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5年地理會考匯編了解地區東南亞9.(2015?東營)關于東南亞自然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A. 以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 B. 中南半島山環水繞,地勢南高北低 C. 馬來群島火山地震頻繁 D. 地處亞洲與非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解答: 解:中南半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馬來群島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故A錯誤;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地勢北高南低,故B錯誤;馬來群島位于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多地震,故C正確;東南亞處在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故D錯誤.故選:C.10.(2015?東營)琳琳計劃暑假與父母一起去東南亞旅游,為此搜集了許多該地區的資料,其中與事實不符的是() A. 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棕櫚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地 B. 旅游業發展迅速,吳哥窟、巴厘島是著名的旅游景點 C. 盛產稻米和小麥 D. 是海外華人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解答: 解:濕熱的氣候條件,使東南亞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熱帶作物生產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地,故A正確;旅游業發展迅速,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尼的巴厘島是著名的旅游景點,故B正確;東南亞各國普遍種植水稻,稻米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糧食,故C錯誤,符合題意;東南亞是世界上海外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總人口在2000萬以上,故D正確.故選:C.7.(2015?聊城)關于如圖中海峽甲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該海峽為白令海峽 B. 位于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 C. 是溝通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天然通道 D. 是西亞石油運往歐洲西部的必經之地解答: 解:從圖中看出,甲是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該海峽位于亞洲和大洋洲之間,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歐洲、非洲東行到東南亞、東亞,最短航線的必經之路.故選:B.(2015濰坊)東南亞與我國山水相連,經濟文化聯系密切。讀中南半島圖,完成9-10題。9、有關中南半島自然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地勢南高北低B氣候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C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D植被屬于落葉闊葉林10、圖中陰影區主要是下列哪種農作物的分布區()A香蕉B小麥C水稻D茶葉答案;9.C10.C(2015煙臺)右圖是中南半島部分地區水稻分布圖。據圖回答12~13題。12.據圖歸納水稻的分布特點,最合理的是A.分布在沿海地區B.分布在內陸地區C.分布在河流沿岸D.整體分散,局部集中13.水稻的生長需要高溫多雨的環境。圖中能夠支撐水稻在該地區大面積種植的信息是①海陸兼備的地理位置②地處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③有熱帶經濟作物甘蔗和椰子分布④北高南低的地勢特點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15山東德州)3.東南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國家屬于發展中國家,兩個地區的自然環境、歷史文化及風土民情各具特色。讀圖回答下列問題。(5分)(1)據圖歸納兩個地區在陸地組成上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2)東南亞是世界著名的稻米生產和出日地區,請從氣候角度分析東南亞盛產稻米的原因。(3)A是__________,是溝通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咽喉要道。(2)東南亞旅游業發展迅速,豐富的旅游資源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其中B國有著名的旅游景點___________。(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因物產豐富索有“世界原料倉庫”之稱,而且也是許多熱帶經濟作物的原產地,如_____________(至少填兩種)。答案;3.(5分)(1)東南亞陸地組成以半島和島嶼為主,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大陸為主(2)氣候濕熱,雨熱同期(高溫多雨,雨熱同期)(3)馬六甲海峽(4)仰光大金塔(5)咖啡、油棕、可可、香蕉32.右圖為玲玲所畫的“東南亞地區知識樹”示意圖,根據你對區域地理知識的了解,將圖中①、②、③、④、⑤所代表的內容補充完整。(5分)①;②;③;④;⑤。考點: 東南亞的自然地理特征.