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的燃燒(第一課時)-九年級化學人教版(2024)上冊_第1頁
燃料的燃燒(第一課時)-九年級化學人教版(2024)上冊_第2頁
燃料的燃燒(第一課時)-九年級化學人教版(2024)上冊_第3頁
燃料的燃燒(第一課時)-九年級化學人教版(2024)上冊_第4頁
燃料的燃燒(第一課時)-九年級化學人教版(2024)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環節八:課堂小結及時鞏固課前小測

鞏固基礎正確書寫下列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3Cl-———— 硫酸———— 碳酸鈣————

高錳酸鉀————硫磺在空氣中燃燒:

水的電解: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考點1:物質的性質與用途】1.(2018·增城二模):下列物質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A.稀有氣體用作保護氣 B.活性炭用作吸附劑C.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考點2:物質的多樣性】2.(2022·廣州中考)科學家發現由C60制取的化合物M有抑制艾滋病毒的作用,下列敘述不正確的(

A.廈大化學家制得了C50,它與C60都是單質B.某物質含有C50分子和C60分子,該物質是化合物C.由C60制取化合物M的過程,發生了化學變化D.C60與金剛石、石墨都屬于碳的單質環節一:溫故知新強化素養AB【考點3:物質的存在與變化】3.(2021·廣東)堿式碳酸銅,化學式(Cu?(OH)?CO?)可用作顏料,印染行業,當它發生分解反應時,肯定不能生成的物質是(

)A.O2B.Cl2C.CO2D.Cu4.(2020·白云一模)下列有關物質轉化的說法錯誤的是()A.S→SO3不可以通過硫的燃燒實現B.可以實現H2→H2O的相互轉化C.可以實現CuO→Cu的轉化D.

C→CO→CO2

的轉化都只能通過與O2

反應來實現環節一:溫故知新強化素養BD環節一:溫故知新強化素養【考點5:化學方程式的書寫】6.現有反應:2Cu(NO3)22CuO+O2↑+4X↑,則x的化學式為(

)A.NO B.NO2 C.NH3 D.N2O3D【考點4:宏觀--微觀--符號一體化】5.

(2023·南沙一模):甲烷和水蒸氣催化重整可制得高純氫和碳酸鈣,主要轉化流程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理論上,參加反應的甲烷與水的個數比為1:1B.

轉化①中生成

的質量比為

22:1C.

轉化①中,催化劑能增加生成物的質量D.

轉化②的目的是提高氫氣的純度,制得高純氫B環節二:滅火的原理思考討論:根據燃燒的條件及以上事實,請你歸納滅火的原理。1.要有可燃物。2.要有氧氣(或空氣)。3.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1.清除可燃物2.隔絕氧氣(或空氣)。3.降溫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缺一不可其一即可P161課題1燃料的燃燒第七單元能源的合理利用及其開發第一課時書本P158目標達成21本節重點本節難點能夠知道燃燒的條件能夠掌握滅火的原理P158新課導入

引人入勝遠古時,河南商丘一帶是一片森林,在森林中居住的燧人氏,從鳥啄燧木出現火花而受到啟示,就折下燧木枝,鉆木取火,他把這種方法教給了人們,人類從此學會了人工取火,用于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煉等。鉆木取火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人類利用燃燒反應的歷史,可追溯到遠古時代那么,燃燒是如何發生的呢?01PART.能夠知道燃燒的條件P158P158環節二:火對人類生活的幫助環節二:火對人類生活的傷害P158環節三:燃燒的定義與特點1.定義:2.特點:①

有發光、放熱現象都是燃燒嗎?②

氧化反應一定是燃燒嗎?P160通常情況下,人們把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做燃燒。泥土火柴石頭木材實驗一:1、在500mL燒杯中加入300mL熱水,并放入用硬紙圈圈住的一小塊白磷。猜測會有什么現象。2、在燒杯上蓋一片薄銅片,銅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紅磷。3、另一端放一小塊已用濾紙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觀察現象。(步驟2和步驟3有什么區別?)實驗二:用導管對準上述燒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氣(或空氣),猜測會有什么現象。環節三: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P159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實驗結論銅片上白磷燃燒溫度未到紅磷的著火點雖達到著火點但無氧氣溫度達到白磷的著火點紅磷沒有燃燒水中白磷沒有燃燒溫度達到著火點,又有氧氣,可燃物燃燒白磷在水中燃燒環節三: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P1591、實驗中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需要什么條件?2、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還需要什么條件?3、熱水中不燃燒的白磷,在通入氧氣(或空氣)后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還需要什么條件?物質燃燒時需要與氧氣接觸。燃燒時,溫度必須要達到該物質的著火點。物質燃燒時需要與氧氣接觸。環節三: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P1591.這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2.著火點對于某物質來說是固定不變的,一般不能升降著火點。環節三:思考燃燒的條件(3)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1)要有可燃物;(2)要有氧氣(或空氣);P160作業:學評P111-P11502PART.能夠掌握滅火的原理P161燃燒的條件

