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學課件 世界植被分布規律與植被區劃學習資料_第1頁
植物地理學課件 世界植被分布規律與植被區劃學習資料_第2頁
植物地理學課件 世界植被分布規律與植被區劃學習資料_第3頁
植物地理學課件 世界植被分布規律與植被區劃學習資料_第4頁
植物地理學課件 世界植被分布規律與植被區劃學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呂瑜良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手機mail:lyliang@世界植被分布規律2

有關知識植被、地帶性植被、非地帶性植被影響植被及生態系統分布的主要因素水熱條件:水分和溫度

水熱條件變化的主導因素緯度主導溫度條件經度主導水分條件海拔影響溫度和水分主要內容植被的水平分布規律1植被的垂直分布規律2中國植被地理分布規律34

植被的水平分布規律*全球分布規律*地帶群落交錯區5

緯向地帶性由于熱量沿緯度的變化,出現生態系統類型有規律的更替從赤道向兩極依次出現

熱帶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寒溫帶北方針葉林苔原

Brockman-Jerosch的理想大陸植被分布模式(引自王伯蓀,1987)6

經向地帶性在北美大陸和歐亞大陸,由于海陸分布格局與大氣環流特點,水分梯度常沿經向變化

植被因水分狀況而按經度呈帶狀依次更替

沿海的濕潤區的森林半干旱的草原干旱區的荒漠7

圖片:植被的垂直分布規律8

北方針葉林

8

世界植被分布規律(理想大陸)

主要大陸的植被分布情況歐亞大陸(包括非洲北部)北美大陸南美澳大利亞10

陸地植被水平分布格局世界主要植被類型圖(引自王伯蓀,1987)1.熱帶常綠雨林;2.熱帶半常綠及落葉林;2a.熱帶亞熱帶的干旱林、薩王納、具刺灌叢和部分的禾草群落;3.熱帶、亞熱帶荒漠、半荒漠;4.冬雨硬葉林(包括具冬雨的干燥區);5.亞熱帶常綠闊葉林;6.溫帶夏綠林;7.溫帶草原(steppe,Prairie,pampas);7a.溫帶半荒漠、荒漠;8.北半球的北方針葉林;9.北半球的北極苔原;10.各帶的山地植被歐亞大陸

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沿岸由北向南其帶譜為:苔原-北方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季雨林、雨林。歐亞大陸

西西伯利亞-中亞-阿拉伯由北向南其帶譜為:苔原-北方針葉林-溫帶草原-溫帶荒漠-亞熱帶荒漠。歐亞大陸

歐洲-非洲大陸西部大西洋沿岸苔原-北方針葉林-針落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常綠硬葉林-亞熱帶及熱帶荒漠-稀樹草原-季雨林-雨林。北美大陸北美東部大西洋沿岸由北向南其帶譜為:苔原-北方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南美大陸南美太平洋沿岸由北向南更替的植被為(智利)亞熱帶荒漠-矮灌木與旱生灌木區-常綠硬葉林-落葉闊葉林-凍原世界植被經度地帶性分布規律

北美的中部,東面是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但被經向的落基山脈所阻隔,植被從東向西依次更替為:(東)森林→草原→半荒漠→荒漠→森林(西)

世界植被經度地帶性分布規律歐亞大陸

在大西洋沿岸的西歐,因受海洋性氣候的影響,發育著各類森林。太平洋沿岸的東亞受太平洋季風的影響,南亞受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影響,從東北向西南出現各類森林。大陸內部因距離海洋較遠,濕氣不易達到,開始出現草原與荒漠。地帶群落交錯區基本概念主要類型生態意義定義在地帶性植被之間通常氣候逐漸變化,相鄰的兩類植被各自占據有利生境,形成空間上鑲嵌分布,但優勢(面積)相互轉化的過渡帶,特稱之為地帶群落交錯區(ZonoecotoneZE)主要類型1)半常綠林2)氣候性稀樹草原3)半荒漠4)森林-草原5)北方針葉落葉林帶6)森林苔原生態意義邊緣效應天然實驗室23

