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150B52DB13河北省地方標準DB13/T1415—2011魚類寄生蟲性疫病診斷技術規程Diagnosisprotocalforparasiteepidemicsoffish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DB13/T1415—2011前言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河北省水產局提出。本標準起草單位:河北省水產養殖病害防治監測總站。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志華、侯金良、李同慶、康辰香、孫偉彬、石潔卿、馬瑞欣、邵鐵凡、寇景蓮。IDB13/T1415—2011魚類寄生蟲性疫病診斷技術規程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魚類寄生蟲性疫病即小瓜蟲病、刺激隱核蟲病、粘孢子蟲病、三代蟲病、指環蟲病的診斷技術。本標準適用于小瓜蟲病、刺激隱核蟲病、粘孢子蟲病、三代蟲病、指環蟲病的診斷。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6682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試驗方法OIE《水生動物疾病診斷手冊》3通則普通光學顯微鏡、雙筒解剖鏡、放大鏡、載玻片、蓋玻片、鑷子、手術刀、手術剪、解剖針、吸水紙、培養皿、滴管、解剖盤等。3.1.2試劑0.85%生理鹽水、30‰人工配制海水、4%~5%和10%的福爾馬林、70%酒精、硝酸銀、甘油膠胨、肖氏液、聚乙烯醇。配置試劑用水應符合GB/T6682的要求。用于檢查診斷的魚應有一定數量,檢查時采集的樣品至少5尾~10尾。也可按照OIE《水生動物疾病診斷手冊》的采樣方法進行采樣,見附錄A。用于實驗室檢查的病魚應是活體,運輸時應在采集的病魚中加注原池水進行活體運輸。每個容器只裝運同一種病魚送至實驗室。運輸過程中應采取充氧、降溫等措施。按不同感染部位采集組織,進行觀察。記錄顯微鏡檢查時的倍數和該倍數下的蟲體數量。孢囊用數字說明,蟲體數為同一玻片中3個視野的平均數。1DB13/T1415—20114小瓜蟲病4.1病原種類特征見附錄B。4.2現場樣品目檢檢查魚體。病魚體色發黑,消瘦,游動異常,體表或鰓上可見1mm左右的小白點,病情嚴重時,魚體表伴大量粘液,用鑷子刮下白點或粘液,放在解剖盤上,滴一滴生理鹽水,靜置1min~2min,在光亮的地方仔細觀察,如果見到一個個白色小圓球在慢慢地游動,且大多數集中在水滴的邊緣,根據上述的癥狀可以初步確診。4.3實驗室檢測及標本保存4.3.1體表用解剖刀刮取體表兩側粘液,置于載玻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用鑷子將組織粘液分散,蓋上蓋玻片,用拇指輕輕壓片,在顯微鏡或解剖鏡下檢查。4.3.2鰭目檢正常的魚,剪下各鰭,置于載玻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解剖鏡下檢查。目檢魚體各鰭如有潰爛或白點,用鑷子刮取潰爛或白點部位,置于載玻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用蓋玻片蓋上輕壓,解剖鏡或顯微鏡下檢查。4.3.3鰓用剪刀將左右兩邊的鰓完整地取出,放在培養皿里(要分開放置),并附上左右標記。剪取一小塊鰓組織(應從每一邊鰓的第一片鰓片接近兩端的位置剪取),放在載玻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蓋上蓋玻片輕壓,在解剖鏡或顯微鏡下檢查。如鰓上肉眼可見白點或孢囊,則用鑷子刮取白點或孢囊,或取整片鰓絲壓片,顯微鏡下檢查。目檢癥狀結合鏡下觀察,40倍顯微鏡下平均每視野內小瓜蟲計數達到10個及10個以上時,判定為小瓜蟲病;小瓜蟲計數不足10個時,判定為小瓜蟲感染。2DB13/T1415—20115.3實驗室檢測及標本保存診斷時滴加試劑為30‰人工配制海水,其他步驟同4.3。5.4結果判定目檢癥狀結合鏡下觀察,40倍顯微鏡下平均每視野內刺激隱核蟲計數達到10個及10個以上時,判定為刺激隱核蟲病;刺激隱核蟲計數不足10個時,判定為刺激隱核蟲感染。6粘孢子蟲病6.1病原種類特征見附錄B。6.2現場樣品目檢粘孢子蟲的多數種類,寄生于魚的體表、鰓、腸道及體腔,都表現出肉眼可見的癥狀,即白點狀或白色的瘤狀孢囊,孢囊形狀和大小不規則,顏色灰白而不透明。用鑷子取下一個孢囊放在載玻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用蓋玻片蓋上輕壓,如孢囊破裂并流出乳白色液體,可初步診斷為粘孢子蟲病。