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名校2025屆高三4月校際聯合檢測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1頁
山東名校2025屆高三4月校際聯合檢測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2頁
山東名校2025屆高三4月校際聯合檢測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3頁
山東名校2025屆高三4月校際聯合檢測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4頁
山東名校2025屆高三4月校際聯合檢測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名校大聯考4月聯合檢測高三語文2025.4本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考號、座號填涂在相應位置。2.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2B鉛筆(按填涂樣例)正確填涂;非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書寫,繪圖時,可用2B鉛筆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我們生活在一個特殊的時代,這個時代的知識總量是以指數級增長的。或許更重要的是,用科學家卡爾·薩根的話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完全依賴科學和技術的社會中,然而幾乎沒有人了解這些科學和技術。”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且有待解決。而且,除此之外,大多數人都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無法對科學產生興趣。一部分原因是,科學的語言是數學,但它涉及的數學太復雜,以至于只有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才能用數學這個工具來理解科學。不過,偶爾也會出現一些“翻譯者”,向其他人傳達科學的意義,以及它的美妙和激動人心之處。邁克爾·沃克站在了“翻譯者”的前沿,雖然并不是一名學術研究者,但他通過這本大眾科學書,在規避了復雜數學的同時,傳達了他對物理世界的清晰理解。這本書的核心是量子力學,但內容已經超越了這個范疇,還介紹了相關應用,沃克為我們提供了對物理世界最奇特、最迷人、最美麗的描述。他非常努力地描述了量子力學,尤其是原子,并將其作為解釋化學和我們周圍事物的基礎。這本書正是把這一部分物理學用非數學的語言和視覺化的呈現方式向我們“翻譯”了過來。另外,這本書還時不時地插入了物理學和化學的發展史以及推動科學發展的著名科學家的生活,這些“插曲”也讓這本書變得栩栩如生。在量子力學發展的早期,盡管它在預測實驗結果方面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但科學家對量子力學的本質仍困惑不已,為此,科學巨人之間還產生了一些偉大的辯論。例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他厭惡量子力學及其違反直覺的結論,最終卻因在該領域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獎)宣稱:“上帝不會跟宇宙玩擲骰子。”尼爾斯·玻爾(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對此則有一句不那么著名但同樣重要的反駁:“不要告訴上帝該做什么。”玻爾也曾說過:“如果有哪個人對量子力學不感到震驚,就說明他不了解量子力學。”然而,80多年后,量子力學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成功、最具爭議,同時也經受住了各種實驗考驗的理論。