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低壓預裝式變電站艙體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_第1頁
高壓低壓預裝式變電站艙體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_第2頁
高壓低壓預裝式變電站艙體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_第3頁
高壓低壓預裝式變電站艙體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_第4頁
高壓低壓預裝式變電站艙體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ZSDXXXX-2025本文件規定了高壓/低壓預裝式變電站艙體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包裝和運輸與貯存。注:本文件所指高壓/低壓預裝式變電站艙體為高壓側額定電壓為交流3.6~72.5kV、包含1臺或多臺變壓器、安裝在戶外的高壓/低壓預裝式變電站用艙體。本文件適用于高壓/低壓預裝式變電站艙體(以下簡稱艙體)產品的設計、制造、試驗與驗收。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043.1塑料簡支梁沖擊性能的測定第1部分:非儀器化沖擊試驗GB/T1043.2塑料簡支梁沖擊性能的測定第2部分:儀器化沖擊試驗GB/T2423.2—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B:高溫GB/T2423.10—2019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Fc:振動(正弦)GB/T2423.17—2024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Ka:鹽霧GB/T2900.20—2016電工術語高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GB/T3906—20203.6kV~40.5kV交流金屬封閉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GB/T3836.1爆炸性環境第1部分:設備通用要求GB/T4208—2017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GB/T4797.4—2019環境條件分類自然環境條件太陽輻射與溫度GB/T5464建筑材料不燃性試驗方法GB/T5465.2—2008電氣設備用圖形符號第2部分:圖形符號GB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GB/T8484建筑外門窗保溫性能檢測方法GB/T9286色漆和清漆劃格試驗GB/T9341塑料彎曲性能的測定GB/T9978.1建筑構件耐火試驗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3540—2009高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的抗震要求GB/T14402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燒性能燃燒熱值的測定GB/T16422.2塑料實驗室光源暴露試驗方法第2部分:氙弧燈GB/T17467—2020高壓/低壓預裝式變電站GB/T20626.1—2017特殊環境條件高原電工電子產品第1部分:通用技術要求GB/T20138—2023電器設備外殼對外界機械碰撞的防護等級(IK代碼)GB/T25293