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陜西省榆林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生物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夏季大豆播種后下了一場大雨,結果大豆出苗很少,其主要原因是()A.土壤中空氣不足 B.土壤中養分流失C.土壤中水分缺失 D.土壤的溫度過高2.將有生命活力的種子隨機平均分成甲、乙兩組。甲組播種在肥沃的土壤中,乙組播種在貧瘠的土壤中,都保證適宜的水分、空氣和溫度。這兩組種子萌發的情況是A.甲組先萌發B.乙組先萌發C.同時萌發D.乙組不萌發3.利用花生種子制作的花生芽菜富含多種有機物。花生種子萌發時提供營養和最先突破種皮的結構分別是(
)A.胚乳和胚根 B.胚芽和胚根C.子葉和胚根 D.胚乳和胚芽4.農業生產上,播種前應當測定種子的發芽率,如果發芽率低,就需要另選良種。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選取5粒種子作為樣本 B.測定時種子要隨機取樣C.無需考慮外界萌發條件 D.取最大值作為測定結果5.油松是中國特有樹種,根系發達,喜光、抗風,-25℃的溫度下也能生長。下列圖片是油松根尖各部位的細胞,主要吸收水和無機鹽的細胞是(
)A. B.C. D.6.紫陽毛尖是中國名茶之一,由清明前后采摘的茶樹初展嫩芽手工炒制而成。下列有關茶樹芽的說法,錯誤的是(
)A.一珠茶樹上可以有多個頂芽B.芽都能發育成枝條C.芽按照著生位置可分為頂芽和側芽D.摘除頂芽利于茶葉豐收7.下列關于植物生長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不同植物的生長所需水量都相同B.同一植物不同時期所需水量都相同C.植物生長時,施肥越多越好D.植物缺氮時植株矮小,葉片發黃8.植物栽培活動中,小明栽培的五彩椒出現“燒苗”現象。下列補救措施中,正確的是(
)A.增加光用 B.大量施肥C.大量澆水 D.疏松土壤9.無土栽培(如圖)是一種用培養液代替土壤栽培植物的技術。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培養液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水和無機鹽B.無土栽培無需環境提供適宜的溫度、光照C.需要定期補充培養液以滿足植物生長對無機鹽的需求D.無土栽培脫離了土壤的限制,可擴大農業生產空間10.黃瓜、南瓜等植株上的一些花并不會結果實,菜農把它們稱為“謊花”。這些“謊花”不結果實的原因是它們為()A.雌花 B.兩性花 C.雄花 D.花序11.在“花褪殘紅青杏小”的描述中,形成小青杏依次經過的生理過程是()A.開花→傳粉→受精→結果 B.傳粉→受精→開花→結果C.開花→受精→傳粉→結果 D.受精→開花→傳粉→結果12.為探尋花粉管的萌發過程,科研人員將花粉管染上熒光標記物(可發熒光的染料)正常情況下,最后出現熒光的結構是(
)A.柱頭 B.花柱 C.子房 D.花藥13.如圖為桃花受精過程和桃子縱切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①中有精子,③中有卵細胞B.卵細胞與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C.子房由②和③兩部分組成D.④是果皮,由②珠被發育而成14.炎炎夏日,摘一大捧熟透的藍莓果子放進口腔,藍莓的甜味和微酸在口腔內舞動,給人帶來愉悅的感受。下列能發育成藍莓果實的結構是(
)A.受精卵 B.子房 C.子房壁 D.胚珠15.師生們購買了麒麟瓜苗用于西瓜種植實踐活動。為了保障瓜苗移栽成活率,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A.在晴朗的中午進行移栽B.盡量選擇壯苗進行移栽C.移栽時根部應帶適量土D.完成移栽后要盡快澆水16.下列關于植物葉片各部分結構(如圖所示)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A.①是葉脈,具有支持和運輸作用B.②屬于保護組織,具有保護作用C.③是葉肉,能進行光合作用D.下表皮中⑤的數量明顯少于上表皮17.一株玉米從出苗到結實,大約需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其中近99%的水通過蒸騰作用散失到大氣中。對此現象解釋不正確的是(
)A.大多數水的散失浪費了水資源B.蒸騰作用能夠增加周圍大氣濕度C.蒸騰作用可以降低葉表面的溫度D.蒸騰作用使植物實現了“水往高處流”18.如圖是蠶豆葉下表皮的電鏡掃描照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②是蠶豆植株蒸騰作用的“門戶”B.①吸水膨脹導致②的張開C.②的開閉不會影響無機鹽的運輸D.當太陽升起時,②會慢慢張開19.煙薯塊根中儲存著許多糖類物質,甜度極高。這些糖類物質的來源為()A.由根從土壤中吸收 B.由細胞中線粒體合成C.由葉片光合作用制造 D.由氣孔從空氣中吸收20.將西紅柿幼苗栽種在適宜的環境中,一段時間后,由原來的30g增重至100g,使其質量增加的物質主要來自()A.土壤中的無機鹽和有機物B.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C.土壤中的水和無機鹽D.土壤中無機鹽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21.