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地方標準《甘蔗健康組培苗機械移栽技術規程》編制說明一、項目來源1、任務來源: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關于下達2022年廣西地方標準制修定項目計劃的通知”,我院申報的“甘蔗健康組培苗機械移栽技術規程”已獲立項(2022年廣西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表序號2022-1016)。2、主要負責起草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3、主要起草人和項目參加人員: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為劉麗敏、何為中、劉紅堅等項目參加人員劉麗敏高級農藝師甘蔗生產廣西農科院負責項目立項申報、資料收集、主筆起草標準、意見收集、修改和主持驗證試驗,標準實施。何為中研究員甘蔗生產廣西農科院參加標準起草、意見收集、修改、主持驗證試驗。劉紅堅高級農藝師甘蔗栽培廣西農科院參加標準起草、意見收集、修改、主持驗證試驗。黃永才助理研究員甘蔗栽培廣西農科院參加標準起草、驗證試驗。楊翠芳助理研究員甘蔗栽培廣西農科院參加標準起草、意見收集、修改、主持驗證試驗。周珊助理研究員甘蔗栽培廣西農科院參加標準起草、驗證試驗,標準實施推廣。高軼靜研究員甘蔗栽培廣西農科院參加標準起草、驗證試驗,標準實施推廣。羅亞偉副研究員甘蔗栽培廣西農科院參加標準起草、驗證試驗。李傲梅助理研究員甘蔗植保廣西農科院參加標準起草、驗證試驗。張榮華副研究員甘蔗生產廣西農科院參加驗證試驗。劉俊仙副研究員甘蔗生產廣西農科院參加驗證試驗。黃杏副研究員甘蔗生產廣西農科院參加驗證試驗。譚宏偉研究員甘蔗生產廣西農科院參加驗證試驗。梁闐副研究員甘蔗生產廣西農科院參加驗證試驗。二、項目背景及目的意義甘蔗是我國主要的糖料作物。它的種植區域集中在南方,其中,廣西是我國甘蔗種植面積最大的省,2020年廣西甘蔗產量7412.47萬噸,占全國甘蔗總產量的近70%。目前甘蔗生產品種單一,退化嚴重,推廣甘蔗健康種苗的種植可以使甘蔗恢復種性,提高單產,加快新品種推廣速度。目前甘蔗生產品種單一,退化嚴重,推廣甘蔗健康種苗的種植可以使甘蔗增產20%~40%,蔗糖份提高0.5%左右。但目前,甘蔗健康種苗種植面積占全區總面積5%不到,主要一個原因是因為種植成本高。健康種苗種植大部分都是人工種植,人均種植面積不足0.5畝/天,平均一畝地人工種植花費為200-300元。據日本沖繩農業研究中心的生產試驗結果,機械種植實生苗面積為15畝/臺.天。機械化種植健康種苗可以有效的降低種植費用,提高生產效率,但全區的機械化種植面積不到1000畝。為了減少人工費用,降低生產成本,甘蔗健康種苗種植實行機械化勢在必行。甘蔗健康種苗種植需要進行犁耙地,開溝、種植、覆土、澆水等多道工序。目前甘蔗實現機械化種植存在以下問題:甘蔗種植經營土地分散,地塊規劃整治不理想,不能滿足大型機器作業的要求。從事機械作業的行業和人員較少,推廣范圍過大,后勤服務未跟上。缺少行業標準,沒有統一的種植要求,各地種植規格不一,種植的行距不均,對甘蔗的機械化作業造成影響。所以,為增加廣西甘蔗的產量,保障廣西甘蔗種植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高廣西甘蔗在全國市場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推廣甘蔗健康組培苗機械化移栽技術,加快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帶動蔗農脫貧致富,制定團體標準《甘蔗健康組培苗機械移栽技術規程》,通過標準來統一規范廣西甘蔗健康種苗機械化種植技術,建立健全廣西甘蔗生產種植標準化體系,對持續提升廣西甘蔗的種植技術水平,推動廣西甘蔗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三、項目編制過程(一)成立標準編制工作組地方標準《甘蔗健康組培苗機械移栽技術規程》項目任務下達后,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成立了標準編制工作組,起草單位制定了起草編寫方案與進度安排,明確任務職責,確定工作技術路線,開展標準研制工作。