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33∕T 472-2023 貽貝養殖技術規范_第1頁
(高清版)DB33∕T 472-2023 貽貝養殖技術規范_第2頁
(高清版)DB33∕T 472-2023 貽貝養殖技術規范_第3頁
(高清版)DB33∕T 472-2023 貽貝養殖技術規范_第4頁
(高清版)DB33∕T 472-2023 貽貝養殖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3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I本標準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本標準代替DB33/T472—2014《貽貝養殖技術規范》,與DB33/T472—2014相比,除結構調整和h)增加了“浮游幼蟲培育”的內容(見o)更改了收獲時的貽貝殼長(見第7章,2014年版的第6章請注意本標準的某些內容有可能涉及專利。本標準的——2004年首次發布為DB33/T504.1—2004、DB33/T504.2—2004;——本次為第二次修訂。1貽貝養殖技術規范本標準適用于厚殼貽貝(Mytiluscoruscus)全人工育苗和筏式養成,紫貽貝(Mytilus貽貝肉質部的肥瘦程度,軟體部的干物質質量與貝殼干物質質量4.1環境與設施4.1.1環境養殖場地處交通便利。水質符合GB11607的規定。水體鹽度25~30,水溫18℃~26℃,pH7.8~4.1.2設施4.2.1親貝選擇2每年2月~4月和10月~11月,選擇自然生4.2.2親貝培育4.2.2.1培育條件60厘米~70厘米。2月~4月親貝入池后穩定2天~4天;然后每天升溫1℃,至13℃~18℃保持水溫穩4.2.2.2投餌毫升~4.0×105細胞/毫升,具體根據攝食情況及時調整4.2.2.3充氣和換水4.3催產和孵化4.3.1催產培育親貝平均性腺指數達15%以上時適時催產:先剪去親貝的足絲和貝殼外的附著物,用清潔海水貝體陰干4小時~6小時后,經充氣或流水刺激1小時~2小時使親貝排精4.3.2洗卵雌貝產卵后及時挑出雄性親貝,采用充氣、撈出排泄漂浮物、過濾加水等方法4.3.3孵化5.1浮游幼蟲培育5.1.1培養密度5.1.3換水和投餌3浮游幼蟲前期日換水量為30%~50%,中后期日換水量為50%~80%。D形幼蟲開口后以投喂球等鞭金藻、湛江叉鞭金藻等金藻為主。投喂量為D型幼蟲初期水體中藻細胞數1×104細胞/毫升~5×104細胞/毫升,浮游幼蟲后期水體中藻細胞數5×104細胞/毫5.1.4移池用網孔對角長度小于幼蟲最小個體10%~20%的雙絲篩絹網收集幼蟲后移苗,每3天~4天移池1次。網目大小宜以移苗前期為300目、中期為250目、后期為200目。每次移池操作前,應對使用的網片進行5.2稚貝培育執行5.1.2的方法。1天~15天日換水量為30%~50%,15天~50天換水量5.2.3投餌間呈“田”字型排列。筏架的浮綆與主潮流或主風方向成5°~10°夾角。筏架的俯視圖和截面圖見附4浮綆直徑2.2厘米~2.5厘米的聚乙烯繩,長度80米~150米。橛纜直徑2.4厘米~2.6厘米的聚乙烯串纜直徑2.0厘米~2.2厘米的聚乙烯繩,長度按6.2.4執行,串纜間距14竹等材料制作而成,長度2.0米~4.0米,直徑15.0厘米~25.0厘米。每根浮綆和串纜兩端各打1個~2苗種出池后先在海區進行暫養后進行包苗:鋪好網片,把搓散的苗種均勻地散放其上,密度以50056筏架的俯視圖和橫截面圖圖A.1和圖A.2分別給出了筏架的俯視圖和截面圖。標引序號說明: 浮綆,長度為80米~150米; 橛纜,與海底夾角30°,長度為養殖海區滿潮時水深的2倍(流急浪大海區為2.5倍~3.0倍);3——大桁,長度為35.0米~45.0米(水深15.0米以上)或50.0米~65.0米(水深15.0米以內,潮流較緩的海區);4——串纜,間距14.0米~15.0米,長度同大桁;5——樁頭,每根浮綆和串纜兩端各打1個~2個樁頭,每臺筏架四個頂端各打2個~3個樁頭;6——浮子,每條浮綆裝配浮子50個~100個。圖A.1筏架的俯視圖標引序號說明:5——養成繩;6——浮綆。7(資料性)貽貝養殖標準化技術模式圖圖B.1給出了貽貝養殖標準化技術模式圖。.親貝培育(1)親貝選擇每年的2月~4月和10月~11月選擇自然生長或人工養殖區殼長10厘米以上、肥滿度≥30%以上的親貝個體為(2)親貝培育每個30厘米×50厘米塑料筐裝入30個~40個親貝,加水至60厘米~70厘米,充氣,投喂以新月菱形藻、牟氏角毛金藻、湛江叉鞭金藻、扁藻為輔。日投喂2次~3次,性腺發育早期每天換水40%~50%,后期每天只加藻液不換水,在吸管來控制水位。(1)催產當親貝平均性腺指數應達到15%以上,用10毫克/升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分鐘~15分鐘,連續攪動,用清潔海水洗凈,陰干4小時~6小時后,經充氣或流水刺激1小時~2小時,排精產卵,采用充氣、挑出雄性親貝、撈出排泄漂浮物、過濾加水等方法清除多余精子及雜(2)孵化受精卵孵化密度在15個/毫升~30個/毫升。3.苗種培育(1)浮游幼蟲培育(1)放養時間4月份~10月份。苗種出池后在海區進行暫養再進行包苗。密度以500個/米~750個/米為宜。拆網時間視苗種大小和水溫等情況而(3)日常管理幼蟲密度以8個/毫升~15個/毫升,D形幼蟲開口后以投喂金藻為主,D型幼蟲第3天開始添加投牟氏角毛藻,殼頂幼蟲期混合投喂金藻、角毛藻和扁藻,日投喂2次~4次。日換水量為30%~80%。每3天~4天移池一次。(2)稚貝培育殼長規格達290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