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訥河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
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2024年在南陽市舉辦的河南省園林大賽中,參賽的省內各地市都在自己園區(qū)的設計中展示出最具自身特
色的內容。三門峽的簡介中有這樣一句話:“三門峽,仰韶文化的發(fā)現(xiàn)證明了這里是華夏文明的起源
地”。據(jù)此,你最有可能在三門峽園區(qū)設計展示中看到的與此相關的造型是()
A.打制的石器B.水稻C.彩繪陶器D.刻有文字的龜甲
2.下圖為某同學整理的思維導圖。這一圖示結構反映了當時中國的()
A.經(jīng)濟發(fā)展B.百家爭鳴C.華夏認同D.社會轉型
3.國學大師錢穆認為,中國古代史“前一段落為秦以前的封建統(tǒng)治,后一段落為秦以后之郡縣政治”。以
下對這兩大“政治”的理解正確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
B.前者是貴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緣為紐帶,實現(xiàn)了權力的高度集中
D,都順應了歷史潮流,維護了奴隸制度
4.有學者認為,與其說漢代的“獨尊儒術”扼殺了“百家爭鳴”,倒不如說是“百家爭鳴”促進了各家的
融合與統(tǒng)一,而所謂的“獨尊”正是“百家爭鳴”融合的結果。該學者意在說明,漢代“獨尊儒術”
()
A.適應了中央集權的需要B.是先秦思想多元共競的產(chǎn)物
C.促進了各家思想學說的融合D.吸取了秦“焚書坑儒”的教訓
5.北魏時期,鮮卑族人民大量南遷,建立了漢化政權,"開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風”。賈思勰在《齊民要術》
中記載了制作奶酪、油酥的技術,北方漢語中也充斥“胡虜”之音。據(jù)此可知,北魏時期()
A,南北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頻繁
B.民族交融呈現(xiàn)雙向互動特征
C.政權更迭加速少數(shù)民族封建化
D.絲路貿易豐富中原經(jīng)濟生活
6.近代學者錢穆認為,該制度從理論上來說,決不可非議,因為它意在用一個客觀的標準,來不斷挑選社
會上優(yōu)秀分子,使之參預國家的政治……可懷牒自舉,公開競選,從根本上消融了社會階層之存在。材料
體現(xiàn)的相應制度是()
A.九品中正制B.征召制C.科舉制D.察舉制
7.如表作為例證,可用以說明()
東晉法顯經(jīng)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經(jīng)典
玄奘西游回國后翻譯大量佛經(jīng),并著《大唐西域記》
唐朝空海從唐朝回日本時攜帶了許多佛經(jīng)和詩文集
鑒真和他的弟子將中國流行的佛教、醫(yī)學、建筑技術等傳播到日本
A.印度和日本文化深受唐朝影響
B.唐朝文化昌盛并且對外交流頻繁
C.佛教傳播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
D.中國的佛教發(fā)展影響到周邊國家
8.宋真宗時期,經(jīng)濟發(fā)展較快,國庫充盈,但具體數(shù)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打探虛實,宰相李沆始
終不肯讓三司使提供具體數(shù)字,還經(jīng)常把各地的水旱災情和“盜賊”報告真宗,以便天子了解民間疾苦。
據(jù)此可知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①相權分散②李沆的官職是中書門下
③相權出現(xiàn)一體化趨勢④皇權受到一定限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北宋景德四年“詔北面緣邊趨境外徑路,自非榷場所歷,并令轉運使因案部規(guī)度斷絕之”。詔書頒布
后,宋朝百姓仍不斷“私過北界”貿易,遼朝商人也“潛赴近南州軍經(jīng)商”。這反映出宋遼兩國()
A.官方榷場貿易難以為繼
B.民族認同感不斷得到加強
C.手工制造技術較為發(fā)達
D.經(jīng)濟交流與政治對峙并存
10.下圖為“犬牙交錯”示意圖,比喻交界線很曲折,像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也比喻情況復雜,雙方有多種
因素參差交錯。元朝行省制便采取了“犬牙交錯”的原則,這()
A,降低了行政效率B.造成了地方割據(jù)
C.加強了中央集權D,阻礙了民族交融
11.相較于程朱理學,王陽明提出“良知”說,反對教條主義的束縛。此外,他還提出了人人皆可為圣人的
“成圣”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會階層的意識形態(tài)界限。據(jù)此可知,王陽明的心學()
A.彰顯人的自我意識B,擺脫儒學思想束縛
C.重塑社會等級觀念D.批判君主專制統(tǒng)治
12.據(jù)史書記載,印度次大陸上的古里、柯枝等國,幾乎每次都隨鄭和使團入貢明朝;鄭和第四次下西洋
后,阿拉伯地區(qū)的忽魯漠斯、阿丹、佐法爾,非洲東海岸的木骨都束、竹步、麻林等國也多次遣使納貢。
這表明鄭和下西洋()