某生物興趣小組用金魚藻設計實驗裝置,觀察在不同距離燈光照射下,試管產生的氣泡數目,得到如下數據,從數據中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試管與燈的距離(厘米)5101520253035每分鐘產生的氣泡數61554232252119A.試管內產生氣泡越多光合作用越強B.光照越強,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強C.離光源越近產生的氣泡數目越多D.光照時間越長,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強22.中科院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利用二氧化碳合成了淀粉,同時完成了光能到化學能的轉換。這相當于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
)A.分解有機物,貯藏能量 B.合成有機物,釋放能量C.合成有機物,貯藏能量 D.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23.如圖裝置是與光合作用相關的探究實驗,甲、乙都有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實驗前兩支枝條不需要進行暗處理B.滴加碘液后,乙裝置內的葉片變藍C.該裝置可驗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D.該實驗的結論是光合作用可合成有機物24.紅紅家的蘋果樹只開花不結果,有人建議她對果樹部分枝條進行環割處理,以促使果實生長發育。下圖是環割示意圖,“環割處理”的原理是樹皮環割阻止了(
)A.有機物通過導管向上運輸B.有機物通過導管向下運輸C.有機物通過篩管向上運輸D.有機物通過篩管向下運輸25.某農戶為提高大棚蓋菜的產量,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A.適當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濃度B.適當延長大棚內光照時間C.適當增加大棚中氧氣濃度D.適時給蔬菜松土、施肥二、實驗探究題26.豆芽是我國的一種傳統食物,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易牙遺意》記載:“將綠豆冷水浸兩宿……預掃地潔凈,以水灑濕,鋪紙一層,置豆于紙上,以盆蓋之。一日兩次灑水,候芽長?!蹦成锱d趣小組根據上述記載判斷種子的萌發可能與水、光照等環境條件有關,于是選取300粒飽滿的綠豆種子,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三組實驗進行探究。請分析作答:(1)若探究“水對綠豆種子萌發的影響”,應選擇兩組作為對照。同學們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乙組種子未萌發,請你改變乙組條件讓綠豆種子萌發。(2)幾天后,同學們觀察到甲組和丙組的種子大多數都萌發了,并統計得出兩組的發芽率相近,由此判斷綠豆種子萌發與無關。少量種子未萌發的自身原因可能是。(答一條即可)(3)每組實驗用100粒綠豆種子,而不用5粒的原因是。(4)除以上因素外,你還可以探究哪些環境因素對綠豆種子的萌發有影響?(答一條即可)三、綜合題27.椿芽被稱為“樹上蔬菜”。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發的嫩芽可做成各種菜肴。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1所示的是香椿根尖的結構,香椿幼根的生長是通過區細胞的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和區細胞的伸長增加細胞的體積實現的。(填字母)(2)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是因為它們具有組織。(3)圖3香椿枝條的形成依賴于圖2時芽的發育,圖2中[]能發育成圖3中的葉,圖2中[]將來發育成圖3中的芽。(4)植物的生長需要量最多的是含的無機鹽,如果缺少某種無機鹽,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長。28.每年10月左右是油菜播種的好季節,等到來年4月左右,油菜花就會陸續開放。圖1表示油菜的花,圖2表示油菜的果實。請據圖回答問題:(1)油菜花的主要結構是雄蕊和,雄蕊由圖1中的(填序號)構成。(2)蜜蜂采蜜時,身上會沾上圖1(填序號)中的花粉,當它飛到另一朵油菜花上時,花粉落到柱頭上,從而完成過程。由圖1花粉的傳播媒介推斷,油菜花屬于(填“蟲媒”或“風媒”)花。(3)開花期如遇長期陰雨連綿的天氣,油菜將會破產,分析主要原因是,可通過的方式彌補,提高產量。(4)圖2中⑥是由圖1中的[
