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實踐報告_第1頁
暑假實踐報告_第2頁
暑假實踐報告_第3頁
暑假實踐報告_第4頁
暑假實踐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暑假實踐報告寒暑假是屬于我們的時間,對于即將進入社會的我們,社會實踐也是我們假期的一部分,今年暑假實踐我們選擇了去農村支教。我們支教的地方在云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寧利鄉,寧蒗位于祖國大西南邊疆橫斷山脈的崇山峻嶺之中,俗稱“小涼山”,居住著彝、普米、納西、藏、回、傈僳、摩梭等12個民族共26萬人口。全縣產業結構單一,交通不便,群眾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是國務院確定的扶貧重點縣,全縣84.08%的人還未脫貧,5.2萬多人還生活在溫飽都未解決的深度貧困邊緣。義務教育的普及并不像其他地方那么順利,每年依舊有很多的孩子因為各種原因輟學,孩子們一年四季就那么幾件衣服,一個學校的老師就那么幾名。為了給寧利的教育注入新的血液,為孩子們打開了了解外界的門窗,為了充實自己讓自己無悔,所以我們來了,來到了這個偏僻的地方——寧利!在學校我們上過講臺很多次,在教室里模擬過教學,然而當我們真正的走上講臺,一切都變了。就像有句話說“小時候幸福很簡單,長大后簡單很幸福。”我們的價值觀和孩子的價值觀是不一樣的,我們將會面臨什么樣的挑戰,這是我們在沒有開始上課之前無法預知的。當暑假生活到來,我們背上行囊來到了我的家鄉寧蒗。看著和兩年前相比無處不在的變化,我覺得自己是一個過客。19號我們去寧利開始了為我們的支教生活做的準備,我們在黃昏時分到達了寧利,經過校長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寧利的學生中留守兒童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現在留守兒童這個詞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世界里,我想到了我的童年,不美麗甚至有一些難過,12歲那年我的父親去世我的母親去了浙江打工,那時候我和姐姐沒有家。那時候我想放棄讀書只希望母親陪在我身旁,而這個愿望是那么奢侈,初二母親去了浙江我再次看到我的母親是我高中畢業的時候。我的感情世界從那時候開始變得沒有安全感。所以我希望我的陪伴讓他們暫時忘記留守的痛,讓他們的假期變得充實。從縣城到支教的學校并不遠只要一個半小時,但是當我到寧利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外表較好的房屋里面卻是不能觸及傷痛,因為外表很有民族特色的土墻房里住著的是年邁的老人和沒有勞動能力的孩子,年輕人都在外地打工。學校是寧利最好的建筑,在國家的扶持下寧利中學和小學有著很先進的設備。看著這美麗的校園,同行的浙江的支教老師們卻覺得無法接受,他們習慣了抽水馬桶,對廁所條件很不滿意,他們比我們更早遇到挑戰,因為我們來自農村臟亂差都是不能接受的問題。那是我發現站在不同的高度看到的將是完全不同的風景,就像在寧利中學我們看到的是學校好,而同伴看到的是臟亂差。在這里無形的對比一直存在著,比較中我發現自己是那樣的幸福,我們上小學時學習的條件差但是我們有著方向、有著目標。成長的路上我們有著引路有語文課,孩子們分不清句子的組成,寫的作文很多都不通順。孩子們的認知水平和城市的孩子的認知水平也成為了鮮明的對比。在辦公室里我才知道交通閉塞的農村面臨嚴重師資緊缺的問題,寧利中心完小是寧利最好的小學,而寧利鄉有的小學六個年級只有五個老師,在那個完小的數學平均分不到四十分。我們感嘆老師們的辛苦的同時我們有了動力,有了信心去教育這群孩子。