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2018年春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全冊教案_第1頁
北師大版2018年春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全冊教案_第2頁
北師大版2018年春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全冊教案_第3頁
北師大版2018年春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全冊教案_第4頁
北師大版2018年春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全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年?2018年學年度第二學期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目錄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1

第一單元小數的意義和加減法.....................................................3

小數的意義(一).................................................................4

小數的意義(二).................................................................6

小數的意義(三).................................................................7

比大小...........................................................................8

買菜.............................................................................9

比身高..........................................................................10

歌手大賽........................................................................12

練習一..........................................................................13

第二單元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14

圖形的分類......................................................................15

三角形的分類....................................................................16

探索與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18

三角形的內角和..................................................................19

探索與發現:三角形邊的關系......................................................20

四邊形的分類....................................................................22

練習二..........................................................................23

第三單元小數乘法..............................................................24

文具店..........................................................................25

小數點搬家......................................................................26

街心廣場........................................................................29

包裝............................................................................30

蠶絲............................................................................32

手拉手..........................................................................34

練習三..........................................................................35

整理與復習......................................................................36

第四單元觀察物體...............................................................38

看一看..........................................................................38

我說你搭........................................................................39

搭一搭..........................................................................41

第五單元認識方程..............................................................42

用字母表示數....................................................................43

等量關系........................................................................45

方程............................................................................46

解方程(一)(二)..............................................................48

猜數游戲........................................................................49

練習五..........................................................................51

數學好玩密鋪..................................................................52

奧運中的數學....................................................................55

優化............................................................................56

第六單元數據的表示和分析......................................................58

生日............................................................................59

栽蒜苗(一)....................................................................61

栽蒜苗(二)....................................................................63

平均數..........................................................................66

總復習..........................................................................68

數與代數........................................................................68

圖形與幾何......................................................................70

數與代數........................................................................74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本期我班有40名學生,大部分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

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較牢固,具

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上課不認真聽講,

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學習有困難。還有個別學生比較聰明,但學習不

勤奮,成績不理想。

二、教材內容簡介

本冊教材包括小數的和加意義減法、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小數乘法、

觀察物體、認識方程、數據的表示和分析。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進一步了解小數的意義。結合

具體情景,學習小數加減法和加減混合運算,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

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感受小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2.第三單元“小數乘法”。結合具體情景,使學生了解小數乘法的

意義,經歷探索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運用小數乘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第五單元“認識方程”。結合生活情景,使學生初步了解可以用

字母表示數;通過直觀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過游戲活動,初步了

解等式性質,并能用等式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二)“空間與圖形”

1

1.第二單元“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通過對三角形分類,了解各類

三角形的特點;通過操作,探索并發現三角形三個角的度數和等于

180度,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

了解梯形的特征;會運用學過的圖形設計一些簡單的圖案。

2.第四單元“觀察物體”。能辨認從高低、遠近不同觀察點拍攝到的

圖片及其先后順序;通過實際觀察,使學生體會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

位置,看到的畫面不同;能辨認從不同位置拍攝的圖片及其先后順序。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六單元“數據的表示和分析”。通過實踐活動,是學生掌握條形統計

圖和折線統計圖所表示的意義。同時理解并掌握平均數的意義與方法。

三、教學目的

(1)認識小數意義,會比較小數大小,會進行小數加減法運算。

(2)認識三角形按邊分類。三角形內角和。三角形邊的關系。

(3)掌握小數乘法的運算方法,會計算小數乘法,會解決一些簡單

的實際問題。

(4)認識方程,會解方程,能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5)學會一些簡單的統計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1)掌握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

(2)三角形內角和的推導。

(3)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及運用。

(4)解方程及用方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

五、教學措施

1、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主體

作用。

2、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加強個別輔導,結合“一幫一”結對子,提高學困生的成績。

4、注意加強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生活中解決數學問

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

5、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

四、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課時

1-3小數的意義與加減法8

4-5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7

6-9小數乘法8

10期中考試

11觀察物體4

12-15認識方程

16-17數據的表示和分析6

18總復習2

19期末考試7

第一單元小數的意義和加減法

3

內容分析:

小數的認識是在三年級下冊學習“元、角、分和小數”及“分數

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包括“小數的意義(一)”、“小數

的意義(二)”、“小數的意義(三)”、“比大小”、“買菜”、

“比身高”、“歌手大賽”等內容。“小數的意義”把小數的認識范

圍擴大,不僅元、角、分以元為單位可以用小數表示,生活中很多事

物都可以用小數表示。擴展對小數意義的認識,把小數和分數初步聯

系起來,進一步了解小數的意義。結合具體情景,學習小數加減法和

加減混合運算,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感受小

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買菜”、“比身高”、“歌手大賽”等內容目的是使學生加

深對小數的理解,學習如何比較小數的大小以及學會進行小數的加減

混合運算,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會用小數表示日常生

活中的一些事物。

2、通過直觀模型和實際操作,體會十進分數與小數的關系,并能

進行互化。

3、能正確讀寫小數,并能對小數大小進行比較。

4、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能進行兩位小數的加減及其加減混合運

算。

5、能運用小數加減預算的知識,解決相關的一些簡單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讀寫小數,并能對小數大小進行比較。

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能進行兩位小數的加減及其加減混

合運算。

難點:體會十進分數與小數的關系,并能進行互化。

能運用小數加減運算的知識,解決相關的一些簡單問題。

小數的意義(一)

學習目標:

4

1.體會小數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數的意義。

2.理解和掌握小數意義。

教學重點:通過練習,體會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所表示的含義。

教學難點:通過練習,體會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所表示的含義。

教學準備:學生、老師準備計數器、小黑板

教法:小組合作交流法

學法: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課時:1課時

學習過程:

一、情景導入,呈現目標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會用小數來描述嗎?

2.你都在哪里見過小數?說一說,并寫出幾個你見過的小數來。

二、探究新知(自學后完成下面問題)

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數表示是()元,用小

數表示是()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份,用小數()

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數表示是()元,

其中的37份用分數()表示,用小數()表示。

3.1.11表示()元()角()分。

三、合作探究,當堂訓練

1.用數表示下面各圖中得涂色部分?(課本第2頁第2題)

2.想一想填一填?(學生獨立完成)

3.自己畫一方格紙,并畫出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小組交流,選代表匯報。

四、精講點撥(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精講。)

五、學習收獲

自我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學會了,以后我會在

方面更加努力的。

板書設計:

小數的意義

小數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萬分之幾…的數。

5

小數的意義(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

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會正確讀寫小數。

2、會用小數表示長度、質量等常見的量,進一步體會小數在日常

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

數的意義。

教法:小組合作交流法、講練結合法。

學法:小組合作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二、黑板有多長

1、教師拿出米尺量黑板的長度。

2、教師將實際所量長度寫在黑板上。課本上黑板長度為2米36厘米。

3、教師提出問題:黑板長多少米?

4、學生自己總結方法,先小組交流,各小組選代表匯報。

5、教師公布答案。

三、精講例題

1、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一份就是1厘米,36厘米就是100分之

36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36米。

2、黑板總長等于2米+0.36米;2.36米

3、自學回答,鶴鶉蛋和鴕鳥蛋的質量分別是多少千克?

4、教師叫學生回答。

四、當堂訓練。

1、獨立完成課本第4頁三道練習題。教師集體訂正答案。

2、獨立完成課本練一練第1題。

五、板書設計。

56厘米=0.56米1米56厘米=1.56米

課后反思:

6

小數的意義(三)

教學目標:

1、理解掌握小數數位順序表,認識小數各個數位的計數單位及其進

率關系。

2、理解掌握小數末尾添上0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的性質。教學

重點: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

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

教學難點:會用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基本性質。

教法:主動探究法、實驗操作法,講練結合法。

學法: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學生、老師準備尺子。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1、檢查預習

婚奴香分小敗,在小敦部分

十百千萬

敷萬千百十個人

??????分分分.....................

位位位位aa位a

十百十萬

分分分分

萬千V十.....................

5之之之之

2.你能說一說小數的讀法和寫法嗎?

3.把下面的數改寫成對應的小數或分數。

==0.8=0.021=

二、展示交流。

1、提出自己的疑問供小組成員討論。

2、每組根據任務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學展示學案的活動一至活動六的

內容,同學認真聽,認真評,并提出置疑。

3、教師精講。

三、探究新知

1、在計算器上撥出22.222并說一說課本上的每一個2分別表示什

么?

2、小數點后面的每一位都表示什么?

