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1399-2011-高山杜鵑生產技術規程-河北省_第1頁
DB13-T1399-2011-高山杜鵑生產技術規程-河北省_第2頁
DB13-T1399-2011-高山杜鵑生產技術規程-河北省_第3頁
DB13-T1399-2011-高山杜鵑生產技術規程-河北省_第4頁
DB13-T1399-2011-高山杜鵑生產技術規程-河北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7.080B62DB13河北省地方標準DB13/T1399—2011高山杜鵑生產技術規程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DB13/T1399—2011前言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河北農業大學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河北農業大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芹、梁隱泉、張曉曼、孟慶瑞、李保會、杜紹華、朱玉菲、溫靜、王中華。IDB13/T1399—2011高山杜鵑生產技術規程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高山杜鵑(Rhododendronhybrides)盆花的品種選擇、種苗生產、成品花生產、病蟲害防治、質量分級標準、標識、包裝、運輸、檢疫等技術。本標準適用于河北省高山杜鵑盆花的設施生產。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8247.2-2000主要花卉產品等級第2部分:盆花3品種選擇應選擇適應性、抗性強,株型緊湊圓整、花色純正的品種,以保證盆花質量,并且要因地制宜的選擇品種。生產中常用品種見附錄B。包括組培室、育苗溫室及設備。育苗溫室可根據環境條件選用智能溫室或具備降溫、升溫、通風和遮光條件的日光溫室或塑料大棚??芍苣昵げ?,以7~10月為最佳時期。選擇品種純正,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植株作為母株。1DB13/T1399—2011采穗宜在早晨或傍晚進行,采切插穗的工具用75%的酒精消毒。從母株上選取木質部較成熟的當年生新枝作插條,剪成長7cm~10cm,頂端留2~3片葉,插條下端切口用刀削成馬蹄狀。插穗應隨剪隨插,若不能及時扦插,應放在低溫處保存。4.3.4扦插基質a)高山杜鵑扦插專用基質。b)腐殖土:黃沙:珍珠巖(3:1:2)的混合基質?;|的pH值維持在4~5之間。扦插前先用0.2%高錳酸鉀液對基質消毒滅菌。4.3.5扦插苗床準備將基質平鋪在苗床,厚度為15cm~20cm,輕壓整平,用噴水器慢慢向基質噴透水后,方可扦插。也可采用育苗穴盤盛裝基質。4.3.6扦插方法先將插穗基部在10%~15%的酒精中蘸一下,再速蘸ABT2號生根粉(生根粉中最好加入2%的福美雙或多菌靈殺菌劑)后扦插,扦插深度約為插穗長度的1/3,扦插密度為5cm×5cm。扦插完后馬上澆透水,并用1000倍的百菌清噴霧。4.3.7扦插后管理4.3.7.1光照控制扦插后在扦插床上覆蓋白色塑料薄膜,再覆蓋一層透光率為30%的遮陽網。當開始產生愈傷組織或開始生根時,可適當增加光照,早晚增加散射光。扦插初期,空氣濕度保持在80%~90%,基質濕度保持在30%~40%。并于每天早晨7點左右打開苗床上的塑料薄膜10min~20min進行通風。當開始產生愈傷組織或開始生根時,降低空氣濕度為70%~80%??芍苣耆〔?,但以3月下旬~4月上旬最佳。2DB13/T1399—20114.4.3培養基選擇4.4.3.1誘導分化培養基可選用1/4MS+蔗糖或白砂糖(30000mg/L~40000mg/L)+ZT3mg/L+NAA(0.1mg/L)+瓊脂(5000mg/L),其中激素的種類和用量要根據不同品種適當調整。培養基按配方配好后調整pH值至5.0~5.3,分裝入接種容器中,高壓滅菌(1.1個大氣壓121℃)20min,取出冷卻后待用。4.4.3.2增殖培養基可選用1/4MS+蔗糖或白砂糖(30000mg/L~40000mg/L)+ZT(0.5mg/L)+NAA(0.1mg/L)+瓊脂(8000mg/L),其中激素的種類、用量和瓊脂濃度要根據不同品種適當調整。4.4.3.3生根培養基可選用1/2MS+IBA0.5mg/L+AC0.5%,其中激素的種類和用量要根據不同品種適當調整,培養基中瓊脂濃度為8000mg/L左右。