滅火的原理可燃物接觸氧氣溫度達到著火點1.清除可燃物2.隔絕氧氣3.降溫到著火點以下滅火就是:高壓水槍滅火開設防火隔離帶思考:環節八:課堂小結及時鞏固環節四: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原理破壞燃燒的條件。油鍋起火用鍋蓋蓋滅P161滅火時這三個條件也是缺一不可嗎?為什么?一、實驗目的:二、實驗操作:1、點燃3支蠟燭,在其中一支蠟燭上扣一個燒杯;2、將另兩支蠟燭分別放在兩個燒杯中;3、然后向一個燒杯中加適量碳酸鈉和鹽酸。環節四:實驗探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P161實驗探究滅火的原理有哪些?實驗裝置編號IIIIII現象分析隔絕氧氣(或空氣)正常燃燒有大量氣泡產生,蠟燭很快熄滅蠟燭熄滅燃燒條件沒有改變產生的CO2不支持燃燒且不能燃燒,使可燃物隔絕了氧氣環節四:實驗探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P162Na2CO3+2HCl==2NaCl+H2O+CO2↑環節八:課堂小結及時鞏固環節五:課堂練習

及時鞏固1.下列關于燃燒與滅火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可燃物接觸氧氣即可發生燃燒B.有發光、發熱現象的變化一定是燃燒C.將木材架空可以降低其著火點D.炒菜時油鍋起火,可用鍋蓋蓋滅E.夜間發現煤氣泄漏,立即開燈檢查F.電線短路起火,可用冷水澆滅G.森林失火時,可將大火蔓延路線前一片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H.做飯時,燃氣灶火焰出現黃色,鍋底出現黑色,可調小灶具進風口DG環節八:課堂小結及時鞏固環節五:課堂練習

及時鞏固2.物質燃燒需要具備一定條件。已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只要溫度高于240℃,紅磷就一定能燃燒 B.常溫下,紅磷在空氣中容易自燃 C.浸泡在熱水(80℃)中的白磷,通入氧氣與之接觸,白磷也能燃燒D.升高溫度可以提高白磷的著火點3.古語道“人要實,火要虛”,其中“火要虛”的意思是說:燃燒木柴時,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燒得更旺。“火要虛”的實質是()A.散熱的速度加快B.增大木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C.木柴的著火點降低D.提高空氣中氧氣的含量CB環節八:課堂小結及時鞏固環節五:課堂練習

及時鞏固4.如圖是一組與燃燒有關的實驗,對下列實驗現象的分析不正確的是()A.實驗1紅磷未燃燒,說明紅磷的著火點比白磷高B.實驗2紅磷燃燒,產生白煙,是因為氧氣的助燃性C.實驗2集氣瓶中水的體積超過1/5,是因為紅磷量不足D.實驗1熱水中白磷沒有燃燒,是因為水中的白磷沒有與氧氣接觸C環節八:課堂小結及時鞏固環節六:能力提升

勇往直前1.(2024·湖南中考)花鼓戲《補鍋》中唱到“于拉風箱呼呼響,火爐燒得紅旺旺”。下列說法最合理的是(

)A.風箱拉動過程中增加了可燃物B.手拉風箱為煤的燃燒提供了充足氧氣C.火爐燒得旺是因為降低了煤的著火點D.氧氣能支持燃燒,說明氧氣具有可燃性2.(2024·江蘇中考)火的使用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下列有關燃燒與滅火的說法或措施正確的是(

)A.可燃物接觸氧氣即可發生燃燒 B.將木材架空可以降低其著火點C.電線短路起火,可用冷水澆滅 D.炒菜油鍋著火,可用鍋蓋蓋滅BD環節八:課堂小結及時鞏固環節六:能力提升

勇往直前3.下圖四支蠟燭都將熄滅,其中一支蠟燭熄滅的原因與另外三支不同的是()B4.成語“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著滅火的原理,下列滅火方法也依據這個原理的是()A.砍掉樹木形成隔離帶B.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C.用鍋蓋蓋滅著火的油鍋D.消防隊員用高壓水槍滅火A環節八:課堂小結及時鞏固環節六:能力提升

勇往直前5.(2024·北京中考)

用如圖所示實驗驗證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40℃,紅磷的著火點為240℃。(1)若a、b均為白磷,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2)若a、b均為紅磷,判斷該實驗能否證明可燃物燃燒需要與O2接觸,并說明理由:

。a處白磷不燃燒,b處白磷燃燒不能,因為溫度未達到紅磷的著火點,a、b處的紅磷均不燃燒下列方法中滅火原理是什么?清除或隔離可燃物降溫至該物質著火點以下煤氣罐著火濕棉被蓋滅森林滅火形成隔離帶物品著火用水噴滅隔絕空氣或氧氣油鍋著火鍋蓋蓋滅思考與交流P129討論部分環節八:課堂小結及時鞏固環節七:課堂小結

布置作業作業:燃燒的條件可燃物氧氣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清除可燃物隔絕氧氣降低溫度到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