3、自學提示。學生自學后獨立完成括號內的題目。

7

4、精講例題。

5、試一試理解小數的基本性質。

四.課堂總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當堂訓練。

六.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整數小數數位順序表

課后反思:

比大小

學習目標

1、掌握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并在數線上表示它們的位置。

2、比較小數的大小,并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列。

3、在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中,發展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以及將幾個小數按大小順序排列。

教學難點: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以及將幾個小數按大小順序排列。

教法:主動探究法、實驗操作法。

學法: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課時:1課時

一、復習導入。(小黑板展示)

1.一位小數表示一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一分之幾。

2.小數點右面的第一位是位,它的計數單位是—或—o

3.0.307的3在位上,表示;7在位上,示o

二、合作探究。

1.誰跳的高。

在一次跳高比賽中,先出場的兩位選手的得分如圖所示。兩人的得分

哪一個高?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組內交流。

0.6900.8

2.誰跳的遠?

(1)三位出場的選手的得分評委也打出來了。你能說說誰跳的遠

嗎?說說你的方法,小組合作。

(3.13)>(3.08)>(2.97)

8

(2)出示數線直觀圖,在圖上標出他們跳的距離。

3.我們來總結。

(1)、根據上面我們比較的過程,你能說明小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嗎?

在小組內試一試,看誰說得好。

(2)、結合在小組成員的比較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

(3)、比較小數的大小,先比較部分的大小,部分大的

這個數就大;如果部分相同,就從部分的位比起,

位上大的數就大;如果位也相同,就從下一位比起。

三、當堂訓練。

根據要求,寫出三個小數。

(1)在0.6和1.0之間:(),(),()。

(2)在0.25和0.5之間:(),(),()。

(3)在0和0.1之間:(),(),()。

四、作業布置。完成相關配套練習。

板書設計

買菜

教學目標:

1、能正確進行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并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

題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

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

力。

教學重點:

1、正確進行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并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正確進行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并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

計算。

教法:主動探究法、實驗操作法。

學法:小組合作交流法

9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自學導航

1、完成課本估一估。

2、提出自己的疑問供小組成員討論。

3、小組合作,每組根據任務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學展示成果,同學認

真聽,認真評,并提出置疑。

4、在我們學過的整數加減法中,計算法則是什么?

1.25+2.41=3.66-1.25=

5、概括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6、為什么要小數點對齊,它起什么作用?

三、當堂訓練課本1、2題

四、作業布置:

1、練一練4、5、6題寫作業本。

2、完成相關配套練習。

板書設計

比身高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小數進位加法,退位減法的算法,能正確計

算。

2、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

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

力。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小數加減法在生活、

學習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能正確計算小數加減法。

教學難點:小數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算理

教法:主動探究法、講練結合法。

學法: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

10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小黑板出示)

1.口算。

0.3+0.4=0.2+0.6=1.4+1.5=

2.列豎式計算。

4.89—2.64=3.61+1.37=

回答:計算小數加減法一定要把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

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二、合作探究。

1、仔細閱讀課本13頁例題的圖片。

2.說一說圖片中有哪些信息。

3.根據圖片中的信息解答下面的問題。

(1)鹿媽媽高多少米?

列式:—O=()

答:

在小組內交流這道題的計算方法,看看你們都一樣嗎?

(2)小黑高多少米?

列式:—O=()

提示:“6是一個整數,如果想把它改寫成一位小數,就要給它

補上“小數點”和“十分位”,那么在十分位上寫,不會改變原

來的大小,所以6就等于o

豎式計算:

答:

4、方法總結。

(1)小數加減法要把對齊,從低位加起或減起;

(2)哪一位相加滿十就要向進一;哪一位不夠減就要向

借1,位數不夠的,在小數的添上0,小數大小不變。

(3)確定好小數點的位置。

5、學生獨立完成“試一試”的計算題,并交流。

三、當堂訓練

四、學習體會。

寫出本節課你的感想吧。

板書設計:

11

課后反思:

歌手大賽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兩位小數的加

減法。

2、能解決簡單的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實際問題,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3、在通過分類活動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探索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兩位小數的加減法混合運算。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探索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兩位小數的加減法。能

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法:小組合作交流法講練結合法。

學法:主動探究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創設歌手大獎賽的情境,提出了“誰表現比較好”的問題。教學

時首先幫助學生了解“專業的分”“綜合素質得分”是什么意思,怎

樣判斷誰的表現好呢?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到人們

一般是將專業分和綜合素質分加起來進行判斷的。

二、探索計算方法

1、根據題目列式,估算結果。

學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結果。

2、探索計算方法

3、列式計算算一算高出多少分?

