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黃霑歌詞的古典性與時代語境_第1頁
論黃霑歌詞的古典性與時代語境_第2頁
論黃霑歌詞的古典性與時代語境_第3頁
論黃霑歌詞的古典性與時代語境_第4頁
論黃霑歌詞的古典性與時代語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黃霑歌詞的古典性與時代語境摘要:黃霑作為香港詞壇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才情讓聽眾敬佩,為流行樂壇留下了許多經典之作。他的歌詞極具個人特色,究其原因便是既有古典性又切合當下時代語境。一是古典性:黃霑善于在作詞時從選取的特殊傳統意象、以借景抒情創造意境、使用傳統修辭與語言形式、借用古典詩詞的表現形式四方面入手,使歌詞富有古典氣質。二是時代語境:黃霑歌詞緊貼時代語境進行創作,真切反映聽眾生活,運用通俗化的語言展現歌詞。關鍵詞:黃霑歌詞;古典性;時代語境目錄一、引言 引言談及黃霑,他有著詞曲家、作家、主持人、歌手等多種身份。黃霑在上世紀憑借廣博的學識和橫溢的才情聞名香港,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他曾四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兩次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2000年獲得CASH音樂成就大獎。而中國內地人之所以熟悉黃霑,多是因為他自作的那些肆意灑脫、耳熟能詳、獨具古典氣質的詞曲。1984年張明敏在春晚舞臺上演唱了由黃霑作詞的《我的中國心》,真切直接的歌詞將全球華人的心緊緊系在了一起,華夏大地更是記住了寫出愛國之心的香港詞人黃霑。《男兒當自強》、《滄海一聲笑》、《倩女幽魂》、《獅子山下》等眾多詞作還在被歌迷廣泛傳唱,稱作經典。如同崔戈在《黃霑電影歌曲創作的藝術審美探析》中所說:“他的作品與他一樣,深深的植根于中國肥沃的文化土壤。在這樣的土里生根,他的作品涌動的是濃濃的民族情結,體現著一種很真很濃厚的中國文化。”崔戈.黃霑電影歌曲創作的藝術審美探析[J].大觀(論壇),2019,(12):崔戈.黃霑電影歌曲創作的藝術審美探析[J].大觀(論壇),2019,(12):第90頁.黃霑歌詞里的詩意傳統和古典氣質2.1意象孟建安曾提出:“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使得一些普通的東西、景物攜帶上了濃厚的文化氣息,它們出現在文學作品中組合成了特定的意象,成了漢民族傳統文化的載體。”李名方.得體修辭學研究[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頁.正是因為對這些“攜帶”“中國文化氛圍”的意象地選用,才使黃霑歌詞在不知不覺中蘊涵著漢民族傳統文化的無窮歌韻。黃霑歌詞的古典性在意象這一層面有如下幾種表現:李名方.得體修辭學研究[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頁.2.1.1取用具有特定含義的事物作意象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在其文明發展的進程中,逐步發展出了一套反映本民族個性與風貌的文化。這種文化在前任的積淀和豐富下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后人的審美品位、價值取向、思想情感等。而這些特點也會表現在中國古典詩詞的創作中,個別意象在詩詞中被成功地使用一次后,接續的詩人不斷運用,繼而開始形成一種約定俗成的內涵或情感。這種意象固化的現象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十分常見,讓讀者無需憑借其他文字,也能夠快速理解詩人的情感傾向。例如“楊柳”:楊柳較其他植物更早的在春天抽絲發芽。這一特點被敏感的詩人捕捉,而又因美好春光易逝,這讓楊柳這一意象在古典詩詞常蘊含傷春惜時之意。如“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閨怨》王昌齡)鐘書主編.唐詩三百首[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8.6鐘書主編.唐詩三百首[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8.6,第184頁.胡云翼選注.宋詞選[M].北京:中華書局,2020.8,第89頁.徐克執導電影《青蛇》主題曲,1993年由香港思遠影業公司、上海電影制片廠出品,片中字幕展示.此外,其他具有特定含義的意象也在黃霑歌詞中多次出現。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的《梁祝》,講述了梁山伯與祝英臺因門第之見不被成全的愛情,故事的最后以兩人化蝶收尾,寓意兩人愛情的另一種圓滿。