高三語文試題第1頁(共8頁)這不是第一本將科學和歷史交織在一起的書。實際上,關于這一主題的大多數非學術書籍都會通過介紹歷史來緩解量子力學概念帶來的沖擊。但是沃克還從物理學出發,解釋了化學的原理,并講述了人類對量子力學的理解如何讓現代發明和技術成為可能,向我們展示了如何通過量子力學的視角理解宇宙——從大爆炸開始直至今天。這本書為讀者提供了一個駛向新認知彼岸的契機。我相信你會像我一樣享受這本書。想必你也會同意這句話:科學比幻想更奇妙。(摘編自邁克爾·S.沃克《量子世界的發現之旅》推薦序)材料二:在公元前7世紀,古希臘斯巴達人用加密棒,把一個布帶纏到加密棒上,寫上“明天發動攻擊”,命令發布完之后,如果別人沒有同樣半徑的加密棒的話,信息是讀不出來的,這是最原始的加密方法。后來到了公元前1世紀左右,凱撒大帝發明了更好用的辦法——把26個字符移動一下,這樣移動完之后,“明天發動攻擊”就變成DWWD等等,只有預先約定的人知道這個命令究竟是什么。這樣一些非常聰明但很古老的加密算法,其實可以用字符出現頻率的方法加以破解。一個問題就是信息安全瓶頸。實現信息的安全傳送,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夢想。隨著信息技術進一步發展,借助量子糾纏理論,通過量子密鑰分發,能夠解決這一問題。量子通信的一種應用是量子密鑰分發,原理其實很簡單。單光子不可分割,所以我用一個個光子來傳輸密鑰的時候,竊聽者不可能砍走半個光子,他拿走了,接收者就收不到了,這個光子也就沒用了。那么竊聽者能不能復制一份?量子不可克隆,測量的話,必然導致干涉條紋消失;通過觀測干涉條紋是否消失,就知道你的光子狀態是不是被別人竊聽過。也就是說,在量子密鑰分發的過程中,原理上存在復制是一定會被察覺的,我們就丟棄那些存在竊聽的風險密鑰,保留安全密鑰,再加上“一次一密”的話,加密內容就不可破譯,這是基于物理學原理的無條件安全。為什么現在仍要研究量子糾纏?一旦你能夠從下往上對微觀粒子進行組裝、操縱的話,其實就掌握了搭建整個世界的每一塊積木。這種進步相當于從孟德爾被動觀察得到遺傳定律,到基因工程主動調控生命形態的進步一樣。所以,就可以從對量子規律被動的觀測和應用變成了對量子狀態的主動調控和操縱,這樣就產生了第二次量子革命,那就是量子信息技術。量子通信的發展目標,是要在更大的范圍里,實現安全的信息傳輸。它的發展路線是,通過光纖實現城域的量子通信網絡,通過中繼實現城際的量子網絡,通過衛星中轉實現遠距離量子通信。2007年我們首次把光纖量子通信的安全距離拓展到一百公里,2008年建設了一個小型網絡,2012年建成了規模化的量子通信網絡,并投入了永久使用。最后慢慢把這些局域網,一個一個連起來,變成現在的“京滬干線”,這個是基于可信中繼技術。而以目前的技術實現遠距離的量子通信,則需要衛星的中轉。通過十幾年的努力,我們研制成功了國際上第一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其在2016年8月份成功發射。“墨子號”有一個重要的科學實驗任務,驗證了即使相隔上千公里,量子糾纏之間的詭異互動也是存在的。如通過“墨子號”進行密鑰分發,首先向地面發射光子,每對處于糾纏狀態的光子中的一個發向青海德令哈站,另一個發向云南麗江站,兩個地面站之間的距離達到1203公里,首次實現超一千公里的量子糾纏。其目的就是在相距超過一千公里的兩個光通信終端之間,通過低軌衛星給它們分發密鑰,使得兩個終端之間用這組密鑰完成保密光通信。高三語文試題第2頁(共8頁)未來會是什么樣?在量子通信方面,我們希望能夠在外太空搭建一個非常準的光鐘,這個光鐘的穩定度大概會達到10?21,.也就是大概10萬億年的誤差都不超過1秒鐘。再結合我們的廣域量子通信技術的話,用兩個這樣的光鐘進行時間比對,就可以提供一種引力波探測的新途徑,從而來揭示更加豐富的天文現象。(摘編自潘建偉《從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信息革命》)1.根據材料內容,下列對圖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單光子因其具有不可分割性,竊聽者無法截取半個光子。