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7專題3古代中國的傳統主流思想與科技文藝34.[儒家與道家思想]《論語》提到天命的次數僅有三次,遠遠少于禮和仁的次數。老子重視天人關系,他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A.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B.反映了不同的時代背景C.說明白順天有為的主見D.本質上都贊成君權神授答案A解析《論語》記述的是孔子的言論,其實是體現對鬼神敬而遠之,重人事,老子主見的是無為而治,故A項正確;老子和孔子同處于春秋時期,處于相同的時代背景,故B項錯誤;老子主見無為而治,故C項錯誤;老子重視天人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孔子推崇仁禮與君權神授無關,故D項錯誤。35.[法家思想]史學家呂思勉認為:法家之學,在先秦諸子中,是最新奇的,最適合于時勢的。……但法家之學,亦有落伍之處。……社會的利益,徹頭徹尾,都可用國家做工具去達到,就有將國權擴張得過大之弊。這里的“落伍之處”是指()A.強調國家利益而忽視了社會利益B.維護專制君權而弱化了禮儀制度C.強化中心集權而減弱了地方權力D.留意嚴刑酷法而淡化了道德教化答案A解析本題要留意分析材料,依據材料,前半部分是說法家思想在戰國時期是適合于當時的戰亂爭霸的時局的;但是,法家思想也有落伍之處,從材料“……社會的利益,徹頭徹尾,都可用國家做工具去達到,就有將國權擴張得過大之弊”可以看出,法家思想過分強調加強君主集權和權力,這是通過剝奪社會利益而獲得的,從而忽視了社會利益,A項正確;B、C、D三項從材料中無法體現。36.[墨家思想]戰國時期,孟子猛烈地批判墨家的“兼愛”思想,把它看作敗壞先圣之道的“淫辭”、堵塞仁義的“邪說”。這是因為孟子認為“兼愛”思想()A.違反宗法等級觀念 B.代表平民百姓利益C.宣揚主動救世情懷 D.過于追求好用功利答案A解析墨子的“兼愛”是無差別同等的愛,而孟子強調維護合理的等級秩序,不認可“兼愛”,故選A;孟子也具有濟世情懷和民本思想,故解除B、C;“兼愛”并未反映出追求好用功利,解除D。37.[董仲舒的思想]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權和地上王權的聯系,認為君主受命于天,就應遵守自然規律,管理好社會人事,使百姓安家立業、豐衣足食。這說明董仲舒()A.發展了先秦時期的民本思想B.借助神權思想來愛護環境C.強調了天與民眾互動的作用D.提高了儒家學說政治地位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董仲舒認為君主具有安定百姓生活的責任,可知反映了其認為君主應重視百姓的主見,故A項正確;材料中董仲舒認為君主遵守自然規律的目的是為百姓供應生活來源,不是借助神權愛護環境,故B項錯誤;從“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權和地上王權的聯系,認為君主受命于天”,可知董仲舒強調的是天與君主的互動,故C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董仲舒對君主的要求,沒有涉及儒學地位的內容,故D項錯誤。38.[三教合一]東晉高僧慧遠曾說:“道法之與名教,如來之與堯、孔,發致雖殊;潛相影響,出處誠異,終期則同。”東晉道士葛洪著《抱樸子》有內、外兩篇,“其內篇言神仙方藥,鬼怪改變,養生延年,禳邪卻禍之事,屬道家;其外篇言人間得失,世事臧否,屬儒家”。這說明()A.儒、道、佛出現合流的趨勢B.佛、道挑戰了儒學正統地位C.儒、道、佛的終極目標一樣D.東晉最終實現了三教合歸儒答案A解析材料中高僧認為佛教與儒學“出處誠異,終期則同”,東晉道士著《抱樸子》的外篇“屬儒家”,反映出東晉儒、道、佛出現合流的趨勢,故A項正確。39.[朱熹的思想]朱熹曾借用佛教月印萬川說來說明自己的觀點:一個月亮高掛夜空,人間的江河湖泊中卻可以看到多數的月亮,多數的月亮終歸于一個月亮。朱熹想要說明的觀點是()A.天理是萬物的本原 B.理先氣后C.三綱五常即是天理 D.格物致知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一個月亮高掛夜空,人間的江河湖泊中卻可以看到多數的月亮,多數的月亮終歸于一個月亮”即強調天理是萬物的本原,故A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到理和氣的關系,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到三綱五常,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強調獲得理的方式,故D項錯誤。40.[陽明心學]明代的心學家王陽明也談“格物致知”,但他所說的“致知”是“致良知”。“格物”是“正行”,“格者,正也……正其不正者云惡之謂也。歸于正者,為善之謂也”。由此看來,王陽明()A.主見用倫理道德去規范個人的行為B.認為人的意念是天地萬物的本原C.批判程朱理學否認孔孟的至高權威D.承認個人私欲提倡特性自由發展答案A解析材料中王陽明的觀點是:格物就是要事無巨細,都依據正道做事,一點一滴改掉錯誤的心念和言行,訂正偏離正道的心念和言行,從而做到致良知。要做到格物致知就是要依據正道去做事,即主見用倫理道德去規范自己的行為,故A項正確。41.[李贄的思想]李贄在《藏書》中說:“試觀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后者乎?