此后,“蝴蝶”在古典文學中就蘊含了歌詠愛情之意,這一意象在黃霑歌詞中也有所展現:“不論冤或緣,莫說蝴蝶夢,還你此生此世,今世前世,雙雙飛過,萬世千生去”(《梁祝》)徐克執導電影《梁祝》主題曲,1994年由嘉禾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片中字幕展示.;在古典文學中同樣象征愛情的還有“鴛鴦”這一意象。漢代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就講述了焦仲卿劉蘭芝夫婦被迫分離,死后雙雙化作鴛鴦的故事。“鴛鴦”意象體現在黃霑歌詞上:“天撮合了,好一對絕配,比鴛鴦更合襯”(《美麗緣份》)TVB劇集《金牌冰人》主題曲,2003年香港無線電視出品,片頭字幕展示.;在古典文學中,“風霜”這一意象有艱難困苦之意,例如《北齊書·文襄帝紀》:“犯危履難,豈避風霜。”尹小林校注.北齊書[M].北京:北京大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2.7徐克執導電影《梁祝》主題曲,1994年由嘉禾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片中字幕展示.TVB劇集《金牌冰人》主題曲,2003年香港無線電視出品,片頭字幕展示.尹小林校注.北齊書[M].北京:北京大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2.7,第33頁.孔尚任著夏清影校注.桃花扇[M].陜西:三秦出版社,2017.11,第342頁.徐克監制電影《倩女幽魂》主題曲,1987年由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片頭字幕展示.蕭笙執導劇集《天龍八部之虛竹傳奇》主題曲,1982年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片頭字幕展示.2.1.2運用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事物為意象所謂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發展歷史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1427頁.它不僅包含了帶有意識形態特征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包含了自然科學與科技、語言與寫作等非觀念性的內容。不同民族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便形成了獨自特殊的文化、意識與價值觀。如中華民族文化中特有理論、技藝、傳統、民俗等,雖不是都具有固定含義,但也相互建構了一個龐大的中華民族“意象庫”。黃霑歌詞中就大量運用了此類意象,如獨具民族內涵的地理印記:“長江”、“黃河”、“黃山”及中國建筑“長城”等意象在《我的中國心》中的列錦,有如李白《將進酒》中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教育部組織編寫.普通高中教科書語文(選擇性必修上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1427頁.教育部組織編寫.普通高中教科書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105頁.教育部組織編寫.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13頁.教育部組織編寫.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146頁.教育部組織編寫.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34頁.2.2意境關于黃霑歌詞中傳達出來的意境,多是通過借景抒情這一寫作手法表現的。古人常用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鳥獸蟲魚入文,這使得詞作展現出一種繪畫美,構建出一種詞境,也方便詞人將個人的抽象化的情感通過具象化的景物傳遞出來,從而使讀者更具共鳴。在古典詩詞中,我們就能找到不少借景抒情的佳作,例如廣為人知的《江雪》,柳宗元通過眼前寂寥景色的描寫,來表達自己被貶后的不屈與堅韌以及內心的孤苦。黃霑的歌詞總是帶有強烈的畫面感,他擅長運用各類意象創造出如詩一般的意境,這跟他在香港大學中文系的學習經歷有關。黃霑在創作手法上的古典化,讓其歌詞在意境上也具有古典性這一特點。借景抒情這一傳統手法具體表現在黃霑歌詞中,就是用來渲染氣氛,抒發情感。有的緣情布景,如“秋有明月夜空照,看冬畫愛雪在飄,春夏明媚又開朗,太多美妙。”電影《大家樂》主題曲,1975年由寶鼎影業公司出品,片中字幕展示.(《大家樂》)將四季美好明媚的場景融匯以表達男女共聚人人和氣的歡樂之情。有的以景結情,如“江山笑,煙雨遙,濤浪淘盡紅塵俗世幾多嬌。清風笑,竟惹寂寥,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胡金銓執導電影《笑傲江湖》主題曲,1990年金公主電影,新寶娛樂及龍祥影業聯合出品,片中字幕展示.(《滄海一聲笑》)通過朦朧的煙雨與殘陽的余暉等“景語”向我們展現了英雄人物參透世事的超然與灑脫,卻同時帶有無人能懂無人訴說的無奈與悲涼。