B.竊聽者無法復制發送方分發的量子密鑰,保證了信息傳送的安全。C.接收方通過觀測干涉條紋是否消失,可識別光子狀態是否被竊聽。D.丟棄存在竊聽風險的密鑰后,保留的安全密鑰,加上“一次一密”,加密內容不可破譯。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沃克通過科學史敘事證明量子通信技術已完全替代傳統加密方法。B.愛因斯坦與玻爾之間的爭論直接推動了量子密鑰分發技術的誕生。C.量子糾纏理論的研究發展將使量子通信在更大的范圍內得以應用。D.借助以“墨子號”為中轉的密鑰分發就能保證城域內的通信安全。3.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總量以指數級增長的時代,但大多數人因數學等復雜因素無法對科學產生興趣,這凸顯了科學普及的重要性。B.邁克爾·沃克的《量子世界的發現之旅》一書,用非數學的語言和視覺化的方式,向大眾傳達了量子物理的奇妙與美麗。C.古希臘斯巴達人使用的加密棒和凱撒大帝發明的字符移動加密法,都是基于字符出現頻率的原理進行加密的。D.量子通信的發展目標是實現更大范圍的安全信息傳輸,其中“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發射是這一領域的重要里程碑。4.材料一指出沃克的科普寫作具有哪些突出特點?請簡要說明。(4分)5.材料一中提到“科學比幻想更奇妙”,請結合兩則材料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高三語文試題第3頁(共8頁)(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文本一:風陵渡端木蕻良他又望了一下天上的月亮,遠處的天雖然混沌,但是月光非常好,飽滿而且清亮,完全是北方原野的理想的月光,月光照在河里,也閃著銀色的鱗片。唉,多少年沒有這樣好月亮了。他把船上的纜繩仔細看了一下,立起身來想走。腳步聲,越來越近,他看不出是什么人來,只看見兩個人影,一搖一晃的。他急于要回去睡覺,也沒有心思細看,他向回家的路走去。但是人的腳步聲,卻向他追趕過來,而且哇啦哇啦的向他講頂憎恨的那些話。他有些恐懼,又有些悲哀,自己后悔不該半夜里出來。“你的——老頭子?哈哈哈,你……領我們渡河去吧!”“哈哈哈!”另外那個敵兵也大笑起來,玩笑的向對方的腦上打了一下。老漢不作興回答,一直沒有響。他們跑到船上,坐下。老頭子看他倆坐下來喘氣,他用半個眼睛在看他們。“把船放到水里去!”那個啤酒桶形的兵命令他。“不能,我一個人推不了這船的!”馬老漢陰郁而且固執。“行不行!”那兵拿出了槍。①老頭子很平靜的把船推下水里去,他忽然的想笑。他隨著那船順著水溜順下走,他想大聲的像年青時撐船一樣,吆喝一通。但是他沒有,仍然很認真的說一次。“溜大,你們可要死的。”兩個兵并不聽他的話,“推呀,這老滑頭,你推不推!”“反正你們要死的!”老頭子陰郁的說,但是馬上又縮住了,他很快的去推船。月光照在水上面,白花花的一片汪洋展開去,被地平線的云角吞食了,云里也閃起水星。船在水面上浮起來了。“好呀,好呀!”船完全流在大溜里了的。兩個敵人像兩根黃色的蘿卜一樣在船板上轉。他們倆一并排的在模仿日本舞蹈的那種偶人的動作,而且得意的笑著。船在像一片打滾的落葉一樣的轉了,他倆還在跳,仿佛就在水面的旋渦上他倆也一定要跳一樣。②忽然一聲狂笑聲,在半空中扯起。馬老漢毛骨悚然的笑聲扯起來了。“哈哈哈哈!”像屋瓦的磔裂……“哈哈哈哈……”像年老的古樹的崩折。“哈哈哈哈……”馬老漢從心里、眼里、口里、淚里和血里一齊都笑起來了。他的最后的一縷生命,都化作了笑聲,尖銳的沖散在天空。兩個敵兵,這時候,才像大夢初醒似的,想起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大溜在渦旋,他們就高三語文試題第4頁(共8頁)是在渦旋里。他們不再笑了,立刻慌亂的跳下水里去,想逃命。渦旋里,逃不了命的,就是魚也得丟下兩片鱗片,才能轉個身。一種復仇的和對于生的抗議的連串的大笑,還在河面上浮搖。③一個白發的老人立在船面上大笑,血和淚,天空和河水交流的大笑。“哈哈哈哈……”那條黃河面上,亙常浮載著的生命的破船,從此被一條卷起的水舌,舐食了一下,便什么都不見了。