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以下哪個時期法律在約束統治者的權力方面表現出相對積極的作用?
-A.西漢時期推行“法家”思想
-B.唐朝初期,推行租庸調制
-C.明朝推行“特務機務法”
-D.清朝雍正朝頒布“大苛法”
**參考答案**:A
**解析**:西漢時期,法家思想統治下的法律體系,強調法治,雖然也服務于統治,但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統治者的行為,并對社會秩序起到了積極作用。其他時期更多的是強化統治者權力,而非約束。
2.秦漢時期,法律的制定和實施主要體現為哪種關系?
-A.法律與帝王的權力制約
-B.法家思想與儒家思想的融合
-C.法律的公正性與社會公平
-D.法律的統一性與地方特色
**參考答案**:A
**解析**:秦漢時期,法律是法家思想的具體體現,體現了統治者通過法律來維持社會穩定和強化自身權力,是統治者權力的工具,而非對統治者的制約。
3.下列哪個做法最能體現中國古代法律中“以情治罪”的特點?
-A.依法嚴懲盜竊國家財產的罪犯
-B.寬行論罪,減輕或豁免死者親屬的刑罰
-C.明確規定各種犯罪的法定刑期
-D.設立專門官署負責審理民事糾紛
**參考答案**:B
**解析**:“以情治罪”是中國古代法律的重要特征之一,指在適用法律時,會考慮到案件的具體情境、當事人的背景等因素,從而減輕或豁免刑罰。寬行論罪正體現了這一點。
4.唐律疏議的編纂對中國法治史產生了深遠影響,主要體現在:
-A.完全拋棄了傳統的“以情治罪”思想
-B.完善了法律條文的規范性和操作性
-C.提倡立法者應遵循“無罪推定”原則
-D.強調法律的公開透明及司法公平
**參考答案**:B
**解析**:《唐律疏議》對現行唐律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和修改,使法律條文更加規范和具有操作性。它試圖使法律更加明確,減少司法上的主觀隨意性。
5.宋朝“開復院”的設立標志著:
-A.司法機構由行政機構獨立
-B.司法官員不再由行政長官委任
-C.法院審判民生案件權力增強
-D.司法程序更加注重證據的使用
**參考答案**:A
**解析**:"開復院"的設立是中國古代司法史上的一個重要突破,它標志著司法機構開始從行政機構中分離出來,司法權與行政權逐步分立,體現了司法獨立的萌芽。
6.明清時期的“會典”制度在法律實踐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A.制定新的刑法和民法
-B.作為法律解釋和裁判的參考依據
-C.監督官員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
-D.加強地方官員的執法力度
**參考答案**:B
**解析**:“會典”匯集了歷代典章制度,成為明清時期重要的法律參考資料,為司法裁判提供了依據,但它本身并非法律,也不是獨立的立法。
7.明朝頒布的《大明律》與之前的《刑典》主要區別在于:
-A.更加注重法律的威懾力
-B.更加系統化和規范化
-C.更加重視“以人為本”的理念
-D.更加強調懲罰的殘酷性
**參考答案**:B
**解析**:《大明律》是對歷代法律的整理和規范,更加系統和規范,體現了對法律的梳理和總結,相比之前的《刑典》有更強的系統性和規范性。
8.下列哪個案例最能體現清朝“人治”色彩濃厚的法律實踐?
-A.根據律令嚴懲貪污腐敗官員
-B.依據判例維持商業秩序
-C.根據皇帝的批示決定案件結果
-D.遵循法律程序審理民商糾紛
**參考答案**:C
**解析**:清朝時期,皇權高度集中,皇帝的意志經常凌駕于法律之上,皇帝的批示往往能夠直接決定案件的結果,這體現了“人治”色彩。
9.清末新民法的編纂體現了:
-A.完全擺脫中國傳統的法律思想
-B.學習西方法律的積極嘗試
-C.恢復中國傳統的法律制度
-D.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參考答案**:B
**解析**:清末新民法的編纂是學習西方法律思想和制度的嘗試,是近代中國法制建設的重要一步,標志著中國法律現代化進程的開始。
10.下列哪個選項最能體現中國近代法律觀念轉變的方向?