解答: 解:概括一個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因素:氣候、水文、地形、植被和土壤等因素;地形因素包括地形的類型、分布、特點等;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無結冰期等方面;地理位置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相對位置等,東南亞大部分位于低緯度,屬于熱帶;東南亞的氣候主要有兩種,中南半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群島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雨林氣候.故答案為:特點;含沙量;汛期;低;熱帶季風氣候.(2015棗莊)39.(10分)讀亞洲局部地區圖,完成下列問題。(1)二戰后,新加坡迅速崛起為亞洲發達經濟體的位置優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馬來西亞的領土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兩部分。(3)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有“火山國”之稱。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這一地理現象產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南半島的城市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兩點即可)。(5)2014年12月19日中國與泰國簽訂合作備忘錄,兩國將合建由昆明至曼谷的中泰鐵路。簡述中泰鐵路的修建給泰國帶來的好處。答案:(1)地處馬六甲海峽東段位置重要、處在東南亞的十字路口(2)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或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3)位于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4)沿河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水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氣候適宜等(5)促進了泰國經濟的發展、促進泰國旅游業的發展、增加泰國的就業機會等.二、南亞(2015煙臺)今年5月,印度大部分地區持續高溫,東南部一些地區的最高氣溫甚至達到48℃以上,部分地區因高溫已導致上千人死亡。讀印度孟買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回答14~15題。14.讀圖可知孟買的氣溫和降水變化特點是①全年高溫②全年溫和③降水年際變化大④降水季節變化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5.造成印度今年5月持續高溫現象的原因可能是A.西南季風來得晚,勢力弱B.西南季風來得早,勢力強C.東北季風來得晚,勢力弱D.東北季風來得早,勢力強23.(2015?菏澤)讀下列圖文資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南亞地區的北部地震頻發,北京時間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了里氏8.1級大地震(震中位置:28°12′N,84°42′E),此次地震給首都加德滿都(27°42′N,85°20′E)造成重大財產損失和嚴重人員傷亡.材料二:“南亞局部地區政區圖”、“板塊分布示意圖”(1)如圖3甲、乙兩地是尼泊爾首都加徳滿都和此次地震震中的位置,其中表示震中的是地,震中距加徳滿都的實際直線距離約為km.(2)南亞北部地區地震頻發,其主要原因是.(3)南亞既是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又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教的發源地.(4)印度是南亞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其經濟以農業為主,由于受災害頻繁發生的影響,糧食產量不穩,該國工業門類齊全,近20多年來,印度的信息技術、航空航天等產業發展迅速.解答: 解:(1)北京時間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了里氏8.1級大地震(甲震中位置:28°12′N,84°42′E),此次地震距離首都乙加德滿都(27°42′N,85°20′E)僅80公里,造成了重大財產損失和嚴重人員傷亡.(2)由南亞所處的位置及板塊運動的方向判定,南亞地震是由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3)南亞既是世界古文明發源地之一,又是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的發源地.目前,佛教主要流傳于斯里蘭卡和不丹.(4)印度熱帶季風氣候對農業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每年西南季風帶來的豐沛雨水,是印度農業生產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風到來的時間和強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際變率大,容易發生旱澇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所以糧食生產不穩定.印度是南亞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工業門類齊全.近20多年來,印度的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以及航空航天等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近年來,印度的電腦軟件產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故答案為:(1)甲;80;(2)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3)佛;(4)旱澇;高科技.(2015山東濟寧)23.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2013年10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國愿同東南亞等地區加強海上合作,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材料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示意圖(1)從圖上可以看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三大洲緊密聯系在一起。