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測評_第1頁
第八單元測評_第2頁
第八單元測評_第3頁
第八單元測評_第4頁
第八單元測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單元測評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2023北京密云高一期末)下面示意圖表明當時中國人民面對的形勢是()A.中國局部抗戰的開始B.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C.敵后抗日根據地開辟D.八路軍取得平型關大捷2.(2023浙江衢州高一期末)下圖為《申報》在1936年12月13日發表的新聞報道。報道中事件的解決()A.標志著中國全國抗戰的開始B.促使國民政府實行不抵抗政策C.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D.推動了全國團結抗戰局面的初步形成3.(2023河北石家莊高一期末)據下圖可以推斷,國民政府()1937年2月,蔣介石制定《本年政策》,提出“妥協內外各方,專力對倭”,同時更前所未有地提出“開放黨禁”“開放政黨政治”等內容。1937年12月21日蔣介石日記云:“與共黨代表談組織事,此時對共黨應放寬,使之盡其所能也?!盇.竭力維護全民族抗戰局面B.聯合中國共產黨力量共同抗日C.力圖削弱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實力D.與中國共產黨爭奪抗戰領導權4.1937年11月,侵華日軍開始發行軍票以充當軍費使用,并硬性規定其與中國法幣的比價,強制在黃河以南的淪陷區流通,從而讓軍票成為淪陷區的貨幣。日軍的這一舉措意在()A.改善淪陷區的貨幣結構B.為全面侵略中國作準備C.沖破抗日民族統一戰線D.瘋狂掠奪淪陷區的物資5.1938年6月,國民政府確立新的經濟建設方針,提出“以西南諸省為主要地區,開發各種礦產,建立國營重工業,而于民營工業及鄉村手工業為普遍之調整與提倡”。這主要是基于()A.持久抗戰的需要B.民族工業的發展C.工業結構的調整D.工業布局的改變6.1938年7月7日,《抗戰》三日刊與《全民》周刊合并,聯合創辦《全民抗戰》刊,以“動員民眾一致抗日”為宗旨。該做法()A.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B.維護了南京國民政府統治C.意在推動文化教育事業發展D.適應了全民族抗戰的需要7.1940年9月,《大公報》載文說:“(棗陽)宜昌戰役以后,三個月來各線無大戰事……就在這夾縫中間,傳來北線勝利的捷音。”下列與“北線勝利的捷音”有關的是()A.“打破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B.“取得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C.“克服投降陰云,鼓舞必勝信念”D.“取得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8.1937年8月,紅軍主力正式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中國共產黨領導開辟的敵后戰場和國民黨指揮的正面戰場協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局面。這說明()A.全民族眾志成城奮勇抗戰B.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C.中國共產黨是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D.中國軍民全力支援反法西斯戰爭9.(2023福建三明高一期末)抗戰期間,在根據地的政權建設中,中國共產黨實行了“三三制”原則。具體指:共產黨員、黨外進步分子、中間分子各占三分之一。中國共產黨制定這一制度是基于()A.推動第二次國共合作B.加快中國民主政治建設C.反對國民黨一黨專制D.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0.1942年,《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中國在簽字國中與美、英、蘇并列,成為“四強”之一。這說明了()A.中國戰場發揮重要作用B.平等的國際體系已形成C.中國徹底實現民族獨立D.抗日戰爭進入反攻階段11.(2023江蘇南通高一開學考試)1945年,毛澤東到達重慶后收到了致敬信。信中說:“您毅然來渝,使我們過去所聽到的對中國共產黨的一切污蔑完全粉碎了,這證明中國共產黨為和平、團結與民主而奮斗的誠意和決心?!睋丝芍?毛澤東赴重慶談判()A.得到了各民主黨派的廣泛支持B.踐行了《論聯合政府》中的理論C.有利于增強中國共產黨的實力D.順應了民眾追求和平民主的意愿12.1945年10月24日,《大公報》發文怒斥:“人民都曾為勝利狂歡過,而今卻如水益深……大眾不得聊生。他們痛苦極了,比未勝利時還痛苦?!蔽恼路Q:國民政府的接收給廣大人民帶來“一片勝利的災難”。這反映出()A.抗日戰爭尚未取得完全勝利B.國民黨接收城市后社會狀況沒有好轉C.民眾對國民黨內戰政策失望D.國統區社會經濟和民生情況全面惡化13.(2023江蘇鹽城高一期末)1946年8月,毛澤東在與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中說:“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起來,反動派的樣子是可怕的,但實際上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此次談話的背景是()A.