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理工大學互換性原理與測量期末考試復習題_第1頁
青島理工大學互換性原理與測量期末考試復習題_第2頁
青島理工大學互換性原理與測量期末考試復習題_第3頁
青島理工大學互換性原理與測量期末考試復習題_第4頁
青島理工大學互換性原理與測量期末考試復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互換性原理與測量復習題

溫馨提示:本試題僅供備考復習使用。

查題方法:復制部分試題題干,使用查找功能找到對應試題(查找快捷鍵:Ctrl+F)o

一、判斷題

1.凡裝配時要進行附加修配或輔助加工的,該零件不具有互換性。()答

案:對

2.公差可以說是允許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答案:錯

3.使用的量塊數越多,組合出的尺寸越不準確。()

答案:對

4.國家標準規定,孔只是指圓柱形的內表面。()

答案:錯

5.千分尺的設計符合“阿貝原則”。()

答案:對

6.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軸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答案:錯

7.基軸制過渡配合的孔,其下偏差必小于零。()

答案:對

8.基本偏差a?h與基準孔構成間隙配合,其中h配合最松。()

答案:錯

9.某零件的對稱度公差要求是0.05mm,若測得實際對稱面與理想中心面的差

值為0.03mm,則該項指標合格。()

答案:錯

10.若已知03On7的基本偏差為+0.015mni,姆0N7的基本偏差一定是-0.015mm。

()

答案:錯

11.標準偏差可以作為表征各測得值的精度指標。()

答案:對

12.某平面對基準平面的平行度誤差為0.05mm,那么這平面的平面度誤差一定

不大于0.05mmo()

答案:錯

13.對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狀公差要求時,形狀公差值應大于位

置公差值。()

答案:錯

M.尺寸公差與形位公差采用獨立原則時,零件加工的實際尺寸和形位誤差中有

一項超差,則該零件不合格。()

答案:對

15.作用尺寸是由局部尺寸和形位誤差綜合形成的理想邊界尺寸。對一批零件來

說,若已知給定的尺寸公差值和形位公差值,則可以分析計算出作用尺寸。

()

答案:錯

16.零件幾何參數誤差的允許范圍叫做公差,它包括尺寸公差,形狀公差,位置

公差和角度公差。)

答案:對

17.幾何量的檢驗是確定冬件幾何參數是否在規定極限范圍內,作出合格性判斷,

且給出具體數值。()

答案:錯

18.量塊是沒有刻度的,截面為矩形的平面平行的端面量具,它可以按'級”和“等”

使用。()

答案:對

19.絕對誤差是沒有單位的,它是用于表征相同大小的被測量件的測量精度。

()

答案:錯

20.相對誤差是一個無量綱的數值,通常用百分數表示。()

答案:對

21.千分尺的設計符合“阿貝原則”。()

答案:對

22.實際尺寸為被測量件的真值。()

答案:錯

23.極限尺寸是指一個孔或軸允許的尺寸的兩個極端,實際尺寸應位于其中,絕不

能超過極限尺寸。()

答案:錯

24.基本偏差是指在極限與配合制中,確定公差帶相對于零線位置的那個極限偏差,

可以為上偏差也可以為下偏差。()

答案:對

25.公差值可以為零、負值和正值。()答案:錯

26.基本偏差a?h與基準孔構成間隙配合,其中h的基本偏差數值為零,它是最

緊的間隙配合。()

答案:對

27.某平面對基準平面的平行度公差為0.05mm,那么該平面的平面度公差一定不

大于0.05mmo()

答案:對

28.光滑量規通規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極限尺寸。()

答案:錯

29.滾動軸承配合,在圖樣上只須標注軸頸和外殼孔的公差帶代號。()

答案:對

30.國標對平鍵鍵寬、釉槽寬及輪轂槽寬均規定了3種公差帶。()

答案:錯

二、單項選擇題

1.下列測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

A)真值為40mm,測得值為40.02mmB)真值為40mm,測得值為39.95mm

0真值為100mm,測得值為99.5mmD)真值為lOOmm,測得值為100.03mm

答案:D

2.下列配合零件應選用基孔制的有()

A)滾動軸承外圈與外殼孔B)同一軸與多孔相配,且有不同的配合性質

O滾動軸承內圈與軸D)軸為冷拉圓鋼,不需再加工

答案:C

3.下列尺寸中,不屬于設計時給定的有()

A)基本尺寸B)最大實體尺寸C)體內作用尺寸D)最小實體實效尺寸

答案:C

4.公差值前不應加注符號“的有()

A)任意方向的直線度公差B)空間中,點位置度公差

O某軸線相對于基準平面的垂直度公差D)某平面相對于基準軸線的垂直度

公差

答案:D

5.可以綜合控制螺紋中徑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是()

A)中徑公差B)螺距公差C)小徑公差D)牙型半角公差

答案:A

6.國標對平鍵的鍵寬規定了()種公差帶

A)IB)2C)3D)4

答案:A

7.光滑極限量規的設計應遵守()

A)包容要求B)泰勒原則C)阿貝原則D;獨立原則

答案:B

8.與V表示()

A)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為3.2即1。

B)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粗糙度,Rz的上限為3.2固1。

D)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粗糙度,Rz的最大值為3.

