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實驗中學11高二下學期文科歷史第周晚練_第1頁
肇慶市實驗中學11高二下學期文科歷史第周晚練_第2頁
肇慶市實驗中學11高二下學期文科歷史第周晚練_第3頁
肇慶市實驗中學11高二下學期文科歷史第周晚練_第4頁
肇慶市實驗中學11高二下學期文科歷史第周晚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出題:岑學先審核:徐脯強高二歷史文科第2周晚練班別:姓名:成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一、選擇題:(20題,每題4分,共80分)1、“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這一言論出自先秦時期的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2、戰國時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這句話反映的是()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3、“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這是啟蒙運動的口號。”康德對啟蒙運動的最大貢獻是A.提出思想自由B.強調人為中心C.倡導理性至上D.批判專制主義4、羅馬城內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贖罪。一天,馬丁?路德爬到中間,又突然退了下來,旁人問其原因,他的回答最有可能是()A.人生的價值在于追求幸福而非苦修B.人要勇于運用自己的理性,不能靠教會C.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 D.能否得到救贖是先定的,人無法改變5、“一切動植物繁殖得太快,以致自然界無力供養它們;因此每一代都有許多個在達到生殖年齡以前就死掉了.由什么來決定哪個將生存呢?當然,有幾分是純運氣,但是還有一個較為重要的原因。”達爾文認為這個“較為重要的原因”是物種能否()A.參加競爭B.適應環境C.取悅人類D.具有生命力6、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是()A.實行方國聯盟B.實行內服和外服制度C.受宗法血緣影響D實行分封制7、20世紀90年代,陜西章臺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書時加蓋了印章的泥塊),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鄲等郡名和藍田等縣名.這一發現可以印證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實B.出現了造紙業的事實C.實行了郡縣制度的事實D.用泥制陶的事實8、明朝中后期,出現江南農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農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現象。這說明()A、資本主義萌芽出現B、社會貧富分化加劇C、自然經濟解體D、商品經濟的繁榮9、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年-1918年)英軍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它采用了當時最先進的科技成果。以下哪一項不屬于當時最先進的科技成果:A、內燃機的發明與制造B、煉鋼技術的突破C、石油的廣泛運用D、蒸汽機技術的進步10、如果從近代化的角度考查鴉片戰爭后中國歷史的發展,洋務運動可以說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能說明這一結論的是()A、其目的是抵御列強侵略,維護民族獨立B、有限度地引起了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C、建立起三支近代化的海軍D、興辦新式學校,派遣留學生出國學習11、中國民族工業在近代經歷了產生、初步發展、進一步發展的“三次高潮”,他的不同點是()A、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以輕工業為主B、都推動了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C、一直受到中國反動政府的嚴厲限制D、始終受到外國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但又對外國資本主義有依賴12、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國貴族按“周禮”行事,學說統一的“雅言",促進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應起源于現在的()A.河南B.河北 C.陜西D.山東13、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嚴格的等級規定。考古顯示,戰國時期,秦國地區君王墓葬規模宏大,其余墓葬無明顯等級差別;在經濟發達的東方六國地區,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級差別明顯。這表明()A.經濟發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維系的關鍵 B.分封制中的等級規定凸顯了君主集權C.秦國率先消除分封體制走向集權統治 D.東方六國仍嚴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14、西周分封制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下列省、自治區中,其簡稱源自西周封國國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東、山西D.