具體標準編制工作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相關人員組成標準編制工作組。編制工作組下設三個組,分別是資料收集組、草案編寫組、標準實施組。資料收集組負責國內外有關甘蔗健康組培苗機械化移栽技術的文獻資料的查詢、收集和整理工作,查閱前人對甘蔗健康種苗機械化移栽技術的研究情況和目前科學界對甘蔗健康種苗機械化移栽的研究進展。草案編寫組負責起草標準草案、征求意見稿和標準編制說明、送審稿及編制說明的編寫工作,包括后期召開征求意見會、網上征求意見,以及標準的不斷修改和完善。(二)收集整理文獻資料標準編制工作組收集了國內有關甘蔗機械化移栽技術相關文獻資料。主要有:GB/T29007甘蔗地深耕、深松機械作業技術規范NY/T499旋耕機作業質量NY/T1646甘蔗深耕機械作業質量NY/T1796甘蔗種苗NY/T2845深松機作業質量DB45/T1722甘蔗種植機技術條件(三)研討確定標準主體內容標準編制工作組在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研究之后,2022年8月,標準編制工作組召開了標準編制會議,對標準的整體框架結構進行了研究,并對標準的關鍵性內容進行了初步探討。經過研究,標準的主體內容確定為界定了甘蔗健康組培苗的術語和定義,規定了適應地形地塊、宜機化整理整治、機械耕整地,甘蔗健康組培苗種苗要求、作業要求、移栽作業、作業后管理等。(四)調研、形成征求意見稿、送審稿2022年8-12月,標準起草工作小組進行了廣泛實地調研工作,查閱了大量的國內外文獻資料,對甘蔗健康組培苗機械化移栽技術的前人研究成果進行系統總結。形成了標準的基本構架,對主要內容進行了討論并對項目的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安排。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之上,通過理清邏輯脈絡,整合已有的參考資料中有關甘蔗健康組培苗機械化移栽的技術要求,并結合甘蔗健康組培苗機械化移栽實際要求的基礎上,按照簡化、統一等原則編制完成廣西地方標準《甘蔗健康組培苗機械移栽技術規程》(草案)。標準起草工作組深入區內涉及廣西健康組培苗機械化移栽基地,針對健康組培苗機械化移栽情況進行分組實地調研學習。通過實地調研,掌握各地方關于健康組培苗機械移栽的具體技術要求。并實際征求意見,通過收集反饋了大量意見,標準編制工作組多次召開會議,對標準草案進行了反復修改和研究討論。進一步討論完善標準草案,形成廣西地方標準《甘蔗健康組培苗機械移栽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和(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2023年1月-6月,標準編制工作組向廣西壯族自治區標準技術研究院、廣西大學、廣西農機研究院、廣西昌菱農場、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單位專家征求廣西地方標準《甘蔗健康組培苗機械移栽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意見(具體意見詳見征求意見處理匯總表)。標準起草單位根據意見反饋情況進行研究,討論修改,并結合生產實際,最終編制完成廣西地方標準《甘蔗健康組培苗機械移栽技術規程》(送審稿)、編制說明及其征求意見匯總表。四、標準制定的原則和依據(一)制定原則1、實用性原則本文件是在充分收集相關資料和文獻,分析甘蔗健康組培苗機械移栽技術當前現狀,調研甘蔗健康組培苗機械移栽市場情況,在現有國家、行業標準相關甘蔗機械移栽技術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多年的甘蔗種植技術經驗、試驗而總結起草的,符合當前甘蔗健康組培苗機械移栽的方向與市場需求,有利于行業的長遠發展,有利于提高廣西甘蔗種植質量和作業效率,提高農民經濟效益,對推動我區甘蔗產業健康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脫貧,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2、協調性原則本文件編寫過程中注意了與甘蔗健康組培苗機械移栽技術相關法律法規的協調問題,在內容上與現行法律法規、標準協調一致。