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課朝夕
教學目標:
1.在音樂中描繪自然界周而復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課就用這一
題材為主題編選了四個作品,以體現“音樂與自然”的人文性,激發
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2.把圖形譜、字母譜、簡譜(數字譜)綜合運用,以拓寬樂譜記錄形式
的知識。
3.在音樂實踐中掌握六拍子拍號。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聽《清晨》,聽《晨景》。
第二課時:唱《晚風》,聽《漁舟唱晚》。
第一課時
一、聽《晨景》
1.聽樂曲《晨景》,你聽聽這一段音樂描繪是什么?
要求:邊聽邊對照教材中的三幅圖,你認為這三幅圖能否反映音樂
所描繪的晨景?你能畫出更好的圖來表示嗎?
2.再聽一次主題并看譜哼唱一次。說說教材中用三種形式記錄了這段
音樂:線條圖形譜、線條字母譜、簡譜。這三種形式你喜歡哪一種?
為什么。
3.重點聆聽《晨景》第一部分(連續聽兩遍)。
要求:如果還可以的話,請在這三幅圖下寫出一句恰當的文字說明。
(如“晨曦微露”、“初顯陽光”、“太陽升起”)
4.欣賞全曲
5.小結:
(1)簡介格里格生平。
⑵器樂曲表現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
L這是一首校園歌曲,在演唱風格上要通俗樸素,像說話似的歌唱。
2.聆聽范唱,對歌曲整體有所了解。
設問:(1)歌曲表述怎樣的內容?
(2)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3.學生自學第一樂段16小節曲調。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視唱;可以個人自學;可以合作自學。
4.在教師指導下學唱第二樂段曲調。指導的重點是音準:
“”這一樂句大跳音程要唱準,第一個fa(4)音要唱準。5.在教師
的口風琴伴奏下,歡樂地唱好全曲曲調(教師的口風琴伴奏為學生的
伴奏作一示范).
6.歌詞4段較長,建議唱第1、3、4段歌詞,第2段歌詞留給學生自
己學唱。這樣也不影響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學時間用于唱
好歌曲,處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樂段與第二樂段的對比要表現出
來。
7.打擊樂伴奏練習c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性。
8.小結:這是聲樂表現“早晨”的一種形式。
三、編創活動:《早晨》
表現早晨的內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達的就是發生在早晨的
活動。管弦樂《晨景》也是對景色的描繪。請學生把早晨的活動思考
一下,然后表現其一個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學路上”、“早晨
醒來”等等,都可以運用各種形式加以表達。
第二課時
一、聆聽《漁舟唱晚》
L聽了外國的“晨景”,現在看看中國古代的漁村晚景。一一欣賞《漁
舟唱晚》第一部分C
2.設問:從音樂聲中你能想像這是怎樣的景色?
3.哼唱一下這一段音樂的主題曲調,畫出圖形譜。
4,欣賞《漁舟唱晚》第二部分。慕
設問,從這段音樂中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5.哼唱這段音樂中的主題曲調,并把每小節的第一個音連接起來唱
一唱。
6.聆聽全曲。慕
要求:聽完后能根據音樂的發展順序編講一個故事。
7.小結:這是古代中國豐衣足食的農村晚上一景。
二、聽辨活動:4/4拍還是6/8拍
1.先聽教師彈奏一遍,想一想?
2.聽一聽,劃劃拍,試一試。
3.邊唱邊劃拍檢驗一下。
4.在括號內填上拍號,再唱一唱。
三、表演《晚風》
L教師談話導入:本課主題是朝夕,唱好了“晨”,現在唱“晚二
《晚風》是一首俄羅斯歌曲。聽聽晚上的景色美不美?一一聆聽范唱。
2.復習已學過的三種指號:2/4.3/4.4/4o這三種拍號的單位拍都是
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晚風》的拍號是6/8拍,它的含義是什么?
3.再聽范唱《晚風》,并邊聽邊劃6/8拍的指揮圖式,設問:是否聽
出有兩句的曲調基本是相同的?
