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三同步練習 第4課 歐洲文化的形成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三同步練習 第4課 歐洲文化的形成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三同步練習 第4課 歐洲文化的形成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三同步練習 第4課 歐洲文化的形成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三同步練習 第4課 歐洲文化的形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課歐洲文化的形成

課程標準學習目標

L了解古希臘、羅馬、中古西歐、拜占庭、俄羅斯

1.了解歐洲文化,理解文化的歷史分期及其空間環境。(時空觀念)

的多樣性。2.了解古希臘、羅馬、中古西歐、拜占庭、俄羅斯

2.認識歐洲文化對人類文化在文學、建筑、藝術、法律等方面的成就,概括分

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析上述文化的特點,認識它們對人類文化發展所作

出的貢獻。(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事必備知識自主學習

知識點一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

L古典希臘文化

(1)古典時代:指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上半葉,是古希臘文化高度發展

的時期。

(2)主要成就

①產生:源于希臘人對空宙起遮和人生意義等自然和社會問題的知識

追求,古希臘哲學家力圖用理性的思維方式認識世界和解釋世界

②代表: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被后世稱為“三大哲人”

蘇格拉底致力于探討人生哲理和社會倫理,用對話形式提出哲學思想

哲學柏拉圖創建的“學園”將哲學和數學知識融會貫通,為歐幾里得的《幾

何原本》奠定了基礎

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著作涉及哲學、政治學、

文學、天文學、物理學等領域,對歐洲科學知識系統的形成產生了重

要影響

①早期代表是《荷馬史詩表史詩中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為后世西方文

學創作的源泉

文學

②古典時代希臘文學的最高成就是雅典城邦時期的戲劇,悲劇和喜劇

是這一時期戲劇的杰出代表

雕塑雕刻家米隆的《擲鐵餅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

建筑雅典衛城的帕特農神廟是建筑藝術的代表

①希羅多德的史上開創了敘事體的撰史體裁

全書以希波戰爭為主線,是了解早期西亞、北非、

史學

希臘歷史的重要文獻

②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是西方史學的經典之作

2.古羅馬文化

(1)法律:羅馬法

①開端:《十二銅表法》

時間公元前450年左右頒布

地位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

內容包括債務法、繼承法、婚姻法以及訴訟程序等多個方面

雖然其內容以維護貴族和富人的財產利益為核心,但明文公示,按律量

評價開心限制了貴族濫用權力,規范了社會契約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

了平民利益,成為后來陸續頒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礎

②影響:羅馬法體系適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也對后世歐洲國家的法律制度

產生了深遠影響。

(2)文學:盧克萊修、西塞羅和維吉爾是古羅馬時期最杰出的文學家。

⑶史學:李維的《羅馬史》和塔西佗的《編年史》代表了古羅馬史學的最高成

就。

(4)建筑:古羅馬在建筑方面留下眾多遺產,萬神殿、大競技場等是其中的代表。

(5)歷法:凱撒時期制定的儒略歷后經修訂成為世界通用的公歷。

因為凱撒七月出生,故以凱撒的名字“儒略”(July)命名

知識點二中古西歐文化

L形成:基督教勢力的崛起

⑴法蘭克王國建立: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了法蘭克王國等

封建國家。

(2)克洛維皈依基督教:496年,法蘭克國王克洛維皈依基督教,賦予基督教會多

項特權。

(3)丕平獻土

①概況: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把羅馬周圍地區交給教皇統治,建立“教

皇國”,并使教會介入世俗權力。

②影響:歐洲逐漸形成了王權與教權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社會成員同時成為兩個政治實體的臣民

2.特點:基督教會與世俗王權互相利用、競爭共存。

(1)基督教信仰成為西歐地區普遍的文化符號。

①基督教會控制著西歐社會的精神生活。神學家用形式邏輯論證基督教教義,

論證推理是神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維護基督教會和封建主的統治,對西歐思想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②《圣經》對西歐的文學藝術有重要影響,文學藝術創作的很多素材來自其中的

歷史傳說和神話。

(2)騎士文學和市民文學在中古西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封建時代和

敘述市民家庭的愛情生活和悲歡離合,抨擊貴族的專橫和教士的貪婪

城市復興時期的社會生活。

⑶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的哲學、法律和科學知識傳統。

3.影響:為后來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科學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知識點三拜占庭、俄羅斯文化