E)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為3.2即1。

答案:A

9.下列場合應選用基孔制配合的是()。

A)滾動軸承外圈與外殼孔B)同一軸與多孔相配且有不同的配合性質

C)滾動軸承內圈與軸D)軸為冷拉圓鋼不需再加工

答案:C

10.綜合控制螺紋中徑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珀偏差的是()o

A)中徑公差B)螺距公差C)小徑公差D)牙型半角公差

答案:A

11.產7表示()。

A)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為3.2即]

B)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粗糙度,Rz的上限值為3.2即1

0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粗糙度,Rz的最大值為3.2即1

D)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值為3.2即)

答案:A

12.齒厚偏差主要影響齒輪副的()。

A)傳動準確性B)傳動平穩性

C)承載能力D)齒側間隙

答案:D

13.光滑極限量規的設計應遵守()。

A)包容要求B)獨立原則C)阿貝原則D;泰勒原則

答案:D

三、多項選擇題

1.一般情況下,下列哪種屬于不完全互換()

A)滾動軸承的外圈的內滾道與滾動體的互換BJ滾動軸承的內圈的外滾道與

滾動體的互換

C)滾動軸承的外圈的外徑與機殼孔的互換DJ滾動軸承的內圈的內徑與軸

的互換

答案:AB

2.下列有關標準偏差。的論述中,正確的有()

A)。的大小表征了測量值的離散程度B)多次等精度測量后,其平均值的標準

偏/=cy/n

0。越小,測量精度越高D)一定條件下,某臺儀器的。值通常為常數

答案:ACD

3.被測要素采用最大實體要求的零形位公差時()

A)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內標注符號。。⑹。B)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內標注符號①

0?o

0實際被測要素處于最大實體尺寸時,允許的形位誤差為零。D)被測要素

遵守最小實體邊界。

答案:BC

4.國家標準對內、外螺紋規定了()

A)中徑公差B)頂徑公差C)底徑公差D)小徑公差

答案:AB

5.對齒輪傳動的要求有()

A)傳遞運動的準確性B)傳動的平穩性0載荷分布均勻性D)側隙的合理

答案:ARCD

6.下列有關論述中,錯誤的有()。

A)絕對誤差反映了測得值偏離真值的程度B)相對誤差是個有量綱的數值

0隨機誤差的集中與分散程度可用標準偏差表示D)粗大誤差可通過主觀臆

斷進行剔除

答案:B,D

7.有關尺寸公差與配合的論述中,正確的包括()。

A)孔的基本偏差中,A?G的基本偏差為下偏差B)基本偏差與公差等級無

0p?zc與基準孔形成過盈配合,基本偏差為下偏差D)基準制選擇時優選基

孔制,因為孔比軸較難加工

答案:ACD

8.幾何公差中規定13種公差等級的是()0

A)圓度B)線輪廓度

0圓柱度D)位置度

答案:AC

9.有關表面粗糙度的論述正確的包括()。

A)一般標注在可見輪廓線、尺寸界線或引出線及其延長線上B)要求配合穩

定可靠時,粗糙度值應大些

C)6比4能更全面、客觀的反映表面的粗糙程度D)摩擦表面比非摩擦表

面的粗糙度值應小些

答案:ACD

10.國家標準對普通外螺紋規定了()公差。

A)底徑B)大徑C中徑D)小徑

答案:BC

四、填空題

1.一個完整的測過程應包括,,和測量精度四要素。

答案:測量對象,計量單位,測量方法

2.隨機誤差通常服從正態分布規律。具有以下基本特性:對稱性,,

抵償性,。

答案:單峰性,有界性

3.在實際使用中,量塊按“級”使用時,量塊的為工作尺

寸,則測量結果包含了誤差;按“等”使用時,量塊的

為工作尺寸,則測量結果包含了誤差。

答案:標稱長度,制造誤差,實測的中心長度,測量誤差

4.已知基本尺寸為050mm的軸,其最小極限尺寸為449.98mm,公差為0.01mm,

它的上偏差是___mm,下偏差是___mmo

答案:-0.01mm,-0.02mm

5.形位公差帶具有形狀、大小、和四要素。

答案:方向,位置

6.0457°5mm孔的基本偏差數值為,”0二落;mm軸的基本偏差數值為加。

答案:0mm,-0.050mm

7.極限偏差數值可以是,尺寸公差數值

是,間隙數值是,

過盈數值是,(填入“代數值”、“正值”、“負

值”、“零”或“絕對值”)