重慶談判的進行B.政協會議的召開C.全面內戰的爆發D.抗日戰爭的勝利14.從減租減息進而實行土地改革,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沒收地主的土地,連同鄉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以上材料可用來佐證()A.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B.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經濟的崩潰C.革命統一戰線工作的進展D.執政黨順應新形勢的能力15.(2023江西南昌高一期末)錢理群在《1948:天地玄黃》中記載了民國某雜志刊登的一則小品:“法幣滿地,深可沒脛,行人往來踐踏,絕無俯身拾之者,謂之‘路不拾遺’。”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導致()A.官僚資本徹底崩潰B.人們生活水平提高C.民族資本迅速發展D.民族工業陷入困境16.下面是關于人民解放戰爭的一幅油畫《攻占總統府》,對此幅畫所表達的主題,理解最準確的是()A.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反動統治覆滅B.國民黨主力基本被消滅C.粉碎國民黨的重點進攻D.國共雙方和談再次破裂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2023北京豐臺高一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維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人民抗日紅軍總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鮮花時果之儀致祭于我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之陵,而致詞曰: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世變滄桑,中更蹉跌;越數千年,強邦蔑德?!鼽h各界,團結堅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決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內政;億兆一心,戰則必勝?!珴蓶|《祭黃帝陵文》閱讀材料,概括祭文的核心內容,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是如何踐行祭文中的思想主張的。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王唯真的延安之路1938年,旅居菲律賓的華僑王雨亭,送年僅15歲的兒子王唯真奔赴延安,分手時留下臨別贈言:你要踏上民族解放戰爭的最前線,我當然要助成你的志愿……但愿你虛心學習……鍛煉你的體魄,充實你的學問……為新中國而努力奮斗。王唯真跟隨一個30人左右的華僑司機歸國服務團,駕駛著海外華僑捐贈給八路軍、新四軍的22部美制大卡車和宋慶齡女士贈送的一部大救護車,車上滿載著藥品、紙張和汽油等。1939年12月,終于來到延安。1941年11月,王唯真調到新華社工作,先后擔任英文翻譯和廣播科國際新聞編輯。這些新聞,是處在延安山溝里的黨中央及時掌握世界戰局的主要信息來源。1947年春,蔣介石命胡宗南軍隊進攻延安,中共中央遂有組織地從延安撤離,王唯真隨著新華社社長廖承志東渡黃河。1949年,王雨亭陪同陳嘉庚來北京參加籌備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父子分別10多年后重逢。王雨亭感慨地對兒子說:“唯真,當年你選擇奔赴延安的路走對了。”——據《抗戰家書》概括海外華僑為中國民族民主革命作出的貢獻。談談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你應該學習王唯真怎樣的情懷。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中國近代的土地問題材料一近代中國的思想界已認識到了農村不發展,國家發展的問題就一個也解決不了的事實。農民極端貧困,購買力低下,工業品就不可能有廣大的市場。農民的愚昧、知識的低下,又使勞動力的素質無法適應新式工業的要求。在舊的生產關系的束縛下,農村生產力得不到發展,農村資源得不到開發,也就無法為工業化提供其所需要的原料和商品糧食??林氐牡刈?、高利貸榨干了農民的血汗,又使農村不能為工業化提供資本積累。——摘編自劉方健、史繼剛《中國經濟發展史簡明教程》材料二新民主主義革命各歷史階段的土地政策(主張)簡表國民革命時期1924年,孫中山指出:俄國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國的田土都分到一般農民,讓耕者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對于國家納稅,另外便沒有地主來收租錢。他認為中國革命在這一點上應當效法俄國,不然革命就是不徹底的。土地革命時期沒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土地,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田中收獲除給政府交土地稅外,均歸農民所有。