A,增加了明朝財政收入B.促進了明朝政府放棄海禁政策
C.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D,擴大了明朝在亞非地區(qū)的影響
13.下列表格內容反映出,明清時期()
明朝中后期日本倭寇威脅沿海
16世紀中期葡萄牙獲得澳門租住權
1624-1661年荷蘭侵占臺灣
17世紀中葉起沙俄侵入黑龍江流域
A.中國版圖基本奠定B.西方列強大舉侵略中國
C.中國社會面臨危機D.社會性質發(fā)生根本變化
14.以下是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整理的資料。據(jù)此判斷,他研究的主題是()
東南: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
東北:1689年,清朝與沙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了東部邊界。
西南:1727年,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
西北:清朝設置伊犁將軍。
A,專制皇權發(fā)展到頂峰B,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鞏固
C.西方侵略與民族反抗D.閉關鎖國落后于世界
15.鴉片戰(zhàn)爭后,英國提出的某項條款將清政府傳統(tǒng)的懷柔之道轉為條約形式的法律規(guī)范,使中國對外
“施恩”行為變成強制性的國際義務。各國紛紛據(jù)此向中國索取利益,它們不僅互相援引,共同謀取非對
等的權益,還進而濫用無度,向中國勒索超出范圍的種種特權。據(jù)此可知,該條款是()
A.片面最惠國待遇B.領事裁判權C.五口開埠通商D.公使進駐北京
16.太平天國運動發(fā)生以后,清廷被迫啟用漢族官僚以鎮(zhèn)壓太平軍,地方督撫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獨立于中
央政府運作,湘淮軍應運而生,并逐漸成為鎮(zhèn)壓主力,且湘淮軍并不絕對聽命于中央?!氨砍G營之
外,各省勇數(shù)且不能知,若一旦出警,各省皆自顧疆圉,不能恤人?!边@一現(xiàn)象最能說明()
A清朝權力結構發(fā)生重大變化
B.清廷中央集權遭到削弱
C.太平天國造成社會秩序混亂
D.地方督撫權力有所膨脹
17.1867年,曾國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借外國開挖之器,興中國永遠之利,似尚可試辦?!薄把?/p>
煤不阻自絕,船廠亦應用不窮",與塞滿卮、求富強“殊有關系”。19世紀80年代,開采煤礦產(chǎn)煤逐漸取
代了日本煤;壟斷了天津市場,并遠銷其他各省市。由此可知,中國近代煤礦開采()
A,誘導了近代商辦企業(yè)的興起B(yǎng).有助于抵制外國經(jīng)濟的侵略
C.鞏固了封建經(jīng)濟的統(tǒng)治地位D.說明民族企業(yè)發(fā)展的曲折性
18.下圖是中國近代某一不平等條約的條款內容。該條約的簽訂(
受中
三二一軍旬第
起內堂
十湖彼內地至江下君酹二
至湖碘農(nóng)此^技
四?灣£方凰。工管
亦治域
度T列全以所瓜涵底理
一IM
之二國島泉河故有球孩及下
i
即僑聲中幕i
十雷海江一M
4在及
度英心^以切
JM胡城以地
指-1。
所*禹內
備止國有之卷及抵屬方
今N
娛及格酎海壁城善安公之
^地.界奉
北林J市口平特
4捱
t河
色是內為包而河天件例
務在省
二次在臂止口水瞎
集即南
來奉包t
十提順工盤^
二天括1
統(tǒng)任<
汽成地
一百省在垓地
皮至折具方
十所刻河方
填a所
起洋
生九展齊以口在本有
二及堵。案南薊噂堡
止然
動徐人刺國
A.推林則等開眼看世界B.激列強掀起瓜分中的狂潮
藩系開解D府制
C.標志著宗關的始體.促使清政改革學廣設學堂
1超被稱戊,工部主了衙
9.康有為、梁啟為戌變法的旗手但康有為只是地位很低的事,到后來也只封個總理
超,任職最是卿京沒任實性
門章京;梁啟是個舉人沒有何一官半;維新派的高成員四品銜軍機章,有何質
權這
的力。一現(xiàn)象()
明缺的B.反映出維新小
A.表清政府乏改革誠意派對改革影響
維法伏失D新程
C.使新變潛著敗危機.說明維改革進艱難曲折
下圖代畫之《志cM11的心
20.是美國19世紀具有表性的報一頑童雜》Pukagazine)90年4月6日中插
(
頁。反映)
該漫畫的主題是(
列強在相
A.侵華過程中互勾結
歐潮
B.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
C上重
.列強在侵華問題矛盾重
D圖國從
.列強試改變中卻力不心
亥爆國民南提出族放立主
21.辛革命發(fā)后,旅居中的越南僑組織了越獨立黨,了民解和建立獨共和國的張。
1913年,受到辛亥革命的鼓舞,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等地的僑民建立了民族協(xié)會和群眾大會。朝鮮、菲律賓
的反帝斗爭也有了新的發(fā)展。由此可見,辛亥革命()
A.推翻了帝國主義在亞洲的統(tǒng)治B.受到國際反殖民力量的支持
C.促進了亞洲民族主義運動高漲D.規(guī)模遍及東亞、東南亞地區(qū)
22.20世紀初,晚清政府開始編纂新刑法、民法和商法,并改革傳統(tǒng)的司法管理制度。新刑法廢除了凌
遲、杖刑等酷刑和體罰措施,將懲罰限于死刑、監(jiān)禁與罰款,同時引入緩刑與保釋等新措施。據(jù)此可