]發育而來的。29.夏季的清晨,可以觀察到有些植物葉的邊緣有一滴衡水珠,植物學上把這種現象稱作植物的“吐水”(如圖),“吐水”可排出植物體內多余的水分,這對于維持植物體內的水分平衡有著重要作用,請分析回答問題:(1)植物吸收的水和無機鹽主要由(填“導管”或“篩管”)運輸,供植物利用。(2)夏季的白天,植物體內的水可以不斷地以氣體狀態散失到大氣中,這個過程稱為作用,該作用主要通過植物的(填器官)完成。為植物體內水和無機鹽的運輸提供了。(3)夏季的夜晚。植物的氣孔一般是關閉的,因此水從葉片上散發的量(填“增加”或“減少”)。由于土壤濕度大,植物繼續吸收水分,這就造成了植物體內水分吸入的重大于散失的量,從而使葉片邊緣出現“吐水”現象。30.小秦同學將一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中一晝夜后。選取其中一個葉片,用三角形的黑紙片將葉片的一部分上下兩面遮蓋起來(如圖1)。置于陽光下照射一段時間后,摘下該葉片,去掉黑紙片。經過酒精脫色、漂洗,最后用碘液檢驗。請分析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將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一晝夜的目的是。(2)葉片遮光部分與未遮光部分形成一組對照實驗,實驗變量是。(3)圖2是對葉片脫色的裝置。正確的是(填“甲”或“乙”),該圖中代表酒精的是(填數字)。(4)在脫色后的葉片上滴加碘液,圖1中的(填“遮光”或“未遮光”)部分變藍,說明該部分含有。(5)通過該實驗。小條得出的結論是: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條件。該條件也是影響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之一,農業生產上,種植過稀或過密都不利于增加作物的產量。應該。《陜西省榆林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生物試題》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ACCBABDCBC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DBADACCB題號2122232425答案DCCDC1.A【分析】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詳解】夏季大豆播種后遇到大雨,會導致土壤積水。積水使土壤中的空氣含量減少,氧氣不足,這不利于大豆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因此更可能導致出苗很少的現象。土壤中養分流失和土壤中水分缺失分別關于養分和水分的問題,一場大雨通常不會立即導致土壤養分流失或水分缺失。溫度過高通常不是由降雨直接引起的。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C【分析】了解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即可解題,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和適宜的溫度是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詳解】種子萌發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來自種子自身與土壤肥沃或貧瘠無關,因此,“將有生命活力的種子隨機平均分成甲、乙兩組.甲組播種在肥沃的土壤中,乙組播種在貧瘠的土壤中,都保證適宜的水分、空氣和溫度”,這兩組種子萌發的情況是“同時發芽”,故選C.【點睛】注意種子萌發的必須條件3.C【分析】種子萌發的過程:種子吸水,把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運給胚根、胚軸、胚芽;胚根發育,首先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芽,芽進一步發育成莖和葉。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營養物質貯存在子葉中,單子葉植物種子的營養物質貯存在胚乳中。【詳解】A.花生屬于雙子葉植物,其種子貯藏營養的結構是子葉,而不是胚乳,故A錯誤。B.花生屬于雙子葉植物,其種子貯藏營養的結構是子葉,花生種子萌發時,最先突破種皮的結構是胚根,形成根,故B錯誤。C.花生屬于雙子葉植物,其種子貯藏營養的結構是子葉;花生種子萌發時,最先突破種皮的結構是胚根,形成根,故C正確。D.花生屬于雙子葉植物,營養儲存在子葉當中,而不是胚乳,萌發時率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故D錯誤。故選C。4.B【分析】種子的發芽率的指發芽種子占全部種子的百分數,測定種子的發芽率采用的方法是抽樣檢測,即從檢測對象中抽取少量個體作為樣本,對樣本的檢測能夠反映總體的情況?!驹斀狻緼.只用幾粒種子測一下,偶然性較大,測定的實驗數據不準確,故A錯誤。B.在抽樣中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盡量避免人為因素的影響,不能挑取種子,故B正確。C.水分、溫度等會影響種子的萌發,測定種子發芽率需要考慮外界萌發條件,故C錯誤。D.抽樣調查時根據隨機的原則從總體中抽取部分實際數據進行調查,并運用概率估計方法,根據樣本數據推算總體相應的數量指標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在抽樣中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設置重復組,取平均值作測定結果,故D錯誤。故選B。5.A【分析】根尖是指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結構從頂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詳解】A.此細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毛細胞,屬于根尖成熟區細胞,負責吸收水和無機鹽,故A正確。B.此細胞較長,屬于伸長區細胞,主要通過細胞生長使得根不斷生長,故B錯誤。