(2)東南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處于“十字路口”的位置。其中,居于“咽喉”地位的是①海峽。(3)圖中②半島與我國山水相連。結合右圖,分析該半島山脈、河流的分布特點是。(4)我國是工業產品生產大國,有“世界工廠”之稱。③代表的國家消費潛力巨大,與我國合作前景廣闊,該國消費潛力大的主要原因是。(5)內羅畢所在地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環。截止2010年,中國在該地區累計投資110億元。該地區與我國在很多方面優勢互補,由圖中信息可知,該地區的優勢是。答案:⑴亞洲、非洲、歐洲(答全得3分,否則不得分)⑵馬六甲(3分)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答一條得1分,答全得3分;表述意思對即可得全分)⑷人口多(3分)(“經濟發展速度快”亦可)⑸資源豐富(3分)27.(2015?聊城)閱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南亞地區示意圖材料22015年4月25日14時11分,位于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爾發生了8.1級地震,且余震不斷.截至2015年5月5日,地震至少造成7500多人死亡,14000多人受傷,且地震造成珠穆朗瑪峰雪崩.我國西藏自治區拉薩、日喀則等地震感明顯,印度、孟加拉國、不丹等地均出現人員傷亡.(1)據材料1判斷,南亞大部分地區屬于氣候,該地區盛行季風時為雨季.(2)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于南亞地區的是.南亞地區人口最多的國家是.(3)西南季風對南亞地區的農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但西南季風也往往造成南亞地區的旱澇災害.請你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南亞地區旱澇災害頻發的原因.(4)用板塊構造學說理論解釋尼泊爾發生地震的原因.解答: 解:(1)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最顯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為三季.3至5月的熱季,西南季風尚未來臨,高溫少雨;6至10月的雨季,西南季風帶來大量雨水,降水量占全年總降水量的80%~90%,濕熱多雨;從11月到次年2月為涼季,盛行干燥的東北季風,氣候涼爽宜人.(3)南亞既是世界古文明發源地之一,又是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的發源地.目前,佛教主要流傳于斯里蘭卡、錫金和不丹;印度教主要盛行于印度和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馬爾代夫等國的居民主要信奉伊斯蘭教.南亞是世界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區之一,總人口約15.4億(2009年),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5.以印度人口最多,2009年達11.6億.(3)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對農業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每年西南季風帶來的豐沛雨水,是南亞農業生產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風到來的時間和強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際變率大,容易發生旱澇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4)一般來說,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有的張裂拉伸,有的碰撞擠壓,地殼比較活躍.由尼泊爾所處的位置及板塊運動的方向判定,尼泊爾地震是由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故答案為:(1)熱帶季風;西南;(2)佛;印度;(3)西南季風到來的時間和強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際變率大,容易發生旱澇災害;(4)尼泊爾地震是由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形成的.(2015威海)27.縱覽亞洲南部,關注自然災害2015年4月25日14時11分,尼泊爾(震中位于28.2°N,84.7°E)發生8.1級地震.我國西藏自治區拉薩、日喀則等地震感明顯,多地通訊中斷、房及倒塌.由于地震次生災害影響,西藏日喀則通往中尼邊境318國道震后中斷。讀“亞洲南部三大半島及尼泊爾地震震中位置圖”(圖11),完成下列各題。(7分)(1)運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尼泊爾易發生地震的原因。(2)資料中提到的次生災害,最有可能是(3)北回歸線穿過的甲、乙、丙三大半島,氣候差異明顯,乙和丙主要的氣候類型,甲的氣候類型主要是。地震發生,乙半島盛行的風向是,此時印度半島的氣候特征是(4)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根據板塊運動方向,N處海域面積會逐漸擴大B.M處發生地震,有可能帶來海嘯C.甲半島夏秋季節常受臺風襲擊D.乙半島容易發生旱澇災害答案:(1)位于亞歐扳塊和印度洋扳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1分)(2)滑坡(1分)(3)熱帶季風氣候(1分)熱帶沙漠氣候(1分)東北(1分)高溫少雨(1分)(4)C(1分)三、西亞(2015山東德州)3.讀世界某區域圖及四幅氣候資料圖,圖中字母表示敘利亞并與數碼代表的氣候類型搭配正確的是A.A國一③B.B國一②C.C國一④D.E國一①答案:B(2015?阜陽)讀右圖,完成4~5題5.