3、規范性原則本文件嚴格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編寫本標準的內容,保證標準的編寫質量。4、前瞻性原則本文件在兼顧當前區內甘蔗健康組培苗機械移栽現實情況的同時,還考慮到了甘蔗產業快速發展的趨勢和需要,在標準中體現了個別特色性、前瞻性和先進性條款,作為對廣西甘蔗機械移栽技術發展的指導。(二)標準主要內容及依據來源1.標準主要內容廣西地方標準《甘蔗健康組培苗機械移栽技術規程》主要章節內容包括:界定了甘蔗健康組培苗的術語和定義,規定了適應地形地塊、宜機化整理整治、機械耕整地,甘蔗健康組培苗種苗要求、作業要求、移栽作業、作業后管理等。2.主要依據(1)術語和定義主要依據NY/T1796中對甘蔗種苗的相關描述而得來。(2)適應地形地塊及地區主要根據甘蔗移栽機作業對地形要求,同時參考農業部辦公廳關于甘蔗生產機械化技術指導意見中有關于全程機械化模式所適應地形地塊及地區的要求,結合廣西地區的實際地形地貌,明確了適合甘蔗健康種苗機械化種植的地形地塊條件以及地區。(3)宜機化整理整治主要依據NY/T3889甘蔗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規范相關規定。(4)機械耕整地主要依據NY/T3889甘蔗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規范相關規定。(5)甘蔗健康組培苗種苗要求依據NY/T1796中種苗質量的要求及結合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豐富的甘蔗健康種苗生產與科研試驗和移栽機器規格數據,明確了甘蔗健康組織苗種苗規格、起苗、運輸及移栽要求。(6)作業要求依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甘蔗研究所豐富的甘蔗健康種苗生產與科研試驗及調研期間多位豐富經驗的專家、種植戶、操作人員提供的數據而得。(7)作業后管理依據生產經驗獲得。(8)牽引動力及甘蔗移栽機要求依據甘蔗移栽機使用說明中的相關要求獲得。(三)國內同類標準制修訂情況及與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關系經查閱,目前無相關的國家標準;相關的行業標準、地方標準:NY/T3889甘蔗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規范、DB53/T364-2011甘蔗機械化生產技術規范。但二者主要針對的是甘蔗種莖的全程機械化生產,均不是明確具體針對甘蔗種苗機械化種植工作做出重點、精細的要求,不能有效指導甘蔗健康種苗機械化種植工作,本標準強調的是甘蔗健康種苗(經脫毒處理的組培缽苗)的機械化種植,僅適用于如何機械化栽種甘蔗種苗。主要條款的說明(一)適應地形地塊及地區適宜廣西桂中南、桂東南平地、丘陵地區。適宜在廣西桂中南、桂東南坡度在13°以下且地塊長度200m以上的甘蔗生產基地中實施甘蔗健康種苗機械化種植。原因是坡度太大的地形甘蔗移栽機在實際操作中種植機無法勻速種植,可能造成突然加大油門而導致缺苗率增加,降低種植質量,另外坡度太大,機械作業的穩定性降低,作業難度大,而選擇大面積地塊(長度200m以上)有利于甘蔗移栽機的種植作業,提高作業效率和質量。(二)宜機化整理整治主要包括地塊改造、撿石埋石、平地、灌排溝渠。在參考DB45/T××甘蔗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規范中有關于宜機化整理整治的部分內容要求的基礎上,同時依據甘蔗機械化種植的實地作業經驗以及廣西農科院甘蔗研究所到多個甘蔗機械化種植現場進行實地調研考察的情況,明確了適宜機械化種植的地塊整理整治要求。其中地塊改造依據甘蔗移栽機對移栽作業地塊的要求,田間道路與田塊鄰近路邊外的高度差≤10cm,并且在地塊與道路交接部位(路肩)應呈斜坡狀。為滿足大中型農業機械進出方便,田間道路與地塊高差太大移栽機難以進入地塊,進入地塊時易損壞機械部件甚至發生翻車等事故。改造后蔗地宜為連片面積13hm2以上,單幅地塊為長方形或類似長方形,長度在200m以上,寬度在25m以上。改造后地塊最大坡度<13°;地勢平緩,坡度≤5°,種植帶宜以等高線走向,這是因為等高種植可以減輕雨水對坡上土壤的沖刷而導致的土壤流失、肥力下降,一般當坡度大于3°且小于7°時,采用等高種植;地塊內殘留纖維狀物和秸稈長度應≤10cm。撿石埋石明確了撿石后地表20cm以內無粒徑大于4cm的碎石、樹兜,影響機械作業。