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輸液三級護理及診療過程_第1頁
靜脈輸液三級護理及診療過程_第2頁
靜脈輸液三級護理及診療過程_第3頁
靜脈輸液三級護理及診療過程_第4頁
靜脈輸液三級護理及診療過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靜脈輸(Shu)液護理三級三言(Yan)培訓第一頁,共六十六頁。靜脈輸液(Ye)概念

靜脈輸液(intravenousinfusion)是將一定量(Liang)的無菌溶液或藥液直接輸入靜脈的方法。第二頁,共六十六頁。靜脈輸液的原(Yuan)理靜脈輸液是利用大氣壓和液體靜壓形成的輸液系統內壓高于人體靜脈壓的原理,將液體直接輸入靜脈內。無菌藥液自輸液瓶經輸液管通過針尖輸入到靜脈內應具備的條件是:1.液體瓶必須有一定的高度,即需要具有一定的水柱壓。2.液面上方必須與大氣相通(除液體軟(Ruan)包裝袋),使液面受大氣壓的作用,當大氣壓強大于靜脈壓時,液體向壓力低的方向流動。3.輸液管道通暢,不扭曲、不受壓,針頭不堵塞,并確保在靜脈血管內。第三頁,共六十六頁。目(Mu)的及適應癥

1.補充血容量,維持血壓,改善微循環。2.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維持酸堿平衡。3.補充營養,供給熱能,促進組織修復。4.解毒,控制感染,利尿和治療疾病。5.常用于嚴重燒傷、大出血、休克等患者。6.常用于脫水、酸堿平衡紊亂患者如腹瀉、劇烈嘔吐、大手術后。7.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不能經(Jing)口進食及胃腸道吸收障礙如昏迷、口腔疾病等患者。8.常用于中毒、各種感染、腦及組織水腫,以及各種需經靜脈輸入藥物治療的患者。

第四頁,共六十六頁。常用溶(Rong)液晶體溶(Rong)液膠體溶液靜脈高營養

第五頁,共六十六頁。晶體溶(Rong)液晶體溶液的分子小,在血管內存(Cun)留時間短對維持細胞內、外水分的相對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對糾正體內電解質失調效果顯著。第六頁,共六十六頁。常用(Yong)的晶體溶液葡萄(Tao)糖溶液

等滲電解質溶液堿性溶液

高滲溶液

第七頁,共六十六頁。葡萄糖(Tang)溶液常用溶液有:5%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溶液。用于補充水分和熱能,減少組織分解(Jie),防止酮體產生,減少蛋白質的消耗,促進鉀離子進入細胞內。第八頁,共六十六頁。等滲電解(Jie)質溶液常用溶液有0.9%氯化鈉溶液、5%葡萄糖氯化鈉溶液、復方氯化鈉溶液。用于補充水和電解質(Zhi),維持體液容量和滲透壓平衡第九頁,共六十六頁。堿性溶(Rong)液常用溶液有(You)

5%碳酸氫鈉溶液1.2%乳酸鈉溶液用于糾正酸中毒,調節酸堿平衡。第十頁,共六十六頁。高滲溶(Rong)液常用溶液有20%甘露醇、25%山梨醇、25%、50%葡萄糖溶液。能迅速提高血漿滲透壓,回收組織水分進入血管內,消除水腫同時可降低顱內壓,改善中樞神(Shen)經系統的功能用于利尿脫水第十一頁,共六十六頁。膠體(Ti)溶液1.膠體溶液的分子大,在血管(Guan)內存留時間長2.對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環,提高血壓有顯著效果。第十二頁,共六十六頁。常用的(De)膠體溶液及作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脈通)中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漿血液(Ye)制品、5%白蛋白和血漿蛋白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環防止紅細胞凝聚預防血栓形成可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補充血容量宜用于低血容量休克的防治作用與低分子右旋糖酐相似,擴容效果好,輸入后能增加循環血量和心輸出量在急性大出血時可與全血共用。能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擴大和增加循環血容量補充蛋白質和抗體有助于組織修復和增加機體免疫力。第十三頁,共六十六頁。靜(Jing)脈高營養液靜脈高(Gao)營養液能供給患者熱能,維持正氮平衡,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常用溶液有氨基酸、脂肪乳劑等第十四頁,共六十六頁。輸液(Ye)原則一般遵照“先晶后膠”、“先鹽后糖”、“寧酸(Suan)勿堿”的原則。