-A.強調“天人合一”的法律思想
-B.推行“以刑罰為例”的理念
-C.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恢復科舉制度以選拔法律人才
**參考答案**:C
**解析**:近代中國法律觀念的轉變,是向民主法治方向發展,其核心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觀念的引入和發展。
11.某官員徇私舞弊,枉法違法,根據清朝時期的法律體系,對其追究責任最可能采取的方式是:
-A.依法對其進行民事訴訟
-B.由御史進行彈奏,觸發監察程序
-C.直接處以死刑以儆效尤
-D.對其進行公開道歉以維護政局穩定
**參考答案**:B
**解析**:清朝時期,御史作為監察官員,擁有彈奏職責,可以對官員的違法行為進行監督并向皇帝匯報,從而觸發追責程序。
12.某商人在與農戶簽訂合同時,在條款中加入了一些不公平的條款。根據中國古代的法律實踐,解決此類糾紛最可能采用的方式是:
-A.嚴格按照合同條款執行
-B.由當地官府調停,力求公平公正
-C.直接判處商人一定的懲罰
-D.由商人自主承擔相關責任
**參考答案**:B
**解析**:中國古代社會,官府通常會介入糾紛的調解,力求達成公平公正的解決方案。
13.下列哪個描述最能反映中國古代法律體系中“情理”的作用?
-A.法律的條文必須嚴格遵守
-B.法律的適用要兼顧具體情況和人情關系
-C.法律必須由中央政府統一制定
-D.法律必須以懲罰罪犯為首要目標
**參考答案**:B
**解析**:中國古代法律實踐中,“情理”的考慮常常影響著法律的適用,具體案件的判決往往會考慮到當事人的人情關系。
14.在中國古代,如果一名百姓犯了罪,他如何向政府申訴?
-A.可以直接向皇帝遞交申訴書
-B.可以通過當地的官府或通過御史彈奏
-C.只能接受判決,不能申訴
-D.由家族長輩代為申訴
**參考答案**:B
**解析**:在古代,百姓可以通過地方官府或御史彈奏等方式向上級呈報自己的冤屈。
15.下列哪個法律概念是近代中國法制建設中引入的?
-A.“天理”
-B.“人治”
-C.“無罪推定”
-D.“君權神授”
**參考答案**:C
**解析**:近代法律觀念的引入,包括“無罪推定”這一重要原則,它是民主法治的基本要求。
16.某案件判決結果明顯不公正且影響深遠,百姓希望通過什么方式表達他們的不滿?
-A.直接攻擊官員的住所
-B.撰寫牌號進行抗議
-C.私下向皇帝遞交信件
-D.組織起義推翻政府
**答案:**B
**解析:**中國古代社會中,百姓可以通過撰寫牌號等形式表達對判決結果的不滿,這是一種集體表達不滿的方式。
17.清末民法典的編纂對中國社會產生了什么重要影響?
-A.促進了商業發展,規范了民事關系
-B.加快了政治改革的步伐
-C.強化了傳統家庭觀念
-D.統一了貨幣流通
**答案:**A
**解析:**清末民法典的編纂有助于規范民事關系,促進商業發展,為社會經濟的近代化奠定基礎。
18.中國古代的法律體系中,為何“情理”往往會影響判決結果?
-A.因為法官的個人喜好是判決的唯一標準
-B.因為法律條文本身模糊不清,需要解讀
-C.因為社會文化強調人際關系的重要性
-D.因為皇帝的旨意可以隨意改變法律
**答案:**C
**解析:**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人際關系和社會和諧,這使得法官在適用法律時往往會考慮情理因素。
19.在明清時期,如果某官員貪污受賄,他的罪行會被如何處理?