(2分)石油資源豐富,水資源嚴重短缺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解答: 解:讀圖可知,①是北非地區,②是西亞地區,③是南亞地區,④是東亞地區;西亞氣候炎熱干燥,沙漠面積廣大,很多地區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數年滴雨不下,水資源嚴重短缺,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西亞石油的探明儲量約占世界石油總探明儲量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故選:B.14.(2015?泰安)下列有關西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西亞是亞歐“古絲綢之路”的途徑地之一 B. 水資源匱乏是西亞成為世界熱點的唯一原因 C. 西亞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的發源地 D. 西亞多為阿拉伯人,人種為黃色人種解答: 解:A、西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古代著名的陸上貿易通道“絲綢之路”,就是由我國西安沿河西走廊出新疆,經過中亞、西亞,到達歐洲,故A符合題意;B、民族矛盾、宗教糾紛、領土紛爭、對石油和水資源的爭奪,是西亞地區發生戰爭和沖突的重要因素,故B不符合題意;C、西亞是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的發源地,故C不符合題意;D、西亞多為阿拉伯人,主要為白色人種,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0.(1分)據海關總署公布,2014年我國進口原油3.1億噸,我國所需原油的59.6%依賴進口,下列國家中向我國出口該能源的是() A. 澳大利亞 B. 法國 C. 日本 D. 沙特阿拉伯考點: 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概況.解答: 解: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石油產量通常占世界總產量的,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產油國.根據題意.故選:D.8.(2015?聊城)讀圖判斷,關于該地區的敘述,錯誤的是() A. 該地區處于“五海三洲之地” B. 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C.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該區主要的農業區 D. 本區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解答: 解:中東地處亞、非、歐三大洲的交界地帶,位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內陸湖)之間,所以被稱為“五海三洲之地”,故A正確;中東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故B正確;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該區主要的農業區,故C正確;中東地區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終年炎熱干燥,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2015威海)12.下列解決中東水資源短缺的措施,不正確的是A.用滴灌等技術發展節水農業B.通過海水淡化方式增加水資源供給C.種植業選擇耐旱作物D.修建大型水庫,雨季蓄水答案;D(2015淄博)2013年,我國提出了建設“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戰略構想,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叉。讀圖,完成5~7題。5.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a--b--c--d依次經過的海或洋的名稱是()A.大西洋一印度洋一黑海一地中海B.印度洋一太平洋一紅海—阿拉伯海C.太平洋—阿拉伯海一紅海一黑海D.太平洋一印度洋一紅海一地中海【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解答時應掌握的關鍵點是:結合世界地圖熟練掌握大洲大洋及海峽。a--b--c--d依次為太平洋一印度洋一紅海一地中海。6.甲所在地區對世界影響較大的自然資源是()A.煤炭B.鐵礦C.石油D.森林【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解答時應掌握的關鍵點是:中東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因而被稱為世界的“油庫”。甲為中東地區石油資源豐富。7.甲地區氣候特征是()A.全年炎熱干燥B.全年高溫多雨C.全年溫和多雨D.全年寒冷干燥【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甲為阿拉伯半島位于北回歸線大陸內部,受副熱帶高氣壓影響,全年降水稀少,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全年炎熱干燥。26.(2015?萊蕪)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家住上海的許文強今年4月份在充分準備之后就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并用日記記錄了他的行程.結合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旅行準備:許文強找來了一幅地圖,確定了旅行的目的地,并在地圖上開展了一番研究.(1)結合圖中信息,概括中南半島的地形、地勢特點.(2)中東地區有一種資源,其儲量、產量和出口量在世界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請在圖中規定位置設計此資源的圖例,并將其畫到相應的分布地區.旅行日記1:當飛機在曼谷機場徐徐降落,我第一次踏上了異國的土地.這里也是很多中國人出境旅行的首選地.(3)分析東南亞地區成為中國人出境旅行首選地的原因.旅行日記2:在孟買了解了印度的飲食文化.印度人的日常飲食南北方有很大的差別:北方人喜歡吃一種叫做“恰巴提”的薄面餅;南方和東部沿海地區的人們以大米為主食,愛吃炒飯.(4)分析說明印度人飲食習慣與當地農業生產的關系.旅行日記3:在利雅得街頭,常見到一種棗椰樹.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是棗椰樹的密集分布區.