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型猜押01 選擇題(1-14題)聲、光、熱-2025年中考物理沖刺搶押秘籍(福建專用)(解析版)_第1頁
題型猜押01 選擇題(1-14題)聲、光、熱-2025年中考物理沖刺搶押秘籍(福建專用)(解析版)_第2頁
題型猜押01 選擇題(1-14題)聲、光、熱-2025年中考物理沖刺搶押秘籍(福建專用)(解析版)_第3頁
題型猜押01 選擇題(1-14題)聲、光、熱-2025年中考物理沖刺搶押秘籍(福建專用)(解析版)_第4頁
題型猜押01 選擇題(1-14題)聲、光、熱-2025年中考物理沖刺搶押秘籍(福建專用)(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猜押01選擇題(1-14題)聲、光、熱猜押考點3年福建真題考情分析押題依據聲現象區分音調、響度與音色;辨析響度與振幅的關系;超聲波和次聲波音調、響度與音色的區分:2024年福建卷第7題要求通過語音識別技術判斷聲音特性,直接考查音色的物理意義。響度與振幅的關系:2024年真題第9題通過實驗探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聯系,例如“撥動弦的力度越大,響度越大”。超聲波與次聲波應用:2024年卷第1題以神舟飛船通信為背景,考查電磁波與聲波的區別,間接涉及超聲波應用場景。命題趨勢強調聲學與生活、科技結合,如語音識別、噪聲控制(如木雕工藝中的降噪耳塞)。光學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結論、投影儀照相機放大鏡的成像原理及特點;區別光源與非光源;三種光現象的識別凸透鏡成像規律:2024年福建卷第11題結合軍事光電系統,考查凸透鏡成像原理(倒立縮小實像)。光學儀器原理:照相機、投影儀等成像特點(如放大鏡成正立虛像)是高頻考點,2024年卷中多次涉及。光現象識別:反射(鏡面/漫反射)、折射(水中物體位置偏差)和直線傳播(日食、影子)的區分。可能要求設計“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或“凸透鏡焦距測量”實驗,結合作圖題考查光路圖。結合傳統文化命題,如木雕工藝中的光學工具(刻刀的光反射應用)。熱學溫度;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比熱容的概念;物態變化的識別及其吸放熱的特點;擴散和分子熱運動物態變化與吸放熱:2024年卷中木雕工藝的“風干”環節涉及蒸發(吸熱),與熔化、凝固等知識點結合考查。比熱容概念:第5題以水的體溫調節功能為背景,考查比熱容的實際應用。分子熱運動與擴散:2024年卷第17題通過木香擴散現象,考查分子無規則運動。可能聚焦“探究晶體熔化特點”或“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需掌握溫度計使用及圖像分析。結合生活實例,如空調制冷原理(汽化吸熱)、高壓鍋工作原理(沸點與氣壓關系)等。一、聲學押題聚焦必考方向聲音特性:音調(頻率)、響度(振幅)、音色(材料/結構)的區分,結合古箏調弦、樂音三要素等生活情境命題。噪聲控制:三類措施(聲源處/傳播過程/人耳處),可能結合傳統文化場景(如古琴演奏)出題。聲的利用:超聲波(B超、清洗)、次聲波(地震預警)的應用辨析。選擇題:如“下列措施中屬于阻斷噪聲傳播的是?”(選項含隔音墻、消聲器等)。二、光學押題重點核心考點光的直線傳播:小孔成像(倒立實像)、日食月食成因,可能結合古詩詞或諺語命題。透鏡成像:凸透鏡成像規律(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重點考查物距與像距變化。平面鏡成像:等大、等距、虛像特點,可能結合視力矯正(近視/遠視鏡)出題。選擇題:如“池水變淺”現象的原理(光的折射)。?三、熱學押題方向高頻考點物態變化:熔化(吸熱)、液化(降溫或壓縮體積)、凝華(霜的形成),結合生活實例(如冰糕冒“白氣”)考查。比熱容計算:Q=cmΔt公式的應用,可能對比水和沙石的吸放熱差異。熱機效率:燃料燃燒放熱與有用功的關系,需區分熱值與效率概念。易錯點預警溫度計讀數:注意量程和分度值(如體溫計的特殊構造)。內能變化:溫度與內能的關系(溫度不變時,內能可能變化,如晶體熔化。知識點一聲現象1.(2025·福建泉州·一模)很多智能手機的語音識別系統,能夠識別主人的聲音,它主要是根據聲音的()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速度【答案】C【解析】A.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是由聲源振動的頻率決定的。但在語音識別系統中,識別聲音并不是基于聲音的高低,因此音調不是主要依據,故A不符合題意;B.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小,它與聲源的振幅和距離聲源的遠近有關。然而,在語音識別中,我們并不是通過聲音的大小來判斷說話者的身份,所以響度也不是主要依據,故B不符合題意;C.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與特色,它反映了聲音的特點和風格。不同的聲源發出的聲音,其音色是不同的。在語音識別系統中,正是通過識別聲音的音色來判斷說話者的身份。因為每個人的聲帶結構、發音方式等都有所不同,所以他們的音色也是獨一無二的。因此,音色是語音識別系統能夠識別主人聲音的主要依據,故C符合題意;D.速度在這里顯然與聲音的識別無關,因為聲音的傳播速度或聲源的振動速度并不是識別聲音身份的依據,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2025·福建莆田·一模)科技改變生活,智能手表可以顯示時間、體溫、心率等信息,方便人們監測身體狀態。下列關于智能手表說法正確的是(