知,這些做法()
A.彰顯了有產(chǎn)階層的價值訴求B,加速了東西文明的互通互鑒
C.體現(xiàn)了近代中國法律的自覺性D.助推了近代中國的法制轉型
23.據(jù)統(tǒng)計,1903年至1908年,中國平均每年注冊工廠為21.1家;而1913年至1915年平均為41.3
家,1916年至1919年平均高達124.6家。促成這一變化的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掃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縛和障礙
②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戰(zhàn)
③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統(tǒng)一全國
④群眾性的反帝愛國斗爭此起彼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針對中華民國建立后的種種亂象,魯迅曾深有感觸地說“見過辛亥革命,見過二次革命,見過袁世凱
稱帝、張勛復辟,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于是失望、頹唐得很了。”也有人看到民族工業(yè)的短暫春
天、新文化運動,認為這是一個孕育著希望的時代”。以下表述最能體現(xiàn)這一時期時代特征的是()
A.民主與專制的較量B.文明與陋習的交織
C.啟蒙與保守的博弈D.新“聲”與舊“音”的碰撞
25.1919年,李大釗在《國民雜志》周年紀念會上演說時指出:“此次‘五四運動’,系排斥大亞細亞主
義,即排斥侵略主義,非有深仇于日本人也。斯世有以強權壓迫公理者,無論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
應排之!故鄙意以為此番運動僅認為愛國運動,尚非恰當,實人類解放運動之一部分也。”據(jù)此可知,李
大釗意在強調五四運動()
A.徹底地改變了中國革命的性質
B.具有深遠的國際主義意義
C.促使思想啟蒙與救亡開始結合
D.凸顯狹隘的民族主義傾向
26.國民黨某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指出:“蓋民族主義,對于任何階級,其意義皆不外免除帝國主義
之侵略。茍無民族主義,則依附帝國主義而生存之軍閥及國內外之資本家,足以蝕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
解放之斗爭,對于多數(shù)之民眾,其目標皆不外反帝國主義而已?!痹撔裕ǎ?/p>
A.有利于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B.清除了帝國主義在華代理人
C.推動了國民革命浪潮的到來D,加強了國民黨一黨專政局面
27.“紅米飯南瓜湯,挖野菜也當糧。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餐餐味道香。干稻草軟又黃,金絲被蓋身上。
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心里暖洋洋。穿草鞋背土槍,反圍剿斗志旺。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天天打勝仗?!?/p>
下列口號最符合歌曲傳唱時期的是()
A.“外爭國權,內懲國賊”B.“打倒列強,除軍閥”
C.“打土豪,分田地”D.“將革命進行到底”
28.“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略者為了騙取國際社會的對“偽滿洲國”的承認,決定派遣短跑選手劉長春
等人參加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劉長春聞訊嚴詞拒絕。后經(jīng)張學良個人出資支持,劉長春單刀赴會代表國
民政府前往洛杉磯參賽,當年國際奧委會介紹中國隊進場時解說詞是:“四萬萬五千萬人,只派來了一個
選手,但畢竟中國人的腳步,從此踏到奧運賽場上?!边@反映了()
A.國際主義為體育核心訴求B.奧運會成為中日角力焦點
C.體育主權激發(fā)了民族情感D.中日民族矛盾為主要矛盾
29.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中國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開始最早,持續(xù)時間最長。中國戰(zhàn)場年平均牽制日本陸
軍的74%以上,最高年份達90%。日軍在海外作戰(zhàn)中損失的287萬人中,有150萬人傷亡在中國戰(zhàn)場。這
說明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
A.改變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B.加速了日本法西斯勢力的投降進程
C.牽制了日本法西斯國家全部侵略勢力
D.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重要組成部分
30.1949年9月,參加新政協(xié)的黨派有14個,特邀類以宋慶齡為首席代表,包括清末翰林、老同盟會會
員、原北洋政府官員、南京政府和談代表、國民黨軍起義將領、老解放區(qū)民主人士、教育界、藝術界、少
