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穗柯栽培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1頁
多穗柯栽培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2頁
多穗柯栽培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3頁
多穗柯栽培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4頁
多穗柯栽培技術規程-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地方標準《多穗柯栽培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一、任務來源和起草單位本標準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2016年下達的項目,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提出,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等單位負責起草。合同編號:2016-0220,起止年限:2016.12-2017.12。二、制定標準的目的和意義多穗柯(LithocarpuspolystachyusRehd,1899),亦稱木姜葉柯(Lithocarpuslitseifolius(Hance)Chun,1928),是我國長江以南地區珍貴的經濟林林源藥材樹種,民間將其嫩葉采摘制成茶葉飲用,此茶風味獨特,回味甘甜持久,稱之為“甜茶”,至今已流傳上千年,尤其產于世界長壽之鄉——中國廣西巴馬縣的多穗柯甜茶被稱為“長壽茶”,備受青睞。多穗柯長期作為一種傳統中藥,具有清熱利尿,防治濕熱痢疾,皮膚瘙癢,癰疽惡瘡等療效,還有滋潤肝腎、潤肺鎮咳、降壓減肥等功能,用于肺熱咳嗽、咽炎和高血壓等的治療有療效。黃酮類化合物是多穗柯的主成分,其含量超過30%,尤以二氫查爾酮苷類的三葉苷、根皮苷備受關注。這些黃酮類化合物使得多穗柯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多種保健功能,特別是近年的研究發現,多穗柯及其提取物具有明顯的降血糖血脂效果,這對目前世界上普遍關注的人類殺手——糖尿病的控制與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多穗柯的功用已得到普遍認同。長江以南多穗柯適生分布區群眾對發展多穗柯種植的愿望日趨強烈,但是整個產業基礎還較為薄弱,缺乏標準化、規范化的基地建設技術質量要求。因此,制定多穗柯栽培技術規程,是推動多穗柯健康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通過開展系統的多穗柯繁育和栽培試驗,已成功利用扦插繁殖技術解決多穗柯無性系苗木繁育問題,并通過密度控制、矮化修剪、水肥管理等技術實現多穗柯的高效栽培,在南寧、巴馬、北流等地區營造多穗柯人工示范林,通過科學的采收技術,多穗柯鮮葉年產量可達500kg。目前多穗柯栽培技術相對成熟,產量穩定,相關配套技術已經成熟并申報國家專利,成果為成功制定本技術標準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三、國內外標準對比情況目前,多穗柯粽編入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1),多穗柯粽作為人工色素的開發利用;2016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將多穗柯列為新食品原料;廣西有關部門目前正在批準多穗柯作為瑤藥應用。由廣西林科院起草的林業地方標準《多穗柯扦插育苗技術規程》通過廣西區質監局的審定,于2016年4月發布實施,對多穗柯苗木繁育操作進行規范化、標準化。在多穗柯栽培技術方面,國內外尚未形成有關標準規范。廣西林科院根據研究成果,結合生產經驗制定本標準,填補了多穗柯栽培技術標準的空白。四、標準編寫的原則和依據1.編寫原則標準制定以推進多穗柯栽培技術標準化、規范化為目標,實現多穗柯產業業向優質、高效方向發展,遵循科學性、先進性、合理性和適用性的原則,力求做到科學規范、指標準確、可操作性強,既與國家相關標準接軌,又符合廣西區情。2.編寫依據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1國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等文件的要求進行編寫。五、標準工作簡況1.標準起草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2.標準主要起草人李開祥、黃曉露、梁文匯、藍金宣、廖健明、王坤、陳金艷、曾祥艷、葉海芹、李寶財、趙志珩、黃開順。3.技術路線成立標準起草工作組擬定工作計劃成立標準起草工作組擬定工作計劃開展調查研究征求意見稿送審稿收集資料栽培試驗意見匯總修改文本評審會完善文本報批稿201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下達廣西地方標準制定任務《多穗柯栽培技術規程》任務,廣西林科院成立了標準編制小組,牽頭組織起草,認真學習研究《林業標準化管理辦法》、GB/T1.1質量技術監《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等相關文獻資料,確定本標準制定的基本原則、內容及相關要求。結合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專項經費項目“珍貴林藥多穗柯資源培育及開發利用研究”(201204612),參考廣西地方標準《多穗柯扦插育苗技術規程》DB/T1279-2016,初步確定了標準內容的基本構架,形成了工作組討論稿。于2016年在廣西林科院老虎嶺林場、油桐山試驗林場營建密度試驗20.0畝,在巴馬縣營建試驗示范林525畝,在上思縣營建示范林197畝。