④但是水面上還扯起那一道慘笑,好像那一切銀色的月光,都是笑聲的實體,灑落在水上、沙上、土上和天間,三個人便立刻不見了。隨著笑聲滾到水里……(有刪改)文本二:黃河蕭紅風陵渡車站附近,層層轉轉的是一些板棚或房棚,里邊冒著氣,響著勺子,還有一種油香夾雜著一種咸味在那地方繚繞著。一盤炒豆腐,一壺四兩酒,蹲在閻胡子的桌面上。“俺想,趙城可還離火線兩三百里,許是不要緊……”他向著兵士,“咱中國的局面怎么樣?聽說日本人要奪風陵渡……俺在山西沒有別的東西,就是這一只破船……”兵士站起來,掛上他的洋瓷碗,點燃一支香煙,整理著他的背包。黑色的褲子,灰色的上衣衣襟上涂著油跡和灰塵。但他臉上的表情是開展的,愉快的,平坦和希望的。他講話的聲音并不高朗,溫和而寬弛,就像他在草原上生長起來的一樣。“我要趕路的,老鄉!要給你家帶個信嗎?”“帶個信……”閻胡子感到一陣忙亂,這忙亂是從他的心底出發的。帶什么呢?這河上沒有什么可告訴的。“帶一個口信說……”好像這飯鍋炒菜的勺子又攪亂了他。”你坐下等一等,俺想一想……”風陵渡側面向著太陽站著,所以土層的顏色有些微黃,有些發灰,總之,有一種相同在病中那種蒼白的感覺。看上去,干澀,無光,無論如何不能把它制服的那種念頭,會立刻壓住了你。那兵士站起來向閻胡子說:“我就要趕火車去……你慢慢地喝吧……再會啦……”閻胡子把酒杯又倒滿了,他看著杯子底上有些泥土,他想,這應該倒掉而不應該喝下去。但當他說完了給他帶一個家信,就說他在這河上還好的時候,他忘記了那杯酒是不想喝的也就走下喉嚨去了。奔向同蒲站的兵士,聽到背后有呼喚他的聲音:“站住……站住……”他回頭看時,那老頭好像一只小熊似的奔在沙灘上。“我問你,是不是中國這回打勝仗,老百姓就得日子過啦?”八路的兵士走回來,好像是沉思了一會,而后拍著那老頭的肩膀。“是的,我們這回必勝……老百姓一定有好日子過的。”那兵士都模糊得像畫面上的粗壯的小人一樣了,可是閻胡子仍舊在沙灘上站著。閻胡子的兩腳深深地陷進沙灘去,那圓圓的渦旋埋沒了他的兩腳了。(有刪改)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本一的情節集中在馬老漢與兩個敵兵的交鋒上,最終以馬老漢的壯烈犧牲達到高潮。B.文本二主要以語言和心理描寫塑造八路軍質樸樂觀的戰士形象,衣著簡樸卻充滿希望。高三語文試題第5頁(共8頁)C.文本二寫兵士遠去時,閻胡子仍在沙灘上站著,表現出他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與憧憬。D.兩個文本都以黃河風陵渡為背景,描繪抗日戰爭時期百姓充滿悲情的生活和心理狀態。7.關于文本一畫線處描寫馬老漢的笑的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第①處描寫遭受敵兵舉槍威脅時,馬老漢平靜推船,“忽然的想笑”,寫出他準備和敵人同歸于盡的決心。B.第②處描寫目睹敵兵船中舞蹈時,馬老漢大聲狂笑,“笑聲扯起來”,主要表現了他對敵兵不停跳動的厭惡。C.第③處描寫發現敵兵跳船逃命時,馬老漢“立在船面上大笑”,體現其親手消滅敵人后的暢快高興。D.第④處描寫,以“銀色的月光”寫“慘笑”,使無形的笑聲獲得月光般冷冽的質感,形成視聽通感,同時也帶有凄冷的色彩。8.文本一中“月亮”這一物象多次出現,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分)9.兩篇文本都以“黃河”為背景,但主題側重不同。請簡要說明。(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行儉有知人之鑒,初為吏部侍郎,前進士王勮、咸陽尉欒城蘇味道皆未知名。行儉一見,謂之曰二君后當相次常銓衡仆有弱息愿以為托。是時勮弟勃與華陰楊炯、范陽盧照鄰、義烏駱賓王皆以文章有盛名,司列少常伯李敬玄尤重之,以為必顯達。行儉曰:“士之致遠者,當先器識而后才藝。勃等雖有文華,而浮躁淺露,豈享爵祿之器邪!楊子稍沈靜,應至令長,余得令終幸矣。”既而勃渡海墮水,炯終于盈川令,照鄰惡疾不愈,赴水死,賓王反誅,勮、味道皆典選,如行儉言。行儉為將帥,所引偏裨如程務挻、張虔勖、王方翼、劉敬同、李多祚、黑齒常之,后多為名將。行儉嘗命左右取犀角、麝香而失之。又敕賜馬及鞍,令史輒馳驟,馬倒,鞍破。