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師大版選修1生物上冊月考試卷865_第1頁
2024年北師大版選修1生物上冊月考試卷865_第2頁
2024年北師大版選修1生物上冊月考試卷865_第3頁
2024年北師大版選修1生物上冊月考試卷865_第4頁
2024年北師大版選修1生物上冊月考試卷86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北師大版選修1生物上冊月考試卷865

考試試卷

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

學校:姓名:班級:考號:

總分欄

題號—二三四五六總分

得分

評卷人得分

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

1、下列關于酵母細胞固定化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用溫水使海藻酸鈉迅速溶解.,待其冷卻到室溫后用于包埋細胞

B.進行包埋時,用于懸浮細胞的CaCh溶液濃度要適宜

C.注射器(或滴管)出口應盡量貼近液面以保證凝膠珠成為球狀

D.包埋酵母細胞的凝膠珠為淡黃色半透明狀,并具有一定的彈性

2、卜列有關凝膠柱色譜上血紅蛋白溶液的加入和洗脫操作的敘述,錯誤的是()

A.加樣前,柱內緩沖液緩慢下降到與凝膠面平齊后,關閉下端出n

B.滴加透析后的樣品時,吸管管口對準中央,不要破壞凝膠面

C.等樣品完全進入凝膠層后關閉下端出口,再加入緩沖液

D.紅色區域接近色譜柱底端時開始收集,每5mL收集一管

3、某研究小組從有機廢水中分離微生物用于廢水處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培養基倒平板后進行滅菌

B.轉換劃線角度后需灼燒接種環再進行劃線

C.接種后的培養皿須放在光照培養箱中培養

D.培養過程中每隔一周觀察-■次

4、以二倍體蘭花花藥為外植體;經植物組織培養過程獲得蘭花植株,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前傷組織

A.為防止雜菌污染,①②③過程要進行嚴格的無菌操作

B.②過程需在培養基中添加多種植物激素以利于再分化

C.該育種過程體現了細胞的全能性

D.經④過程形成的植株中可篩選獲得純合的二倍體

5、某科學興趣小組計劃從血紅蛋白的成分是否變化來開展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研究性學習。下列是該小組成員獲

得純度很高的血紅蛋白的實驗過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紅細胞進行洗滌,在加入蒸儲水和甲苯使紅細胞破裂釋放出血紅蛋白后,將混合液靜置于一段時間后分層

獲得血紅蛋白溶液

B.將血紅蛋白溶液裝入透析袋中透析,可達到粗分離的目的

C.利用凝膠色譜操作對血紅蛋白進行純化

D.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進行純度鑒定,以獲得純度很高的血紅蛋白

6、下列有關血紅蛋白提取和分離的敘述,正確的是()

A.洗滌紅細胞的目的是除去血漿中的葡萄糖、無機鹽

B.透析能使小分子自由出入,而將大分子保留在袋內

C.純化過程中要用生理鹽水充分溶脹凝膠來配制凝膠懸浮液

D.蛋白質的純化使用最多的方法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

二、多選題(共5題,共10分)

7、分析圖內某種洗衣液盒上的資料;理解正確的是()

成分:蛋白酶62%看港劑15%

用法:矮前先將衣聯澧于溶有洗衣液的

水中效〃陰,使用溫水效果更佳,

物用60C以

A.這種洗衣液較易清除衣服上的蛋清污漬

B.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酶會失去活性

C.這種洗衣液對衣服上油漬也能較易清除

D.該洗衣液不適合洗滌絲綢面料衣物

8、下列有關發酵工程及其應用表述正確的是()

A.發酵工程的菌種,可以從自然界中篩選出來,也可以通過誘變育種和基因工程育種獲得

B.發酵罐培養的環境條件會影響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不會影響微生物代謝產物的形成

C.分離、提純產物可以獲得微生物細胞本身或者其代謝產物,這是發酵工程的中心環節

D.發酵工程生產的各種各樣的食品添加劑可以增加食品營養,改善食品口味、色澤和品質

9、某同學設計了圖示的發酵裝置;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M

日一葡萄汁

L一―一」

A.該裝置可阻止空氣進入,用于果酒發酵

B.該裝置.便r果酒發酵中產生的氣體排出

C.去除彎管中的水,該裝置可滿足果醋發酵時底層發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

D.去除彎管中的水后,該裝置與巴斯德的鵝頸瓶作用相似

10、如圖為蘋果酒的發酵裝置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發酵過程中酒精的產生速率越來越快

集氣管中的氣體是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的

B.CO2

C.發醉過程中酵母種群呈“J”型增長

D.若發酵液表面出現菌膜,最可能原因是發酵瓶漏氣

11、下列關于中學“腐乳的制作”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A.加鹽主要是為了調節水分,利于毛霉生長

B.勤向腐乳坯表面噴水,有利于毛為菌絲的生長

C.將長滿毛霉的豆腐塊放在瓶中,并逐層加鹽,接近瓶口表面的鹽要鋪厚一些

D.實驗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

評卷人得分

三、填空題(共9題,共18分)

12、紅細胞的洗滌。

洗滌次數、離心速度與離心時間十分重要。洗滌次數過少,無法除去;離心速度過高和時間過長會使

等一同沉淀,達不到分離的效果,影響后續血紅蛋白的提取純度。

13、凝膠材料:性,類化合物,如葡聚糖或(,

14、凝膠色譜法也稱做,是根據的大小分離蛋白質的有效方法。

15、果膠是植物以及的主要組成成分之一,它是由聚合而成的一

種高分子化合物。

16、蛋白質是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進展以及多種生物基因組測序工作的完成;人

類跨入了后基因組和蛋白質組時代。血紅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動物紅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負責血液中氧氣和