1.拜占庭文化

(1)產生背景

①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

②1054年,基督教會正式分裂。東正教是拜占庭帝國的國教,君士坦丁堡是東

正教的中心。

(2)突出特征: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文化,融匯了基督教文化和來自西亞、北

非的文化,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3)主要成就

①查士丁尼在位時編纂的《羅馬民法大全》,為傳承羅馬法作出了貢獻,對歐洲

的法學思想和法制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是拜占庭文化的標志性成就。

②拜占庭帝國保存了大量希臘古典書籍,其建筑和雕塑藝術繼承了古希臘、羅馬

的遺產并有所發展。圣索菲亞大教堂以羅馬式穹頂而聞名。

位于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因巨大的圓頂而聞名于世

2.俄羅斯文化

⑴突出特征: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響。

①10世紀中葉,基輔羅斯在與拜占庭帝國的交往中接受了基督教,基輔羅斯進

入基督教文化圈。

②拜占庭帝國滅亡后,東正教的中心轉移到俄羅斯。東正教逐漸成為專制君主統

治國家的工具,并對俄羅斯的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生活習慣、建筑風格等產生

了深遠的影響。

(2)主要成就

①文學:史詩《伊戈爾遠征記》反映了古代斯拉夫民族的歷史、傳說和風土人情。

②建筑:圓頂多塔風格的教堂建筑與西歐中古時期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形成鮮明對

比,被視作東正教的象征。尖塔高聳,利用十字拱、立柱、飛券等

觀點聚焦辨正誤

1.古埃及文化是歐洲文化的源頭。(X)

2.蘇格拉底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X)

3.戲劇是古典時代希臘文學的最高成就。(/)

4.古典希臘文化在文學、史學、哲學等領域深刻影響了歐洲文化的形成。(J)

5.《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J)

6.萬神殿是古希臘在建筑方面的杰出代表。(X)

7.中古時期,西歐地區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為特征的地域文化。(,)

8.中世紀西歐形成了獨特的王權與教權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J)

9.抒情詩和敘事詩是騎士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J)

10.隨著拜占庭帝國的衰落和俄羅斯的崛起,在歐洲東部形成了東正教文明區域。

(?)

n.圣索菲亞大教堂以哥特式風格而聞名。(X)

情境再現挖教材

?閱讀教材P21圖片“柏拉圖與學生討論哲學問題”。該圖片中包含了哪些信

息?

提示柏拉圖具有嚴謹的治學態度;希臘具有良好的學術氛圍,有利于文化學術

的發展;古希臘文化在羅馬得以傳承。

?觀察下面的圖片,你如何看待圖片上的作品?

*統

提示《荷馬史詩》是古希臘S文學的早期代表,史詩中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為后

世西方文學創作的源泉。

?意大利古城龐貝出土了一幅創作于公元前1世紀早期的馬賽克鑲嵌畫,描繪了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與學生討論哲學問題的情景。(摘自教材P21)這反映了古希

臘文化和古羅馬文化有何關系?

提示古羅馬傳承了古希臘文化。

?閱讀教材P22“史料閱讀”:這段文字反映了哪些信息?

提示羅馬法是私有制發展的產物,為解決羅馬市民在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提

供了法律依據。

?騎士文學大多反映騎士階層的道德和理想。市民文學主要敘述市民家庭的愛情

生活和悲歡離合,抨擊貴族的專橫和教士的貪婪。(摘自教材P23)騎士文學和市

民文學作品有怎樣的歷史價值?

