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
而
分第五章環境與發展
[課程標準]1.運用資料,歸納人類面臨的主
[基本概念]環境問題、綠色經濟、可
要環境問題,說明協調人地關系和可持續發
持續發展;主體功能區。
展的主要途徑及其緣由。2.以國家某項重大發
[基本原理]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可
展戰略為例,運用不同類型的專題地圖,說
持續發展的內涵。
明其地理背景。
[體系架構]
建設主體功能區麒1
發展戰略」.一
背景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措施
課時55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考點1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落實基礎知識
1.環境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
(1)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①人類通過生產活動從巨然界獲取所需的資源,并把資源轉化成消費品。
②人類生產活動和消費活動產生的廢棄物,包括廢氣、廢水和固體廢棄物等,又被排放到環
境中。
(2)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人類向環境
環境排放廢棄物
人類向環境
的數量超過
的索取超過瞿(人類社會蝮棄物
環境承受能0O環境自身的
力凈化能力,
導致環境質
環境
量下降
自然資源枯竭、
生態破壞等環境污染
環境問題
2.環境問題的表現
(1)主要環境問題及其表現
種類表現
自然資源枯竭森林減少、水資源危機、礦產資源短缺等
生態破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
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固體廢棄物等
【概念辨析】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資源短缺
①環境污染指由于人類任意排放廢棄物和有害物質,導致環境質量下降。
②生態破壞指由于人類對環境資源的過度索取,導致環境退化,從而影響人類生產和生活。
③資源短缺指資源數量不能滿足人類的需求。環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態破壞和資源短缺,生態
破壞往往引起資源短缺,資源短缺也會引起生態破壞。
④各地區由于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政策的不同,所面臨的環境問題也不同。
(2)環境問題的現狀及其表現
①環境問題有明顯的地區差異
地域分布差異原因
人口高度集聚,交通和工業活動排放大量廢
城鄉城市主要表現為環境污染
棄物
之間
鄉村主要表現為生態破壞利用資源的方式不當或強度過大
發達國家資源短缺、環境污染過度消耗資源;排放大量污染物
國家
掠奪式開發;快速工業化;承接了發達國家
之間發展中國家生態破壞、環境污染
的污染轉移
②環境污染有日益全球化的趨勢
表現主要問題措施
超越國界和地域界線酸雨、臭氧層破壞、全球變暖等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探索
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銳減、可持續發展道路;《人類環
從局部向全球蔓延
水體污染等境宣言》誕生
【回歸教材】讀必修第二冊教材第98頁活動中的圖文資料,簡述過度墾荒越墾越窮的原因。
答案過度墾荒雖然擴大了耕地面積,但是卻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導致氣候變干、水旱災害
頻發、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土流失加重、土地生產力下降,產量降低,形成惡性循環。
■突破核心考點
1.環境問題原因分析
(1)人為原因
目前的環境問題主要是人為原因造成的。主要從兩方面分析:人類掠奪自然資源和向環境過
量排放廢棄物。
(2)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具體分析
地形條件封閉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擴散,容易產生大氣污染和酸雨
逆溫條件空氣的垂直運動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劇了大氣污染
相對封閉的水域,流速緩慢,使水體更新速度減慢,降低了水體的自凈能
水域條件
力,容易引起水體污染
2.環境問題的表現
(1)環境污染
表現產生原因危害治理措施
工業廢氣和交通尾氣等任意排放到大大量廢棄物根本措施在于
大氣污染
氣中進入環境之減少污染物的