廣東、廣西15、梁啟超在論述中國古代專制政治發展時說:“專制權稍薄弱,則有分裂,有分裂則有力征,有力征則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則專制權高一度,愈積愈進。”從中國古代歷史整體來看,這一論述中可以確認的是()A.君主專制是維系統一的主要條件B.分裂動蕩是專制權力產生的前提C.專制程度隨著歷史進程而不斷加強D.武力奪取政權是專制制度的基礎16、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評價秦始皇廢封建、行郡縣說:“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縣制為“公天下"之開端,主要體現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屬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權C.制度法令的統一D.依據才干政績任免官吏17、唐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害弟,奪得皇位,歷來為史學家所非議。這是因為他違反了()A.內外服制度 B.分封制度C.宗法制度 D.禮制18、“分封制—郡縣制—郡國并行制-行省制”,這種演變說明了()A.封建中央集權制度下地方建制逐漸完善B.中國古代一直在著力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C.高度集權的政治制度逐漸瓦解D.古代中國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漸完善19、易中天在《帝國的終結》中說:“秦,雖死猶存,它亡得悲壯。”從政治上看,“秦,雖死猶存”主要是指()A.統一度量衡、貨幣B.開創皇帝制度C.建立三公九卿制D.統一國家、建立中央集權制20、“諸侯惟得衣食稅租,不與政事”的現象發映了()A.君主專制的削弱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權的加強D.分封制的鞏固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一天之生人,一視無私,而有富貴貧賤、愚智壽夭、安樂患難、諸夏夷狄之萬殊迥別,惟有因之而已。譬如草木,美種而壯良者,天則繁殖之;惡種而微弱者,天則剪覆之也。……然太平之法、大事之道,固預為燦陳,但生非其時,有志未逮耳。進化之理,有一定之軌道.不能超度。既至其時,自當變通.——康有為《中庸注》(1901年)材料二吾儕(同輩)不可謂中國不能共和,如謂不能,是反夫進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價也。且世界立憲,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稱為真立憲。同一流血,何不為直截了當之共和,而為此不完不備之立憲乎?語曰:“取法于上.僅得其中。"擇其中而取法之,是豈智者所為耶?鄙人愿諸君于是等謬想淘汰潔盡,從最上之改革著手,則同胞幸甚!—-《孫中山在東京留學生歡迎會上的演說》(1905年)材料三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中國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羅萬象,無日不在演進之途,萬無保守現狀之理;特以俗見拘牽,謂有二境,……以人事之進化言之,篤古不變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進之民,方興未已;存亡之數,可以逆睹。……固有之倫理、法律、學術、禮俗,無一非封建制度之遺,持較皙種之所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遲,幾及千載;尊重廿十四朝之歷史性,而不作改進之圖,則驅吾民于二十世紀之世界以外,納之奴隸牛馬黑暗溝中而已,復何說哉!-—陳獨秀《敬告青年》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康有為設想的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式是什么?(4分)(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孫中山為什么說要從“最上之改革著手"的原因.(4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陳獨秀認為中國應作何“改進"?其理由是什么?(6分)(4)綜合上述材料,三位思想家政治主張中共同的理論基礎是什么?(2分)這一理論對近代中國產生什么深遠影響?(4分)高二歷史文科第2周晚練參考答案12345678910CDCCBCCDDB11121314151617181920CCCCCDCDDC二、(1)主張循序漸進的發展;進行改革,實行君主立憲制(4分)(2)共和體制符合進化的公理;共和制是更完備的政體;維新思想已被實踐證明沒有成功(4分,答對兩點就可以)(3)變革思想,宣傳民主科學(2分)只有變革中國才能發展,否則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國傳統文化都不可取(4分)(4)進化論思想(2分)成為近代中國救亡圖存和批判封建專制主義的理論根據和思想武器;促進了中國近代化歷程。(4分)高二歷史文科第2周晚練參考答案12345678910CDCCBCCDDB11121314151617181920CCCCCDCDDC二、(1)主張循序漸進的發展;進行改革,實行君主立憲制(4分)(2)共和體制符合進化的公理;共和制是更完備的政體;維新思想已被實踐證明沒有成功(4分,答對兩點就可以)(3)變革思想,宣傳民主科學(2分)只有變革中國才能發展,否則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國傳統文化都不可取(4分)(4)進化論思想(2分)成為近代中國救亡圖存和批判封建專制主義的理論根據和思想武器;促進了中國近代化歷程。(4分)高二歷史文科第2周晚練參考答案12345678910CDCCBCCDDB11121314151617181920CCCCCDC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