)A.地震時,手表發出的警報聲不是振動產生的B.在給手表的蓄電池充電時,蓄電池相當于電源C.橡膠表帶是絕緣體,因為橡膠里面幾乎沒有電荷D.屏幕的彩色畫面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答案】D【解析】A.聲音都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故A錯誤;B.在給手表的蓄電池充電時,蓄電池消耗電能,相當于用電器,故B錯誤;C.橡膠表帶是絕緣體,是因為橡膠里面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故C錯誤;D.紅、綠、藍是色光的三原色,屏幕的彩色畫面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故D正確。故選D。3.(2025·福建福州·一模)福州十番音樂是傳統樂器的活化石,由笛子、逗管、椰胡等多種古樂器合奏成曲。人們能辨別出演奏的樂器是根據聲音的(

)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頻率【答案】C【解析】因為每種樂器發聲的材料或結構都不相同,因此會發出不同音色的聲音,所以可以通過音色辨別出不同的樂器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4.(2025·福建三明·一模)通過接收器將音叉發出的聲音信號輸入計算機,觀察到計算機上的波形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音叉發出聲音的說法,與實際不符的是()

A.是通過空氣傳播到接收器中的 B.傳播過程中音調保持不變C.傳播過程中音色保持不變 D.傳播過程中響度保持不變【答案】D【解析】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音叉發出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到接收器的,故A不符合題意;B.由接收器的示波器的波形圖可知,物體振動的快慢是不變的,音調不變,故B不符合題意;C.音色是由發聲體的結構決定的,因此傳播過程中音色保持不變,故C不符合題意;D.由接收器的示波器的波形圖可知,振動的幅度變小,所以聲音的響度變小,故D符合題意。故選D。5.(2025·福建泉州·一模)2023年2月16日,國內首例5G超遠程機器人肝膽手術成功進行,手術時信號傳輸利用的是()A.超聲波 B.次聲波 C.電磁波 D.紫外線【答案】C【解析】5G網絡信號傳輸,是利用無線電波進行傳遞信息,無線電波屬于電磁波,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6.(2025·福建漳州·模擬預測)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吉它演奏時,發出的聲音是因為琴弦在振動B.用超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C.接聽電話時,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調分辨出熟人的聲音D.考試期間考場周圍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答案】C【解析】A.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吉它發聲是因為琴弦在振動,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利用聲音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用超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結石”屬于利用聲音傳遞能量。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接聽電話時,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聲音,這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色,故C錯誤,符合題意;D.控制噪聲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在聲源處、在傳播過程中、在人耳處,考試期間考場周圍禁止鳴笛,屬于在聲源處控制噪聲,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7.