亦有專以愛養人才為心,愛民為念如武氏者乎?”他的這一觀點()A.擺脫了“天理人欲”束縛B.抨擊封建專制制度C.體現了客觀務實的歷史觀D.大力提倡經世致用答案C解析題干信息反映出李贄對女皇武則天的贊揚,與擺脫理學對人性的壓抑無關,故A項錯誤;題干信息反映出李贄對女皇武則天的贊揚,沒有涉及對君主專制的批判,故B項錯誤;李贄贊揚女皇武則天“知人”“愛養人才”,符合歷史史實,體現了客觀務實的歷史觀,故C項正確;李贄對女皇武則天的贊揚,與提倡經國濟世、學以致用無關,故D項錯誤。42.[黃宗羲的思想]黃宗羲認為:“凡章奏進呈……給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同議可否。天子批紅,天子不能盡,則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這一思想()A.主見復原隋唐三省六部制B.認為君主制度阻礙國家發展C.意在限制君權的過度膨脹D.主見宰相與君主應地位同等答案C解析據材料“凡章奏進呈……給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同議可否。天子批紅,天子不能盡,則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等信息可知,黃宗羲主見君臣共治,制約君權,C正確。43.[顧炎武的思想]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有亡國,有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下列對材料理解正確的是()A.“國”指整個中華民族B.“天下”指當時國人所知世界C.近代民族意識起先形成D.仍具有盲目自大的心態答案D解析據材料“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可知,“國”當指統治者的政權,而不是整個中華民族,故A項錯誤;據材料“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可知,“天下”指整個中華民族,而不是當時國人所知世界,故B項錯誤;近代民族意識形成于鴉片斗爭以后,西方列強的侵略,導致民族危機出現,故C項錯誤;據材料“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國”,可知顧炎武將整個民族生活的地區冠以“天下”的概念,反映了他的思想中具有確定的盲目自大的心態,故D項正確。44.[王夫之的思想]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晝夜如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紀世者以一君為一世,一姓為一代足矣。”這表明他()A.重視自然界和社會規律的揭示B.確定三綱五常是志向的社會秩序C.具備近代社會的“民權”意識D.相識到改革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答案A解析依據材料“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晝夜如人之有生死”得出重視自然界和社會規律的揭示,故A項正確。45.[古代科技成就的影響]宋代圖書傳播快速,時人筆記或言“即日傳播”,或云“家至戶到”,或曰“不日傳都下”,或謂“落筆輒為人所傳誦”,媲美置郵與傳驛。此種現象出現的干脆緣由是()A.雕版印刷業的發展 B.科舉制度的適時改革C.商品經濟空前旺盛 D.重教興學的文化氛圍答案A解析圖書傳播速度快,與技術革新相關,唐宋之際雕版印刷術誕生并取得確定發展,故A項正確;科舉制改革不會達到“落筆輒為人所傳誦”的效果,故B項錯誤;商品經濟的發展與圖書傳播快速不存在干脆關聯,故C項錯誤;重教興學會推動文化的傳播,但是“即日傳播”“落筆輒為人所傳誦”更多與技術相關,故D項錯誤。46.[影響古代科技發展的緣由]唐代僧一行預言過兩次日食(發生于公元724、725年),當其沒有被視察到時,他不是去檢查修正所依據的大衍歷,而是去頌揚唐玄宗的德行感動了上天。這一故事說明()A.倫理中心主義影響了科學家推斷B.佛教思想在唐代占據著主導地位C.天文觀測技術落后導致迷信泛濫D.君主專制阻礙了古代科技的發展答案A解析僧一行用唐玄宗的德行說明天文異象,體現了倫理中心主義影響了科學家推斷,故A項正確。47.[古代數學的發展]唐朝時期,面對乘除算法難以被人理解和駕馭的窘境,數學家邊岡“用算巧,能馳搏反復于乘除間,由是簡捷之術興”。這有利于()A.數學技術的應用和推廣B.古代數學形成完整體系C.降低明算科考試的難度D.十進位制計數法的成熟答案A解析邊岡“用算巧,能馳搏反復于乘除間,由是簡捷之術興”即邊岡很懂運算技巧,化繁就簡,推動算術(簡便計算)的發展,這有利于推動數學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故A項正確;古代數學形成完整體系是在東漢,故B項錯誤;降低明算科考試的難度材料沒有涉及,故C項錯誤;十進位制計數法材料沒有涉及,故D項錯誤。48.[古代文學成就]明清時期,取材于法律文獻中的案例與史書中的清官循吏傳記的公案小說興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三俠五義》。這折射出()A.商品經濟的旺盛B.民眾對志向社會的訴求C.市民階層的擴大D.