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寧市2024年中考語文試卷(附解析)_第1頁
四川省遂寧市2024年中考語文試卷(附解析)_第2頁
四川省遂寧市2024年中考語文試卷(附解析)_第3頁
四川省遂寧市2024年中考語文試卷(附解析)_第4頁
四川省遂寧市2024年中考語文試卷(附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遂寧市2024年中考語文試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下面文段中畫線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一粒種子,撐破軀殼,長成參天大樹,這是生命的信念;一只飛鳥,沖破黑暗,唱響黎明的歌塌,

這是希望的信念。沒有信念,就像巍巍大廈沒有棟梁,只是散亂的瓦礫;沒有信念,就如滔滔大江肆意

橫行,只是泛濫的洪水。信念是明燈,為你掃除思想的陰霾;信念是巨輪,推動著你永遠向前。同學們,

希望你們堅定信念,斬關奪隘,百折不撓,向著理想的彼岸進發。愿你們背著信念的行囊啟程遠行,跨

越溝壑高山,抵達成功的峰巔。

A.撐破(chen)巍巍(wei)空意橫行(si)

B.瓦礫(li)泛濫(lan)斬關奪隘(yi)

C.陰霾(mai)巨輪(nun)百折不撓(nao)

D.行囊(nang)峰巔(didn)溝壑高山(he)

【解析】【分析】A“撐破”的“撐”的正確讀音是“chEng”,而不是“chEn”,因此A項錯誤。

B.“斬關奪隘”的“隘”的正確讀音是“宜i”,而不是“yi”,因此B項錯誤。

C.“巨輪”的“輪”的正確讀音是“hin”,因此C項錯誤。

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重要詞語字音、字形的識記能力。要求學生在平時對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詞準確

的識記,加強積累。

2.下列句子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自然有神魂,覽物抒情懷。長江黃河奔騰不息,以前呼后擁的奪人氣勢振憾心魄,,催人奮進。

B.民族有大任,責任勇擔當。婦孺皆知的核物理學家鄧稼先,契而不舍做學問的聞一多都是我們學

習的榜樣。

C.身處深淵,仍然追逐光明。史鐵生以筆為矛,頑強地突破疾病牢籠,終見生命曙光。

D.青年有作為,善于去探索。我們要從沒有路的地方踐沓出來一條路,從荊棘叢生的地方開辟一條

路出來。

【解析】【分析】A.“振憾”中的“振”應改為“震”。正確的表述應為“震撼心魄”,指受到強烈震動而引起的心

靈上的強烈觸動或感動。

B.“契而不舍”中的“契”應改為“鍥”。正確的成語是“鍥而不舍”,意思是不斷地鏤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C.正確。

D.“踐沓”中的“沓”應改為“踏”。正確的表述應為“踏出來一條路”,意指用實際行動創造出一條路,體現了

堅持不懈的努力精神。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基礎字詞的字形。解答此類題型時,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時打好字詞基礎,另一方面在答

題時要認真審題,仔細辨析。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上最恰當的一組詞語是()

一塊燒紅的鐵,被鐵匠死死地握在砧上,來回—,叮唯!叮唯!每一錘都是那么—=鐵被打得

遍體鱗傷,火焰般的鐵屑落地變黑,而鐵已在—中變形、升華。鐵匠膀子上隆起肌肉疙瘩,額頭上汗

水滾落,內心篤定,永不退縮,—著一種傳承千年的工匠精神。

A.鍛造大氣磅礴陣痛演變B.鍛造大氣磅礴劇痛演繹

C.鍛打氣勢磅礴劇痛演繹D.鍛打氣勢磅礴陣痛演變

【解析】【分析】首先,對于第一個空,“鍛造”和“鍛打”都涉及對金屬的加工,但“鍛打”更側重于通過敲打

來加工金屬的過程,與文段中“被鐵匠死死地掘在砧上,來回—”的語境更為吻合,故選擇“鍛打”。其次,

第二個空需要描述鐵匠每一錘的力度。“大氣磅礴”通常用來形容氣勢雄偉,而“氣勢磅礴”更適合描述聲音

或力量的雄壯有力,與“每一錘”更匹配,故選擇“氣勢磅礴”。第三個空描述鐵在加工過程中的狀態。“陣痛”

常用來形容某種痛苦的過程中的短暫疼痛,而“劇痛”更強調疼痛的強烈和劇烈,與“鐵已被打得遍體鱗傷”

的語境相符,故選擇“劇痛”。最后,第四個空需要表達鐵匠的精神狀態或行為。“演變”通常指事物逐漸發

展的過程,而“演繹”在這里可以理解為鐵匠在行動中展現了某種精神或傳統,更符合文意,故選擇“演繹”。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詞語能力。解答此題,要弄清詞語的意義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詞語的感

情色彩,還要注意具體的語境,如有關聯詞還要掌握關聯詞的固定搭配等。

4.下列畫線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A.葉圣陶先生一生勤勤懇懇,誨人不倦,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棟梁之才。

B.人生路上,少年當以勇氣為戰旗,帶著目空一切的豪情壯志,一往無前。

C.做學問需要有實干精神。如果浮光掠影,自然會隨波逐流,一無所獲。

D.隨著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我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解析】【分析】A.“誨人不倦”指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用于形容葉圣陶先生一生勤勤懇懇地教導學

生,符合語境,使用正確。

B.“目空一切”意為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極端驕傲自大,與“豪情壯志”的語境不符,因為“豪情壯志”通