提示可以用來研究西歐封建時代和城市復興時期的社會生活。

概念拓展再深化

?希臘的古典時代

希臘的古典時代,是希臘奴隸制城邦發展到極盛,后又走向衰落的時期。它大體

分為兩個階段,公元前5世紀末以前,是希臘奴隸制經濟發展和城邦繁榮時期;

公元前5世紀末至前4世紀上半葉,奴隸制進一步發展,自由民中貧困破產的人

數增多,階級矛盾和斗爭激化,城邦漸趨衰落。

?《擲鐵餅者》

《擲鐵餅者》是古希臘著名雕刻家米隆的代表作,運動員所呈現的形態是由古希

臘人的社會風俗所決定的。古希臘人在從事體育活動和宗教性的文藝演出活動

時,男子往往赤身裸體。他們認為完美健康的人體乃是人的驕傲,是神性的體現。

?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

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

的科學家,他幾乎對每個學科都作出了貢獻。馬克思曾稱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

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

?丕平獻土

公元756年,丕平把他奪到的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包括羅馬周圍地區,送給

羅馬教皇,史稱“丕平獻土”,這一行為加強了國王和教會的聯系,奠定了“教

皇國”的基礎。

?哥特式教堂

哥特式教堂伴隨著市民階層的崛起而迅速流行起來,成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

其特點是尖塔高聳,在設計中利用十字拱、立柱、飛券以及新的框架結構支撐頂

部的力量,使整個建筑高聳而富有空間感,再結合鑲嵌有彩色玻璃的長窗,使教

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氛圍。

考什么關鍵能力合作探究

主題一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

命題探究

任務fl古典希臘文化的特色

史料古希臘的哲學是古希臘文明的精髓,古希臘也是歐洲哲學的發源地。早在

公元前7世紀,其他民族還在祈求神靈保佑的時候,古希臘人就在積極探尋世界

的本原,并由此產生了各種哲學思想,被譽為古希臘“七賢”之一的泰勒斯提出

的“水是世界萬物的本原的觀點已經完全是一種原始的、自發的唯物主義了”。

后來,又有了“無限者”、氣、火、水、土等為世界本原的觀點。

摘編自楊鳳霞《史海探微》

思考根據史料,概括指出古代希臘哲學的特色。

提示很早就在探索世界本原(用理性的思維方式認識世界和解釋世界);唯物主

義特色鮮明。

任務因古代羅馬文化的特色及成就

史料在藝術作品的創作方面,作品多以君主、貴族政客為題材,刻畫的人物面

部表情多嚴峻、矜持,力求表現君王的神圣和威武之勢。在古羅馬時代的藝術作

品中很難看到像古希臘藝術作品中那種豐富的想象力,以及表現力量和動態美的

風格。古羅馬時代的文學作品在內容的表現上,也偏重于粉飾太平、為帝王歌功

頌德。

—摘編自楊鳳霞《史海探微》

思考根據史料,概括古羅馬藝術的特色,并結合所學列舉能夠體現這一特色的

兩個古羅馬建筑。

提示特色:濃重的貴族政治、皇權政治色彩。建筑:萬神殿、大競技場。

任務?羅馬法對后世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

史料羅馬法具有資本主義發展初期所需栗的現成法律形式,是現代資本主義法

制的先聲。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發展與羅馬法的復興密不可分。自19世紀以來,

歐洲大多數國家皆以羅馬法為立法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如《法國民法典》

《德國民法典》等。現在許多國家的陪審制度、律師制度和某些訴訟原則均源于

羅馬法。

—摘編自岳麓版《歷史必修I?政治

文明歷程》

思考根據史料,概括羅馬法對后世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

提示歐洲大多數國家的法律以羅馬法為基礎;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一些訴

訟原則都源于羅馬法。

素養提升>---------