C.此細胞較大,屬于根冠細胞,主要起到保護根尖的作用,故C錯誤。D.此細胞較小,排列緊密,屬于分生區細胞,主要通過細胞分裂使得根不斷生長,故D錯誤。故選A。6.B【分析】1.枝條是由幼嫩的莖、葉和芽組成,芽是一個未發育的枝條,將來能發育成枝條。2.葉芽的基本結構包括生長點、幼葉、芽軸、芽原基。葉芽的生長點可以使芽軸不斷伸長;葉原基將來發育成幼葉;幼葉將來發育成葉;芽軸將來發育成莖;芽原基將來發育成側芽。【詳解】AC.按照芽的著生位置不同,芽可以分為頂芽和側芽。生長在主干頂端的芽叫頂芽,生長在側枝頂端的芽也叫頂芽,生長主干側面的芽叫側芽,生長在側枝側面的芽也叫側芽??梢?,一株茶樹上有許多枝條,因此可以有多個頂芽,故AC正確。B.按照其發育的結果芽分為花芽、枝芽(也叫葉芽)和混合芽?;ㄑ繉戆l育成花;枝芽將來發育成枝和葉;混合芽是將來既能發育成枝和葉,又能發育成花的芽,故B錯誤。D.摘除頂芽有利于側芽的生長,側芽進一步發育成側枝,提高茶葉產量,故摘除頂芽有利于茶葉豐收,故D正確。故選B。7.D【分析】植物的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是水、無機鹽和有機物等。水是植物體的重要組成成分;植物體內的水分充足時,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態,葉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無機鹽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體吸收,并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器官?!驹斀狻緼.不同的植物所需的水量不同,如仙人掌需水量小,荷花需水量大,故A錯誤。B.同一植物在不同的時期需水量不同,如玉米在抽穗期需水多,在成熟期需水較少,故B錯誤。C.適量施肥可以促進植物生長,但過量施肥會可能引起燒根、土壤鹽堿化等問題,反而抑制植物生長,故C錯誤。D.氮肥的作用是能促使植物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促使植物的莖、葉(營養生長)生長茂盛,葉色濃綠,土壤缺氮時,植株矮小,葉片黃化,老葉黃色枯焦,花芽分化延遲,花芽數減少,故D正確。故選D。8.C【分析】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主要取決于細胞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和植物細胞細胞液的濃度的大小,當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吸水;當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失水。【詳解】在植物栽培過程中,如果施肥過多會導致土壤溶液濃度大于植物細胞的細胞液濃度,植物細胞因失水出現的“燒苗”現象。要想緩解施肥過多對植物的影響,應采取的補救措施是大量澆水,以降低土壤溶液濃度,C正確,ABD錯誤。故選C。9.B【分析】無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據植物生活所需無機鹽的種類和數量的多少,將無機鹽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營養液,用營養液來培養植物。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來自于土壤,而土壤顆粒只是對植物起著固定作用,所以植物可以采取無土栽培的方式即用營養液來培育植物。無土栽培可以更合理的滿足植物對各類無機鹽的需要,具有產量高、不受季節限制、節約水肥、清潔無污染等優點。【詳解】A.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分和無機鹽,無土栽培時所用的培養液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水和無機鹽,A不符合題意。B.植物的生長受溫度、光照、水分、空氣等非生物因素的影響,無土栽培可以為植物提供水分和無機鹽,依然需要環境提供適宜的溫度和光照等非生物條件,B符合題意。C.植物的根會從營養液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以滿足生長需要,因此,需要定期補充培養液以滿足植物生長對無機鹽的需求,C不符合題意。D.無土栽培脫離了土壤的限制,也不受季節限制,可擴大農業生產空間,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C【分析】花的結構包括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等結構,其中雄蕊由花藥、花絲組成;雌蕊由柱頭、花柱、子房組成,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結構。【詳解】AC.在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叫作單性花。單性花又包括雌花與雄花,雌花是一朵花中只有雌蕊的花,經傳粉受精后可發育成果實;雄花是指一朵花中只有雄蕊的花,俗稱“謊花”,這種花只開花不結果。由此可見,A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B.在一朵花中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作兩性花,兩性花完成傳粉和受精后,會結出果實,B不符合題意。