—2010電工電子設備機柜機械門鎖GB/T30789.3色漆和清漆涂層老化的評價缺陷的數量和大小以及外觀均勻變化程度的標識第3部分:生銹等級的評定GB/T31844—2015電工電子設備機柜鉸鏈T/ZSDXXXX-20253術語和定義GB/T2900.20—2016、GB/T3906—2020、GB/T11022—2020、GB/T17467—2020界定的術語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預裝式變電站prefabricatedsubstation預裝的、并經過型式試驗驗證的、安裝在一個外殼中的成套設備。3.2艙體cabin用于支撐和安裝電氣設備、保護設備或通信設備等,結構具有一定剛度,它能夠提供規定的防護等級,保護內部設備不受外界影響。4總則4.1正常使用條件和特殊使用條件4.1.1正常工作條件除非本文件另有規定,艙體應設計成在GB/T11022-2020規定的戶外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的正常使用條件。a)周圍空氣溫度不超過40℃,且在24h內測得的溫度平均值不超過35℃,周圍空氣溫度不低于注1:可能出現溫度的急劇變化,例如,熱的晴天緊接著的突然降雨。b)陽光輻射不超過1000W/m2;注2:陽光輻射的詳細資料參見GB/T4797.4。c)海拔高度不超過1000m;d)周圍空氣可能受到塵埃、煙、腐蝕性氣體,蒸汽或鹽霧的污染,污穢等級不超過GB/T26218.1—2010中確定的現場污穢嚴酷度(SPS)等級中的“C”;e)覆冰厚度不超過20mm;f)風速不超過34m/s;注3:風的特性參見參見GB/T4797.5。g)24h測得的相對濕度平均值超過95%,月相對濕度平均值超過90%,可能出現凝露和降水;注4:降水的特性參見GB/T4797.5。注5:濕度條件通常是相對濕度和其他環境參數組合的影響,如初始溫度和溫度的快速變化。h)來自艙體外部的振動或地動不超過開關設備自身操作引起的振動的沖擊。T/ZSDXXXX-20254.1.2特殊使用條件GB/T17467—20204.3適用。注:其他特殊使用條件應符合招標技術文件要求及用戶間協議。4.2一般要求艙體應按GB/T17467—2020和本文件的規定設計制造。4.3制造商規定的技術要求送試樣品通過型式試驗后,制造商向用戶提供的產品應與送試樣品一致,但因電路方案不同,機械結構的細節容許不同。除非有特殊規定,或者制造商與用戶有協議規定,只要產品可以通過型式試驗,以下內容可以由制造商規定:a)制造材料;b)機械結構設計的細節;c)產品的表面處理。4.4送試樣品的配置4.4.1送試樣品的配置送試樣品的配置由制造商按供貨典型方案配置。4.4.2送試樣品的資料資料包括本文件規定由制造商提供的技術要求的標準或技術文件。5技術要求5.1材料和部件的強度5.1.1總則—艙體制造商有責任使所有的設計活動由合格人員進行監督。—應采取各種措施以避免在按制造廠的說明運輸或裝卸時外殼發生變形。—艙體應由能夠承受在規定使用條件下產生的機械應力、電氣應力、熱應力和環境壓力的材料構—艙體可能安裝在特殊使用條件下情況的物理環境中(例如,灰塵、酸、腐蝕性氣體、鹽),艙體應充分防護污染物。當艙體受到輻射(例如,X射線、微波、紫外線、激光),應采取附加的措施。避免艙體的故障和絕緣加速損壞。當需要采取這些措施時,艙體制造商和用戶應達成協議。5.1.2耐腐蝕5.1.2.1概述外殼可以由不同材料(混凝土、金屬、合成材料等)制成。如果按照制造廠的說明書進行了維護,外殼材料在其預期的使用壽命期間,且在環境條件下(見4.1)應不會劣化。可以采用附加的涂層或表面處理。可以采用適用的標準評價這些處理的性能。GB/T2423系列標準給出了環境試驗程序和試驗嚴酷度方面的信息。材料涂層和油漆的性能應由制造廠說明,詳見GB/T17467—2020附錄F。如果外殼是主接4T/ZSDXXXX-2025地導體系統的一部分,為了保持在其預期的壽命期間的載流能力,應采取措施防止接地回路中元件和接觸表面的腐蝕。