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帶性溫度、降水隨海拔變化海拔↗氣溫↘,0.6℃/100m,≈平地北移60公里海拔↗降水↗,3.4mm/100m垂直地帶性海拔高度的變化引起自然生態系統有規律地垂直交替垂直帶譜隨著海拔的升高而依次出現的植被帶具體順序依不同地區而異24

圖片:海拔對生物群落類型的影響25

25

圖片:海拔對生物群落類型的影響中國的植被地理分布規律水平地帶性規律垂直地帶性規律中國植被區劃27

中國大陸溫度分布規律

28

29

中國植被的類型針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熱帶雨林季雨林草原荒漠高寒植物群落中國植被水平地帶性從大興安嶺-呂梁山-六盤山-青藏高原東緣一線,分我國為東南和西北兩個半部,東南半部是季風區,發育各種類型的中生性森林,西北半部季風影響微弱,為無林的旱生性草原和荒漠所分布。32

我國植被分布緯度地帶性從南自南沙群島,北至黑龍江,跨50多個緯度從南向北形成各種熱量帶: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溫帶在濕潤森林區域內,植被類型由南到北順序為:

熱帶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溫帶落葉闊葉林寒溫帶針葉林區33

我國植被分布經度地帶性我國東西橫跨經度約62度我國從東到西水分條件從濕潤到干旱的明顯變化,依次分布三大植被區域

濕潤森林半干旱草原干旱荒漠34

我國植被的垂直地帶性垂直帶譜的基帶與該山體所地區的水平地帶性植被相一致越向高緯度,垂直帶譜越簡單,極地為凍原帶,水平帶與垂直帶重合在同一緯度內,經度不同也影響山體植被的垂直帶譜陸地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帶性垂直帶譜山地植被垂直帶的組合排列和更替順序組成了一定的體系,稱為垂直帶譜。樹線雪線中國濕潤區各緯度地帶的山地植被垂直帶譜(引自:中國植被編輯委員會,1980)1.季雨林、雨林;2.季雨林;3.肉質多刺灌叢;4.季風常綠闊葉林;5.常綠闊葉林;6.常綠闊葉苔蘚矮林;7.硬葉常綠闊葉林;8.溫性針葉林;9.落葉闊葉林;10.寒溫性常綠針葉林;11.寒溫性落葉針葉林;12.矮曲林;13.亞高山常綠革葉灌叢;14.亞高山落葉闊葉灌叢;15.常綠針葉灌叢;16.亞高山草甸;17.高山嵩草草甸;18.高山凍原;19.亞冰雪稀疏植被;20.高山冰雪帶中國干旱區各地帶的山地植被垂直帶譜(引自中國植被編輯委員會,1980)1.鹽柴類半灌木荒漠;2.蒿類荒漠;3.禾草草原;4.山地草甸;5.高寒草甸;6.落葉闊葉林;7.溫性針葉林;8.寒溫性落葉針葉林;9.寒溫性常綠針葉林;10.常綠針葉灌叢;11.亞高山常綠革葉灌叢;12.落葉闊葉灌叢;13.高山墊狀植被;14.高山嵩草草甸;15.高寒荒漠;16.亞冰雪稀疏植被38

38

臺灣玉山39

長白山40

天山41

垂直帶與水平帶的關系植被類型的垂直成帶分布與緯度水平分布順序相似垂直帶與水平帶上相應的植被類型,外貌基本相似緯向帶的寬度較垂直帶的寬度大得多緯向帶是連續的,而垂直帶是間斷的雖然緯度帶、垂直帶的植被類型分布順序相似,但植物種類成分和群落生態結構差異很大42

垂直帶與水平帶植被區劃植被區劃的意義植被區劃的原則與依據植被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