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6《北京的春節》課件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1頁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6《北京的春節》課件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2頁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6《北京的春節》課件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3頁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6《北京的春節》課件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4頁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6《北京的春節》課件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的春節第1頁

做為一個歷史悠久文明古國,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成為一個文化象征。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異文化和傳承中華美德主要載體,是千百年來歲月長途中歡樂盛會……第2頁迎新春第3頁北京春節老舍第4頁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中國當代小說家、戲劇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取得“人民藝術家”稱號。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須溝》《茶館》等。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第5頁作家介紹:

老舍(l899.2.3—1966.8.24),滿族,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于北京。1918年夏天,他以優異成績由北京師范學校畢業,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學去當校長。1924年夏應聘到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當漢字講師。在英期間開始文學創作。長篇小說《老張哲學》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說月報》雜志連載,立刻震動文壇。以后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趙子曰》和《二馬》。奠定了老舍作為新文學開拓者之一地位。第6頁1930年老舍回國后,先后在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任教授。這個時期創作了《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等長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中篇小說,《微神》等短篇小說。1944年開始,創作近百萬字長篇巨著《四世同堂》。他擔任全國文聯和全國作協副主席兼北京文聯主席,是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常委。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光榮稱號。1966年“文革”中不堪凌辱投湖自盡。第7頁。

春節習俗是我國最大傳統民俗節日。春節在古都更受到人們,由此也形成普遍重視了一套完整春節習俗。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春節原起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祭神祭祖活動。古代春節稱:“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北京的春節歷史第8頁北京的春節習俗

北京人總是把“福”倒著貼在門里、衣柜里,寓意著福到了。貼春聯也有許多考究,普通百姓家貼紅色春聯,門楣上貼“橫批”,內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紙鑲紅邊;有父、母喪者則要用藍紙;廟宇用黃紙。北京人喜歡在屋內廷貼上“抬頭見喜”,屋外貼上“出門見喜”,院內貼“全院生輝”等春條。第9頁孩子孩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第10頁學習目標

1.學會生字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2.琢磨文章表示次序,體會詳寫、略寫好處。

3.了解課文內容,了解老北京春節習俗,感受節日熱鬧氣氛。從而激發燒愛生活、熱愛祖國情感。

第11頁旬熬蒜醋餃翡拌榛栗箏鞭麥寺逛第12頁初旬熬夜米醋蒜瓣餃子翡翠雜拌榛子栗子風箏鞭炮寺院麥芽糖逛廟會讀讀寫寫第13頁輕聲:餃子榛子栗子風箏規矩摻和紅火兒化:雜拌兒零七八碎兒玩意兒多音:萬象更新正月間斷分外第14頁研讀《北京春節》第15頁思索1:作者是以什么為記敘線索?提醒:散文記敘線索普通為時間或事件過程。本文以時間(臘月——元宵節)為線索(或是以春節過程為線索)。第16頁本文中主要日子有哪些?

本文主要日子有:臘月初、臘八、二十三小年、除夕、大年初一、正月初六、正月十五、正月十九。重點寫了高潮和開始即臘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第17頁課文層次

第一部分(1--6節):臘月初旬開始到除夕之前,人們為過年做準備。第二部分(7節):介紹除夕這天熱鬧景象。第三部分(8--10節):介紹初一至十五之間人們過年一些活動。第四部分(11--12節):介紹元宵節人們觀燈、放鞭炮、吃元宵習俗。第五部分(13節):寫正月十九春節結束。第18頁思索1:課文按怎樣次序寫?文章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臘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節這四天寫得詳細,其它略寫。第19頁時間

風俗習慣臘月初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臘月初九至臘月二十二孩子:買雜拌兒,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兒大人:預備過年物品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放鞭炮,吃糖過了二十三大掃除,把吃準備充分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燈火通宵,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正月初一店鋪關門,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廟會初六鋪戶開張,還能夠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元宵看花燈,小孩放花炮,吃元宵正月十九春節結束按時間次序第20頁思索2:本文選取和組織了哪些材料?熬臘八粥泡臘八蒜孩子們準備過年新年“彩排”除夕以前除夕元旦光景初六開張元宵節(春節高潮)第21頁本文怎樣描寫孩子們過春節呢?