2017年進行生產指標測定和產量測定;2018年進行定干高度試驗,2個月后進行生物量測定;總結相關技術,總結技術經驗后,于2017年在玉林市北流市營建區域性試驗林17.0畝,在南寧市大塘鎮營建區域性試驗林11.02畝;于2018在廣西林科院老虎嶺林場營建區域性試驗林12.0畝。各地區試驗示范林種植情況良好。對數據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完成標準草案稿,后經不斷修訂補充,形成征求意見稿。圖1巴馬縣多穗柯示范林測產圖2林科院試驗林場示范基地圖3林科院試驗林場示范基地測產圖415個月林分樹高能夠達到2m以上圖5多穗柯多密度試驗圖6多穗柯定干試驗七、標準主要內容本標準共設置11章,各章的主要技術內容如下:第1章范圍:規定了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和適用范圍。第2章規范性引用文件:引用國家標準1個,農業行業標準1個,林業行業標準1個。第3章術語和定義本標準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第4章適宜栽培區域建議了適宜栽培區域為廣西南寧、柳州、玉林、河池、百色的各縣(市)。第5章培育目的和生長指標提出培育目的為造林1年后可采葉。參考的生長指標為當年造林成活率達90%以上,造林1年后樹高達到1.0m以上。第6章造林地選擇建議造林地為選擇相對集中連片、交通方便,背風向陽的丘陵緩坡地、平地、排水良好的溝地,海拔350~2200m。平均氣溫16℃~27℃,平均降水量1400mm~2100mm。選擇土壤質地良好,疏松肥沃,土層較深厚的黃壤、紅壤、赤紅壤,pH值4.5~6.5。因栽培目的多穗柯葉為制茶原材料,所以土壤污染物、大氣條件、灌溉條件參考了農業行業標準《無公害食品茶葉產地環境條件》(NY5020—2001)。第7章苗木要求參考了廣西地方標準《多穗柯扦插育苗技術規程》(DB/T1279-2016),建議苗木質量指標為苗高≥20cm、地徑≥0.2cm,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生長良好的實生苗或扦插苗。第8章造林技術規定了整地、挖穴、施肥、密度、栽植和補植方式等。8.1整地參考了林業行業標準《名特優經濟林基地建設技術規程》(LY/T1557),規定在平地、緩坡地(<10°)或需間作的林地宜采用全墾,坡度超過10°,按行距環山水平開梯,外高內低,按株距定點挖穴。8.2挖穴根據示范林造林經驗,提出挖穴規格為40cm×40cm×40cm。8.3施基肥根據示范林造林經驗,定植前20d~30d在穴底施放腐熟的有機肥1kg~2kg,與表土混合均勻后回填心土。8.4栽植密度根據多密度試驗結果,提出栽植密度為1.0m×1.0m。表1栽培1年后不同栽培密度的多穗柯生長指標比較密度樹高(cm)地徑(mm)冠幅1(cm)冠幅2(cm)分枝數(枝)新梢數(條)平均CV%平均CV%平均CV%平均CV%平均CV%平均CV%1137.4540.69.239.5237.099.0140.367.689.4720.2824.417.512103.5513.829.5612.3249.3615.4645.2217.9711.6726.2932.816.443102.9710.3512.0911.1656.166.8354.475.7214.6922.6640.699.38496.928.7111.1716.8150.367.5552.4711.998.47.2732.2214.645111.3411.8913.426.7764.8920.6163.6719.7813.413.6851.0713.7697.16a6.0510.28ab15.7759.98a16.6257.78ab15.6212.78a19.5948.1626.68平均108.2315.2410.9612.0652.9712.6852.3313.1211.73518.338.2216.39(備注:密度1、2、3、4、5、6分別為20cm×30cm,25cm×50cm,50cm×50cm,50cm×100cm,100cm×100cm,100cm×200cm)圖7不同栽培密度的多穗柯單株鮮葉產量8.5栽植方式根據示范林造林經驗,最佳造林時間為3月~4月的雨季。方法為種植前剪去大部分枝葉及過長的根系,除去容器杯的苗木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苗木,逐漸回填土,填至1/2處時手握苗干略向上輕輕提苗,回填土至滿穴時壓實。栽后澆透水。8.6補植根據示范林造林經驗,種植一個月后對林地進行檢查驗收,發現死苗、缺苗的地方進行記錄,及時用相同規格的容器苗補植。補植方法與種植方法相同。第9章撫育管理根據示范林撫育管理經驗分為幼林撫育和成林撫育。9.1幼林撫育主要為松土除草、追肥和修枝整形。除草每年夏、秋各1次,以不傷及根系為準。每年春、冬各1次,每株可施0.5~1kg有機肥。根據不同定干高度試驗,建議定植后一年苗高1m時進行定干,干高60~80cm,修剪可結合采摘進行。在春夏兩季每2個月摘心促進側枝生長,總高度控制在1.2~1.4m。修剪時剪除枯枝和病蟲害枝條。表2不同定干高度多穗柯萌芽和產量差異分析處理萌芽數/個萌枝數/條萌枝長/cm產葉量/g20cm326.346.7140.040cm442.743.3193.360cm555.044.2350.080cm375.038.3263.3100cm229.326.7110.09.2成林撫育主要為土壤管理和修剪。冬季深翻土層,深度20~25cm,改善土壤性狀。夏季清除雜草,疏松土壤,深度為8~10cm。每年冬季進行修剪回疏,剪除病枝枯枝。第10章病蟲害防治根據示范林管理經驗,林分病蟲害較少,主要為白粉病,建議可采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5%百菌清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稀釋100倍治理白粉病。由于培育目的為制茶原材料,應遵循無毒無公害、綠色安全環保的原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