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2024-2025學年第一次月考測試卷七年級下冊語文(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班級
姓名
考號一、語言積累與運用(共18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A.元勛(xūn)
奠基(diàn)
澎湃(bài)
鞠躬盡瘁(cuì)B.摯友(zhì)
迭起(dié)
咳嗽(sou)
鮮為人知(xiān)C.卓越(zhuó)校對(jiào)
薪金(xīn)
氣沖斗牛(dǒu)D.碩果(shuò)草率(shuài)抹殺(mǒ)深惡痛絕(è)2.下列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2分)A.選聘
謠言
鞠躬盡粹
當之無愧B.背誦
晝夜
鋒芒畢露
婦儒皆知C.昆侖
澎湃
家喻戶曉
鋌而走險D.仰慕
卓越
至死不懈
契而不舍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他要給我們______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幾年辛苦,______而成《唐詩雜論》的碩果。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______。
A.衰弱
凝結
高標B.衰微
凝固
標志C.衰微
凝結
高標D.衰弱
凝固
標志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A.通過學習《鄧稼先》一文,使我了解了鄧稼先為我國核武器研發做出的巨大貢獻。B.他的語文成績不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們班也名列前茅。C.老師耐心地糾正并指出了我這次作業中存在的問題。D.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個單位都加強了安全保衛工作。5.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2分)A.《鄧稼先》的作者楊振寧是美籍華裔理論物理學家,與李政道共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B.《說和做——記聞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代表作有詩集《烙印》等。C.《回憶魯迅先生》的作者蕭紅,原名張迺瑩,代表作有小說《生死場》《呼蘭河傳》等。D.《孫權勸學》節選自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纂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6.古詩文默寫。(8分)(1)《孫權勸學》中的呂蒙勸魯肅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以解釋自身變化的語句是:
,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2)常用來描述諸葛亮的一句話“
,死而后已”正好也可以準確地描述“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院士的一生。(3)《木蘭詩》中表現木蘭出征前緊張繁忙、周密有序的預備情形的幾句是:
,
,
,
。(4)《涼州詞》詩云:“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木蘭詩》中有相似的兩句詩是:
,
。(5)《木蘭詩》中運用對偶寫邊塞夜景和軍營寒苦:
,
。(6)《木蘭詩》中,多次運用互文手法,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請再寫出一句:
,
。二.綜合性學習。(共8分)7.七年級(1)班開展“天下國家”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1)[愛國名言展示]請寫出一句愛國名言,并注明作者。(3分)(2)[愛國故事分享]請講述一個你所熟知的愛國故事,要求簡潔明了,重點突出。(3分)(3)[愛國詩詞朗誦]活動中,同學們準備朗誦一些愛國詩詞。請你從本學期所學古詩詞中推薦一首,并簡要說明推薦理由。(2分)三、文言文閱讀(本大題共1小題,共12分)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孫權勸學》【乙】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鄧當。當為孫策將,數討山越。蒙年十五六,竊隨當擊賊,當顧見大驚,呵叱不能禁止。歸以告蒙母,母恚①欲罰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秴蚊蓚鳌贰咀⑨尅竣夙#╤uì):憤怒地、生氣地。(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①但當涉獵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③依姊夫鄧當④竊隨當擊賊