6.3實驗室檢測及標本保存6.3.1鏡檢在400倍顯微鏡下,壓破的孢囊液體中清晰可見孢子,可診斷為粘孢子蟲病。一個孢囊中有成千上萬個孢子蟲。檢查體表,用解剖刀刮取鱗片下的瘤狀物,置于載玻片上,加一滴生理鹽水,蓋上蓋玻片輕壓,顯微鏡下檢查。打開魚體腹腔,仔細觀察顯露出的部位有無可疑病變。如發現白點,或較大孢囊,有可能是粘孢子蟲寄生。用鑷子刮取白點部位或孢囊置于載玻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蓋上蓋玻片輕壓,見孢囊破裂后,顯微鏡下檢查。將腸道外壁上所有脂肪去除干凈,把腸前后伸直擺在解剖盤上。將腸分為前、中、后三段,各取一段,用剪刀從與腸平行的方向剪開一個小小切口,用鑷子從切口上取一小滴內容物放在載玻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蓋上蓋玻片輕壓,顯微鏡下檢查,每段同時檢查兩片標本。3DB13/T1415—2011剪開腸道后,如見白點或孢囊附著,直接用解剖刀刮取白點或孢囊于在載玻片上,壓片后,顯微鏡下檢查。6.3.7蟲體收集保存見附錄C。6.4病原體記數及結果判定6.4.1病原體記數6.4.1.1計數符號用“+”表示:“+”表示有;“++”表示多;“+++”表示很多。6.4.1.2高倍顯微鏡400倍一個視野下,有1個~20個蟲體時記“+”,21個~50個蟲體時記“++”,50個以上的蟲體時記“+++”。6.4.2結果判定檢出粘孢子蟲則判定為粘孢子蟲病。7三代蟲病7.1病原種類特征見附錄B。目檢癥狀結合鏡下觀察,40倍顯微鏡下平均每視野內三代蟲計數達到5個及5個以上時,判定為三代蟲病;三代蟲計數不足5個時,判定為三代蟲感染。4DB13/T1415—20118.4結果判定目檢癥狀結合鏡下觀察,40倍顯微鏡下平均每視野內指環蟲計數達到5個及5個以上時,判定為指環蟲病;指環蟲計數不足5個時,判定為指環蟲感染。5DB13/T1415—2011AA附錄A(資料性附錄)采樣數量表A.1檢疫采樣數量表魚群大小502%感染率時取樣5%感染率時取樣10%感染率時取樣50354550555555606060602023252627272727273010075250110130140140145145145150500100015002000400010000100000或以上注:檢疫采樣應采集全部實驗室樣品。6DB13/T1415—2011BB附錄B(資料性附錄)病原種類特征B.1多子小瓜蟲B.1.1成蟲期蟲體一般呈卵形或球形,大小(350~800)μm×(300~500)μm,胞口在接近前端的腹面上。大核香腸狀或馬蹄狀,小核緊帖大核上,細胞質有很多小的伸縮泡和一些食物粒。B.1.2幼蟲期身體一般呈橢圓形,隨著發育時間的延長身體逐漸變長,變成扁鞋底狀,在前端有一乳頭狀突起,叫鉆孔器,前端較圓,除身體后端有1根特長的尾毛外,周身長著長短一致的纖毛。在腹面稍前的位置,有1個近似“6”字形的小胞口。在身體前半部有一個大的伸縮泡。B.1.3包囊期離開魚體的蟲體或越出囊泡的蟲體,可作3h~6h的游泳,然后沉入水底的物體上,靜止之后,分泌一層膠質厚膜將蟲體包圍即是包囊。包囊圓形或橢圓形,白色透明。成熟的蟲體呈球形或卵圓形,直徑約300μm~500μm,顯微鏡下常呈乳白色,體被纖毛,表面有脊狀突起,胞口位于身體的前端,體內有4個~8個卵圓形團塊連接成“U”字形排列的念珠狀大核。蟲體會隨運動改變形狀。蟲體從宿主體表脫落后,纖毛退化,表面的脊狀突起變平,形成厚壁胞囊,大小為94.5μm×170μm~252μm×441μm。卵圓形或紡錘型,前端稍尖,大小為20μm×30μm~50μm×70μm,其形態大小隨地域、宿主種7DB13/T1415—2011營養體外觀不規則,大小不一。成熟孢子殼面觀為橢圓形,前端較后端寬或鈍圓。后端殼緣光滑,或有4~5個V形皺褶。極囊2個,梨形或卵圓形,大小相等,平行排列于前方,約占孢子長的1/2。少數極囊不等,斜向排列于前。極絲在極囊內盤繞5~9圈。孢中質有圓形胚核2個。無嗜碘泡。頂面觀紡錘形。縫面觀亦為紡錘形,縫脊直或稍彎曲。孢子長9μm~13μm,寬6μm~8.5μm。孢囊形狀大小不一,有橢圓形、扇形塊狀、長條形或分枝不規則等。B.3.2中華粘體蟲(M.sinensisNie&Lee,1964)成熟的孢子圓形,前方稍尖,后方鈍圓,縫脊直。兩個梨形極囊同等大小。無嗜碘泡。感染的魚腸道內壁或外壁形成乳白色芝麻狀孢囊。B.3.3鰱碘泡蟲(M.drjagini)(1954)(Schulman,1962)營養體直徑4.8μm~16.0μm.。孢子殼面觀橢圓或倒卵形,前寬而后稍狹。殼面光滑或有4~5個V形的褶皺,囊間有明顯V形小塊。孢子長12.3μm,寬9.0μm。極囊2個,梨形,通常大極囊傾斜地位于孢子前方。