1.歷史解釋——古代希臘文化的特征

特征表現

古希臘倡導的美學思想是和諧。古希臘人很早就提出黃金比例的觀點,并

理想

運用于繪畫和雕刻。文學作品中,男性大多具有非凡的力量、英俊的相貌、

主義

發達的肌肉,女性則有驚世的容貌

人文希臘人重視個人價值,追求自由、享樂。希臘神話中經常出現半神半人的

主義英雄,而且神同人一樣,爭強好勝

希臘人倡導獨立思考。希臘人將這種精神運用到哲學領域,思考世界的本

理性

原,探討悖論的邏輯;運用到科學領域,研究杠桿、滑輪、浮力,發現數

主義

學的奧秘

悲劇在希臘的文學作品中表現得最為突出。《荷馬史詩》就是希臘悲劇的代表。

性阿喀琉斯和赫克托爾是兩種典型的悲劇人物

悲劇側重寫悲壯雄偉。希臘的史詩戲劇大多體現英雄主義色彩,抒情性較

雄偉

強,語言高亢,句式短促。希臘建筑帕特農神廟高大壯觀,雕塑也達到相

當高的水平

2.唯物史觀——古典希臘文化對羅馬文化的影響

⑴史學:古羅馬在史學思想、著作內容、編纂體例及文章風格等方面,確實是

沿著希臘史學所開辟的道路前進的。

⑵哲學:西塞羅以生動的拉丁語言將希臘哲學通俗化,從而便利了羅馬人對希

臘哲學的了解,他的作品也成為人們研究希臘哲學思想的重要文獻資料。

⑶宗教:羅馬人接受了希臘宗教的神人同形同性論和有關的神話傳說。

(4)建筑:羅馬的建筑是羅馬民族傳統和希臘傳統相結合的產物。羅馬繼承吸收

了希臘的建筑成果,廣泛采用柱廊式建筑并飾以各種雕刻繪畫。在希臘多利亞柱

式的基礎上,形成了簡樸的羅馬的多利亞柱式或托斯堪式。

⑸古希臘對古羅馬文學、教育、法律等方面也都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希臘文

化形成以后,呈輻射狀向地中海周圍地區強勁地擴散,以致影響著歐洲和世界文

明。

主題二從中古西歐文化到拜占庭、俄羅斯文化

命題探究^---------

任務U基督教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關系

史料一中世紀西歐的羅馬天主教會是封建主階級的精神統治工具,它給封建制

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為封建統治辯護;天主教會也是各國最有勢力的封建領主,

它擁有天主教世界地產的1/3;教會還是各國的特權組織,成為西歐國家實現統

一的障礙。天主教會的腐敗和搜刮,引起各階級各階層的強烈不滿。……而教會

的欺詐和無恥掠奪,最終落到人民群眾身上……他們對天主教會的不滿與日俱

增。城市市民也不滿天主教會的統治,這不僅是因為教會是封建制度的強大支柱,

而且因為天主教會的許多清規戒律對工商業的發展不利。世俗君主和貴族則垂涎

教會的財產,出于個人利益的打算,他們也站到反對天主教會的行列中來。

——摘編自吳于廛、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

思考據史料一歸納天主教會在西歐的地位和影響。

提示地位:天主教會是封建統治的理論來源;天主教在各國享有特權;擁有龐

大的經濟勢力。

影響:引起各階層的反對(人民群眾、城市市民、資產階級、世俗君主與貴族);

嚴重地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史料二教父和中古早期的教會學者熟悉希臘古典文化,他們大多數人認為研究

古典文化對他們理解《圣經》有幫助,希望能建設一個有文化的教會,贊成編寫

教授古典文化的教科書。

——摘編自吳于座、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

思考根據史料二概括基督教對歐洲的影響。

提示基督教文化對古希臘文化進行吸收改造,并將其納入到了基督教文化體系

之中。傳播了先進的語言文字、社會思想,推動了不同地區文明的交流和交融。

任務同拜占庭文化的特征和影響

史料13世紀初,拜占庭文化再次出現西傳的高潮。……這個時期,大批珍寶、

文物、圖書和藝術品在西歐各國廣泛傳播。諸如玻璃制造、地圖繪制等科學技術,

也于同期從拜占庭帝國傳入西歐。拜占庭文化西傳的最后高潮出現在14世紀以

后,這次高潮出現的原因是土耳其人在巴爾干半島的軍事擴張引起地區性局勢動

蕩,使大批拜占庭學者和工匠移居西歐,直接促進了拜占庭文化在西歐地區的傳

播和意大利崇尚古典文化熱潮的形成。

——摘編自陳志強《拜占庭帝國通史》

思考為什么說“拜占庭文化在西方文化發展史上起了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

用”?