棗椰樹是熱帶和亞熱帶綠洲農業的代表性植物,耐干旱,但需要較的水分才能長出豐碩的果實.棗椰樹的果實叫椰棗,營養豐富,含糖量高.(5)簡述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栽種棗椰樹有利的自然條件.解答: 解:(1)中南半島因在中國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島的地勢大致北高南低.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2)中東地區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3)與我國山水相連距離較近;我國主要位于溫帶地區,而東南亞的熱帶風光旖旎,旅游資源豐富,如自然景觀的海島、熱帶沙灘、原始森林,人文景觀如帝王宮殿、宗教寺塔等具有吸引力;華人華僑多,語言溝通障礙小,有親切感和文化認同感,因此,東南亞地區成為中國人出境旅行首選地.(4)德干高原西北部氣溫較低、降水較少,主要種植小麥;南部、東北部及沿海地區降水充沛,熱量充足,主要種植水稻.所以,印度北方人喜歡吃一種叫做“恰巴提”的薄面餅;南方和東部沿海地區的人們以大米為主食,愛吃炒飯.(5)伊拉克是世界上著名的椰棗生產國,該國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栽種棗椰樹有利的自然條件是光照和熱量充足,晝夜溫差大,利于有質機的積累,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地形較平坦,土壤較肥沃.故答案為:(1)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地勢北高南低;(2)(3)與我國山水相連距離較近;我國主要位于溫帶地區,而東南亞的熱帶風光旖旎,旅游資源豐富,如自然景觀的海島、熱帶沙灘、原始森林,人文景觀如帝王宮殿、宗教寺塔等具有吸引力;華人華僑多,語言溝通障礙小,有親切感和文化認同感;(4)德干高原西北部氣溫較低、降水較少,主要種植小麥;南部、東北部及沿海地區降水充沛,熱量充足,主要種植水稻;(5)光照和熱量充足,晝夜溫差大,利于有質機的積累,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地形較平坦,土壤較肥沃.37.(2015?青島)讀西亞地區相關地圖和氣候資料完成下列問題.(7分)氣溫(℃)降水量(mm)1月4974月13207月28510月1634全年15307表格b國氣候資料(1)①海峽的名稱,②國家的名稱.(2)西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稱為“”.(3)據圖分析A地區人口密度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4)據表格資料分析,B國氣候對農業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影響.解答: 解:讀圖表分析可知:(1)①海峽的名稱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進入阿拉伯海的唯一海上門戶;②國家是沙特阿拉伯,位于世界最大的阿拉伯半島上.(2)西亞地處亞、非、歐三大洲的交界地帶,位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內陸湖)之間,聯系亞洲、歐洲和非洲,西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稱為“五海三洲之地”.(3)圖中A地區是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人口密度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因為有河流,水源充足;西亞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水資源不足是制約當地生活和生產發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4)據表格資料分析,B國屬于地中海氣候,該氣候對農業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影響是:夏季時炎熱,光熱豐富,利于作物生長,但降水少,而作物正處生長時期,需水量大,因而又不利于生長;水分蒸發劇烈,導致水果的糖分積累,瓜果的品質好;溫和的氣候有利于種植物的安全過冬,降水較多,灌溉水源豐富.故答案為:(1)霍爾木茲海峽;沙特阿拉伯;(2)五海三洲之地;(3)有河流,水源充足;(4)夏季時炎熱,光熱豐富,利于作物生長,但降水少,而作物正處生長時期,需水量大,因而又不利于生長;水分蒸發劇烈,導致水果的糖分積累,瓜果的品質好;溫和的氣候有利于種植物的安全過冬,降水較多,灌溉水源豐富.四、歐洲西部(2015山東德州)7.某高中國際班的同學到A國留學,發現A國的飲食以乳畜食品為主,其原因是A.A國家是經濟發達國家,可以從世界各地進口各種食品B.A國家氣候溫涼且降水充沛,適宜牧草的生長,畜牧業發達C.A國家種植業發達D.A國家的人們擅長狩獵答案:B(2015?聊城)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西半部,是近代科學技術發展最早的地區.結合所學知識,完成9~10題.9.(2015山東聊城)有關歐洲西部自然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北部深入北極圈以北 B. 地形多山地,平原只分布在南北兩側 C. 以地中海氣候為主 D. 河流短小,水流湍急,航運價值低解答: 解:歐洲西部西鄰大西洋,南鄰地中海,北鄰北冰洋;北部深入北極圈以北;地形平原為主,地勢低平.歐洲將近2/3的地區是平原,在各大洲中所占比例最高.平均海拔高度34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山脈分列在南、北兩側.阿爾卑斯山系橫貫歐洲南部.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山脈等古老山脈,久經侵蝕,山勢低緩;歐洲西部受海洋影響,大部分地區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河流短小,河網稠密,河流水量較豐富,水流平穩,徑流量季節變化較小,航運價值高;故選項A符合題意.故選:A.10.(2015山東聊城)有關歐洲西部人文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經濟發展水平居世界前列 B. 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畜牧業欠發達 C. 工業發達,但部門單一 D. 