B.3.4餅形碘泡蟲(M.artuaAchmerov,1960)孢囊白色,圓形或橢圓形,長42μm~89.2μm,寬31.5μm~73.5μm。孢子殼面觀為圓形,縱軸小于橫軸,孢子后方有不甚明顯的褶皺。縫面觀紡錘形。孢子長4.8μm~6.0μm。2個卵圓形的極囊大小相等,呈八字形排列。B.3.5異型碘泡蟲(M.disparTheolohan,1895)孢子橢圓形,縫脊直而明顯,兩個梨形極囊大小不等,彼此有一定間隔,有一個明顯的嗜碘泡。孢囊大小為29.7μm~39.2μm×195.8μm~230μm。著生于魚體鱗片下,白色或蠟黃色,孢囊大小形狀不一,有圓形、橢圓形、長方形或多角形,其長可達32mm,短的有5mm。孢子長29.8μm~35μm,寬7μm~12.3μm,極囊長19μm~25μm,寬為7μm,呈長卵形,約占孢子長的1/3~1/2。嗜碘泡1個。孢子外面常被有一層無色透明的薄膜。B.4.1鰱三代蟲(G.hypopthalmichthysiLing)主要寄生于鰱、鳙的皮膚、鰭、鰓及口腔。無眼點,體長0.32mm~0.51mm,寬0.07mm~0.14mm前端有頭器1對。后吸器上的8對邊緣小鉤排列呈傘狀,中央大鉤1對,2片聯結片。口在身體前端腹面,呈管狀或漏斗狀。咽由16個大細胞構成,葫蘆狀。食道很短,腸支伸至體后的4/5處。睪丸位于體后部中間。交配囊卵圓形,由1根大而彎曲的大刺和8根刺組成。卵巢單個,呈新月形,在睪丸之后。主要寄生于鯉、鯽及金魚。無眼點,在蟲體的中部,可見到胚胎,有時甚至可見到“連續四代”在8DB13/T1415—2011B.4.3鯇三代蟲(G.ctenopharyngodontisLing)主要寄生于草魚皮膚和鰓上。無眼點,蟲體較大,為0.33mm~0.57mm×0.09~0.15mm,兩端的前緣常各具有一尖刺狀的突起。B.5指環蟲指環蟲屬的主要特征:后吸器具7對邊緣小鉤,1對中央大鉤。聯結片存在,輔助片存在或缺失。體前端具眼點2對,具貯精囊,前列腺儲囊1對。主要致病種類有:B.5.1頁形指環蟲(DactylogyruslamellatusAchmerov)主要寄生于草魚鰓、皮膚和鰭。蟲體扁平,大小為0.192mm~0.529mm×0.072mm~0.136mm,具眼點及頭器各2對。B.5.2鳙指環蟲(DactylogyrusaristichthysLong&Yu)主要寄生于鳙魚鰓部。具7對邊緣小鉤,中央大鉤基部較寬,內外突明顯。聯結片略呈倒“山”字形,輔助片稍似菱角狀,左右兩部分較細長。B.5.3小鞘指環蟲(DactylogyrusvaginulatusTchang&Niu)主要寄生于鰱魚鰓上,為較大型的指環蟲,可達0.98mm~1.4mm×0.233mm~0.344mm。中央大鉤粗壯,全長0.054mm~0.066mm。B.5.4壞鰓指環蟲(DactylogyrusvastatorNybelin)9DB13/T1415—2011CC附錄C(資料性附錄)蟲體標本收集方法及保存C.1小瓜蟲、刺激隱核蟲C.1.1用4%~5%福爾馬林保存帶有蟲體的組織。C.1.2制備干片保存:將有病原體的含有物涂在載玻片上,空氣中干燥后進行染色(硝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西習語的翻譯》課件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到站作業72課件
- 2025年四川省達州市渠縣東安雄才學校中考二模語文試題
- 數據庫的相關概念課件
- 塑料件的修理方法與步驟陳勇課件
- 雙語列車長Bilingualconductor車票票價
- 水泥穩定土中心站集中廠拌法施工馬雪姣河北交通課件
- 鐵路旅客的服務期望鐵路旅客運輸服務課件
- 《GB 9078-1996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2025版)深度解析
- 餐廳裝修設計與施工合同范本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數學試卷及答案(武漢四調)
- GB 21258-2024燃煤發電機組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觀質量評定規程
- 醫療美容診所規章制度上墻
- 國際石油合作主要合同模式課件
- 花的生長過程課件
- 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工作檢查記錄
- TSG 81-2022 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安全技術規程
- 客戶生命周期管理理論分析報告(共17頁).ppt
- 事業單位同意報考證明
- 音調控制電路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