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歷史三輪復習之世界現代史_第1頁
2025年中考歷史三輪復習之世界現代史_第2頁
2025年中考歷史三輪復習之世界現代史_第3頁
2025年中考歷史三輪復習之世界現代史_第4頁
2025年中考歷史三輪復習之世界現代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6頁(共16頁)2025年中考歷史三輪復習之世界現代史一.選擇題(共21小題)1.(2025?南開區校級一模)從1933年到1940年,羅斯福主導美國開展了史無前例的政府改革項目,把聯邦政府的角色轉變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與者,進行規劃、干預,甚至嘗試公有制。經濟復興計劃對金融市場、農業和工業重點領域展開整治。材料表明羅斯福新政()A.通過國家干預經濟的手段,徹底解決了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 B.使美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C.大力發展公有制經濟,改變了美國資本主義的本質 D.證明了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可以在一個國家同時并存2.(2025?皇姑區模擬)某小組在歷史課上匯報展示了如下表格,據此判斷他們匯報的主題為()50年代初歐洲煤鋼共同體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歐洲共同體,簡稱“歐共體”1993年歐洲聯盟A.馬歇爾計劃 B.歐盟的建立 C.歐洲的聯合 D.北約的建立3.(2025?皇姑區模擬)課堂上,同學們討論新經濟政策與羅斯福新政的相同之處,其中結論正確的是()①都經歷了經濟大危機的打擊②都在一定程度上發展了社會經濟,穩定了社會秩序③都改變了社會制度④都維護資本主義正常的統治秩序A.① B.② C.③ D.④4.(2025?西青區校級模擬)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兩極格局結束。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實質是()A.社會制度的變化 B.各國執政黨的改變 C.國家名稱的變化 D.各國領導人的更迭5.(2025?新賓縣二模)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對二戰的歷史進程產生的影響是()A.二戰全面爆發 B.二戰達到最大規模 C.二戰出現轉折 D.二戰結束6.(2025?鹽城模擬)如圖為某學生繪制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示意圖,圖中ABC處該填入的內容是()A.莫斯科保衛戰、日本偷襲珍珠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B.德國突襲波蘭、日本偷襲珍珠港、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C.德國突襲波蘭、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諾曼底登陸 D.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簽署《聯合國家宣言》7.(2025?鹽城模擬)改革開放初期,“中國需要世界”是中國的呼聲;如今,“世界需要中國”正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這反映了經濟全球化()A.造成世界兩極分化 B.加劇全球經濟不穩定性 C.推動世界經濟聯系 D.強化資本主義國家優勢8.(2025?安陽縣一模)2024年10月28日,南非向國際刑事法院提交了以色列在加沙地區對巴勒斯坦人民實施“種族滅絕”的證據。追憶歷史,曾經受難于種族迫害的猶太人,竟成為了新的施暴者。90年前,對猶太人進行有組織殘酷迫害的是()A.意大利法西斯 B.德國納粹主義 C.日本軍國主義 D.英國綏靖主義9.(2025?鹽城模擬)在未來世界力量對比呈現出相對均衡變化的情況下,包括歐日在內的主要大國在推行其自身發展戰略與安全戰略的過程中,可能表現出更多的自信。美國繼續以其既有的霸權心態和行為方式謀求“領導世界”,恐怕會難上加難。材料表明()A.和平與發展成時代主題 B.意識形態沖突影響和平 C.世界呈現出多極化趨勢 D.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10.(2025?安陽縣一模)2024年3月1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中指出,溫室氣體水平、海平面上升等方面的紀錄再次被打破,有些甚至是大幅度刷新。全球氣候變暖對全球糧食安全,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等構成長期威脅。這表明()A.全球治理亟須變革 B.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 C.國際關系復雜多變 D.國際經濟新秩序確立11.(2025?安陽縣一模)羅斯福新政時期,為提高農產品價格,改善農民的經濟狀況,先后頒布《農業調整法》《土壤保護與國內生產配額法》等法律。這說明新政()A.從根本上消除了經濟危機 B.以立法保障政策實施 C.解決了生產與銷售的矛盾 D.實行了計劃經濟體制12.(2025?南崗區模擬)如表說明一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關數據統計表時間參戰國/個卷入人口/億人參戰人員/億人傷亡人數/億人財產損失/億美元1914﹣191830多個約15億0.7億超過0.3億3000多億美元A.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災難 B.