其中“浪淘盡”這一景象會使人不自覺聯想到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而整首歌的意境與蘇軾詞也有相似之處,乍看豪情,卻隱含悲愴。有的寓情于景,如“萬水千山縱橫,豈懼風急雨翻,豪氣吞吐風雷,飲下霜杯雪盞。”蕭笙執導劇集《天龍八部之虛竹傳奇》主題曲,1982年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片頭字幕展示.(《萬水千山縱橫》)將喬峰意氣風發、不懼挑戰迎難而上的形象同信念融入磅礴大氣的景物之中。這樣富有豪情的詞句與辛棄疾“豪放派”的詞風也有共通之處,而“英雄詞”也是辛詞的主要內容之一,如“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教育部組織編寫電影《大家樂》主題曲,1975年由寶鼎影業公司出品,片中字幕展示.胡金銓執導電影《笑傲江湖》主題曲,1990年金公主電影,新寶娛樂及龍祥影業聯合出品,片中字幕展示.蕭笙執導劇集《天龍八部之虛竹傳奇》主題曲,1982年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片頭字幕展示.教育部組織編寫.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九年級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59頁.TVB版電視劇《射雕英雄傳之華山論劍》插曲,1983年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第11集字幕展示.徐克監制電影《倩女幽魂》主題曲,1987年由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片頭字幕展示.2.3修辭黃霑歌詞在古典性的表現上還有另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借鑒古典詩詞的語言形式和運用傳統修辭格。蘇珊·朗格說:“衡量一首好歌詞的尺度,就是看它轉化為音樂的能力……歌詞必須傳達一個可以譜寫的思想,提供某種感情基調和聯系線索,以此來激發音樂的想象力”。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198頁.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第198頁.2.3.1復沓復沓,也叫復唱,是指對某些句子進行重復,替換其中的個別詞語,以此來強化語氣,表達濃烈的情感,增加文章的節奏感。復沓是黃霑歌詞里最常見且有效的修辭手法,這一修辭格和表現形式在中國古典文學中也被廣泛應用。龍沐勛在論及中國新體樂歌之章法和句法的構建時就指出:“樂歌原以民謠為主,而民謠多反復詠嘆之音。《詩經》中之十五國風,每篇或有若干章,章各若干句,而各章字句,長短略同,一篇之中,恒多復語,最足為創制新體樂歌之準則。”龍榆生.詞曲概論[M].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版,第388頁.由此可見,重章疊句的復沓結構是《詩經》的突出特點,《詩經》多用此法使詩歌圍繞同一旋律反復詠唱,從而達到強化情感的特點。朱自清說:“詩的特性似乎就在回環復沓,所謂兜圈子,說來說去,只說那一點兒,復沓不是為了要說得多,是為了要說得少而強烈些。龍榆生.詞曲概論[M].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版,第388頁.朱自清.朱自清小全集:論雅俗共賞(精裝)[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4頁.1994年華納群星版賀歲歌曲,華納音樂集團出品,MV字幕展示.全詞反復頌嘆,循環往復,猶如山花浪漫、燦爛繁星、冬日暖陽,樂聲回響不息之時,新春佳節的祝福與歡喜也得到了真真切切、層層疊疊的傳遞。配合旋律所表達的強烈情感也使聽眾被感染,激起心中的幸福感。由此,這首歌也成為了大灣區群眾春節的經典曲目和溫暖回憶。從歌詞需要配合譜曲而達到傳唱目的角度來說,復沓這樣反復歌詠的形式,不但可以突出主題、表達情感,更可以讓歌詞在抑揚頓挫、婉轉悠揚的旋律中緊密契合,由此使得全詞形成一種整體的節奏感和韻律美。精巧又頻繁的地運用復沓這一修辭手法,是黃霑歌詞獨具古典韻味又廣為傳唱的原因之一。2.3.2對稱在中國古代,“對稱”一詞的含義是和諧、美觀、平衡。講究對稱,以對稱為美,這是漢民族文化中普遍常見的審美品位。這一中式美學,更是暗含了漢民族的傳統美感與平衡公正的生活態度。而古典文學同樣推崇對稱這一審美趣味,作家理由提出:“中國特有的表意文字為詩歌提供絕妙的格律、韻仄、對仗的審美意趣,還強調營造意象和意境,形成獨特的美學框架。理由.荷馬之旅:讀書與遠行理由.荷馬之旅:讀書與遠行[M].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版,第545頁.教育部組織編寫.普通高中教科書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116頁.