4,全體劃拍(以八分名符為一拍),注意強弱節奏,跟著教師的教棒
點譜視唱第一樂句(4小節)。
5,在第一句能準確視唱的基礎上,學生自學第二、三樂句的曲調(注
意每句的弱起拍,節奏要唱準)。
6.請一位學生指揮大家流暢地唱好全曲。
7.本歌的難點是二聲部合唱,其基礎是二聲部曲調要唱得和諧、均
衡。平行三度的二聲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聽覺上的輔助練習。
(1)學生唱第一聲部,教師唱第二聲部,要求相互都能傾聽。
(2)聽伴奏帶或教師伴奏(教師的伴奏必需是不帶旋律的伴奏)學生學
唱第二聲部。
(3)教師唱第一聲部,學生唱第二聲部。
(4)學生二聲部曲調合唱。
8.在二聲部曲調較穩固的基礎上,再唱歌詞,注意力度記號,以輕
柔的聲音唱出其晚景。
歌曲晚風
教學內容:
1學習二聲部的基礎知識,初步掌握二聲部的演唱形式。
2學習歌曲《晚風》,并進行表演。掌握6拍子的強弱及弱起。
教學目標:
1感受音樂中描繪的自然界的美麗晚景,體會“音樂與自然”的人文
性,激發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唱好二聲部合唱,提高二部合唱的表演能力。
教學重點:
對二聲部合唱的理解和把握
教學用具:
多媒體、鋼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同學們隨音樂進入教室,師生拍手共唱問好歌開始上
-、聆聽歌曲
1導入
師:同學們,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又從西邊落下,大家看,夕陽
是多么美麗啊。
結合歌曲音樂,多媒體播放夕陽、日落相關的幻燈片。
師:同學們,請你們來描繪一下心中傍晚美麗的景色是怎樣的?
(學生思考回答)
2感受
聆聽《晚風》,由學生們發揮想象,扮作晚景中的各種花草樹木或其
他。隨著音樂一起做有律動的起伏。
三、歌曲學習
(1)復習2.3.4拍子的強弱規律,著重分析6拍子的含義和強弱,
指導學生一起做6拍子的指揮圖示,學習歌曲中的6拍子弱起。
(2)范唱歌曲的一聲部旋律,指導學生視唱前4小節,再由學生自
主學習第二、三樂句曲調。教師范唱,全體學唱。
四、二聲部的演唱
(1)用朗讀法讓學生先建立二聲部的概念,讓學生對合唱中聲部的
知識有更深的了解C
(2)在集體掌握了第一聲部的演唱之后,由師生進行合作,學生唱
一聲部,教師唱二聲部,相互注意傾聽。
(3)學生學唱第二聲部,教師用鋼琴彈奏二聲部的旋律,幫助學生
唱好二聲部的音高。教師再合作演唱第一聲部。
(4)學生分組進行兩個聲部的演唱,教師指揮。并對兩個聲部的演
唱給予評價。
五、歌表演
學生進行二聲部的演唱,同時結合歌曲的旋律律動即興進行表演,
教師給予指導和評價。
課堂小結:
同學們的表現很好,相互懂得合作。二聲部的音準還需要加強訓練。
欣賞漁舟唱晚
教學目標:
1.能識別箏的形狀和音色特點.能伴隨音樂唱熟旋律
2.讓學生對旋律等音樂語言的分析。來感受和理解音樂內容的初步能
力,獲得美的體驗
教材重點和難點:
1.能根據音樂旋律想象音樂畫面并能根據樂曲意境聯想與之相對的
古詩。
教具準備:課件、古箏、《豐收鑼鼓》VCD
一、導入新課: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的教室里多了一樣樂器,大家看這是什
么樂器?
師:古箏是一種彈撥類樂器,音色優美、旋律流暢,似天上的行
云、低上的流水。用箏彈奏的曲目很多。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薦一首
經典的古箏獨奏曲《漁舟唱晚》。這首樂曲是古箏家婁樹華先生在三
十年代改編......請同學們仔細欣賞,有兩個問題帶給大家:1、
這首樂曲表現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2、樂曲大體可分為幾樂
段?
二、理解樂曲:
(一)學生完整曲欣賞一遍。
(二)學生回答問題。
(三)師小結:同學們說的都非常不錯,每個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欣
賞樂曲就會出現不同的感受和聯想。這首樂曲描繪了一幅夕陽西下,
漁翁滿載豐收的喜悅,放歌歸航的詩情話景。
師:你們說樂曲可以分為幾部分呢?
生:三個部分
(四)分段欣賞
欣賞第一部分
(1)師:是的0下面,老師請我們班的哪欣寧為大家演奏第一部分,
請你們想一想這一部分樂曲的節奏、情緒、速度、旋律是怎樣?描
繪了什么樣的畫面?