輸入溶液的種類及量應根據患者的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的程度來決定第十五頁,共六十六頁。選擇部(Bu)位靜脈輸液時,應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身(Shen)體胖瘦、病程長短選擇合適的部位這對于能否及時、準確地完成輸液治療有密切的關系第十六頁,共六十六頁。常用的(De)輸液部位有周圍靜脈頭皮靜脈頸外靜脈鎖骨下(Xia)靜脈股靜脈

股靜脈頸外靜脈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第十七頁,共六十六頁。周圍靜(Jing)脈上肢肘正中靜脈(Mai)頭靜脈貴要靜脈手背靜脈網第十八頁,共六十六頁。

手背(Bei)靜脈網周(Zhou)圍靜脈第十九頁,共六十六頁。周(Zhou)圍靜脈下肢大(Da)隱靜脈小隱靜脈足背靜脈網第二十頁,共六十六頁。頭皮(Pi)靜脈

通過頭皮淺表靜脈輸液,小兒多選此部位。顳淺靜脈、額靜脈、耳后(Hou)靜脈、枕靜脈。

第二十一頁,共六十六頁。頸外靜(Jing)脈取下頜角和鎖骨上緣中點連線的上1/3處,頸外(Wai)靜脈外(Wai)側緣為穿刺點第二十二頁,共六十六頁。鎖(Suo)骨下靜脈取胸鎖乳突肌外側緣與鎖骨上緣所形成的夾角平分線上,距頂點0.5--1cm處(Chu)為穿刺點第二十三頁,共六十六頁。股(Gu)靜脈位于股三角區在股動脈內側(Ce)0.5cm處第二十四頁,共六十六頁。常用靜脈輸液(Ye)法

(一)周(Zhou)圍靜脈輸液法

(二)頭皮靜脈輸液法第二十五頁,共六十六頁。周圍(Wei)靜脈輸液法

2、靜脈留置(Zhi)輸液法1、密閉式輸液法第二十六頁,共六十六頁。密閉(Bi)式輸液法準備用物注射盤輸液器靜脈穿刺針(Zhen)(6~8號)加藥用注射器按醫囑準備輸液溶液和藥物輸液架和籃或網套彎盤膠布或敷貼、止血帶、巡視卡卡治療單第二十七頁,共六十六頁。在(Zai)治療室

1床張三生理鹽水250ml+青霉素160萬(Wan)u2/日備齊用物插管加藥第二十八頁,共六十六頁。在(Zai)病房

調滴速固(Gu)定三松穿刺再排氣消毒握拳扎止血帶備膠布選靜脈排氣查對、解釋掛輸液瓶填卡安置、整理第二十九頁,共六十六頁。操作(Zuo)步驟及要點選擇靜脈:根據病(Bing)情及藥液的性質。靜脈應選粗直、彈性好、避開關節及靜脈竇。結扎止血帶:在穿刺點上方5cm處進針角度:針尖斜面向上與皮膚呈15-30°角。第三十頁,共六十六頁。排(Pai)氣第三十一頁,共六十六頁。結(Jie)扎止血帶方法靜(Jing)脈穿刺方法第三十二頁,共六十六頁。膠(Jiao)布固定方法夾板固定(Ding)肢體法適用于兒童第三十三頁,共六十六頁。注(Zhu)意事項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及查對制度注意保護和合理使用靜脈,搶救時用大靜脈、雙通道妥善固定防脫出臨時配制排順序加強(Qiang)巡視,勤觀察第三十四頁,共六十六頁。2.靜脈留(Liu)置輸液法