二氧化碳的運輸。

(1)分離血紅蛋白的方法是,其原理是根據來分離蛋白質。

(2)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一般分為四步:樣品處理、粗分離、和純度鑒定。

(3)血紅蛋白因含有而呈現紅色,采集血液時需要預先加入檸檬酸鈉,目的是。在血紅蛋白樣品

處理刃粗分離中需要用到很多試劑,如在紅細胞的洗滌中需要用到生理鹽水直至上清液不再呈現黃色;在血紅

蛋白的釋放過程中需用到蒸播水和40%體積的,目的是使紅細胞破裂釋放血紅蛋白;在透析過程中需要

將透析袋放入20mmol/L的中。

(4)本實驗用的是交聯葡聚糖凝膠(SephadexG-75),其中“G〃表示,”5〃表示凝膠得水值,即每克凝膠

膨脹時吸收水分7.5g。在裝填凝膠時色譜柱內不能出現氣泡的原因是,給色譜柱添加樣品的具體操作是

(5)判斷純化的蛋白質是否達到要求,選用的檢測方法是。

17、橘皮壓榨液中含有橘皮精油和大量水分,還有一些糊狀殘渣等雜質。可以先用普通過濾除去

固體物和殘渣,然后進一步除去質量較小的殘留固體物,再用分液漏斗或吸管將

的橘皮油分離出來。此時的橘皮油還含有少量的水和果蠟,需在℃下靜止5?7d,

使雜質沉淀,用吸管吸出上層澄清橘皮油,其余部分通過濾紙過濾,與吸出的上層橘油合并,成

為最終的橘皮精油。

18、本實驗用牛肉者蛋白陳固體培養基進行大腸桿菌的純化培養,可分成和

兩個階段進行。

19、默寫:制作果酒和果醋實驗流程示意圖

20、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原理:在.酸化的條件下,亞硝酸鹽與發

生重氮化反應后,與結合形成色染料。將顯色反應后的樣品與已知濃

度的標準液進行目測比較,可.以大致估算出亞硝酸鹽的含量。

評卷人得分

四、實驗題(共2題,共18分)

21、漆樹種子中的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脂溶性溶劑)可開發為食用油或轉化為生物柴油。目前常用溶劑法

萃取漆樹種子油脂,其過程為:漆樹種子少粉碎玲加溶劑f水浴加熱-溶劑不斷回流提取與蒸發溶劑與收集油脂。

回答下列問題:

(1)漆樹種子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進行染色;染色結果是o

(2)對漆樹種子油脂進行萃取時;為不影響油脂品質和提取效果,應使用(填“自然眩干”;“高溫烘

干”或“新鮮”)的漆樹種子。粉碎漆樹種子的目的。

(3)利用不同溶劑進行萃取時;充油脂的萃取得率和某些重要理化性質的影響不同,實驗結果如下表。

萃取得率。酸值,過氧化值。

丙酮。23.72%8.269.82

石油處。26.35%二965.73

乙酹。25.30%8125.83

正己烷。26.17%7.986.13

混合溶劑。28.73%8.317.53

(注:萃取得率(%)=(M樣品一M殘渣)/M樣品xlOO%:酸值高;說明油脂品質差;過氧化物是油脂變質過

程中的中間產物,其含量常用過氧化值來表示。)

實驗結果表明;作為萃取溶劑較為合理,理由是o

⑷萃取過程中,影響萃取的因素除漆樹種子和溶劑外,還有(寫出兩點即可)。萃取液的濃縮可直接使

用裝置。

22、碰碰香葉片中的揮發油具有廣泛的食用;藥用等價值。為驗證碰碰香揮發油對細菌的抑菌活性,進行了如

下實驗:

步驟一:配置LB培養基(胰蛋白膠10g:酵母浸膏5g:氯化鈉10g、瓊脂粉15g、蒸儲水960mL),滅菌后倒平

板,靜置名用;

步驟二:制備大小相同的濾紙片;滅菌后烘干;

步驟三:將濾紙片分別浸于10mL碰碰香揮發油提取液中處理;晾干后備用;

步驟四:用移液槍取20HL的大腸桿菌懸液加入LB培養基表面;用涂布器將其均勻涂布;

步驟五:取步驟三浸泡處理過的3個濾紙片;置于LB培養基表面,并保持相互間隔一定距離,37℃倒置培養,

每天觀察并記錄實驗結果。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可利用水蒸氣蒸儲法從碰碰香葉片中提取揮發油.該方法的原理是。

(2)LB培養基中,可以為微生物提供氮源的是,從物理性質分析,該培養基屬于

培養基,對該培養基滅菌應采用法。

⑶步驟五需增設對照組,對照組的處理應把濾紙片置于中浸泡。

⑷實驗結果:經碰碰香揮發油浸泡過的3個濾紙片周圍都出現了抑菌圈(透明圈),其中一個抑菌圈如圖所示,

請分析其形成原因:。

抑菌圈

濾紙片

評卷人得分

五、非選擇題(共4題,共16分)

23、下圖為果酒的生產工藝流程簡圖;據圖回答問題。

選e料今沖洗玲①分滅菌玲接種少發辭今②1果酒。

(1)流程中①:②處的內容應為、。

(2)果酒制作離不開:與醋酸菌相比,前者在結構上的主要特點是o

(3)果酒制作過程中;接種完成后要先向發酵液中通入一段時間的無菌空氣,目的是。

(4)果酒制作是否成功;需發酵后用—溶液來鑒定,該物質與酒精反應呈現___________色。

(5)若是制作果醋時,需要在供應和糖源充足時,醋酸菌將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時,也

可以利用生成醋酸。

24、某地為解決果農蘋果滯銷的問題:采用生物技術生產蘋果酒和蘋果醋。另外,蘋果中的蘋梟多酚具有抗過

敏;抗癌細胞增生、調節脂質代謝等多種生理功能,提取蘋果多酚已成為一個熱門產業。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制作蘋果醋時起作用的微生物是o從微生物培養的角度分析;蘋果汁為微生物生長提供的營養