全國抗戰時期抗日根據地內停止沒收地主土地,實行減租減息政策,以減輕農民所受的封建剝削,提高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同時實行交租交息,以利于聯合地主抗日。減租的辦法是“二五減租”(即把原租額減少25%);正租以外的雜租、勞役一律取消。人民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中共中央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以徹底平分土地為原則,提出沒收地主土地、連同鄉村中其他一切土地,不分男女老幼,按人口統一平均分配,同時分配地主的牲畜、農具、房屋、糧食及其他財產。(1)閱讀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中國農村不發達、農民貧困的原因和影響。(6分)(2)閱讀材料二,任選兩個時期的土地政策(主張),結合時代背景,闡釋其異同。(8分)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蔣介石宣稱:我們有空軍、有海軍,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種兵……如果能配合得法,運用靈活……就一定能速戰速決。國民黨參謀總長陳誠宣稱,六個月就可以解決共產黨問題。1946年6月,一顆顆炮彈飛向中原解放區,內戰全面爆發。材料二在1946年重新爆發內戰的背后,是國民黨執著地相信他們的優勢兵力,以及中國共產黨準確地估計到了國民黨的實際弱點?!?949年的結局表明,不是蘇聯的援助比美國多,問題在于中國共產黨能夠動員和利用革命的潛力,國民黨卻辦不到。(1)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指出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的原因。(8分)(2)“1949年的結局”的出現不是偶然的。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6分)

第八單元測評1.A2.D3.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國民政府對待中國共產黨的政策發生了變化,變成聯合中國共產黨的力量來共同抗日,B項正確。4.D解析日本侵略者將不具備貨幣功能的軍票充當貨幣使用,意在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掠奪淪陷區的物資以轉移戰爭負擔,故選D項。5.A解析1938年正值全民族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已遷都重慶,繼續抗日,開發西南意圖持久抗日,故選A項;發展民族工業只是其政策的一個方面,排除B項;“工業結構的調整”是抗戰的需要,而非以“工業結構的調整”為目的,排除C項;“工業布局的改變”是結果,排除D項。6.D解析材料反映了《全民抗戰》的創辦就是為了全民族抗戰,故選D項;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排除A項;材料主旨是抗日戰爭,與維護南京國民政府統治無關,排除B項;其意在抗戰,而非推動文化教育事業,排除C項。7.C解析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百團大戰,沉重地打擊了日、偽軍的囂張氣焰,振奮了全國軍民的士氣,故選C項。8.A解析中國共產黨領導開辟的敵后戰場和國民黨指揮的正面戰場協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局面,說明國共兩黨在合作基礎上,已經把全民族各個階層的力量團結在一起,形成了眾志成城奮勇抗戰的局面,故選A項。9.D解析根據材料,各個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建設在人員分配上實行“三三制”原則,其目的是擴大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適應了當時抗戰形勢發展的需要,D項正確。10.A解析據材料可知,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斗爭中的地位重要,故選A項;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國際體系并不平等,排除B項;1942年,抗日戰爭尚未勝利,中國還處于被侵略的狀態,排除C項;1942年抗戰處于相持階段,排除D項。11.D解析依據材料可知,毛澤東前往重慶與國民黨方面進行重慶談判,順應了民眾追求和平、民主的意愿,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誠意,從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動權,D項正確。12.B解析根據材料“大眾不得聊生”“一片勝利的災難”可知,國民政府接收淪陷區后沒有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社會發展,社會狀況沒有好轉,B項正確;此時抗日戰爭已經取得勝利,排除A項;材料信息只涉及民眾對國民黨接收淪陷區后的痛苦和失望,并沒有涉及國民黨的內戰政策,排除C項;僅僅依據材料無法得出“全面惡化”的結論,排除D項。13.C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