是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戰爭 C.以同盟國集團的失敗而告終 D.結束后確立新的國際秩序13.(2025?高新區模擬)1950年,美國國防部和名為“自由十字軍運動”的組織聯合制作的教育片《鐘聲》中,出現1948—1949年美國突破蘇聯封鎖組織特大規模空運的影像,渲染“蘇聯侵略帶來的危險”,并以“自由鐘”來象征美國獨立自由的精神。這反映出當時()A.英國憑電影業稱霸全球 B.意識形態分歧加劇冷戰 C.兩極格局最終形成 D.電影制作水平落后14.(2025?高新區模擬)冷戰結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發展趨勢()A.多極化 B.兩極化 C.單極化 D.區域集團化15.(2025?南海區一模)尼日利亞學者費米?阿科莫萊夫在2006年提出,丟掉“沒有西方我們注定滅亡”的心態,歷史上沒有哪個國家的經濟是靠外國人發展起來的。這一言論折射了非洲()A.受到西方殖民 B.經濟發展緩慢 C.廣泛參與競爭 D.自強意識增強16.(2025?安陽縣一模)從無人機到起重機,從冰箱到大蒜,被美國扣上“國家安全風險”帽子的中國產品越來越多。這些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是()A.大蒜威脅到美國安全 B.大蒜不符合貿易標準 C.美國希望中國貿易轉型 D.美國謀求經濟霸權17.(2025?璧山區校級一模)在俄烏沖突爆發前,普京曾指責北約違背承諾頻繁東擴,并將烏克蘭加入北約視為“對俄國家安全的直接威脅”。有學者認為朝鮮戰爭與俄烏沖突存在諸多相似之處。據此可知,俄烏沖突()A.是美蘇冷戰的延續 B.源于美俄地緣角力 C.促成國際格局巨變 D.反映意識形態斗爭18.(2024?兗州區二模)在當今世界,出現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軍事、政治沖突,這些沖突大多通過協商解決,有的雖未解決,但整體可控。因而這一時期,人類在經濟、科技、文化、社會等方面取得了驚人成就。材料可用來說明()A.和平是發展的前提 B.和平與發展交替前行 C.發展是和平的保障 D.發展解決了世界難題19.(2025?蘇州一模)1910年,墨西哥發生資產階級革命。1917年,墨西哥政府頒布了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以下體現這一憲法要求的是()A.卡德納斯改革 B.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C.華夫脫運動 D.巴拿馬收回運河區主權20.(2025?碑林區校級二模)20世紀初,資本主義列強已經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形成了人類歷史上由少數資本主義國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極不合理的狀態。為改變20世紀初這種不合理狀態而發生的事件是()A.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B.萬隆會議 C.卡德納斯改革 D.非暴力不合作運動21.(2025?龍華區校級一模)在第二次不合作運動中,甘地的志愿者向一座鹽場進軍,面對警察的暴力阻止,仍然保持著原來的隊形,鎮靜而倔強地前進,直到被打暈為止。這反映了甘地的運動()A.促使印度民族的覺醒 B.限制在非暴力的范圍 C.取得印度的民族獨立 D.抵制英國制造的商品

2025年中考歷史三輪復習之世界現代史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21小題)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DCBABBCBCAB題號12131415161718192021答案ABADDBAADB一.選擇題(共21小題)1.(2025?南開區校級一模)從1933年到1940年,羅斯福主導美國開展了史無前例的政府改革項目,把聯邦政府的角色轉變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與者,進行規劃、干預,甚至嘗試公有制。經濟復興計劃對金融市場、農業和工業重點領域展開整治。材料表明羅斯福新政()A.通過國家干預經濟的手段,徹底解決了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 B.使美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C.大力發展公有制經濟,改變了美國資本主義的本質 D.證明了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可以在一個國家同時并存【分析】本題考查了羅斯福新政,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強調的是羅斯福進行政府主導、聯邦政府轉變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與者,進行規劃、支出、干預等,這些都表明羅斯福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發揮了國家干預經濟和職能,因此羅斯福新政證明了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可以在一個國家同時并存,D項正確;羅斯福新政在沒有改變資本主義制度下進行的改革,沒有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排除A項;羅斯福新政是對政策的調整,沒有形成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排除B項;羅斯福新政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美國仍然是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私有制,排除C項。