5.1.2.2混凝土混凝土應防止水的浸入、炭化、霜凍、氯化物的擴散效應以及化學侵蝕。適用時可以采用油漆或拉毛墻面。黏著力、老化(濕熱)和抗磨損性應予以考慮。5.1.2.3金屬應通過采用適當的材料或者對于暴露的表面采用適當的涂層來防止金屬腐蝕。制造廠應仔細考慮材料的腐蝕特性。5.1.2.4合成和復合材料老化(干熱和濕熱)和紫外線輻射應予以考慮。此外,這些材料可以通過適當的涂層和油漆來防護。5.1.3絕緣材料的性能(熱穩定性)尚未通過其本身產品標準認證的絕緣材料制成的外殼或外殼部件,如百葉窗、網眼,應能在至少70℃的溫度下工作。5.1.4耐紫外線(UV)輻射擬用于戶外暴露在紫外線輻射下,由絕緣材料和帶涂層的金屬外殼制成的外部表面,不應開裂或損壞,從而損害成套設備的安全。注:對于暴露在除太陽輻射外的紫外線輻射下的艙體,外殼和由絕緣材料制成的外部部件或由合成材料涂覆在其暴露表面的外部金屬部件的耐受驗證方法,遵照用戶和制造商之間的協議。5.1.5提升裝置如果制造商建議用起重機或叉車以外的方法進行提升,則運輸單元應配備適當的提升設備。5.2外殼提供的防護等級5.2.1防止人體接近危險部件的防護和防止固定外物進入設備的防護(IP代碼)艙體外殼對人體和設備提供的防止接近主回路、控制和/或輔助回路的危險部件和任何危險的運動部件以及防止固體外物進入的最低防護等級應為GB/T4208—2017中規定的IP3XD。更高的防護等級可以按GB/T4208—2017予以規定。對于間隔(隔室)型艙體,可以對外殼相應于每個隔室的每一部分確定防護等級。注:當艙體的門打開(例如,操作或檢査等)時,艙體的防護等級有可能降低。可能需要采取其他預防措施來防止人員觸及危險部件,以滿足GB/T36271.1—2018的8.1的安全措施。5.2.2防止水進入的防護(IP代碼)艙體外殼對防止水進入規定的最低防護等級應為GB/T4208—2017中規定的IPX3。更高的防護等級可以按GB/T4208—2017予以規定。5.2.3在正常使用條件下防止設備受到機械碰撞的防護(IK代碼)5T/ZSDXXXX-2025在面板、門和通風口上的外部機械撞擊的撞擊能量為與防護等級IK10相應的20J。大于該值的意外機械撞擊(例如,車輛的碰撞)未包含在本文件中,但應予以防止,如果需要,可在艙體外部及周圍采取其他措施。5.3外觀、外形尺寸和門結構5.3.1外觀產品表面涂覆等應符合產品圖樣要求。涂層應均勻,不應有皺紋、起泡、斑點、附著物、刷痕等。5.3.2外形尺寸外形尺寸應符合制造商圖樣的要求。外形尺寸不包括突出于艙體外(如頂部)的結構。5.3.3門結構門應滿足以下要求:a)門應能向外打開90°,并備有定位裝置使它保持在打開位置。b)門鎖開啟與閉合應靈活。c)當操作人員在艙體內部或者從艙體的外部對設備進行操作時,應有可靠裝置鎖定艙門防止其關門鎖應符合GB/T25293—2010。鉸鏈應符合GB/T31844—2015。5.4接地如果艙體的外殼是金屬的,該外殼的蓋板、門和其他可觸及的金屬部件應設計成從其自身到艙體的主接地點,能夠在承載30A(直流)電流時電壓降不超過3V。如果艙體的外殼不是金屬的,除非存在帶電部件和該外殼的蓋板、門和其他可觸及金屬部件接觸的危險,否則沒有必要將其與接地回路連接。5.5聯鎖裝置聯鎖應保證設備正確的操作順序,以便于將人員的風險和設備的損壞最小化。聯鎖可以是電氣的或機械的。電氣聯鎖的設計應確保在喪失電源情況下的安全性,并具有聯鎖失效后的應急措施。5.6通風口通風口或通風隔室(包括隔板)的設置或遮護,應使它具有與外殼相同的防護等級(IP代碼和IK代碼)。只要IK等級得以保證,通風口可以用金屬網或類似材料制作。5.7隔板如果隔板有防護等級(IP代碼)要求,應按GB/T11022—20206.14規定。如果有機械撞擊的防護等級(IK代碼)要求,應按GB/T20138—2023規定。5.8操作通道艙體內部預留操作通道的寬度應方便進行任何操作和維護。該通道的寬度應不小于800mm。