D.獨著生在莖上的花叫單生花;許多小花按照一定次序著生在花序軸上構成花序,D不符合題意。故選C。11.A【分析】一朵花要經過傳粉受精兩個過程后,子房才能繼續發育形成果實。【詳解】被子植物生長到一定時期就會開花,開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顯露出來,以便于傳粉;傳粉是花粉從花藥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花粉落到柱頭上后會萌發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內部,釋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這是受精過程;受精以后,只有子房繼續發育成果實。由此可見,形成小青杏依次經過的生理過程是:開花→傳粉→受精→結果,A正確,BCD錯誤。故選A。12.C【分析】雌蕊由柱頭、花柱、子房(內有胚珠)組成;雄蕊由花絲、花藥組成。此題考查的是花粉管進入胚珠經過的結構?!驹斀狻炕ǚ鄢墒煲院?,花粉落在雌蕊柱頭上,在柱頭上黏液的作用下,花粉開始萌發,形成花粉管,花粉管依次穿過柱頭、花柱,到達子房的胚珠,在花粉管萌發的過程中,花粉管中的生殖核進行有絲分裂并形成兩粒精子,花粉管通過珠孔進入胚珠內部后,頂端破裂,釋放出兩粒精子,其中一粒與卵細胞結合,另一粒與中央的兩個極核融合,完成雙受精過程,因此花粉管依次經過的結構是柱頭、花柱、子房。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3.D【分析】圖中①花粉粒,③子房壁,③胚珠,④果皮,⑤種子?!驹斀狻緼.①花粉中有雄性生殖細胞精子,③胚珠中有雌性生殖細胞卵細胞,故A正確。B.受精過程就是卵細胞與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故B正確。C.子房通常由②子房壁和③胚珠組成,故C正確。D.④是果皮,由②子房壁發育而來,故D錯誤。故選D。14.B【分析】當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及柱頭和花柱都完成歷史使命,因而紛紛凋落,留下子房繼續發育成為果實,其中子房壁發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發育成種子,胚珠中的受精卵發育成胚?!驹斀狻慨敾ㄍ瓿蓚鞣酆褪芫螅挥凶臃坷^續發育,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5.A【分析】植物的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通過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大氣中去的過程?!驹斀狻緼.在晴朗的中午移栽,植物蒸騰作用旺盛,會散失大量水分,不利于植物的成活,A符合題意。B.壯苗生長旺盛,更易成活,B不符合題意。C.幼苗移栽時根部帶一小土坨,能保護幼根和根毛,增強根的吸水能力,提高移栽存活率,C不符合題意。D.移栽后及時澆水可以增加根部吸水量,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D不符合題意。故選A。16.D【分析】葉片由表皮、葉肉和葉脈組成。圖中①葉脈、②上表皮、③葉肉、④下表皮、⑤氣孔?!驹斀狻緼.①是葉脈,具有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導管及運輸有機物的篩管,所以具有支持和運輸作用,故A不符合題意。B.②是上表皮,表皮細胞排列緊密,具有保護作用,屬于保護組織,故B不符合題意。C.③是葉肉,葉肉細胞壁薄,含有大量的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故C不符合題意。D.⑤氣孔是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窗口,也是植物體蒸騰失水的“門戶”。對于陸生植物來說,下表皮的⑤氣孔比上表皮的多,故D符合題意。故選D。17.A【分析】蒸騰作用的意義:一是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動力,同時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也跟著一起被吸收和運輸;二是蒸騰作用能提高大氣的濕度,增加降水;三是蒸騰作用能帶走植物體內的熱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熱的夏天被烤死;四是促進了生物圈的水循環。【詳解】A.雖然從表面上看,近99%的水通過蒸騰作用散失到大氣中似乎是一種浪費,但實際上,蒸騰作用對植物的生長和發育至關重要。它是植物體內水分和無機鹽運輸的主要動力,也是植物散熱的重要方式。因此,不能簡單地將這部分水的散失視為水資源的浪費,A錯誤。B.蒸騰作用能夠增加周圍大氣的濕度,這是蒸騰作用的一個重要生態功能。通過蒸騰作用,植物將水分以氣態形式釋放到大氣中,從而增加了大氣的濕度,B正確。C.蒸騰作用可以降低葉表面的溫度,這是蒸騰作用的另一個重要作用。當植物葉片表面的水分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的熱量,從而降低葉表面的溫度,防止植物因過熱而受損,C正確。D.蒸騰作用使植物實現了“水往高處流”。在植物體內,水分和無機鹽是通過導管從根部向上運輸到葉片和其他部位的。蒸騰作用產生的拉力是這種運輸的主要動力之一,它使得水分和無機鹽能夠沿著導管向上運輸到較高的部位,D正確。