物質有等。對從混雜的微生物中分離出的釀制蘋果酒的菌種的數目進行統計時,常采用的方法是

和顯微鏡直接計數法。

(2)發酵完成后;制作的果酒品質非常好,為方便后續生產使用,可將菌液與滅菌的混勻,放在-20℃

的冷凍箱中保存。

(3)提取蘋果多酚適宜采用萃取法,萃取的效率主要取決于,同時還受原料顆粒的大小、緊密程度、

含水量等條件的影響。在萃取前需將細胞培養物粉碎和干燥,干^時應控制好。為了防止有機溶劑揮

發,還要在加熱瓶口安裝。

25、豆漿是深受中國百姓喜愛的飲品;但易變質,保質期較短。科研人員對變質豆漿中的腐敗細菌進行分離,

并研究了乳酸鏈球菌素(多肽,天然食品防腐劑)對腐敗細菌的抑制效果,為生產豆漿時優化保質方法提供依

據。主要研究過程如下:

①豆漿變質處理:將2種市售豆漿A:B和自制豆漿在無菌操作臺上分別裝入已滅菌的250mL三角瓶中;密封、

37℃條件下放置7d后,豆漿發生變質。

②腐敗細菌的初步分離和計數:取變質的豆漿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到細菌培養基上;培養一段時間后,統計各培

養基上菌落種類和數量。結果如表:

細薄洛特征的落彌茜常數/個

曲f^/mm豆漿。.漿自制豆

序AB漿

S1衣而有臼色紙E,阿彤邊修小規則5S37

S2白色.我m無絨毛.有口色液滴1?2181124

S3M色,麥血無紙白?如同黃色液網203011715

③比較乳酸鏈球菌素添加量對腐敗細菌的抑制效果:以自制的新鮮豆漿為材料;經相應處埋后,在370c卜放

置35d后,統計豆漿中腐敗細菌數量,結果如圖:

1S

.K

乳收依球防去添加17“唱?kg"

(1)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是,步驟②中培養基的滅菌方法是。

(2)步驟②中適宜采用的接種方法是,固體培養基制備的步驟為。培養中統計菌落

種類司數量時要每隔24h觀察統計一次,直到各類菌落數目穩定,以防止<

(3)乳酸鏈球菌素是一種天然食品防腐劑,它是由34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步驟③結果表明,最能耐受乳酸

鏈球菌素的細菌是,為有效防止豆漿腐敗,在生產中乳酸鏈球菌素的添加量應控制在左右。

(4)與用抗生素防腐相比,使用乳酸鏈球菌素防腐的優點是。

26、泡菜是我國的傳統食品之一;但制作過程中產生的亞硝酸鹽對人體健康有潛在危害。某興趣小組準備參加“科

技創新大賽〃,查閱資料得到下圖:

(1)為保證泡菜發酵過程中的無氧環境在裝壇發酵前后需要檢泡菜壇,并對泡菜壇進行處理,在腌

制過程中,壇中會出現溶液量增多現象主要原因是

(2)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原理:/亞硝酸鹽的測定可用—法;在鹽酸酸化的條件下,亞硝酸鹽進行重氮化

反應后,再與N-1-蔡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色化合物。

(3)據圖可知腌菜時食鹽的濃度越低,亞硝酸鹽含量的峰值山現得越早,且峰值較高,原因是_

評卷人得分

六、綜合題(共4題,共40分)

27、夏日炎炎;空調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家電之一舒爽的涼風里可能藏著引發“空調病”的危險分子一一嗜

肺軍團菌。該病菌被免疫細胞存噬后不被分解而讓自己不斷擴增壯大,最終導致重癥肺炎。回答下列問題:

(1)嗜肺軍團菌的培養基的營養成分包括和特殊營養物質五大類:配制好的培養基通常采用

法進行滅菌。

(2)為了避免培養基在培養過程中被污染;一般需將含有培養基的培養皿,為了排除培養基被污染,

需設置接種等量________的培養基作為空白對照。

(3)篩選獲得的嗜肺軍團菌株經鑒定后,將菌株進行液體擴大培養用于藥物研究。培養時需要振蕩,其主要

目的是°為了測定培養液中的菌體數量,一股采用法將一定量的菌液接種到固體培養基上,

該方法是通過統計平板上的菌落數來推測樣品中的活菌數,一般選擇菌落數在的平板進行計數。該方

法使用時需對菌種進行梯度稀釋,原因是“

28、檸檬精油是植物芳香油中的一種:它是一種廣譜性的殺蟲劑,可殺死蚊子;蒼蠅、嶂螂和臭蟲等傳染疾病

的害蟲,以及危害糧食、蔬菜的常見害蟲及幼蟲、蛹等,被稱為綠色殺蟲劑。檸檬精油的提取步驟如圖所示。

請根據實驗流程圖回答下列問題:

檸果檬皮因e國m

III

水洗一浸泡一清洗一裝料一壓榨和噴淋一糊狀壓出液

I

檸檬精油一分液一靜置分層一高速離心一回

(1)植物芳香油具有很強的,其組成主要包括及其衍生物。

(2)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等,新鮮的檸檬果皮中含有大量和水分;如

果直接壓榨,出油率較低。

(3)圖中A物質是?B過程一般加入相當于檸檬果皮質量0.25%的碳酸氫鈉和5%的硫酸鈉,其

目的是oC過程為O

(4)提取檸檬精油不采用水中蒸餡法的原因是。

29、幽門螺桿菌是引起胃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的“罪魁禍首”。下圖是幽門螺桿菌結構模式圖。請

回答:

(1).幽門螺桿菌與酵母菌比較,二者共有的結構是(填序號);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幽門螺桿菌

(2).沃倫和馬歇爾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慢性胃炎活體標本時,意外地發現了某種細菌,而且這種細菌總是出現在

慢性胃炎標本中,而在正常的胃竇黏膜中則無這種細菌。他們根捱這一現象,提出了關于慢性胃炎病因的假設。

該假設最可能是o

(3),為了進一步探究影響幽門螺桿菌生長繁殖的因素;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培養該菌過程中,發現了在某種細

菌(簡稱W菌)的周圍,幽門螺桿菌的生長繁殖受到抑制。他們把W菌接種在專門的培養基上培養,一段時

間后,除去W菌,在此培養基上再培養幽門螺桿菌,結果是幽門噱桿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長繁殖。