答案:代數值(正值、負值或零),代數值,正值或零,負值或零

8.國標對內螺紋規定了種基本偏差,對外螺紋規

定了種基本偏差。

答案:2,4

9.檢驗"5H7%^⑹孔用量規稱為規,該量規通規的尺寸數值為一

答案:塞規,25mm

10.判斷形位誤差的大小,常采用最小包容區域法,該區域的形狀與—完全相同,

該區域的寬度或直徑形位公差帶的寬度或直徑時,被測要素才合格。

答案:公差帶的形狀,小于等于

11..一個完整的測量過程應包括—,—,—,和四個要素。

答案:測量對象,計量單位,測量方法,測量精確度

12隨機誤差服從正態分布,其基本特性是,_o

答案:對稱性,單峰性,抵償性,有界性

13.公稱尺寸050mm的軸,最小極限尺寸為049.98mm,公差為0.01mm,其上偏

差是mm,下偏差是mine

答案:-0.01mm,-0.02mm

14.幾何公差帶具有,,和四個要素。

答案:形狀,大小,方向,位置

045%05mm孔的基本偏差數值為,”。卷筆m軸的基本偏差數值為mm,

答案:0mm,-0.05Omni

16.檢驗。25H73以⑹孔用量規稱為」該量規通端的尺寸數值為一

答案:塞規,25mm

17.國標對普通內螺紋規定了一種基本偏差,對普通外螺紋規定了種基本偏差。

答案:2,4

五、計算分析題

1、在某儀器上對一軸經進行等精度測量,測量列中單次測量值的標準偏差為

0.OOlmnio

(1)如果僅測量1次,測量值為25.004mm,試寫出測量結果;(2分)

答案:(1)x=25.004±3<T=25.(X)4±0.(X)3mm(2分)

(2)若重復測量4次,4次測量值分別為:25.002mm,25.004mm,25.005nm,

25.005mm,試寫出測量結果;(4分)

答案:(2)元=(2582+25Q04+25005+25Q05)=25.004mm。分)

4

cr-=~^==。?11=0.0005mm(1分)

x=x±a-=25.004±3x().0005=25.004±0.0()15mm(2分)

(3)如果要使測量極限誤差不大于±0.001mm,應至少重復測量幾次?(2分)

答案:(3)<±0.001,不成產二歸二鬻(1分)

?>9(1分)

2、某孔020個"mm與某軸配合,要求鼠產+40um,T產0.022mm,試求出軸的上、

下偏差和公差,并畫出孔、軸公差帶圖。(7分)

答案:TD=0.013mm,T(l=T.-TD=0.022-0.013=0.009mm(2分)

Xniax=ES-ei=().(Mmm,ES=-K).O13mm,ei=-0.027mm(2分)

3、如圖所示,要求:

(1)指出被測要素遵守的公差原則。(1分)

(2)求出單一要素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關聯要素的最大實體實效尺寸。(2分)

(3)求被測要素的形狀公差、位置公

差的給定值和最大允許值的大小。(4

分)

(4)若被測要素實際尺寸處處為。

19.97mm,軸線對基準A的垂直度誤差

為00.09mm,判斷其垂直度的合格性,

并說明理由。(2分)

答案:(1)最大實體原則(1分)

(2)019.9-0.02=019.88mm;(1分)

019.9-0.05-^19.85mm(1分)

(3)形狀公差:0.02mm,0.12;(2分)

位置公差:0.05mm,0.15mm(2分)

(4)合格(1分)

019.97-019.9=00.07mm

00.07+d)0.05=00.12mm

。0.09<00.12,故合格。(1分)

六、計算題

1.某軸頸x等精度測量15次,按測量順序測量值依次列于表中,假設無定值系

統誤差。試求測量結果。(10分)

序號12345678910

測得值Xj

34.95434.95334.95534.95434.95634.95634.95734.95334.95534.9;

/mm

序號1112131415

測得值占

34.95634.95534.95634.95734.954

/mm

答案:1)計算算術平均值無(2分)

x——-34.955nun

〃,=|15,=1

2)計算剩余誤差(2分)

Vj=x1-x(z=1-15)

匕-120-111220-11012-1

匕2140111440110141

同時計算匕2及£匕2

r=l

3)根據剩余誤差觀察法,判斷沒有變值系統誤差(1分)

4)計算標準偏差(2分)

=1.30M

5)根據拉依達準則,判斷沒有無粗大誤差(1分)

6)計算測量列算術平溝值的標準偏差%(1分)

o1.309

%=7T而=0.338pm

7)寫出測量結果n分)