二人皆逃去,行儉使人召還,謂曰:“爾曹皆誤耳,何相輕之甚邪!”待之如故。破阿史那都支,得馬腦盤,廣二尺余,以示將士,軍吏王休烈捧盤升階,跌而碎之,惶恐,叩頭流血。行儉笑曰:“爾非故為,何至于是!”不復有追惜之色。詔賜都支等資產金器三千余物,雜畜稱是,并分給親故及偏裨,數日而盡。(節選自《資治通鑒唐紀十九》)材料二:太宗嘗謂攝吏部尚書杜如晦曰:“今專以言辭刀筆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敗職,雖刑戮之,而民已敝矣。”乃欲放古,令諸州辟召。會功臣行世封,乃止。它日復顧侍臣曰:“致治之術,在于得賢。今公等不知人,朕又不能遍識,日月其逝,而人遠矣。吾將使人自舉,可乎?”初,銓法簡而任重。其后李敬玄為少常伯,委事于員外郎張仁祎,仁祎又造姓歷,改狀樣、銓歷等程式,而銓總之法密矣。然是時仕者眾,庸愚咸集,試之日,冒名代進,或旁坐假手,或借人外助,多非其實。雖繁設等級、遞差選限、增?犯之科、開糾告之令以遏之,然猶不能禁。大率十人競一官,余多委積不可遣。有司患之,謀為黜落之計,以僻書隱學為判目,無復求人之意。(節選自《新唐書志第三十五》)高三語文試題第6頁(共8頁)

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謂之A曰B二君后C當相次D常銓衡E仆F有弱息G愿以為托。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至于,“到……地步”,與《登泰山記》“至于泰安”中“至于”用法不同。B.攝,意為“代理、暫代”,與《論語》“攝乎大國之間”中“攝”的詞義相同。C.悉,意為“了解、察知”,與《屈原列傳》“懷王乃悉發國中兵”詞義不同。D.其,代詞,指代被選拔者,與《師說》“其可怪也歟”中的“其”用法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行儉初見王勮、蘇味道時,預言他們將掌管銓選,并托付子女,后來二人果然主管銓選。B.行儉認為王勃等人雖有文才但浮躁淺露,難以長久富貴,最終這四人的結局印證其判斷。C.唐太宗認為選官應該注重德行,但因“功臣行世封”未能推行地方舉薦,最終改為“自舉”。D.李敬玄讓張仁祎改革銓法后,選拔程序嚴密但流于形式,導致庸才充斥、舞弊橫行,積弊難除。13.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楊子稍沈靜,應至令長,余得令終幸矣。(4分)(2)大率十人競一官,余多委積不可遣。(4分)14.材料一中行儉的“知人之鑒”和材料二中唐太宗的“致治之術”有何共通之處?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白鶴觀秦觀復殿重樓墮杳冥,故基喬木尚崢嶸。銀河不改三千尺,鐵馬曾經十萬兵。華表故應終化鶴①,謫仙未解獨騎鯨②。井泉一一兒童舊,白發衰顏只自驚。【注】①傳說中,古代遼東的丁令威在靈虛山學道,修煉成仙后化鶴飛回遼東,落在城門的華表柱上。②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詩“幾歲寄我空中書,南尋禹穴見李白”,俗傳太白醉騎鯨魚,溺死潯陽。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用“墮杳冥”寫道觀坍塌湮沒的荒涼,又以“尚崢嶸”突出古木蒼勁之態,奠定全詩蒼茫沉郁的基調。B.頷聯通過“銀河”“鐵馬”意象來勾連時空,于虛實相生間暗含著作者對歷史征戰與自然永恒的深沉思考。C.頸聯借“化鶴”典故抒寫超脫塵世之愿,用“騎鯨”傳說表達對謫仙風骨的追慕,凸顯對求仙問道的向往。D.全詩用“墮”“改”“化”“驚”等動態詞語串聯意象,在時空轉換中表達對歷史興衰與人生短暫的思考。16.本詩多處運用對比的方式,來表達詩人的感悟。請結合相關內容簡要賞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同為“登高”題材詩歌,杜甫《登岳陽樓》中“,”高三語文試題第7頁(共8頁)兩句與《登高》中“艱難苦恨繁霜鬢”飽含的艱難潦倒、國難家愁情感相類似。