旅游業主要依賴自然旅游資源解答: 解:歐洲西部經濟發展水平目前居各大洲首位,畜牧業發達,工業發達,工業部門齊全;歐洲西部是當今國際旅游業最發達的地區,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都非常豐富;故選項A符合題意.故選:A.(2015?青島)讀圖歐洲部分圖,完成14﹣16題.14.(1分)下列旅游資源與國家搭配不正確的是() A. 水城威尼斯一③ B. 阿爾卑斯山一② C. 羅浮宮一① D. 陡峻幽深的峽灣一④解答: 解:讀圖可知,①是英國;②是法國;③是意大利;④是挪威;旅游資源與所在國家搭配正確的是,意大利﹣﹣威尼斯,羅浮宮﹣﹣法國,陡峻幽深的峽灣﹣挪威;阿爾卑斯山﹣瑞士、法國;選項C符合題意.根據題意.故選:C.15.(1分)該地區的主要人種是() A. 白色人種 B. 黃色人種 C. 黑色人種 D. 混血人種解答: 解:根據人類體制方面的特征,世界人口可以分為三大人種,即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白色人種是目前分布最廣泛的人種,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亞洲的西部和南部、非洲的北部,該地區是歐洲,因此主要人種是白色人種.故選:A.16.(1分)該地區乳畜業發達的最主要的社會原因是() A. 氣候因素 B. 市場因素 C. 交通因素 D. 地形因素解答: 解:西歐地區乳畜業發達的自然條件是地處溫帶海洋性氣候區,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社會經濟條件是城市化水平高,對乳畜產品的需求量大,人們有飲用牛奶的習慣.所以B項正確.故選:B.(2015?日照)讀歐洲西部氣候類型分布和三地點氣候資料圖,完成12~13題.12.(0.5分)有關歐洲西部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都是夏季降水多于冬季 B. 南部為熱帶氣候類型 C. 由西向東氣溫年較差增大 D. 由西向東年降水量增加解答: 解:受西風影響,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比較溫暖濕潤的地區,該地區冬溫夏涼,各月降水均勻.本區位于溫帶.由于本區西臨大西洋,由西向東氣溫年較差增大,降水量遞減.根據題意.故選:C.13.(0.5分)歐洲人餐桌上以牛羊肉和乳產品為主,歐洲西部農業以畜牧業為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氣候終年溫和濕潤 B. 地形南北高,中間低 C. 河流密布,水量豐沛 D. 多半島,海岸線曲折解答: 解: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形平坦,大西洋沿岸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冬季比較溫和,夏季比較涼爽,全年降水均勻,基本沒有旱澇災害,氣候冷濕,適合多汁牧草生長,畜牧業發達.故選:A.27.(2015?東營)2014年5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亞信峰會上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一帶一路”是“陸上絲綢之路”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結合如圖,完成下列問題.(1)由圖可知,“一帶一路”聯系的大洲有,經過的大洋有.(2)將圖中“一帶一路”沿線的城市名稱和相關地理信息填入表中適當位置.城市主要信息德黑蘭地處中東,居民以(語言)為主,信仰教,石油工業發達.居民以黑種人為主,地處赤道附近大陸東岸,經濟較落后.西安是省的行政中心,經過該城市的東西向鐵路干線是.居民以白種人為主,位于大西洋沿岸,溫帶海洋性氣候顯著(3)“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強中國與歐洲西部的經濟聯系.下列關于歐洲西部經濟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多選)A.工業中心多,是世界上著名的工業密集地帶B.農業生產在國民經濟中占比重較大,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C.是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地區D.服務業是其國民經濟的支柱.解答: 解:(1)由圖可知,“一帶一路”聯系的大洲有亞洲、非洲、歐洲,經過的大洋有太平洋、印度洋.(2)讀圖可知,“一帶一路”沿線的城市德黑蘭,是伊朗的首都,地處中東地區,說阿拉伯語,信仰伊斯蘭教,這里石油工業發達;內羅華是非洲中部的國家肯尼亞的首都,地處赤道附近大陸東岸,經濟較落后,是黑色人種.西安是我國陜西省省會城市,經過該城市的東西向鐵路干線是隴海線.鹿特丹是荷蘭的重要港口城市,位于歐洲西部,為白色人種,為溫帶海洋性氣候.(3)“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強中國與歐洲西部的經濟聯系.歐洲西部是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地區;工業生產中處于技術和價值的高端位置,工業中心多,是世界上著名的工業密集地帶;許多國家的旅游收入已經成為經濟支柱,第三產業特別發達;故選項AC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亞洲、非洲、歐洲;太平洋、印度洋;(2)城市 主要信息德黑蘭 地處中東,居民以阿拉伯語為主,信仰伊斯蘭教,石油工業發達.內羅華 居民以黑種人為主,地處赤道附近大陸東岸,經濟較落后.西安 是陜西省的行政中心,經過該城市的東西向鐵路干線是隴海線.鹿特丹 居民以白種人為主,位于大西洋沿岸,溫帶海洋性氣候顯著(3)ACD.(2015?濟南)一艘貨船從福州出發,沿“海上絲綢之路”西行至意大利威尼斯,根據圖中信息回答7~9題.7.(2分)貨船航行途中依次經過的城市,判斷正確的是() A. 新加坡、加爾各答、科倫坡、內羅畢 B. 新加坡、科倫坡、加爾各答、內羅畢 C. 內羅畢、加爾各答、科倫坡、新加坡 D. 烏魯木齊、德黑蘭、莫斯科、鹿特丹解答: 解:海上絲綢之路自東向西經過的城市有新加坡、加爾各答、科倫坡、內羅華、威尼斯,故A符合題意.故選:A.點評: 本題考查絲綢之路的路徑,讀圖解答即可.8.(2分)貨船返回福州時卸載了許多特色農礦產品,其中乳制品最有可能產自() A. A地區 B. B地區 C. C地區 D. D地區解答: 解:歐洲西部主要有兩種氣候類型,即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征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降水均勻,沒有旱澇災害,適合發展畜牧業,歐洲西部的乳制品較多,故D符合題意.