故選:D。【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2.(2025?皇姑區模擬)某小組在歷史課上匯報展示了如下表格,據此判斷他們匯報的主題為()50年代初歐洲煤鋼共同體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歐洲共同體,簡稱“歐共體”1993年歐洲聯盟A.馬歇爾計劃 B.歐盟的建立 C.歐洲的聯合 D.北約的建立【分析】本題考查了歐盟的成立,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從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成立到歐洲聯盟的建立,都是歐洲國家聯合自強的重要步驟,歐洲的聯合能夠全面、準確地反映表格的主題,C正確;馬歇爾計劃是二戰后美國對西歐各國進行經濟援助的計劃,與表格中描述的歐洲一體化進程無直接關聯,排除A;雖然表格中提到了1993年歐洲聯盟的成立,但這一選項只涵蓋了表格中的最后一個時間點,忽略了之前歐洲一體化的重要步驟,排除B;北約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簡稱,是一個政治和軍事聯盟,與表格中描述的歐洲一體化進程無關,排除D。故選:C。【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3.(2025?皇姑區模擬)課堂上,同學們討論新經濟政策與羅斯福新政的相同之處,其中結論正確的是()①都經歷了經濟大危機的打擊②都在一定程度上發展了社會經濟,穩定了社會秩序③都改變了社會制度④都維護資本主義正常的統治秩序A.① B.② C.③ D.④【分析】本題考查蘇俄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解答】新的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經濟政策的實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機迅速消失,生產穩步恢復。它滿足了勞動者的經濟要求,受到廣大農民工人的歡迎。從而鞏固了工農聯盟,使蘇維埃政權日益鞏固。它探索了在小農國家里建設社會主義的途徑和方法,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為在蘇聯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創造了條件。羅斯福新政不僅基本克服了30年代經濟危機,還曾造成戰后美國經濟長期上升的總趨勢。所以說,它延長了美國經濟的生命。這就是“新政”的根本作用。它也對擺脫大蕭條危機起了最直接的作用,使美國迅速恢復了經濟實力。所以二者的實施都有利于本國經濟恢復和發展,B正確;A只是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排除;他們都沒有改變社會性質,C排除;D只是羅斯福新政的作用,排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蘇俄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4.(2025?西青區校級模擬)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蘇兩極格局結束。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實質是()A.社會制度的變化 B.各國執政黨的改變 C.國家名稱的變化 D.各國領導人的更迭【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知識點,應把握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實質。【解答】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實質是社會制度的變化。依據題干信息“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實質”,結合所學知識: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以前,蘇聯和東歐各國都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后,原先這些地區的國家都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故A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本題通過考查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實質,考查了學生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5.(2025?新賓縣二模)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對二戰的歷史進程產生的影響是()A.二戰全面爆發 B.二戰達到最大規模 C.二戰出現轉折 D.二戰結束【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及影響等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軍隊偷襲太平洋美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太平洋戰爭爆發。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緊隨其后,對日宣戰的有中國、英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擴大,二戰達到最大規模。