常指豪邁的情感和遠大的志向,并不需要極端驕傲自大的態度。所以,“目空一切”在此處使用不當。

C.“浮光掠影”比喻觀察不細致,學習不深入,印象不深刻,用來描述做學問時的輕浮態度,非常合適。

D.“油然而生”指自然而然地產生,用于描述隨著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民族自豪感自然產生,符

合語境。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成語的正確使用能力。成語的理解與運用,首先要把握成語的準確含義,再結合具體的

語境做出分析與判斷。成語的誤用一般容易出現幾種情況:色彩不當、輕重不分、詞義不明、謙敬誤用、

語境不和等等。

5.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閱讀經典作品,一般循著由易到難的順序進行,從重點詞語的理解,到全篇內容的把握,再到解

決字詞方面的疑問。

B.在《中國詩詞大會》的比賽現場,選手們信手拈來一句句古典詩詞,讓我們發自內心由衷的敬佩。

C.運動讓人快樂。長期久坐,不僅影響體能,還容易導致作息紊亂,引發負面情緒。

D.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大多是因為他們有更堅定的恒心和更為頑強的毅力的原因。

【解析】【分析】A.“從重點詞語的理解,到全篇內容的把握,再到解決字詞方面的疑問”這一部分的邏輯順

序存在問題。正常來說,應該先解決“字詞方面的疑問”,再進行“重點詞語的理解”,最后“全篇內容的把握”。

因此,A項存在語病。

B.“發自內心”和“由衷”重復表達了同樣的意思,即內心的真實感受,應該刪去其中之一。

C.正確。

D.“因為……的原因”是句式雜糅,應該刪去“的原因”。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題應掌握的知識點為幾種常見的病句類型:成分殘缺、搭配不當、

結構混亂、語意不明等。通讀句子,尋找具有常見病句類型標志性的詞或短語做出判斷。如果不能判斷的,

可以通過壓縮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謂、賓、定、狀、補)方法,找出病因。

6.句子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如小麥一旦感知到相鄰的不同植物達到一定密度,威脅自己的水分和養分吸收,它就開始大量分泌

一種物質抑制其生長。

②而非親緣關系的水稻種植在一起則相反,它們會把根系扎得更深極力侵入和擠壓對方的生存空間,

抑制對方生長。

③除了進行交流,植物還能通過感知相鄰植物發出的信號決定使用何種方式對付對方。

④研究發現,相鄰植物可以通過釋放化學物質進行對外交流。

⑤對水稻的進一步研究證實,有親緣關系的水稻種植在一起,根系會小心翼翼地避開彼此,最大程度

減少競爭:

A.④③①⑤②B.⑤②①④③C.④⑤②①③D.⑤②④①③

【解析】【分析】④句擺出“研究發現”的結論,應排第一位,③句的“除了進行交流……還……”緊承④句

擺出第二個發現,應排第二位;①句緊承③句舉例說明相鄰植物發出的信號決定使用何種方式對付對方,

應排第三位;⑤句“進一步證實”表明對植物斗爭研究的深入,應排第四位;②句的“而”由⑤句的“有親緣

關系的水稻”轉到“非親緣關系的水稻”是如何斗爭的,應排第五位;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類題要求學生平時加強閱讀領悟能力的培養,具備較強的

邏輯分析能力,通過抓關鍵詞,抓中心句,句與句之間的連接詞去逐句推敲。

7.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舞臺說明是劇作者根據演出需要,提供給導演和演員的說明性文字。它交代劇情發生的時間、地

點,人物的語言,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人物的表情、動作等。

B.初冬時節,雪花翩然而至,我們相邀更定時分賞雪游玩。“更定”在古代是晚上十時左右。

C.端午節有很多風俗:吃粽子呀、喝雄黃酒呀、掛艾草呀、賽龍舟呀……其中賽龍舟最受人們喜愛。

這句話的標點符號使用正確。

D.“冰絲帶”“冰立方”“冰之帆”等場館不僅圓滿完成了北京冬奧會所有使命,而且向世界傳遞出中國式

的浪漫。這是表示遞進關系的復句。

【解析】【分析】A.有誤,舞臺說明交代劇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的服裝,所需的道具、布景,提示

人物的表情、動作等,沒有“人物的語言”,“人物的語言”是劇本的主體一臺詞;

B.有誤,“更定”在古代是晚上八時左右,不是十時左右;

C.有誤,“吃粽子呀”“喝雄黃酒呀”“掛艾草呀”“賽龍舟呀”屬于短句之間的停頓,應該用逗號,不能用頓號;

D.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文學常識。解答此類題目,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對于重點作家、重要文

體必須熟記。對作品中的重要內容應熟練掌握,針對作品中的人物、情節做出正確的評價。

8.下列各項中對文章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軍民魚水一家親。《驛路梨花》展示雷鋒精神在祖國邊疆軍民生活中生根、開花、發揚光大的動人

情景。

B.人生需修身養德。諸葛亮在《誡子書》中主張“以儉養德,以靜求學,以學廣才”。

C.黃河,代表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壺口瀑布》一文中對枯水季的描寫,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

描寫了水和石,展現壺口瀑布的多種形態。

D.性格決定成敗。《智取生辰綱》中精明能干、處處小心的楊志因蠻橫暴躁、急功近利導致生辰綱押

送失敗。

【解析】【分析】ABD.正確。

C.《壺口瀑布》中對枯水季的描寫并沒有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而是側重于描寫壺口瀑布在枯水季節

