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科學51走進制造_第1頁
浙教版七下科學51走進制造_第2頁
浙教版七下科學51走進制造_第3頁
浙教版七下科學51走進制造_第4頁
浙教版七下科學51走進制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教版)七年級下冊5.1走進制造01學習目標內容總覽02新知導入03探究新知04課堂練習05課堂總結06分層作業學習目標科學觀念:了解制造及其一般門類;了解制造技術對人類的作用;了解制造必須考慮的主要因素;了解現代制造技術與工程;了解我國制造技術面臨的挑戰;科學思維:體會制造業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性;體會制造技術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

探究實踐:通過普通物品制造,感受制造技術就在我們身邊;通過實踐活動,了解3D打印技術;了解先進的中國制造技術;態度責任:感受制造與人類社的密切關系;體會科學技術的進步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影響;樹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產生對制造技術面臨挑戰的深度思考。

新知導入

當你穿上衣服,背上書包,騎車來到學校;當你打開書本,編制程序,遨游于知識海洋;當你坐上火車,乘上飛機,穿行于世界各地。

你會發現,其實,我們生活在一個人工制造的世界里。

那么,一件件物品是怎么制造的?

現代有哪些先進的制造技術?

探究新知一、物品制造1、制造:

將原材料轉化為人類所需產品的工程技術就是制造。2、生活中的制造舉例:

①紙張折成紙飛機、千紙鶴;

②鐵塊被加工成湯匙、冰箱;③木頭被加工成桌椅板凳、床鋪;④廚房用品、學習用品、交通設施的制造,等。探究新知2、制造與加工的關系:

制造是指根據人們的需要,把采集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的物質,通過人類的勞動和技術手段,轉化成符合人們需要的產品過程;而加工則是在已有的工件上進行鉆孔、鉸孔、銑削、切割等操作,以獲得特定的形狀或尺寸。

制造通常需要從原材料出發,經過特定的制造流程,才能制成成品;加工是制造的一個環節。制造過程中的加工探究新知3、制造的分類:

制造門類眾多,有電子產品制造、汽車制造、船舶制造、機械制造、化學制造、食品制造、紡織制造、醫藥制造等細分領域。

4、制造的目的:

制造出的產品創造了一個人工世界,滿足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娛樂、探索未知等各種需求。汽車制造紡織制造醫藥制造衣服是我們的必需品。圖5.1-2為從棉花到成衣的制造過程,這一過程涉及哪些制造技術?蘊含哪些科學知識?思考討論主要涉及紡紗技術、織布技術、染色技術和制衣技術;其中蘊含了纖維材料學、紡織工程學、化學染色以及服裝設計與制作等多方面的科學知識。視頻:

現代制衣過程中的設計與裁剪(點擊圖片播放)探究新知4、每一件產品都涉及到多項制造技術與工程:

我們所使用的每一件產品,往往都涉及多項制造技術與工程。如,從棉花到成衣的整個過程中,涉及到技術有紡紗、織布、染色與印花、成衣制作、質量控制、環保與可持續性,等;

產品質量、制造效率與制造技術密切相關,人們一直在開發更先進的制造技術,建設更高效的制造工程。古代傳統手工紡織工具現代機械化紡織機器科學閱讀我國古代紡織技術探究新知二、現代制造技術與工程1、制造技術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

隨著社會的進步,制造技術由使用簡單工具的手工制造發展為采用復雜機械的機器制造、自動化制造,以及當今信息社會的智能制造、納米制造、生物制造等先進制造技術與工程。探究新知2、現代制造技術與工程:

現代制造技術與工程是指在現代化的工業生產中應用的最新的、最先進的制造技術。這些技術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還可以改善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的競爭力。(1)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具有感知、決策、執行功能的各類制造裝備的統稱。它是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的集成與融合。

如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數控機床,就是一種機電一體化的智能制造設備。3D打印技術是智能制造的明珠,它以數字模型文件為藍圖,內裝有金屬、陶瓷、塑料、沙等“打印材料”。與電腦連接后,通過電腦控制,它可以把“打印材料”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把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

如條件許可,請設計一件具有實用功能、有創意的物品,學習編制3D數字模型打印文件,并利用3D打印機進行打印制造。實踐活動探究新知(2)納米制造:

納米制造主要研究納米結構生長、加工、改性、組裝等制造方法與工藝,以生產納米尺度的結構與器件。

如納米電動機、納米機器人、分子光電器件、納米電路、納米傳感器、納米智能器件。

納米制造大大提升了制造的精度。探究新知(3)生物制造:生物制造是以微生物細胞生產生物制劑,或以酶蛋白為催化劑進行化學品合成,或以生物質為原料合成能源與材料的制造模式,主要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等新技術。科學閱讀探究新知三、中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1、制造業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興國之器;

制造業對于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2、我國制造業的發展:(1)成績斐然:

從2012年到2021年的十年間,從奮斗者號探測萬米深海溝,到C919大型客機成功飛行,再到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組網……一大批重大工程引領中國制造業不斷攀上新高度。奮斗號潛水器玉兔號探月器探究新知(2)優勢明顯:

在一些重要的制造業領域,中國已經具有全球領先的競爭力,如軌道交通、通信裝備、輸變電裝備的制造工程。

探究新知(3)面臨挑戰: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在制造技術與工程方面也面臨諸多新挑戰,如芯片制造、航空發動機、極小徑銑刀、超精密拋光工藝、掃描電子顯微鏡等關鍵制造技術落后于世界發達國家。

芯片制造航空發動機掃描隧道顯微鏡探究新知3、我國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

為突破卡脖子技術,推動我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國家制定了實現制造強國“三步走”戰略。課堂練習1、

下列幾種產業屬于制造業的是()A.化工業B.塑料業

C.制藥業D.汽車業D課堂練習2、

下列選項中,關于我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三步走”

設想,描述不正確的是(

)A.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B.203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C.2035年,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的中等水平D.2049年,綜合實力邁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B課堂練習3、以下不是“制造”要素的是(

)A.要有原材料B.要有實施制造的人

C.要有工具D.制成的產品要有用處D課堂練習4、我國制造業領域已經具有全球領先的競爭力,下列不屬于我國制造業優勢的是(

)A.軌道交通B.通信裝備

C.芯片制造D.輸變電裝備C課堂練習5、下列科學技術與生物學無關的是(

)A.通過轉基因技術培育抗蟲煙草

B.利用發酵技術生產食品C.制造核武器

D.利用特殊微生物排解石油污染C課堂總結5.1走進制造1、制造:將原材料轉化為人類所需產品的工程技術;2、現代制造技術與工程發展:手工制造→機器制造、自動化制造;3、先進制造技術與工程:

智能制造、納米制造、生物制造;4、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