(2025·福建廈門·一模)湖里實驗中學陳老師把歷史知識寫成歌詞制作成MV,“把歷史唱給你聽”,同學們可以從歌聲中分辨出是陳老師,這是根據聲音的哪個特性判斷出來的()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聲速【答案】C【解析】不同發聲的音色一般不同,根據音色可判斷出是陳老師,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8.(2025·福建福州·一模)如圖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個活塞。用水蘸濕棉花后插入兩端開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改變聲音的()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速度【答案】A【解析】用嘴吹管的上端,管內空氣柱因發生振動會產生聲音,空氣柱的長度發生改變,所以會發出不同音調的聲音,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9.(24-25八年級上·全國·假期作業)2023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春節確定為聯合國假日。春節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如圖“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人們能分辨出爆竹聲是依據聲音的()A.頻率 B.音色 C.音調 D.響度【答案】B【解析】不同物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人們能分辨出爆竹聲是依據聲音的音色判斷的。故選B。10.(24-25八年級上·全國·假期作業)童謠《小蜜蜂》的歌詞與樂譜如圖所示,當唱到“大家一起”這四個字,聲音的音調逐漸升高,主要是因為()A.聲波的頻率逐漸變高B.聲波的振幅逐漸變大C.聲音的響度逐漸變大D.聲音的音色逐漸變好【答案】A【解析】音調是由頻率決定的,當唱到“大家一起”這四個字時,聲音振動的頻率逐漸變大,所以聲音的音調逐漸升高。故選A。知識點二光學11.(2025·福建莆田·一模)端午將至,莆田民間流傳“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龍船”的民謠。對民謠有關的物理情境,解釋正確的是(

)A.蒸白糕時用旺火燒水,是為了提高水的沸點B.粽葉看起來是綠色的,是因為粽葉吸收了綠光C.吸螺時,螺肉是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吸出的D.扒龍舟時,使船前進的力是船槳施加的【答案】C【解析】A.蒸白糕時用旺火燒水,主要是為了提高水的溫度,使水更快地沸騰,從而更快地產生蒸汽來蒸白糕,但旺火并不會提高水的沸點,故A錯誤;B.粽葉看起來是綠色的,是因為粽葉反射了綠光,故B錯誤;C.吸螺時,內部氣壓減小,螺肉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吸出,故C正確;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扒龍舟時,使船前進的力是水施加的,故D錯誤。故選C。12.(2025·福建南平·一模)下列估測值最接近實際的是()A.初中生的質量約為50gB.讓人感覺舒適的環境溫度約為37℃C.初中物理課本的長度約為26cmD.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答案】C【解析】A.初中生的質量約為50kg,故A不符合題意;B.讓人感覺舒適的環境溫度約為25℃,故B不符合題意;C.一根筷子的長度約25cm,初中物理課本的長度略大于此數值,在26cm左右,故C符合題意;D.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s,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3.(2025·福建廈門·一模)2025年春節,多場燈光展在筼筜湖舉辦,如圖為白鷺女神燈光秀,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流光溢彩的白鷺女神雕像是光源 B.白鷺女神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實像C.光從空氣射入湖水一定會發生偏折 D.調大相機的焦距可以拍出更大的像【答案】D【解析】A.流光溢彩的白鷺女神雕像自身不能發光,不是光源,故A錯誤;B.白鷺女神在湖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B錯誤;C.光從空氣中射入水中時,傳播方向不一定會發生改變,當垂直入射時,光的傳播方向不變,故C錯誤;D.保持物距不變的情況下,將相機的焦距調大,相當于物距減小,像距變大,像會變大,故D正確。故選D。14.(2025·福建福州·一模)“禾下乘涼夢”是袁隆平先生的中國夢。禾的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反射C.光的色散 D.光的折射【答案】A【解析】禾的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勻空氣中沿直線傳播過程中被擋住,在禾后形成的暗影區,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5.