時的雄壯氣勢和艱險形勢,通過不同的觀察角度和生動的描寫來展現壺口瀑布的獨特魅力。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閱讀文章時要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即初讀

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體上來,進而抓

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名句名篇默寫(每小題1分,共8分)

9.為豐富研學活動形式,校團委設計了有關“江”“山”的飛花令,開啟研學之旅。下列是同學們整理的詩句,

請你根據提示補充完整。

詩句特征情感

花令

①海日生殘夜,_______________o(王灣《次北固山下》)春水初漲樂觀向上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李白《渡荊門送別》)奔騰直瀉萬丈豪情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清遠空靈惜別之意

③日暮鄉關何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崔穎《黃鶴樓》)煙霧迷蒙濃濃鄉愁

④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o(辛棄疾《南

奔流不息傷感無奈

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⑤會當凌絕頂,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高大巍峨雄心壯志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其五)遠離世俗悠然自得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陸游《游山

豁然開朗積極樂觀

西村》)

⑦欲渡黃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難》其

艱險阻礙不畏困難

一)

⑧風休住,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

美妙神奇理想境界

曉霧》)

【解析】【分析】詩文默寫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筆畫要準確,不能寫錯別字。此題中容

易寫錯的字有:隨、滾、重、暗

故答案為:江春入舊年;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煙波江上使人愁;不盡長江滾滾流;一覽

眾山小;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將登太行雪滿山;蓬舟吹取三山去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

根據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三、詩歌鑒賞(每小題2分,共4分)

一路風景一路歌。請參加班級品詩沙龍。

田舍

宋?范成大

呼喚攜鋤至,安排筑圃忙。

兒童眠落葉,鳥雀噪斜陽。

煙火村聲遠,林菁野氣香。

樂哉今歲事,天末稻云黃。

10.請對頷聯“兒童眠落葉,鳥雀噪斜陽”中的“眠”和“噪”作簡要賞析。

11.這首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品味語言特色中的“煉字”型。解答此類題目時基本思路應首先解釋該字(詞)

在句中的意思(字面意思和實質意思)或該字(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最后點出該字(詞)烘托了

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情感。

(2)本題考查學生對作者感情的理解與掌握,此類題目的答題方法如下:先要通讀全詩,從全詩中找到

可以表現出作者感情的詞,如果沒有找到,就分析詩可詞中的畫面,看這畫面中是否蘊含著作者的感情.

當然還要注意聯系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個人遭遇。

10.本題考查詞句理解賞析。“兒童眠落葉,鳥雀噪斜陽”意為:小孩子歡快地躺在落葉堆里玩耍(或:在

厚厚的落葉堆里酣然入睡),夕陽西下,一群群鳥雀在稻田上空飛翔,喳喳喳地叫得正歡。“眠”字生動地

寫出了兒童在落葉上安然入睡的情態,體現出鄉村生活的安寧與兒童的天真無邪,給畫面增添了一份靜謐

祥和之感。“噪”字形象地描繪了鳥雀在斜陽下喧鬧的場景,以動襯靜,使得鄉村環境更幽靜,同時也增添

了鄉村生活的生機與活力。另外,烏雀的喧鬧也象征了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進一步增強了詩歌的田園氣

息。

故答案為:“眠”字將兒童隨意地在落葉上入睡的悠閑姿態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凸顯出鄉村生活的寧靜與

兒童的天真爛漫、自由自在,營造出一種安然閑適的氛圍。“噪”字生動描繪出鳥雀在斜陽下嘰嘰喳喳鳴叫

的熱鬧場景,既增添了鄉村環境的生機與活力,又以動襯靜,更加突出了鄉村的靜謐祥和,使整個畫面動

靜結合,富有意趣。

11.本題考查詩歌情感理解。作答此題,可通過分析詩歌中對鄉村景物、生活場景的描寫以及一些關鍵字

詞來體會作者情感。這首詩表現了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喜愛和滿足之情。詩中描繪了筑圃、兒童眠、鳥雀噪、

煙火村聲、林菁野氣、稻云黃等鄉村生活的場景和景象,營造出一種寧靜、祥和、充滿生機的氛圍。如“兒

童眠落葉,,體現鄉村生活的安寧舒適,“天末稻云黃”展現豐收的喜悅,這些都表達了作者對鄉村生活的享

受和對這種生活的贊美之情。

故答案為:示例:作者在創作此詩時抓住了農村生活中幾個典型的形象:頑皮的孩子,夕陽西下時林中

的歸鳥,飄渺的炊煙,隱約傳來的雞犬聲,林中飄來的香氣,天邊的稻云,寫出了農村生活的恬靜與安詳。

這首詩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表現出詩人對農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綜合性學習(每小題2分,共6分)

暢游宋瓷博物館,感知宋瓷魅力,參加“探宋瓷之韻”的分享會。

材料一:1991年9月,四川遂寧市南強鎮金魚村發現一處南宋后期窖藏遺存。出土器物以瓷器為

主,完整和可復原器物1005件,內含瓷器985件。其中357件青釉光器中龍泉窯產品占342件。包

括荷葉蓋罐1件、龍耳第1件、琮式瓶2件、葫蘆壺1件,爐7件,樽1件、五管燈3件、瓶30件、碗

59件、缽18件、杯72件、洗67件、器蓋80件。以碗杯、洗、瓶等為大宗,多大件精品,部分器物為

仿商周、漢代銅、玉器造型的陳設器。主要現存于四川宋瓷博物館。

(摘自《窖藏出土宋元時期龍泉窯青瓷的相關研究》)