故選:D.9.(2分)下列兩張照片是在同一地區拍攝的,該地區是() A. A地區 B. B地區 C. C地區 D. D地區解答: 解:圖中照片所示的是阿拉伯人和伊斯蘭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亞和北非地區,主要信奉伊斯蘭教,故C符合題意.故選:C.(2015威海)11.關于歐洲西部經濟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A.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發達B.農業生產水平高,以種植業為主C.以傳統工業為主,發展緩慢D.歐洲西部爭部使用統一貨幣——歐元答案:A29.(2015?臨沂)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一帶一路,分別指的娃“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讀圖1、圖2、閣3,完成下列問題.(1)“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將進一步密切亞洲、洲、歐洲的經貿往來與文化交流.(2)從海陸位置分析,我國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優越條件.(3)馬六甲海峽(圖1甲處)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海上通道,結合地圖簡述馬六甲海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4)近幾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實施,不少國內企業到東南亞投資建廠,生產輪胎.說出國內企業到東南亞投資建輪胎廠的理由.(5)近幾年,伊拉克、敘利亞、也門、…,局勢動蕩,戰亂不斷.中東地區一直是全世界關注的熱點地區,用圖示信息和所學知識分析原因.解答: 解:讀圖可知,(1)“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將進一步密切亞洲、非洲、歐洲的經貿往來與文化交流.(2)從海陸位置分析,我國東臨東海,南鄰南海,海上運輸便利,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具有優越條件.(3)馬六甲海峽是聯系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4)東南亞氣候濕熱,適合天然橡膠的生長,這里接近原料產地,國內企業到東南亞投資建輪胎廠的主要原因是靠近天然橡膠原料產地.(5)中東地區地處亞洲、非洲、歐洲三大洲之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這里民族矛盾、宗教文化糾紛、領土紛爭、對石油和水資源的爭奪,是中東地區發生戰爭和沖突的重要因素.故答案為:(1)非;(2)我國東臨東海,南鄰南海,海上運輸便利,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具有優越條件;(3)聯系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4)東南亞氣候濕熱,適合天然橡膠的生長,這里接近原料產地,國內企業到東南亞投資建輪胎廠的主要原因是靠近天然橡膠原料產地;(5)地處亞洲、非洲、歐洲三大洲之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這里民族矛盾、宗教文化糾紛、領土紛爭、對石油和水資源的爭奪,是中東地區發生戰爭和沖突的重要因素.32.(2015?日照)如圖區域是當今世界的熱點地區,讀圖完成下列問題.麥地那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統計表時間/月份123456789101112氣溫/℃172024273236373634292319降水量/毫米631215800404168(1)該區域被稱為“三洲五海之地”,其中不是真正“海洋”的是,“三洲”界線中屬于人工開鑿水道的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共同的圣城是.該區域石油集中分布在及其沿岸地區.(2)根據氣候資料與圖中信息,說明該區域水資源短缺的自然原因.(3)簡述中東地區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解答: 解:(1)中東地區被稱為“三洲五海之地”,其中不是真正“海洋”的是里海,“三洲”是指亞洲、歐洲與非洲,其中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該運河屬于人工開鑿的水道.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共同的圣城是耶路撒冷.中東地區石油集中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2)中東地區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終年降水稀少,所以該區域水資源短缺.(3)中東地區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產量最高、出口量最多的地區,主要輸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故答案為:(1)里海;蘇伊士運河;耶路撒冷;波斯灣;(2)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終年降水稀少;(3)中東地區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產量最高、出口量最多的地區,主要輸往西歐、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五、兩極地區12.(2015?