-

Q=x±3ETT,34.955±0.001mm

置信概率99.73%

2.確定“25H7/p6和625P7/h6的極限偏差,其中,軸的極限偏差用查表法確定,

孔的極限偏差用公式計算確定,并作出孔、軸的公差帶圖。(已知:IT6=13um;

IT7=21um;軸p的ei=+22um)o(15分)

答案:02()”7/〃6(5分)

孔的上偏差:ES=E/+/T7=0+21〃〃?=+21

孔的下偏差:EI=0

軸的上偏差:es=ei+IT6=+22〃〃?+1

軸的下偏差:ei=+22^m

孔的基本偏差由相同字母軸的基本偏差換算求得:

02OP7/〃6(5分)

軸的上偏差:es=0

軸的下偏差:ei=es—IT6=(0—13)〃m=—1

孔的上偏差:

EI=ES-IT7

孔的下偏差:

=-35///n

(5分)

3.己知螺紋尺寸和公差要求為M24x2-6g,加工后測得,實際中徑

4〃=22.521〃〃〃,公稱中徑4=22.701〃加,螺距累計偏差△8=+0.05加九,牙型

半角偏差分別為:W(左)二+2(T;嗎(右)=-251查表知,中徑處=-38卬〃,

〃二170〃加;試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解釋M24x2—6g的含義。

2)試判斷該螺紋中徑是否合格。

答案:1)/W24x2-6g:細牙普通螺紋,公稱直徑24mm,螺距〃=2,〃5,右旋,

中等旋合長度,中徑與頂徑公差均為6級,公差帶位置均為g的外螺紋。(5分)

2)判斷螺紋中徑的合格性:

4mx=d2+es=22.701-0.038=22.663mm(1分)

4mm=4max一〃=22.663一0.17=22.493〃〃〃(1分)

44叱+(小型

(1分)

式中,4“=22.521〃〃九

fp=1.732|A^.1=1.732x0.05=0.087〃〃〃

心=0.073k、吟+幺吟

=[0.073x2x(2x20+3x25)]pm

=16.8國n=0.017〃〃7Z

則九=4“+(£,十人)二22,521+0.087+0.017=22.625mm

滿足泰勒原則

-“2,”V4max(1分)

d2a>^2min、(1分)

故螺紋中徑合格。

互換性原理與測量復習題A

一、填空題

1.軸的基本偏差代號為?時,與基準孔配合形成間隙配合。

2.孔和軸的公差帶由決定大小,由決定位置。

3.已知某基準孔的公差為0.013,則它的下偏差為mm,上偏差為mm,

4.在任意方向上,線的位置度公差帶形狀是,在給定的一個方

向上,線的位置度公差帶形狀是。

5.圓度和圓柱度公差等級有一級,其它注出形位公差項目的等級有一o

6.孔的最大實體尺寸即孔的極限尺寸,軸的最大實體尺寸為軸的極限尺

寸。

7.國標按螺紋公差等級和旋合長度規定了3種精度級,分別稱為、一

和o

8.根據國標規定,向心滾動軸承按其尺寸公差和旋轉精度分為個公差等級,其中

級精度最高,級精度最低。

9.國標規定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參數(名稱和代號)有、、

10.根據泰勒原則,量規通規的工作面應是表面,止規的工作面應是表

面。

11.圓柱度和徑向全跳動公差帶的相同,不同。

二、判斷題(若正確請在題后的括弧內打“J”)

I.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級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絕對?值就越小。()

2.630148/117和630?18/1117的配合性質相同。()

3.作用中徑反映了實際螟紋的中徑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綜合作用。()

4.直線度公差帶一定是距離為公差值t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

5.當包容要求用于單一要素時,被測要素必須遵守最大實體實效邊界。()

6.根據國家標準,滾動軸承內圈內徑公差帶在零線下方,上偏等于()。()

7.測量過程中產生隨機誤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統誤差是測量過程中所不能避

免的。()

8、光滑極限量規通規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極限尺寸。()

9.零件的實際尺寸越接近其基本尺寸就越好。()

10.使用的量塊數越多,組合出的尺寸越準確。()

三、某基孔制配合,基本尺寸為。50mm,孔公差為().C39nlln,軸公差為0.025mm,已知配

合的最小間隙是+0.009mm,試確定孔、軸極限偏差,畫出孔、軸尺寸公差帶圖。

四、某儀器已知其標準偏差為。=±0.002mm,用以對某零件進行4次等精度測量,測量值

為67.020、67.019、67.018、67.015mm,試求測量結果。

五、在某儀器上對軸尺寸進行10次等精度測量,得到數據如下:20.008、20.004、20.008、

20.010、20.007、20.008、20.007,20.006、20.008、20.005mmo若已知在測量過程中破在系

統誤差和粗大誤差,試分別求出以單次測量值作結果和以算術平均值作結果的極限誤差。

六.試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圖上。

(1)大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645hmm,并采用包容要求。

(2)小端圓柱面軸線對大端圓柱面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0.03mrno

(3)小端圓柱面的尺寸要求為(|)25±0.007mm,素線直淺度公差為0.01mm,并采用包容要

求。

(4)大端圓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不允許大于().8國11,其余表面Ra值不允許大于。

七、下列各圖中,被測要素分別應用哪種公差原則?其理想邊界的名稱是什么?理想

邊界的尺寸是多少?若實測某零件得其實際尺寸處處為420,軸線的垂直度誤差為

(|)0.02mm,試判斷該零件對圖a、b、c的三種技術要求是否合格?