上課的經歷有了第一次便有了第二、第三、第四次,我們在上課時開始能夠看到全班的學生,而不是曾經的看著準備的教案,看著和我們互動的學生,我非常的欣慰。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明白作為一個老師站在三尺講臺,我們和學生便是一體,我們引導著學生去學習新的知識,同時我們應該注意到全班的學生的情緒,看他們是否在學。站在講臺的次數多了,我們不再擔心自己控制不住課堂,我們變得自信,在挑戰中我們的不斷成長,教育水平不斷提高。當教學步入正軌一切將會順利結束,不想我們簡單的思維方式還是給小學的校長帶來了麻煩,我們上小學時的教育理念是“黃金竹子出好人”,它的意思是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要想孩子教育的好體罰是必須的。這樣的觀念下的我們犯了一個大錯誤。我們的同伴在上課時遇到一個調皮的男生,多次提醒他都不聽,同伴一怒扔了一個黑板擦,結果扔到一個女生身上擦掉了一塊皮。造成我們支教過程中的一個教學事故。來自浙江的專業的老師嚴重的批評了同伴的行為,為師者應該多反思自己的原因。孩子上課時開小差、調皮可能是我們上課沒有吸引力。我們應該在不斷反思中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教學與體罰學生不是一體的,更不應該是教育的主要部分。相比其他的老師我們還是那樣年輕,而年輕人總是考慮不周全。我們不知道站在講臺上我們是老師,放學我們又應該處于什么樣位置,我懷疑不是老師也不是朋友,因為課后相處如果是老師顯得太過拘謹,如果是朋友出行顯得太松散。那么課后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和孩子們相處?最終我們沒有弄清楚放學老師又應該處于什么樣位置,最終造成了我們支教中最大的失誤,如果前一次的教學事故是一個老師和一個學生的事情,那后一次的事情,如果出事將會提高不止一個高度,因為這是一件關乎到學校和學生的事情。第二次事故是這樣的,轉眼就到了支教的尾聲,離別漸漸出現在孩子們的口中,往日的活潑氛圍被蒙上了離別的愁云。為了沖淡大家對即將離別的傷痛,我們決定帶著孩子們去爬山,放松一下。那天我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孩子們,有很多同學踴躍的報名,最后去了近三十個人,一路我們采花、唱歌、聊天,過得很開心,但是我們忽略了孩子們隱藏在笑臉背后的情緒。在山上有幾個孩子哭了,那天是我支教以來第一次發火,也因為這樣離別時孩子們的信里多次提到我哭了的事實。那天我哭了,所有的不舍找到了宣泄口,我們告訴他們時間流逝我們可能只是你們生命中的一個過客,當你們認識更多的人就會忘記我們。你們有我們的聯系方式想念我們的時候可以聯系我們,我們永遠是你們的老師或者知心姐姐。在我的哭聲中我們把孩子勸回了家,夜幕降臨我們回到了學校。我們以為一天就這樣過去了,可是爬山的事情并沒有結束,因為有一個不美好的事情等待著我們去處理。第二天,學生的家長來到學校找到校長說我們帶孩子爬山的事情,那是我第一次和孩子家長面對面,我的頭腦當場短路,我不知道怎樣解決這一的問題,我們所有的支教老師都變得手足無措。這次的狀況讓我重新分析了這次爬山的活動,對于這次的問題我應該負擔大半的責任,因為我是寧蒗的本地人。寧蒗海拔較高,地形以山地為主,七月是多雨的季節,泥石流、滑坡在寧蒗并不少見,而且那段時間天天下雨,有時候還是大暴雨。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們沒有考慮周全,給小學的校長帶來了很大的困擾。面對自己犯下的錯誤,我們自己卻只能低著頭看著校長和孩子家長交涉,我深刻的覺得自己的弱小。我在那時候才發現自己是那樣的幼稚,想法那樣的簡單,反思越來越多,對教師這個職業也有了一些新的認知,老師做任何事情并不是看著結束就結束了,就像放學的鐘聲敲響孩子,老師還要考慮孩子們離開學校回家的路上是否安全。