故B項正確;二戰全面爆發的標志是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排除A項;二戰轉折點是斯大林格勒戰役,排除C項;二戰結束是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及影響等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6.(2025?鹽城模擬)如圖為某學生繪制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示意圖,圖中ABC處該填入的內容是()A.莫斯科保衛戰、日本偷襲珍珠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B.德國突襲波蘭、日本偷襲珍珠港、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C.德國突襲波蘭、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諾曼底登陸 D.德國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過,解題的關鍵是正確識讀題干圖示。【解答】莫斯科保衛戰開始于1941年,排除A項;根據所學第二次世界大戰相關知識可知,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1942年1月,簽署《聯合國家宣言》,B項正確;1944年6月6日諾曼底登陸,排除C項;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時間為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歷程。7.(2025?鹽城模擬)改革開放初期,“中國需要世界”是中國的呼聲;如今,“世界需要中國”正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這反映了經濟全球化()A.造成世界兩極分化 B.加劇全球經濟不穩定性 C.推動世界經濟聯系 D.強化資本主義國家優勢【分析】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世界需要中國’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體現的是經濟全球化推動世界經濟聯系,使各國的聯系日益密切,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故C符合題意;ABD與材料無關,排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說明經濟全球化推動世界經濟聯系。8.(2025?安陽縣一模)2024年10月28日,南非向國際刑事法院提交了以色列在加沙地區對巴勒斯坦人民實施“種族滅絕”的證據。追憶歷史,曾經受難于種族迫害的猶太人,竟成為了新的施暴者。90年前,對猶太人進行有組織殘酷迫害的是()A.意大利法西斯 B.德國納粹主義 C.日本軍國主義 D.英國綏靖主義【分析】本題考查法西斯政權的建立,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二戰前的德國,希特勒上臺以后,納粹黨利用“國會縱火案”,打擊德國共產黨,逮捕和迫害大批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接著,納粹黨乘機解散了工會。法西斯政權為加強思想控制,還焚燒了大量的進步書籍。法西斯政權殘酷迫害猶太人,猶太人的財產被無情地剝奪。在納粹統治下,幾百萬猶太人慘遭屠殺。故B正確;意大利法西斯、日本軍國主義都是法西斯勢力,但并未屠殺猶太人,排除AC;英國綏靖主義體現了對法西斯勢力的妥協等,并未屠殺猶太人,排除D。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法西斯政權的建立,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90年前,對猶太人進行有組織殘酷迫害的是德國納粹主義。9.(2025?鹽城模擬)在未來世界力量對比呈現出相對均衡變化的情況下,包括歐日在內的主要大國在推行其自身發展戰略與安全戰略的過程中,可能表現出更多的自信。美國繼續以其既有的霸權心態和行為方式謀求“領導世界”,恐怕會難上加難。材料表明()A.和平與發展成時代主題 B.意識形態沖突影響和平 C.世界呈現出多極化趨勢 D.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分析】本題考查世界格局多極化,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包括歐日在內的主要大國在推行其自身發展戰略與安全戰略的過程中,可能表現出更多的自信”體現的是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C正確;材料未涉及時代的主題,A排除;材料與意識形態的沖突無關,B排除;材料未涉及經濟全球化,D排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世界格局多極化,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體現的是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10.(2025?安陽縣一模)2024年3月19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中指出,溫室氣體水平、海平面上升等方面的紀錄再次被打破,有些甚至是大幅度刷新。全球氣候變暖對全球糧食安全,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等構成長期威脅。這表明()A.全球治理亟須變革 B.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 C.