(2)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中說明變法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國家百姓,駁斥“生事”罪名的兩句是“,。(3)舟行水上,你心情愉悅,情不自禁呤誦起古人描寫此類場景的句子“,”。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本題共5小題,20分)近日,《哪吒之魔童鬧海》登頂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榜,并不斷邁上新臺階,巨大成就吸引世人目光。這部演繹神話也是創造神話的中國動漫電影,(甲)?看點首先是A“傳承”,看頭在“新生”。三維動畫復現B“山河社稷圖”,八卦陣讓《周易》哲學可視化,青銅饕餮紋、漢代漆器色化為視覺特效,觀眾走進影院,在光影流動中與傳統文化撞了個滿懷,升騰起血脈為經、文化作緯的共同情感。如今,更多“古老的”正在成為“新生的”,文化軟實力與現實生產力的轉化路徑不斷拓寬,印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取之不盡的文化寶藏;(乙),持續充(yíng)著文化寶庫,深刻昭示“兩創”的巨大空間。我們的文化在循環往復中綿延不絕、在螺旋而上中生生不息,一份踏實感油然而生。文化自信莫過于此。電影業是文化產業,更是高科技產業。3D建模、粒子特效、動態捕捉……哪吒的一桿長槍,補足了中國電影工業握指成拳、向新而行的精氣神。片尾,①參與制作的來自全國各地的138家動畫公司的名字閃爍銀幕。②那些原本寄希望于國際團隊制作的重點鏡頭,③皆由他們悉心打磨。④文化筑基、創新賦能、科技領跑,⑤為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奠定了新“跑道”。(丙)。“魔童故鄉”成都匯集著特效、配音等多個環節的“隱形冠軍”,釋放出“由點帶面”的集聚效應。如何澆灌更多C“成長”?成都的實踐帶來啟示。優化基礎設施建設,以多類型的硬件設施,滿足多樣化創作需求;打造高效服務平臺,實施跟蹤指導,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栽好梧桐樹”,給予引進人才安家費、生活補貼,免除其后(gù)之憂,激發創新動力……多向度、全方位補鏈、強鏈、延鏈,能夠更好挖掘傳統文化寶藏,讓那些沉睡的資源煥發出新的生命力。18.請根據拼音寫出文中兩處漢字。(2分)19.文中三處畫波浪線處的引號表示的用法是否相同?請加以分析。(3分)20.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21.文中第三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22.國外一高中生訪問團將到訪,你作為學校接待員向對這部電影充滿興趣的外國朋友進行介紹,請結合材料,寫一段文字,要求信息準確、語言流暢、不超過80字。(5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在科技浪潮洶涌的時代,手機等電子產品越來越走進人們的生活,各種手機、電腦等熒屏帶來的數字空間,因其巨大吸引力越來越得到青少年的青睞。有人呼吁,平衡數字生活,發出“息屏24小時”活動的倡議,引發公眾熱議。這引發了你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三語文試題第8頁(共8頁)山東名校大聯考4月聯合檢測高三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現代文閱讀(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1.B(3分)2.C(3分)3.C(3分)4.①去數學化表達:規避復雜公式,用非數學語言與視覺化方式闡釋量子力學。②歷史敘事融合:穿插科學史與科學家生平,增強內容的生動性與可讀性。③跨學科解讀:從物理學出發解釋了化學原理,講述并展示了量子力學的應用。(4分。每點2分,答出兩點即可)5.①從科學理論的角度來看,通過介紹量子力學向大眾宣傳科學知識,讓大眾對物理世界有清晰的理解,超出人類的日常經驗和想象。