(2025·福建泉州·一模)下列光現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樹木在水中的倒影 B.陽光下人的影子C.樹蔭下圓形的光斑 D.海市蜃樓【答案】A【解析】A.樹木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題意;BC.影子的形成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由于光的直線傳播,被物體擋住后,物體后面就會呈現出陰影區域,就是影子;大樹上的樹葉很多,樹葉與樹葉之間會形成很多小的縫隙。太陽光從這些小縫隙中照射下來,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所以在地面上會形成太陽的像是小孔成像,像的形狀和太陽一樣,而且是倒立的實像,綜上分析知,故BC不符合題意;D.海市蜃樓是光在不均勻的介質中傳播時發生的折射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6.(2025·福建廈門·一模)首鋼滑雪大跳臺在北京冬奧會期間承擔了多個比賽項目,它的設計理念源自中國敦煌壁畫中傳統的飛天造型,從側面看去猶如一只靈動的“水晶鞋”(如圖)。這個倒影形成的原因是()A.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答案】B【解析】此時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首鋼滑雪大跳臺反射的光傳播到水面時會發生反射,它的倒影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17.(2025·福建三明·一模)中國的詩詞歌賦蘊含豐富的光學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月亮屬于自然光源B.“峰多巧障日,江遠欲浮天”,“巧障日”是光的直線傳播造成C.“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折射D.“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淺”,“水淺”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答案】B【解析】A.月亮本身不發光,月光是月亮反射的太陽的光,故A錯誤;B.“峰多巧障日,江遠欲浮天”中的“峰多巧障日”是山峰太多,巧妙的遮住了我遠眺的視線,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造成的,故B正確;C.影子是由光的直線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物體,阻擋了光的傳播,在其后邊形成的一個黑色的區域,故C錯誤;D.“潭清疑水淺”是因為水中物體的光斜射到水面上時會發生折射現象,折射光線遠離法線,我們逆著折射光線看水中的物體時,物體好像變淺了,故D錯誤。故選B。18.(2025·福建三明·一模)高鐵進站口的自動檢票閘機上安裝有攝像頭,通過拍攝將人臉與證件照進行比對,信息一致就會放行。關于人臉識別的說法正確的是()A.攝像頭的鏡頭對光具有發散作用B.攝像鏡頭做成的鏡片可矯正近視眼C.乘客刷臉應站在攝像頭二倍焦距內D.乘客臉部通過攝像頭成縮小的實像【答案】D【解析】A.攝像頭的鏡頭是凸透鏡,對光具有會聚作用,故A錯誤;B.攝像鏡頭做成的鏡片是凸透鏡,可矯正遠視眼,故B錯誤;C.攝像頭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工作的,所以乘客刷臉應站在攝像頭二倍焦距以外,故C錯誤;D.攝像頭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工作的,故D正確。故選D。19.(2025·福建廈門·一模)保護視力、科學用眼已成社會共識。下列有關近視眼的病理和矯正的說法正確的是()A.看遠處的物體時,成像在視網膜的后方B.像離視網膜越近,配戴眼鏡的度數越高C.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倒立縮小虛像D.配戴合適度數的凹透鏡進行矯正【答案】D【解析】A.看遠處的物體時,成像在視網膜的后方是遠視眼,故A錯誤;B.像離視網膜越近,說明近視程度越小,配戴眼鏡的度數越低,故B錯誤;C.物體在視網膜上成倒立縮小實像,故C錯誤;D.近視眼成像在視網膜前面,配戴合適度數的具有發散作用的凹透鏡進行矯正,故D正確。故選D。20.(2025·福建廈門·一模)“草木蔥郁,鷗鷺翩躚”——筼筜湖成為高顏值城市廈門的生態會客廳。如圖為攝影師在筼筜湖畔定點拍攝的白鷺照片,從圖甲全景照到圖乙特寫,攝影師進行的操作是()A.照相機遠離白鷺,鏡頭向后縮B.照相機靠近白鷺,鏡頭向后縮C.換焦距更大的鏡頭D.換焦距更小的鏡頭【答案】C【解析】AB.圖為攝影師在筼筜湖畔定點拍攝的白鷺照片,因為是定點拍攝,所以物距不變,即照相機到白鷺的距離不變,故AB不符合題意;CD.從圖甲全景照到圖乙特寫,像變大,如果物距不變,可以更換焦距更大的鏡頭,透鏡對光的會聚能力變弱,可以使成的像變大,故C符合題意,D不符合題意。故選C。知識點三熱學21.(2025·福建南平·一模)如圖,2025年全國冬季運動會滑雪場需要造雪機利用水進行人工造雪。在造雪過程中,水發生的主要物態變化是()A.