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鄉愁余光中一、教學目標:1.學問目標:學習現代詩的基本朗誦技巧,學會劃分節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讀。理解托物寄情的寫法和奇妙的構思。2.實力目標:培育學生體會美,觀賞美的詩歌的實力。體會詩歌意境。3.情感目標:通過誦讀體會作者深厚的思鄉之情,呈現愛國情懷,以便激發學生“為中華之掘起”而讀書。二、學情分析:1.《課程標準》中要求“觀賞文學作品,能設身處地地體驗和理解作品”,“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作出自己的評價”,“品嘗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余光中的《鄉愁》選擇了特定歷史時期的四個意象,這須要學生在體會詩歌的意境中更好的把握。因此,運用教學軟件創設情境,使學生進入詩歌的奇妙意境。同時把本課教學分為四大模塊,即“聽讀——朗讀——品嘗——遷移”。通過聽說讀品等一系列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在互動中加深理解,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作出自己的評價”,“品嘗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對鄉愁這一中國詩歌中歷久常新的普遍主題有肯定的了解。2.學生對鄉愁的理解、對領悟詩歌的意境有肯定的困難,因此,我的教學設計是把本課教學分為四大模塊,即“聽讀——朗讀——品嘗——遷移”。古人云:品韻方曉絲雅,執毫始覺草篆神。本詩則可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美”,我將指導學生“美美地聽”、“美美地讀”、“美美地品”、“美美地說”。三、教學重點:為學習現代詩歌的基本朗讀技巧,學會劃分節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讀;通過朗讀體會作者深厚的思鄉之情,讓學生體會美。四、教學難點:通過誦讀體會作者深厚的思鄉之情,培育學生的想象和聯想的實力。理解詩歌運用意象的筆法。教學方法:
教法:詩歌教學重點應在讀上下功夫,因此,教學本詩重在教會學生讀,采納反復誦讀法,讓學生在讀中悟,讀中品,讀中感。并初步結合我校農村中學語文的教學實際,再給學生供應另外幾首有關《鄉愁》的詩作,拓展思路。
學法:
詩歌重在讀,學習本詩,要讓學生加強誦讀,運用反復育讀法,適當輔以講授法,充分體會詩作的意境和感情。五、教具打算:自制課件(多媒體教學)六、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每個日落的黃昏,每個月圓的夜晚,都會牽動游子的離愁別緒,都會勾起對家鄉的眷戀。詩人們都會把難以排遣的思鄉之愁訴諸于筆端。于是我們便能觀賞到那一首首凄婉哀傷的詩歌,感受著詩人那綿綿的思念。同學們,今日我們來學習一首臺灣當代詩人余光中的思鄉之作——《鄉愁》。(板書)(二)、展示教學目標。(課件)假如我們能夠了解作者的生平經驗、了解他所處的社會、時代,那么我們就能更精確、更深化地理解他的作品。所以,我們先來簡潔地了解一下作者。作者簡介(課件)(三)品讀鑒賞:1.詩人把鄉愁分成了幾個階段來寫?它們是按什么依次寫的?找出表示這種依次的標記性詞語。2.詩人把鄉愁分別比作什么?每一種對象分別表現詩人對誰的思念?這些比方的運用有什么好處?3.詩中哪些語句讓你感受最深?請找出來,讀一讀,并說說理由?4、怎樣概括這首詩的主旨?(四)難點分析這首詩歌主要運用了意象的筆法。詩中主要設置了四個象征性的意象:一是“小小的郵票”,它象征著作者少年時代鄉愁的骨肉之情。母親牽掛兒子,兒子惦念母親。二是“一張窄窄的船票”,它象征著作者青年時代鄉愁的戀人之情。這是青年男女之間的思戀和憧憬。三是“一方矮矮的墳墓”,它象征著作者中年時代鄉愁的生死之情。這是一種只能埋于心底、無法在兩者之間傳遞的刻骨銘心的思念。墓里墓外雖然只有咫尺,然而卻又是那么遙遠。四是“一灣淺淺的海峽”,它象征著作者晚年時代鄉愁的故國之情。海峽雖然“淺淺”,但是故國之情卻是深不行測。而且,作者的情感是層層深化、步步遞進,它綿遠深長、回味不盡。作者“鄉愁”的內涵和境界,隨著自己的成熟和時代的發展,得到不斷的深化和提升,從個人和家庭的親情,擴展到海峽兩岸的愛國之情。這就使“鄉愁”具有了顯明的時代色調?!多l愁》這首詩的結構美和音樂美體現在哪里呢?結構上寓改變于統一,節與節,句與句均衡對稱,但整齊中又有參差,長句與短句相互改變錯落,體現自由詩的特點。同一位置上的詞的重復與疊詞的運用,在音樂上造成一種回環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給全詩營造一種低回悵惘的基調。拓展練習:新中國已經成立半個多世紀了,臺灣卻仍是一個有家難回的孩子,臺灣同胞更是望眼欲穿,想早日回到祖國大陸,與親人團聚.請以“隔海相望的親人,我想對你說……”為開頭,寫一段話,安慰臺灣同胞的相思之苦。要求:1.感情真實2.字數不限,一句話也行。
臺灣當代女詩人席慕蓉的《鄉愁》(詳見課本P5)也是抒寫鄉愁的,說說它與課文在表達上各有什么特點。
老師點撥:
這兩首詩有著相像的寫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誕生地均在大陸,后來赴臺灣。兩位詩人都鐘情于中國古典文化,承繼傳統文化中鄉愁的永恒主題寫出了新意。
不同之處在于,席慕蓉的家鄉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誕生,也不在那里長大,直到20世紀80年頭才有機會踏上家鄉的土地。她只有在夢里,在詩中,寄予無限鄉愁。她的《鄉愁》,纏綿悱惻,分別寫家鄉月夜的笛聲、離別家鄉時心中模糊的悵惘、別后對家鄉的綿綿思念,意境深幽,比方新異,也具有比較強的時代意義。但在思想深度的開掘上,這首《鄉愁》不如余光中的《鄉愁》那樣深刻。五、語言運用。
余光中說鄉愁是“淺淺的海峽”,席慕蓉說是“沒有年輪的樹”,那么,假如有一天走出家門,你心中最惦記的是什么?請發揮想象,仿照課文,用美麗的比方句盡現你的感覺。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鄉愁”是我國傳統文學歷久常新的主題,像唐代詩人李白的名作《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家鄉。”王灣《次北固山下》:“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贝揞棥饵S鶴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余光中的首這《鄉愁》詩,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映射著中國古典詩詞的神韻和魅力。吟誦這深情的戀歌,我們掂量出了詩人思想中“中國意識”的重量——民族的集體意識。
六、作業
1、背誦這首詩。
2、課外搜集有關鄉愁和愛國的詩各一首并寫積累本上,相互溝通。
教學反思:《鄉愁》是一篇充溢人文,飽含感情的詩歌,它以獨創的意象、精致的構思和近趨完備的形式抒發了濃郁的思鄉之情和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奇妙愿望,具有劇烈的現實感和顯明的時代感,具有以往的鄉愁所不行比擬的廣度和深度。而且詩歌教學重在朗讀,因此在教學中,我讓朗讀貫穿始終,讓學生在朗讀中品嘗詩歌的語言美,體會詩歌的意境美,進而感受蘊含其間的濃濃鄉情。在品嘗詩歌的意境這個環節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組探討溝通,充分體現了新課標自主、合作的教學理念,在這里,既有學生個人的見解,又有小組集體的才智,小組成員間各抒己見,相互溝通,挖掘了學生的內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機械波 2 波速與波長、頻率的關系教學設計3 教科版選修3-4
- 7.2 運動的快慢 速度(教學設計)-2024-2025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遠東宏信租賃鑄劍培訓
- 九年級英語下冊 Unit 1 Asia Integrated skill and Study skills教學設計 (新版)牛津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第五單元 第2課 拿破侖帝國的建立與封建制度的復辟教學設計1 新人教版選修2
- 七年級地理下冊 第八章 第四節 澳大利亞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2019商務星球版七年級下冊地理6.1《世界第一大洲》教學設計
- Unit 2 Know your body 第3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月嫂上崗技巧培訓課件
- 2023八年級英語下冊 Module 2 Experiences Unit 2 They have seen the Pyramids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新版)外研版
- 玩具照相機細分市場深度研究報告
- 人工智能算法與實踐-第16章 LSTM神經網絡
- 中考監考和考務人員培訓手冊
- 數學史簡介課件可編輯全文
- 第22課《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 課件 統編版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上冊
- 浙江省A9協作體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英語試題
- 醫療救助補助資金管理辦法
- 水電站110kV變電站接地電阻計算書
- 2025屆江蘇南京市鹽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
- 江蘇省靖江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中考數學最后沖刺模擬試卷含解析
- 鼠疫的防治專題知識講座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