①據材料分析,研究小組的同學對“造成W菌周圍的幽門螺桿菌不能正常生長繁殖〃的原因最可能的假設是

②試參照1:述材料設計實驗驗證①中的假設。

A.方法步驟:

a.制備培養基:取兩個培養皿;按相同的營養成分配制成甲;乙兩個培養基。

b.設置對照:在甲培養基上W菌,乙培養基上W菌,相同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后,除去

培養基上的W菌。

c.接種幽門螺桿菌:在甲;乙兩培養基上分別接種相同的幽門螺桿菌。

d.培養觀察:在的條件下培養甲;乙兩個培養基上的幽門螺桿菌。

B.實驗結果:

培養基上的幽門螺桿菌的生長繁殖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繁殖,而培養垠上的幽門螺桿菌的

生長繁殖不受抑制,正常繁殖。

30、下圖是兩位同學制果酒和果醋時使用的裝置。據此問答有關問題:

B

(1)酵母菌和醋酸桿菌的新陳代謝類型依次是;。

(2)用反應式表示出制酒過程剛開始時發生的主要化學變化:o

(3)B裝置中排氣口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這樣做的原因是.

(4)制酒時要將溫度控制在18?25℃;而制醋時要將溫度控制在30?35℃,原因是。

回答卜列有關泡菜制作的問題:

(5)制作泡菜的微生物是;所用鹽水煮沸,其目的是o

(6)泡菜制作過程中;乳酸發酵過程即為乳酸菌進行的過程。

(7)制作泡菜的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特定的條件下會轉變為引起生物致癌。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

1、D

【分析】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固定化細胞的相關知識點;回憶制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1)配制海藻酸鈉溶液:

小火;間斷加熱、定容,如果加熱太快,海藻酸鈉會發生焦糊;(2)海藻酸鈉溶液與酶母細胞混

合:冷卻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勻,不要進入氣泡;(3)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高度適宜,并勻

速滴入:(4)剛溶化的海藻酸鈉應冷卻后再與酵母菌混合,否則溫度過高會導致醉母菌死亡。

【詳解】

A;在酵母細胞固定化實驗中;應該用小火、間斷加熱的方式使海藻酸鈉緩慢溶解.,A錯誤;

B、進行包埋時,CaCb溶液濃度要適宜;是用于凝膠柱的聚沉,B錯誤;

C;注射器(或滴管)出口應與液面保持適當的距離;以保證凝膠珠成為球狀,C錯誤;

D;包埋酵母細胞的凝膠珠為淡黃色半透明狀;并具有一定的彈性,D正確。

故選D。

【點睛】

本題考查細胞固定化技術的相關知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識記相關知識點,特別是實驗每一個

過程的注意事項,結合題干提示分析答題。

2、B

【分析】

【分析】

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

1;原理:凝膠色譜法是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來分離蛋白質的有效方法;相對分子質量小的

蛋白質容易進入凝膠內部的通道,路程長,移動的速度慢,相對分子質量大的蛋白質不容易進入

凝膠內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動的速度快,因此相對分子質量不同的蛋白質得以分離。

2、血紅蛋白的提取與分離的實驗步驟主要有

(1)樣品處理:①紅細胞的洗滌,②血紅蛋白的釋放,③分離血紅蛋白溶液。

(2)粗分離:①分離血紅蛋白溶液,②透析。

(3)純化:調節緩沖液面、加入蛋白質樣品、調節緩沖液面、洗脫、收集分裝蛋白質。

(4)純度鑒定--SDS聚丙烯酷胺凝膠電泳。

【詳解】

A;加樣前;打開色譜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內凝膠面上的緩沖液緩慢下降到凝膠面平齊時,關

閉出口,A1E確;

B:滴加透析樣品時;吸管管口要貼著管壁環繞加樣,不是對準中央,B錯誤。

C;加樣后;打開下端出口,便樣品滲入凝膠床內,等樣品完全進入凝膠層后,調節緩沖液面,

然后連接緩沖液洗脫瓶開始洗脫,c正確;

D;待紅色的蛋白質接近色譜柱底端時;每5mL收集一管,連續收集流出液,D正確。

故選B。

3、B

【分析】

【分析】

制備牛肉膏蛋白陳固體培養基的步驟是計算;稱量、溶化、滅菌、倒平板。微生物接種的核心

是防止雜菌的污染;保證培養物的純度。在每次劃線前后都要對接種環進行滅菌,接種環的滅菌

方法應是在火焰上灼燒,接種時劃線操作是在火焰旁邊進行的;每一種細菌都有最適的生長溫

度,需要在恒溫培養箱中進行培養。

【詳解】

培養基要先進行滅菌再倒平板;A錯誤;轉換劃線角度后要對接種環進行灼燒滅菌再進行劃線,

以保證下一次劃線的菌種來自上一次劃線的末端,B正確;有機廢水中的微生物屬于異養型生

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培養不需要光照,接種后的培養皿應放置在恒溫培養箱中進行培養,C

錯誤;培養過程中觀察的間隔時間不能太長,適宜條件下一般不超過24h,D錯誤。

故選B。

【點睛】

本題考查微生物和培養的相關知識,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較多,如培養基的制備、滅

菌的方法、接種方法的選擇、結果的分析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學會構建

知識網絡結構,對選項作出準確的判斷。

4、B

【分析】

【分析】

本題結合二倍體蘭花的花藥通過植物組織培養形成植株的過程圖;考查植物組織培養過程和條

件。分析題圖:圖示表示將二倍體蘭花的花藥通過植物組織培養形成植株的過程,其中①表示取

出花藥過程,②階段表示脫分化,該階段能形成愈傷組織,其細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③階

段表示再分化過程,該階段能形成胚狀體發育成幼苗,④表示移栽進一步發育形成植株。

【詳解】

A;植物組織培養的過程要求無菌無毒的環境;其中外植體要進行消毒處理,而培養基需滅菌處

理,即①②③過程要進行嚴格的無菌操作,A正確;

B;②過程需在培養基中添加多種植物激素以利于脫分化;B錯誤;

C;高度分化的細胞首先經過脫分化后形成愈傷組織;然后再分化形成植株,整個育種過程體現

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C正確;

