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之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_第1頁
陸游之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_第2頁
陸游之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_第3頁
陸游之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_第4頁
陸游之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講解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愛國詩詞鑒賞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品讀詩歌壹知人論世貳課后任務伍賞析詩句肆寫作背景叁目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宋】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注釋】僵臥:躺臥不起。這里形容自己窮居孤村,無所作為。僵,僵硬。孤村:孤寂荒涼的村莊。不自哀:不為自己哀傷。思:想著,想到。戍(shù)輪臺:在新疆一帶防守,這里指戍守邊疆。戍,守衛。輪臺:在今新疆境內,是古代邊防重地。此代指邊關。夜闌(lán):夜殘;夜將盡時。風吹雨:風雨交加,和題目中“風雨大作”相呼應;當時南宋王朝處于風雨飄搖之中,“風吹雨”也是時局寫照,故詩人直到深夜尚難成眠。鐵馬:披著鐵甲的戰馬。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區的河流。品讀詩歌【譯文】

窮居孤村,躺臥不起,不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哀傷,心中還想著替國家戍守邊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聲,就夢見自己騎著披著盔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品讀詩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宋】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陸游(1125—1210)知人論世此詩作于公元1192年(南宋光宗紹熙三年)十一月四日。陸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罷官后,閑居家鄉山陰農村。當時詩人已經68歲,雖然年邁,但收復國土的強烈愿望,在現實中已不可能實現,于是,在一個“風雨大作”的夜里,觸景生情,由情生思,在夢中實現了自己金戈鐵馬馳騁中原的愿望。寫作背景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賞析】詩的開頭兩句“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低臥,直挺挺地躺著,意思是說年老力衰,作者當時已68歲。孤村,荒僻的小村,指作者的故鄉山陰。戍,是守衛的意思。輪臺,是漢代西域地名,在今新疆輪臺縣,這里是借指宋朝北方邊防據點。兩句的意思是說:我拖著病弱的身體,躺在這荒僻的小村莊里,但是我并不為自己的艱難處境而哀傷,我還想著為國家去守衛北方邊疆。“僵臥孤村不自哀”敘述了作者的現實處境和精神狀態,“尚思為國戍輪臺”是對“不自哀”這種精神狀態的解釋,前后照應,形成對比。賞析詩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賞析】“夜闌臥聽風吹雨”緊承上兩句。因“思”而夜闌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風吹雨打聲,由自然界的風雨又想到國家的風雨飄搖,由國家的風雨飄搖自然又會聯想到戰爭的風云、壯年的軍旅生活。這樣聽著、想著,輾轉反側,幻化出特殊的夢境——“鐵馬冰河”,而且“入夢來”反映了政治現實的可悲:詩人有心報國卻遭排斥而無法殺敵,一腔御敵之情只能形諸夢境。“鐵馬冰河入夢來”正是詩人日夜所思的結果,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英雄氣概。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聲,是南宋時代的民族正氣。賞析詩句合作討論:

課外翻閱資料,尋找作者的一篇詩詞,下節課每個小組上臺帶領大家欣賞。自主完成:

朗讀并流利地背誦《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把握其中的意境與情感。課后任務講解人:愛國詩詞鑒賞夜闌臥聽風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