材料二:出土于四川省遂寧市金魚村的青釉荷葉形蓋罐,在龍泉窯青瓷中形體最大。這件荷葉形蓋

罐在宋代龍泉窯青瓷中是釉色最美的光器,細膩典雅,古樸莊重,真正達到了“蔚藍落日之天,遠山晚翠;

湛碧平湖之水,淺草如春”的境界,把青瓷之美發揮到了極致,堪稱國寶。硯滴又叫做水注,通常與硯配

套,磨墨時用硯池滴水時使用,是文房中控制墨汁濃淡的工具,文人在揮毫潑墨之際,能精確掌握墨的

分寸,既能提升書寫效率,亦能提高書寫規范程度。宋代硯滴題材豐富多樣,如龜形硯滴象征獨占鰲頭,

蟾除硯滴具有“蟾宮折桂”之意等。除此以外,還有龍首、童子、芝蟾、麒麟、龜蛇等經典硯滴造型,這

些形態各異的硯滴不僅是宋代能工巧匠的技藝展示,也是宋代社會文化生活的微觀呈現。

(摘自“四川宋瓷博物館官網”,有整合)

12.閱讀材料一,請你概括四川宋瓷博物館里館藏瓷器的特征有哪些?

13.結合材料二,請你從圖中選取一件文物,講述它的外形特點、藝術風格。(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

不超過50字)

14.同學們在研學中發現一副對聯的上聯,請你結合暢游博物館的感受對出下聯。

上聯:千年沉淀凝神韻下聯: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概括材料內容。解決此類題目首先要瀏覽材料,明確材料各個段落(語句)

的內容,同時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語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語句)中的關鍵語句,簡

潔準確概括。

(2)本題考查圖文轉換。解答時要仔細觀察材料中所給出的圖表,找出圖表中的規律以及所揭示的實際

問題。由于圖文轉換大多屬于說明文的范疇,表述過程中應注意用詞的準確、嚴密。

(3)本題考查對聯的補寫。解答對聯題,一般可按照如下步驟進行:先整體把握所給出的上聯或下聯的

意思大致確定與之意思連貫、相對的內容;再認真推敲每個字詞的含義、詞性和詞語的結構特征;最后從

整體把握,進行微觀的調整和修改。

12.本題考查對材料內容的概括。根據材料一“完整和可復原器物1005件,內含瓷器985件”可知,館藏

瓷器保存完整、數量多;根據“其中357件青釉光器中龍泉窯產品占342件。包括荷葉蓋罐1件、龍耳震1

件、琮式瓶2件、葫蘆壺1件,爐7件,樽1件、五管燈3件、瓶30件、碗59件、缽18件、杯72件、

洗67件、器蓋80件”可知,龍泉窯產品占比較大,種類繁多。根據“以碗杯、洗、瓶等大宗,多大件精品,

部分器物為仿商周、漢代銅、玉器造型的陳設器”概括可得答案。

故答案為:①保存完整、數量多;

②龍泉窯產品占比較大,種類繁多;

③碗杯、洗、瓶等大件精品多,部分器物是商周、漢代銅、玉器造型的陳設器。

13.本題考查圖文轉換。本題是開放性試題,解答時應根據材料二的相關介紹,運用至少一種修辭手法,

抓住文物的外形特點和藝術風格,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示例:青釉荷葉形蓋罐,蔚藍如落日之天、遠山晚翠,湛碧如平湖之水、淺春之草,細膩典

雅,古樸莊重。

14.本題考查擬寫對聯。上聯“千年”為數量詞,“沉淀”為動詞,“凝神韻”是動賓結構,“韻”為四聲,為仄

聲,下聯未字應為平聲(一聲或二聲)。根據對聯常識,下聯必須與上聯字數一致,詞性相對,內容相關,

平仄相對,符合以上要求即可。

故答案為:示例一:百代傳承著華章

示例二:萬世流傳耀乾坤

五、名著閱讀(每小題2分,共8分)

15.此次研學之旅已結束,但讀書一直在路上。班級開展讀書分享會,以《朝花夕拾》《紅星照耀中國》《鋼

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人物讀書的情節為例,分享讀書感悟。請根據情境將對話內容補充完整。

甲:《朝花夕拾》中小魯迅讀《山海經》等繪圖的書籍,小魯迅此后①o

乙:《紅星照耀中國》中②讀《盛世危言》,激發了他繼續學業的愿望。

丙:《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最愛的書是③《》,他積極地向戰友們分享其中的故事,

保爾從中明白人要有堅定的理想,要勇敢克服一切困難。

T:聽了三位同學的分享,了解到名著中人物的讀書經歷,我深受啟發:

【解析】【分析】①本題考查名著情節。《朝花夕拾》中,小魯迅讀《山海經》等繪圖的書籍,小魯迅此

后愛好讀書。②本題考查名著人物。《紅星照耀中國》的第四章講述了毛澤東童年時代的學習、生活、勞

動的經歷,其中提到了他經常在深夜讀《盛世危言》這本書,書中詳細介紹了西方的現代工業技術、政治

軍事的先進性。毛澤東在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自己國家處于危難之中,激發了自己繼續學業的愿望。③本