(彈奏一部分后生回答)
節奏:平穩情緒:寧靜速度:徐緩旋律:優
美、恬靜
師小結:這一部分描繪了夕陽在漸漸西沉,船帆在緩緩移動,漁
民在輕輕歌唱,真是一幅迷離而動人的風情畫。
學唱主題旋律:讓我們在這么美麗動人的畫面中隨著哪欣寧同學的
琴聲一起來唱一唱吧。
(2)欣賞第二部分
在這一樂段中,你們聽到了一種什么聲音?(流水聲、一連串加
快的音等)
花指,古箏演奏一種指法記號。師示范
師:一連串的音,通過一次比一次加快速度的反復,你們似乎看
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生答)
師小結:這一部分讓我們仿佛看見湖面上一艘艘漁船滿載豐收的喜悅,
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劃船比賽。搖櫓聲、船漿聲、水花飛濺聲越來
越響,漁船越來越近。聽到了漁民們開心的笑聲。同學們說的這些,
構成了湖面上一部快樂的交響曲。這也是這首《漁舟唱晚》樂曲的高
潮部分,和第一部分的節奏、情緒、速度、旋律進行比較。
節奏:緊密,跳躍;情緒:活潑,激動人心
速度:快速旋律:熱鬧、歡騰
師:這一部分主要描繪了什么?
師:描繪了一派熱鬧歡騰、漁歌飛揚的景象,這熱鬧的景象表達了漁
民開心的心情。
(3)欣賞第三部分
師:你們聽!此刻湖面上又是一番什么景象?
(生彈奏尾聲部分)
師:夕陽沉入水里,月亮爬上樹梢,暮色籠罩了整個湖面,湖面的
平靜已取代了開始的喧鬧,就連最后一個水波漣漪也在裊裊余音中
消失。
師:尾聲的節奏、情緒、速度,旋律又是怎樣了呢?
節奏:平穩情緒:優美、恬靜
速度:漸慢旋律:平穩、
(七)師:第一部分與尾聲主要寫景,二部分豐收的喜悅之情,與第
一部分和尾聲情景交融,構成了一幅漁舟唱晚的美麗畫面。
三、完整欣賞
配上一首古詩(指一個學生朗誦)
四、拓展欣賞《豐收鑼鼓》
古箏的表現力可謂是豐富多彩、淋漓盡致,不但能表現優美恬靜的畫
面,也能表現熱鬧歡騰的勞動場面,今天,我們一起再來感受一下
《豐收鑼鼓》中古箏的音樂表現力。
1.教師作簡單介紹
2.完整欣賞
第二課農家樂
教學目標:
1.由反映農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組成本課內容,這是人文性在音
樂與社會關系上的體現。讓我們從音樂中體驗農業豐收帶來農家樂,
從而促進社會的安定與發展。
2.了解民族管弦樂隊的組成常識。
3.選擇合適的音組填空,為旋律創作活動做鋪墊練習。
教學重、難點:
L感受、體驗歌曲表達的意義。
2.能認識并分辨古箏、笛子、蕭、揚琴、阮等常見的民族樂器。
授課時: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入
解題:“趕玨”,在彝族地區就是趕集,“啊哩哩”是襯詞,是當地
人民常用的襯詞,表示很高興的心情。
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一一趕集回來很高興。
二、學唱歌曲
1.聆聽范唱。
2.感受彝族民族音調的風格及姑娘們邊唱邊跳的歡樂情緒。
3.學唱前前四小節
1)聽老師范唱。
2)跟琴模唱,糾正不準的地方。
3)演唱。
4.自學后面部分
聽范唱在心中跟唱
三、表演
歌曲表演時可采取前4小節女領眾和,即在“啊哩哩”處眾和,后4
小節齊唱。還可以邊唱邊跳。
四、用打擊樂器伴奏
伴奏是本歌表演的難點,先排練打擊樂與人聲,最后再加上音高樂
器。
五、綜合練習
完整的表演。唱、跳、奏合一,各人發揮其特長,合作和諧,表演好
《趕好歸來啊哩哩》,表現彝族同胞的農家樂。
六、“選擇合適的音組填入空白小節”練習
1.這一練習的目的有兩個:
⑴從填空活動中,讓學生獲得組成流暢曲調的感性認識。為學生自
己的創作活動作鋪墊。
(2)這一練習,也是音樂語言的結果,感受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同
時也是識譜的訓練,
2.熟練地把譜唱好,并進行試填入。
3.在反復地唱完整曲調中,判斷組合的最佳方案。
4.交流自己的練習成果,并進行評價。
七、小結:把最佳的練習展示、試唱,并進行表揚。
第二課時
一、聆聽《豐收鑼鼓》
1、導入:人們在喜慶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鑼打鼓來慶賀。中國的鑼
鼓經世界聞名,非常有中國特色。中國管弦樂器也有別于西洋管弦
樂器。
2、欣賞樂曲第一部分。
設問:在你眼前仿佛出現了怎么一個場面?你從音樂聲中感受到了怎
樣的情緒?