提示拜占庭帝國繼承了古希臘、羅馬文化,融匯了基督教文化和來自西亞、北

非的文化。拜占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時編纂的《羅馬民法大全》,為傳承羅

馬法作出了貢獻,對歐洲的法學思想和法制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拜占庭帝國保

存了大量希臘古典書籍,其建筑和雕塑藝術也繼承了古希臘、羅馬的遺產并有所

發展。

任務?俄羅斯文化的特色

史料一基輔羅斯時代,基輔、諾夫哥羅德、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切爾尼戈

夫、斯摩棱斯克和波洛茨克等地,這一時期都曾建有規模宏偉、極具特色的東正

教堂,其中又以基輔的索菲亞大教堂最負盛名,這所教堂雖與君士坦丁堡的著名

教堂同名,卻不是拜占庭樣本的簡單復制,而是顯示了拜占庭風格和羅斯藝術的

完美結合,獨具一格。

—摘編自沈堅等《世界通史》

思考(1)根據史料一,說明索菲亞大教堂的特點,并分析這一時期出現大量“規

模宏偉、極具特色的東正教堂”的背景。

提示特點:拜占庭風格和羅斯藝術的完美結合。

背景:10世紀中葉,基輔羅斯的統治者在與拜占庭帝國的交往中接受了基督教,

基輔羅斯進入基督教文化圈;拜占庭帝國滅亡后,東正教的中心轉移到俄羅斯;

東正教逐漸成為專制君主統治國家的工具。

史料二14—15世紀出現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梁贅神甫索福尼創作的

《頓河之濱》,汲取了《伊戈爾遠征記》的表現手法,采用詩歌形式,熱情謳歌

了羅斯軍隊在庫里科沃之戰中與蒙古侵略軍奮力搏戰的英雄氣概。這一時期的文

學作品中,也反映出俄羅斯結束封建割據、實現國家政治統一的局面。《穆提揚

督軍德拉庫爾紀事》發揮了集中國家機關權力的思想,塑造了一個公正的長官。

他主張排除一切邪惡,認為國務活動家在同邪惡作斗爭時應保持誠實和合理的嚴

厲。

—摘編自沈堅等《世界通史》

思考(2)根據史料二,概括14—15世紀俄羅斯文學的特色。

提示弘揚民族主義;要求國家政治統一。

素養提升*---------

1.唯物史觀——基督教對西方文化的影響

⑴在中世紀早期,基督教全力承擔了挽救與傳播古典文化的歷史重任,并且為

正在萌生的新文明提供了模式和方向。

⑵基督教客觀上促進了西方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并使政治分散的西

方以基督教為紐帶融合成為一個龐大的文化體系。

⑶基督教在客觀上促進了早期西方文化的復興,并為后來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

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基督教對西方文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逐漸滲透到西方哲學、法學、教育、

藝術(文學、音樂、建筑、繪畫和雕塑等)以及科學等各個領域。

2.歷史解釋一拜占庭文化的特征和歷史影響

⑴特征

①拜占庭文化具有鮮明的傳統特征,它直接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文化遺產,融

匯了早期基督教和古代東方諸多文化,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體系。

②拜占庭文化具有開放性,表現在兩個方面,即對其他民族文化的寬容和對發展

相對落后民族的開化啟蒙。

③拜占庭文化具有宗教性和世俗性結合的特征。教會文化和世俗文化作為兩大主

流文化,經歷了最初的興起階段,中期的曲折發展階段,最后走上了共同發展的

道路。

(2)歷史影響:架起了東西方文明交往的橋梁,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①拜占庭文化對斯拉夫文化影響最為深遠。拜占庭文化在斯拉夫民族中得到認

同,斯拉夫人以拜占庭文化為基礎,發展出自己的文化,逐步形成具有共同信仰

的東歐世界。

②俄羅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響。拜占庭帝國滅亡后,東正教對俄羅斯的宗

教信仰、文學藝術、生活習慣、建筑風格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③拜占庭文化對阿拉伯世界有一定影響。兩種文化頻繁交往是在7世紀中期伊斯

蘭教興起之后,伊斯蘭文化在諸多領域都從拜占庭文化中吸取了營養。

④拜占庭文化對中古西歐地區也有重要影響。它是古典文明和中世紀文明傳承的

紐帶,保存延續了古典希臘、羅馬的文化,推動了近代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

E素養達標隨堂反饋

1.(2022.山東萊州一中高二模擬)古希臘化文化把關注的目光從遙遠的宇宙轉向

了多變的人生,文學創作從形式到內容都有創新,出現了田園詩、科普詩;在藝

術創作上,由神廟建筑轉向象征權力與財富的宮殿、公共建筑物和紀念碑。據此

可知,古希臘化文化()