可保護靜脈,減少因反復穿(Chuan)刺而造成的痛苦和血管損傷,保持靜脈通道暢通,利于搶救和治療。適用于需長期輸液,靜脈穿(Chuan)刺較困難的患者

第三十五頁,共六十六頁。靜脈(Mai)留置針輸液優點靜脈留置(Zhi)針材料柔軟,不會對所留置的靜脈造成傷害保護靜脈,減少患者因反復靜脈穿刺而造成血管的損傷以及精神上的痛苦為搶救提供有效的治療通道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第三十六頁,共六十六頁。靜脈留(Liu)置針組成1、靜脈留置針由針頭部和肝素帽組成2、針頭部為軟硅膠管,后接硬塑回血室,內有不銹鋼針芯,針芯尖端(Duan)突出于軟硅膠導管的針頭部3、肝素帽前端是硬塑活塞,后端有橡膠帽封閉,帽內有腔和中空管道,可容納肝素

第三十七頁,共六十六頁。靜脈留(Liu)置針手術室適(Shi)用臨床適用第三十八頁,共六十六頁。常用封閉液有1.無菌生理鹽水,每次用5~10ml,每隔6~8h重復沖管一(Yi)次。2.稀釋肝素溶液,每毫升生理鹽水含肝素10~100u,每次用量2~5ml第三十九頁,共六十六頁。靜脈留置(Zhi)針的護理要點:暫停輸液應注肝素稀釋液再次輸液時應先推注5~10mL生理鹽水沖管每次輸液前后檢查、詢問患者:穿刺部位及靜脈走向——紅、腫、熱、痛及靜脈硬(Ying)化——及時拔除導管

第四十頁,共六十六頁。(二)頭(Tou)皮靜脈輸液法1.用物頭皮針、5ml注射器2.選位需(Xu)和動脈鑒別、70%乙醇消毒3.穿刺手法4.滴數調節額靜脈顳淺靜脈耳后靜脈枕靜脈第四十一頁,共六十六頁。(三)經外周中(Zhong)心靜脈置管輸液法是從周圍靜脈導入且導管末端(Duan)位于中心靜脈的深靜脈置管技術。優點:適應癥廣、創傷小、操作簡單、保留時間長,并發癥少。常用于中、長期靜脈輸液及治療的病人,深靜脈留置導管一般可保留于血管7天至1年。第四十二頁,共六十六頁。(四)頸(Jing)外靜脈插管輸液法目的:1.用于長期輸液,周圍靜脈不易穿刺者。2.周圍循環(Huan)衰竭,需監測中心靜脈壓的危重病人。3.長期靜脈內輸注高濃度或刺激性強的藥物或需靜脈內高營養治療的病人。第四十三頁,共六十六頁。頸外靜脈插(Cha)管輸液法優(You)點:行徑表淺,暴露充分位置較恒定,易于穿刺并發癥出現少缺點:置入導管及固定較困難患者活動受限長期留置時更易感染第四十四頁,共六十六頁。穿刺部位:下(Xia)頜角與鎖骨上緣中點連線的上1/3處頸外靜脈外緣穿(Chuan)刺部位第四十五頁,共六十六頁。三、輸液速度(Du)的調節(一)輸液速度的計算在輸液過程中,每毫升溶液的滴數稱該輸液器的滴系數(滴/ml)。目前常用靜脈輸液器的滴系數有10、15、20三種型號。靜脈點滴的速度和時間可按下列公(Gong)式計算。1.已知輸入液體總量與計劃所用輸液時間,計算每分鐘滴數。 液體總量(ml)×滴系數每分鐘滴數=

輸液時間(分)

第四十六頁,共六十六頁。2.已知每分鐘(Zhong)滴數與輸液總量,計算輸液所需用的時間?