故選A。18.C【分析】圖中①保衛細胞,②氣孔?!驹斀狻緼.②氣孔是蠶豆植株進行蒸騰作用和氣體交換的通道,故A正確。B.①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時,氣孔就張開,反之氣孔就關閉,故B正確。C.氣孔是植物體蒸騰失水的“門戶”,蒸騰作用促進根對水分的吸收以及對水分、無機鹽的運輸。所以,②氣孔的開閉會影響無機鹽的運輸,故C錯誤。D.氣孔通常在光照條件下張開,以便進行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因此,當太陽升起時,氣孔會慢慢張開,故D正確。故選C。19.C【分析】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煙薯塊根中儲存的糖類物質屬于有機物。【詳解】A.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A不符合題意。B.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的場所,把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被稱為動力車間,是動植物細胞都有的一種能量轉換器,是細胞的發動機,B不符合題意。C.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梢姽夂献饔玫脑鲜嵌趸己退?;場所是葉綠體;條件是光;產物是:有機物和氧,C符合題意。D.氣孔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氣孔是由一對保衛細胞圍成的空腔,保衛細胞控制氣孔的張開和閉合,D不符合題意。故選C。20.B【分析】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在葉綠體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就叫光合作用。【詳解】使西紅柿植株質量增加的物質主要是有機物,有機物主要來源于光合作用(不是從土壤中吸收的),原料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無機鹽雖重要,但它僅是參與植物代謝的一部分,并不像光合作用那樣直接增加生物質量,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21.D【分析】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儲存能量,同時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光合作用。本實驗金魚藻在光下能進行光合作用,由于光合作用能釋放氧氣,實驗中釋放出的氣泡主要是氧氣?!驹斀狻緼.實驗中釋放出的氣泡主要是氧氣,試管內產生氣泡越多光合作用越強,故A正確。B.由于距離近光照會變強,距離遠光照會變弱,所以這一現象說明,光照越強,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會越強,產生的氧氣(氣泡)就會越多。通過分析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在一定范圍內,光照越強,植物的光合作用越旺盛,故B正確。C.從實驗現象得出的數據可知,距離燈越近,金魚藻產生的氧氣(氣泡)就越多,故C正確。D.本實驗的變量是光照強度,而不是光照時間,所以不能得出光照時間越長,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強的結論,故D錯誤。故選D。22.C【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光合作用的實質是制造有機物,釋放氧氣,把光能轉變為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氧氣和有機物(淀粉)。【詳解】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利用陽光,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葡萄糖等有機物,這一過程完成了光能向化學能的轉換,并將能量儲存在合成的有機物中;實驗室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同樣是在模擬這一過程。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23.C【分析】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詳解】A.選作實驗的植物實驗前已經進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儲存了豐富的有機物(淀粉),如不除去會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所以實驗前應將兩支長勢相同的枝條進行暗處理,將植物暗處理的目的是通過呼吸作用消耗葉片中的淀粉等有機物,避免其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故A錯誤。B.淀粉有遇到碘液變藍色的特性,因此實驗中在葉片上滴加碘液的目的是為了檢驗光合作用是否產生了淀粉。