國際關系復雜多變 D.國際經濟新秩序確立【分析】本題考查現代人類社會的發展及面臨的挑戰,【解答】據題干“……全球氣候變暖對全球糧食安全,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等構成長期威脅”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今社會人類命運息息相關,全球治理亟須變革。故A正確;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和國際關系復雜多變屬于政治層面的內容,與題干反映的環境問題不符,排除BC;當今世界國際經濟新秩序尚未確立,排除D。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現代人類社會的發展及面臨的挑戰,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表明全球治理亟須變革。11.(2025?安陽縣一模)羅斯福新政時期,為提高農產品價格,改善農民的經濟狀況,先后頒布《農業調整法》《土壤保護與國內生產配額法》等法律。這說明新政()A.從根本上消除了經濟危機 B.以立法保障政策實施 C.解決了生產與銷售的矛盾 D.實行了計劃經濟體制【分析】本題考查羅斯福新政,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據題干“羅斯福新政時期,為提高農產品價格,改善農民的經濟狀況,先后頒布《農業調整法》《土壤保護與國內生產配額法》等法律”可知,這說明羅斯福新政以立法保障政策實施。故B符合題意;題干材料不能說明新政從根本上消除了經濟危機,也不符合史實,排除A;題干材料不能反映新政解決了生產與銷售的矛盾,排除C;題干材料不能體現新政實行了計劃經濟體制,也不符合史實,排除D。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羅斯福新政,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說明羅斯福新政以立法保障政策實施。12.(2025?南崗區模擬)如表說明一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關數據統計表時間參戰國/個卷入人口/億人參戰人員/億人傷亡人數/億人財產損失/億美元1914﹣191830多個約15億0.7億超過0.3億3000多億美元A.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災難 B.是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戰爭 C.以同盟國集團的失敗而告終 D.結束后確立新的國際秩序【分析】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的浩劫。【解答】根據材料表格數據可以看出,一戰持續時間長、卷入的國家、人口多,造成了巨大的人口傷亡和財產的損失,因此一戰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災難,故A選項正確。BCD選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CD項。故選:A。【點評】本題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考查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13.(2025?高新區模擬)1950年,美國國防部和名為“自由十字軍運動”的組織聯合制作的教育片《鐘聲》中,出現1948—1949年美國突破蘇聯封鎖組織特大規模空運的影像,渲染“蘇聯侵略帶來的危險”,并以“自由鐘”來象征美國獨立自由的精神。這反映出當時()A.英國憑電影業稱霸全球 B.意識形態分歧加劇冷戰 C.兩極格局最終形成 D.電影制作水平落后【分析】本題考查了美蘇冷戰,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體現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美蘇由于意識形態分歧加劇了冷戰,是美國冷戰政策在教育文化方面的表現,B項正確;題干沒有涉及英國電影業稱霸全球的相關信息,無法得出該結論,排除A項;1955年華約成立,與北約形成了對峙的陣營,北約和華約的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排除C項;題干強調了教育片《鐘聲》的內容體現了冷戰,無法反映電影制作水平落后,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14.(2025?高新區模擬)冷戰結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發展趨勢()A.多極化 B.兩極化 C.單極化 D.區域集團化【分析】本題考查了世界格局多極化,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根據材料“冷戰結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發展趨勢”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91年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瓦解,美國成為了唯一的超級大國,企圖建立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單極世界,但遭到了歐盟、中國、俄羅斯、日本等重要力量中心的抵制而沒有得逞,在這些重要力量中心推動下,世界政治格局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A項正確;冷戰期間世界處于美蘇兩極格局,排除B項;美國妄圖建立單極世界,但其他國家也在快速崛起,促進世界格局朝著多極化的方向發展,排除C項;區域集團化屬于經濟概念,與政治格局無關,排除D項。