3、欣賞樂曲第二部分。
設問:這一部分與第一部分對比,情緒上有什么變化?
4、聆聽全曲。
(1)看著書上的譜例,隨著音樂的發展,舉手指出、示意是第幾段?
⑵合著音樂的速度和情緒,作模仿該段主要樂器的演奏動作。
(3)出示相應的民族管弦樂隊的圖片,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模仿演奏的
動作,三結合立體的欣賞全曲,把學生的聽覺、視覺、動覺想像都充
分調動起來,投入到音樂中去。
5、師生交流(有時間可允許再復聽一次)。
二、小結:豐收的喜悅場面是非常熱烈的。感受從豐收中獲得勞動成
果的歡樂。
三、主題創作活動:
1、圍繞著“歡慶”的主題自由命題,創作一段音響(音樂)。
2、課前提出創作要求,如大家自帶些自制的樂器等。
3、對有樂器演奏能力的學生,鼓勵他們把家里的樂器帶來自己創作
旋律,伙伴們配上打擊樂等去表現該主題。
4、此項創作活動旨在學生的參與,不求規范、正統、只要能反映出
主題的情緒就應給予鼓勵。因此創作的過程是重要的,而創作的作品
水平不是主要的評價對象,當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L從音樂中體驗農業豐收帶來的農家樂,了解社會的安定與發展。
2.用活潑熱情的情緒,準確流暢的演唱,表現朝鮮族人民喜獲蘋果
豐收時的喜悅之情。
3、通過聆聽、感受、模仿,教師引導和指導、小組合作學習、自學
等方式,正確的掌握歌曲的旋律、節奏等。用自然和諧的聲音準確的
演唱二聲部合唱。
教學重難點:
1、第一樂段,樂句多是一字一音,速度較快,演唱時較難掌握。用
舌尖彈唱等方法來演唱。
2.用自然、和諧的聲音來演唱二聲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導語:同學們,現在正值涼爽的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你們想不想和
我一起到農村去走一走,看一看呀?那我們就一起去感受一下農家
豐收的喜悅。唉,你們聽哪里傳來了歡快的鼓聲。
二、節奏練習
1.節奏1的練習師敲鼓:xxxx(先弱后強,先慢后快。)
同學們,還等什么你身邊就有鼓,想敲就和我一起敲啊。(反復敲三
四遍)
2.節奏2的練習師:噓,注意聽,鼓聲發生變化了。師敲節奏:xxx
XXXX.(先慢后快。)師:我們先慢速來敲。(敲好后速度加快)
仔細聽,速度加快了。
3.完整的節奏練習你們的耳朵真靈,敲的非常準確。那下面,請同學
們看我的手勢來敲,我伸一個手指你們就敲第一條節奏,我伸兩個
手指,你們就敲第二條。看誰的反應最快,準備好了嗎?(出示
節奏卡片)
4、為歌曲伴奏師:還是按老師的手勢,讓我們隨著音樂來試一試。
(可以敲兩遍,這是讓學生熟悉歌曲的一個過程。)放錄音范唱。
三、了解朝鮮族風土人情,看風光片。(《蘋果豐收》歌曲范唱作背景)
師:唉,同學們快看,歡快的歌聲和鼓聲把我們帶到了哪里。
問:你看到了什么?(生答:--------)長鼓是我國朝鮮族特有的一
種民族打擊樂器,同學們剛才看到的邊擊鼓邊跳的舞蹈就是朝鮮的
長鼓舞。
四、學唱歌曲
師:同學們,原來朝鮮族人民在載歌載舞的慶祝蘋果豐收,讓我們
也來分享這份豐收的喜悅,和他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朝鮮族民歌《蘋
果豐收》。請同學他輕聲隨著錄音唱一唱。(出示歌片)
1.學唱歌曲一聲部
(1)聽錄音范唱自學第一聲部的歌詞。(兩遍)
(2)隨琴唱歌詞。師:我聽到同學們都能跟著唱了,一起隨著老師
的琴來唱一唱。(師彈琴生唱歌,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同學們,有沒
有發現歌曲中每個樂句的第一拍,都使用了符點節奏,你們知道為
什么嗎?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而符點節奏帶有舞蹈感和
動感。歌曲表現了姑娘們蹦著跳著采摘蘋果的情景。你想,她們肯定
要使勁跳才能摘到高處的蘋果,所以我們在唱的時候,一定要突出
第一個字,像我這樣(師示范)一個個蘋果都紅紅的,這麼惹人愛,
你不喜歡嗎?(教唱處理第三樂句的唱法)
(3)再完整的齊唱一遍。
(4)隨音樂伴奏唱一遍。
2.學唱歌曲二聲部師:蘋果豐收了可不光是朝鮮族的姑娘們高興,
你們聽,朝鮮族的小伙子也高興的唱了起來。我來扮演朝鮮族的小伙
子,和姑娘們一起來演唱這首歌,送給你們,看誰聽能聽出姑娘和
小伙唱的有什么不同?