②科學技術的應用更是展現了其超越幻想的魅力。利用量子糾纏等原理,借助量子密鑰分發,實現了無條件安全的信息傳輸,這是我們在幻想中也難以想象的成就。③科學的發展還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進步。從古代的加密棒、字符移動及現代的量子通信技術,科學在信息安全領域發揮重要作用。(6分。每點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給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6.B(3分)7.B(3分)8.①渲染氣氛。開頭“飽滿而且清亮”的月光烘托北方原野的蒼茫,預示寧靜下的危機:結尾月光“灑落水上、沙上”,以凄美映照慘烈結局。②烘托人物心理。“銀色的月光,都是笑聲的實體”,月光烘托馬老漢復仇的心理,突出其不朽精神。③推動情節發展。月光照亮河面,使敵兵看清渡船,促使其逼迫馬老漢推船,直接引發后續沖突:月光下的渦旋成為復仇的關鍵場景。(4分。每點2分,答出兩點即可)9.①文本一中黃河是吞噬暴力的審判者,以“渦旋覆滅”隱喻歷史的清算,通過馬老漢與敵同歸于盡的壯烈,歌頌以死明志的民族氣節;②文本二中黃河是承載苦難的見證者,暗示個體的掙扎與堅守,借閻胡子追問“百姓日子”,聚焦戰爭陰影下平民對生存的渴望。(6分。每點3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10.BEG(3分)11.B(3分)12.C(3分)13.(1)譯文:楊炯稍顯沉穩,應能做到縣令;其余幾人能善終已是幸運了。評分標準:4分。“稍”(稍微)、“至”(官至,做到)、“令終”(善終)各1分,句意1分。(2)譯文:大約十人爭奪一個官職,其余的人大量積壓無法安置。評分標準:4分。“大率”(大致)、“委積”(積壓)、“遣”(安排、安置)各1分,句意1分。14.①均強調選拔人才的重要性:行儉重“器識”,太宗求“賢才”;②均反思選拔標準:行儉反對唯文采論,太宗批判“言辭刀筆取人”;③均體現對制度缺陷的洞察:行儉預見王勃等人結局,太宗擔憂選官流弊。(3分。每點1分)參考譯文:材料一裴行儉有鑒識人才的眼光,起初擔任吏部侍郎時,進士出身的王勮和咸陽尉欒城人蘇味道都尚未成名。裴行儉初次見面便對他們說:“二位今后將相繼掌管銓選官吏的職位,我家中幼子年幼,愿托付給你們。”當時王勮的弟弟王勃與華陰人楊炯、范陽人盧照鄰、義烏人駱賓王皆以文才享有盛名,司列少常伯李敬玄尤其器重他們,認為他們必將顯貴。裴行儉卻說:“士人要想成就長遠功業,應當先注重器量見識,其次才是才華技藝。王勃等人雖有文采,但性情浮躁淺薄,豈是能享爵祿之人!楊炯稍顯沉穩,應能做到縣令;其余幾人能善終已是幸運了。”后來王勃渡海時落水而死,楊炯終任盈川縣令,盧照鄰身患惡疾沒痊愈投水自盡,駱賓王因謀反被誅殺,王勴、蘇味道則主管銓選,皆如裴行儉所言。裴行儉擔任將帥時,所提拔的副將如程務挺、張虔勖、王方翼、劉敬同、李多祚、黑齒常之,后來大多成為名將。裴行儉曾命隨從取犀角、麝香,但隨從不慎丟失。又有一次,皇帝賞賜他馬匹和鞍具,令史騎馬奔馳導致馬倒鞍毀,二人皆畏罪潛逃。裴行儉將他們召回,說道:“你們皆是失誤,何必如此互相苛責!”仍如往日般對待他們。擊敗阿史那都支后,繳獲一枚二尺余寬的瑪瑙盤,裴行儉向將士展示,軍吏王休烈捧盤上臺階時跌倒摔碎盤子,驚恐叩頭至流血。裴行儉笑道:“你并非故意,何至于此!”毫無惋惜之色。皇帝下詔賞賜裴行儉繳獲的阿史那都支資產金器三千余件,各類牲畜數量相當,他全部分給親朋與部將,數日內散盡。材料二唐太宗曾對代理吏部尚書杜如晦說:“如今選官只憑文章與公文能力取人,卻不全面考察其品行,導致官員失職后,即便加以刑罰,百姓已深受其害。”太宗欲效仿古制,命各州舉薦人才,但因當時正對功臣實行世襲封爵而作罷。后來他又對侍臣說:“治國之道在于獲得賢才。如今你們不識人才,朕亦無法遍識天下賢士,歲月流逝,賢才便埋沒無聞。朕欲令人才自薦,可否?”起初,銓選制度簡明而責任重大。后來李敬玄任少常伯,將事務委任于員外郎張仁祎,張仁祎制定姓氏薄錄,修改履歷格式等銓選章程,使銓選制度愈發繁瑣。然而當時求官者眾多,平庸之輩充斥其中,考試時冒名頂替、夾帶作弊、請人代答等現象屢見不鮮,大多名不副實。