4.4.4外植體消毒先用自來水將所取材料沖洗干凈,然后用洗衣粉浸泡20min,用流水沖洗干凈,置于無菌工作臺上,用75%的酒精浸泡30s,后用無菌水沖洗2次,再用5%次氯酸鈉+0.1%的山梨糖醇溶液浸泡15min~20min進行外植體消毒,最后用無菌水沖洗干凈。4.4.5接種先將插穗基部在10%~15%的酒精中蘸一下,再速蘸ABT2號生根粉(生根粉中最好加入2%的福美雙或多菌靈殺菌劑)后扦插,扦插深度約為插穗長度的1/3,扦插密度為5cm×5cm。扦插完后馬上澆透水,并用1000倍的百菌清噴霧。當組培苗長出5~7條幼根,根長達到1.5cm時,將培養瓶拿到煉苗室,晴天條件下,不打開瓶口狀態下保持5d~7d,而后分別在松開、半開、完全打開瓶口狀態下各保持1d,光強超過10000lux需遮光處理,打開瓶口后要經常噴水保濕,煉苗過程中發現培養基有雜菌污染應及時進行消毒移栽。b)配制基質:可選用泥炭土:蛭石按2:1比例配制或腐殖土,每1m3基質加入75%百菌清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g進行滅菌。移栽時,先用清水洗凈苗體及根部的培養基,然后把大苗、小苗分開移栽到基質中,用手輕輕按實后澆透水,并覆膜保濕,同時用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1次,7d~10d后揭膜。3DB13/T1399—20114.4.8.3移栽后管理溫度保持在20℃~25℃,7d~10d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0%~90%,以后逐漸降低濕度,光照強度為5000lux~10000lux。移栽后每7d~10d用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1次。5成品花生產5.1生產設施現代化智能溫室或具備降溫、升溫、通風和遮光條件日光溫室或塑料大棚。5.2移栽定植5.2.1移栽定植時間每年10月~次年2月為最佳定植時間。5.2.2移栽定植基質a)高山杜鵑成品花栽培專用基質。b)配制基質:褐色苔泥炭:黑色泥炭:松針為2:1:2混合基質最好。也可選用松針土或草炭:珍珠巖或河沙:廄肥按5:3:2進行配制,用0.2%高錳酸鉀液消毒后備用。pH值為5.0~6.05.2.3移栽定植方法穴盤苗要經過2~3次移栽才能定植。第一次移栽宜采用盆徑為10cm~12cm的花盆,盆中基質不緊壓,要保持30%~40%的濕度。當根系在盆中長滿后,植株長到10cm~15cm高,有3~4個分枝時換盆,使用盆徑為16cm的花盆,一般需經2次換盆,最終定植在20cm~25cm的花盆中。植株應保證3~5個主要分枝,冠形勻稱。光照強度應控制在10000lux~20000lux范圍內。一般4~9月要遮陰.避免強光直射,通常選澆水遵循“見干見濕”的原則;施肥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在生長期、開花期適當增加肥水;冬季休眠、夏季生長緩慢時要控制肥水。有機肥采用腐熟的餅肥、骨粉等。在定植后1周,不需施用任何肥料,以后營養生長期施用氮:磷:鉀為10:52:10水溶性肥料,開花前和花期增施磷、鉀肥,氮:磷:鉀為5:11:26,施肥濃度以1000mg/L~1200mg/L為佳,每10d施肥1次。4DB13/T1399—20115.3.5整形修剪定植初期不要急于修枝,等生根發達后再修剪整形?;ê筮M行修剪,摘除殘花,剪去徒長枝、病弱枝、過密枝等。如果發現有偏冠現象,要及時進行拉枝調整,力求冠型緊湊圓整。5.3.6疏蕾為提高開花品質,通常在9~10月進行疏蕾。當花芽長到0.5cm大小時,通常每個枝條上保留1個主花芽,將其它多余的花芽摘除。5.4花期調控選擇經過休眠期花芽發育良好的杜鵑花植株,在目標花期前7周時,保持溫度15℃~20℃逐漸上升,到目標花期前5周時,需要進一步加溫,此后一直保持溫度在20℃~22℃,光照不足時需進行人工補光,補光的光源以鈉燈為好,在距植株2m的上方,每隔2m設置一盞補光燈,在目標花期前4~5周,每天5點~8點和17點~21點補光。在目標花期前3周,需要及時補光,如果遇到陰天或光照不足,要進行24h補光。催花期間空氣濕度保持在80%~90%,并每隔3d~5d噴灑1次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預防病害,晴朗無風的中午,在保證室溫的情況下,進行1h~2h通風。在花朵下層小花露色后,將高山杜鵑移至低溫環境中,保持溫度為15℃,空氣濕度為50%延遲開花,但低溫延遲花期一般不要超過10d。在上市前2d進行20℃~22℃的溫度處理,可保證花朵完全開放?;ㄆ谡{控期間1周轉盆1次,使植株均勻受光,防止偏冠。6病蟲害防治8.1標識必須注明盆花種類、品種名、花色、級別、裝箱容量、包裝日期、生產單位及產地等。