D;④過程形成的植株中可篩選獲得純合的二倍體蘭花植株;D正確。

故選B。

5、A

【分析】

【分析】

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

1;樣品處理:洗滌;用生理鹽水洗滌,低速離心,直至上清液中沒有黃色;

2;血紅蛋白釋放:加入蒸儲水和甲苯;細胞破碎釋放血紅蛋白;

3;分離:低速離心;分成4層,第三層紅色透明液體為血紅蛋白水溶液層,分出該層;

4;透析?:放入透析袋;出去分子量較小的雜質;

5;過凝膠色譜柱收集純蛋白;

6;SDS檢測。

【詳解】

A;蒸偏水可以使細胞吸水膨脹破裂;甲苯可以溶解細胞膜,有利于血紅蛋白的釋放,對紅細胞

進行洗滌,在加入蒸窗水和甲苯使紅細胞破裂釋放出血紅蛋白后,混合液中需要離心分層才能獲

得血紅蛋白溶液,A錯誤;

B;透析的原理是分子量小的物質自由出入透析袋;而大分子的血紅蛋白留在袋內,這樣出去分

子量小的雜質,將血紅蛋白溶液進行透析,其目的是去除相對分子質量較小的雜質,達到粗分離

的目的,B正確;

C;在凝膠色譜柱內;相對分子質量較大的蛋白質不能進入凝膠內,路程短,移動速度快;而相

對分子質量較小的蛋白質會進入凝膠內,路程長,移動速度慢,最后洗脫出來的是相對分子質量

較小的蛋白質,可以對血紅蛋白進行純化,C正確;

D: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是蛋白質純化鑒定使用最多的方法;SDS消除了凈電荷對遷移率

的影響,加入SDS可以使蛋白質在聚丙烯酰胺凝膠中的遷移率完全取決于分子的大小,D正確。

故選Ao

6、B

【分析】

【分析】

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

1.原理:凝膠色譜法是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來分離蛋白質的有效方法;相對分子質量小的蛋

白質容易進入凝膠內部的通道,路程長,移動的速度慢,相對分子質量大的蛋白質不容易進入凝

膠內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動的速度快,因此相對分子質量不同的蛋白質得以分離。

2.血紅蛋白的提取與分離的實驗步驟主要有:

(1)樣品處理:①紅細胞的洗滌;②血紅蛋白的釋放,③分離血紅蛋白溶液。(2)粗分離:①

分離血紅蛋白溶液,②透析。

(3)純化:調節緩沖液面一加入蛋白質樣品一調節緩沖液面一洗脫一收集分裝蛋白質。(4)純

度鑒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

【詳解】

A;洗滌紅細胞的目的是除去血漿中的雜蛋白;A錯誤;

B;透析能使小分子自由出入;而將大分子保留在袋內,這樣可以去除小分子雜質,B正確;

C;純化過程中要用緩沖液充分溶脹凝膠來配制凝膠懸浮液;C錯誤;

D;蛋白質的純化使用最多的方法是凝膠色譜法;D錯誤,

故選Bo

【點睛】

本題考查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

驗采用的方法、實驗現象及結論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二、多選題(共5題,共10分)

7、A:B:D

【分析】

【分析】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劑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劑有四類: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

纖維素酶,其中,應用最廣泛、效果最明顯的是堿性蛋白酶和堿性脂肪酶。堿性蛋白酶能將血

漬、奶漬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質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跡從衣物上脫落。脂

肪酶、淀粉酶也能分別將大分子的脂肪、淀粉水解為小分子物質,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

力。

【詳解】

A;蛋清污漬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該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因此這種洗衣粉較易清除衣服上的

蛋清污漬,A正確:

B:高溫會使酶變性失活;使用該洗衣粉時不能用60℃以上的水,說明在60℃以上的水中,蛋白

酶會失去活性,B正確;

C;根據酶的專一性原理可知;蛋白酶能夠水解蛋白質污潰,但是不能水解油漬,C錯誤;

D;該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質,因此不能洗滌毛料、絲綢等富含蛋白質的衣料,D

正確。

故選ABDo

8、A:D

【分析】

【分析】

微生物發酵指的是利用微生物;在適宜的條件下,將原料經過特定的代謝途徑轉化為人類所需

要的產物的過程。

【詳解】

A:用于發酵的菌種可以從自然界中篩選;也可以通過誘變育種或基因工程育種獲得,A正確;

B:發酵罐培養的環境條件會影響代謝的途徑從而影響產物的形成;例如谷氨酸發解過程中,發

酵罐中碳氮比(碳元素與氮元素的比值)為4:1時,菌體大量繁殖而產生的谷氨酸少;當碳氮比

為3:1時,菌體繁殖受抑制,但谷氨酸的合成量大增,B錯誤;

C;發酵工程的中心環節是發酵過程;C錯誤;

D;發酵工程生產的各種各樣的食品添加劑可以增加食品營養;改善食品口味、色澤和品質,D

正確。

故選AD。

【點睛】

9、A:B:D

【分析】

【詳解】

果酒制作是厭氧發酵,該裝置水可阻止空氣進入;果酒發酵產生的氣體是C02,該裝置便于C02

的排出;該裝置彎管為了排出發酵產生的氣體,不能保證果醋發酵需要的02;去除彎管中的水

后;與巴斯德的鵝頸瓶作用相似,排出氣體,避免雜菌污染。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果酒、果醋的制作,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

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的能力。

10、A:B:C

【分析】

【分析】

【詳解】

A;酵母菌首先進行有氧呼吸;而后進行無氧呼吸,發酵過程中由于營養物質的減少、有害代謝

產物的積累,pH的改變,酒精的產生速率逐漸減慢,A錯誤;

B、集氣管中的氣體是酵母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產生的CO2;B錯誤;

C;發酵過程中酵母種群呈“S”型增長;而后減少,c錯誤;

D;若酵液表面出現菌膜;屬于醋酸菌,需氧型微生物,可能是發酵瓶漏氣引起的,D正確。

故選ABCo

【點睛】

11、C:D

【分析】

【分析】

腐乳是用豆腐發酵制成;多種微生物參與發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種絲狀真

菌具發達的白色菌絲。毛霉等微生物產生的以蛋白酶為主各種酶能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