地塊整治中清理出的礫石在耕地外進行集中處理和利用。平地明確了平地后地塊表面局部應平整,無坑洼,無地表起伏,每米內地表高差≤10cm。主要是考慮達到適合機械化種植的地形地塊的平整度要求。灌排溝渠要求溝渠布置應與地塊道路布置相結合,根據地塊坡向和相鄰地塊排灌水流向合理布局。溝渠修建應兼顧農業機械通行需要,少開或淺開廂溝。這是為了便于甘蔗種植時淋灌用水,同時有利于雨期積水的排除,甘蔗不耐澇,蔗田積水會引起爛根,需及時排水。(三)機械耕整地機械化整地主要包括深耕/深松、碎土耙地和旋耕。在參考DB45/T××甘蔗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規范耕整地的部分內容的基礎上,結合甘蔗移栽機的使用要求以及廣西農科院甘蔗研究所對甘蔗機械化種植技術的多年研究試驗經驗和到甘蔗機械化種植現場指導考察情況,確定了深耕/深松、耙地和旋耕的要求。其中深耕/深松明確了應根據具體情況搭配運用耕翻、耙地、松土、旋耕等組合作業方式。深耕深度在35cm~40cm,深松深度在45cm~50cm。依據是旱地甘蔗種植標準對整地的質量要求。作業條件、作業路線和作業要求按GB/T29007相關要求進行。作業時機應在前茬作物收獲后,適時滅茬,在土壤宜耕期內作業。坡地作業方向應與坡向垂直,盡可能沿等高線作業。深耕深松宜2~3年進行一次,甘蔗深耕機械作業質量應符合NY/T1646的要求;深松機械作業質量應符合NY/T2845的要求。主要考慮到加深耕作層,為甘蔗種苗的生長提供適宜的植床,同時促進土壤中的水、肥、氣、熱互相協調,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耙地明確了先重耙,破碎垡片,后輕耙平地。耙地宜橫向、縱向交錯進行,目的是為達到更好的碎土、滅茬效果。耙地時相鄰兩行間應有10cm~20cm的重疊量,目的是避免漏耙。重耙耙深16cm~20cm,輕耙耙深10cm~12cm。為保證種植土壤達到要求,適合甘蔗種苗的生長,作業耕深≥30cm,作業深度相對誤差≤10%,作業深度穩定性≥80%,碎土率≥55%,耙茬率≥80%,無漏耙。確保機械作業正常進行和質量達到要求。旋耕明確了采用旋耕機進行旋耕,旋耕碎土深層≥15cm,表面土粒大小≤3cm,目的是為確保土層細碎疏松,利于甘蔗種苗的根系伸展。旋耕作業要求應符合NY/T499的要求。(四)甘蔗健康組培苗種苗要求主要包括種苗規格、起苗、運輸、移栽。起苗前3d~5d,噴施殺蟲劑防大田種植螟蟲蛀食導致枯心,提高甘蔗健康種苗移栽后的存活率;取苗前將脫毒組培苗先用水淋濕,其營養塊濕度:含水率≤45%,保證種苗生長所需水分,有利于根系的分蘗生長,但過多的水分易造成爛根,土壤濕度太大,粘性強,導致苗粘在機械表面而不自由落入種植溝,導致種植作業失敗,作業質量下降和效率降低,故對營養塊含水率≤45%作出規定。再進行剪苗處理,將種苗的上端部分葉子剪掉,保證從種苗基部至上部葉子尾端的株高為20cm~30cm(含育苗營養塊)。育苗營養塊直徑不應超過5.5cm;營養塊變形長邊不應超過6cm。種苗應挺實,移栽時作物不能彎曲、下垂。脫離營養塊的裸苗和無苗的營養塊,不應用于種植。剪苗處理主要一是為了減少種苗的水分蒸發,二是機械作業要求,株高20cm~30cm是根據試驗結果和機械參數而定的,營養塊直徑不應超過5.5cm,變形長邊不應超過6cm以及對裸苗的篩選和要求,都是為了避免移栽時出現漏苗、傷苗、倒伏等情況,保證作業質量。運輸時間太長,組培苗會因高溫或者失水過多而損傷組培苗,造成種苗葉片變黃,生長活力低,影響種植成活率。實際操作中種苗運輸不超過24小時的,不影響成活率。運輸到地頭要遮陽,不遮陽完全暴露在太陽下會照成種苗失水快,萎蔫。因此要盡快進行移栽種植。作業要求主要包括移栽機要求、移栽溫度要求、技術參數要求。1.甘蔗移栽機要求依據甘蔗移栽機使用說明中的相關要求,明確了對于牽引式或懸掛式甘蔗移栽機,宜使用120馬力及以上的拖拉機作為牽引動力,拖拉機最小懸掛重量3t。由于廣西地區多為有一定坡度的的地形地塊,經實踐驗證,120馬力以下的拖拉機動力不足,作業質量不佳,且效率低下,故宜使用120馬力以上的。牽引動力應裝配有北斗農機自動導航系統,為提高農機導航精度,應在甘蔗移栽機作業時使用北斗地基或星基增強系統。這是考慮到廣西山體較多,為避免受山體、天上衛星的影響導致導航不準確,保障作業質量。應具有噴淋裝置,為保障作業質量,機械化移栽的種苗各方面質量良好。甘蔗移栽機應符合DB45/T1722的要求。其作業性能指標見表1。