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案課題6.1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課型新授課時間本課為1課時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是統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教材第三單元第六課的第一框。本單元《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引領同學們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傳統美德,形成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總體性認識,并用蘊含其中的精髓精華滋養精神世界,提振精神力量,增強文化自信。在第一、第二單元中,教材引導學生了解進入青春期身心發生的變化,感悟自尊、自信、自強,煥發向上的青春活力,綻放絢麗的青春光彩。在此基礎上,本單元引領學生將視野擴大到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在更廣闊的精神世界中安頓自己的身心。本單元共設計三課,分別為“傳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揚中華人文精神”“踐行中華傳統美德”。本節課“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是“傳承核心思想理念”的第一框內容,這一框從認識層面引導學生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地位、作用及豐富內涵。本節課主要表達了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二層意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內涵。其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其二,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其三,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其四,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學情分析木單元對于學生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具有重要意義。七年級的學生,無論是通過校內學習還是日常生活見聞,都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了一定了解,能夠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文化符號,了解其主要的代表性成果及意義,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親切感、好奇心和認同感、自豪感。近年來,社會各界重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上許多“國風”“國潮”文化作品對青少年產生不小影響。但是,七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還比較感性,不同學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知識儲備差異較大,有些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缺乏比較系統的了解;有的學生覺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屬于歷史宏大話題,與當代社會生活、個人日常生活關系不大;還有的學生受一些錯誤社會思潮的影響,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存在誤解。因此,對學生進行系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意義重大。教學目標七下6.1《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核心素養與學段目標:【政治認同】體會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具有強烈的中華民族自豪感;堅定文化自信。(參見2022版新課標P10、11)①通過展示《黑神話:悟空》的成功,引導學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歷久彌新的魅力,增強文化自信,并展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的簡單交流,開啟本課學習。②從二十四節氣看人與自然的關系,引導學生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通過展示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成果,引導學生了解這一思想理念的當代價值。③通過介紹實事求是思想的發展歷程,加深學生對腳踏實地、實事求是思想的認識,明確中國共產黨人深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堅定文化自信。④通過分析杭州孕育出科技“六小龍”背后的原因,引導學生感悟創新的重要性,并明確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的當代體現。⑤通過閱讀《論語》中記載的“庶、富、教”經典故事,感悟其中蘊含的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⑥分析古典名句蘊含的思想理念,鞏固本課知識點,并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熱愛之情。教學重點明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內涵,積淀文化底蘊。教學難點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蘊含的深刻智慧。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師生活動設計意圖新課導入1.【展示課題及學習目標】——心中有目標,學習更有效本單元學習目標是:(展示目標、學生朗讀)本節課的核心素養與學段目標是:(展示目標、學生朗讀)2.【導入新課】方案1:【新聞鏈接】《黑神話:悟空》緣何一躍出東海【教師活動】出示新聞材料并播放配套視頻《黑悟空帶火中國文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黑神話:悟空》風靡全球:作為首款國產3A級游戲,不僅在全球游戲市場掀起熱潮,更以創新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生命力。其成功背后,既是對傳統文化的深度挖掘與創造性轉化,也反映了現代技術賦能文化傳播的可能性。【教師提問】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學生活動】舉手發言、交流分享。答案與解析:示例:《黑神話:悟空》的成功,讓我們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歷久彌新。它證明了,傳統文化并非歷史的塵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滋養我們的精神世界,提振精神力量,增強文化自信。明確目標,學習有方向本活動通過展示《黑神話:悟空》的成功,引導學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歷久彌新的魅力,增強文化自信,并通過讓學生交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開啟本單元及本課內容的學習。新課講授環節一:【教師講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師活動】先出示知識點: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P50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②長期以來,這些思想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至今仍然散發著歷久彌新的魅力。【教師活動】出示一段創意微視頻和總書記關于“文化基因”的論斷,使學生從中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和作用。教師播放創意微視頻《文化奇妙游》,從天津古文化街,到安徽桐城六尺巷,再到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麥積山石窟……帶領學生從中感悟中華文化魅力。?總書記說:“中華文化對中國人的影響已經滲透到骨髓里,這就是文化基因。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環節二:【探究與分享】從二十四節氣看人與自然的關系+【相關鏈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豐富內涵和當代價值+【新聞鏈接】厚植“綠水青山”建設“美麗中國”本環節活動一:【探究與分享】從二十四節氣看人與自然的關系【教師活動】教師請學生閱讀教材P51“探究與分享”呈現的二十四節氣介紹,請學生分組討論后派代表回答:?為什么說二十四節氣對歷代農業生產、日常生活具有指導意義??結合以上材料,談談古人是如何看待人與自然關系的。【學生活動】閱讀材料,分組討論后派代表發言、交流分享。答案與解析:(1)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主要以農耕為生,特別重視氣候、農時等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二十四節氣是古人通過觀察星象、氣候、物候等的變化規律形成的指導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歷法體系。(2)自然現象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且存在共通性,自然現象對人類活動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節氣的到來標志著自然界中某種特定現象或階段的出現。例如,清明時節,萬物復蘇,草木欣欣向榮,“清明前后,種瓜點豆”,芒種標志著仲夏時節正式開始,“苦種不種,再種無用”。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尊重自然、取法自然,以自然節律為基準安排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教師總結】在學生分享交流基礎上,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內涵:P51-53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P51中華民族對人與天地萬物的關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主張尊重、順應大自然運行的規律,與天地萬物和諧共生。