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L*核舟記
【教學目標】
1.熟記“篆”“冠”“矯”等字的讀音;熟記“貽”“峨”“褶”“篷”等字的字形;理解“歷
歷可數”等成語的意思;識記作者魏學凈的文學常識。
2.熟讀課文,借助注釋理解基本內容,積累常用文言詞句。
3.發揮想象,感受核舟之美和匠人構思之妙、工藝之精。
4.抓住文體特點,把握說明對象特點和寫作順序。
5.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簡潔、準確、生動的特點。
6.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工藝美術方面的成就,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
化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習掌握本文運用說明和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2.教學難點:理清文章的整體思路,探究主體部分的說明順序。
【教學準備】
教學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熟讀課文,結合注釋,疏通文意,積累常用文言詞句。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了解文體特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教師獨白:(出示課件1)同學們知道什么是微雕嗎?
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簡稱,是一種以刀代筆,以精小細微為特征的獨具風格的藝術形式。
雕刻時肉眼看不見,憑感覺運刀,靠經驗完成創作,因而人們又稱之為“神刻意雕”,作品具
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讀華章”之妙趣。
微雕藝術越來越為人們熱愛,越來越被藝術家、鑒賞家、收藏家重視,世界上正在形成
一股微雕藝術熱。
請同學們觀看下面微雕這批的圖片(出示課件2)
板書課題:(出示課件3)11*核舟記
二、自主學習,知識備查
1.學生查閱文本相關資料,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1)走進作者
教師以課件展示形式展示作者的相關知識,補充學生預習的不足。
預設:(出示課件5)魏學湃(約1596—約1625),明朝末年散文家。字子敬,浙江嘉善
(今浙江嘉興)人。其一生短暫,未曾做官,好學善文,著有《茅檐集》。《核舟記》是其代
表作,被清代張潮收入《虞初新志》。
(2)寫作背景(出示課件6)
教師講解:教師出示課件,講解這課的寫作背景,為后面同學們理解本文內容做準備。
預設:本文選自《虞初新志》卷十(清代張潮編,文學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略有刪
節。文中所記核舟的雕刻者是明代微雕大師王叔遠。據清代筆記記載,王叔遠,常熟人,又
名叔明,號“初平山人”,曾到過寧波,并創作了微型木雕“天封塔”。
1994年,在寧波鎮海發現了一枚桃核舟,核舟船篷一側有一明顯為“明”字的標志,“明”
是王叔遠的簡稱,其方位與魏學澄《核舟記》中記載的“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的情況
完全一致。經過專家鑒定,此枚核舟為王叔遠晚年作品。
2.預習檢查,夯實基礎
讀一讀生字詞。(出示課件7)
minJisaneguan
器皿八分有奇不移峨冠
??V
Jiaorudranzhe
矯首貝臺箸篷髯衣褶
chuiJizhTrenxOzhuan
椎髻趾壬戌篆章
三、新課學習,整體感知
教師:同學們,先聽讀課件示范朗讀,然后自己朗讀課文。(朗讀時注意節奏和斷句)(出
示課件8、9、10)
預設:
明/有奇巧人/日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
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
艙,箸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
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
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榜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
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
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
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
/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
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訕/右臂/支船,
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
/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
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
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日/“天啟/壬戌/秋
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
/墨。又/用/篆章/一,文目/“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箸篷,為/楫,為/
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并篆文,
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
/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疏通一下課文部分內容吧。
師生疏通:(出示課件11)
----------核舟記-L
指手藝奇妙精巧的人。魏學浮直徑一寸的木頭。做。這里指雕刻。
明有奇巧人日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
盛東西的日常用具。樹木。無不、全都。
器皿、人物,以至鳥獸、丕石,回不因勢象形,各具
贈。泛舟,乘船在水上游覽。順著,就著。
情態。嘗照余核舟一,蓋大蘇法赤壁云。
教師提示:同學們。注意什么紅色字體的字詞的意思,在課本上記錄或勾畫這些重點字
詞的意思。
教師:同學們,我們再一起在剛剛疏通這段文字的基礎上,試著翻譯一下這段文字。
預設:(出示課件11)
【譯文】明朝有個手藝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遠,能夠在直徑一寸的木頭上,雕刻出宮
殿、器具、人物,甚至飛鳥、走獸、樹木、石頭,全都是就著(材料原來的)樣子刻成(各
種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態。王叔遠曾經贈給我一個用桃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蘇軾游
赤壁(的情景)。