題考查名著內容。《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于1933

年完成。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后來在哥哥的幫助下參加紅軍,成了科多夫斯基騎兵師的戰士。這期間,

他看了《牛虻》這本書。《牛虻》是英國女作家伏尼契受到當時身邊革命者的獻身精神的激勵寫成的。它

生動地反映了19世紀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對奧地利統治者、爭取國家獨立統一的斗爭,成功地塑造了

革命黨人牛虻的形象。《牛虻》這本書讓保爾領悟到要堅持不懈,擁有堅定的信念,勇敢地克服一切困難,

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最終的共產主義事業。它對塑造保爾勇敢和非凡的毅力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④本

題考查閱讀啟示。從三位同學的分享中,我了解到名著中人物的讀書經歷,我深受啟發:讀書不僅能增長

人的智慧、學識,還能教會人們很多東西,磨礪人的意志,我們要多讀書。

故答案為:更其搜集繪圖的書;毛澤東;牛虻;示例:這些文化名人、政治領袖和革命者酷愛閱

讀,從小就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促進了他們的成長。我也要學習他們的熱愛閱讀的習慣,提高自己的文

化和思想水平。

【點評】本題考查名著的閱讀。閱讀名著要注意積累的廣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識,如作者、人物

及故事,還要知道一些細節,并且及時做好筆記,做到積少成多,常讀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題時才能

得心應手。

六'現代文閱讀(每小題4分,共32分)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寒山石

①人生當有“三足”意識:名利面前要“知足”,修身養德要“知不足”,立業做事要“不知足”。“三足”

一同發力,才能行穩致遠。

②名利面前,知足者常樂。知足是幸福之本。一個懂得知足、能夠知足的人,心中定會充滿陽光,

充滿幸福。知足是高潔之基。“知足常足,終身不辱。”若是一味追求名利,就難免陷身泥潭而污染了品

性,喪失了人格。知足是養生之道。“仁可長壽,德可延年。”懂得知足,自然心中常樂,有益健康長壽:

相反,欲望過多,不僅易身敗名裂,也易傷身勞神、心力交瘁。

③修身養德,知不足者常醒。知不足是一種清醒的自我認知,是一種理性的自我審視,更是一種自

覺的自我完善。為人當知“短”。短者,短板也。_A唯有明己之所短,知道自己的軟肋是什么,才能避短

揚長、補短為長,更好地完善自己。為人當知“過”。過者,過錯也。“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

做到有錯即改,才能不斷進步。為人當知“距”。距者,差距也。強化“差距意識”,學會找準差距、正視

差距、補齊差距。為人當知“偶”。偶者,局限也。正為人當知“陋”。陋者,淺陋也。所謂“學無止境,

勤則可達”,切不可淺嘗輒止,虛有其名。

④立業做事,不知足者常進。不知足,則有奮發之心。“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也。”面對人

生之路上的重巒疊嶂,當心懷凌云壯志,做到“猛志固常在”“堅志而勇為“。不知足,則有進取之姿。始

終保持奮發向上的思想狀態、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仰望星空、腳踏實地,蹄疾

步穩,勇毅篤行。不知足,則有突破之舉。對事業不知足,就是要敢于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勇于迎難

而上、克難攻堅,善于獨辟蹊徑、尋求突破。不知足,則有超越之境。人生的意義,就在于不斷地挑戰

自我、重塑自我、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要把“不停步、再出發”作為一種人生常態,保持“空杯心態”,

凡事善于,,歸零,,,不斷創造超越的人生。

⑤知足,是幸福者安樂生活的壓艙石;知不足,是自省者砥礪品性的磨刀石:不知足,是成功者不

斷進步的鋪路石。面對名利,要有知足的涵養和靜氣,在知足中享受安樂、感受幸福:面對缺點,要有

知不足的清醒和勇氣,在知不足中行有方向、趕有目標;面對成績,要有不知足的品格和志氣,在不知

足中激發動力、再創佳績。

(有刪減)

16.請寫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17.下面這句話放在第③段A、B兩處哪個位置比較合適?請簡述理由。

為人處世應知“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否則,“墻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

18.請指出下面句子的論證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知足,是幸福者安樂生活的壓艙石;知不足,是自省者砥礪品性的磨刀石;不知足,是成功者不斷進

步的鋪路石。

19.結合第④段,說說你對“空杯心態”的理解,請聯系生活實際談談感悟。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概括文章的中心論點。論點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見解或主張,能夠統攝全

文,一般出現在文章的標題、開頭或結尾處。有的議論文的論點需要自己概括,這就要先讀懂文章的內容,

弄清作者針對什么問題而發表議論,然后再看作者對這個問題的觀點是什么,進而概括出來。

(2)本題考查論據的選擇與使用。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論據是論證論點根據,是作者建立論點的理

由,因此它必須與論點保持一致。其次,是否使用多個論據,要根據證明過程的需要做出選擇。

(3)本題考查論證的方法及其作用。議論文經常使用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

比喻論證。辨識論證方法,首先要看是不是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再看是不是舉例論證,最后考慮道理論

證。

(4)本題是開放性試題。觀點明確即可。注意聯系生活實際闡述理由。言之成理,言之成文即可。

16.本題考查中心論點概括。文章開篇即明確提出“人生當有,三足”意識:名利面前要“知足,,修身養德要

“知不足”,立業做事要,不知足‘三足,一同發力,才能行穩致遠”的觀點。接著②③④段分別從名利、

修身養德、立業做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分別闡述名利面前,知足者常樂;修身養德,知不足者常醒;立