液體總量(ml)×滴系數輸液時間(小(Xiao)時)= 每分鐘滴數×60(分)

第四十七頁,共六十六頁。滴速調(Diao)節年(Nian)齡成人——40~60滴/分兒童——20~40滴/分病情年老體弱、嬰幼兒、心肺疾患者—宜慢休克、脫水、腦水腫者——快速藥物高滲藥、鉀鹽、升壓藥、降壓藥—慢滴利尿劑、脫水劑——快滴第四十八頁,共六十六頁。補鉀原(Yuan)則不宜(Yi)過濃不宜過快不宜過多不宜過早不超過0.3%30-40滴/分成人:<5g/日小兒:0.1-0.3g/kg體重見尿補鉀第四十九頁,共六十六頁。靜脈輸液泵、注(Zhu)射泵第五十頁,共六十六頁。四、常見輸液故障(Zhang)及排除溶液不(Bu)滴原因之一:與針頭有關針頭滑出血管外針頭斜面緊貼血管壁針頭阻塞第五十一頁,共六十六頁。溶液不滴原因之二:

與(Yu)壓力有關內壓升高原因:靜脈痙攣外壓降低液體靜壓降低原因:輸液瓶位置過低向下的大氣壓降低原因:通氣管阻(Zu)塞第五十二頁,共六十六頁。輸液故障及處(Chu)理滴液不(Bu)暢或不(Bu)滴排氣管、輸液管、肢體扭曲受壓針頭滑出血管外針頭緊貼血管壁針頭阻塞壓力過低靜脈痙攣茂菲氏滴管內液面過高茂菲氏滴管內液面過低茂菲氏滴管內液面自行下降注射處肢體腫脹、疼痛第五十三頁,共六十六頁。六、常見輸液反應(Ying)及護理原(Yuan)因發熱輸入致熱物質:致熱原、死菌、游離菌體蛋白、藥物成分不純等可能途徑:輸液瓶或輸液器清潔滅菌不完全或被污染、輸入溶液或藥物不純、消毒保存不良、輸液過程未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等第五十四頁,共六十六頁。臨床表(Biao)現發(Fa)熱發冷、寒顫和發熱輕者體溫38℃左右,停止輸液后數小時內恢復正常重者初起寒顫,繼之高熱達40~41℃,并有惡心、嘔吐、頭痛、脈速、全身不適等。防治方法1.輸液前要嚴格檢查藥液、輸液用具。2.一旦出現發熱反應,立即減慢滴速或停止輸液。3.對癥處理4.保留剩余溶液和輸液器,查找原因第五十五頁,共六十六頁。原(Yuan)因急性(Xing)肺水腫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入過多液體,使循環血容量急劇增加,致使心臟負荷過重而引起心衰、肺水腫。臨床表現突感胸悶、呼吸急促、咳嗽、面色蒼白、出冷汗、心前區有壓迫感或疼痛,咳粉紅色泡沫樣痰,重者可由口鼻涌出,肺部遍布濕羅音,脈數且弱,心率快且節律不整。第五十六頁,共六十六頁。防治(Zhi)方法急性肺水(Shui)腫1.輸注過程中控制滴速,量不可過多,特殊病人尤應注意。2.立即停止輸液,通知醫生3.端坐位,兩腿下垂4.遵醫囑給藥(如利尿劑、擴血管藥、平喘劑、強心藥等)5.高流量吸氧,濕化瓶內加20~30%酒精6.必要時,四肢輪扎

第五十七頁,共六十六頁。靜脈(Mai)炎臨(Lin)床表現沿靜脈走向出現條索狀紅線,局部組織發紅、腫脹、灼熱、疼痛,有時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癥狀。原因輸液中無菌操作不嚴,局部靜脈感染長期輸入濃度高、刺激性強的藥物或靜脈置管時間過長引起局部靜脈壁化學炎性反應第五十八頁,共六十六頁。防治方(Fang)法靜脈(Mai)炎1.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有計劃地更換注射部位*點滴速度宜慢,防止藥物外滲*充分稀釋對血管有刺激的藥物3.保護靜脈2.停止在此靜脈輸液,抬高患肢,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鎂熱濕敷,也可中藥外敷。5.如合并感染,可遵醫囑給予抗生素治療4.超短波理療第五十九頁,共六十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