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疏通一下課文部分內容吧。
師生疏通:(出示課件13)
有余,多一點兒。奇,零數、余數。高起而寬敞。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
用箸竹葉做的船篷。打開。
艙,箸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
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后赤壁賦》里的句子。
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
一種青翠色顏料。
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不青梅之。
《赤壁賦》里的句子。徐,用顏料等涂上。
慢慢地。興,起。
教師:同學們,我們再一起在剛剛疏通這段文字的基礎上,試著翻譯一下這段文字。
預設:(出示課件14)
【譯文】小船從頭到尾長大約八分多一點兒,大約有兩個黃米粒那么高。中間高起而寬
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箸竹葉做成的船篷覆蓋著它。船艙旁邊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
扇。推開窗戶來看,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關上它,就見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
石出“,左邊刻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用石青涂在刻著字的凹處。
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疏通一下課文部分內容吧。
師生疏通:(出示課件15)
高高的帽子。兩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須。
船頭坐三人,中遨量而多鬟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
只能卷舒而不能懸掛的橫幅書畫長卷。
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
好像在說什么似的。指手卷的右端。下文“卷
末”,指手卷的左端。
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
教師:同學們,我們再一起在剛剛疏通這段文字的基礎上,試著翻譯一下這段文字。
預設:(出示課件15)【譯文】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長著濃密胡子的
人是蘇東坡,佛印坐在右邊,黃魯直坐在左邊。蘇東坡、黃魯直共同看一幅手卷。蘇東坡的
右手拿著手卷的右端,左手撫著魯直的脊背。魯直左手拿著手卷的左端,右手指著手卷,好
像在說什么似的。
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再一起疏通一下課文部分內容吧。
師生疏通:(出示課件16)
露出。略微側轉(身子)。靠近。
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薯,各隱
特別,極。像。舉。
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每首昂視,神情
類彳以。彎曲。
與蘇、黃不蜃。臥右膝,辿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
分明的樣子。
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教師:同學們,我們再一起在剛剛疏通這段文字的基礎上,試著翻譯一下這段文字。
預設:(出示課件16)
【譯文】蘇東坡露出右腳,黃魯直露出左腳,各自略微側著身子,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
膝,各自隱藏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佛印極像彌勒佛,敞胸露懷,抬頭仰望,神情和蘇東坡、
黃魯直不相類似。佛印平放著右膝,彎曲著右臂支撐在船上,并豎起他的左膝,左臂掛著念
珠靠著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數出來。
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疏通一下課文部分內容吧。
師生疏通:(出示課件17)
船槳。撐船的人。,
舟尾橫臥一揖。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
形狀像椎的發髻。椎,敲擊的器具,一端較大或呈球形。
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
同“橫”。扳。大聲喊叫。拿。
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眼睛正視著(茶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
爐),神色平靜。若……然,好像……的樣子。
教師:同學們,我們再一起在剛剛疏通這段文字的基礎上,試著翻譯一下這段文字。
預設:(出示課件17)【譯文】船尾橫放著一支槳。槳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船工。右邊的
船工梳著椎形發髻,仰著臉,左手靠著一根橫木,右手扳著右腳趾,好像在大聲喊叫的樣子。
左邊的船工右手拿著蒲葵扇,左手撫著茶爐,爐子上有個壺,那個人的眼睛正看著茶爐,神
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
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疏通一下課文部分內容吧。
師生疏通:(出示課件22)
那。平。它的,指船背。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
男子美稱,多附于字之比清楚明白。這里的意思是黑。
王毅叔遠直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
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教師:同學們,我們再一起在剛剛疏通這段文字的基礎上,試著翻譯一下這段文字。
預設:(出示課件22)【譯文】那只船的頂部較平,在上面刻著作者的題款名字,文字是
“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字跡)細小得像蚊子腳,筆畫清楚明白,它的顏色
是黑的。還刻著篆文圖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顏色是紅的。
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疏通一下課文部分內容吧。
師生疏通:(出示課件24)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箸篷,為楫,為爐,為
共,總共。雕刻了五個人。
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并篆文,為字共三十
挑選。連詞,和。
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
竟然。滿。原來是。長而窄。
靈怪矣哉!
