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無衣》教學設計課題《無衣》單元一學科語文年級高一學習目標1.了解《詩經》的基本常識,掌握重章疊句的形式特點,掌握四言詩的誦讀節拍。2.培養學生結合注釋,初步讀懂詩作的能力。3.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愛國主義精神。核心素養語言建構與運用: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思維發展與提升:掌握重章疊句的形式特點。審美鑒賞與創造:掌握四言詩的誦讀節拍。文化傳承與理解: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愛國主義精神。重點掌握重章疊句的形式特點。難點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愛國主義精神。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在富有情趣的語言中進入情境。創設情境,鋪設情感場,在詩意氛圍中走進本詞。講授新課一、文化常識寫作背景: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敗黑暗,統治集團內訌,造成國弱兵殘。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機勾結西戎犬戎攻入國都,幽王死,周域大半淪落,于是平王舉室東遷。這時勇武善戰的秦地人民,眼看淪陷的國土,遭到敵人的蹂躪,便紛紛響應秦襄王興師御敵的號召,保家衛國,參軍參戰,一鼓作氣擊退了侵擾的賊兵。《無衣》便是在此歷史背景下所產生的,是秦國人民慷慨從軍、抗擊西戎入侵的軍中歌謠。詩經:《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又稱《詩三百》。先秦稱為《詩》,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詩經》是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流。《詩經》共有“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風”包括“十五國風”,“風”的意思是土風、風謠。“風”包括了十五個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國風”,有160篇,是《詩經》中的核心內容。“雅”是正聲雅樂,分“大雅”“小雅”,有詩105篇。“頌”是祭祀樂歌,分“周頌”“魯頌”“商頌”,有詩40篇。是“五經”之一。詩經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題材介紹:《無衣》是一首賦體詩,用“賦”的表現手法,在鋪陳復唱中直接表現戰士們共同對敵、奔赴戰場的高昂情緒,一層更進一層地揭示戰士們崇高的內心世界。表現了奴隸社會時期人民保家衛國、團結對敵、英勇獻身的思想感情。初讀詩歌無衣《詩經·秦風》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三、文白對譯原文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譯文:誰說沒有衣裳?和你穿同樣的戰袍。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敵愾!原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譯文:誰說沒有衣裳?和你穿同樣的襯衫。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做準備!原文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譯文:人誰說沒有衣裳?和你穿同樣的戰裙。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鎧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線!重點詞語:袍:戰袍澤:里衣裳(cháng):下衣同仇:同樣仇恨敵人偕作:一起行動起來偕行:一起去(上戰場)課文簡介:《秦風·無衣》是一首秦國人民抗擊西戎入侵的氣勢雄壯、激昂豪邁的出征歌。秦國與居住在我國西北部的西戎接壤,他們經常發生戰爭。本詩中的“興師”,可能是指秦王與西戎打仗。從秦國方面來看,這次戰爭具有保家衛國的正義性質,所以,表現出了秦國人民同仇敵愾、奮勇出征的愛國熱情和精神。整體感知從課文字面來看,本詩歌有什么特點?每一節都在重復,在重復的同時又有些微的變化。變化的部分是哪些?每章一、二句,分別寫“同袍”、“同澤”、“同裳”。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寫“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每章最后一句,寫“同仇”、“偕作”、“偕行”。這些變化部分表現了什么情感?“同袍”、“同澤”、“同裳”表現戰士們克服困難、團結互助的情景。“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現戰士齊心備戰的情景。“同仇”、“偕作”、“偕行”,表現戰士們的愛國感情和大無畏精神。本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本詩是一首賦體詩,用了重章疊句的手法。