(1)教師隨錄音范唱二聲部旋律,出示完整的歌片。師:小伙子唱
的是歌曲的二聲部。是用啦唱的。聲音低沉,沒有姑娘的歌聲明亮。
(你很會聽,說的真好。)(2)學生模唱二聲部旋律師:和姑娘們比
起來小伙子的歌聲好像有點弱,誰想幫幫我和我一起來唱?謝謝
你們,讓我們先隨著琴用“啦”來唱一唱。(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
教唱。)(結束句旋律下行了,更好的表現出小伙子渾厚的聲音。)3.
隨錄音練習合唱師:我們和朝鮮族姑娘僅一起來唱這首歌,我們大
家都來唱二聲部。(師指揮生隨錄音范唱齊唱二聲部)
4.師生或生生分組練習合唱師:下面我們分成兩組,前面的這四個
樂句大家齊唱,后面的合唱部分,第一組唱一聲部,第二組唱二聲
部。老師來當指揮。好,第一組先來唱一遍一聲部,第二組聽的同時,
在心里默唱你們聲部的旋律。第二組來唱一遍二聲部,第一組在心里
默唱你們的旋律。
5、評價師:誰來說一說,我們兩個小組配合的怎么樣?好,發揚優
點,彌補不足,我們交換聲部在來一次。同學們,讓我們像合唱團的
小朋友一樣站起來演唱一遍,起立。
五、樂器伴奏師:合唱歌曲給人演唱效果豐滿的感覺,把朝鮮族人民
都來忙著采摘蘋果的熱鬧景象表達了出來。
1、為歌曲伴奏師:合唱歌曲給人演唱效果豐滿的感覺,把朝鮮族人
民都來忙著采摘蘋果的熱鬧景象表達了出來。只有歌聲好像不能更好
的表達人們高興的心情和熱鬧的場面。你們有好辦法嗎?這樣吧,我
們來合作一下,先請中間一排的同學來為我們伴奏,兩邊的同學來
唱歌,根據歌曲的情緒前面用節奏
2,合唱部分用節奏
1,看我們能不能配合好。
師:說一說,我們的配合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2、換這一組來伴奏,這兩組來演唱再來一次。師:有了鼓聲的加入,
把朝鮮族姑娘載歌載舞喜摘蘋果的情景表現的更加生動活潑了。你們
的表現都很棒。
六、小結:因為時間關系,今天的快樂農家旅行就要結束了,希望每
一位同學都得到了不同的體驗和收獲,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次的快
樂農家行吧,同學們再見!
第三課足跡
教學目標
1.革命歌曲留下的歷史足跡,使我們不忘過去,這就是音樂的社
會功能。讓我們在革命歌曲的音樂中,牢記革命傳統,懂得今天的幸
福生活來之不易的道理,這是進行以德育為核心的好教材。
2.到圖書館尋找資料,在課內進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設計等活動,
加深對革命“足跡”的認識,使課內外的封閉式與開放式教育相結合。
3.在唱歌實踐中,掌握裝飾音知識與唱法。
第一課時
一、聆聽《紅星歌》
1.課前先請個別學生準備《閃閃的紅星》故事。在欣賞前給全體學生
講故事。
2.欣賞全歌。
設問:歌曲講述了什么內容?反映的是什么時期的斗爭。
3.再聽全歌。
設問:音樂分為幾個部分?哪部分的曲調是相同的?當再次出現相
同的音樂時請舉手示意。
4.復聽全歌。可以隨音樂哼唱歌曲。
設問:歌曲的體裁是進行曲,還是舞曲、搖籃曲?