神奇。“矣”和“哉”連用,有加重驚嘆語氣的作用。
教師:同學們,我們再一起在剛剛疏通這段文字的基礎上,試著翻譯一下這段文字。
預設:(出示課件24)
【譯文】總計在一條船上,刻了五個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槳、爐子、茶壺、念珠
各一件;對聯、題名和篆文,刻的文字共三十四個。可是計算它的長度,竟然不滿一寸。原
來是挑選而窄桃核的雕刻成的。啊,技藝也真神啊!
四、細讀課文,精讀細研
教師:同學們,本文的“奇巧”體現在哪些方面?(出示課件12)
(學生朗讀課文,勾畫分析回答。)
學生: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教師追問:剛才這位同學勾畫出體現“奇巧”的語句,下面我們分析一下如何體現的(出
示課件12)
(學生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所用原料體積小
學生:雕刻物件種類繁多
學生;所雕刻物件構思巧妙,情態逼真
教師補充:“奇巧”是文章的文眼,總括全文,突出雕刻技藝的特點,表現出王叔遠雕
刻技藝的精妙高超。
教師: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介紹核舟的?(出示課件18)
(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
船艙---->船頭---->船尾
教師:作者在介紹船頭時,用了一系列方位詞,請找出來,想一想這些方位詞有何作用?
(出示課件19)
(學生默讀課文,勾畫分析回答。)
學生: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
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
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學生:用“中”“右”“左”三個方位詞分別交代船頭的人物及他們的位置,突出蘇東坡
的主人地位,緊扣“大蘇泛赤壁”的主題。后用“左”“右”描繪蘇、黃的姿態、神情和動作,
表現二人的友好關系和相互切磋、談論時的神情。進一步顯示了王叔遠雕刻刀法的奇巧,也
表明了作者觀察之細膩,描寫之逼真。
教師:作者在介紹這三個人物的時候,側重于描寫人物的哪些方面?說說雕刻者是要竭
力渲染他們此時此地什么樣的心態。
教師出示表格:(出示課件20)
人物動作神態心態
(學生默讀課文,勾畫填寫表格。)
預設:(出示課件20)
人物動作神態心態
蘇東坡指點江山于畫圖
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現右足,微樹
蘇東坡中,好朋友同舟共濟
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現左
黃魯直奇景共賞,書畫同讀
足,微側
超生脫世的神情,活畫出
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臥右膝,一個不拘于世俗禮法、放
佛印浪形骸的和尚形象,宛然
訕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
彌勒在前
教師:作者在介紹這三人時,著墨較多的是誰?(出示課件21)
(學生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蘇東坡。
教師追問:為什么?(出示課件21)
(學生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1.刻畫得仔細,所以作者寫得細膩。
學生:2.核舟的主題是“大蘇泛赤壁”,這樣介紹與主題吻合。
教師:作者介紹船背只用了一小段文字,為什么這樣安排呢?(出示課件23)
(學生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這樣安排是為了突出“核舟”的主題,同時表現作者主次分明的寫作技巧。
教師:作者為什么在段末再次對船上的事物進行說明?(出示課件25)
(學生討論,教師指正。)
教師指正:強調了核舟的體積雖然小,但所刻之物十分豐富,讓人對小小核舟嘆為觀止。
此時,作者最后發出的“技亦靈怪矣哉”,也正是讀者由衷的感受。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發揮想象,感受核舟之美和匠人構思之妙、工藝之精。
2.抓住文體特點,把握說明對象特點和寫作順序。