-A.直接處以死刑,以儆效尤
-B.由地方官府私下處理
-C.由監官彈奏,觸發追責程序
-D.由皇帝赦免,以維護政局穩定
**答案:**C
**解析:**明清時期,監官的彈劾是官員腐敗行為曝光和追責的重要途徑。
20.中國近代法制建設中引入“無罪推定”原則,對司法實踐產生了什么影響?
-A.提高了被告的勝訴率
-B.加強了對犯罪行為的懲罰
-C.提高了司法公正性和保護人權
-D.縮短了審理時間
**答案:**C
**解析:**“無罪推定”原則的引入,有助于保障被告的合法權益,提高司法公正性,是現代法治的重要特征。
希望這些問題和答案對您有所幫助!
1.秦漢時期,“外廄說”體現了法律在皇權專制體制下,主要服務于統治者維護統治的目的。下列對這一觀點的理解最準確的是:
-A.法律的獨立性是維護社會公正的關鍵。
-B.法律的制定和執行應充分聽取百姓意見。
-C.法律是皇權統治的工具,法律的價值體現在服從政治需求。
-D.秦漢時期的法律保障了普通百姓的權利。
**參考答案**:C
**解析**:"外廄說"強調法律的制定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的利益,體現了皇權對法律的控制。
2.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士族統治集團通過“法化”來取代“刑罰”。“法化”的主要特征是:
-A.更加嚴格的刑法體系,以震懾社會秩序。
-B.強調道德教化而非嚴刑峻法,以維護統治的合法性。
-C.法律的普及與公民意識的提升。
-D.法律的程序公正性得到提升。
**參考答案**:B
**解析**:士族統治集團的"法化"旨在以道德教化取代嚴刑峻法,以維護其統治的合法性和軟化其統治的殘酷性。
3.以下哪一項最能準確概括唐代法律在維護封建等級制度方面的作用?
-A.唐代法律促進了社會階層之間的流動。
-B.唐代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平等對待了各個社會階層。
-C.唐代法律嚴格規定了不同階層的權利和義務,鞏固了封建等級制度。
-D.唐代法律為平等參與政治提供了渠道。
**參考答案**:C
**解析**:唐代法律明確區分了不同階層的權利和義務,強化了封建等級制度的穩定。
4.宋代法律的“詳省”與以往的法律相比,突出的特點是:
-A.更加注重法律的公平公正。
-B.更加強調法律的簡明扼要。
-C.更加注重對具體案件的詳細規定,體現了對皇權制衡的嘗試。
-D.更加側重于地方自主立法。
**參考答案**:C
**解析**:“詳省”是為了應對復雜的社會問題,體現了對案件處理細節的強調,這部分也反映了對皇權制衡的嘗試。
5.元代的立法特點之一是“格律”。“格律”的核心價值在于:
-A.強調法律的普適性和普遍適用性。
-B.強調法律的程序正義性。
-C.強調法律與統治者的個人意志相結合。
-D.強調法律的民主性和參與性。
**參考答案**:C
**解析**:"格律"體現了法律與統治者的個人意志的結合,反映了統治者對法律的操控。
6.明朝時期,案例制度得到發展。案例制度在法律實踐中的作用主要在于:
-A.推動了成文法的完善。
-B.限制了官吏的權力。
-C.補充了成文法,解決具體案件的特殊性。
-D.促進了立法過程的民主化。
**參考答案**:C
**解析**:明代案例制度用于彌補成文法的不足,解決具體案件的特殊性。
7.清代“大苛”的出現體現了:
-A.清代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
-B.皇權對法律的進一步加強。
-C.地方政府立法權的擴大。
-D.法律在社會生活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參考答案**:B
**解析**:"大苛"反映出清代皇權對法律的進一步控制。
8.下列哪一做法最能體現中國古代法律與政治權力關系中“法以政為用”的特點?
-A.地方官吏可以根據自身判斷靈活執法。
-B.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必須經過民意調查。
-C.法律的有效實施依賴于統治者的支持。
-D.法律對官員的權力進行有效監督。
**參考答案**:C
**解析**:“法以政為用”意味著法律的執行取決于統治者的意愿和支持。
9.在古代中國,法律的制定與皇權關系緊密,下列哪一項說法最能解釋這一現象?