5.9高壓/低壓預裝式變電站艙體對機械應力的防護6T/ZSDXXXX-2025艙體的外殼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并應耐受頂部負荷。最小值為2500N/m2(垂直負荷或其他負荷);如果艙體安裝在可能出現更高負荷的地點(例如,位于機動車交通區域的地下變電站、雪負荷等),則應予以考慮,且適用時,按照國家或地方相關方面的法規或者用戶的技術要求。5.10防火性能5.10.1概述在艙體外殼結構中使用的材料,應具備下述防止在艙體內部或外部著火時的最低性能水平。這些材料應是不可燃的,若使用合成材料,則應符合表1要求。注1:在防火性能上,只考慮了材料對火的反應。至于耐火性,由制造廠和用戶間協議來考慮。注2:由于美學方面的原因,可能采用的附加表面處理材料無法滿足不可燃性試驗。這些材料一般不作為艙體外殼結構的一部分。5.10.2傳統材料下列材料適用于預裝式變電站且被認為是不可燃的:—混凝土;—金屬(鋼、鋁等);—石膏;—玻璃纖維或巖棉。5.10.3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制成的外殼的使用需遵循制造廠和用戶之間達成的協議。如果雙方同意,合成材料應按GB/T5464和GB/T14402進行試驗。特性應符合表1中的要求。表1合成材料的特性特性要求值標準燃燒的PCS凈熱量/(MJ/kg)GB/T14402溫升(T)/KGB/T5464質量損耗(△m)/%GB/T5464燃燒時間(tf)/sGB/T5464制造廠應證明所使用的材料的不可燃性,它們至少應等效于5.10.3。5.11燃燒性能艙體使用的保溫材料、通風系統與空調系統中的風管、風口、閥門等,燃燒性能等級應符合GB8624—2012中A級的規定,鋪地材料、裝飾材料燃燒性能等級應符合GB8624—2012中B1及以上等級的規定。5.12保溫性能艙體艙壁傳熱系數應不大于2.5W/(m2·℃)。5.13振動如制造商與用戶間有振動驗證的協議,應驗證艙體的動態機械特性及產品的外殼的機械強度。嚴酷等級由產品標準規定,試驗方法為:振動(正弦)試驗,按GB/T2423.10—2019驗證;5.14地震7T/ZSDXXXX-2025如制造商與用戶間有地震驗證的協議,可參考GB/T13540—2009驗證。5.15標牌、標識和銘牌5.15.1標牌、標識標牌、標識應安裝正確、牢固。警告用和載有制造商使用說明等的標牌,以及按相關標準和法規應設置的標牌,應是耐久和清晰易讀的。5.15.2銘牌一般情況,產品應設銘牌。銘牌應耐久清晰、易識別、牢固平整、布局美觀。銘牌的內容應包括制造商、型號、出廠編號、制造年月和適用的標準等。6試驗方法6.1檢驗規則6.1.1型式試驗凡遇下列情況之一者,應進行型式檢驗:a)新產品完成時;b)轉廠及異地生產的產品;c)當產品的設計、工藝或生產條件及使用的材料發生重大改變而影響到殼艙體性能時;d)出廠檢驗的結果與以前進行的型式檢驗結果發生不可容許的偏差;注1:型式試驗允許試品劣化并假定試品不再進行使用。注2:型式試驗應在一臺樣機上完成。6.1.2出廠試驗出廠試驗應在每臺產品上完成。6.1.3檢驗項目表2檢驗項目序號檢驗項目試驗方法出廠試驗型式試驗1材料和部件的強度耐腐蝕性6.2.1.2〇2熱穩定性試驗6.2.1.3〇3耐紫外線(UV)輻射6.2.1.4〇4提升6.2.1.5〇5防護等級驗證6.2.2〇6外觀、外形尺寸和門結構檢查6.2.3〇〇7接地連續性檢查6.2.4〇8聯鎖裝置檢查6.2.5〇〇9通風口檢查6.2.6〇隔板檢查6.2.7〇8T/ZSDXXXX-2025操作通道檢查6.2.8〇〇高壓/低壓預裝式變電站艙體對機械應力的防護6.2.9〇防火性能6.2.10〇燃燒性能6.2.11〇保溫性能6.2.12〇振動試驗6.2.13抗震試驗6.2.14標牌、標識和銘牌檢查6.2.15〇〇a是否進行試驗驗證,由供需雙方商定;b應用目測檢查確認艙體規定的措施是否達到所需求的防護等級;c關于接地(見5.4)規定的防護措施通常用目測檢查,應用檢查核查保護電路,以確認艙體制造商說明書所規定的措施是否得到驗證。