3.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簡潔、準確、生動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回顧上課,導入新課(出示課件26)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核舟”有了整體的認識,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文
章的寫作手法。
二、深讀課文,合作探究
教師:作者為什么不按照船頭、船艙、船尾的順序介紹“核舟”?(出示課件27)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適時點撥。)
第二小組:①核舟的中間部分是艙,高起而寬敞,十分引人注目;
第三小組:②艙邊的窗竟然可以關閉,從這里說起能引起讀者的興趣;
第四小組:③核舟所表現的主題是“大蘇泛赤壁”,而中間部分雕刻有蘇軾的詩句,從這
里說起容易引起讀者的注意,引發讀者的想象。
教師:本文與《桃花源記》是同一種文體嗎?試比較這兩種文體的不同。(出示課件28)
教師出示表格:
篇目
《桃花源記》
《核舟記》
(學生討論,自主填寫)
教師指正:(出示課件28)
從所“記”的對象
篇目從表達方式及語言看
和內容看
“記”的是“桃花源”幾乎一律用描寫文字,對其環
《桃花源記》這一地方,屬游記類性境、場景、氣氛、人物等進行
質的記敘文了細致入微的刻畫渲染
“記”的是“核舟”這
一工藝品,目的是要展多用客觀的說明性語言,
《核舟記》示我國古代能工巧匠的采用多種科學的說明方法
絕頂智慧,是說明文
教師:本文語言簡潔、嚴密、生動,請從文中找出語句加以體會。(出示課件29)
(學生討論分析,教師適時點撥。)
學生勾畫語句:(出示課件30)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
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學生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
為了說明雕刻之能,先說尺寸之短一一“徑寸之木”,再說“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
鳥獸、木石”,然后進一步總結說“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通過這樣的三個層次,將王
叔遠的“奇巧”展現出來。這樣既以綜述的筆觸說明王叔遠微雕藝術之高明,又以“嘗貽余
核舟一”,自然引出對核舟的具體介紹。
學生勾畫語句:(出示課件31)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
(學生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這句話使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說明船體長度和高度,”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許”,可見核舟確實很小;使用表示約數的“約”“有奇”“可”“許”,可見作者用詞
之嚴謹。
學生勾畫語句:(出示課件32)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
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
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學生討論,分析回答。)
學生:先列出“一楫”,以分出左右,引出二舟子,然后分別加以生動的說明介紹。居右
者,呈現動態之美,因此先面部,后舉止,重點在舉止。居左者,呈現靜態之美,先舉止,
后面容,重點在面容。一動一靜,動靜相宜,次序井然,神態畢出。
教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把本文重點字詞句歸納一下。
1.通假字(出示課件33)
預設:
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橫”,橫著)
2.古今異義(出示課件34、35)
預設:
曾不盈寸(餐:黑)
雕欄相望焉(著厚意看。)
神情與蘇、黃不屬(覆
其兩膝相比者(晨1釐:)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鬟;梵、“繳%對)單的,)
不成對的。
3.一詞多義(出示課件36、37、38)
預設:
"明有奇巧人形容詞,奇妙、奇特。
奇V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名詞,零數、余數。
為宮室動詞,做,這里指雕刻。
為4Vf
、中軒敞者為艙動詞,是。
之J能以徑寸之木助詞,的。
I箸篷覆之代詞,它。
3f東坡右手執卷端名詞,一頭。
拓V