本環節活動二:【相關鏈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豐富內涵和當代價值+【新聞鏈接】厚植“綠水青山”建設“美麗中國”【教師活動】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51“相關鏈接”關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豐富內涵,對學生不理解的內容作適當解釋。“與天地合其德”——《周易》釋義:與天地的大道、規律完全一致。“贊天地之化育”——《禮記》釋義:協助天地造化、養育萬物。【教師舉例講述】教師著重講解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當代價值。出示圖片、文字資料展示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成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中國:2005年8月15日總書記考察湖州市安吉縣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科學論斷。2023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近年來,“五水共治”“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承諾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低碳辦亞運”“給外賣制定‘綠色國標’”……這些政策和舉措體現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體現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堅定決心。環節三:【相關鏈接】實事求是思想的發展歷程【教師活動】先出示知識點: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內涵:P51-53②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P52中華民族倡導做人做事要從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條件出發,既懷抱夢想,又關注現實,在實踐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正確對待和處理事情。【教師活動】教師請學生閱讀教材P52“相關鏈接”呈現的實事求是思想的發展歷程,并播放一段配套視頻《實事求是思想》,了解岳麓書院“實事求是”匾額的故事、毛澤東和習近平關于實事求是的重要論述等。【學生活動】閱讀材料、,了解實事求是思想的發展歷程,加深對實事求是思想的認識。環節四:【新聞鏈接】四足機器狗、Deepseek、仿生手...杭州為什么能?【教師活動】出示新聞材料并播放配套視頻:杭州“六小龍”崛起:在當下的科技浪潮中,杭州“六小龍”橫空出世,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游戲科學推出3A級游戲巨作《黑神話:悟空》,銷量2800萬份,改變了中國沒有3A游戲的歷史;宇樹科技的四足機器人拿下全球超60%的市場份額;DeepSeek更是一鳴驚人,僅用550萬美元即實現了對歐美AI大模型的趕超……杭州憑什么能孕育出“六小龍”?其原因很簡單——這是杭州政府長期堅持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的必然結果。【教師提問】杭州政府的做法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什么思想理念?說說這一思想理念的重要性。【學生活動】觀看視頻,舉手發言、交流分享。答案與解析:材料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第二小點為開放題,示例:中華民族提倡因時而變,認識并把握時機的變化,不斷推動發展與創新。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當代,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集中體現為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教師總結】在學生分享交流基礎上,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內涵:P51-53③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P52中華民族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斷變化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人類的一切活動都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創造與創新。【教師講述】教師適當解釋“革故鼎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出處和釋義。“革故鼎新”——《周易》原文:“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釋義:革除舊事物,創造新事物。“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釋義:事物到了窘困窮盡的時候就應當有所變化,變化之后才能通達,通達之后才能長久。環節五:【探究與分享】“庶、富、教”所反映的民本理念【教師活動】教師請學生閱讀教材P53“探究與分享”呈現的《論語》中記載的經典故事,請學生閱讀后思考并回答:談談你對“庶、富、教”思想的理解。【學生活動】閱讀材料,舉手發言、交流分享。答案與解析:“庶、富、教”,即一個國家有了充足的人口,就應該使民眾富裕起來,并進行教化。“庶、富、教”思想表明,充足的人口是國家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經濟繁盛為人民安居樂業提供保障,在實現前兩者的基礎上應加強文化教育、推動文化繁榮,為社會和諧與國家強大提供精神力量。“庶、富、教”的思想理念對于我們這個擁有巨大人口規模的國家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發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教師總結】在學生分享交流基礎上,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內涵:P51-53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P53中華民族主張“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認為社會發展必須惠及人民,滿足人民實際的利益需求,讓人民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環節六:【知識應用】古典名句蘊含的思想理念【教師活動】教師出示教材P50“生活觀察”呈現的4句古典名句,引導學生在理解名句的基本內涵基礎上,分析這些名句蘊含的思想理念。【學生活動】閱讀材料、舉手發言、交流分享。答案與解析:①: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舊更新,就要天天除舊更新,不間斷地更新又更新。”這句古語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②:意思是“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這句古語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③:意思是“做學問不能滿足于書本知識,必須‘躬行’”。詩句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理念。④:詩句以竹聲作引,由自然界的風竹之聲聯想到百姓啼饑號寒的疾苦。這首詩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本活動通過一段創意微視頻和總書記關于“文化基因”的論斷,增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幫助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欄目通過介紹二十四節氣,闡述二十四節氣的來源、內容、現實價值等,引導學生借助自已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能夠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現象,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挖掘其時代價值,感悟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本欄目介紹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豐富內涵和當代價值,旨在引導學生在閱讀教材正文、了解教材基本觀點的基礎上深化對這一思想理念的認識,明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在當代依然具有蓬勃的生命為和重要的指導意義,增強熱愛自然、尊重規律的意識。本欄目介紹了實事求是思想的發展歷程,旨在引導學生在了解教材基本觀點的基礎上加深對這一思想的認識,學會用實事求是的態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明確中國共產黨人深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深刻認識,忠實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欄目通過分析杭州孕育出科技“六小龍”背后的原因,引導學生感悟創新的重要性,并明確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的當代體現。本欄目講述了《論語》中記載的經典故事,引導學生在孔子與冉有的對話中了解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和治國理念,感悟其中蘊含的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增強熱愛人民、服務人民的意識。本欄目通過分析古典名句蘊含的思想理念,鞏固本課知識點,并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熱愛之情。課堂小結課堂練習略。(詳見配套課件P16-25)板書設計
是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歷久彌新的思想理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