盡管增設等級、延長選期、加重處罰、鼓勵舉報以遏制弊端,仍無法禁絕。大約十人競爭一職,其余積壓者難以安置,主管官員為此苦惱,于是謀劃淘汰之法,以冷僻典籍和隱晦學問作為考題,徹底失去選拔人才的本意。(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15.C(3分)16.①建筑古今對比:首聯以“墮杳冥”的頹敗道觀與“尚崢嶸”的故基喬木對比,暗示世事盛衰無常。②歷史與當下的對比:頷聯以永恒的銀河與消逝的戰事對比,凸顯自然永恒而人事短暫。③生命形態對比:尾聯稚童與“白發衰顏”形成對照,感慨歲月的無情流逝。(6分。每點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給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2)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3)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18.盈、顧(2分。每個1分)19.A處“傳承”引號表示強調,突出這一概念的特殊性;B處“山河社稷圖”引號表示特定稱謂,指電影中的具體場景名稱:C處“成長”引號表示特殊含義,指文化產業的培育與發展。(3分。每點1分)20.甲:讓我們看到了什么:乙:“新生的”又不斷反哺“古老的”;丙:“魔童”的成就促進產業的成長(6分。每處2分)21.①改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與制作的138家動畫公司的名字閃爍銀幕;⑤改為:為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拓展了新“跑道”(4分。每處2分)22.各位朋友大家好,這部電影之所以引人矚目,首先是它充分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其次它融合了現代高科技,適合年輕人觀看:還能帶動產業發展。(5分。內容3分,表達2分)四、寫作(60分)參考2024年高考作文評分細則,建議基準分為44分。作文審題分析:數字圍城中的精神突圍【核心概念解析】1.“息屏24小時”的象征性:表層是物理層面的斷網行為,深層指向對數字依賴的抵抗、對真實生活的回歸。如同古人“吾日三省吾身”,本質是技術時代的精神自省。2.健康成長的多維性:需突破生理健康范疇,延展至認知發展(如注意力、批判思維)、情感體驗(如共情能力)、價值觀塑造(如生命意義追尋)等維度。3.“平衡”的辯證性:既非盧德主義者砸碎手機的反智,也非放任算法吞噬靈魂的沉淪,而是如海德格爾所言“詩意的棲居”——讓技術成為橋梁而非牢籠。【材料解讀】材料描述了一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其中虛擬網絡空間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產生了顯著影響。這種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如拓寬視野、促進交流等,也有消極的一面,如沉迷網絡、影響學業、損害身心健康等。因此,有人提出了“平衡數字生活,開展‘息屏24小時’”的倡議,旨在引導青少年合理安排網絡使用時間,保持身心健康。【立意分析】1.平衡數字生活的重要性立意角度:可以從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角度出發,探討平衡數字生活對于預防網絡成癮、保護視力、提升社交能力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論述思路:首先分析數字空間對青少年的雙重影響,然后提出平衡數字生活的必要性,最后探討如何實現這一平衡。2.“息屏24小時”的意義與實踐立意角度:可以從“息屏24小時”這一具體行動出發,探討其對于青少年回歸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