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招遠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次模考歷史試題理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明清時期出現了很多商書,有相當多的內容是關于商賈自身的道德修養和價值判斷的。如要求商人“處財治事,須寬弘大度……懷人以德”、要“存心合乎天理,正三綱,明五倫,拯困苦”“貿易之道,勤儉為先,謹言為本”等。材料說明了()A.經濟影響商人文化普及程度 B.商人的義利觀發生根本變化C.儒家思想影響商人倫理構建 D.商人重視教育助推文化發展2.“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具豐實。”(杜甫:《憶昔》)對此詩評述較為恰當的是A.客觀真實,無需考證B.文學家言,尚待求證C.背離實際,不足為信D.溢美之辭,不足為信3.1919年,蘇俄人民委員會規定科學家的最低工資為1200盧布,最高工資為4800盧布。同年,《關于改善科學家狀況》還規定,供給科學家的口糧增加到500份,專家可以免去與自己業務無關的各種義務,如義務勞動和服兵役等。這些措施旨在A.調動科學家建設國家的熱情 B.配合新經濟政策的實施C.縮小不同階層間的收入差距 D.改變戰時共產主義政策4.下列組合能突出中國古代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間關系的是:①赤壁之戰②孝文帝改革③唐藩合親④靖康之變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5.中國的鄉里制度可以追溯到西周,西周時鄉和里是單獨出現的。春秋戰國時期,鄉里制度在沿襲西周國、野管理體制的基礎上有了一些變化:鄉和里開始并稱,“鄉”正式成為鄉里基層組織的一級單位;出現了“亭”的設置。該變化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A.新式社會秩序在重構 B.傳統制度遭到遺棄C.宗法血緣制已經崩潰 D.大一統國家的形成6.以下為近代不同年份我國東北地區主要對外貿易對象中,某一國家所占比重統計。圖中①代表的貿易對象國是A.美國 B.日本 C.俄國 D.英國7.優美的神話、嚴肅的悲劇、詼諧的喜劇,成為世界文學的瑰寶;希羅多德首創“歷史”一詞,是西方“歷史之父”;修昔底德成為政治史傳統的奠基人;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這說明A.民主政治造就輝煌燦爛的希臘文化B.古希臘文明領先于世界其它的文明C.文化發展促進人文主義的對外傳播D.城邦制度促進了公民創造力的發揮8.2000萬人口的秦朝,可以調40萬勞動力去修長城,70萬人去修始皇陵,70萬人去修阿房宮,50萬人戍五嶺……這是西周天子難以辦到的事。其主要原因在于秦與西周的A.國力差異 B.觀念差異 C.制度差異 D.時代差異9.近代歐美國家的稅收理念大多經歷了從“稅收法定主義”到“稅收憲政主義”的演變,即從征稅的權力基本控制在議會里,議會通過立法的形式規范征稅的各項內容,轉變為必須對代議機關的征稅權進行憲法上的限制。這表明歐美國家A.憲政制度的完善B.征稅程序嚴格化C.否定了議會至上D.稅收立法民主化10.秦王朝改分封制為郡縣制,西漢為加強對地方的監督,設置A.御史大夫 B.刺史 C.參知政事 D.軍機大臣11.歐陽修認為,租庸調之法,以人丁為本,但自開元以后,“天下戶籍久不更造,丁中轉死,田畝賣易,貧富升降不實,租庸調之法壞而兩稅行”,“惟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這反映了A.賦稅征收更公平合理 B.賦稅制度因時因勢調整C.土地兼并已不受限制 D.人身依附關系逐漸松弛12.1932年羅斯福發表《論“新政”》一文,提出:“不同時讓勞工享受更多合法的繁榮成果,資本也不能達到真正的繁榮。”這一觀點A.揭示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 B.從財富分配角度解釋經濟危機原因C.意在為工業復興法的通過造勢 D.主張干預資本主義企業的經營活動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沈曾植(1850—1922年),浙江嘉興人,博古通今,學貫中西,以“碩學通儒”蜚振中外,譽稱“中國大儒”。……1888年,康有為上書變法,朝廷保守派大嘩,將逮康,先生勸其作沉迷金石態韜晦,康博覽群碑,著成《廣藝舟雙楫》。1889年,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俄國股章京。兼治諸鄰國地理,考訂唐宋航海路線,同時研究宋儒及佛道大典。1895年,上書請求允許他個人向英人借款修鐵道,為權臣所阻未果。1901年,提出:設議局,開書館,興學堂,廣課吏,設外部,講武學,刪則例,整科舉,設警察等十事。張之洞召見,共議新政,仍返揚州。不久任南洋公學監督。1909年,創建造紙廠,外國求開銅官山,嚴拒。1916年,袁世凱竊國,早洞悉其奸,與康有為等密謀傾覆之。——摘編自百度百科(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沈曾植所處的社會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價沈曾植。14.(20分)材料1945~1955年,英國加大對防務戰略系統的調整力度。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英國采取的協調戰略對后世有很大影響。