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我們犯了為師者的大忌,但是這次事件的反思成果也將會為我們進入社會踏上工作崗位成為一名真正的人名教師奠定了一定基礎。支教結束最后一節課,我組織我們班的孩子進行了一個科普知識競賽,因為我就要離開他們的世界,想給他們留一點念想。很后悔來時考慮的不周全,沒有給孩子們準備禮物。這些天我用了自己的方式記住了我的可愛的學生們,他們是我成長路上最美的風景。那天我收到了這輩子最多的信,雖然信很短,有的甚至不通順,但是我體會到了古代先生們所說的“桃李滿天下”的感覺。信里他們把他們知道的好的祝福語都寫了,甚至在信里我看到了“祝你長命百歲”這樣的祝福語,這個祝福送給我們似乎不合適,但我知道這便是在山里孩子對我們的祝福。孩子們的世界那么簡單,他們輕易的接受我們介入他們的世界,把笑臉、快樂留給我們,我們走后在他們的世界里又留下了什么,卻還是一個未知數。在這里我學會了接納別人,感恩身邊的人,包括那一群孩子。離別的時間還是如期到來,那天我們有一個聚會,大家在寧利中學表演節目。我們班的節目應該是整個聚會的高潮,這個節目的組成是這樣的,首先我們女生用手語最美的未來做開頭然后退到兩邊,其次是男生的T臺秀,最后是大家退到一起合唱《祝你一路順風》唱歌把離別的氛圍烘托到了極致,隨著孩子們的歌聲我們聽到了哭泣的聲音。再多的安慰都只能留在心里,因為孩子們說:“只要你們留下我們就不哭。”我不敢回答孩子們,因為我們不可能因為孩子的挽留而停下前進的腳步。我們在寧利中學的操場照了屬于我們的合影,照片上有著我們每個的臉,卻沒有笑容,我卻覺得美麗異常。看著孩子們落淚,我只能擁抱著他們輕輕拍著他們的肩膀以示安慰,告訴他們我們永遠在他們的后方支持他們,雖然我們即將回去我們該去的地方,但是當他們需要我們時,我們會盡我們所能幫助他們。這成為了我們所有支教老師對寧利孩子的一個承諾。當送我們離開寧利的面包車駛進寧利中學,我們想要回宿舍收拾行李,孩子們跑過來抱住了支教老師,看著孩子們不舍的眼神,我們輕聲安慰他們后回去收拾行囊。校長讓孩子先離開,我們終于全身心的收拾東西,一個箱子,一個書包,一切還是來時的模樣,可是有一些東西早已經改變了。看著安靜的校園,這里沒有讀書聲,沒有了在教室外背書的學生,只有拿著行李箱裝車的同伴。“一切是否就這樣結束了嗎”我在心里這樣問自己,因為今天我忍住了,沒有讓眼淚流下來。我以為我成功了因為我學會了控制情緒。車駛出了校門,路邊站著本該離去的孩子們,他們對著駛過的面包車揮手告別,大聲的叫著:“老師,再見!老師,記得回來看我們!老師,祝你們一路順風!”那天我坐的是最后一輛面包車我看到路邊的孩子時,除了不舍還是不舍。當面包車駛過我看到了孩子的眼淚,我回頭只想再看他們一眼,可是我卻看到他們叫著老師追趕著車揮手,忍了一早上的眼淚在那一分鐘徹底的決堤了,我轉身抱著我的同伴大哭了一場。這大概是我的父親離去后哭的最傷心的一次吧。都說有淚不輕彈,其實只是未到傷心處。離開相處了很多天的孩子,離開來時不斷感嘆的寧利鄉,車輛駛過寧利一切還是那么平靜。一這次的支教經歷將讓我終生難忘,純真的孩子們讓我又回味了一次美好的童年,他們讓我學會了知足,在我們感嘆不幸的時候,有比我們更不幸的人存在著。這次的支教讓我對社會交際有了新的理解,我們是這個社會的一部分,但是我們在其中顯得微不足道。在遇到問題時我們的無措,處理問題時我們的生澀反應,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們的交際能力太差。支教結束了,我們暑假的暑假的實踐結束了,和寧利中心完小的孩子相處的日子結束了,孩子們經歷了一次離別。我們的到來和離去是否會打亂他們的寧靜,是否因為我們的離去而失去安全感,這些我都不知道。在離開寧利收到孩子們的短信和接到他們的電話,我知道我們走進了這群孩子們的心。我們把祝福留給了他們,所以的疑問只能到寒假時再去揭曉了。支教結束了,我們收獲很多,我們可以自信的站在講臺上給孩子們上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