業做事,不知足者常進。最后在文章結尾再次強調“三足”的重要性。

故答案為:人生需具備名利面前“知足”、修身養德“知不足”、立業做事“不知足”這三種意識,并協同發力

以實現行穩致遠。

17.本題考查語句含義和語境的分析能力。根據A處上下文“為人當知”短、短者,短板也”“唯有明己之

所短,知道自己的軟肋是什么,才能避短揚長、補短為長,更好地完善自己”可知,A處應主要圍繞了解

自己的短板展開分析。根據B處“為人當知”“偶。偶者,局限也”可知,B處應主要圍繞人要明白自己存在

的各種局限性展開闡述。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在為人處世時應該知道站在東山之上就會覺得魯國很小,站

在泰山之巔就會覺得天下都很小,要有廣闊的視野和胸懷;如果不然,就像墻角的花朵,只知道自我欣賞,

那么它所看到的天地就非常狹小了。這句話主要強調要有大格局、大眼界,不能自我局限和狹隘,與B處

內容聯系緊密,與A處關系不密切,故應放在B處。

故答案為:B

18.本題考查論證方法及作用。句中,“知足,是幸福者安樂生活的壓艙石”把知足比作幸福者安樂生活的

壓艙石,“知不足,是自省者砥礪品性的磨刀石”把知不足比作自省者砥礪品性的磨刀石,“不知足,是成

功者不斷進步的鋪路石”把不知足比作成功者不斷進步的鋪路石,所以整句運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

分別將知足、知不足、不知足比作壓艙石、磨刀石、鋪路石,生動形象且鮮明地指出了知足帶來幸福、知

不足、促進砥礪品性、不知足推動不斷進步的特點和作用,使得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增強了論證的感染力

和說服力。

故答案為:運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把知足比作幸福者安樂生活的壓艙石,把知不足比作自省者砥

礪品性的磨刀石,把不知足比作成功者不斷進步的鋪路石,化抽象為具體,生動形象地論證了知足、知不

足、不知足的重要意義和作用,使論證更通俗易懂,更有說服力。

19.本題考查對詞語的理解和感悟。理解詞語要緊扣文中對其的描述,感悟部分則要結合生活實際,比如

從學習、個人成長等方面舉例說明空杯心態的重要性和積極影響。根據第④段中“人生的意義,就在于不

斷地挑戰自我、重塑自我、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要把‘不停步、再出發’作為一種人生常態,保持‘空

杯心態"凡事善于",歸零,,不斷創造超越的人生”等內容來理解“空杯心態”。“空杯心態”意味著不滿足于

現狀,不被過去的成就或經驗所束縛,能夠將過去的一切“歸零”敢于摒棄舊日有的思維和模式,從零開始,

以全新的、開放的、不帶成見的心態去迎接新的挑戰和機遇,持續不斷地追求進步和超越,就像一個空杯

子一樣隨時準備接納新的東西。示例:“空杯心態”意味著不被過去的成就或認知所束縛,將一切“歸零”,

始終保持一種開放、謙虛、渴望學習和進步的心態。在生活中,比如在學習上取得一些成績后,如果能以

“空杯心態”對待,就會更積極地去學習新技能、接受新挑戰,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在人際關系中,不執

著于過去的看法和經驗,能以全新的視角看待他人,有助于建立更好的人際關系。

故答案為:“空杯心態”在文中指不滿足于已有的成績,始終保持謙遜和學習的態度,凡事善于“歸零”,不

斷追求進步。在生活中,我們取得一定成績后不能驕傲自滿,要像有“空杯心態”一樣,把過去的成績放下,

以全新的姿態去迎接新的挑戰和機遇,不斷提升自己。比如在學習上,一次考試取得好成績后不能放松懈

息,而應清零重新開始,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到異鄉去

①傍晚時分的人家總是寂靜的,而我們家今日正相反。母親為我忙忙碌碌,打點行李。是的,明日

我就要啟程了,到我素未謀面的異鄉去。

②殘夏的夜是那般聒噪,風夾帶來些令人懷念的氣息,家里的燈顯得格外喧熱又凄清。院子里的壩

子被迫加班,因為腳印的不停歌。爺爺又來屋里和我們聊天,拿著專屬他的小杯子,問:“熱水還有沒?”

我們說:“應該還燒著。”接完熱水他在椅子上坐著,問我:“東西收拾好了沒?"我笑笑說:“應該收拾好

了。"我們沉默無言。他好像醞釀了很久,才繼續開口:“錢夠不?”我愣了一下,連忙說:“夠了夠了。”