濱州)有關南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①有“高原大陸”之稱;②儲存著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③極端惡劣的氣候條件,使得南極地區幾乎沒有生物資源;④11月至次年2月,是去南極科學考察的最佳季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考點: 極地地區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分析: 南極地區包括南極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和陸緣冰,還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南極大陸孤獨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極大陸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素有“白色大陸”之稱.它至今仍然沒有常住居民.南極地區氣候特點是酷寒、大風和干燥.解答: 解:南極地區有冰雪高原之稱,高原大陸是指非洲,故①錯誤;南極地區有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以冰川的形式存在,故②錯誤;南極地區生物資源豐富,如磷蝦、企鵝等,故③錯誤;11月至次年2月,是去南極科學考察的最佳季節,該季節是南極洲的暖季且有極晝現象,故④正確.故選:D.點評: 本題考查南極地區的特點,熟記課本知識點解答即可.(2015山東德州)5.2015年1月中國第31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抵達南極維多利亞地,全面鋪開維多利亞地基礎側繪等工作,為我國在南極地區建設第五個科學考察站作前期準備。下列關于南極四個科學考察站及維多利亞地的敘述,正確的是A.全部都有極晝極夜現象B.長城站位于東半球C.泰山站主體建筑架空有利于防積雪融水進入D.每到暖季,維多利亞地沿海一帶有成群的企鵝聚集答案:D(2015?日照)讀南極地區圖,完成14~15題.14.(0.5分)關于我國四個南極考察站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都位于東半球 B. 都有極晝現象 C. 都在南極大陸上 D. 都在北京的西南方解答: 解:讀圖分析可知:泰山站的經緯度約為73°S,76°E;長城站的經緯度約為62°S,58°W;中山站的經緯度約為69°S,76°E;昆侖站的經緯度約為80°S,77°E.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長城站位于西半球,昆侖站、中山站、泰山站位于東半球,故A錯誤.四個考察站中,長城站位于極圈以外,無極晝極夜現象,故B錯誤.四個考察站中,長城站位于喬治島的菲爾德斯半島上;昆侖站、泰山站、中山站位于南極大陸上,故C錯誤.在經緯網地圖上,用經緯網定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依據北京的經緯度40°N,116°E可知,四個考察站位于北京的西南方;故D正確.依據題意.故選:D.15.(0.5分)有關兩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兩極地區終年降雪量大,地表冰天雪地 B. 1、2月份南極地區最寒冷,冰蓋面積最大 C. 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更寒冷,是由于緯度更高 D. 原始的自然環境為科學研究提供了條件解答: 解:極地地區緯度高,氣候寒冷干燥;南極地區是被冰川覆蓋的大陸,1、2月份南極地區處于暖季,北極地區大部分是海洋,南極主要為陸地,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更寒冷;兩極地區都屬于科學考察的寶地.根據題意.故選:D.(2015.威海)5.關于北極地區與南極地區共同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A.有豐富的針葉林資源B.氣溫很低,降水較多C.苔蘚、地衣類植物廣布D.礦產資源豐富答案:D(2015濰坊)微信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交流的重要載體,有網友在微信朋友圈中發布了四幅可愛的動物圖片。請根據這些動物習性特點,回答7-8題。7、圖片中四中動物與其生活的區域對應,正確的是()A①—撒哈拉沙漠B②—西伯利亞北部C③—內蒙古高原D④—格陵蘭島8、四種動物與其生活地區的氣候類型對應,正確的是()A①——AB②——BC③——CD④——D7.B8.D31.(2015?東營)近年來,兩極地區成為世界許多國家爭相開放的熱點地區.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兩極地區的自然環境有許多相似之處,也有諸多不同.請列舉兩極地區自然環境的不同之處(兩點即可)..(2)我國在南、北極地區建立的科學考察站中,極晝極夜現象持續時間最長的是.(3)當中山站出現極晝現象時,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科學教科版課件
- 天府新區信息職業學院《大數據與智慧物流》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工程學院《物聯網技術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籃球2》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商業地產租賃合同模板范本
- 嘉應學院《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合同法:合同終止條件與續約規定
- 臺州油漆廠房施工方案
- 2025至2031年中國多功能面波儀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高壓徑向柱塞泵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護理問診的方法與技巧
- 地鐵隧道應力釋放孔設計方案
- 2025屆高考作文復習:高考議論文主體段升格 課件
- 《中國高尿酸血癥相關疾病診療多學科專家共識(2023 年版)》解讀
- 戰地救護課件
- 陜西省2022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試卷(含答案)
- 國內主要仲裁機構規則比較
- 西門子S7-1500 PLC技術及應用 課件 第3章 S7-1500 PLC 的硬件配置
- 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1) 高二上學期數學人教A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二冊
- 支付平臺優化策略
- 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實施方案(3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