工業廢水和農業生產使用的農藥、化肥中,改變了當排放(可通過提
水體污染
等廢棄物任意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地的自然環高利用率、凈化
工業“三廢”和農業生產使用的化肥、境組成成分,處理后排放、使
土壤污染
農藥等任意排放到土壤中其中有些廢用環保原料和
固體廢棄物棄物在環境燃料等達到目
城市建設、生活垃圾堆積在城市或郊區
污染中幾乎不能的),同時加強
噪聲污染交通、工廠、建筑業等產生噪聲降解,造成較綠化,以增強環
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質泄漏、核廢料處理不當嚴重的環境境自凈能力;對
海洋污染海岸帶工業發展、海上航運泄漏、海上污染,直接威于全球性環境
石油開采等產生的污染物排入海洋脅人類健康,問題還需要加
影響人類生強國際合作
活質量
(2)生態破壞
具體內容產生原因危害治理措施
森林環境調節功
毀林開荒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不根本在于恢復生態,
能下降
合理利用、環境污染首先要改變和停止不
水土流失、土地
砍伐森林、開墾草原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導合理的人類活動,其
荒漠化
致生態退化問題,進次通過恢復植被、水
土壤鹽堿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而影響人類社會經濟域等增強環境的平衡
生存環境惡化;人類
生物多樣性減少發展,形成惡性循環功能
過度捕獵
(3)資源短缺
表現產生原因治理措施
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工農業生產用水量大、降水少要從“開源”(替代資源的開
土地資源短缺城市建設用地增加等發、加強儲量勘探等)和“節
流”(提高利用率,減少浪費,
能源短缺利用效率低、浪費嚴重,資源分布不均
資源循環利用等)兩方面入手
■明確命題方向
考向1通過“環境污染”考查“區域認知”
(2023?黑龍江大慶質檢)閩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同時也是福建省重要的飲用水源和生
產使用水源。近年來,閩江口海域出現一系列諸如毒赤潮暴發、富營養化和缺氧等環境問題。
下圖示意閩江口海域秋季小潮和大潮期間污染主成分綜合指數(圓圈越大,代表污染越嚴重)。
據此完成1?3題。
秋季小潮
1.閩江口海域()
A.潮汐對水體污染影響小
B.大潮期間水體污染嚴重
C.梅花水道水體污染嚴重
D.長門水道水體污染嚴重
2.閩江口海域污染最嚴重的季節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治理閩江口海域污染亟須()
A.治理流域污水B.筑堤向海導流
C,筑壩切斷潮流D.控制海產養殖規模
答案l.D2,B3.A
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小潮時閩江口海域水體污染嚴重,尤其是長門水道水體,圓圈大
而多,污染嚴重,而梅花水道水體污染相對較輕,圓圈較小而少,污染較;而大潮時整體污
染都較小潮時較,故選D。第2題,小潮時入海徑流量大,此時水體污染嚴重說明閩江口海
域水污染主要源于河流上游污染排放,而一年之中,夏季受降雨量增多的影響,徑流量較大,
入海徑流量增加,污染較秋季更嚴重,春季和冬季降水量較少。故選B。第3題,結合上題,
閩江口海域污染主要來源于河流污染排放,治理流域污水是最為主要的解決措施,A正確;
筑堤向海導流、筑壩切斷潮流和控制海產養殖規模都不是解決污染源頭的措施,B、C、D錯
、口
沃。
考向2通過“全球性環境問題”考查“人地協調觀”
(2024?北京東城區模擬)海洋表層水體的pH值約為8.2,呈弱堿性。長期以來這種穩定的
化學環境維持著海洋生態系統的平衡。海洋酸化(pH值降低)是全球氣候變化下海洋系統面臨
的又一重要生態環境問題。下圖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周邊不同海域1986?2017年的年均酸堿
度變化等值線圖”。讀圖,完成4?6題。
—0.01-年均酸堿度變化等值線
4.圖中海洋酸化最嚴重的海域是()
A.①B.②C.③D.④
5.圖中海域海洋酸化會使()
A.貝殼類生物數量減少
B.近岸的海洋污染減輕
C.海水的腐蝕性會減弱
D.沿海的陸地酸雨加重
6.從全球范圍看,引發海洋酸化的主要原因是()
A.荒漠化加劇,徑流含沙量增大
B.燃燒化石燃料,二氧化碳增加
C.大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劇
D.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生物沉積
答案4.B5.A6.B
解析第4題,海洋酸化表現為pH值降低,①②③④四處中,②所在位置年均酸堿度變化
值小于一0.02,pH值降低最多,故酸化最嚴重,選B。第5題,海域海洋酸化會使海水腐蝕
性加強,貝殼類生物的甲殼更容易受到腐蝕,使得數量減少,A正確、C錯誤;近岸的海洋