A.具有現實主義色彩

B.突出世俗性和大眾化

C.強調社會等級秩序

D.帶有神秘主義的傾向

答案A

解析據材料“從遙遠的宇宙轉向了多變的人生”“田園詩、科普詩”“轉向象

征權力與財富的宮殿、公共建筑物和紀念碑”等信息可知,古希臘關注的目光回

歸現實,具有現實主義色彩,故選A項;只有“田園詩、科普詩”突出世俗性

和大眾化,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材料主旨是古希臘化文化具有現實主

義色彩,而不是強調社會等級秩序,排除C項;古希臘化文化更多關注人、關

注現實,不是神秘主義,排除D項。

2.(2022.河北大名一中高二模擬)《荷馬史詩》之《奧德賽》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希臘軍隊對特洛伊城堡久攻不下,足智多謀的奧德修斯想出木馬計……特洛伊人

視木馬為祭神奇物,把它拖進城里。夜間希臘兵將從木馬肚中殺出,與城外的軍

隊里應外合,攻陷特洛伊。希臘軍隊得勝班師,但奧德修斯因遭海神波塞冬忌恨,

途中受阻,閱盡人間不同風俗,引出種種動人故事。據此可知,《荷馬史詩》()

A.展現了復雜的人性與心理

B.側重于對軍事才能的謳歌

C.旨在宣揚正義的道德品質

D.開創了浪漫主義文學風格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希臘軍隊依靠奧德修斯的木馬計攻陷了特洛伊城,但奧德修斯

卻遭到海神的忌恨,而閱盡人間不同風俗,這一故事既描寫了軍隊作戰時的計謀

和勇敢,也展現了戰爭背景下復雜的人性與心理,故選A項;材料強調的是戰

爭之下復雜的人性,謳歌軍事才能、宣揚正義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C項;

浪漫主義文學產生于18世紀末,是西方近代文學最重要的思潮之一,而《荷馬

史詩》是古希臘時期的文學作品,排除D項。

3.(2022.山東煙臺高二期中)《十二銅表法》是最古老的羅馬法文獻,雖然它的大

多數條款是對古代習慣的沿襲,甚至還有“以牙還牙”等原始殘余,但它畢竟第

一次用成文的形式規定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這說明《十二銅表法》()

A.限制了貴族對司法權的濫用

B.混淆了法律與習慣的界限

C有利于貴族對法律隨意解釋

D.使公民享有更多的權利

答案A

解析據材料“但它畢竟第一次用成文的形式規定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可知,

《十二銅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對司法權的濫用,故選A項;《十二銅

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并未混淆與習慣的界限,排除B項;《十二銅表法》用

成文法的形式限制了貴族對法律的隨意解釋,排除C項;《十二銅表法》是對習

慣法的匯編,仍然維護貴族的私有財產和貴族利益,排除D項。

4.公元前2世紀,在羅馬征服希臘后,羅馬官兵從希臘挑選并帶回來的大批人質

里面,包含有貴族、倫理學家、政治理論家、歷史學家、詩人等等,此外還有大

量的奴隸、雜技演員,甚至還有主廚。這種現象會導致()

A.希臘文化在羅馬擴散

B.希臘民主遭受致命摧殘

C.羅馬的法治得到完善

D.羅馬社會矛盾日趨尖銳

答案A

解析由材料“羅馬官兵從希臘挑選并帶回來的大批人質里面,包含有貴族、倫

理學家、政治理論家、歷史學家、詩人”可知,這些人質隨之帶來希臘文化,因

而推動希臘文化在羅馬擴散,故選A項。

5.(2022.遼寧黑山四中高二模擬)下圖是“教皇為皇帝加冕”,取材于公元8世紀

中期法蘭克王國君主“丕平獻土”這一重要的歷史事件。該歷史事件及圖片最能

說明()

A.歐洲王權與教權并立的政治格局

B.世俗王權凌駕于宗教神權之上

C.基督教會是西歐最大土地所有者

D.貴族內部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公元8世紀,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為酬謝

教會助其掌權,將羅馬周圍地區交給教皇統治,教會介入世俗權力,歐洲逐漸形

成了王權與教權并立的局面,故選A項;材料說明教皇的權力高于世俗王權,

排除B項;題干信息不能反映“基督教會是西歐最大土地所有者”,排除C項;

