯壹般不超過23m,

進口最高云梯車為56m,曲臂車為45.7m。

3.2高層建筑對消防系統的要求

1、結構上要求安全可靠,功能齊全,滅火能力強,抗干擾性能好,且有主動、

自動轉換功能。

2、控制和使用上要求靈敏度高,動作迅速準確。

3、產品的質量高、壽命長、安全可靠、且便于維修和更換。

第四節建筑消防用水及其他滅火介質

4.1水的滅火原理及應用

壹、水的滅火原理

〈壹〉水的冷卻作用

1、物理作用:加熱汽化、吸取大量的熱

2、化學作用:

〈二〉水對氧(助燃劑)的稀釋作用

〈三〉水的沖擊作用

二、水滅火介質的應用

1、消火栓滅火系統

2、噴灑水滅火系統

3、水幕水簾等系統

4.2其他滅火介質

〈壹〉泡沫滅火劑

1、組成:發泡劑、泡沫穩定劑、降粘劑、抗動劑、助熔劑、防腐劑及水。

2、用途:主要用于撲滅水溶性可燃液體及壹般固體火災。

3、滅火原理:形成無數小氣泡一覆蓋在燃燒物表面一阻燃熱輻射、冷卻、阻隔

空氣一滅火。

4.2其他滅火介質

〈二〉干粉滅火劑

1、用途:用以撲滅各種非水溶性和水溶性可燃易燃液體的火災以及天然氣和液

化石油氣可燃氣體的火災。

2、滅火原理:干粉噴出呈粉霧狀一和火接觸發生壹系列化學作用一滅火。

4.2其他滅火介質

〈三〉二氧化碳滅火劑

、組成:液態

1C02

2、用途:廣泛應用于補救各種易燃液體火災、目氣火災以及高層建筑中的重要

設備、機房、電子計算機房、圖書館、珍藏庫等發生的火災。

3、滅火原理:液態二氧化碳噴出一對火災起窒息、冷卻和降溫作用一滅火。

4.2其他滅火介質

〈四〉鹵代烷滅火劑

、組成:

1CF2CLBM12111CF3Br(1301\CF2Br2(1202\C2F4Br2(2402)

2、用途:適合于撲救各種易燃液體火災和電器設備火災,而不使用和撲救活潑

金屬、金屬氧化物及能在惰性介質中由自身供氧燃燒的物質的火災。

3、滅火原理:液態鹵代烷噴出一抑制燃燒的化學過程T燃燒中斷T滅火。

第二章建筑消防系統組成及應用

第壹節建筑消防系統構成方案

1.1防火分類

壹、民用建筑的防火分類

1、高層建筑

》十層及十層之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層設置商業服務網點的住宅)

》建筑高度超過24m的公共建筑。

高層建筑分類--高規壹類

》公共建筑:

1X醫院

2\高級旅館

31建筑高度超過50m或每層建筑面積超過1000m2的商業樓、綜合樓、電信

樓、財貿金融樓

41建筑高度超過50m或每層建筑面積超過1500m2的商住樓

高規壹類:

51中央級和省級(含計劃單列市)廣播電視樓

61網局級和省級(含計劃單列市)電力調度樓

71省級(含計劃單列市)郵政樓、防災指揮調度樓

81藏書超過400萬卅的圖書館,書庫

91重要的辦公樓、科研樓、檔案樓

10X建筑高度超過50m的教學樓和普通的旅館,辦公樓、科研樓、檔案樓等

高層建筑分類--高規二類

A十層至十八層的普通住宅

A公共建筑:

11除壹類建筑以外的商業樓,展覽樓、綜合樓、電信樓、財貿金融樓、商住樓、

圖書館、書庫

21省級以下的郵政樓防防災指揮調度樓、廣播電視樓、電力調度樓

3\建筑高度不超過50m的教學樓和普通的旅館、辦公樓、科研樓、檔案樓等

2、低層建筑

》九層及九層以下的住宅(包括底層設置商業服務網點的住宅)和建筑高度不超

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過24m的單層公共建筑;

》單層、多層和高層工業建筑。

▲隨堂作業

L防火保護對象主要分成幾級?

2、消防系統主要由那些子系統組成?