《忘盡心中情》:“忘盡心中情,遺下愛與癡,任笑聲送走舊愁,讓美酒洗清前事。四海家鄉是,何地我懶知,順意趨寸心自如,任腳走尺軀隨遇。電視劇《蘇乞兒》主題曲,1982年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片頭字幕展示.電視劇《蘇乞兒》主題曲,1982年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片頭字幕展示.《抉擇》:“幾多往時夢,幾許心惆悵,別了昔日家,萬里而去,心潮千百丈。收起往時夢,拋開心惆悵,任那海和山,助我尋遍,天涯各處鄉。電視劇《抉擇》主題曲,1979年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片頭字幕展示.電視劇《抉擇》主題曲,1979年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片頭字幕展示.這兩首歌曲雖然風格各異,主題不同,但都采用了傳統的對稱結構,章節勻稱,結構整飭。此類借鑒古典詩詞形式的現代歌詞,既有古典詩詞的雅致韻味,又兼具現代歌詞自由流暢的特點,讓歌詞更具表現力。黃霑歌詞在對稱這一語言形式的運用使其在流行樂壇獨具一格并被聽眾所喜愛。2.4表現形式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環境下,受部分追名逐利的價值觀影響,流行歌詞創作不乏出現言語蒼白空洞、過度商業化的問題。各類“抖音神曲”、“口水歌”的熱度居高不下,例如“想對你說句晚安,對你說句晚安,晚安晚安呀”。(《想對你說句晚安》)這不僅會在無形中使流行歌曲作詞人在創作歌詞時刻意迎合市場和聽眾偏好,從而創作出質量低下的相似作品,更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聽眾的審美品味與心理氣質。誠然,流行歌詞是為大眾所創作的,因此我們并不是反對歌詞的淺白與直接,而是抨擊毫無原則全然不顧詞境的媚俗與迎合。這樣創作出來的歌詞往往耐不住推敲,更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很快就會隨著時間消逝被大眾遺忘。由此,當下對歌詞創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聽眾也期待從歌詞中感受到風花雪月、情情愛愛之外的多層次、多角度的表達。著名詞作家喬羽先生曾呼吁:“當代流行歌詞創作這種缺乏理論指導的狀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因為它已經約束了我們的創作,盲目者是無法步履雄健的。”喬羽.中國詞海論叢[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1頁.而在表現形式上向古典詩詞靠近,學習借鑒其風雅詩韻則是現代流行歌詞創作的一條通路。黃霑在這一方面就有著豐富的經驗:喬羽.中國詞海論叢[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1頁.2.4.1直接將古典詩詞配樂或引用名句古典詩詞本就有配樂而歌的傳統,“詩”與“歌”在古時是難以分割的。古典詩詞也正因這一特點極富韻律美,為現代詞曲家將其重新配樂歌唱帶來了便利。同時,古典詩詞的雅致風韻和深厚的人文底蘊又能滿足聽眾追求高雅藝術的審美需求和心理體驗。由此,黃霑以其獨到的眼光將聶勝瓊的《鷓鴣天·寄李之問》全詞進行譜曲創作了歌曲《有誰知我此時情》:“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陽關曲,別個人人第五程……”粵語版收錄于鄧麗君《漫步人生路》專輯,1983年由寶麗金唱片公司發行.以及李白的《清平調》三首黃霑也同樣在譜曲后創作歌曲《清平調》。另外,在黃霑歌詞中也會有引用古典名句的部分,這樣融匯古今的表現形式既可以豐富現代詞的內容,又增加了歌曲的文化底蘊。例如歌曲《好學為福》:“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學為福好學為福,發奮做人書必讀,實在必須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乎乎乎,我真系無曬乎。”粵語版收錄于鄧麗君《漫步人生路》專輯,1983年由寶麗金唱片公司發行.電視劇《尖子攻略》主題曲,2008年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片頭字幕展示.2.4.2模仿古代詞、文的語言形式詞本身就是一種音樂文學,從“依聲填詞”的表述中就可以對詞這一文學體裁有所理解。因其配樂而作的特點和長短不一的形式,又被稱作“非齊言”、“曲子詞”、“長短句”。在宋代之前,詞還不是主流的文學體裁,被稱作“詩余”,但敦煌曲子詞的發現能證明在唐五代時期,詞就在民間流傳。關于敦煌詞,《中國古代文學史》中提到:“敦煌詞的價值還在于給我們提供了詞在初起狀態和民間狀態的體式特征。敦煌詞有襯字,字數不定,平慶不拘,葉韻不定,詠調名本意者多,曲體曲式豐富多樣等特點,都是詞體尚未成熟定型的體現。”袁世碩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第184頁.