數(shù)民族知名人士、工農(nóng)勞動模范和英雄人物等。這豐富了()
A,工農(nóng)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實踐B.國民革命聯(lián)合戰(zhàn)線的實踐
C.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實踐D.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實踐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
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概從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間,全球氣候發(fā)生變化,與以往相比各處都變得更為寒冷。
在中國北方地區(qū)寒冷氣候出現(xiàn)得更……由于氣候改變的關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動;核心地
區(qū)的漢人,也許因為人口增加,也許因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動。……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
南改變了中國本來的人口結構,同樣,中國北方原來的人口在骨牌效應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斷南侵,
改變了南方的人口結構。
——許倬云《許倬云說歷史:大國霸業(yè)的興廢》
材料二
南方北方
朝代占全國戶口數(shù)比
人口(戶)人口(戶)占全國人口數(shù)比例
例
西漢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摘編自楊遠《西漢自北宋中國經(jīng)濟文化向南發(fā)展》
(1)據(jù)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國人口南遷的兩種基本情形,并分析其原因。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唐宋時期的經(jīng)濟現(xiàn)象。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該經(jīng)濟現(xiàn)象對文化教育的影響。
32.近代中國經(jīng)歷了從器物、制度到文化的現(xiàn)代化歷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由于早期工業(yè)化以抵御外辱為最初動機,興辦軍事工業(yè)以增強軍事力量便成了工業(yè)化的第一
步,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一年級語文下冊 第三單元 語文園地配套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七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11《禮物》教學設計 冀教版
-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教案(部編版)
- 人教部編版六年級下冊魯濱遜漂流記第一課時教案
- 九年級體育 第17周 第34次課教學設計
- 六年級下科學教案飛速發(fā)展的信息技術-青島版
- 七年級信息技術上學期 第十二課畫圖軟件使用技巧 教學設計
- 2024兵器裝備集團中國長安春季校園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九年級物理上冊 11.1怎樣才叫做功教學設計 (新版)粵教滬版
-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 二 千克和克第1課時 認識千克教學設計 蘇教版
- 2025年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中小學組)題庫及答案
- 汽車租賃行業(yè)自駕租車免責聲明書
- 激光切割機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模板參考范文)
- 2025年春季四年級下冊語文第15課《白鵝》課件(統(tǒng)編版)
- 劍橋國際少兒英語一級unit-7-Wild-Animal
- 課題申報參考:深化產(chǎn)業(yè)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研究
- GB/T 45211.7-2025小麥抗病蟲性評價技術規(guī)程第7部分:蚜蟲
- 新時代青年傳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研究
- 杜邦分析體系下瀘州老窖公司盈利能力研究11000字
- 2024-2030年中國天然滋補品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建議報告
- 2025年中國鹽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