乙裝置內放置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葉片因缺少二氧化碳作為原料,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生成淀粉,滴加碘液后,乙裝置內的葉片不變藍,而甲裝置內的葉片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積累有機物,處理后能夠變藍,故B錯誤。C.由于甲乙兩裝置中,甲內有二氧化碳,乙內沒有二氧化碳,該實驗的變量是二氧化碳,該裝置可驗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故C正確。D.由于甲乙兩裝置中,甲內有二氧化碳,乙內沒有二氧化碳,該實驗的變量是二氧化碳,該實驗的結論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需要二氧化碳參與,故D錯誤。故選C。24.D【分析】(1)導管是植物體內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由下而上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構;篩管是植物體中由上而下輸導有機物的管道。(2)木本植物莖的結構從外到內依次是:樹皮、形成層、木質部和髓。樹皮有周皮和韌皮部組成,韌皮部內有篩管和韌皮纖維組成;木質部內有木纖維和導管?!驹斀狻凯h割處理是通過環割樹皮,切斷篩管,以阻止有機物從葉子流向根部的輸送。這樣,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如糖類)會集中在上部枝條和葉片,促進花芽分化和果實發育。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25.C【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葉綠體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放出氧氣,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制造的有機物里。呼吸作用是在線粒體里,利用氧氣分解有機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要想提高作物的產量就要想辦法促進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進光合作用的措施有:適當增加光照強度、適當延長大棚內光照時間、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等,同時適當增加白天的溫度可以促進光合作用的進行,而夜晚適當降溫則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詳解】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適當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濃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高效進行,有利于增產,故A不符合題意。B.適當延長大棚內光照時間,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時間越長,合成的有機物就越多,有利于增產,故B不符合題意。C.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是有機物和氧氣,植物的呼吸作用原料是氧氣,呼吸作用會消耗有機物,因此應該適當減少氧氣的濃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的進行以及減少呼吸作用對有機物的消耗,故C符合題意。D.及時松土施肥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氣和無機鹽的含量,利于植物的生長,對提高產量有促進作用,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D。26.(1)甲和乙(或甲、乙)將干棉絮換成濕棉絮(“加水”或“補充水分”)(2)光(或光照)存儲時間過長胚已經死亡;處于休眠期;胚是不完整的;被蟲子咬壞的(3)避免偶然性,減小實驗誤差(4)溫度;空氣;無機鹽;酸堿度等【分析】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和干擾。【詳解】(1)種子的萌發需要足夠的水、充足的空氣和適宜的溫度。分析實驗可知,甲乙兩組作為對照,變量是水分,可探究“水對綠豆種子萌發的影響”。若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乙組種子未萌發,可將干棉絮換成濕棉絮。(2)甲組和丙組兩組作為對照,變量是光,幾天后,同學們觀察到甲組和丙組的種子大多數都萌發了,并統計得出兩組的發芽率相近,由此判斷綠豆種子萌發與光無關。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少量種子未萌發的自身原因可能是存儲時間過長胚已經死亡;處于休眠期;胚是不完整的;被蟲子咬壞的。(3)每組實驗用100粒綠豆種子,而不用5粒,是為了排除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減小實驗的誤差。(4)除以上因素外,還可以探究溫度:空氣;無機鹽;酸堿度等因素對綠豆種子的萌發。27.(1)CB(2)分生(3)1幼葉4芽原基(4)氮、磷、鉀【分析】圖1中,A成熟區,B伸長區,C分生區,D根冠。