當檢查不能確任保護電路連續性是否符合5.4要求時,應按照6.2.4條款進行驗證。6.2試驗(檢驗)方法6.2.1材料和部件的強度6.2.1.1總則艙體的結構材料和部件的機械、電氣和熱性能應通過結構和運行特性來驗證。6.2.1.2耐腐蝕性艙體的金屬外殼及內部和外部含鐵金屬部件的代表性樣品應進行耐腐蝕性驗證。試驗應執行在:—外殼或代表性樣品外殼,且正常使用時,具有代表性的內部部件且門關閉,或—單獨的代表性外殼部件和內部部件。在所有情況下,鉸鏈、鎖和緊固件也應進行試驗,除非它們原先已進行過等效試驗并且使用中沒有損害其耐腐蝕性。當使用外殼進行試驗時,外殼應按照初始制造商說明書中正常使用的要求安裝進行試驗。試驗適用于:—戶外安裝的金屬鐵外殼;—戶外安裝成套設備的外部金屬鐵部件。試驗由兩個完全相同的12天周期組成。每個12天的周期包括:根據GB/T2423.4—2008(試驗Db)進行濕熱循環試驗,溫度為(40±2)℃,試驗以24h為一個循環,共進行5個循環。根據GB/T2423.4—2008附錄A推薦的選擇方案1或2;之后,根據GB/T2423.17—2008(試驗Ka:鹽霧)進行鹽霧試驗,溫度(35±2)℃,試驗以24h為一個循環,共進行7個循環。試驗結束后,應開啟水龍頭對外殼或樣品用水沖洗5min,用蒸餾水或軟化水漂凈,再甩動或用吹風機除去水珠,然后將試驗樣品存放在正常使用條件下2h。T/ZSDXXXX-2025進行目測檢查,以確定:—沒有明顯破裂或除銹痕外不超過GB/T30789.3所允許的Ri1銹蝕等級的其他損壞(作為整體考慮樣本)。然而,允許保護涂層表面的損壞。如果對色漆和清漆有疑問,應參考GB/T30789.3驗證,看試樣是否符合樣品Ri1。—機械完整性沒有損壞。—密封沒有損壞。—門、鉸鏈、鎖和緊固件工作沒有異常6.2.1.3熱穩定性試驗對于沒有技術上的意義,只用于裝飾目的的部件不應進行此項試驗。絕緣材料制作的殼體的熱穩定性應用干熱試驗驗證。試驗按GB/T2423.2—2008的試驗Bb執行,溫度70℃,自然通風,持續168h,恢復96h。將一個如同正常使用時一樣安裝的外殼放在加熱箱中進行試驗,加熱箱有同周圍空氣一樣的成分和壓力而且自然通風。如果外殼的尺寸比可用的加熱箱大很多,則試驗可在一個有代表性的外殼樣品上進行。推薦使用電加熱箱。可通過加熱箱壁上的孔提供自然通風。經正常視力或沒有附加放大設備的校正視力目測外殼或樣品,既沒有可見的裂痕,其材料也沒有變為黏性或油脂性。可用下列方法判斷:—在食指裹一塊干粗布,以5N力按壓樣品,樣品上應沒有布的痕跡并且外殼或樣品的材料沒有粘到布上。注:5N的力能用下面方法獲得:外殼或樣品放在天平的一個秤盤上,天平的另一秤盤加載的質量等于樣品的質量+500g。在食指上來一片粗糙的干布按在樣品上使天平平衡。樣品上不應留有布料的痕跡,外殼或樣品的材料不應粘在布料上。6.2.1.4耐紫外線(UV)輻射此試驗僅適用于用絕緣材料制作的或用金屬制作但完全用合成材料包覆的,用于戶外安裝的艙體的外殼和外部部件。這些部件的代表性樣品應進行如下試驗。試驗樣品:—符合GB/T9341規定的6個標準尺寸的試樣;和—符合GB/T1043.1、GB/T1043.2規定的6個標準尺寸的試樣。試樣應在與制造外殼的相同條件下制成。試驗步驟:a)依據GB/T16422.2—2022中的方法A在12個樣品上進行UV試驗,循環1試驗周期總共500h;b)依據GB/T9341(方法A)在6個樣品上驗證絕緣材料的彎曲強度。暴露在UV下的樣品的表面應正面向下,并在非暴露表面施加壓力。c)依據GB/T1043在6個樣品上進行擺錘沖擊驗證。不應在樣品上切割切口,并且沖擊應施加在暴露的表面上。試驗結果:a)經正常視力或沒有附加放大設備的校正視力目測樣品應沒有可見的裂痕或損壞;b)彎曲強度應至少保留70%;T/ZSDXXXX-2025c)擺錘沖擊應至少保留70%。對于材料,由于尚未產生裂痕,所以沖擊彎曲強度不能在暴露前確定,不應損壞超過3個暴露試驗的樣品。試驗樣品:應測試三具有代表性的合適尺寸的樣品。試件的制作條件應與所考慮的外殼制造所用的條件相同。