(2)下列句中“以”的意義與用法和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2分)A.蒙辭以軍中多務
B.以錢覆其口
C.歸以告蒙母
D.以刀劈狼首(3)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①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②不探虎穴,安得虎子?(4)從【甲】【乙】兩篇文章可以看出呂蒙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四、現代文閱讀(共22分)(一)閱讀下文,完成9~12題。(共10分)回顧“兩彈”實驗秘聞羅坪1964年,張其彬畢業于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分配到酒泉基地,作為技術員參與原子彈、導彈結合實驗,那年他28歲。張其彬到基地后,與基地所有的科技工作人員一起,夜以繼日地進行認真仔細的實驗前準備。兩彈的發射日期,定在了1966年10月27日。然而,在實驗前一天清晨,戈壁灘天氣陡變:大風呼嘯,天昏地暗……如此惡劣的天氣,實驗還能否如期進行?下午三四點到實驗場時,張其彬和大家都很擔心。按規定,風速超過15米/秒,溫度超過零下11攝氏度,就不能進行這個實驗了。而當時最大風速達25米/秒,氣溫降至零下十幾攝氏度。但在征求了氣象專家的意見后,中央果斷決定實驗如期進行,所有的設備、人員按計劃進場。據張其彬回憶,由于風沙太大,能見度太低,十幾米外已視物不清。下午三四點,天空昏暗如夜,車隊進場時,不得不集體編隊打開大燈,一輛接一輛地緊跟著向目的地進發。車跟太緊怕造成追尾,稍一拉開距離,車就可能走丟。負責運載導彈和原子彈去兩個地方進行測試的車隊,竟然沿著電線桿走迷路,在走岔了50多公里才回歸正途,3個多小時后終于到達目的地。10月26日下午5時,儀器終于檢測完畢,但是大風又帶來了另一個難題——無法將導彈在風中順利地豎到發射架上,只有組織人力拉繩子。開始時,16個人拉還不行,后來又增加了12個人。28個人拽著、扶著、拉著,配合著吊車,慢慢把導彈吊起來,再慢慢放下去,總算艱難地完成了這道程序。按計劃,10月27日發射核導彈。為防止意外事件,當時蘭新鐵路停運,數百萬群眾緊急轉移疏散。26日21時,地面準備工作完成,按要求,基地所有人員全部撤出。而地下室負責發射控制的,只留下了包括張其彬在內的七個人。當時的兩彈結合發射塔,距離他們七人所在的地下控制室大約100米、深度4米。地下室面積總共十幾平方米,一旦出現意外,誰也不能保證活命。于是,張其彬在日記本上寫下了這樣的句子勉勵自己:張其彬如今坦然承認,當時心里很清楚核武器實驗的危險性。那時兩彈結合的實驗尚屬秘密,不能明說,所以只能將其隱喻為“戰斗”。此后,人們把當時留在現場的七人譽為“七勇士”,又稱“敢死隊”。10月27日晨8時45分,距發射僅剩下15分鐘。在這最后15分鐘里,張其彬跟操作員們一起進行最后的調試。十幾平方米的小控制室里,滿滿當當的設備儀器在工作中散發出的熱量,使室內溫度迅速升高。室外地面上零下十幾攝氏度,地下室里卻是零上40多攝氏度。緊張忙碌中,七勇士汗流浹背,一個個熱得頭昏腦漲。張其彬稱,不像現在電視上演的要喊點火,按按鈕。當時他們就是按照程序,擰動鑰匙。8時59分,參謀長下達命令:一分鐘準備,開始倒計時!上午9點按時發射。地下室里,七勇士各有分工,聚精會神地眼睛緊盯著儀器。一片靜寂中,只聽表在嘀嗒嘀嗒地響,心在怦怦怦地跳……五、四、三、二、一,——發射!一陣火焰噴射,導彈攜原子彈呼嘯著騰空而去,轉瞬間消失在浩瀚無垠的天幕。顧不上歡呼,也沒有等到原子彈爆炸,七人中的徐虹、顏振清、劉啟泉三人沖出了控制室。按照規定的程序,這時他們必須開始工作,基地上還有許多發射后的任務等待著他們。幾分鐘后,張其彬沖了上來喊道:爆炸了!當時大家的眼睛都濕潤了。
(選自《人民周刊》,有刪改)9.本文按照______順序,以______為線索行文。(2分)10.文中有多處環境描寫,請任選一處,談談其作用。(3分)11.文中畫線部分引用了張其彬日記中的話,有什么好處?(2分)12.你認為地下控制室留守的七個人,是否堪稱“勇士”?請結合文意,闡述理由。(3分)(二)閱讀《舊土》一文,回答第13-16題。(共12分)舊土①父親把一堵舊墻拆了,和成泥巴,打成土坯,砌房子,抹墻皮。舊墻的土看上去很老了,老得有點兒像姜黃色了,老人們說是唐朝的,甚至說是秦朝的,反正是久遠留下來的墻,這墻的土跟地里的不一樣,太陳舊了。②我擔心老成這樣子的舊土,打成土坯,砌成房子,抹成墻皮,用不了多長時間,墻會像枯木一樣,漸漸松散、倒掉。我勸父親不要用這樣的泥土砌墻、蓋房,父親一點兒也沒理我的話,不但把那堵很長的大墻拆了,而且還把墻底下的土也挖出來和成了泥。我對父親的做法很生氣,埋怨父親,你用這么陳舊的泥土蓋房子,心里到底有沒有兒孫?父親說,泥土有什么老不老的,泥土從來不會老;再老的泥土,見了水,和成泥,就是新泥;打成土坯,土坯就是新的;砌成墻,墻就是新的;蓋成房子,房子就是新的,放心住吧……果然,這老墻的土,和成泥很耐用,打成土坯很硬實,砌成墻很敦實,抹上墻很細膩。