圖2中,1幼葉,2生長點,3芽軸,4芽原基。【詳解】(1)根尖的結構包括根冠、分生區、伸長區和成熟區。C分生區細胞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通過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B伸長區細胞能迅速伸長,通過細胞生長使細胞體積增大,從而使根生長。(2)分生組織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形成其它組織,如根尖的分生區、芽的生長點、莖的形成層等都屬于分生組織。(3)葉芽的結構包括芽軸、生長點、葉原基、幼葉、芽原基等。芽軸發育成莖,生長點使芽軸伸長,葉原基發育成幼葉,幼葉發育成葉,芽原基發育成側芽。圖3中的葉是圖2中的1幼葉伸展發育而成的,側芽是由圖2中的4芽原基發育成的。(4)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含氮的無機鹽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繁葉茂;含磷的無機鹽可以促進幼苗的發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提早成熟;含鉀的無機鹽使植物莖稈健壯,促進淀粉的形成與運輸。如果缺少某種無機鹽,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長。28.(1)雌蕊②③(2)②傳粉蟲媒(3)傳粉不足人工輔助授粉(4)⑤胚珠【分析】種子的萌發需要一定的外部條件: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適量的水分。種子的形成:花粉落在雌蕊的柱頭上,沿花粉管進入胚珠,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為植物的胚;胚珠發育為種子。圖中①柱頭,②花藥,③花絲,④子房,⑤胚珠,⑥種子。【詳解】(1)花的結構包括萼片、花托、雌蕊、雄蕊等,其中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結構,與生殖有關,雌蕊由①柱頭、花柱、子房構成,雄蕊由②花藥,③花絲構成。(2)蜜蜂在采蜜時,身上會沾上圖1中②花藥中的花粉。當蜜蜂飛到另一朵油菜花上時,花粉會落到柱頭上,這個過程稱為傳粉。由于花粉是通過蜜蜂這種昆蟲進行傳播的,因此油菜花屬于蟲媒花。(3)開花期如遇長期陰雨連綿的天氣,油菜將會減產。這是因為陰雨天氣會影響昆蟲的活動,導致傳粉不足,從而降低油菜的結實率和產量。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可以通過人工輔助授粉的方式來提高油菜的結實率和產量。(4)花粉落在雌蕊的柱頭上,沿花粉管進入胚珠,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為植物的胚,子房發育為果實,子房壁發育為果皮,⑤胚珠發育為⑥種子,珠被發育為種皮。29.(1)導管(2)蒸騰葉片/葉動力(3)減少【分析】植物的蒸騰作用在把體內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通過葉片上的氣孔蒸發到大氣當中去的時候,是一種“泵”的原理。它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5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
- 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20 香菱學詩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冊7.3 復數的三角表示教學設計及反思
-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十五從軍征教案及反思
-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設計-17 紙線繩小浮雕-蘇少版
- 安裝設備安全培訓
- 優化班級小組建設的16個策略
- 人教部編版17 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及反思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第一課大洲和大洋教學設計6
- 2024云南省有色地質局三0八隊下屬企業招聘2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漢語口語速成第七課課件
- 2023-2024學年北京一零一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合格考)(含答案)
- 自考00808商法押題及答案解析
- 語文教研專題講座講稿
- 江蘇省蘇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化學下學期期中試題含解析
- 人工智能在社會治理中的倫理與安全挑戰
- 人教A版(新教材)高中數學選擇性必修第二冊綜合檢測
- 《跨境直播運營》課件-海外社交媒體電商直播
- 打印復印服務合同
- 作業人員觸電一般B類事故案例 (1)課件講解
- 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申報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