英蘇分屬歐洲兩端,戰后初期,兩國分別將東歐和西歐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英美戰略目標存在明顯差異,英、美、蘇在戰后安排和計劃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英國不得不改變其戰略防務系統。1947年,英國成立國防部,確立了新的國防機制,制定《總體戰略計劃》,確立了英國政府在總體戰略防務方面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在此基礎上,1951年5月,受到朝鮮戰爭的影響,重新修訂《全球戰略報告》,調整并確立了“大西洋戰聯盟”戰略,完善了英國戰略防務系統。1954年,在《英國防務政策報告》中,提出通過氫彈和“核威懾”戰略的構建來避免戰爭,增強英國防務戰略的防御性。——摘編自陳向陽《1947年英國<總體戰略計劃>述評》(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45~1955年英國防務戰略調整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45~1955年英國防務戰略調整的措施。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材料“處則治事,須寬弘大度……”、“存心合乎天理,正三綱,明五倫,拯困苦”、“貿易之道,勤儉為先,謹言為本”反映出明清時期具有儒家理念的商人們,在獲取之道上,遵循傳統“義利觀”的原則,通過“拯困苦”等行義舉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社會的關懷,由此可知儒家思想影響明清時期商人倫理的構建,故C正確;材料沒有反映商人受教育或文化普及的程度,故A錯誤;材料反映的是儒家思想的“義利觀”和理學思想對商人倫理觀的影響,并沒有發生根本變化,排除B;材料不是反映商人重視教育,而是自身對道德修養和價值觀的認識,排除D。2、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史學考證的方法之一就是以詩證史,但是詩歌本身屬于文學作品,真實性有待考證,B選項符合題意,A選項排除;文學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反映當時的社會情況的,CD選項說法錯誤。3、A【解析】
蘇俄的做法是優待科學家,這有助于調動科學家建設國家的熱情,A正確;1919年尚未實行新經濟政策,排除B;對科學家的優待與縮小社會階層收入差距無關,排除C;題干未涉及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排除D。4、C【解析】
赤壁之戰是孫權和劉備聯軍打敗曹操的戰役,沒有涉及少數民族,①錯誤;孝文帝改革是鮮卑族學習漢族的改革;唐蕃和親是唐朝與吐蕃族就是今天藏族的和親政策;靖康之變是女真族的金滅掉北宋的事件,②③④均正確,故選C;ABD不符合題意,排除。5、A【解析】
根據材料“‘鄉’正式成為鄉里基層組織的一級單位;出現了亭’的設置”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國時期,鄉里制度的發展適應了社會經濟變化的需要,體現了中央集權制逐漸取代舊的分封制的趨勢。A正確;根據材料“鄉里制度在沿襲西周國、野管理體制的基礎上有了一些變化”可知,傳統制度沒有被遺棄,而是得到了繼承和發展,B排除;宗法制度崩潰在材料中無法體現,C排除;秦朝的建立標志著大一統國家的形成,時間不符,D排除。故選A。6、B【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該國家自1919年到1927年在中國東北地區的進出口比重不斷下降,這主要和日本在華盛頓會議上受到壓制有關;從1927年到1931年的出口比重有所回升,這主要和日本轉移經濟危機有關。結合上述分析可知B正確,ACD排除。故選B。7、D【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古希臘的文化十分繁榮。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主要和城邦制度造成的寬松思想環境有關,故D正確;亞里士多德時期民主政治已經衰落,故A錯誤;材料未對比希臘文明和其它地區的文明,故B錯誤;材料主旨不是說人文主義傳播,故C錯誤。8、C【解析】
秦朝之所以能夠驅使大量的人口進行公共工程的建設,主要是因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能夠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辦大事,與國力差異和時代差異沒有必然關系,故排除AD,C符合題意;社會觀念的差異與當時集中力量辦大事沒有密切關系沒有必然聯系,故B不符合題意。9、A【解析】
稅收理念從“稅收法定主義”到“稅收憲政主義”的演變,表明近代歐美國家認識到必須對代議機關的征稅權進行憲法上的限制,這一過程體現了憲政制度的完善。故答案為A項。材料反映的是對議會征稅權的限制,不是規范征稅程序,排除B項;C項說法絕對,限制議會征稅權并非否定議會至上,排除;材料沒有涉及立法程序,排除D項。10、B【解析】
西漢為加強對地方的監督,把全國劃分為十三個州,每州設置刺史一名負責監察諸侯王和地方高官,B正確;御史大夫是設立于中央負責監察百官的官員,A錯誤;參知政事是北宋負責行政的中央官員,C錯誤;軍機大臣設立于清代的中央,D錯誤。11、B【解析】