八、請說明下列代號的詳細含義。

1.

2.a)M20x2-6H/5g6gb)M10-5g6g-S

互換性原理與測量復習題A答案

一、填空題

1.a>h

2.標準公差基本偏差

3.0、0.013

4.圓柱面內的區域兩相互平行平面間的區域

5.1312

6.最小最大

7.精密級中等級粗糙級

8.5BG

9.&輪廓算術平均偏差(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與輪廓最大高度

10.全形非全形(點狀)

11.形狀方向及位置

二、判斷題

1.X2.V3.V4.X5.X6.J7.X8.X9.X10.X

三、解:(1)根據已知條件,孔的基本偏差EI=0,上偏差ES=TD-EI=+O.O39mm。

(2)已知Xmin=EI-es=+0.009mm,es=EI-Xmin=0-0.009=-0.009mm,ei=es-Td=—

0.009-0.025;-0.034mm。

四、解:

(1)測量結果

L_67.020+67.019+67018+67.015_570]8

一~1~11

(2)測量結果的極限誤差

=±3汽=±3君=±3x=±0.003mm

五、解:

(1)

io

c=-^—=20.0071

10

To7

-------=0.003268〃〃〃

10-1

(2)單次測量值的極限誤差

濟皿=±3(r=±0.009804//?///

(T

(3)算術平均值的標準偏差=0.00

x/io

(4)算術平均值的極限誤差苑m=±34=±0.003〃〃"

六.解:

其余電

8Z

0.

+

W

*0.03A

七、解:(1)a)被測要素應用獨立原則,b)、c)被測要素應用最大實體要求。

(2)a)圖無理想邊界,b)、c)圖的理想邊界是最大實體實效邊界,其中b)的理想

邊界尺寸是

dMV=dM+t=(t)20+4.002=620.02mm

c)圖的理想邊界尺寸是

djviv=djvi+1=。20+(f)0=(|)20mm

(3)a)被測要素合格的條件是

dmin<da<dmax^(1)19.98<da<(|)20(1)

(|)f<(|)t(|)f<旭02(2)

根據已知數據,可知被測要素滿足a)圖的技術要求。

b)被測要素合格條件是

dfe<dMV=(da+f)<(|)20.02(1)

dmin<da?dmax=帆9.98<d<4)2().()()(2)

根據已知數據,可知滿足b)圖的技術要求。

C)被測要素的合格條件是

dfe^dMv=(da+f)<(t>20⑴

dmin^da<dmax機9.98<da<(|)20.(X)(2)

根據已知條件,可知不滿足第?個條件,故不合格。

八、解:

(1)第一個代號的含義: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第二個代號的含義:用去除材料

的方法獲得表面,要求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1.6囚。<,

(2)a)公制普通細牙螺紋,公稱直徑20mm,螺距2mm的內外螺紋配合,內螺紋的中徑、

小徑公差帶代號為6H,外螺紋的中徑公差帶代號為5g,大徑公差帶代號為6g。b)公制普

通螺紋,公稱直徑10mm,中徑公差帶代號5g,大徑公差帶代號6g,短旋合長度。

互換性原理與測量復習題B

一、填空題

1.。30髏mm的孔與630黑牌的軸配合,屬于—基粕制_過渡配合。

2.國家標準規定的優先、常用配合在孔、軸公差等級的選用上,采用“工藝等價原則”,公

差等級高于1T8的孔均與—高一級級的軸相配:低于IT8的孔均和—同級

級的軸相配。

3.孔、軸配合的最大過盈為-60pn,配合公差為40RIT,可以判斷該配合屬于過盈—

_配合。

4.滾動軸承的負荷類型分為一局部負荷循環負荷擺動負荷三種。

5.尺寸。8OJS8,已知178=46刈,則其最大極限尺寸是80.023mm,最小極

限尺寸是<b79.977mm。

6.國標按螺紋公差等級和旋合長度規定了3種精度級,分別稱為、

和。

7.光滑極限量規按用途可分為、、三種。

8.國標規定表面粗糙度高度評定參數(名稱和代號)有、

9.測量過程包括、、和四個要素。

10、互換性可分為和。

二、判斷題(若正確則在括弧內打“J”)