可見,相比律詩體裁對押韻、平仄、對仗的嚴格要求,詞的形式更自由靈活,便于表達豐富內容的特點是其可以適用于現代歌詞的原因。除了詞以外,古代散文也被稱作“長短句”,即古文。“古文”這一概念,是韓愈及其追隨者針對“駢體文”—即魏晉以來形成、至六朝隋唐仍然流行的講究對偶、聲律、藻飾、典故的時文而提出的,特指散句單行、自由書寫、沒有固定形式的文體。袁世碩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第184頁.袁世碩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第132頁.袁世碩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第549頁.袁世碩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第549頁.徐克監制電影《倩女幽魂》主題曲,1987年由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片頭字幕展示.從這些雅俗共賞、極具古典韻味的歌詞中,我們能感受到黃霑身上深厚的文學素養和獨特的古典氣質,這也是其歌詞被文藝界和聽眾廣泛認可的原因之一。承時代之變,寫“時代曲”文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時代的產物,其內容或突出或隱喻地反映了特定時代下的社會生活。而歌詞作為文學的一個分支,自然也不能隨意脫離時代語境進行創作。“夫一代有一代之音樂,斯一代有一代之文學。”蕭滌非蕭滌非.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第50頁.時代語境之于文學作品內容的影響,以下試舉宋朝為例:宋朝在封建社會時期,經濟、教育、文化的發展都達到了巔峰狀態。北宋時期,唐以來的坊市制和傳統的“宵禁”法令被廢除,這進一步刺激了市場經濟的發展,市民消費的時間和空間都得到了擴展。在此期間,還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從這些實例中不難得知,市民的物質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滿足。這在詩詞中也有所體現:“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教育部組織編寫.普通高中教科書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教育部組織編寫.普通高中教科書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17頁.收錄于黃霑專輯《兒童樂園》,1994年發行.在文化發展層面,宋朝改革科舉制度,擴大規模增設殿試,打破以往“工商雜類”出身的知識分子被排除在仕途外的格局,更增加了下層市民進入上流社會的可能。有學者指出:“社會流動消融等級阻隔,促進各階層的融會,使各階層的價值取向趨近”,因此,在宋代,大部分文藝形式“都出現了上層文化與下層文化交融的趨勢,走向大眾化和世俗化”。龍登高.南宋臨安的娛樂市場[J].歷史研究,2002,(05):第37頁.世俗化這一特征在柳永詞中得到了顯著體現,俚語的使用是柳永詞世俗化的重要表現。如“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胡云翼選注.宋詞選[M].北京:中華書局,2020.8,第29頁.柳永有意運用通俗淺白的語言描述市民的世俗生活,變“雅”為“俗”。喬羽指出:“音樂這種訴諸聽覺的時間藝術嚴格地制約著它的歌詞,使歌詞這種文學題材區別于任何其他文學體裁,即它不是看的而是聽,不是讀的而是唱的,因此它必須寓深刻于淺顯,寓隱約于明朗,寓曲折于直白,寓文于野,寓雅于俗。”龍登高.南宋臨安的娛樂市場[J].歷史研究,2002,(05):第37頁.胡云翼選注.宋詞選[M].北京:中華書局,2020.8,第29頁.喬羽.中國詞海論叢[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第1頁.收錄于溫拿樂隊《溫拿25周年演唱會》專輯,1999年發行,演唱會記錄MV字幕展示.以上可以得出,黃霑歌詞延續了古典文學中切合時代語境的特點,充分反映聽眾世俗生活,并在歌詞創作中運用俚語以達到口語化、通俗化的效果,從而使聽眾更容易產生共鳴。結語黃霑的詞曲作品之所以能夠被視作經典,經久不衰,本文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分析:一方面是因為黃霑取法于古典詩詞,使歌詞具有古典性。而歌詞中的古典氣質透過中華民族相關意象的選取、用借景抒情手法營造意境、運用復沓這一傳統修辭手法與對稱的語言形式、兩種向古典詩詞靠近的表現形式這四個層面得以展現;另一方面是黃霑創作的歌詞切合時代語境,更能引起聽眾共鳴讓其產生思考。研究黃霑歌詞的古典性與時代語境,不僅能讓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黃霑的創作動機和歌詞具體內涵,還可以給當代作詞人提供借鑒。首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