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聚焦“情”,走進詩人內心--統編教材五下第八課古詩三首《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圍繞“責任”主題,本單元第一課由《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三首古詩組成。第一課時安排《從軍行》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兩首古詩的教學。《從軍行》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昌齡,通過對邊塞戰事場景的描繪,表現了戍邊戰士的崇高精神。《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的作者是宋代詩人陸游,寫了在秋日黎明時分走出籬門,想到北方中原地區尚為金人所統治,心中無限感慨。本單元的語文要素為“通過課文中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在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體會人物的心情”的基礎上,重在引導學生正確體會人物的感情、心理活動及其變化。在這兩首古詩中,可以抓住“孤城遙望玉門關”的“遙望”,“南望王師又一年”的“南望”,又可以通過想象詩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體會詩人的內心世界。結合課后練習,可以讓學生在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的基礎上,借助注釋大致了解詩意;可以適當補充有關地名和歷史背景資料,幫助學生多角度地理解古詩;結合朗讀想象畫面,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進而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熟讀成誦。二、教學目標
(一)借助注釋理解古詩大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二)借助關鍵詞并想象詩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三)積累愛國古詩,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三、教學過程(一)導語引入,初知主題1.單元導讀,了解主題。(出示單元導語:“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2.過渡。本單元以“家國情懷”為主題,清代政治家、思想家林則徐的這句名言,是人們愛國情懷的真實寫照。今天我們要學習《從軍行》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共同感受詩人的愛國情懷。(板書課題:古詩三首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解讀課題,了解詩人1.解讀詩題,猜測詩意。通過題目,你能猜猜這兩首詩寫的是什么嗎?預設:《從軍行》,根據語文書中的注釋,它的內容多寫邊塞情況和戰士的生活;《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是寫詩人在秋天黎明時出門迎涼的感想。2.小結學法。我們借助題目可以預測古詩的內容,這是學習古詩的好方法。3.交流資料,了解詩人。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詩人資料,教師相機補充。(三)初讀古詩,讀出節奏1.讀準字音,讀通讀順。重點指導讀準“從軍行”“終不還”“五千仞”。2.教師范讀,讀出節奏。3.同桌合作,讀懂詩意。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大致了解詩意,同桌互相交流學習。(四)聚焦“景”,想象邊塞畫面提取地點。詩句中寫到了哪幾個地名呢?請你圈畫出來。(課件出示)(出示畫面)相機補充。“青海”指的是青海湖,“雪山”指的是祁連雪山。尋找共性。(1)結合圖片,想象畫面。發揮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2)拓展詩句,比較發現。請你再讀讀這些邊塞詩中寫景的句子,你有什么發現?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一王昌齡《出塞》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一王昌齡《從軍行》預設:邊塞詩中描寫的景物,通常遠離故鄉,十分荒涼,給人孤寂哀怨之感……(3)小結學法。同一題材的古詩常有許多共同點,如這些邊塞詩中,經常出現孤城、黃沙、雪山等景物,內容上或寫邊塞風光,或寫戰爭慘烈,或抒發報國豪情、表達思鄉之情等。同學們可以根據之前所學的同題材古詩,進行猜測和聯想。4.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現孤寂之感。(四)聚焦“情”,走進詩人內心1.朗讀詩句,初探情感。詩人是怎樣描寫戍邊戰士的生活的呢?請你自己讀讀第三、四句。2.全班交流,相機釋疑。重點解決“穿金甲”“樓蘭”等意思。3.抓關鍵詞,自讀感悟。(1)抓關鍵詞,說感受。請你結合詩中的關鍵詞,具體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并做好批注。預設:“黃沙”寫出了當時環境惡劣;“百戰”說明戰事頻繁;“穿金甲”說明戰爭慘烈,戰斗艱苦,戰爭時間之長;“終不還”表現了戰士們報國的決心十分堅定。(2)指導朗讀。帶著自己的感受,一起讀一讀這兩句。4.想象畫面,深入內心。(1)發揮想象,描繪畫面。請你再讀讀這兩句詩,邊讀邊想象將士們的動作、語言、神態,說說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聽到了哪些聲音。預設:看到漫天的黃沙飛舞,看到戰士們的鎧甲都磨穿了;聽到刀劍的撞擊聲,震天動地的吶喊聲等。(2)指導朗讀。將士們誓死保衛祖國的決心讓人感動、讓人感嘆,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表達對將士們的敬佩之情。(3)角色代入,走進內心。將士們常年征戰在外,如果此時登上孤城遙望,他們最想望見的是什么?5.小結學法:我們剛才通過抓住關鍵詞和想象將士們的動作、語言、神態等,體會到了他們以身許國的豪情壯志以及內心細膩的思鄉之情。(板書:動作、語言、神態、心理)6.指導朗讀。(五)學法遷移,小組探究1.過渡。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抓關鍵詞想象畫面,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方法,體會到詩人的內心情感一-現在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2.小組合作,聚焦寫景詩句。(1)自主完成學習單一。(2)小組交流匯報,教師相機小結。重點交流“三萬里”“五千仞”“摩天”“人”“上”等詞。(3)指導朗讀。①看到祖國這樣的大好河山,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帶著感受讀。②如果這樣的大好河山不知何時才能重新回到祖國,你又是什么樣的心情呢?(4)了解創作背景。南宋時期,金兵占領中原。陸游作此詩時,中原已淪陷六十多年。他盼望祖國能夠盡快收復山河,實現統一。3.小組合作,聚焦抒情詩句。(1)自主完成學習單。(2)小組交流匯報,教師相機小結。重點交流“淚盡”“南望”“又一年”等詞。(3)指導朗讀。陸游在這樣的希望和失望中等著、盼著,他相信,終有一天,他能盼來南宋北伐的軍隊。請帶著這種復雜的情感,讀一讀這兩句詩。4.比較閱讀,升華情感。(1)過渡。同學們,陸游終其一生,一直期盼著祖國早日實現統一,但直到他八十五歲一病不起時,仍然沒有達成心愿,于是他在臨終之際,留下了遺囑《示兒》。(2)比較學習,拓展視野。出示《示兒》。請你自己讀一讀,比較兩首詩,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3)小結:同學們,品讀詩人一生不同時期的作品,能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和體會詩人內心的愛國之情。(板書:愛國之情)5.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