1.圖樣標注/ZOf.hmm的軸,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確。()

2.量塊分“級”的主要依據是量塊長度極限偏差和量塊長度變動量的允許值。()

3.普通螺紋精度標準對直徑、螺距、牙型半角分別規定了公差。()

4.滾動軸承內圈與軸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5.有相對運動的配合應選用間隙配合,無相對運動的配合均選用過盈配合。()

6.配合精度要求高的零伶,其表面粗糙度數值應大。()

7.巾30H7/f6和小30F7/h6的配合性質相同。()

8.對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狀公差要求時,形狀公差值應大于位置公差值。

()

9.端面全跳動公差和平面對軸線垂直度公差兩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10.對被測要素采用獨立原則時,只要實際尺寸和形位誤差中有一項超差,則該零件不合格。

()

三、有某一對配合的基本尺寸為MOmm,配合公差工二49卜血,最大間隙

Xgx=+19|im,孔公差TD=30RB,軸的下偏差ei=+11囚11,求Td、ES、Ekes及

Xmin(或Ygx),并畫出公差帶圖。

四、用某儀器對某工件外圓同一部位進行10次等精度重復測量,測量值分別為24.999、

24.994、24.998、24.999、24.996、24.998、24.998、24.995、24.999、24.994mm。已知在

測量過程中不存在系統誤差和粗大誤差,試求單次測量值的極限誤差和算術平均值的測量極

限誤差。

五、圖示零件,測得如下尺寸及其測量誤差:4=e30.002±0.015mm,

d2=(|)5.O5O±0.005mm,/=40.01±0.03mm,試求中心距L的測量誤差。

六、試將下列技術要求標注在下圖上(另畫圖標注)。

1.M圓柱面的尺寸為(|)30《忘mm,采用包容要求,帕圓柱面的尺寸為采用

獨立原則。

2.弧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許值為Ra=L25Mm,(})D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許值為=2pn。

3.鍵槽側面對?D軸線的對稱度公差為0.02mm。

4.6D圓柱面對弧軸線的徑向圓跳動量不超過0.03mm,軸肩端平面對弧軸線的端面圓跳

動不超過0.05mm。

七、某孔的公差要求如圖所示。問:被測要素采用哪種公差原則?其理想邊界名稱是什么?

試列出被測要素合格的條件。若測得工件的局部實際尺寸處處都為Da=20.01mm,直線度誤

差f=(|)0.025,并判斷該二件是否合格?

—100.02?

^3:

八、說明下面各標注代號的含義。

(1)M20X1.5-5g6g-L(2)(a)(b)(c)(d)

九,某螺母中徑的公差帶為7H,公稱中徑口2-18.376mm,中徑公差T。、-280|jm“已知該

螺母的實際中徑D2a=18.61mm,螺距累積偏差的中徑考量fp,=0.069mm,牙型半角偏差

的中徑當量fa〃=0.038mm.試寫出該螺母中徑的極限尺寸、螺母(內螺紋)中徑合格性的

判定條件,并判斷該螺母中徑是否合格。

互換性原理與測量復習題B答案

一、填空題

1.基軸制過渡配合

2.高一級同級

3.過盈

4.局部負荷循環負荷擺動負荷

5.680.023679.977

6.精密級中等級粗糙級

7.工作量規驗收量規校對量規

8.(輪廓算術平均偏差(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輪廓最大高度

9.測量對象計量單位測量方法測量結果的精確度

10.完全互換不完全互換

二、判斷題

1.X2.V3.X4.V5.X6.X7.V8.X9.V10.V

三、解:

+30

+3()Tdf_TD=49-30=19口m

+11ES=X+ci=19+11=30pm

IlklAI

Xmin=Xmax-Tf=19-49=-30gm

Ies=l^+ei=19+11=30pm

EI=ES-TQ=30-30=0j.im

四、解:(1)

10

x=-i^—=24.997〃"〃

10

=0.00316mm

(2)單次測量值的極限誤差

為m=±3cr=±0.00949/w//z

(3)算術平均值的標準偏差=0.001〃〃〃

(4)算術平均值的極限誤差分m=±3q=±0.003〃〃〃

五、解:

(1)

八必十也

22

dL_1cL_1況

~dd[~2aj7-2~di

(2)

±0.031〃?/〃

七、解:(1)采用最大實體要求(2)理想邊界是最大實體實效邊界(3)被測要素合格

的條件:

Da-f>DMVJDa-f>(|)20-(|)0.02=4)19.98(a)

'Dmm<^<Dmax媳()Da<(t>20,033(b)