二、防火保護對象分級

(壹1特級保護對象: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高層民用建筑

(二X壹級保護對象:

1、高規壹類建筑;

2、下列建筑高度不超過24M的民用建筑及建筑高度超過24M的單層公共建筑:

1)200床及之上的病房樓,每層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及之上的門診樓;

2)每層建筑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的百貨樓、商場、展覽樓、高級旅館、財貿金

融樓、電信樓、高級辦公樓;

3)藏書超過100萬冊的圖書館、書庫;

4)超過3000座位的體育館;

5)重要的科研樓、資料檔案樓;

6)省級(含計劃單列市)的郵政樓、廣播電視樓、電力調度樓、防災指揮調度

樓;

7)重點文物保護場所;

8)大型之上的影劇院、會堂、禮堂

9)電子計算中心;

10)省(市)級檔案館;

11)省(市)級博展館;

12)4萬之上座位體育場;

13)三級及之上旅館;

14)特大型和大型鐵路旅客站;

15)省(市)級及重要開放城市的航空港;

16)壹級汽車及碼頭客運站。

3、下列工業建筑:

>甲、乙類生產廠房;

>甲、乙類物品庫房;

>占地面積或總建筑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丙類物品庫房;

>總建筑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地下丙、丁類生產車間及物品庫房;

4、下列地下民用建筑:

>地下鐵道車站;

>地下電影院、禮堂;

>使用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地下商場、醫院、旅館、展覽廳及其他商業

或公共活動場所;

>重要的實驗室、圖書、資料、檔案庫

(三\二級保護對象:

1、高規二類建筑:

2、下列建筑高度不超過24M的民用建筑:

1)設有空氣調節系統的或每層建筑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但不超過3000平方

米的商業樓、財貿金融樓、電信樓、展覽樓、旅館、辦公室、車站、海河客運站、

航空港等公共建筑及其他商業或公共活動場所;

2)市、縣級的郵政樓、廣播電視樓、電力調度樓、防災指揮調度樓;

3)中型以下的影劇院;

4)高級住宅;

5)圖書館、書庫、檔案樓。

6)大、中型電子計算站;

7)2萬之上座位體育場。

3、下列工業建筑:

》丙類生產廠房;

》建筑面積大于50平方米,但不超過1000平方米的丙類物品庫房;

》總建筑面積大于50平方米,但不超過1000平方米的地下丙、丁類生產車間及

地下物品庫房。

4、地下民用建筑:

A長度超過500M的城市隧道;

A使用面積不超過1000平方米的地下商場、醫院、旅館、展覽廳及其他商業或

公共活動場所

1.2建筑消防系統構成方案

(壹)自動監測、自動滅火的自動消防系統

1、系統規模:高規模、高標準或中等規模、中等標準

2、加:

(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2)全部或幾種主要滅火設備的聯動滅火系統及連鎖減災子系統。

3、適用對象及保護方式

<1>特級保護對象:采用全面保護方式

(2〉壹級保護對象:采用總體保護方式

〈3〉二級保護對象:采用區域或總體保護方式

(二1自動監測、人工滅火的半自動化消防系統

1、消防規模:低規模、低標準

2、組成:火災自動報警子系統+消火栓滅火子系統

3、適用對象及保護方式

第二節建筑消防系統構成

2.1消防系統方塊結構圖

消防系統結構組成及分類

〈壹〉方塊結構圖:包括自動報警(監測)子系統及自動滅火子系統

1、自動報警控制器

2、中控室火災報警裝置

3、消防聯鎖系統

4、聯動裝置

5、滅火執行器

6、滅火現場

7、檢測反饋裝置

8、現場火災報警裝置

9、手動控制裝置

〈二〉監控系統分類

1、單級自動監控系統

2、多級自動監控系統

2.2建筑消防系統主要裝置

〈壹〉火災報警探測器

1、自動探測器

〈1〉用途:監測現場火情

〈2〉工作機理:將現場火災信息(煙、光、溫度)轉換成電氣信號送至報警控

制器

2、手動報警按紐

〈1〉用途:發出火情信號

〈2〉工作機理:以人工方式產生機械信號一轉換成電信號T送至報警控制器

〈二〉火災報警控制器

1、用途:接收火災探測器送來的火警信號,經過運算(邏輯運算)、處理后認

定火災,發出指令信號。

2、工作機理:采集信號送入中央處理器T和數據庫類比T確認火警一啟動接口

驅動程序一開啟相關接口一驅動相關設備

3、基本功能

〈1)接收火警信號且確認

〈2〉啟動火災報警裝置,如聲、光報警等。

〈3〉啟動滅火聯動裝置,驅動各滅火設備。

〈4〉啟動連鎖減災系統,驅動各減災設備。

〈5〉啟動自動記錄設備。

火災報警控制器

〈三〉報警顯示裝置

1、組成:故障燈、故障蜂鳴器、火災事故光字牌及火災警鈴等。

2、分類:

〈1>預告報警顯示

〈2〉緊急報警顯示

3、用途:以聲光向人們提示火災和事故的發生。

〈四〉滅火裝置

1、組成:滅火器械和滅火介質

2、用途:滅火

3、種類:

〈1〉室內消火栓滅火系統:由消防蓄水池、管路及室內消火栓等設備組成。

〈2〉室內噴灑水滅火系統:由自動噴灑頭、管路、控制裝置及壓力水源等組成。

〈3〉水簾和小幕系統:由噴頭、管路及控制閥等。

〈4〉二氧化碳滅火器:由貯存二氧化碳的容器(鋼瓶1瓶頭閥、管道、噴嘴、

操作系統及其附屬設備等組成。

〈5〉鹵代烷滅火器:由貯存鹵代烷的鋼瓶、啟動閥、控制閥及噴頭等。

〈五〉減災裝置

1、用途:有效地防止火災蔓延。

2、種類:(主要減災裝置):

〈1〉防火門

〈2〉防火卷簾門

〈3>防排煙設備:

通常由排煙風機、風管路、排煙口、防煙垂簾及控制閥等構成。

〈4〉火災事故廣播網:負責發出火災通知、命令、指揮人員安全疏散。主要由

擴音機、揚聲器及控制裝置等構成。

〈5〉應急照明燈:包括事故照明燈和疏散照明燈,通常采用白熾燈。

〈6〉消防電話(消防對講通訊系統)

〈7〉消防電梯

2.3建筑消防系統構成模式

〈壹〉區域消防系統

1、適用場所(對象):建筑規模小,控制設備(被保護對象)不多的建筑物。

2、特點:

〈1〉該系統保護對象僅為某壹區域或某壹局部范圍

(2)系統中只有壹臺區域報警器

〈3〉系統具有獨立處理火災事故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火災報警和聯動控制系統,

可實現樓層的縱向火災報警及縱向聯動控制。

〈二〉集中消防系統

1、使用場所:建筑規模較大,保護對象少而分散,或被保護對象沒有條件設置

區域報警器的建筑物。

2、特點:

〈1〉系統報警和聯動報警壹般采用總線的方式

〈2〉系統應設置消防控制室,集中報警控制器及其附屬設備應安置在消防控制

室內。

〈三〉控制中心消防系統

1、適用場所:建筑規模大、需要集中管理的群體建筑及超高層建筑。

2、特點:

〈1〉系統能顯示各消防控制室的總狀態信號且負責總體滅火的聯絡和調度。

〈2〉系統壹般采用二級管理制度。

2.4典型建筑消防系統

BAS

火人工好匆H悅衿

?r/i如4iM、比業、?|J

炫V<11小8;十流沏」

玨,3址洞捽汕J

溝J小住砌

IyJ攻rv為收VL

?紡火r1

IV/

排is火秒用

卻』才止加“到rj

1殳排柄機

JEIEKMLWL

|切工湃本:

王r體衣火報瞥此

火4c4木火火力或轡心

1殳刀?""/支任先工仰河心土4加

<¥r??W卅為Wg?E”可療上

濘JI紡紂tzKd用“」九

I先導少Jf],J3宣i禿T火「介1班牧V7

"LUAJUI.X.nJM.M+JLX-l:4j

電梯你向電,才弟e'針訓

八"抬卜乜切只",萬」八娥念一11.刃原“*1

“M,C'g,g「dJW囪

申電

X

黑s重監奧望黑

W

限段.也

黑望誓

%

5

I

注H

s落

S

J

S鐘

.

?

5心畜

5

W

量登*

第焉警叁」

f電

q

?

I

H

I

o

0

q

s

s

0

B

0

f

-

l

z

a

(

(

O

3

4

-

X

3

4

Z

I

0

-

S

A出

0

-

—*

l

t

c

z

;

晶*

)國

L

-尾

H

S

一-名

L

4

S

-

9

2

C

U

S

(

(

g,

x

X

Z

Z

I

I

S

H

>

A

a

3

8

!

5

H

事3事

I

M

S

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