父親此時站在門外侍弄他從不曾細心照料的花,屋內又陷入了寧靜。

③爺爺吹著杯中的熱水,冷熱相交產生的熱氣朦朧了他的臉,他的臉此時并不顯蒼老,只是歲月的

痕跡分外明顯,褶皺堆滿了臉,看起來更加慈祥。我們坐了一會,母親突然開口說:“多帶點衣服,預防

天氣降溫。”我說:“帶了一些,夠穿了。”可能是我太敏感了,我感覺空氣里凝著壓抑的味道,又仿佛是

道不清的滋味。過了一會,父親說了句“多帶點”。我有點疑惑,只是點了點頭。

④我回到房間,看著熟悉的陳列,路燈的疏影穿透窗戶和窗簾來和我相見。驀然,我起身打開窗戶

看了看故鄉的月色,熟悉的月色是我的故鄉,熟悉的人事物景也是我的故鄉,但真正的故鄉是什么,是

一兩清酒?還是一分情懷?以前我不懂,到現在,我依然不懂,因為我不清楚真正的故鄉是什么。我懷

念風,懷念雨,懷念人,被我懷念的東西好像離我越來越遠了,但我們現在近在咫尺。

⑤一夜無眠,第二日就啟程了。

⑥即將出發的時候,我沒瞧見我的母親,爺爺依舊是坐在屋檐下,狗好像發現我要出遠門,急忙跟

著我們走,我叫它回去,它卻固執地朝我走來。父親幫我拿著東西,我們倆大步往前走。突然,我看見

母親從我要經過的路走來,太陽灑在她的肩背上,早上的霧還沒有散去,她的身形若隱若現。此時,我

腦海中只有那句:英雄是偉大的,但偉大的不只是英雄。她滿頭大汗,對我笑了一下,說:“怎么這么早?

我還準備給你們做點飯。”她低頭看了看手里剛摘的菜。我看見母親落寞的神色,安慰說:“我帶了一個

飯團。”母親哭著般擠了一個難看的笑,說:“拿了就好。“她快步走去,從我肩旁錯開。此時,我的眼睛

紅了,不敢回頭,只低著頭往前決絕的走去。狗被媽媽牽著回去,我的余光看見她們的身影漸漸遠去。

⑦一次小長假,我回去看見了別類的故鄉。

⑧那天下午,夕陽在路邊形成了倒影,我站在電桿旁,大伯拄著拐杖摩擦著地面緩緩前行,他臉漲

得通紅,手足無措地看向我,他想說話,但不知道怎么說,我對他失著說;“沒事的,慢慢來。"我不敢

再看他,他曾經是一個驕傲的人。爺爺在他身后不遠不近的距離跟著,我們倆假裝聊著天。看著大伯展

難前行,看著爺爺在他不遠不近的距離跟著,看著眼前陌生的一切,爺爺的臉蒼老了,頭上的白發更甚

以前,倒是大伯的白發變少了。

⑨晚上,我睡不著,白天的一幕幕在我眼前閃過。我爬起來打開窗戶看向月色,不一樣了,故鄉的

月色不一樣了,故鄉的月亮又大又圓,而異鄉的月亮又小又彎。風夾帶著陌生的味道吹來,我閉上眼,

希望就此長眠,但只愿在故地。那時我突然明白了,我從一個異鄉到了另一個異鄉。

(選自“中國作家網”,有刪改)

20.請按照時間線索,梳理文章內容。

21.平實的語言飽含深情。結合文章內容,任選一組,揣摩人物心理活動并分析情感。

第一組:爺爺①拿著專屬他的小杯子,問:“熱水還有沒?”

②接完熱水他在椅子上坐著,問我:“東西收拾好了沒?”

③好像醞釀了很久,才繼續開口:“錢夠不?”

第二組:父親①此時站在門外侍弄他從不曾細心照料的花。

②過了一會,父條說了句“多帶點”。

22.結合文章內容,按括號里的要求回答問題。

①母親哭著般擠了一個難看的笑,說:“拿了就好。“她快步走去,從我肩旁錯開。(從人物描寫角度賞

析句子。)

②故鄉的月亮又大又圓,而異鄉的月亮又小又彎。(簡要分析,故鄉的月亮和異鄉的月亮為什么不一

樣?)

23.文章最后寫到“我從一個異鄉到了另一個異鄉“,你贊同這一觀點嗎?請結合你的理解,簡述理由。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解決此類題目首先要瀏覽全文,明確各個段落(語

句)的內容,同時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語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關鍵語句),

簡潔準確概括。

(2)本題考查對語句的理解。解答句子理解的試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情感分析、區位分析、主

旨分析、修辭分析。作答時學生可自選一個角度進行賞析即可。

(3)本題考查賞析句子的能力。賞析句子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從修辭、語句中重要的動詞、形容詞、描

寫的角度、句式特點等幾個角度考慮。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對作者情感內容的闡述。

(4)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閱讀文章時要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即初讀文

