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第二單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第10課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教學素材岳麓版必修2_第1頁
高中歷史第二單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第10課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教學素材岳麓版必修2_第2頁
高中歷史第二單元工業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第10課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教學素材岳麓版必修2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10、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學習方法】1.通過探討法等抽象的問題變得形象化,直觀化。在探討的過程中,學生共同學習,相互促進,使自身分析、相識、表達事物的實力得到培育和提高。例如,可使學生對“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資本主義產生所起的作用”這一問題進行深化探討,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2.進行體驗式學習,即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聯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身邊的經濟現象,憑借自己的情感、直覺去感悟歷史、相識歷史鴉片斗爭前中國農村的家庭紡織鴉片斗爭后流人城市的破產農夫【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自漢武帝時代起,史播已經多見關于氣候寒冷的記錄夏四月,隕霜殺草”王莽時期嚴峻低溫的氣候反常記錄更為頻繁。例如,天鳳三年(16年)二月,“大雨雪,關東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在公元前50年至公元70年這120年間,有關氣候異樣寒冷的記栽多達20余起……王莽專政時最為集中的10年中,大約7年都發生寒冷導致的災難……引發了綠林、赤眉大起義……王莽本人在農夫起義打擊下落了個身首異處的凄慘下場?!吨袊洕ㄊ罚貪h卷》材料二據估計,宋朝耕地面積為5.6億畝,明朝增加到8.5億畝,清朝又增至11億致12億畝。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瘡鹵沙岡”“陡絕之地”。這些土地被外國人視為很難開發利用的“邊際土地”。——人教版《歷史.必修2》材料三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國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爭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種愈多。蒼崖紀為赤壤,清溪泛為黃流。現在種茶之區,市疲山敗?!鍖毜凇侗逯栖娬罚?)聯系材料一,從小農經濟特點的角度來說明為什么自然災難經常會導致中國古代政權的滅亡。(2)結合材料二,分析這些“邊際土地”的開發給當時清朝社會帶來哪些影響。(3)聯系材料三,說說“各國通商”之后,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后“種茶之區,市疲山敗”的主要緣由是什么?【參考答案】(1)小農經濟的脆弱性,每遇災荒、瘟疫,多數農夫家庭就會陷人貧困,失去土地或破產流亡,國家階級沖突激化,最終導致中國古代政權滅亡。(2)主動方面:增加了糧食產量,肯定程度上緩解人地沖突;推動封建經濟發展;消極方面:肯定程度上,推動了人口的過快增長;大量墾荒也會造成對生態環境的破壞。(3)改變:自然經濟逐步解體,中國起先被卷人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