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CM 1124-2018 中醫神志病臨床診療指南 腦鳴_第1頁
T-CACM 1124-2018 中醫神志病臨床診療指南 腦鳴_第2頁
T-CACM 1124-2018 中醫神志病臨床診療指南 腦鳴_第3頁
T-CACM 1124-2018 中醫神志病臨床診療指南 腦鳴_第4頁
T-CACM 1124-2018 中醫神志病臨床診療指南 腦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神志病臨床診療指南腦鳴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34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提出。本標準由中華中醫藥學會神志病分會歸口。本標準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負責起草,黑龍江神志醫院、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深圳市中醫醫院、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遼寧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參加起草。5中醫神志病臨床診療指南本標準適用于腦鳴的診斷和治療。本標準不適用于耳鳴的診斷和治療。2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一種常見的形神失和類神志病。臨床以自覺腦內異響,輕如風吹氣鳴、蜂鳴或蟲蛀鳴響,重如雷轟,持續難忍為主要特征。3診斷與鑒別診斷患者自覺腦內異響,輕如風吹氣鳴、蜂鳴或蟲蛀鳴響,重如雷轟,持續難忍,甚則煩躁不安,坐臥不顱腦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及核磁共振成像(MRI),可發現引起腦鳴的結構性損害病變。DSM-IV臨床定式訪談(SCID)、簡明國際神經精神訪談(MINID)、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MMPD對腦鳴的診斷有參考作用。腦鳴應與耳鳴作出鑒別。64.3濕熱上壅證腦鳴頭痛,頭重如裹,眩暈,嘔惡納呆,或異生腫物。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4.4肝火上擾證腦鳴如風雷聲,每遇惱怒為甚,伴頭痛眩暈,目紅面赤,口苦咽干,或夜寐不安,煩躁不寧,或脅痛,大便秘結,小便黃。舌質紅,苔黃,脈弦數有力。5治療5.1治療原則腦鳴當以調理臟腑陰陽,通絡開竅為原則。實證瀉其有余,如清熱化濕,清肝瀉火;虛證宜補其不足,如補心健脾,填精益髓。在此基礎上醒腦開竅調神,消除緊張焦慮,保持情志舒暢。5.2分證論治5.2.1髓海空虛證5.2.1.4加減:干咳少痰者,加百合;夜熱骨蒸者,加地骨皮;小便不利不清者,加茯苓。5.2.2心脾兩虛證5.2.2.1治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5.2.3濕熱上壅證5.2.3.2方藥:內疏黃連湯(《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加減。5.2.4肝火上擾證75.3.1.2艾灸:艾灸百會3壯,每日1次。5.3.3.1活力蘇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1次~3次,口服,或遵醫囑。用于髓海空虛證、心脾兩虛證。5.3.3.2復方刺五加顆粒:每次1袋,每日2次,5.3.3.3刺五加膠囊:每次2粒~3粒,每日3次,口服,或遵醫囑。用于髓海空虛證、心脾兩虛證。6結局(預后)大部分腦鳴患者經過積極治療,適當護理,多能獲得痊愈。部分重癥腦鳴患者,尤其是中老年虛證7禁忌證與慎用證應用本標準時應先明確診斷,本標準不能應用于除腦鳴外的其他疾病,如:耳鳴。8[4]李鈺.腦鳴與耳鳴辨治[J].山東中醫雜志,2016,35(11):998-1000[5]周延生.中醫辨治腦鳴的臨床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5,34(7):33-34[6]李克東.加減益氣聰明湯治療腦鳴46例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5,11(8):105-106[7]包安,楊白燕.針刺治療腦鳴30例[J].針灸臨床雜志,2014,30(8):33-34[8]金華鋒,單紅梅,李銳朋,等.補腎健脾法治療腦鳴45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2014,46(4):[9]師會,董雯.補腎活血法治療腦鳴30例[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4):42[10]曹德峰,郝冬琳,許元豐.醒腦靜注射液治療腦鳴28例療效觀察[J].吉林中醫藥,2012,32[11]田俊清.中醫辨治腦鳴40例[J].河南中醫,2012,32(11):1475-1476[12]王麗慧,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