小孩子們:買雜拌、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吃糖、穿新衣、逛廟會買玩具。第22頁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第23頁“守歲”有兩重意義:歲數大人在除夕之夜守歲有珍惜光陰意思;年輕人守歲則是為了給父母延壽。品讀這些句子,不但了解北京春節習俗,還要深入領悟傳統民俗文化豐富內涵。第24頁思索3:作者怎樣將敘事與風俗介紹穿插進行?舉例:熬臘八粥這種特制粥是祭神祭祖,可是細一想,它倒是農業社會一個自傲表現,是小型農業展覽會。作者將傳統舊俗賦予時代內涵。送灶:現在還有賣糖,不過只有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嘴了。“動刀剪不吉利迷信”,表現了我們確是愛和平人。第25頁思索4:元宵節美在何處呢?

美在處處懸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火熾而漂亮。第26頁思索5:作家抓住一個“燈”字做足了文章,請問他是從哪些方面寫燈?作家抓住一個“燈”字做文章。圍繞“燈”,先寫“燈展”,再寫“觀燈”。寫燈展,先寫哪些地方有燈:商店里、大街上、家中庭院、處處是燈,真是燈世界、燈海洋。再寫燈用材:有名老店燈經常有幾百盞,“有一律是玻璃,有清一色是牛角,有是紗燈”,還有“制成各樣冰燈”。然后寫燈形狀:“有各形各色,有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或用麥苗做成一兩條碧綠長龍”。最終寫燈種類:有“懸燈”、“花盒”、“火判”、“天燈”等。第27頁思索6:“這確實是美好高興日子”一句在這里作用是什么?

總結上文,揭示這幾段文字中心意思,流露出對元宵節喜愛之情。第28頁思索7:“這確實是美好高興日子”一句在這里作用是什么?

總結上文,揭示這幾段文字中心意思,流露出對新社會元宵節喜愛之情。第29頁主旨

經過對北京春節熱鬧景象描寫,表現人們歡喜過春節,也反應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心愿。第30頁敘事與寫人往往密不可分,優異敘事散文不但生動地告訴人們某件事情,而且事件中地人物也是個性鮮明。說說散文中寫人與記事區分。第31頁

熱鬧喜慶團圓祥和

北京春節—獨特民俗文化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第32頁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最終一天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除”字是“去;易;交替”意思,除夕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明年另換新歲意思,是農歷整年最終一個晚上。故此期間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時候,皇宮里要舉行“大儺”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后又稱除夕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除夕主要活動有三項:吃團圓飯,祭奠,守歲。第33頁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三元"時刻,有地方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燈火,庭前是燦爛火花,屋外是震天響聲,把除夕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歷代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好詩句,贊頌新年降臨。王安石《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標志、喜慶心情流露。第34頁派“紅包”是華人新年一個習俗,華人喜愛紅色,因為紅色象征活力、愉快與好運。派發紅包給未成年晚輩(依據華人觀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福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里錢,只是要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征好運。所以,在分配紅包長輩面前打開紅包,是不禮貌做法。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壓歲錢分給晚輩,聽說壓歲錢能夠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能夠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能夠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兇為吉。

第35頁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主要活動就是接財神一一一在財神生日到來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宋朝蔡京富有,民間傳說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間把他看成財神來祭把。后蔡京被貶,民間另換財神,當初宋朝國姓為趙,玄字為“嵐”字一個組成部分,便給財神起了一個趙玄壇名字加以敬拜。初五接財神,趙玄壇最受尊拜。許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木版印刷神像:玄壇面似鍋底,手執鋼鞭,身騎黑虎,極其威武。除了趙玄壇被尊為"正財神"外,民間還有"偏財神"五顯財神、"文財神"財帛星君和"武財神"關圣帝君說法。第36頁拜年是中國民間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示美好祝福一個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含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第37頁

說說你故鄉春節習俗。第38頁3、各地風俗

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共有56個民族,民俗風情各不相同,有風俗在現在看來,多少都有點陋習,但他們共同表示出人們對美好生活一個愿望與企盼。第39頁蒙古族

蒙古族春節前家家戶戶都備下了當年生產各種奶制品及幾壇美酒。除夕之夜,人們穿上漂亮蒙古袍,全家集聚在蒙古包中央,午夜開始飲酒進餐,要多吃多喝,酒肉剩越多越代表新一年酒肉不盡。第40頁手扒肉馬奶酒第41頁布衣族

居住在我國西南邊疆布依族有這么一個風俗,就是除夕晚上通宵到天亮,姑娘們便掙著到屋外去挑水,誰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姑娘。能夠得到人們祝福。第42頁哈尼族

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婦女們就要忙著做一個用糯米做餅子,供春節時候享用。而小伙子們則忙著上山砍竹子,準備立秋千,哈尼族不論男女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