(4)根據上述合格條件,被測實際要素的體外作用尺寸

Da-f=020.01-00.025=。19.985

a、b兩個條件均滿足,故該被測工件滿足圖樣上的技術要求。

八、(10)解:(1)公制細牙外螺紋,公稱直徑20mm,螺距1.5mm;中徑公差帶代號5g;大

徑公差帶代號6g;長旋合。

(2)(a)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表面粗糙度最大允許值是Ra3.2|im,最小允許值是

RaL6Hm°(b)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表面,表面粗糙度最大允許值是Rz50|im。(c)用

不去除材料的方式獲得表面。(d)不限加工方式,要求表面粗糙度最大允許值為Ra3.2wn。

九、解:(1)螺母中徑的極限尺寸

D2max=D?+ES

D2min=D2+EI

因該螺母的中徑的基本偏差為H,所以EI=O,

EI=O

ES=Tp-EI=TD=+0.28mm

所以

D2max=6(18.376+0.28)=削8.656mm

D2mjn=巾。8.376+0)=(|)18.376mm

(2)中徑合格條件

口2作用-D2min

.D2a*D2max

(3)被測螺紋的作用中徑

口2作用二口21工,/2

=-18.61-0.069-0.038)

=帆8.503mm

因為

口2作用>D2min

D2a<D2max

故合格。

互換性原理與測量復習題A

一、選擇題

1.保證互換性生產的基礎是。

A.通用化B.系列化C.標準化D.優化

2.決定尺寸公差帶大小的是,

A、公差等級B、基本尺寸C、實際偏差D、基本偏差

3.06OT6的孔與。60±0.015的軸的結合是配合;

A.間隙B.過渡C.過盈D.無法確定.

4.對于尺寸公差帶,代號為P-ZC的基本偏差為

A、上偏差,正值B、上偏差,負值C、下偏差,正值D、下偏差,負值

5.考慮到孔、軸的工藝等價性,下列孔、軸配合中選用不合理的是—o

A.H8/u8B.H6/g5C.H8/js8D.H9/a9

6.當需要對某一被測要素同時給出定向公差和形狀公差時,其形狀公差值不得

()定向公差的一半。

A.大于B.等于C.小于D.小于等于

7.當被測要素是圓柱面時,其形位公差帶的形狀是一之間的區域。

ABCD

8.孔的體外作用尺寸其實際尺寸,

A、不大于B、不小于C、大于D、等于

9.在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中,能充分反映表面微觀幾何形狀高度方面特性的

是0

A.Ra、B.RzC.RYD.Rsm

1()..如圖2-1所示車末頂尖高度尺寸鏈,屬于減環的是()。

A.AlB.A2C.A3D.A0

11.公差要求是否實現需要通過—來判斷。

A.計算B.考察C.檢測D.實驗

12.滾動軸承內圈與基本偏差為h的軸頸形成一配合

A.間隙;B.過盈;C.過渡;D.無法確定。

13.普通內螺紋中徑合格條件是—.

A.DzfeWD2mmD2S^DlinaxB.。次為力“譏DZsWDzmax

C.D?s2D2minD.D2max2D2fe2D2〃iin

14.螺紋標注:M20X2-7h-L中,“7h”表示。

A,中徑和大徑公差帶;B.中徑公差帶;C.小徑公差帶;D.中徑

和小徑公差帶

15.齒輪的傳動精度、平穩精度和接觸精度—。

A.必須選擇同一精度等級B.可選擇不同精度等級

C.必須傳遞運動準確性精度等級最高D.必須傳動平穩性精度等級最高

二、填空題

1.尺寸公差帶二要素是指公差帶的一.

2.GB/T1800.2將線性尺寸的標準公差分為20級,其中最高級為

3.表面粗糙度的兩個高度特征參數中,比較全面客觀地反映表面微觀幾何形狀特

征的是o

4.配合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數值應_

5.齒輪精度指標Fp的名稱是,

6.在一定測量條件下,n次測取同一量值x,其測量誤差絕對值和符號以不可預計

的方式變化,則為誤差

7.滾動軸承國家標準將內圈內徑的公差帶規定在零線的

8.優先數系派生系列Rr/p是指從Rr中每逢項選一項所構成的優先數系

9.配合公差的數值愈小,則相互配合的孔、軸的公差等級愈

1().齒輪精度指標Fr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屬于公差組,

是評定齒輪的單項指標。

11.尺寸080JS8,己知IT8=46um,則其最大極限尺寸是mm,

最小極限尺寸是mine

12.作用在軸承上的徑向載荷可以分為局部載荷,循環載荷和—三類。

三、填表

1.根據己知項,填寫未知項。

Jill

孔Xmax或XminTf

基本YminYmax

ESEITDeseiTt)

尺寸

<1>500.0250.016-0.009-0.050

2.根據下圖,填下表。

最大實體尺寸最小實體尺寸采用的公差邊界名稱及邊界尺寸與形位精度合格條件

(mm)(mm)原則尺寸(mm)