5.小結:這是反映工農革命時期少年兒童積極參加革命斗爭的足跡。
二、表演《雨花石》
1.簡介書上插圖“南京雨花臺烈士群像雕塑
2?由于這首歌的曲調節奏較復雜: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
分音符,所以這首歌曲不宜讓學生識譜視唱,主要通過聆聽范唱,
范唱曲調從聽覺中加強學生的模仿記憶,有了基本旋律的輪廓后,
讓學生看譜唱曲。為了加強其記憶,可分為二部學習。第一部分為前
四樂句,第二部分為后四樂句加尾聲。有困難的小節,必需是以樂句
的單位進行指導。3.在曲調開始學唱時先不加裝飾音,當基本唱熟后
再加上倚音,并簡單講解倚音的寫法與作用(寫法:左上角;作用:
裝飾性)。
4?在曲調唱得很流暢的基礎上填上歌詞,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現出
“雨花石”的崇高品質。
5.在學生充分理解歌詞深刻含義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四句歆詞
設計四個造型為歌曲做背景,并充滿深情地唱好歌曲。
第二課時
一、聆聽《歌唱二小放牛郎》
L前兩個故事,我們都請同學講,這個故事我請錄音機講,請你們
聽仔細一一播放本歌錄音。
2.設問:誰聽清楚了這個故事?能復述一遍嗎?
3.再聽一次:記著歌曲的情節。歌曲中的主角是誰?配角是誰?有幾個
場景。
4.師生討論:歌曲的人物及場景。
5.在教師指導下布置場景、分配角色。注意:要發動學生設計與自薦
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學扮群眾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6.插放本歌錄音,根據歌曲的敘事過程學生演小品。
7.小結:這是抗日戰爭時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跡。
二、聆聽《紅梅贊》教學基本要求
1.課前請個別學生準備歌劇《江姐》的劇情故事。在欣賞前給全體學
生講這一故事。
2.欣賞全歌。
設問:歌名《紅梅贊》的含義是什么?
3.再聽歌曲:
設問:你從歌曲的情感與風格中領悟到什么?
(提示:書上插圖是江姐的形象)
4.小結:這是反映解放戰爭時期革命先輩留下的“足跡
第三課時
一、表演《我怎樣長大》
L這首歌的歌詞看來很簡單,但卻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學中要
指導學生理解其深刻的含義。結合前面作品中表現的英雄足跡,對學
生進行以德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
2.這首歌的曲調是三拍子,學唱時要求學生用三拍子的指揮圖式邊
唱邊劃拍進行。放慢速度分兩個樂段學習:一般不會有太大困難。
3.二聲部合唱有一定難度,教學時要慎重處理。如有困難,可適當降
低難度,如每句的第一音把三度改為同度,可能會容易些。
4.在歌曲的表演時,注意歌詞的語氣,如疑問句、答句,尤其要唱好
三拍子的流暢性及二聲部的和諧。
5?在學生理解詞義的基礎上討論,說說自己應“怎樣長大”?
二、編創與活動
L根據歌曲《紅星歆》、《紅梅贊》、《歌唱二小放牛郎》說說革命的歷
史足跡。用線連一連。
2.展示各自準備的資料、CD.VCD.圖片、故事,比比誰的資料最生動。
第四課可愛的家
第一課時
一、聆聽《天黑黑》
1.這是一首以現實生活為內容的家庭里所發生的一個小故事一一欣
賞《天黑黑》。
2?你聽懂了嗎?如果還聽不清楚,再聽一遍。
3.你能說一下這個小故事嗎?
4.師生議論。
設問: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
說說你自己的看法?
(家庭里發生的瑣碎小事不必下結論,可以各說各的)
5,再復聽一遍,請按書本上的要求選擇合適的形容詞。(答案:詼諧)
6.小結:這樣家庭既詼諧又親切可愛。
二、表演《外婆的澎湖灣》
1.這首通俗歌曲較為流行,學生都較熟悉,所以在范唱的啟示下較
容易學唱。
2.在曲調的學唱中,有些節奏通過聽唱,指導學生學唱,不必講解
樂理的名稱如等,能合著教師的鋼琴伴奏唱即可。
3.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懷想”帶有敘事性,所以在演唱時,
把發生的事情交待清楚即可。
歌曲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處理重點也按排在此段。演唱的力度上
較第一部分要有變化。
4.本歌教學的難點是伴奏。
打擊樂的加入是編創活動,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緒,
要發動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想像,進行編創。
5.小結:這是家庭中隔代之間的溫馨之情。
第二課時
一、《可愛的家》
1.介紹歌曲《可愛的家》的創作背景。用故事形式講給學生聽,以引
起學生的興趣。
2.范唱《可愛的家》,讓學生哼唱。讓學生熟悉內容和主旋律。
3.初聽樂曲。
設問:樂曲主題的主奏樂器的名稱你能聽出來嗎?