官民價值觀念的趨同化答案B解析小說的出現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但材料側重的是小說的內容,故A項錯誤;小說是現實生活的反映,清官循吏傳記的公案小說興起折射出當時民眾對志向社會的訴求,對現實社會中貪官污吏的不滿,故B項正確;小說的出現也是市民階層要求的反映,但材料側重的是小說的內容,故C項錯誤;官民價值觀念不會趨同,故D項錯誤。49.[漢字和書法的發展]唐代書法中“楷書”規則之森嚴、法度之完備、風格之繁復令后世望而卻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產生的“狂草”縱放恣肆、奇宕瑰偉,完全可以和楷書藝術平分秋色。這反映了()A.唐代草書否定了楷書的法度規范B.唐書完全滿意了時人的審美需求C.唐書既“尚法又尚情”的藝術特質D.唐代社會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答案C解析材料“狂草……完全可以和楷書藝術平分秋色”體現了草書和楷書在唐代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非否定楷書的規范,故A項錯誤;唐書完全滿意時人的審美需求說法太確定化,且材料未提剛好人的審美標準,故B項錯誤;材料“‘楷書’規則之森嚴、法度之完備”及其流行體現出“尚法”的審美追求,“‘狂草’縱放恣肆、奇宕瑰偉”及其流行體現出“尚情”的唐人審美追求,故C項正確;材料中唐代流行的書法與三教的發展狀況無關,故D項錯誤。50.[繪畫藝術]明代畫家徐渭的作品《牡丹蕉石圖》(下圖)水墨淋漓,奔放橫溢。畫中的石頭連勾畫輪廓的線條都沒有,完全是不同程度的墨色的運用。這種繪畫思想表明徐渭深受下列哪一思想的影響()A.“心外無物” B.“人倫者,天理也”C.“貴儒尊道” D.“理”“欲”統一答案A解析“連勾畫輪廓的線條都沒有”反映了徐渭事實上主見不應以外在的種種規制來束縛人性。心學認為天地萬物都在心中,認為窮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內心就可得到天理,與材料觀點一樣,故A項正確;B項把天理和倫理道德干脆聯系起來,用綱常名教束縛人性,不符合徐渭主見,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反映儒道地位,故C項錯誤;材料反映出“理”與“欲”的對立,故D項錯誤。51.[四大獨創的外傳]下圖為中國古代某一獨創對外傳播示意圖。這一獨創()A.加強了世界各地經濟聯系B.有利于文化的傳承與傳播C.使中國成為世界科技中心D.加速了封建制度走向衰亡答案B解析依據圖片中向朝鮮傳播的時間“公元4世紀”可知,該獨創是造紙術,造紙術有利于文化的傳承與傳播,B項正確。A項是指南針的影響,解除;C項夸大了這一獨創的影響,解除;D項為火藥武器運用的影響,解除。52.[戲曲藝術]據李斗的《揚州畫舫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四川蓬溪文旅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和工作人員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一單元 我們真的長大了 第三課 伸出你的手 第1框 在關愛中成長教學設計 人民版
- 全國電子工業版初中信息技術第四冊第1單元1.4活動3《預測高溫時盆栽的用水量》教學設計
- 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13《探訪古代文明》(第二課時) 人教部編版(五四制)
-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第二單元 第5課時 解決問題教案
- 初中物理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三 學生實驗:探究物質的一種屬性-密度教案
-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四單元 生命的思考 第十課 綻放生命之花 第一框 感受生命的意義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工程項目管理培訓
- 七年級地理上冊 1.3地圖教學設計3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云南廣南供銷集團有限公司招聘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四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 數學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4年中國礦產資源集團大數據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河南機電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第11課《山地回憶》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畢業論文風景園林工程與技術研究進展
- 中考復習專題—應用題
- 微機ATX電源電路的工作原理與維修
- 外貿中英文商業發票
- 2019JGJ196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
- 電容電容器ppt課件
- 物業服務費用測算技術報告詳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