表1甘蔗移栽機作業性能指標項目名稱性能指標說明吊杯式栽植機漏栽率%≤51)采用適合栽植的種苗進行試驗;栽植深度為h,單位為cm;為合格重栽率%≤4倒伏率%≤7傷苗率%≤5露苗率%≤5栽植合格率%≥90株距變異系數%≤15栽植深度合格率%≥75純工作小時生產率hm2/h≥0.25綜合考慮作業質量和作業安全,參照甘蔗移栽機使用說明書中有關機手和輔助人員的要求,甘蔗移栽機作業工作應由1名機手和必要的輔助人員完成。對機手應經過農機駕駛操作培訓,持有有效的駕駛證,不應在酒后、患病、過度疲勞情況下操作,作業時應確保工作區域不存在安全隱患的其他人或物體等作出了要求,以及對輔助人員作業時的衣著等作出了要求。2.移栽時機要求地塊土壤濕度要求:含水率≤25%,原因主要是土壤濕度太大,機械耕地碎土時易粘結成團,同時也不利于甘蔗種苗的種植。3技術參數要求行距1.2m~1.4m,這是依據甘蔗移栽機的可調節行距范圍來定的,同時結合種植經驗,行距1.2m~1.4m適合甘蔗的生長。株距45cm~60cm,這是甘蔗健康種苗種植獲得豐產和穩產的種植密度條件,45cm~60cm的株距有利于甘蔗種苗的生長。分蘗強品種株距60cm,分蘗弱的45cm,每667m2用苗1000~1200株,這是按照所定的行距、株距計算得到的適種數量。(六)移栽作業主要包括作業準備及流程。機械檢查與調整、首次使用前磨合及田間作業。主要依據甘蔗移栽機使用說明書中所給出的種植方法及實際種植作業的情況,在正式開始作業之前需要進行機械檢查與調整,確保機械各裝置部件狀況良好。其次進行首次使用前磨合,磨合前做好懸掛連接、緊固件、轉動件、各部位潤滑狀態的檢查,接著啟動甘蔗移栽機試運轉,磨合中檢查有無異常響聲等。田間作業包括運轉前的檢查、甘蔗移栽機試運轉、作業準備、開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八單元 海水中的化學 第一節 海洋化學資源教學設計設計(pdf)(新版)魯教版
- 人教統編版第23課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教案配套
-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課文 310 端午粽第2課時教案設計
- 人教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三單元《在集體中成長》教學設計
- 初中語文22 偉大的悲劇教案設計
- 車間包裝員工行為規范
- 2024內蒙古自治區民航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招聘1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美版七年級上冊美術3《大家動手做條龍》教學設計
- 人教版(三起)(2001)三年級上冊《第1課 信息和信息技術》教學設計
- 2024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發布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四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 語文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3年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及答案1套
- 湖南省2025屆高三“一起考”大聯考(模擬二)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
- 2024年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陜西辦事處招聘筆試真題
- 商業地產項目整體經營方案
- 旅行社代訂業務合同模板
- 2025年4月自考13887經濟學原理中級押題及答案
- 2025廣東廣州市花都區恒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招聘項目用工人員16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琴行規章制度
- 醫療大數據平臺的運營管理策略
- 醫院內部控制崗位職責與流程優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