“租庸調之法,以人丁為本”“租庸調之法壞而兩稅行”“惟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體現賦稅制度在不斷調整變化,故B正確;賦稅制度征收是否合理題干不能體現,排除A;C項“不受限制”說法不合史實,排除;D不合題干主旨,排除。12、B【解析】
羅斯福在文中提出“資本真正的繁榮就必須讓勞工享受更多合法的勞動成果”,分析指出國民財富分配懸殊是消費不振,經濟危機的原因之一,B正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是生產資料私有與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羅斯福并未揭露這一根源,排除A;此文發表于1932年,羅斯福尚未正式就任美國總統,新政還未全面推行,排除C;這一觀點并不直接針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干預,排除D。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背景:列強侵略,民族危機加深;近代民主思想的廣泛傳播;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初步發展。(2)評價:支持維新運動,反對袁世凱稱帝,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維護國家主權,具有強烈的愛國意識;主張創辦新式學堂,促進近代教育的發展;創辦實業,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作出貢獻。【解析】
(1)背景:根據材料“沈曾植的生存年代(1850—1922年)”和所學知識可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社會現狀(政治、思想、經濟等方面)進行分析即可,如列強侵略,民族危機加深;近代民主思想的廣泛傳播;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初步發展。(2)評價:從材料中對康有為的態度、“借款修鐵路”、“興學堂”、“創建造紙廠”和反對袁世凱等方面回答即可。14、(1)背景:戰后英蘇地緣矛盾的突出;戰后英美蘇戰略關系的不確定性;朝鮮戰爭對世界局勢的影響;核武器對全球戰略安全的威脅;兩極格局的加強。(2)措施:成立國防部并制定《總體戰略計劃》;確立“大西洋聯盟”戰略體系;構建氫彈和“核威懾”戰略防務體系。【解析】
(1)背景:根據材料“英蘇分屬歐洲兩端,戰后初期,兩國分別將東歐和西歐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可知,戰后英蘇地緣矛盾的突出;根據材料“英、美、蘇在戰后安排和計劃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英國不得不改變其戰略防務系統”可知,戰后英美蘇戰略關系的不確定性;根據材料“1951年5月,受到朝鮮戰爭的影響,……調整并確立了“大西洋戰聯盟”戰略,完善了英國戰略防務系統”可得出朝鮮戰爭對世界局勢的影響;根據材料“1954年,在《英國防務政策報告》中,提出通過氫彈和‘核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租賃公寓轉租合同協議書
- 2025合同解除補償協議書
- 2024-2025學年度湖南省株洲世紀星高級中學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
- 景德鎮市重點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理試題
- 25年一月份全屋隔音棉驗收補充協議
- 第5課 隋唐時期的民族交往與交融(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同步教學課件(統編版2024)
- 助殘委托服務協議
- 幼兒園常見事故預防和處理
- 李努生:對加強廉政建設的思考
- 2025安全巡查員技能提升合同模板
- 2025年上半年江西省水務集團限責任公司招聘60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三角形》作業設計
- 2025年遼寧省能源控股集團所屬遼能股份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第五課 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課件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必修三政治與法治
- 2024年南通市公安局蘇錫通園區分局招聘警務輔助人員考試真題
- 不良資產處置業務操作流程與財務管理
- 填海石采購合同6篇
- 2025屆山東省青島市高三下學期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江蘇省蘇州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數學期中試卷(含答案)
- 2025屆福建省廈門市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車隊安全學習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