污染會加劇,B錯誤;沿海的陸地酸雨與海洋酸化關系不大,與空氣中的酸性氣體有關,D
錯誤。第6題,從全球范圍看,引發海洋酸化的主要原因是燃燒化石燃料,二氧化碳增加,
二氧化碳溶于水導致海洋水體酸化,B正確;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現象對海洋酸化的影響不大,
A、C錯誤;生物沉積會導致海底有機質含量增加,但不會導致海水酸化,D錯誤。
考點2走向人地協調—可持續發展
■落實基礎知識
1.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D概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
⑵內涵
人類的發展不應危及其他物種的生存;
同代人之間、代際之間、人類與其
公平性各國有權根據需要開發本國資源,并確
他生物種群之間、不同國家與地區
原則保不對其他國家的環境造成損害;人類
之間的公平
需要和子孫后代共享資源和環境
地球的承載力是有限的,人類的經人類應做到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資源,保
持續性
濟活動和社會發展必須保持在資持合理的人口規模,處理好經濟發展與
原則
源環境承載力之內環境保護的關系
解決全球性環境問題,必須進行國際合
世界各國共同參與發展經濟和保
共同性作;對于全球共有的資源,需要在尊重
護環境的任務,地區的決策和行動
原則各國主權和利益的基礎上,制定各國都
應該有助于實現全球整體的協調
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標和政策
2.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1)消除貧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目標。
⑵發展綠色經濟,追求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社會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強調節能減排、資源
高效利用和社會公平。
(3)提倡可持續消費
[公眾的支持和參與
①主要途徑:[建立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
②基本理念:\
[轉變消費習慣,崇尚綠色消費
③遵循原則:減量、重復使用、回收、要生。
【概念辨析】低碳經濟與循環經濟的異同
不同點:低碳經濟著眼于能源和能量,循環經濟著眼于資源和物質。
相同點:節約資源,減少廢棄物排放,循環利用物質。
■突破核心考點
1.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途徑具體措施
消除貧困教育扶貧、發展特色產業、轉移就業、基礎設施建設、易地搬遷
發展綠循環經濟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消耗
色經濟低碳經濟改善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
提倡可持衣盡量避免干洗,減少洗滌頻次
續消費食盡量選擇本地的應季食物
住關注房屋耗能,使用節能燈
行日常出行選擇騎車、步行、公共交通,盡可能拼車或合乘
2彳盾環經濟關聯圖的判讀
循環經濟關聯圖通常是運用文字框圖和箭頭、線條等連接有關的地理事物,表示農業和工業
等生產活動中相互聯系的結構特征或演變規律的組合圖形。常見的主要有生態農業關聯圖、
清潔生產關聯圖等。以下圖為例,展示循環經濟關聯圖的判讀方法。
我國某地區農業科技園區循環經濟模式圖
(1)把握主題,梳理過程
該圖為“我國某地區農業科技園區循環經濟模式圖”,圖中展示了該生產模式的資源投入、
生產過程、產品消費及廢棄物處理的全部過程。
(2)分析演變,尋找突破
圖中①與水源、技術同屬于作物種植的區位條件,②是種植業為畜禽養殖提供的飼料,③④
分別是農業對沼氣和沼渣的利用,⑤是沼氣生產的原料來源。因此,此圖的突破點是按照箭
頭順序理清循環經濟”投入一產出”的過程。
(3)增添信息,驗證關系
把要添加的信息依次填入該循環經濟模式圖中,重新理順一遍,按照“資源一產品一再生產”
的流程驗證物質和能量在循環經濟中的合理性。
(4)聯系理論,表述意義
循環經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實踐,因其以資源減量化、再生化為原則,以經濟活動生
態化為目的,所以對于此類循環經濟模式圖的意義分析,可以按照可持續發展的三大內涵進
行:
①生態上,節約資源,減輕生態環境問題。
②經濟上,減少成本,增加產出,提高收入。
③社會上,增加就業,提高生活質量。
■明確命題方向
L真題研近
(2022?廣東地理)田螺是廣西超區養殖的重要水產品。近年來,為助力鄉村振興,當地
一些農民在傳統稻田養螺基礎上,開挖螺溝,發展了新型“稻一螺”生態碉登農業梭式(下
圖)。據此完成1?2題。
1.稻田中開挖螺溝主要是為了()
A.增加稻田光照強度
B.加強稻田通風透氣
C.減少田螺天敵威脅