8.65+0.40=(分)9.43-9.05=(分)

綜合算式:9.43-(8.65+0.40)

4、討論算法。

三、當堂訓練

四、學習體會。寫出本節課你的感想吧。

12

五、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練習一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和簡便計算的方法。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

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

力。

教學重點: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和簡便計算的方

教學難點: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和簡便計算的方

教法:主動探究法、練習法。

學法: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復習小數的意義。

2、怎樣比較小數的大小。

3、怎樣進行小數加減的計算。

二、展示交流。

專題訓練一:完成課本18頁第一題、第二題。

專題訓練二:完成課本18頁第三題

專題訓練三;完成課本18頁第四題。

專題訓練四:完成課本18頁第五題

專題訓練五:完成課本18頁第六題。

三.課堂小結

四、作業布置:完成相關配套練習。

課后反思:

13

第二單元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

內容分析

這節課教學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認識,為以后學習這兩種圖形

的特征打基礎。雖然學生在生活中能看到一些有三角形面或平行四邊

形面的物體,但不太多,所以教材沒采用觀察物體的面再抽象出圖形

的方式引入。教材通過折正方形紙教學三角形,通過拼兩個一樣的三

角形教學平行四邊形。這樣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自己“制造”出要認

識的圖形,可以激發學習熱情,感知圖形之間的變換和聯系。在認識

一種圖形后,介紹它在生活中的應用,可以更具體更全面地感知這些

圖形的形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把正方形紙折、剪、拼等活動,直觀認識三角形

和平行四邊形,知道這兩種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這兩種圖形,初步

知道這兩種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讓學生在折、拼、剪圖形等活動中,體會圖形的變化,發展

初步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總激發對數學的興趣,積累對數學的學習

經驗,增加與同學的交往、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折一折、畫一畫、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對常見圖形的直觀認識,

鞏固對圖形特點的理解。

14

圖形的分類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到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及三角形的穩定性。

2、認識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

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

力。

教學重點:體會到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及三角形的穩定性,認識這

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體會到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及三角形的穩定性,認識這

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法:主動探究法。

學法: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小黑版、老師準備硬紙條和圖釘。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

針對預習作業中的題目在小組內進行討論,特別是做錯的題目,

組內交流訂正。

二、情景導入呈現目標

我們在都市生活習慣了,有的人可能非常希望能去鄉村看一看田

園風光,今天我們就一起跟著這幅圖來感受一下鄉村的風景吧。看,

這幅圖上有些什么?說出圖中有哪些平面圖形。產生質疑,引入

新課。

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學習:完成課本P20的各項要求。

(1)我們學過哪些圖形?

(2)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各有什么特點?你有什么好方法來判斷?

(二)合作學習:課本20頁的這些圖形每一步分類的依據是什么?

看書20頁實踐活動第二題。回答下列問題。看一看,說一說。

(1)這些圖片中的圖形你見過嗎?

(2)第一個圖中的三角形有什么特點你知道嗎?

15

(3)第二個圖中的平行四邊形有什么特點你知道嗎?組內交流、解

疑、個別匯報、老師點撥。

(4)三角形穩定,四邊形不穩定.

四、點撥升華

1、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邊形。

2、平行四邊形的特征。(獨立思索小組交流總結方法教師點撥。)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或者還有什么疑問?先

小組內說一說,最后班上交流。

六、當堂訓練。

完成學案的練習題。先獨立做,最后組內交流。

七、拓展提高

如果用一個圈把平行四邊形都放在里面的話,請你也畫一個圈來

表示長方形、正方形。如果平行四邊形的外面再畫一個圈,你覺得這

應該是什么?再用一個圈畫出梯形的地盤,應該怎么畫?試試看。學

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教師加以點撥。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分類

教學目標:

1、通過分類活動,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

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一類三角形的特點。

2、在通過分類活動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動手

操作的能力。

3、在數學操作活動中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形成良好

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一類三角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通過分類活動,體會每一類三角形的特點。

教法:主動探究法。

學法:小組合作交流法

16

教學準備:學生、老師剪下附頁3中的圖1。

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

針對預習作業中的題目在小組內進行討論,特別是做錯的題目

組內交流訂正。

二、情景導入呈現目標

問題引入:上學期我們學習角的分類,可以把角分為什么?產

生質疑,引入新課。

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學習:完成課本22頁的各項要求。

1、我們以前學過那些角?