、其人視端容寂形容詞,直、正。
bf高可二黍許副詞,大約。
、珠可歷歷數也動詞,可以。
"啟窗而觀連詞,表承接。
而V而豎其左膝連詞,表并列。
<而計其長曾不盈寸連詞,表轉折。
”其人視端容寂指示代詞,那,那個。
其Y
、其兩膝相比者人稱代詞,他們。
4.詞類活用(出示課件39)
名詞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所用
中軒敞者為艙,箸篷覆之(
的工具,是“用碧篷”的意思。)
石青梅之(名詞作狀語,用石青。)
居右者椎髻仰面(名詞作動詞,梳著形狀像椎的發髻。)
臥右膝,訕右臂支船(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臥。)
中峨乳而多髯者為東坡(名詞作動詞,戴著高高的帽子。)
5.文言句式(出示課件40)
省略句
省略介詞“于",可補充為“則題名(于)
則題名其上其上”。
判斷句
中軒敞者為艙“為”表判斷。
倒裝句
其兩膝相比者定語后置,正常語序應為“其相比兩膝者”。
三、課堂小結
1.這課我們已經學習完了,下面請你們概括歸納一下主題。
教師:要求一至兩名學生歸納,最后教師指正。
預設:(出示課件41)本文通過對我國明代的一件微雕作品一一“核舟”詳細介紹,贊
揚了雕刻者王叔遠的高超技藝,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及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
卓越成就。
2.同學們,通過這課的學習,我們有著怎樣的感悟呢?
師生共同討論,最后教師指正。
預設1:(出示課件42)感悟一:明代王叔遠的技藝并非先天得來,而是后天努力的結果。
我們的學習也是這樣,并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只能靠自己的刻苦努力。
預設2:(出示課件42)感悟二:一枚小小的桃核,可以表現“大蘇泛赤壁”的內容,可
見雕刻者非凡的想象力。藝術創作離不開想象。我們也可以在一件小事中,通過想象,開辟
出一片新的天地。
3.我們一起明晰一下這課的寫法,即體會它的寫作特色。
預設1:(出示課件43)?層次分明,條理清楚。本文介紹核舟,采用了總分結合、依次
介紹的寫法,有條不紊,給人以條理清晰的印象。首先,概括介紹,使讀者對王叔遠技藝的
精巧有一個總的印象。其次,先總起一句,指出核舟的大小,然后以核舟各部分所在的不同
位置為序做詳細說明:船艙一船頭一船尾一船頂,結構嚴謹。最后總結,照應開頭,深入一
步。三個部分,采用“總一分一總”的結構,思路清晰。
預設2:(出示課件44)?總分結合,前后照應。第一部分,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班健康《你是我的好朋友》教案
- 化學單元1 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第一課時教案及反思
- 五年級美術下冊教案-《第11課 學畫松樹》教學設計人教版
- 九年級體育 第9周 第18次課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五年級上冊山居秋暝教案
- 九年級體育 女生側向滑步推鉛球教學設計2
- 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The Angry Dragon(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譯林版(三起)英語四年級下冊
- 2021-2022學年北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下冊期末押題必刷卷【期末測試·拔高】常考易錯突破卷(輕松拿滿分)(解析版)
- 2024中鐵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公開招聘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三年級英語上冊 Unit 9 It's a mouth教學設計2 湘少版
- 古典詩歌表達技巧之“列錦”(公開課)課件
- 網絡安全防護講座課件
- 丁類廠房消防設計規范
- 英語PET考試固定搭配
- 立裁連衣裙方法
- 甘肅省蘭州市成考專升本2023年英語真題及答案
- 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總結報告
- 《非暴力溝通》市公開課一等獎課件
- 07J902-3 醫療建筑(衛生間、淋浴間、洗池)
- 茶葉生物化學理論考試題庫(100題)
- 推薦如果歷史是一群喵讀書分享會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