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詳解】

A;加鹽主要是為了抑制微生物生長;防止豆腐腐敗變質,A錯誤;

B:勤向腐乳坯表面噴水;會導致豆腐含水量過高,不利于毛霉菌絲的生長,B錯誤;

C;加鹽腌制時;為防止污染,將長滿毛霉的豆腐塊分層整齊地擺放在瓶中,同時逐層加鹽,隨

著層數的加高而增高鹽量,接近瓶口表面的鹽要鋪厚一些,C正確;

D;實驗室制作的腐乳可能滅菌不徹底;不宜直接食用,D正確。

故選CDo

三、填空題(共9題,共18分)

12、略

【分析】

【詳解】

紅細胞的洗滌。

洗滌紅細胞的目的是去除雜質蛋白,洗滌次數、離心速度與離心時間十分重要。洗滌次數過

少,無法除去血漿蛋白;離心速度過高和時間過長會使白細胞等一同沉淀,達不到分離的效果,

影響后續血紅蛋白的提取純度。

【解析】

血漿蛋白白細胞

13、略

【分析】

【詳解】

凝膠材料:多孔性,多糖類化合物,如葡聚糖或瓊脂糖。葡聚糖凝膠指的是由一定平均相對分

子質量的葡聚糖和甘油基以醒橋形式相互交聯而成,具有立體網狀結構,應用面廣的一類凝膠;

瓊脂糖凝膠是以瓊脂糖為支持介質制備的凝膠,多用于對染色體DNA在凝膠內進行原位酶切及

DNA片段回收。

【解析】

多孔多糖瓊脂糖

14、略

【分析】

【詳解】

分離蛋白質分子的一種常用方法是凝膠色譜法,也稱做分配色譜法,是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大

小分離蛋白質的有效方法。分子量大的分子通過多孔凝膠顆粒的間隙,路程短,流動快;分子量

小的分子穿過多孔凝膠顆粒內部,路程長,流動慢。

【解析】

分離色譜法相對分子質量

15、略

【分析】

【分析】

【詳解】

【解析】

細胞壁胞間層半乳糖醛酸

16、略

【分析】

【分析】

血紅蛋白存在于紅細胞內;由四條肽鏈構成,兩條a肽和兩條。肽鏈,每條肽鏈圍繞一個亞鐵血

紅素基團,一個血紅素基團可攜帶一分子氧或一分子二氧化碳。

【詳解】

(I)分離血紅蛋白的方法是凝膠色譜法(又叫分配色譜法);是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來分

離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大的蛋白質分子直接穿過凝膠顆粒間的空隙,路徑短,移動速度快,優

先可收集到;相對分子質量小的蛋白質分子進入凝膠珠的內部,路徑長,移動速度慢,可在后收

集。

(2)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一般分為四步:樣品處理;粗分離、純化和純度鑒定。

(3)血紅蛋白因含有亞鐵血紅素基團而呈現紅色;采集血液時需要預先加入檸檬酸鈉防止血液

凝固。在血紅蛋白樣品處理和粗分離中需要用到很多試劑,如在紅細跑的洗滌中需要用到生理鹽

水直至上清液不再呈現黃色;在血紅蛋白的釋放過程中需用到蒸儲水和40%體積的甲苯,破壞細

胞膜,釋放血紅蛋白;在透析過程中需要將透析袋放入20mmol/L磷酸緩沖液,除去無機鹽和小

分子蛋白質。

(4)純度鑒定中;用的是交聯葡聚糖凝膠,其中“G”表示凝膠的交聯程度;膨脹程度和分離范

圍。在裝填凝膠時色譜柱內不能出現氣泡,氣泡會攪亂蛋白質的洗脫次序,降低分離效果。給色

譜柱添加樣品的具體操作是吸管吸1mL樣品加到色譜柱的頂端,滴加樣品時,吸管管壁貼著管壁

環繞移動加樣,同時注意不要破壞凝膠面。

(5)經過凝膠色譜法獲得的蛋白質;為了確定其是否達要求,可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

進行檢測。

【點睛】

本題考查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方法、凝膠色普的操作、異常原因分析,要求考生熟記課本相

關知識,并理解運用。

【解析】

凝膠色譜法(又叫分配色譜法)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純化亞鐵血紅素基團防止血液凝固甲苯磷

酸緩沖液凝膠的交聯程度、膨脹程度及分離范圍氣泡會攪亂蛋白質的洗脫次序,降低分離效果

吸管吸1mL樣品加到色譜柱的頂端,滴加樣品時,吸管管壁貼著管壁環繞移動加樣,同時注意不

要破壞凝膠面。SDS-聚丙烯酰按凝膠電泳

17、略

【分析】

【分析】

【詳解】

【解析】

布袋離心上層5-10濾液

18、略

【解析】

①.制備培養基②.純化大腸桿菌

19、略

【分析】

【分析】

【詳解】

【解析】

挑選葡萄->沖洗一榨汁->酒精發酎-?醋酸發酎

I1

果酒果醋

20、略

【分析】

【分析】

【詳解】

【解析】

鹽酸對氨基苯磺酸N-1-蔡基乙二胺鹽酸鹽玖瑰紅

四、實驗題(共2題,共18分)

21、略

【分析】

【分析】

(1)脂肪被蘇丹in染液染成橘黃色或被蘇丹tv染液染成紅色。(2)萃取法是將粉碎;干燥的植

物原料用有機溶劑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機溶劑中的方法。芳香油溶解于有機溶劑后,需要蒸

發出有機溶劑。萃取的效果主要取決于萃取劑的性質和使用量,同時還受到原料顆粒的大小、緊

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溫度和時間等條件的影響。萃取液的濃縮可直接使用蒸儲裝置。

【詳解】

(1)漆樹種子中的油脂通常可用蘇丹in(或蘇丹IV)染液進夕亍染色;染色結果是橘黃色(或紅色)。

⑵因為新鮮的種子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有機溶劑會被水稀釋,進而降低對油脂的提取效果,