2、從情境圖入手。這是什么圖形?是由什么組成的?這些三角形一

樣嗎?

3、你能給這些三角形分類嗎?

(二)說一■說、認一認

1、認識笑笑的分法。笑笑為什么這樣分呢?

2、觀察第三類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點。歸納出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

角形是銳角三角形。

3、觀察第一類讓學生發現其中有一個直角,其他兩個角時銳角,歸

納出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觀察第二類讓學生發現其中有一個鈍角,其他兩個角時銳角,歸

納出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四、當堂訓練

完成檢測題(先獨立做,最后組內交流。)

進行找一找、填一填。進行23頁練一練第2題。我們來做一個

猜一猜的數學游戲。猜一猜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7、練一練的第一題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集體訂正。

8、學生獨立練習做練一練的第3、4題。組內交流、解疑、個別匯報、

老師點撥。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或者還有什么疑問?獨立

思索小組交流總結方法教師點撥。

六、拓展提商

17

如果把一個梯形,一條邊不斷地變小,一直小到一個點,就是什

么形狀?一直大到和下底相等,就是什么形狀?先獨立做,最后

組內交流。

板書設計三角形的分類

按角分類:按邊分類:

課后反思:

探索與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運用直觀操作的方法,探索并發現三角形內角和

等于180o能應用三角形內角和的性質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2、經歷親自動手實踐、探索三角形內角和的過程,體會運用“量一

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進行驗證的數學思想方

法,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和數學思考能力。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探索數學規律的樂趣。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和

歸納中,感受理性的美。

教學重點:

1、探索和發現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的度數和等于180°o

2、已知三角形的兩個角的度數,會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教學難點:已知三角形的兩個角的度數,會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教法:主動探究法、實驗操作法。

學法: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學生、老師準備幾個形狀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

說一說在預習課中操作的感受,應注意哪些問題,三角形的內角

和等于多少度?組內交流訂正。

二、情景導入呈現目標

18

故事引入。一天,大三角形對小三角形說:“我的個頭大,所以

我的內角和一定比你的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說:“是這樣的嗎?”

揭示課題,出示目標。產生質疑,引入新課。

三、探究新知

自主學習

1、活動一、比一比2、活動二、量一量

(1)什么是內角?

(2)如何得到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

(3)小組活動,每組同學分別畫出大小,形狀不同的若干個三角形。

分別量出三個內角的度數,并求出它們的和。

(4)填寫小組活動記錄表。發現大小,形狀不同的每個三角形,三

個內角的度數和都接近度。

3、說一說,做一做。

(1)我們把三個角撕下來,再拼在一起,看一看會是怎樣的。

(2)把三個角折疊在一起,,三個角在一條直線上。從而得到三角

形三個內角和等于()度。

四、當堂訓練(小黑板出示內容)

6、交流學案第三題。先獨立做,最后組內交流。

五、點撥升華

任意三角形三個角的度數和等于180度。獨立思索小組交流

總結方法教師點撥。

六、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或者還有什么疑問?先

小組內說一說,最后班上交流。

七、拓展提高

媽媽給淘氣買了一個等腰三角形的風箏。它的頂角是40°,它

的一底角是多少?先獨立做,最后組內交流。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內角和

課后反思:

19

探索與發現:三角形邊的關系

教學目標:

1、通過畫一畫、量一量、算一算等實驗活動,探索并發現三角形任

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2、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應用發現的結論,來判斷指定長度的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

教學重點:

1、探索并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2、應用發現的結論,來判斷指定長度的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

教學難點:

1、探索并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2、應用發現的結論,來判斷指定長度的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

教法:主動探究法、實驗操作法。

學法: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學生、老師準備幾個形狀不同的三角形、直尺。

題三角形邊的關系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

說一說在預習課中操作的感受,應注意哪些問題?組內交流

訂正。

二、情景導入呈現目標

揭示課題,認定目標產生質疑,引入新課

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學習:根據學過的這個結論完成以下兩題。

1、從郵局到杏云村,走哪條路最近?你是怎么想的?(黑板繪制示

意圖)