四、綜合分析題。(第1小題8分,第2小題12分,共20分)

1、改正下面標注錯誤的地方。06O+:03

2、寫出下列公差代號的含義。

(a)(b)(c)

五、計算題

有一螺栓M20X2—5h,加工后測得結果為:實際中徑為18.681mm,螺距累積

誤差的中徑當量fP=0.018mm,牙型半角誤差的中徑當量fa/2=0.022mm,己知公

稱中徑d2=18.701mm,中徑公差Td2=0.125mm.<>

(1)解釋M20X2—5h的含義。

(2)判斷該螺栓的合格性。

互換性原理與測量復習題A答案

一選擇題

1C2A3B4B5D6A7A8A9A10C11C12B13C14A15B

二填空題

1位置和大小;2IT01:3Ra;4較小5齒距累積誤差;6隨機;7下方;8十;

9高;10齒圈徑向跳到誤差;1184.6mm;75.4mm;12擺動

三填表

(1)+0.086;0.021;0;0.013;0.034

⑵060;060.03;包容要求;最大實體邊界;06()

da(6060.03)fa<o0.03

四.分析題

1.共5處錯誤,如圖所示:

2答:

(1)a圖圓柱面任一素線的直線度公差值為0.02mm

(2)b圖圓柱面中心軸線的直線度公差值為0.02mm

(3)c圖圓柱的上端面對下端面的平度度公差值為0.02mm。

五.計算題

解:

(1)M20X2-5h的含義:普通細牙外螺紋,公稱直徑為20mm,單線螺紋,螺距為2mm,

右旋向,中徑和頂徑的公差帶為5h,中等旋合長度。

2合格性判斷

因為:中徑的公差帶為5h所以其上偏差等于0

下偏差等于-公差值即-0.125mm

dmax=18.701+0=18.701mm

dmin=18.701+(-0.125)=18.576mm

dfe=d2sa+fp+fa/2

=18.681+0.018+0.022=18.721mm

因為:18.681>18.576所以保證連接強度

dfe=18.721>dmax(18.701)沒有保證旋合性。

所以此螺栓不合格。

互換性原理與測量復習題B及答案

一、填空題

1、允許零件幾何參數的變動量稱為(公差)

2、按互換的程度不同,零部件的互換性可分為(完全)互換和(不完全)互換。

3、配合的選用方法有(計算法)(實驗法)(類比法).

4、公差類型有(尺寸(角度))公差,(形狀)公差,(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5、向心滾動軸承(除圓錐滾子軸承)共分為:(B)(C)(D)(E)(G)五等級,其中(B)

級最高,(G)級最低。

6、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結合的孔和軸的公差帶的關系。

7、光滑極限量規簡稱為(量規),它是檢驗(孔、軸零件)的沒有(刻度)的專用檢驗

工具。

8、根據配合的性質不同,配合分為(間隙)配合,(過盈)配合,(過渡)配合。

9、用量規檢驗工件尺寸時,如果(通)規能通過,:止)規不能通過,則該工件尺寸合

格。

10、按照構造上的特征,通用計量器具可分為(游標量具),(微動螺旋副量具),(機

械量具),(光學量具),(氣動量具),(電動量儀。)

11、形狀公差包括(直線度),(平面度),(圓度),(圓柱度),(線輪廓度),(面輪廓

度)。

12、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為(米)

13、位置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傾斜度),(同軸度),(對稱度),(位置度),

(圓跳動),(全跳動)。

14、在實際測量中,常用(相對)真值代替被測量的真值,例如,用量塊檢定千分尺,

對千分尺的示值來說,量塊的尺寸就可視為(相對)真值。

15、螺紋按其用途不同,可分為(緊固)螺紋,(傳動)螺紋和(密封)螺紋。

二名詞解釋

1.基本尺寸:(設計時給定的尺寸)

2?實際尺寸:(通過測量得到的尺寸)

3.尺寸公差:(允許尺寸的變動量)

4.極限尺寸:(允許尺寸變化的兩個極端)

5.上偏差:(最大極限尺寸減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

6,下偏差:(最小極限尺寸減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數差)

7.基孔制:(基本偏差為一定的孔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軸的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

的一種制度)

8.基軸制:(基本偏差為一定的孔的公差帶與不同的基本偏差的軸的公差帶形成各種配

合的一種制度)

9.分度值:計量器具標尺上每一刻度間隔所代表的被測量的數值)

10.綜合測顯:(同時測策零件上的幾個有關參數,從而綜合評定零件是否合格)

三、簡答題

1、選定公差等級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答:在首先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降低精度要求,使綜合經濟效果為最好

2、基準制的選用原則是什么?

答:主要考慮工藝的經濟性和結構的合理性,一般情況下,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