故選:A。【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15.(2025?南海區一模)尼日利亞學者費米?阿科莫萊夫在2006年提出,丟掉“沒有西方我們注定滅亡”的心態,歷史上沒有哪個國家的經濟是靠外國人發展起來的。這一言論折射了非洲()A.受到西方殖民 B.經濟發展緩慢 C.廣泛參與競爭 D.自強意識增強【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非洲自強意識的增強,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解答】根據材料“丟掉‘沒有西方我們注定滅亡’的心態,歷史上沒有哪個國家的經濟是靠外國人發展起來的。”可知,尼日利亞學者費米?阿科莫萊夫認為,非洲的發展不能依靠西方,要靠自己,這折射了非洲自強意識的增強,D項正確;“受到西方殖民”材料沒有涉及,排除A項;材料體現了非洲自強意識增強,不能反映經濟發展緩慢,材料沒有涉及非洲經濟發展的情況,排除B項;材料內容沒有涉及非洲社會的競爭方面的論述,排除C項。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非洲自強意識的增強。16.(2025?安陽縣一模)從無人機到起重機,從冰箱到大蒜,被美國扣上“國家安全風險”帽子的中國產品越來越多。這些問題的深層次原因是()A.大蒜威脅到美國安全 B.大蒜不符合貿易標準 C.美國希望中國貿易轉型 D.美國謀求經濟霸權【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美國謀求經濟霸權,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解答】據題干“從無人機到起重機,從冰箱到大蒜,被美國扣上‘國家安全風險’帽子的中國產品越來越多”可知,美國處處打壓中國,開展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產品征收高關稅,中國產品被美國扣上“國家安全風險”帽子,這些都是美國謀求經濟霸權的表現,D項正確;“大蒜威脅到美國安全”說法錯誤,排除A項;題干所述美國的目的是謀求經濟霸權,“大蒜不符合貿易標準”在題干中沒有體現,排除B項;美國的目的是謀求經濟霸權,并不是希望中國貿易轉型,排除C項。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美國謀求經濟霸權。17.(2025?璧山區校級一模)在俄烏沖突爆發前,普京曾指責北約違背承諾頻繁東擴,并將烏克蘭加入北約視為“對俄國家安全的直接威脅”。有學者認為朝鮮戰爭與俄烏沖突存在諸多相似之處。據此可知,俄烏沖突()A.是美蘇冷戰的延續 B.源于美俄地緣角力 C.促成國際格局巨變 D.反映意識形態斗爭【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俄烏沖突,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解答】根據材料“在俄烏沖突爆發前,普京曾指責北約違背承諾頻繁東擴,并將烏克蘭加入北約視為‘對俄國家安全的直接威脅’。有學者認為朝鮮戰爭與俄烏沖突存在諸多相似之處。”可知,從地緣政治角度看,烏克蘭地處俄羅斯與北約之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北約不斷東擴,若烏克蘭加入北約,北約的軍事力量將進一步逼近俄羅斯,這對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所以俄烏沖突源于美俄地緣角力,B項正確;美蘇冷戰在1991年蘇聯解體時就已經結束,俄烏沖突發生在2022年,此時蘇聯已不復存在,不存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對峙的冷戰格局,所以俄烏沖突不是美蘇冷戰的延續,排除A項;俄烏沖突雖然對國際局勢有重要影響,但目前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國際格局,國際格局仍處于多極化趨勢發展的進程中,排除C項;俄烏沖突不是以意識形態斗爭為主導的,俄烏沖突主要是地緣政治、安全利益等方面的沖突,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俄烏沖突。18.(2024?兗州區二模)在當今世界,出現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軍事、政治沖突,這些沖突大多通過協商解決,有的雖未解決,但整體可控。因而這一時期,人類在經濟、科技、文化、社會等方面取得了驚人成就。材料可用來說明()A.和平是發展的前提 B.和平與發展交替前行 C.發展是和平的保障 D.發展解決了世界難題【分析】本題考查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掌握基礎知識。【解答】由材料信息可知,在當今世界大體和平的前提下人類社會在多個方面取得了驚人成就,因而材料可用來說明和平是發展的前提,A項正確;材料顯示在和平的環境下,各個方面都得到了發展,沒有顯示交替前行,排除B項;和平有利于發展,但發展對和平是否有保障,僅從材料信息中不能推知,排除C項;當前人類社會取得的成就不能表明發展已解決了世界難題,排除D項。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9.(2025?蘇州一模)1910年,墨西哥發生資產階級革命。1917年,墨西哥政府頒布了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以下體現這一憲法要求的是()A.卡德納斯改革 B.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C.華夫脫運動 D.巴拿馬收回運河區主權【分析】本題考查了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