20

同學們再生活中都喜歡走近路,在這幅圖中,郵局、清泉村和杏

云村所在的位置,正好組成一個三角形,從圖中和我們的經驗中得知:

兩邊的和一定大于第三邊。

(二)合作學習,在小組內完成(附實驗報告單):

第一邊長度cm第二邊長度cm第三邊長度cm能否圍成三

角形比較三邊關系

第第第能比較三邊關系

一邊二邊三邊否圍成角形

長度cm長度cm長度cm

3563+4054+503

3+504

346

336

326

組內交流、解疑、個別匯報、老師點撥。

四、當堂訓練

1、在能擺成三角形的一組小棒下面畫“。(A檔)

(1)3cm、4cm、6cm()

(2)1cm、2cm、3cm()

(3)5cm、7cm、11cm()

重點讓后進生來說說你是怎么判斷的。

2、從5根小棒中任選3根,試試哪3根小棒能擺成三角形。

3cm、3cm、3cm、

4cm、6cm

對知識的一個提升,讓學生脫離擺一擺的操作,能直接進行計算得出

結果。

3、擺一擺,填一填。書第31頁。

可讓學生先進行假設,然后計算嘗試先獨立做,最后組內交流。

四、點撥升華

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長度。獨立思索小組交

流總結方法教師點撥。

五、課堂總結

21

你有什么新的收獲或者還有什么疑問?先小組內說一說,最

后班上交流。

六、拓展提商

如果三角形的兩條邊的長分別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條

邊的長可能幾厘米?先獨立做,最后組內交流。

七、作業布置:完成相關配套練習

板書設計:

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

填一填:結論:

四邊形的分類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發現四邊形邊的特征,會給四邊形分類。

2、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梯形的種類特征,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操

作能力和形象靈活的思維能力。

3、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自我探索的意識和勇

于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教學難點能應用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解決實際問題。

教法:主動探究法。

學法: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學生、老師準備圖形。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檢查

把“預習案”中的問題逐一解決。組內交流訂正。

二、情景導入呈現目標

揭示課題,認定目標(用生活中的實例揭示課題)

1.拿出不同的四邊形教具模型

2.同學們把這些不同的四邊形進行分類

3.揭示課題(四邊形分類)產生質疑,引入新課。

22

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學習

活動一(分一分):看書30頁上面分一分的8個圖。回答下面問題。

1、給這8個四邊形分類。并說出分類的標準是什么?

2、智慧老人跟你分的一樣嗎?不一樣的話,你能說說智慧老人為什

么這樣分

總結:有()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平行四邊形;只有()

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梯形。

思考:正方形,長方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組內交流、解疑、個別

匯報、老師點撥。

四、點撥升華

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有兩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獨立思索小組交

流總結方法教師點撥。

五、課堂總結

你有什么新的收獲或者還有什么疑問?先小組內說一說,最

后班上交流。

六、當堂訓練。

完成學案第三題。先獨立做,最后組內交流。

七、拓展提高

求出這個四邊形的內角和。

先獨立做,最后組內交流。

板書設計:

四邊形的分類

圖形的分類:平行四邊形梯形:

課后反思:

練習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大量的練習題,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本單元知識的鞏固。

2、總結做一些題的規律及方法,認識方法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

23

教學重點三角形的內角及邊各自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數圖結合的靈活運用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交流法、主動探究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

一、預習檢查

針對本單元作業中的一些易做錯的題目進行檢查組內交流

訂正。

二、情景導入呈現目標

為了更好讓同學們掌握本單元的知識老師設計了一些具有代表

性的問題讓我們一起來解決。產生質疑,引入新課。

三、探究新知

四、點撥升華

如果三角形的兩條邊的長分別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條邊

的長可能是幾厘米?獨立思索小組交流總結方法教師點撥。

五、課堂總結

圖形的分類、三角形的內角和、三角形的邊之間的關系先

小組內說一說,最后班上交流。

六、拓展提局

1、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24cm,它的面積是多少?

2、畫一■個梯形,在畫'一條線段將這個梯形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

行四邊形。先獨立做,最后組內交流。

七、作業布置:完成練習二剩下的題目。

課后反思:

第三單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