③父親的選擇是對的,用舊土和泥巴砌成的墻,比地里挖的新土有黏度,耐風耐雨耐曬,這三十多年過去了,房子結結實實,院墻穩穩當當。父親在這里住了二十多年,離去十多年了,如今他的子孫住著,墻皮舊了,墻體還是好好的,粉刷了幾次,還如新房似的。④由此,我對舊土有了新的認識,我感到泥土是一種神奇、有生命而永遠不死的物質。⑤一塊荒蕪千萬年的土地,看上去靜靜地沉睡在那里,甚至不長一草一木,你以為它早已死去,其實不然,如若澆上一瓢水,這喝了水的土,不管是黃土、紅土、黑土,立刻就會變得靈動了起來,像睡醒了似的,黃土就會變得更黃,紅土變得更紅,黑土變得更黑——泥土活了。⑥這喝了水,被水喚醒了的舊土,你不動它,恍若永遠在水中沉睡,它是醒著的;你若動它,它便會越來越有靈性。一旦被捏、揉、攪、捶、打過,泥就全醒了,倘若揉、攪、捶、打的時間更長,泥就會越鮮亮、越精神、越黏,甚至會靈氣十足。這時候的泥好似有了筋有了骨,有了柔軟輕盈的生命,打成土坯也好,燒成磚瓦陶瓷也好,就看你想讓它成為什么,它就會讓它的生命綻放出千姿百態的形狀。⑦一片毫無生機的土地,能給你的觸發是枯澀的,你想象不出來這片寂寞的舊土,會長出什么來。它會長出金黃色的莊稼、香甜的蘋果、參天的大樹,變成碧波蕩漾的林海嗎?不需要你投入滿地黃金,不需要你苦苦膜拜,只要你給它水,讓它喝足了醒來,你撒下的種子,就會長出你要的東西。黃土高原荒涼,是泥土討厭那個地方嗎?江南綠樹成蔭,是泥土偏愛那個地方嗎?不論是黃土還是紅土,等待的不是荒蕪,是喚醒它的水。舊土永遠在等待種子和雨水。⑧那村邊一望無際的田野,是什么時候成為耕田的?地下挖出了秦朝的磚漢朝的瓦,還有唐朝的鋤頭,那說明這片地耕種了幾千年了。幾千年來每年都春播秋收,它滋養了村里祖祖輩輩的人,還有那些牲口。耕種它的人,幾千年來從這地里“冒”出來,死了又被埋到這片地下。地被耕來耕去,人生生死死,這地幾千年來有可能一年也沒有閑過,會老了嗎?我捧起這老田里的泥土,濕潤潤的,油黑黑的。這老土每一捧都像一塊鐵,我想它或許有一兩千歲了,或許不止,這老土是耕種了幾千年的土,人都一輩輩換了多少代,它還是它。⑨我聽說,現在園藝師用泥也不再是新土,而是舊土。他們在野外采集舊土,拿回來以后,用篩子篩,用紗布過濾,沉淀,晾干,再用馬糞和各種肥料調配,然后才用。他們用舊土栽培出來的莊稼、花草,比用新土栽培出的,更有精氣神。為什么用舊土呢?我想,園藝師用舊土,是因為這些土有靈氣,有滄桑感,有故事;有耕種過它的人,有牲口的足跡和糞便;有和它一起出生、一起成長、一起變老的莊稼和草木。這些舊土,早已被喚醒,早已在歲月中涵養了各種各樣的營養。與其說是園藝師栽培花草,不如說是這些花草跟這片舊土相互成就,共同生長。⑩生活也是這樣,用舊土與新土,都要用心。舊土承載了太多的過往,也孕育著無限的可能。不要嫌棄舊土,要像父親一樣,用一雙勤勞的手,把舊土翻新,讓它重新煥發生機,讓它在歲月里綻放出別樣的光彩。13.請簡要概括文章圍繞“舊土”寫了哪些內容。(3分)14.從修辭角度賞析文中第⑥段畫橫線的句子。(4分)這時候的泥好似有了筋有了骨,有了柔軟輕盈的生命,打成土坯也好,燒成磚瓦陶瓷也好,就看你想讓它成為什么,它就會讓它的生命綻放出千姿百態的形狀。15.文章第⑧段中提到“我捧起這老田里的泥土,濕潤潤的,油黑黑的。這老土每一捧都像一塊鐵”,作者為什么說“這老土每一捧都像一塊鐵”?(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志愿者工作方案
- 2025年賣場活動促銷方案
- 汽車使用與維護 課件 項目二 行駛系統的使用與維護2-3 四輪定位綜合檢測維修
- 2025年電子式電動套筒調節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電吉他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玻纖紗窗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爪型螺帽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內蒙古百校聯盟2025屆高三下學期生物試題(月考)獨立作業1含解析
- 江蘇理工學院《輸油管道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永城職業學院《食品安全衛生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小徑分岔的花園
- 超星爾雅學習通《孫子兵法》與執政藝術(浙江大學)網課章節測試答案
- 勾頭作業施工方案
- 《叩問師魂》觀后感3篇
- 出版專業基礎知識中級
- GB/T 9575-2013橡膠和塑料軟管軟管規格和最大最小內徑及切割長度公差
- GB/T 9163-2001關節軸承向心關節軸承
- GB/T 4857.19-1992包裝運輸包裝件流通試驗信息記錄
- GB/T 37573-2019露天煤礦邊坡穩定性年度評價技術規范
- ICU院內感染控制
- GB/T 24528-2009炭素材料體積密度測定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