而高溫烘干會改變油脂的結構,所以對漆樹種子油脂進行萃取時,為不影響油脂品質和提取效

果,應使用自然晾干的漆樹種子。為了便于材料和溶劑充分接觸,提高萃取效率,應粉碎漆樹種

子。

⑶依據表格數據可知:與用其他有機溶劑作為萃取溶劑時相比;用石油酸作為萃取溶劑時,萃

取得率最高,可得到較多的油脂,酸值和過氧化值最小,說明油脂品質較高,因此用石油酸作為

萃取溶劑較為合理。

(4)萃取過程中;影響萃取的因素除漆樹種子和溶劑外,還有萃取溫度(水浴溫度);萃取時間

等。萃取液的濃縮可直接使用蒸儲裝置。

【點睛】

本題以用溶劑法萃取漆樹種子油脂為載體考查與萃取相關的知識。解題的關鍵是識記并理解用

萃取法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原理、過程及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并從表格數據中獲取有效信息,進

而結合題意作答。

【解析】

蘇丹III(或蘇丹N)橘黃色(或紅色)自然晾干便于和溶劑充分接觸,提高萃取效率石油酸萃

取得率最高,可得到較多的油脂,酸值和過氧化值最小,說明油脂品質較高萃取溫度(水浴溫

度)、萃取時間等蒸播

22、略

【分析】

【分析】

根據物理性質可將培養基分成固體培養基;半固體培養基和液體培養基。

(1)

水蒸氣蒸餛法的原理是利用水蒸氣將揮發性較強的植物芳香油攜帶出來;形成油水混合物,冷

卻后又會重新分出油層和水層。

(2)

胰蛋白豚和酵母浸膏都可以為微生物提供氮源;培養基中加入了瓊脂;因此是固體培養基;對

培養基的滅菌應采取高壓蒸汽滅菌法。

(3)

為了避免微生物的干擾;根據單一變量原則,對照組應該設置為把濾紙片置于等量無菌水中浸

泡。

(4)

該實驗為驗證類實驗;實驗結果是已知的,實驗組的3個濾紙片上含有抑菌作用的揮發油,其紙

片外圍大腸桿菌不能繁殖,因而出現抑菌圈(透明圈),而對照組的不會出現。

【點睛】

本題考察獲取目的菌種的相關知識,需要考生熟練掌握培養基的制備、培養基的類型以及實驗

的原理等內容。

【解析】

(1)利用水蒸氣將揮發性較強的植物芳香油攜帶出來;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卻后又會重新分出油層

和水層。

⑵胰蛋白月東和酵母浸膏固體高壓蒸汽滅菌。

(3)等量無菌水。

(4)實驗組的3個濾紙片上含有抑菌作用的揮發油,其紙片外圍大腸桿菌不能繁殖,因而出現抑菌

圈(透明圈)

五、非選擇題(共4題,共16分)

23、略

【分析】

試題分析?:果酒生產的工藝流程為:選料一沖洗一粉碎一滅菌一接種一發醉一過濾一果酒;所以

題中①表示粉碎,②表示過濾。

(1)根據以上分析已知;流程中①;②處分別為粉碎、過濾。

(2)果酒制作離不開酵母菌;為真核生物,而醋酸菌為原核生物,兩者的主要區別是酵母菌含

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胞核。

(3)果酒制作過程中;接種完成后要先向發酵罐中通入一段時間的無菌空氣,目的是在有氧條

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增加酵母菌數量,有利于后期發酵。

(4)酸性條件下;重銘酸鉀與酒精反應呈現灰綠色。

(5)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氣充足時,能將葡萄糖分解成醋酸;當糖源不足時,醋酸菌可將酒精變

成乙醛,再將乙醛最終轉變成醋酸。

【解析】

粉碎過濾酵母菌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在有氧條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增加數量酸性重倍酸

鉀灰綠氧氣酒精

24、略

【分析】

【分析】

由題文描述可知:該題綜合考查學生對果醋的制作;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與計數、植物有效成

分的提取、菌種的保存等相關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

【詳解】

(1)果醋的制作;起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桿菌。蘋果汁中含有水;無機鹽、糖類、蛋白質等物

質,可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水、無機鹽、碳源和氮源等營養物質。對分離出的菌種的數目進行統

計時,常采用的方法是稀釋涂布平板法(或活菌計數法)和顯微鏡直接計數法。

(2)在-20C保存菌種的方法為甘油管藏法;需要在菌液中加入適量甘油。

(3)采用萃取法提取植物的有效成分;其萃取的效果主要取決于萃取劑的性質和使用量,同時還

受原料顆粒的大小;緊密程度、含水量等條件的影響。在萃取前對細胞培養物進行干燥時,應控

制好溫度和時間,因為溫度太高、干燥時間太長會導致植物的有效成分分解。在萃取時,為了防

止有機溶劑揮發,需要在加熱瓶口安裝回流冷凝裝置。

【點睛】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識記和理解果醋的制作原理、微生物的營養、微生物的分離與計數及菌種的

保存、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和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在此

基礎上,結合問題情境,從題意中提取有效信息進行相關問題的解答。

【解析】

醋酸桿菌水、無機鹽、碳源和氮源稀釋涂布平板法(或活菌計數法)甘油萃取劑的性質和使用量

溫度和時間回流冷凝裝置

25、略

【分析】

【分析】

由題文描述可知:該題綜合考查學生對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基;微生物的分離和計數等相關知

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以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能力。

【詳解】

(1)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煮沸消毒法。對培養基進行滅菌;常用高壓蒸汽滅菌法。

(2)步驟②需要對“腐敗細菌進行的初步分離和計數”;因此適宜采用的接種方法稀釋涂布平板

法。固體培養基制備的步驟為:計算T稱量T溶化T滅菌T倒平板。為了防止因培養時間不足而

導致遺漏菌落的種類和數目,統計菌落的種類和數量時要每隔24h觀察統計一次,直到各類菌落

數目穩定為止。

⑶分析曲線圖可知,隨著乳酸鏈球菌素添加量的增大,S1細菌數量的相對值最高,由此表明最

能耐受乳酸鏈球菌素的細菌是S1。當乳酸鏈球菌素添加量為250mg.k『后,細菌數量的相對數

值不再隨乳酸鏈球菌素添加量的增大而降低:可見,為有效防止豆漿腐敗,在生產中乳酸鏈球菌

素的添加量應控制在250mg.kg/左右。

(4)乳酸鏈球菌素是一種由34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食用后會被人體消化,不會改變人體腸道內