作用:①便于記憶和詠唱。②增加詩的節奏性和音樂感。③回旋反復,可充分的抒發。每章第一二句,分別用“同袍”“同澤”“同裳”,表現戰士們克服困難、團結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寫“同仇”“偕作”,表現戰士們愛國的情感與大無畏的精神。這是一首賦體詩,用“賦”的表現手法,在鋪陳復唱中直接表現戰士們共同對敵奔赴戰場的高昂情緒,一層更進一層地提示戰士們崇高的內心世界。內容賞析:詩歌開頭運用了何種修辭方法?有何作用?反問。表現了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對敵的英雄氣概,能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王于興師”在文中有何作用?它與“問答”有無邏輯事理關系?文章把它置后有何作用?交代事件發生的直接原因,邏輯上有前后關系,文章把它置后補充交代,先“議”后“敘”,目的有二:(1)避免平鋪直敘,增強文勢;(2)激發愛國熱情,突出為國而戰的斗爭精神。四、合作探究:寫作特色重章疊句的特點章與章句式對應,詩句大同小異,只在各章對應的位置換幾個字。《詩經》善用這種手法,有的通篇重疊,有的只在章首或章尾重疊,有的隔章重疊。課堂練習指出下列句子中,加橫線詞語的詞意。(1)豈曰無衣?與子同 (名詞作動詞,穿戰袍)(2)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名詞作動詞,穿襯衣)(3)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名詞作動詞,穿下衣)情景默寫:《無衣》每章開頭都采用了問答式的句法。一句“豈曰無衣”,似自責,似反問,洋溢著不可遏制的憤怒與憤慨,仿佛在人們復仇的心靈上點上了一把火,于是無數戰士同聲響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與子同袍與子同澤與子同裳情景默寫:《無衣》中,描寫君王要發兵了,要修理好戈矛準備戰斗的句子是“,”。答案:王于興師,修我戈矛拓展提高壯懷激烈愛國情《無衣》以慷慨豪邁的語氣,重疊復沓的回答句式,來表現大敵當前精誠團結的精神。軍情緊急,沒有軍衣算什么,豈能以此為避戰的借口?這是由于共同抗敵而形成的如同骨肉兄弟般的親情,這是由于共同戰斗所凝結成的生死與共的戰友的友誼,所煥發出來的是那種不畏任何艱難困苦、慷慨自助的愛國激情。秦國士兵在反侵略戰爭中以天下興亡為己任,整頓戎裝,共赴疆場,抵御外辱。盡管戰斗條件非常艱苦,軍需嚴重不足,士兵們要共披一件戰衣,卻動搖不了士兵們保家衛國的決心,這就使得詩歌充滿高昂向上的精神,產生了振奮人心的力量。七、作業布置學習完本篇詩歌,你一定有自己的心得體會,記錄在你的隨筆作業本中。學生大聲朗讀,識記。學生識記、整理、歸納。聽錄音,初讀詩詞,整體感知詩詞句讀。理解詩歌。帶著問題理解詩歌。欣賞文本,鑒賞文本。以小組為單位鑒賞文章寫作特色。完成課堂練習訓練。積累相關知識。完成作業夯實基礎了解相關的相關文學的常識。積累。聽錄音,把握詩詞的音韻節奏,有利于正確理解本詞,達到誦讀詩詞,理解詞義的目的。在文白對照中整體理解本詞。在欣賞中鑒賞,在鑒賞中賞析文本。鑒賞詩歌情感。賞析《詩經》中重章疊句的寫作特點。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積累相關的古詩詞。課堂小結《詩經》“國風”中反戰的詩篇很多,但那時反對統治者窮兵黷武,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不義之戰。但《無衣》卻是從當時的保家衛國與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而發出的謳歌正義之戰的激動人心的戰歌,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如南宋末年,和民族英雄文天祥同時代的愛國詩人謝枋得在宋亡后起義抗元,不幸軍敗,絕食而死。他曾心懷亡國之恨和復仇之志,無限感嘆地說過:“春秋二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西習語的翻譯》課件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到站作業72課件
- 2025年四川省達州市渠縣東安雄才學校中考二模語文試題
- 數據庫的相關概念課件
- 塑料件的修理方法與步驟陳勇課件
- 雙語列車長Bilingualconductor車票票價
- 水泥穩定土中心站集中廠拌法施工馬雪姣河北交通課件
- 鐵路旅客的服務期望鐵路旅客運輸服務課件
- 《GB 9078-1996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2025版)深度解析
- 餐廳裝修設計與施工合同范本
- GB/T 14713-2009旋切機通用技術條件
- 低成本自動化的開展與案例課件
- 不予受理反訴民事上訴狀(標準版)
- 高中英語語法之虛擬語氣(課件3份)
- 國際石油合作主要合同模式課件
- 花的生長過程課件
- 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工作檢查記錄
- TSG 81-2022 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安全技術規程
- 客戶生命周期管理理論分析報告(共17頁).ppt
- 事業單位同意報考證明
- 音調控制電路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