8.2包裝一般采用木箱包裝,包裝箱的規格根據株形和花盆大小確定:凈高度以植株連盆高度再加上4cm~6cm為宜;內箱的長和寬以盆徑的倍數為計,但以一個人能方便搬運的尺寸、重量為宜。包裝箱兩側要打孔以利于通氣,包裝箱內要用卡板固定花盆。在花蕾發育完成還沒有顯色之前,將整株高山杜鵑連盆一起裝入專用塑料包裝袋,再放入木箱內,要特別注意禁止木箱倒立。包裝時,要注意不要碰撞花蕾。8.3運輸使用盆花專用運輸車,冬季運輸必須采用保溫車或加溫車。包裝好的產品整齊有序的放入車廂,切忌倒置和擠壓。5DB13/T1399—20118.4檢疫執行國務院一九九二年五月十三日修訂發布的《植物檢疫條例》及有關植物檢疫的相關規定。6DB13/T1399—2011AA附錄A(規范性附錄)高山杜鵑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防治對象根腐病危害部位及主要癥狀防治方法1.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植株抗病能力。2.每隔10d~15d噴施1次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的代森鋅500倍液,或用150倍的硫酸銅溶液灌根。主要侵染根部。癥狀:一般先從須根發病,圍繞須根基部形成紅褐色圓斑,病斑不斷擴大,逐漸蔓延到上部根區,使根變黑褐色腐爛,植株死亡。3.及時拔除病株燒毀。1.加強栽培管理,注意通風透氣,適當增施有機肥或鉀肥提高抗病力。主要危害莖。癥狀:通常發生在根莖部,染病后樹皮呈灰白色,后變褐腐爛,病灶會逐漸蔓延,致使嫩枝潰瘍或皺縮,葉片、頂芽變褐下垂壞死;嚴重時整個樹皮壞死,全株失水死亡。2.在5月份,每7d~10d用甲基拖布津200倍液涂抹主干1次。莖腐病3.發病初期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甲基拖布津1000倍液。主要發生在葉片上。癥狀:植株下部老葉最先發病,發病初期葉面出現紅褐色小斑,逐漸發展為圓形或多角形黑褐色病斑,發病后期病斑表面生出許多黑色或灰褐色霉點,嚴重時病斑連成片,致使葉片枯黃脫落。1.加強通風管理,并及時清除病株殘體和枯枝敗葉。2.合理搭配氮、磷、鉀肥的比例,適當增施有機肥。3.在高溫多濕季節及開花前后,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拖布津1000倍液倍液噴灑預防,每7d~10d噴灑1次,連續3次~4次。葉斑病主要危害嫩枝、嫩葉和花朵。發病初期出1.控制設施濕度,注意通風透光。白粉病3.及時拔除病株、清除病葉并集中燒毀。主要危害葉片。受害葉片表面呈現許多褐色小斑點,后全葉變為褐色,嚴重時葉片枯黃、脫落。蟲害發生期用0.2~0.3度石硫合劑與20%三氯殺螨醇乳劑2000倍液交替噴施。主要危害葉片。癥狀:成蟲或若蟲吸食葉片汁液,致使葉面出現針點狀白點,葉片逐漸失綠變白,葉背出現銹黃色,導致葉片早落。用50%的殺螟松2000倍液噴殺。1.設施要及時通風透氣。主要危害幼葉。受害幼葉葉面產生黃色斑2.發生初期或量少時,可人工捕捉。3.大面積發生時,多用50%的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殺。杜鵑粉虱點,葉背出現蓋狀黑色物,嚴重時葉片脫落。7DB13/T1399—2011BB附錄B(資料性附錄)高山杜鵑常用品種品種名稱主要特征及特性‘紅粉玉蝶’花大,猩紅色,花冠如穹頂狀。株型緊湊、枝葉密集,葉為深翠綠色。花深紅色,具黑斑。株型大小適中,葉暗綠色,葉脈較深,非常耐寒且耐熱,能耐-26℃低溫不落葉,抗病力強。‘紅粉佳人’‘粉金蝶’‘紫玲瓏’花粉紅色,邊緣為粉白色,具紅褐色的斑點。植株大小適中,株型舒展,葉為光亮的綠色。耐寒且耐熱,短期-23℃低溫不落葉,抗病力強?;ㄉ钭仙?,圓形花瓣向上挺立,花朵張開如蝶,喉部白色如星星狀,萼片上方具琥珀色大斑,枝葉長,葉深綠色?;ɡ偕罘奂t色,花開時為淡粉紅色。花大,每個花序具16~22朵花,花徑達22cm~25cm。株型優美,葉片革質,大而平展,深綠色,具光澤。植株生長勢及抗病力強,耐寒耐熱,短期-21℃下不落葉?!壅渲椤酃谲姟ɡ偕罘奂t色,花冠較平,玫瑰粉色,喉部漸淺。植株生長勢強,株型緊密,葉大而成簇。耐寒耐熱,短期-26℃低溫不落葉,抗病力強。‘粉冠博士’中國結’花大,玫瑰紫色,葉亮綠色,非常耐寒?;ㄉ罴t色,喉部顏色變淺,帶有白色的雄蕊,葉亮綠?;ㄉ钭霞t色,喉部較淺,有深紅色大斑,葉深綠色?;ǘ∠阕仙瑔位ɑ◤竭_6cm,漏斗狀,有棕色花紋。葉大,暗綠色。非常耐寒耐熱,短期-32℃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