正常菌群,這正是使用乳酸鏈球菌素防腐比使用抗生素防腐的優點所在。

【點睛】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識記并理解實驗室常用的滅菌方法、固體培養基的配制流程、純化微生物時

常用的接種方法等相關知識、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在此基礎上,結合問題情境,從題意和曲線

圖中提取有效信息進行相關問題的解答。

【解析】

煮沸消毒法高壓蒸汽滅菌法稀釋涂布平板法計算一稱量-溶化-滅菌-倒平板因培養時間不足

而導致遺漏菌落的種類和數目S1250mg.食用后會被人體消化,不會改變人體腸道內正常菌

26、略

【分析】

【分析】

1:泡菜制作的菌種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厭氧菌,因此發酵時應該保證無氧環境;乳酸菌無氧呼

吸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還原氫同時釋放能量、合成ATP,第二階

段是丙酮酸、還原氫形成乳酸。

2;泡菜在腌制過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亞硝酸鹽的變化.

①發酵初期:以不抗酸的大腸桿菌和酵母菌的活動為主;同時還有一部分硝酸鹽還原菌活動。

該時期利用了氧氣,產生了厭氧環境,乳酸菌才開始活動。此時乳酸菌和乳酸的量都比較少,而

由于硝酸鹽還原菌的活動,亞硝酸鹽含量有所增加。

②發酵中期:由于乳酸菌產生了大量乳酸;其他細菌活動受到抑制,只有乳酸菌活動增強。此

時期乳酸菌數量達到最高峰,乳酸的量繼續積累。由于硝酸鹽還原菌受抑制,同時形成的亞硝酸

鹽又被分解,因而亞硝酸鹽含量下降。所以在整個發酵過程中,亞硝酸鹽的含量表現為先增加后

下降的趨勢(如圖所示)。

亞硝酸最含質

發解時間/d

③發酵后期:由于乳酸的積累;酸度繼續增長,乳酸菌活動也受到抑制。乳酸菌數量下降,而

硝酸鹽還原菌完全被抑制。

【詳解】

(1)制作泡菜所需要的微生物為乳酸菌;為厭氧菌,為保證泡菜發酵過程中的無氧環境,在裝

壇發酵前后需要檢泡菜壇有無裂紋和砂眼,并對泡菜壇進行用水密封壇口處理,在腌制過程中,

壇中會出現溶液量增多現象,主要原因是外界溶液濃度高使蔬菜細胞滲透失水。

(2)對亞硝酸鹽的測定可用比色法;在鹽酸酸化的條件下,亞硝酸鹽進行重氮化反應后,再與

NJ.蔡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化合物。

(3)由于食鹽用量過低;造成微生物大量繁殖,將蔬菜中的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所以腌菜

時食鹽的濃度越低,亞硝酸鹽含量的峰值出現得越早,且峰值較高。

【點睛】

本題的知識點是泡菜制作及原理,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應用相關知識分析曲線指

導人們健康生活的能力。

【解析】

有無裂紋和砂眼用水密封壇口外界溶液濃度高使蔬菜細胞滲透失水比色玫瑰紅食鹽用量過低,

造成微生物大量繁殖,將蔬菜中的硝酸鹽還原成業硝酸鹽

六、綜合題(共4題,共40分)

27、略

【分析】

【分析】

1.培養基的營養構成:各種培養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無機鹽;此外還要滿足微生物

生長對pH、特殊營養物質以及氧氣的要求。例如,培養乳酸桿菌時需要在培養基中添加維生

素,培養霉菌時需將培養基的pH調至酸性,培養細菌時需將pH調至中性或微堿性,培養厭氧微

生物時則需要提供無氧的條件。

2.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的分離的實驗原理:

①土壤中存在著大量纖維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細菌和放線菌等,它們可以產生纖維素酶。纖

維素酶是一種復合酶,可以把纖維素分解為纖維二糖,進一步分解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

故在用纖維素作為唯一碳源的培養基中,纖維素分解菌能夠很好地生長,其他微生物則不能生

長。

②在培養基中加入剛果紅;可與培養基中的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當纖維素被分解后,紅色

復合物不能形成,培養基中會出現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圈,從而可篩選纖維素分解

菌。

【詳解】

(1)嗜肺軍團菌的培養基的營養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無機鹽和特殊營養物質五大類;配

制好的培養基通常采用高壓蒸汽滅菌法進行滅菌。

(2)為了避免培養基在培養過程中被污染;一般需將含有培養基的培養皿倒置或加蓋倒置。為

了排除培養基被污染,需設置接種等量無菌水的培養基作為空白對照。

(3)篩選獲得的嗜肺軍團菌株經鑒定后;將菌株進行液體擴大培養用于藥物研究。培養時需要

振蕩,其主要目的是增大培養液中的溶氧量;使菌株與培養基中的營養物質充分接觸。為了測定

培養液中的菌體數量,一般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將一定量的菌液接種到固體培養基上,該方法是

通過統計平板上的菌落數來推測樣品中的活菌數,一般選擇菌落數在30?300的平板進行計數。

該方法使用時需對菌種進行梯度稀釋,原因是當樣品的稀釋度足夠高時,培養基表而生長的?個

菌落來源于樣品稀釋液中的一個活菌。

【點睛】

本題考查微生物的分離和培養,要求考生識記培養基的蛆成成分及種類;識記接種微生物常用

的兩種方法,明確稀釋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微生物的計數;識記鑒別纖維素分解菌的原理,能結合

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解析】

碳源、氮源、水、無機鹽高壓蒸汽滅菌倒置或加蓋倒置無菌水增大培養液中的溶氧量、使菌株

與培養基中的營養物質充分接觸稀釋涂布平板30?300當樣品的稀釋度足夠高時,培養基表面生

長的一個菌落來源于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