D.改善田螺生長環境
2.圖中生態循環過程最為復雜的區域是()
A.進水區B.出水區
C.水稻區D.螺溝區
[關鍵信息點撥]
在水稻生長期間,根據水稻的生長需求,有時需要在稻田中灌水,有時需要排水曬地,不
能保證田螺對水的長期穩定的需求。
螺溝能夠保證長期穩定的水生環境,改善了田螺的生長環境。
水稻生態系統包括與水稻生長發育相關聯的各種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及環境等,是圖中
生態循環過程最為復雜的區域;進水區、出水區的主要功能是稻田水的出入,沒有水稻和田
螺;螺溝區只有田螺、環境和微生物,沒有水稻,生態循環過程較值單。
[地理原理再現]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說出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答案消除貧困、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提倡可持續消費。
答案LQ2.C
解析第1題,傳統稻田養螺時間為稻田水量充足的夏季,秋冬季稻田排水后,田螺無法正
常養殖;由于田螺缺水時有鉆泥的習性,還會造成捕撈困難。開挖螺溝后,秋冬季節可以在
螺溝內保存水源,為田螺生長、越冬提供適宜的環境。因此稻田中開挖螺溝是為了保障田螺
的生長,目的不是改善稻田的條件,A、B排除,D正確。田螺的天敵是鳥類,開挖螺溝后,
會使田螺更容易暴露,增加了鳥類對田螺的威脅,C錯。第2題,生態循環是營養物質和能
量在各個營養級之間流動的過程,是環境、植物、動物、微生物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進水
區、出水區只在環境和微生物之間存在物質與能量的交換,相對來說最簡單,排除A、B;
螺溝區包括環境、田螺、微生物之間的物質與能量流動,比較復雜;水稻區在此基礎上又增
加了植物,所有環節在此區域都參與了生態循環過程,因此最為復雜,選C。
I考向預測
考向1通過“生態農業”考查“人地協調觀”
(2023?廣東汕頭期末)低碳農業是指在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中,盡可能減少二氧化碳等溫
室氣體的排放,實現農業生態與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我國東北地區某鄉村推行在同一塊土
地上建立基于養殖、種植、沼氣生產與積肥的“四位一體”有機生態農業發展模式(下圖),
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據此完成1?2題。
[市場)
(太陽能]~d種*業—j養殖業?
(有機肥卜(沼氣池)/
[生活用能卜〔清潔能源〕~x生產用能〕
1.該鄉村“四位一體”有機生態農業的低碳主要體現在()
A.提高土地生產力B.減少化肥施用量
C.農產品量大質優D.實現碳的零排放
2.該鄉村發展低碳循環農業帶來的經濟效益有()
A.改善生活環境質量B.提升農戶工資薪酬
C.減少生活用能成本D.豐富當地農業類型
答案LB2.C
解析第1題,低碳農業是指在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中,盡可能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
排放,化肥在生產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有機肥的使用可以減少化肥施用量,B正
確。該鄉村“四位一體”有機生態農業雖然能提高土地生產力,但提高土地生產力不是其低
碳的體現,A錯誤;農產品量大質優與低碳無關,C錯誤;“四位一體”有機生態農業不能
做到碳的零排放,D錯誤。第2題,據圖可知,沼氣池產生的清潔能源,部分被用作了生活
用能,因此能減少村民生活用能成本,C正確;改善生活環境質量不是經濟效益,A錯誤;
循環農業具體體現就是農業類型更加多樣,豐富當地農業類型不是該模式直接的經濟效益,
D錯誤;根據“四位一體”有機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圖可以看出,該模式并沒有發展延長產業
鏈的相關工業,所以不能提升農戶工資薪酬,B錯誤。
考向2通過“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考查“綜合思維”
(2024?山西太原模擬)生物質發電廠的突出優勢是排放氣體中含硫量近乎為零,2007年內
蒙古毛烏素沙地建成了沙漠生物質電廠,主要用修剪下來的沙生灌木叢作為燃料,2011年湛
江建成了以柱樹為燃料的純生物質電廠,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措施。下圖示意毛烏素沙漠
生物質電廠以“治沙、新能源、螺旋藻”為核心的“沙一林—電—藻”一體化產業鏈。完成
3~5題。
,電能輸出(2X15MW))
生物
種植修剪
燃
木
質
灌(平茬)W廢水(100萬噸/年))
發
治
燒
林獲得
電
沙生物X草木灰)—-生物復合肥
質(8()()()噸/年).