試驗步驟:a)依據GB/T16422.2—2022中方法A在3個樣品上進行UV試驗:循環1試驗周期總共500h;b)根據GB/T9286對涂層的保持性進行驗證。試驗結果:合成材料的黏附物依據GB/T9286應至少符合分級3。6.2.1.5提升本試驗僅適用于帶有提升設施的艙體。按制造商宣稱允許負載的1.25倍給艙體加載,并將門關閉,按制造商指定的方式提升艙體。將艙體從靜止位置垂直提升然后再回到靜止位置,重復進行3次。將艙體提升到>1m高度,懸吊30min,不做任何移動。此后再將艙體提升到>1m高度,水平移動(10±0.5)m,然后放回靜止位置。按照這個順序以相同的速度進行三次試驗。6.2.2防護等級驗證外殼防護等級(IP)按GB/T4208—2017要求進行。試驗結果應符合GB/T4208—2017相關條款要求。機械撞擊的防護(IK)按照GB/T20138—2023中規定的要求進行。試驗后外殼不應該開裂且外殼的變形不應該影響到產品的正常功能,不降低絕緣和/或縮短爬電距離,也不使規定的防止接近危險部件的防護等級降到允許值以下。表面損傷如油漆脫落或小面積的凹陷可以忽略。6.2.3外觀、外形尺寸和門結構檢查檢驗產品表面是否符合5.3.1的要求。按制造商圖樣檢驗外形尺寸。檢驗門結構是否符合5.3.3的要求。6.2.4接地連續性試驗在艙體任一可接觸導電部分與保護接地極之間,施加30A(直流)電流,持續1min進行試驗,電壓降不應超過3V。6.2.5聯鎖裝置檢查按制造商提供技術要求檢查,應符合5.5要求。6.2.6通風口檢查按GB/T4208—2017,GB/T20138—2023驗證隔板和活門的防護等級,至少應達到與外殼相同的防護等級(IP代碼和IK代碼)。6.2.7隔板檢查如果隔板有防護等級(IP)要求,應按GB/T4208—2017進行驗證。如果有機械撞擊的防護等級(IK代碼)要求,應按GB/T20138—2023進行驗證。T/ZSDXXXX-20256.2.8操作通道檢查按制造商提供圖紙檢查,預留通道應符合5.8的要求。6.2.9高壓/低壓預裝式變電站艙體對機械應力的防護在艙體頂部施加5.9要求的負荷,試驗時負荷均勻分布于樣品頂板,載荷5min,試驗過程中及試驗后,頂板外殼無變形。6.2.10防火性能檢查制造商提供的技術文件與非金屬零部件,以及表面被覆材料防火性能試驗報告是否一致。如無型式試驗報告,經雙方同意,合成材料應按GB/T5464和GB/T14402進行驗證。特性應符合表1的要求。6.2.11燃燒性能檢查5.11要求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是否符合相應的等級。如無型式試驗報告,應按以下規定進行驗證:艙體使用的保溫材料、通風系統與空調系統中的風管、風口、閥門等,燃燒性能依據GB8624-2012第5章中燃燒性能A級對應的試驗方法進行驗證;鋪地材料、裝飾材料的燃燒性能依據GB8624—2012第5章中燃燒性能B級對應的試驗方法進行驗證;6.2.12保溫性能檢查制造商提供的預制艙體艙壁的試驗報告,是否符合5.12規定。如無型式試驗報告,應依據GB/T8484進行驗證。6.2.13振動試驗振動(正弦)試驗按GB/T2423.10—2019驗證,模擬載荷安裝位置及重量遵從用戶間協議。結果判定:a)試驗后不允許有影響形狀、配合或功能的部件變形或損壞;b)按6.2.4驗證接地連續性。6.2.14抗震試驗依據GB/T13540—2009進行驗證,試驗過程中模擬載荷安裝位置及重量遵從用戶間協議。試驗后艙體不應出現明顯形變,并按6.2.4驗證接地連續性。6.2.15標牌、標識和銘牌檢查檢驗標牌、標識安裝是否正確、牢固。檢驗銘牌是否清晰、識別、牢固、平整等。檢驗銘牌的內容,是否包括如括制造商名稱、型號、出廠編號、制造年月和適用的標準等。7包裝包裝要求如下:運輸過程中保證安裝完整,a)包裝尺寸、包裝標志、包裝材料應符合有關產品包裝的標準;T/ZSDXXXX-2025b)裝箱的實物應與裝箱單一致;c)采用箱裝應有防水、防潮措施;d)所包裝的產品及其零部件應有名稱和/或代號標志,并保證在安裝前清晰可見。