-A.法律的獨立性是維護社會公正的基礎。
-B.皇權作為最高權力,需要法律來鞏固其統治地位。
-C.法律可以有效制約皇權,保障人民的權利.
-D.法律的制定是人民民主權利的一種體現。
**參考答案**:B
**解析**:皇權為了維護統治,必然會掌控法律的制定和實施。
10.古代中國,法律的修改往往受到政治斗爭的影響。這主要說明:
-A.法律的公平性是最高的原則。
-B.政治權力對法律具有至上的影響力。
-C.法律可以獨立于政治而存在。
-D.法律能有效制約政治權力。
**參考答案**:B
**解析**: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往往受到政治斗爭的左右,反映了政治權力對法律的控制。
11.在中國古代法制史中,“定制”的作用是什么?
-A.限制皇權,保障人民自由。
-B.是成文法的重要補充,并對成文法有一定的影響。
-C.是皇權專制統治的工具。
-D.促進了立法過程的民主化。
**參考答案**:B
**解析**:定制作為地方性的規范,在法律實踐中發揮作用,對成文法有所影響。
12.以下哪一種說法最能體現中國古代法制史中法律的工具性特征?
-A.法律保障了社會公平正義。
-B.法律是統治階級維護自身統治的工具。
-C.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體現。
-D.法律是國家機器的保障。
**參考答案**:B
**解析**:法律服務于統治階級的利益,維護其統治地位。
13.某個時期,朝廷為了加強統治,頒布了一條嚴厲的法律,規定對任何反對朝廷的人都將處以死罪。這一事件反映了古代中國法律與政治關系中的:
-A.法律對皇權的制約。
-B.皇權對法律的控制。
-C.法律對社會公正的貢獻。
-D.法律在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答案**:B
**解析**:此事件說明皇權可以通過法律手段壓制異見。
14.在古代中國,法律的解釋權通常掌握在誰手中?
-A.人民群眾
-B.普通百姓
-C.朝中官員
-D.地方官吏
**參考答案**:C
**解析**:法律的解釋權通常掌握在朝中官員手中。
15.假設一位官員濫用職權,利用法律條文為自己牟取個人利益。針對這種情況,歷史上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A.公開處分,以儆效典。
-B.受到皇帝的責令或貶謫。
-C.依靠人民群眾的監督。
-D.依靠獨立的司法機關進行審判。
**參考答案**:B
**解析**:在古代,皇帝作為最高權力,有權對官員進行懲罰。
16.某時期,出現了一批法律家,他們主張法律應該獨立于政治,保障人民的權利和自由。他們的觀點在當時:
-A.獲得了廣泛的支持。
-B.與當時的政治現實格格不通,難以實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生物下冊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八章 人是生殖和發育 第二節 人的生長發育和青春期教學設計(4)(新版)蘇教版
-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第三單元 在集體中成長 第六課“我”和“我們”第2框《集體生活成就我》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Unit 3 The internet教案及反思
-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11.2 功率教案配套
- 剪紙魔法(教學設計)皖教版三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
- 人教版 (新課標)八年級上冊第一節 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教學設計
- 七年級地理下冊 9.3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種人的故鄉教學設計 晉教版
- 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六單元 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2 老師您好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七年級生物下冊 第二單元 第五章 第一節 激素與生長發育教學設計 (新版)冀教版
- 期中(試題)-2024-2025學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2025-2030中國煤焦油雜酚油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新版食品安全法培訓課件
- 2025年高考物理專項復習:電磁感應綜合題
- 第13課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 課件(共26張)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 2020-2025年中國遼寧省風力發電行業發展潛力分析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安全車輛測試題及答案
- (二模)咸陽市2025年高考模擬檢測(二)語文試卷(含答案)
- 東湖高新區2023-2024學年下學期期中七年級數學試題(含答案)
- 勞務派遣勞務外包項目方案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定額〔2025〕1號文-關于發布2018版電力建設工程概預算定額2024年度價格水平調整的通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