圖片內容與貴族內部等級制度形成無關,排除D項。

6.(2022.重慶市二。三中學校高二測試)被譽為歐洲中世紀四大英雄史詩之一的

《伊戈爾遠征記》,描繪的是主人公伊戈爾為消除公國的外患一盤踞在黑海沿

岸的波洛夫人,率遠征軍進行征伐的故事。在伊戈爾身上,兼有著為自己民族抵

御外敵的英雄氣概和追求個人榮譽、輕率行動的性格特征。這說明()

A.《伊戈爾遠征記》是市民文學的代表作

B.作者對主人公伊戈爾的評價持雙重態度

C.伊戈爾遠征加劇了基輔羅斯的解體危險

D.封建貴族的忠誠與勇敢促進了社會發展

答案B

解析《伊戈爾遠征記》中,既描繪伊戈爾抵御外敵的英雄氣概,又反映其追求

個人榮譽、輕率行動的性格特征,說明作者對主人公伊戈爾的評價持雙重態度,

B項正確;市民文學與《伊戈爾遠征記》敘述封建貴族的英雄氣概不符,A項錯

誤;材料沒有體現伊戈爾遠征加劇了基輔羅斯的解體危險,C項錯誤;材料不能

說明“封建貴族的忠誠與勇敢促進了社會發展”,D項錯誤。

學業質量課后評估

題組1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

1.(2022.遼寧省六校聯考)古希臘文學的最高成就是雅典城邦時期的戲劇。早期的

戲劇主要描寫神的世界,公元前5世紀,戲劇中對人物的描寫和對社會現實的批

判逐漸增多。這一變化說明()

A.民主政治推動文學發展

B.宗教信仰失去主導地位

C.人文思想影響戲劇創作

D.戲劇創作滿足民眾要求

答案C

解析據材料信息可知,古希臘戲劇由描寫神到描寫人物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

表明當時人們的關注點逐漸從“神”變為“人”,體現了人文思想的興起影響了

戲劇的創作,故選C項;描寫對象的轉變體現人文主義色彩,與民主政治無關,

排除A項;材料只反映古希臘戲劇內容發生變化,與宗教地位無關,排除B項;

材料沒有對民眾的要求進行描述,不能說明戲劇創作是滿足民眾的要求,排除D

項。

2.(2022.天津天和城實驗中學高二模擬)古希臘《荷馬史詩》中記載了在遠古時期,

希臘人在諸神的支持下,憑借智慧最終攻克了特洛伊城。19世紀考古學家在土

耳其發掘出了古特洛伊城的遺址及其在公元前12世紀遭受戰爭的痕跡。據此可

以得出的結論是()

A.古希臘主流思想是神靈崇拜

B.《荷馬史詩》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C.考古結果最能反映歷史真實

D.《荷馬史詩》的描述屬于歷史紀實

答案B

解析從題干中涉及的考古結果,可知古特洛伊城在公元前12世紀曾遭受戰爭

的破壞,從而證明了《荷馬史詩》中關于特洛伊戰爭的記載有些可能是真實的,

B項正確;題干中雖涉及“希臘人在諸神的支持下”等字眼,但并不能體現古希

臘的主流思想是神靈崇拜,A項錯誤;C項的表述過于絕對,排除;題干中的考

古發現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荷馬史詩》的有些敘述可能是真實的,但不能

由此斷定《荷馬史詩》的描述均屬于歷史紀實,D項表述過于絕對,排除。

3.(2021.山東濱州高二期末)古羅馬法學家西塞羅指出,“真正的法律是正確的理

性,它與自然和諧一致,它播撒至所有的人,且亙古不變……不可能在羅馬有一

種法,在雅典有另一種法;無論何時何地,它都是有效的”。他意在強調()