注:如艙體制造商和用戶之間達成協議,運輸過程中可以保證艙體安裝完整,可以不設包裝。8運輸與貯存產品運輸與貯存條件由制造商規定。T/ZSDXXXX-2025參考文獻[1]GB/T7251.1—2023低壓成套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第1部分:總則[2]GB/T31846—2015高壓機柜通用技術規范T/ZSDXXXX-2025《高壓/低壓預裝式變電站艙體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編制說明標準名稱《高壓/低壓預裝式變電站艙體技術規范》牽頭組織單位浙江省輸配電設備行業協會第一起草單位實鏈檢測(浙江)有限公司任務來源由實鏈檢測(浙江)有限公司向浙江省輸配電設備行業協會提出立項申請,經浙江省輸配電設備行業協會組織專家論證通過并印發了《高壓/低壓預裝式變電站艙體技術規范》團體標準項目任務書。主要參加單位實鏈檢測(浙江)有限公司、浙江正泰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輝博電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等編制工作組成員名單序號1實鏈檢測(浙江)有限公司史文杰朱志華吳華1.負責本項團體標準的起草編制工作;2.按照計劃要求組織任務實施,完成預定目標;3.完成任務實施過程中的相關報告、報表和文件資料,接受協會的檢查、評估、監督與管理;4.負責向標準密切相關的機構和人員征求意見;5.完成其他相關事項。2浙江正泰電氣科技有限公司侯銀順劉躍國3浙江輝博電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徐余豐周起明1聯合瓦特技術有限公司陳麗冰1.負責對團體標準進行審核;2.對團體標準制修訂提出相關咨詢意見;3.受托指導與監督團體標準的制修訂工作;4.受托對團體標準實施效果進行評估評議;5.完成其他需協助的事項。2陸牌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祝成龍高漢濱3浙江繁榮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吳天奇4博時達集團有限公司龍娟劉任5浙江高正電氣有限公司金崇波童景昱6杭州錢江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王玲吳平永7浙江天成認證有限公司錢立亮周生良8寧波盛德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林建明9科潤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劉建華聯合瓦特技術(江西)有限公司李澤強衢州光明電力工程有限公司童雄偉T/ZSDXXXX-2025三峽集團浙江能源投公司資有限溫州泰瀚新能源開發司有限公湖州吳興盛林電力有限公司標準編制工作簡要過程起草(草案、調研)階段:2024年6月7日,浙江省輸配電設備行業協會下達了《高壓/低壓預裝式變電站艙體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編制計劃,計劃編號為ZSDX/JH20240103。2024年7月23日,浙江省輸配電設備行業協會下發了《高壓/低壓預裝式變電站艙體技術規范》團體標準擬定立項公示。2024年8月協會組織各起草單位成立了起草工作組,由實鏈檢測(浙江)有限公司擔任主要起草工作,確定工作方案并提出進度安排,對國內外相關產品和技術的現狀與發展情況進行了全面調研。同時廣泛搜集和檢索了國內相關企業技術資料,結合相關工作經驗。認真研究、分析。在此基礎上編制了《高壓/低壓預裝式變電站艙體技術規范》團體標準草案。202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