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2.1.1勸學節選_第1頁
高中語文2.1.1勸學節選_第2頁
高中語文2.1.1勸學節選_第3頁
高中語文2.1.1勸學節選_第4頁
高中語文2.1.1勸學節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取得教養路徑第1頁求學之道第2頁勸學(節選)第3頁背景助讀知識梳理作為孔子繼承人,荀子在教育目標上與先哲保持著一致,即經過教育來培養“士”“君子”“圣人”。荀子認為人性原來是惡,人知識、道德不是先天賦予,而是后天經過學習、教育逐步培養,只有知道了禮儀,人性才能改變。所以,他尤其強調后天學習,把學習作為改造人性根本方法。他寫《勸學》就是為了勉勵人們“積善成德”,成為君子。第4頁背景助讀知識梳理荀子(約前313—前238),名況,時人尊號為“卿”,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他是孔孟之后著名儒家學者,先秦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荀子散文說理透徹,結構謹嚴,語言質樸,句法簡練、綿密,多用排比,又善用比喻。他繼承并發展了孔子學說,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制”。韓非、李斯都是他學生。荀子一生“序列著數萬言”,后人編為《荀子》,其中絕大多數是荀子作品,小部分是其門人著作。第5頁背景助讀知識梳理《荀子》:該書共二十卷,三十二篇,代表了先秦論說文新成就。書中吸收了其它各家學說,對儒學有所改造。其中最突出,是反對“法先王”,主張文化制度伴隨歷史發展而改變;否定天有意志而能主宰人間事務,提出“人定勝天”觀點;“人性惡”也是其著名觀點。“勸學”:“勸”是“勸勉、勉勵”之意,“勸學”就是勉勵人們要堅持不懈地學習?!秳駥W》是《荀子》第一篇,共有15節,本課選是第1、3兩節和第6節前半部分。第6頁背景助讀知識梳理1.注字音第7頁背景助讀知識梳理第8頁背景助讀知識梳理第9頁背景助讀知識梳理第10頁背景助讀知識梳理4.曉古今第11頁背景助讀知識梳理第12頁背景助讀知識梳理第13頁背景助讀知識梳理6.記特殊●被動句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鏤”含被動使用方法)●介詞短語后置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于藍”后置)②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于水”后置)③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乎己”后置)●定語后置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利”“強”后置,用“之”提醒定語后置)●固定使用方法無以至千里(“無以……”意為“沒有用來……方法”。下文“無以成江海”中“無以”同此)第14頁背景助讀知識梳理7.積名句(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專心一也。(《荀子·勸學》)(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3)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荀子·勸學》)(4)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勸學》)(6)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勸學》)(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專心躁也。(荀子《勸學》)(8)積土成山,風雨興焉。(荀子《勸學》)第15頁問題導思多維探究技法賞鑒目標一

理思緒,明觀點1.本文中心論點是什么?圍繞這個中心論點,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進行敘述?提醒論點:學不能夠已。角度:學習意義、學習作用、學習方法和態度。2.第一段論證了什么問題?其敘述分哪幾個層次?提醒學習意義。第一層論證學習能夠提升人水平,第二層論證學習能夠改變人品性。3.第二段論證了什么問題?其敘述分哪幾個層次?提醒學習作用。說明“學”和“思”關系,后說明借助學習,可填補不足。4.課文最終一段論證了什么問題?提醒積累主要性。第16頁問題導思多維探究技法賞鑒目標二

品語言,析內涵1.賞析“君子曰:學不能夠已”內涵和藝術。提醒①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②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說學習非常主要,不能停頓;二是對待學習態度是不能停頓。③措辭上有針對性,直指人們不能持之以恒毛病。2.荀子主張“學不能夠已”,這個“學”當然指“學習”。不過他到底“勸”人們學習什么呢?提醒勸人們學習做人(知明而行無過矣)。著眼于品德養成,提升品德涵養(積善成德、神明、圣心)。第17頁問題導思多維探究技法賞鑒1.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倍髯觿t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眱扇擞^點矛盾嗎?為何?提醒兩位儒家大師觀點看似矛盾,其實并不相悖。“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是學習需要正確態度和方法,學思結合。荀子并沒有否定思索,他反正確是坐在屋子里苦思冥想做法。他強調利用外界事物,向實際學習。他經過“終日思”與“須臾學”對比,雄辯地證實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學習。荀子把“所學”與“善假于物”聯絡起來,這意味著學習目標是要認識客觀事物規律,并利用這些規律去改造客觀世界。第18頁問題導思多維探究技法賞鑒2.“君子曰:學不能夠已。”今日我們也考究終生學習,你是怎樣對待荀子這一觀點呢?提醒觀點一:社會發展在科技,科技發展在教育。今天我們提倡科學發展觀,就是要人們重視學習和發展。對每一個人來說,終生學習是最明智選擇,不然就會停滯不前,落后于時代。荀子終生學習觀念和當今社會發展要求是一致。觀點二:積累是可連續發展表現,學習知識是一個不停積累過程?!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痹诋斀窀偁幖ち噎h境里,假如不能持之以恒地學習,做事三分鐘熱度,只會一知半解,略知皮毛,就不會真正領悟到知識精華,從而也就不會有所成就。第19頁問題導思多維探究技法賞鑒觀點三:荀子在文中勉勵人們學習,認為后天學習能改變先天所含有“人性惡”本質,從而具備“圣心”,成為君子。這是按封建上層階級道德標準來要求,含有一定階級不足。不過,從道德涵養層面來看,他觀點與今天提倡“教育為本,德育為先”思緒是一致,重視品德涵養,符合友好社會發展要求。第20頁問題導思多維探究技法賞鑒多層設喻

搖曳生姿本文通篇設喻,使所講道理形象生動,深入淺出,現有說服力又有感染力。(1)以日常生活中常見事情或現象作為喻體。如為了說明“學不能夠已”之理,作者用了人們生活中常見靛青色提取、車輪制造以及水嚴寒而成冰等事例為喻加以說明,充分表示了“學不能夠已”而必須有所造就道理。這么化深奧為淺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悅誠服。第21頁問題導思多維探究技法賞鑒(2)設喻方式多樣。①正面設喻,如“青出于藍”“冰寒于水”“車柔認為輪”“金就礪則利”等從正面說明學習主要性。②正反設喻,如“蚓”和“蟹”、“騏驥”和“駑馬”、“鍥而舍之”和“鍥而不舍”,經過正反對比把道理說得更詳細明白。③重復設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連用幾個不一樣比喻,使讀者加深對道理了解。(3)設喻與說理結合緊密,形式十分靈活。①有是將道理隱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藍”“冰寒于水”,“鍥而舍之”“鍥而不舍”。②有先設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連用五個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道理。③有先設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比喻深入論證,如第三段第一層,作者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積善成德”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兩個比喻從反面深入論證。第22頁問題導思多維探究技法賞鑒學以致用請學習本文論證方法,利用比喻手法,從“生命”“真情”“青春”“信念”“個性”等話題中選取一個,寫一段文字。300字左右。示例生命如畫,有濃墨潑灑,也有淡筆輕描;生命如歌,有輕吟淺唱,也有高歌猛進。君不見李太白、杜工部之一生,濃墨潑灑,鑄就生命之偉大;裴多菲、雪萊之一生,淡筆輕描終寫盡生命之真諦。君不見輕吟淺唱之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高歌猛進之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生命是山,我們無法預估它長度,我們卻可追求它高度。生命是路,不是鋪金布銀,而是由一塊塊不起眼沙石組成,平平淡淡中盡顯生命之完美。生命是一葉扁舟,航行于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