4.復聽樂曲。
設問:主題重復了幾遍?表達了怎樣的情緒?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5.小結:家庭是溫馨的、可愛的。
二、《回家》
1.初聽樂曲。
設問:這首樂曲是什么樂器演奏的?
在西洋樂器的分類中屬哪一類?
2.復聽樂曲。
設問:這首樂曲與上一首《可愛的家》在內容與情緒上有什么相同
與不同?
3.請你為這首曲調配上歌詞,歌詞的內容與“回家”的標題是一致的,
試一試,,唱一唱,奏一奏。
4.在樂曲的伴奏中,唱自己編的詞。
5.小結:家是可愛的。
第三課時
一、表演《牧場上的家》
1.這是美國兒童對自己在牧場上家的贊美。
2.教師范唱時要注意弱起拍的節奏及換號處。
3.學唱曲調。
(1)在看譜聽教師范唱曲調(或鋼琴單音彈奏曲調)中,找出曲調中的
相同樂句。
(2)在教師指導下學唱第一樂句8小節,及第三樂句的8小節,要求
學生劃3/4拍指揮圖式唱譜。
(3)學生自學第二樂句的8小節,劃拍把握好節奏的長短。注意弱拍
節奏。
(4)在教師完整的彈奏曲調后,準確地唱好全曲。注意唱好三拍子的
強弱感,并隨著曲調起伏唱出力度的漸強、漸弱。
4.在歌曲演唱中要唱出對牧場家的愛。第三樂句是全曲的高潮,在力
度上要稍強。
二、改編練習
L非常熟練唱好前8小節曲調。
2.掌握4/4拍或6/8拍的特征。
3.學生自由選擇兩種拍號進行改編,如:
4.改編展示:學生試唱自己的改編曲。教師要多加鼓勵學生的改編
曲。
5.小結:改編也是一種創作,但由于不同的拍號,所以情緒也不盡相
同。
第五課故鄉
第一課時
一、聆聽《誰不說俺家鄉好》
1.課前請幾位同學在網上或圖書館尋找關于影片《紅日》劇情的資料,
在課上簡單向大家作介紹。
2.把歌曲或歌詞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初聽歌曲。
4.師生議論歌曲內容:對家鄉的贊美,對解放區的贊美。
5.復聽歌曲。
師生可隨錄音輕輕哼唱,體驗人們對家鄉的愛。
6.演唱歌曲。
把錄音的人聲聲道取消,放音樂伴奏聲道,由教師或學生(鼓勵學
生唱)看譜演唱。
7,小結:解放區的人民對家鄉的愛。
二、聆聽《鄉間的小路》
1.直接導入:初聽歌曲。
設問:這是什么地區的歌曲?(臺灣校園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么內容?(青少年對故鄉的熱愛)
2.把歌曲(至少是歌詞)通過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邊看歌曲邊聽錄音,以加深對歌曲的印象。允許同學輕聲隨錄音哼
唱。
4.師生議論歌曲給自己的感受。
5.小結: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是多么的瀟灑,讓人流連忘返。
三、聆聽《思鄉曲》
1.導入:由介紹《中國少年兒童隊隊歌》一作者馬思聰一《思鄉曲》
創作背景。
2.學唱內蒙古民歌《城墻上跑馬》曲調,并要求能背唱(該曲調即教
材本曲的主題)。
3.初聽樂曲。
設問:當你聽到內蒙古民歌《城墻上跑馬》曲調時,請舉手。
4,復聽樂曲。
設問:小提琴獨奏《思鄉曲》給你什么感受?
5.小結:樂曲表現了遠離故鄉的人們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四、活動與練習
1.三首反映故鄉的音樂作品在情緒上有什么不盡相同之處?