A.法律應該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B.羅馬法受到希臘文化影響

C.理性是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則

D.自然運行規律會影響法律

答案A

解析西塞羅指出自然法是永恒正確的理性,可播撒至所有的人,且無論何時何

地,都是有效的,意在強調法律應該具有普遍的適用性,A項正確;“羅馬法受

到希臘文化影響”在材料中沒有體現,B項錯誤;“理性是法律制定的基本原

則”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不是材料主旨,C項錯誤;材料并未強調“自然運行規

律會影響法律”,D項錯誤。

4.(2021.遼寧葫蘆島高二期末)恩格斯指出:“羅馬法是純粹私有制占統治的社會

的生活條件和沖突的十分經典的法律表現……在羅馬法中,凡是中世紀后期的市

民階級還在不自覺地追求的東西,都已經有了現成的了。”恩格斯的觀點表明

()

A.羅馬法注重對私有制的保護

B.《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

C.市民階層推動資本主義發展

D.羅馬法發展到完備階段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純粹私有制占統治的社會的生活條件和沖突的十分經典的法

律表現”以及中世紀市民階級所追求的是私有財富可知,羅馬法注重對私有制的

保護,故選A項;材料并不是對《十二銅表法》的評價,排除B項;C項與題

干無關,排除;材料與羅馬法的發展無關,排除D項。

5.(2021.山東曲阜一中高二期中)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經常以挑剔的眼光看待

周圍的世界,他曾感嘆:“世界的局面改變了,渾厚淳樸的羅馬古風業已蕩然無

存,政治上的平等已經成為陳舊過時的信息,所有人的眼睛都在望著皇帝的敕

令。”材料表明塔西佗()

A.主張恢復傳統政治體制

B.從歷史的角度審視現實

C.追求公平和公正的理念

D.維護君主敕令的權威性

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塔西佗經常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世界”“渾厚淳樸的羅

馬古風業已蕩然無存,政治上的平等已經成為陳舊過時的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

可知,共和時代的忠勇愛國成為茍且因循,儉樸刻苦變成了奢侈浪費,而軍隊的

勇武精神也為驕奢淫逸所取代,因此他常常帶著共和時代貴族政治家的挑剔眼

光,來審視已經變化的世界,即從歷史的角度審視現實,B項正確;根據所學知

識可知,塔西佗在思想上傾向于共和時代的貴族專政,尤其向往這個制度下元老

院貴族的高貴地位和自由生活,而不是主張恢復傳統政治體制,A項錯誤;材料

中沒有涉及公平公正的理念,C項錯誤;材料主要體現的是以歷史的角度審視現

在的社會,沒有體現“維護君主敕令的權威性”問題,D項錯誤。

題組2中古西歐文化

6.(2022.山東曲阜一中高二期中)13世紀初,牛津大學形成。右圖

為牛津大學校徽,校徽由三頂王冠和一本展開的書組成。書上用

拉丁文寫著《圣經》的一句話“主照亮我”。據此可以推斷()弋

A.國王兼任中世紀大學校長f

B.中世紀大學脫離教會控制

C.世俗文化的發展受到阻礙

D.基督教影響中世紀文化教育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書上用拉丁文寫著《圣經》的一句話‘主照亮我'”,可推知基

督教影響中世紀文化教育,D項正確。

7.(2022.北大附中云南實驗學校高二模擬)中世紀,基督教成為古希臘羅馬古典文

化的保存者,《新約》中的許多故事是希臘羅馬古代神話的翻版;古希臘經院哲

學被用來構建基督教理論體系,這孕育了歐洲近代科學思維方式。據此可知,基

督教()

A.是西歐地區普遍的文化符號

B.推動歐洲近代科學產生

C.實現了神權和世俗文化和解

D.傳承和發展了傳統文化

答案D

解析據材料可知,基督教的內容有很多出自于古希臘羅馬文化,基督教對古希

臘羅馬文化的保存,推動歐洲近代科學思維方式的產生和發展,故選D項;材

料的主旨是基督教對古希臘羅馬文化的保留推動了歐洲近代科學思維方式的產

生,基督教“是西歐地區普遍的文化符號”不符合主旨,排除A項;基督教孕

育了歐洲近代科學的思維方式,不是近代科學,排除B項;材料中并無反映世

俗文化的信息,排除C項。

題組3拜占庭、俄羅斯文化

8.(2022.山東煙臺高二期中)西方人認為拜占庭帝國的文化帶有明顯的東方色彩,

東方人卻從拜占庭帝國的文化中看出希臘羅馬文化的身影。這表明拜占庭文化的

特點是()

A.獨具一格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