培養螺旋藻
二氧化碳]-
(1萬噸/年)
3.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對自然環境破壞增大,出現了區域性生態危機”的環境問題出現
在()
A.原始社會B.工業社會
C.農業社會D.各階段都有
4.從碳循環的角度分析,該產業鏈對生態的有利影響主要是()
A.恢復地表植被,有效抑制了風沙活動
B.二氧化碳培養螺旋藻,減緩溫室效應
C.用灌木枯枝燃燒發電,提供綠色能源
D.用草木灰生產復合肥,增加居民收益
5.與傳統的封沙育草的治沙模式相比,該模式的優點是()
A.土壤肥力有明顯改善
B.灌木林固沙能力更強
C.治沙技術的明顯提高
D.兼顧生態和經濟效益
答案3.C4,B5.D
解析第3題,原始社會以采集狩獵為主,對自然環境影響小,A錯誤。工業社會是在全球
尺度上改造自然環境,B錯誤。農業社會以種植、養殖為主,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增強,開始
出現區域性生態危機,C正確、D錯誤。第4題,抑制了風沙活動、生產復合肥與碳循環的
關系較小,A、D錯誤;用灌木枯枝燃燒發電會排放二氧化碳,C錯誤;二氧化碳是溫室氣
體,用來培養螺旋藻,可以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減緩溫室效應,B正確。第5
題,土壤肥力、治沙技術、灌木林固沙能力在其他治沙模式上都有體現,A、B、C錯誤。該
模式的優點在于可以兼顧生態和經濟效益,有利于可持續發展,D正確。
課時精練
(2023?福建漳州質檢)水齡是指顆粒物從入口傳輸到指定點的時間,可體現水體的更新速
度。2003年后,三峽工程蓄水對下游河床沖淤產生影響,鄱陽湖水面比降、湖口水齡發生變
化。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鄱陽湖水環境有向富營養化發展的趨勢。下表為2003
年前后鄱陽湖湖口多年各月水齡平均值(單位:天)及年均值。據此完成1?3題。
年份
1956?20022003?2016
月
112.910.3
212.111.2
311.69.6
411.38.9
512.910.5
615.713.5
722.722.6
836.531.5
939.227.1
1039.525.8
1125.514.1
1213.910.6
年均21.2116.36
1.2003年以后,湖口水齡減小最明顯的季節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2.鄱陽湖水體富營養化易出現的季節是()
A.秋、冬季B.冬、春季
C.春、夏季D.夏、秋季
3.三峽工程蓄水后湖口水齡變化的原因是湖口()
A.河床變深,水位降低B.河床變深,水位升高
C.河床變淺,水位降低D.河床變淺,水位升高
答案LC2.D3,A
解析第1題,根據表格信息可知,9、10、11月數值下降幅度最大,說明湖口水齡減小最
明顯,故選C。第2題,根據表格信息可知,夏、秋季水齡數值偏大,表明水體更新速度慢,
用時相對較長,水體流動性差,營養元素更易富集,水體富營養化最易出現,故選D。第3
題,根據表格信息可知,三峽工程蓄水后,湖口水齡平均值下降,表明水體更新速度變快。
三峽工程蓄水后,下游河段來沙量減少,湖口河段泥沙沉積減少,河床變深;同時,由于三
峽水庫蓄水,下游河段水位降低,使得湖口河段水位與鄱陽湖湖面落差增大,水體更新能力
增強,水齡減小,故選A。
遼寧省臥龍湖濕地是白鶴遷徙停歇時間最長的食物補給站。2010年有近千只白鶴在此停
留,2014年臥龍湖建壩蓄水之后,僅記錄到少量白鶴在此停歇。2016年臥龍湖重建水位調節
系統后,遷徙季白鶴數量明顯增多。下圖為“2010?2017年臥龍湖濕地面積變化示意圖”。
據此完成4?5題。
□□水域密3灘地
4.影響2010?2017年臥龍湖濕地白鶴數量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棲息地面積B.湖泊水質
C.氣候變化D.天敵數量
5.研究飛往越冬地的白鶴在臥龍湖濕地棲息狀況的最佳時間是()
A.1月末B.4月末
C.7月末D.10月末
答案4.A5.D
解析第4題,據圖和材料可知,2010年臥龍湖濕地水域面積小,灘地面積大,有近千只白
鶴在此停留;2014年水庫蓄水,灘地幾乎消失,白鶴大量減少;2017年,臥龍湖重建水位調
節系統后,灘地面積增大,白鶴數量明顯增多。由此可見,濕地中灘地的面積變化直接影響
白鶴的數量,A正確。第5題,白鶴飛往越冬地應是在秋季,此時在濕地內停留棲息的白鶴
較多,D正確。
(2023?貴州黔南期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打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仗。自2018年以來,
貴州省各地積極開展農村垃圾治理、“廁所革命”、村莊清潔行動等,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
振興。貴州省某農村推行“垃圾兌換銀行”處理方式,效果凸顯。村民們把這種用垃圾換錢、
換積分的方式形象地稱為“垃圾兌換銀行”。下圖為“貴州省某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流程
圖”。據此完成6?8題。
發酵堆肥
(合作供給)
剩飯剩菜、茶
葉、蛋殼、動可
保.可堆肥陽光
物骨頭、植物堆門垃圾;
潔堆肥房
落葉、瓜果皮、肥電1
堅果殼等員可回收可回收
收.