(《誰不說俺家鄉好》一一贊美;《思鄉曲》一一思(懷)念;《鄉間
小路》一一歡樂、樂觀。)
2.唱唱自己家鄉的歌(最好課前先請部分同學準備好,鼓勵學生即興
唱歌)。
第二課時
一、表演《如今家鄉山連山》
1.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表達少兒對家鄉的贊美。所以演
唱時要把這種歡樂的情緒、天真可愛的形象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2.歌曲的學習可以用多種形式。
(1)第一、二句的曲調學習,通過聽辨相同與不同小節進行識譜學唱。
(2)二聲部合唱4小節,可作為發聲訓練。頓音要唱得有彈性,表達
一種開懷大笑的情緒。(3)最后二句的曲調采用聽唱與視唱相結合手
段學唱。
(4)當曲調熟練后,先可用襯字"啦''唱(在合唱時仍用“哈”在
“啦”唱得天真歡快的基礎上再唱歌詞,并唱好語氣的起伏。
(5)在對歌曲曲調唱得較有樂趣、熟練的基礎上,分組自編表演唱(教
師到學生中去分層指導)。
(6)各組展示。
(7)小結:純樸、可愛、天真的故鄉情。
二、創作活動
1.拓展藝術的領域,以畫、詩歌、短文等綜合藝術的手段表現對故鄉
的眷戀。
2.“畫”主要是寫意,所以要求簡潔,不必太復雜精細,意到即可。
3,短文有條件的可以進行采訪,一段情況下以收集為主,到圖書館、
或家里有電腦的上網者,可將網上資料下載即可。
4.以上兩項活動重在過程、重在參與,教師要鼓勵、表揚積極參與者。
第三課時
一、表演《故鄉的小路》
1.直接導入:我們自己來表演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2.聆聽范唱。提出三個要求:
(1)歌曲的內容是什么?
(2)有幾個聲部組成?
(3)隨范唱劃指揮圖式,有什么發現?
3.討論以上三個問題,不清楚的可再聽范唱。
4.聽一遍曲調范奏,學生再進行劃拍練習。
5.結合曲調講解變拍子(詳見右邊)。
6.學唱前8小節曲調。要求打出每小節的強拍。
(每小節強拍拍手,其它拍拍腿)
7.在前8小節唱得非常熟練的基礎上,把全班分為二個聲部。分聲部
各學唱自己的聲部曲調。(因為這部分節奏與前8小節一樣,所以必
需在前8小節熟練的前提下再學習第二部分。)
8.弱起小節不必從理論上去講,而是從歌調的重音布局去闡述,如
“我那故鄉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這樣學生很自然把弱起小
節唱好。
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的重點與難點。要以對故鄉“彎
彎小路”與“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傾訴的歌唱,以主人翁“我”
的身份投入到歌聲之中去表現。
10.設計打擊樂伴奏,注意4/4與3/4的交換。如:
二、變奏練習:創作活動
1.不講變奏的概念C
2.從本書上的“例”開始練習。3.完善書本上的“例”,
學生自己作變化發展。不要受書上的“例”限制,可以自由創作變奏
曲,不僅是同一拍號,還可以是變拍子的。
三、音樂知識:變拍子
1.變拍子的樂理知識結合歌曲《故鄉小路》的教學順帶進行。
2.教學時不從理論上講解,而從譜的現象上去切入。
設問:這首歌曲每小節的拍數是否一樣?除第1小節是不完全小節
外,每小節的拍數有幾種類型?
歸納:歌曲由兩種拍子組成,這就是變拍子。
3.復習音名變音記號,比較“4”與“#4”的音高關系以及“4”與“#4”
的手勢。唱準“3、4、5、#4、6、5、3”。因此的手的教學也結合
歌曲《故鄉的小路》進行。
第六課歡樂的少年
第一課時
一、表演《雛鷹之歌》
1.教師談話導入:20世紀90年代初團中央發動的《跨世紀中國少年
雛鷹行動》少先隊教育活動,旨在把全國少年兒童培養成江澤民總書記
提出的“自學、自理、自護、自強、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紀的接
班人。本歌就是在這樣背景下而創作的歌曲。
2.教師范唱、錄音范唱歌曲,多聽幾遍范唱,加深印象。
3.學唱這首歌曲。
分為二部分學習。
4.學唱曲調,暫不唱滑音記號,當曲調基本學會,并能流暢地按規
定速度唱譜時,才把歌詞配上。
5.在唱歌詞時,適時按要求加上滑音記號,歌曲的風格更濃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釘釘管理員培訓
- 餐飲服務行業
- 踩影子中班課件
- 鍋爐安全運行知識
- 臨夏現代職業學院《專業導學(物流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創意文化產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軟件安全與漏洞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大學《英語視聽說A》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文具店轉讓合同范本
- 2025至2031年中國毛衣橫編機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河港總體設計規范
- 年度廣告物料制作安裝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中國糖尿病血酮監測專家共識
- 2024年遼寧高考地理真題試題(原卷版+含解析)
- 第16課 經濟危機與資本主義國家的應對(課件)-【中職專用】《世界歷史》(同課異構)(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廣州市白云區金廣實驗學校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
- HJ 997-2018 土壤和沉積物 醛、酮類化合物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正式版)
- 俄羅斯介紹模板
- 50以內加減法練習題
-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培訓課件模板(可編輯)
- 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