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體上來,進而抓住

文章的主要內容。

20.本題考查信息梳理與概括提煉能力。文章從第①段到第⑤段時間是“我”將要到異鄉前一天晚上發生

的事,第⑥段是記述第二天離開家鄉的情景。從第②段“爺爺又來屋里和我們聊天,拿著專屬他的小杯子,

問:‘熱水還有沒?……“東西收拾好了沒?’“錢夠不”“父親此時站在門外侍弄他從不曾細心照料的花,屋

內又陷入了寧靜”、第③段“母親突然開口說:’多帶點衣服,預防天氣降溫””及第⑥段“狗好像發現我要出

遠門,急忙跟著我們走,我叫它回去,它卻固執地朝我走來母親哭著般擠了一個難看的笑她快步走去,從

我肩旁錯開”等內容可知,記敘了“我”到異鄉時與爺爺、父親以及母親,甚至還有家里的狗分手告別時的

情景,表現“我”對家鄉及親人的依戀之情。最后,從第⑧段“那天下午,夕陽在路邊形成了倒影,我站在

電桿旁,大伯拄著拐杖摩擦著地面緩緩前行爺爺在他身后不遠不近的距離跟著,我們倆假裝聊著天”可知,

還描述了小長假“我”回家探望時與爺爺、大伯在夕陽下的散步場景,聯系“風夾帶著陌生的味道吹來,我

閉上眼,希望就此長眠,但只愿在故地”可知,表達出自己魂歸故鄉的愿望。

故答案為:本文記敘了“我”到異鄉時與爺爺、父親以及母親,甚至還有家里的狗分手告別時的情景,表現

“我”對家鄉及親人的依戀之情。最后,還描述了小長假“我”回家探望時與爺爺、大伯在夕陽下的散步場景,

表達出自己魂歸故鄉的愿望。

21.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重點是揣摩人物心理活動并分析情感。第一組:“熱水還有沒?”“東西收拾

好了沒?“錢夠不?”這是對爺爺的語言描寫,是爺爺怕“我”東西沒收好,錢沒有帶夠等的擔心。這些噓寒

問暖,既表現出他對“我”的關愛,也可看出,爺爺對孫子離開家鄉到異鄉學習謀生情感上的不舍和牽掛的

心理。第二組:“弄他從不曾細心照料的花”“內又陷入了寧靜”這些都是細節描寫。用父親侍弄他從不曾細

心照料的花這一細節表現父親掩飾自己面對兒子即將離開家鄉時內心的慌亂卻又不得不面對的窘迫,從而

可看出他對“我”的關愛和不舍。“多帶點”是父親附和母親的話,表現他害怕“我”在外生活,希望“我”能照

顧好自己,更好地生活的心理。

故答案為:第一組:通過爺爺對自己的噓寒問暖,表現出他對“我”的關愛,和對“我”即將前往異鄉的不

舍和牽掛。

第二組:用父親侍弄他從不曾細心照料的花這一細節表現父親在“我”即將離開時的舉足無措,間接表

現他對“我”的關愛和不舍。同時,附和母親的話,表現他的擔心和愛。

22.本題考查關鍵詞句的賞析。①“母親哭著般擠了一個難看的笑”是對母親的神態描寫,生動形象地刻畫

了她哭笑不得的樣子,哭是對“我”到異鄉的擔心,笑是害怕引起“我”難過的一種掩飾,表現了她對“我”的

愛;“她快步走去,從我肩旁錯開”是對母親的動作描寫,表現出她害怕兒子發現她難過而傷心的心理,是

對“我”的愛的表現;“拿了就好”是對母親語言描寫,表現出母親由不放心到放心的心理。所以,這一句運

用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生動形象地表現她和“我”分別時怕“我”擔心故作輕松的神態及內心的

難受心理。②“又大又圓”是對故鄉月亮的描寫,“亮又小又彎”是對異鄉月亮的描寫,兩相對比,突出故鄉

月亮的美好。故鄉的月亮和異鄉的月亮不一樣,其實是異鄉和故鄉給自己的不同的心理感受。故鄉生“我”

養“我”,還有“我”的親人,月亮“又大又圓”實則表現“我”內心對離開故鄉的不舍與對親人的牽掛;異鄉月

亮“又小又彎”既表現出異鄉沒有故鄉的美好經歷和親人的團聚,又表現出在異鄉的打拼和折磨練讓“我”缺

少認同和歸屬感。

故答案為:①通過對母親的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生動形象地表現她和“我”分別時怕“我”擔

心故作輕松的神態及內心的難受心理。

②故鄉的月亮和異鄉的月亮不一樣,其實是“我”面對故鄉和異鄉內心的不同的心理,既表現出故鄉的

美好和“我”內心的不舍與牽掛,也表現出異鄉經歷的挫折磨練讓我缺少認同和歸屬感。

23.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從“不一樣了,故鄉的月色不一樣了,故鄉的月亮又大又圓,而異鄉的月亮

又小又彎”可知,這是異鄉與故鄉的區別,是“我”在故鄉而感受到的異鄉,表達出“我”重回故鄉時的快樂和

幸福感。而“風夾帶著陌生的味道吹來,我閉上眼,希望就此長眠,但只愿在故地”是回到家鄉后感受到與

以前家鄉不一樣感受,如大伯和爺爺的日益蒼老等,表現出“我”對故鄉出現的新的變化的不適應及陌生感;

而“希望就此長眠,但只愿在故地”也是未來的陌生的故鄉。這些組成了一新的“異鄉”,走進了“我”的內心。

故答案為:贊同。“我從一個異鄉到了另一個異鄉”表達出“我”重回故鄉時的快樂和幸福感,同時也表現出

“我”對故鄉出現的新的變化的不適應及陌生感,這些與希望就此長眼的將來的故鄉,都組成了一新的“異

鄉”,走進了“我”的內心。

七、文言文閱讀(每小題2分,共8分)

閱讀下面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

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選自《岳陽樓記》)

【乙】

楊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進士。授工部主事。督逋①山西,憫其民貧,不俟奏報輒返。

尚書李^②劾之,有詔復往。最乃極陳歲災民困狀,請緩其徵③。歷郎中,治水淮、揚。值世宗即位,

上言:“氾光湖④西南高,東北下。運舟行湖中三十余里。而東北提岸不逾三尺,雨靄風厲,輒沖決,

陰阻運舟,監城、興化、通、泰良田悉遭其害。宜如往年白圭修筑高郵康濟湖,專敕大臣加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