除可堆肥、可垃圾資源公司
其他集
I回收之外的其垃圾有毒有害.再生利用
他垃圾二.
可次垃圾處理公司
報紙、塑料瓶、回垃圾專業
衣服、玻璃瓶其他垃圾卜
、收.填埋場
罐、電視機及
金屬廚具等I農戶自行兌換
垃圾兌]]第三部[政3供給)
換銀行1門供給
6.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旨在()
A.推進科學決策,發揮制度優勢
B.改善鄉村環境,促進大眾健康
C.促進產業發展,提高經濟收入
D.夯實發展基礎,展現政府權威
7.“垃圾兌換銀行”處理方式的優點是()
A.成本低、易參與、有收益,實現環境治理可持續發展
B.減少垃圾回收成本
C.可實現垃圾智能化分類處理
D.實現環境零污染
8.建陽光堆肥房對農村生態環境的積極意義有()
①防治病蟲害②加劇鹽堿化③增加土壤肥力④減輕水土流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6.B7.A8.A
解析第6題,農村垃圾治理、“廁所革命”、村莊清潔行動,都是為了讓村民有一個健康
整潔的環境,通過對鄉村環境的整治,可以改善村民的人居環境,促進大眾健康,B正確;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科學決策、展現政府權威無關,A、D錯誤;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并未涉
及農村地區的具體產業,對促進農村地區產業發展影響較小,C錯誤。第7題,垃圾換錢、
換積分的方式提高參與的積極性,增加村民的經濟收益,被形象地稱為“垃圾兌換銀行”,
這種形式可以提高參與的積極性,增加村民的經濟收益,且參與成本低,有利于實現環境治
理的可持續發展,A正確;圖中的垃圾回收環節較多,不能減少回收成本,B錯誤;垃圾的
分類主要依靠村民自行處理,沒有體現智能化分類處理,C錯誤;只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但不能實現環境的零污染,D錯誤。第8題,建陽光堆肥房,陽光房的高溫可以殺死堆肥體
內絕大多數病原微生物,減少病蟲害,①正確;建陽光堆肥房主要是使用有機肥,可以提高
土壤肥力,③正確;加劇鹽堿化不是積極意義,②錯誤;堆肥不會增加自然植被,不能減輕
水土流失,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辦公軟件培訓
- 七年級地理下冊 第八章 第四節《澳大利亞》教學設計(新版)新人教版
- 癲癇病人的護理
- 人教新目標 (Go for it) 版九年級全冊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Section B一等獎第3課時教學設計
- 人教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寫作專題】寫景人文化:融情寓理妙筆生花》教學設計
- 2024中國聯通浙江省分公司校園招聘(158個崗位)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非轉基因認證培訓
- 初中英語冀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 3 Families Celebrate TogetherLesson 15 A Present for Li Ming!第3課時教案設計
- 九年級化學上冊 專題5 化學變化及其表示 單元2 質量守恒定律教學設計 (新版)湘教版
- 財務會計知識培訓
- 人教版(PEP)五年級英語下冊(U1-U4)單元專題訓練(含答案)
- 主要單元工程、重要隱蔽工程、工程關鍵部位的概念及驗收簽證
- 維生素K2行業研究、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2020-2026)
- 定遠縣蔡橋水庫在建工程實施方案
- 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社會責任
- 中華護理學會科研課題申請書
- 相互尊重、理解、信任.ppt
- 壓蓋機設計說明書參考資料(精編版)
- 區間盾構始發關鍵節點評估報告
- ××關于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 建筑構造上冊——門和窗一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