升華 B.凝固 C.熔化 D.液化【答案】B【解析】造雪機吸入的是水,所以噴出的是霧化的小液滴,小液滴在遇冷后放熱凝固就會形成“白雪”。這個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凝固。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22.(2025·福建福州·一模)詩詞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詩詞還包含著神奇的物理原理。如唐朝詩人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關于詩中露的形成和消失,下列解釋正確的是()A.前者是液化吸熱,后者是汽化吸熱 B.前者是液化放熱,后者是汽化吸熱C.前者是汽化放熱,后者是液化放熱 D.前者是液化吸熱,后者是汽化放熱【答案】B【解析】露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出熱量;露消失,水變成水蒸氣,屬于汽化現象,汽化吸收熱量。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23.(2025·福建莆田·一模)下列物理現象的形成描述正確的是(

)A.“云海”是汽化 B.露珠是液化C.“白氣”是汽化 D.霧凇是凝固【答案】B【解析】A.山頂“云海”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錯誤;B.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正確;C.冰凌的形成是水遇冷凝固為固體,故C錯誤;D.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成的小冰晶,故D錯誤。故選B。24.(2025·福建福州·一模)我國深地科探井鉆探深度突破萬米。鉆頭鉆探過程中內能增大,下列事例中內能改變方式與之相同的是(

)A.炙手可熱 B.抱團取暖 C.揚湯止沸 D.鉆木取火【答案】D【解析】鉆頭鉆探過程中需要克服摩擦做功,內能增大,是通過做功改變內能。A.炙手可熱是通過熱傳遞改變內能,故A不符合題意;B.抱團取暖是通過熱傳遞改變內能,故B不符合題意;C.揚湯止沸是通過熱傳遞改變內能,故C不符合題意;D.鉆木取火時克服摩擦做功,內能增大,是通過做功改變內能,故D符合題意。故選D。25.(2025·福建福州·一模)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常用液態氫做燃料,是因為它具有較大的(

)A.熱值 B.熱量 C.溫度 D.密度【答案】A【解析】運載火箭采用液態氫作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態氫具有較高的熱值,完全燃燒相同質量的液態氫時,可以釋放出更多的熱量。故選A。26.(2025·福建漳州·模擬預測)下列有關酒精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的應用,分析正確的是()A.酒精燃燒時把化學能轉化為內能B.點燃酒精燈是利用做功的方法改變物體的內能C.用酒精擦拭體表為高燒病人降溫,是利用了酒精液化放熱D.酒精的沸點為78℃,可用酒精溫度計測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答案】A【解析】A.酒精燃燒時發生化學反應,放出熱量,把化學能轉化為內能,故A正確;B.點燃酒精燈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來改變物體的內能,故B錯誤;C.人們常用酒精為高燒病人降溫,是利用了酒精易蒸發,蒸發吸熱的緣故,故C錯誤;D.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酒精的沸點是78℃,低于標準氣壓下沸水的溫度,因此測量沸水的溫度不能用酒精溫度計,故D錯誤。故選A。27.(2025·福建泉州·一模)及時的天氣預警能讓市民提前做好防護準備,有效降低惡劣天氣帶來的危害,下列不同天氣預警中包含的物理知識正確的是()A.暴雨預警——雨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B.道路結冰預警——冰的形成是凝固現象C.暴雪預警——雪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D.大霧預警——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答案】B【解析】A.雨的形成是由于高空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錯誤;B.物體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故B正確;C.雪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C錯誤;D.霧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錯誤。故選B。28.(2025·福建泉州·模擬預測)我國是世界第一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